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丹东
今日丹东
  • 5000套防护服送到疫情防护一线
    丹东新闻网讯记者刘凌姝1月11日,丹东大爱服装有限公司向市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指挥部捐赠了5000套、价值约25万元的医用一次性防护服。双方在市卫生健康委进行了交接。大爱公司副总经理杨蓉告诉记者:“我们是一家本地服装加工企业,疫情发生后我们迅速转产,生产医用一次性防护服和隔离衣。像今天这样的爱心行动我们已经做过多次,这是企业的责任,也是企业的荣誉。”市卫健委有关领导代表市防指接受捐赠。他说:“我们很欣慰、很感谢,为丹东有这样的企业感到自豪。”截至记者发稿,这批防护服中的3200套已分发至各县(市)区及市公安、市交通部门,将主要用于交通卡点排查人员的防护。剩余1800套暂时存放在物资储备库,随时调用。
    01/12
  • 昨天,记者探访一位山村老民警的一天
      1月10日,是全国首个人民警察节,记者来到了宽甸满族自治县公安局八河川派出所,采访基层民警是如何度过自已的节日的。    早上8点30分,记者来到八河川镇蜂蜜沟村李宝海警务室。这个警务室是用民警李宝海的名字命名的,这样的警务室在宽甸满族自治县只有两个。记者进入警务室,看到民警李宝海正在忙着接待辖区群众。    9点20分,李宝海接到宽甸宏光爆破服务公司准备对八河川镇天成矿业地下开采实施爆破,他与辅警立即来到爆破现场,对爆破前的相关准备工作进行进一步明确,当场查验爆破人员的相关证件,并对雷管、炸药现场清点。一小时后,爆破完毕,他对爆破施工现场进行了检查记录。    10点30分,他来到了辖区较偏僻的养羊户张胜波家中,与他交谈了解近期养殖情况,询问是否需要帮助。李宝海说:这个养羊户是当地的养羊大户,有上百只绒山羊。因其独户地理位置较偏僻,作为重点巡防对象,民警对他家的周边进行不定时的巡逻,确保养殖户的安全。    11点10分,回所的途中,他看见路边玉米地中有一村民正在清理秸秆,他急忙走向前,对其告知不准焚烧秸秆,并讲明焚烧秸秆的危害,该村民表示赞同,答应不再焚烧秸秆,将地理剩余的秸秆赠送给附近养殖户。    13点,巡逻至兴隆峪村时,他发现一草莓大棚门未关,马上与大棚业主联系,业主因着急去镇里办事,忘记关大棚门,时间长会影响大棚室内温度,他立即把大棚门按照业主的提示将门关好。    14点,在回派出所途中,遇到一位游客问路,他将游客送到了旅店门前。    15点50分,他回到派出所,打开了电脑,对OA系统中上级公安机关的相关指令进行一一核查并上报。    今年50岁的李宝海是宽甸满族自治县八河川派出所副所长、社区民警,从警30年来,一直在基层派出所工作,他分管的责任区是罗圈夹村、马鹿沟村、蜂蜜沟村、雅河村四个村,管区人口4500余人,辖区面积123平方公里,最远的雅河村距离镇政府二十公里,罗圈夹村就是镇政府所在地。为了减少案件的发生,他只要一有时间就深入责任区,入户走访和巡逻。
    01/11
  • 丹东101路新能源公交1月9日试运营!
    1月9日,市公交总公司101路10辆新能源公交车上线试运营。此次投入使用的公交车开创了单车投资最多的先河。目前101路车辆是2009年上线的,经过10年的运行已到报废期。此次购买的新车每台资金达到百万元,创下公交单车价格新高。其次开创了城市公交使用纯电动能源的先河。此次投入的新车,是我市首次使用纯电动公交车,属于目前国内环保程度最高、实现炭零排放的新能源公交车,车载动力电池组性能安全可靠,适应东北高寒低温环境,涉水性能强,续航里程达300多公里。
    01/11
  • 我市公交步入绿色环保新时代
    101路60台绿色环保公交车1月10日正式运行我市公交步入绿色环保新时代丹东新闻网讯记者王俊1月7日,从市公交总公司获悉,我市101路公交车将于1月10日全部更换成纯电动无级变速空调车辆。这60辆新车投入运营,标志着我市公交正式步入绿色环保能源车辆新时代。据市公交总公司党委副书记胡晓燕介绍,101路车线是我市公交最主要的营运干线之一,本次全线更换新车,将更好地助力城市环保,提升百姓出行品质,全市新能源、清洁能源公交运营车辆总数将从之前的89.4%变成100%。此批新更换的101路公交车,车长12米、乘客区座位数31个,最大载客量82人。车辆最突出的优势是安全性能直接得到提升,采用双电源无中断式电动转向助力泵,如果其中一套电源系统发生故障,仍能保留部分助力能力。车载动力电池组性能安全可靠,适应高寒低温环境,涉水性能强,续航里程可达300多公里。属于目前国内环保程度最高、实现碳零排放的新能源公交车。此外,乘客区与动力电池仓、控制仓相互隔离,为紧急情况下人员安全疏散逃生提供了更多宝贵时间。车辆增加了由驾驶员控制的自动击碎玻璃设施,处理紧急情况效率会更高。车门低入口结构,对于行动不便的乘客来说特别方便、安全。后门可同时满足2个成年人通过,压缩了乘客下车时间。新车系统可与公安联网,实现立体防控,有利于维护乘客安全与社会稳定。除了安全性能强,新车的“颜值”也高,更会“体贴”人。车体以绿色为主调,配有丹东市树银杏的叶子图案。造型吸收了国际最新流行的锋锐线条设计理念,同时又融入东方圆润柔美的时尚元素,看起来精致又时尚。车内采用的是先进的变频电动单冷空调,冬暖夏凉。和燃油暖风相比,更节能环保,且有净化空气的作用。车内还首次设置了残疾人辅助工具专用停放位,设有特殊群体专座,车辆上方两侧配有5块多媒体液晶显示屏实时播报站点信息及动态视频。最吸眼球的还有大面积的前后风窗以及乘客区大视野通透侧窗玻璃,使得车内空间更宽敞透亮,成为旅游城市名副其实的“观光公交”。据介绍,1月9日,市公交总公司将投入8台101路新车上线试运行。从1月10日起正式运行。每日运行班次恢复到疫情前水平,预计可达每日324个班次,高峰车隔3分钟,平峰4到5分钟。公交调度指挥中心将根据客流分析系统,实时调整101路班次和车隔,确保寒冷天气市民出行需求。此外,新车上线后,暂时执行现行票价和优惠政策,并严格执行“实名制乘车”各项规定。新车支持安东行、云闪付、支付宝、美团、各手机银行APP及交通联合IC卡乘车支付车费。编辑邹润
    01/08
  • 喜迎第一个自己的节日
    丹东港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民警喜迎第一个自己的节日民警面向警旗重温入警誓词。本报记者吴琼摄“寒冬里,在跑步机上跑半程马拉松,应该是能和吃一顿火锅相媲美的事情了,可以说是大汗淋漓,全身舒爽。我刚刚把成绩单发到你的微信了。”民警曾荣强一边跟母亲打电话,一边诉说着报名参加“礼赞国门·最美卫士”马拉松健身悦跑活动的事儿。1月6日,丹东港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民警迎来第一个属于自己的节日——“中国人民警察节”。广大民警积极响应号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丈量新征程,在丹东200余公里的边境线上留下足迹。自从2018年队伍集体转隶后,国家移民管理局党组针对民警驻守在祖国边境一线的实际情况,设计推出了“礼赞国门·最美卫士”马拉松系列赛事,旨在展现新一代国家移民管理警察高举旗帜、铁心向党、永争第一、自强超越的良好精神风貌。“在首个中国人民警察节到来之际,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警察警旗授旗仪式上的重要训词精神,部署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系列教育庆祝活动,凝聚警心、激励队伍、展现形象。”丹东港边检站政治委员梁玉伟说道。“我志愿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警察,献身于崇高的人民公安事业……”警衔晋升仪式结束后,晋升警衔的几名民警在政治处于琳琳主任的带领下庄严宣誓,参加活动的民警精神抖擞、警容严整,用一腔热血逐字逐句重温铮铮誓言,牢记庄严承诺。曾获评辽宁边检总站“十大国门卫士”的徐伟向刚刚晋升警衔的几名同志讲述了从警经历,详细介绍了自己入警23年来一直坚守在执勤任务一线,守卫国门、热情服务的先进事迹。在“同过政治生日、再忆入党初心”主题党日活动中,集体过政治生日的7名党员同志集体收到了生日贺卡和红色经典书籍,并在座谈讨论环节依次分享了自己的入党感悟和初心,回顾了自己的入党往事,进一步坚定了永远跟党走的决心和信心。李松泰本报记者曲艺编辑邹润
    01/08
  • 精准扶贫唱响乡村振兴之歌
    “感谢农业农村局送给我们的有机肥,让我们基地产业增收,老百姓腰包鼓起来!”2020年12月28日,蓝旗镇农业产业化电商扶贫协会和蓝旗镇互助村村民委员会代表将印有“情系百姓一心为民”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振兴乡村共谋发展”的两面锦旗送到市农业农村局,感谢市农业农村局切实惠及建档立卡户,所赠送的有机肥料播撒到扶贫产业基地的土壤中,为扶贫产业注入活力,更让扶贫工作落到了老百姓的心坎中,增加了贫困户的收入。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和脱贫攻坚决胜年,市农业农村局秉承着扶到难处、助到实处的原则,全力帮助支持贫困农民,协助他们组织好农耕生产,全力保障农业生产所需的肥料供应,确保粮食丰收,为高标准农田建设贡献力量。自2016年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以来,市农业农村局着力推进产业扶贫,开展了以“龙头企业+贫困户、特色农业+贫困户、乡村旅游+贫困户、庭院经济+贫困户、合作社+贫困户”为主的“1+N”产业扶贫模式。发展产业项目111个,产业累计收益(含庭院经济)1762万元,覆盖全部建档立卡人口。2020年,发展项目27个,收益超过370万元。市农业农村局创新开展的“1+N”产业扶贫模式,在省扶贫产业现场会上进行典型发言。“产业叠加稳收入”列入了“全国产业扶贫典型案例”。提高贫困户居住质量的“温暖工程”的做法在全省进行经验交流。同时坚持扶贫先立志,紧紧围绕凤城城市精神“干字精神”和群众身上的“勤字精神”,营造巧干+勤干、“我要脱贫”的浓厚社会氛围。同时,涌现出林建国、朱玉生等一批自我发展的贫困户典型。(摄影:丛杨)编辑邹润
    01/07
  • 【庆丰收 迎小康】辽宁丹东:寒冬时节 暖棚樱桃花争艳
    连日来,丹东市气温偏低。2021年1月2日上午,走进振安区同兴镇日新村村民郭洪亮家的樱桃暖棚,映入眼帘的却是春意盎然的景象。大棚里,100多棵大樱桃树花开正艳,白色、粉色、白粉相间的樱桃花争相绽放。郭洪亮和家人正在棚里忙活着。“我的暖棚里共有160棵樱桃树,现在正是开花授粉的季节。清明节前后,樱桃就陆续上市了。管理好的话,年产量能够达到1500公斤左右,平均每公斤160元,收入还是不错的。”郭洪亮介绍,他家暖棚是通过温度调节让樱桃花在新年前后开放的。清明节前后成熟的头茬果,目前已经预订出去不少了。“今年的大樱桃不愁卖。”寒冬时节,绽放的樱桃花吸引了不少村民前来观赏,白色的樱桃花经过授粉变成了粉红色,在绿叶的衬托下显得更加别致动人,辛勤工作的蜜蜂嗡嗡叫着。村民们都想在新年到来之时沾沾喜气。近年来,同兴镇积极发展特色农业产业,2020年成立了大樱桃协会,将全镇大樱桃种植能手组织起来,推进规模化发展,并组织种植户到外地学习先进经验技术,计划打造特色农业基地。目前,同兴镇大樱桃总面积达99.8亩,依托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正在逐步扩大种植规模,为带动当地村民致富、解决就业问题助力。编辑邹润
    01/07
  • 冰上垂钓爱好者
    1月5日,振安区爱河新八三大桥附近,钓鱼爱好者在冰面搭起了帐篷钓鱼。丹东本就是冬钓的好地方,可以满足冬钓爱好者的需求。1月4日,记者在东港合隆水库沿岸看到有十几个各种颜色的帐篷搭在冰面上,由于近日气温持续下降,合隆水库的冰面厚度已经达到30公分以上。正在冰钓的王先生告诉记者,他们已经在合隆水库钓了五天了,每天早晨八九点,带上自己的冰钓装备开车来这钓鱼。除了帐篷,他们还会带上液化气罐、燃气灶、小铁锅,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帐篷内的温度,还可以在小铁锅里煮面、吃火锅。冰钓的钓竿跟普通钓竿不同,竿体较短,在60公分以下,用起来方便灵活,竿上用小袖钩加上鱼线便足够。王先生告诉记者,20多年,每年他都会冰钓,钓多钓少都无所谓,关键是室外一坐,能活动活动,感觉身心舒畅。在这里跟志同道合的好友一起钓鱼,一起吃饭,一起喝酒,那叫一个痛快。独钓寒江雪的乐趣令人身心舒畅,但也要提醒各位冰钓爱好者,有些河流,冰面未完全冻实。市民冰钓需谨慎,以免发生意外。编辑邹润
    01/06
  • 彩灯《龙腾元宝》亮相丹东市元宝山公园
    1月1日,元宝区以迎接“建党100周年”、“奋进十四五”为主题的大型亮化工程在元宝山公园正式启动。《龙腾元宝》彩灯长25米,宽8米,高12米,是由一组大红灯笼串起的强大灯笼阵。取材于“二龙戏珠”的造型,流光溢彩。编辑邹润
    01/05
  • 这份“硬核”答卷 彰显丹东力量
    开栏语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十三五”圆满收官重任在肩。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我市上下同心,攻坚克难,取得了来之不易、令人瞩目的成就。从今天起,本报推出“回眸2020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专栏,回顾这不平凡的一年,汲取力量,坚定信心,在2021年起好步,开新局,推动我市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庚子年春,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春节的祥和与喜庆。这是一次不期而遇的大考,更是一场必须胜利的战役。面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遭遇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果断处置、积极应对,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夜以继日、英勇奋战、敢于牺牲、众志成城,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这场大战大考中,交出了一份“硬核”答卷。同心战“疫”共筑“铜墙铁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湖北省武汉市等多地区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2020年1月22日,市委书记裴伟东、市长张淑萍第一时间作出批示,对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当月25日,大年初一,丹东迅速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级响应。当月26日,《丹东市关于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通告》(第1号)发布,采取应急性超常规防控举措,实施最严格的防控措施,科学构建疫情防控体系,织密织牢疫情防控网络,在全市打响了一场最大限度、最广范围、最快速度的阻击战。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各地各部门迅速从春节休假状态切换到紧张的工作状态,史上最严格的科学防控措施迅速“落地”:发布全市设置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名单;发布《致从武汉返(抵)丹东朋友的一封公开信》;市民到公共场所必须佩戴口罩;一律停止大型群众性活动和企事业单位大型会议活动;影剧院、娱乐场所非市民日常生活必需的场所全面停止营业;严禁规模性聚餐……随着一道道以超常规的社会隔离和灵活、人性化的社会管理措施以最快速度从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出,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疫情防控体系不断完善。各地各部门全面落实“四早”防治方针,加强发热门诊管理,加快核酸检测实验室建设,提高检测和筛查能力;采取“边观察边流调”、“边诊边治”、“一病例一方案”等一系列举措,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隔离、集中救治,第一时间切断病毒传播链,最大程度降低了感染率,提高了治愈率,实现了零病亡。2020年3月初,面对疫情反弹的不利局面,市委、市政府保持定力,一手抓应急处置,一手抓制度举措完善,及时回应社会关切,迅速控制住了疫情,稳住了局势,有力阻断疫情在我市蔓延,为推动经济社会秩序全面恢复赢得了时间。针对输入性疫情,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全面落实分区分级、精准施策和“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策略,强化从“国门”到“家门”的全链条、闭环式管理,落实境内重点地区入丹返丹人员管控措施,有效防范境外及国内重点地区疫情波及。为适应秋冬季疫情防控形势需要,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及时调整,实行扁平化指挥,坚持“人”“物”同防,完善“双员双制”,将疫情风险降到最低。提升核酸检测能力,强化物资储备,重大公共卫生安全风险防范能力得到提升。为推动各项疫情防控措施全面落实,去年12月31日起,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对全市疫情防控工作进行督查督导,进一步压实责任、激活机制、推动已出台的各项防疫措施落实落地,持续巩固来之不易的良好局面。一年来,全市人民勠力同心、攻坚克难,共同构筑起抗击疫情的“铜墙铁壁”,共同守卫着丹东的和谐与安宁,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赢得了宝贵时间。坚定信心擘画壮丽蓝图疫情防控事关生命,复工复产事关生活,坚决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打赢两场战役,挑战和困难前所未有,但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如期完成“十三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信心无比坚定。“丹东要冲抵疫情带来的影响,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必须抓项目,必须抓投资,必须充分发挥投资既管当前稳增长,又管长远调结构的重要作用,在完成基本目标的基础上,向更高的目标努力。”2020年2月20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统筹两项任务推进“项目年”工作会议,对2020年“项目年”工作作出全面安排部署,明确提出要狠抓项目建设、狠抓招商引资、狠抓园区发展、狠抓营商环境建设、狠抓工作落实,为辽宁振兴发展作出丹东的积极贡献。与疫情抢时间,与发展拼速度。一年来,市委、市政府牢固树立“投资为上、项目为王”的理念,始终坚持扩大有效投资不动摇,领导带头、上下联动,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各地区、各部门抢先抓早,做实做细项目前期工作,加强项目包装,在全省率先实行云推介、云招商、云签约,利用“辽洽会”“进博会”等平台,广泛开展项目洽谈合作。全年开复工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253个,开复工率达102%,完成投资197.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始终保持两位数增长,争取国家投资创历史最高水平。“危中求机”考验的是眼界和格局,“化危为机”体现的是能力与担当。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复杂变化,市委、市政府深入研究分析疫情对我市经济影响,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丹东政企同心,发挥服装生产优势,迅速组织纺织服装企业转产防护纺织用品。114户企业获批I类、II类医药器械生产许可,35户企业列入国家和省级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名单,防护服产量占全省80%,出口量占全国15%,一跃成为东北地区最大的防护服生产基地。2020年12月5日,2020首届(中国·丹东)时装周暨防护纺织产业发展合作洽谈会启幕,高新区获“中国防护纺织品名城”称号。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探索创新,推动工业经济逆势增长,赢得了发展主动权。规上工业增加值自2020年4月份起,连续9个月实现当月正增长,增速始终居于全省前列。丹东良好的工业基础和产业基础,经受住了疫情的冲击,彰显了巨大的韧性和潜力,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再一次用事实证明“工业兴则经济兴,工业强则丹东强”。努力可以战胜困难。回望过去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咬定目标、迎难而上、奋勇争先,打赢了疫情防控阻击战,打胜了经济社会发展保卫战,交出了合格答卷。奋斗可以赢得未来。面对“建设在东北亚地区有影响的国际化水平的开放型城市,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创新型城市,绿色发展、美丽文明的幸福宜居城市”这张令人鼓舞的蓝图,丹东必将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乘势而上,在推动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征途中,施展新作为、鼓励新担当、展现新气象、实现新突破。记者张丽娴
    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