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丹东
- “米袋子”稳 “菜篮子”丰 春节期间供给有保障春节期间,市民不用担心“米袋子”“菜篮子”。1月18日,记者从市供销社获悉,市供销社充分利用供销系统组织资源和网络优势,全面落实“米袋子”省长责任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发挥供销社熟悉市场、衔接产销的优势,构建便捷、畅通、高效、稳定的供应链,多措并举保障2021年春节期间“米袋子”“菜篮子”有效供给。冬日暖阳下,市供销社系统辽宁供销安邦海鹏湾物流配送公司位于东港市小甸子镇的蔬菜生产基地蔬菜大棚里一片勃勃生机。工作人员正有条不紊地在收割成熟蔬菜,一筐筐新鲜的番茄、茄子、辣椒等蔬菜整齐码放,等待装箱配送。“现在正是蔬菜出产的好时期,而且还有外地蔬菜大量进入本地市场,菜足价稳。”辽宁供销安邦海鹏湾物流配送公司的相关负责人说,目前,公司已经建立了生鲜农产品自营基地20多个,其中2018年于东港市小甸子镇新建“辽宁省人民政府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示范基地”100亩,2020年参股东港鑫盛稻田合作社、东港市小甸子贵树生态农场等,开发500余亩土地进行绿色稻米、草莓、蔬菜的种植,基地每年可直供各类达到绿色标准的健康农产品200余吨。这些基地的建设,为市民春节期间的“米袋子”“菜篮子”供给提供了保障。市供销社基层科李仁涛介绍说,为了保障春节期间我市“米袋子”“菜篮子”的流通顺畅,提升“米袋子”“菜篮子”的流动效率,市供销社按照“多元化、少环节、降费用、增便利”的原则,积极探索创新直营直供、公司化经营、业态提升、批零延伸、军地共建等模式,扶持辽宁供销安邦海鹏湾物流配送公司对政府、军队、银行、学校等众多行业40多家食堂近2万名消费者经过安全检测的生鲜农产品进行配送,日配送能力达到17吨。同时,市供销社还指导心礼合作社与邮政部门合作,建设邮农丰合作社农产品返城直营店,采取订单农业,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蔬菜和水果,通过专业团队进行品控、质检、分拣,省去中间环节集中配送到15家单位食堂和110家社区,日配送能力达到9.6吨。不仅如此,市供销社还通过强化与农民专业合作社联系,拓展服务内容,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村合作经济中的服务带动能力。目前供销社系统领办、创办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132个,包括国家级示范社6个,省级示范社12个。供销社系统内合作社生产种类基本涵盖了丹东地区特色农产品,包括草莓、蓝莓、猕猴桃、板栗、山野菜、蜂蜜、食用菌在内的所有品种。供销社还通过优化“企业+基地+农户”生产模式,利用龙头企业在建设现代农业、助农民增收方面的带动力量,不断提高基地标准化生产水平。同时,市供销社还利用供销社企业辽宁天鸿肥业、长安农资公司优势,从农产品种植源头抓起,服务生产基地、专业社农户开展测土施肥,推广生物有机肥、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的使用零增长行动,科学用肥用药,保证农产品质量。记者王洪满01/20
- 元宝区:2021年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启动丹东新闻网讯记者宋琳1月19日,记者从元宝区住建局获悉,“十四五”开局之年,元宝区早谋划、早部署,目前已启动本年度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据悉,2020年,元宝区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在全省创新开展了党建引领、加装电梯、管线落地、海绵城市、物业管理等五大创新示范专题,获得社会各界好评。元宝区泰和花园小区作为老旧小区改造建设成果和示范工程,在第二十届中国国际城市建设博览会“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获得专栏展示。小区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居民幸福感、获得感明显提升。连日来,元宝区住建局相继组织召开老旧小区改造领导小组会、分项工程联合调度会、工程管理方案研讨会等,并对需要改造的小区进行调研设计。今年,元宝区将继续加大改造力度,经过前期多方调研,计划对23个老旧小区进行整体改造,总建筑面积约139万平方米,涉及381栋楼,22251户居民,较去年范围更广,涉及户数更多。目前,改造项目工作已倒排工期,在保证前期工作做细、做实的基础上,全力为施工争取更多宝贵时间,早日让居民感受生活的新变化。01/20
- 丹东在省内率先制定“两节”救助新举措 保障困难家庭祥和过节丹东新闻网讯记者姜慕馨1月19日,从市民政局了解到,在新春佳节即将来临之际,我市将采取提前发放低保金、及时发放节日生活补贴、适时进行临时救助等多项措施,投入1700余万元,全力保障我市5.4万户困难群众节日生活。据了解,我市高度重视困难群众兜底保障工作,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下发了《转发省民政厅关于做好2021年元旦春节期间社会救助工作的通知》、起草了《关于新年春节期间为城乡困难群众发放一次性生活补贴的通知》等相关文件,为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提供了政策遵循。此外,各级民政部门还及时了解和掌握困难群众的生活状况,将采取提前发放低保金、发放物价补贴、进行临时救助、发放节日一次性生活补贴等方式,保障特殊困难人员基本照料服务需求,确保在2021年2月10日前将2月份城乡低保金及时足额发放到低保户手中,让困难群众安全温暖过节。值得一提的是,我市在省内率先制定“两节”救助新举措,县区民政部门将根据我市节日期间物价变化情况,按要求及时做好困难群众物价补贴发放工作,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到位,保障城乡困难群众过一个欢乐祥和的节日。01/20
- 海岸线上“破冰行动”受冷空气影响,东港海岸线逐渐形成冰层,随着每天海水的涨潮退潮,海面上形成了冰排,冰排接连成冰面,给在海上作业的渔民出入造成了影响。近日,记者在大鹿岛渔港码头看到,为了防止冰面结冰影响渔船出行,码头负责人派出3艘钢壳船在渔港码头附近对冰面破冰,钢壳船作为领头船,后面的渔船跟随出行,破冰后的海面上就形成了渔船出行的海道。见习记者孙新语摄影报道01/19
- 丹东港口水域现大面积结冰近日,记者在丹东港口码头附近水域看到,“丹港7”、“安东23”、“安东25”等全回转拖轮船正在进行破冰作业,引导进港船只安全靠港。受强降温天气影响,丹东港口辖区水域出现大面积结冰,港池及航道部分水域被浮冰覆盖,给进出港船舶安全通航带来一定影响。对此,丹东海事局第一时间利用电子巡航、水上巡航等监控手段,实时掌握港区附近风力及海面结冰状况,及时向到港船舶发布气象预警和海冰冰况信息,合理安排船舶靠离港计划,并调派拖轮船等实施破冰作业,同时,采取大船带小船等方式,保障进出港船舶的水上交通安全。“船上是两班倒作业,不管白天还是晚上,有进出港口的船只,就要及时进行破冰。”当天,“丹港7”全回转拖轮船大副薄全成告诉记者,落潮时水面上浮冰相对较少,而涨潮期间就会有大量浮冰聚集在码头水域附近,破冰作业的次数也会相应增加。丹东东港海事处副处长王明良介绍,近期受低温影响,丹东港口辖区水域冰层厚度平均20厘米左右,局部最厚冰层达30厘米,这也是2014年以来冰情最为严重的一次。“去年12月下旬,丹东港辖区水域就陆续出现结冰情况。今年1月6日开始,结冰面积更大,给进出港船舶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丹东海事部门迅速组织力量实施全天候破冰作业,以确保进出港船舶正常的生产作业秩序和航道安全,同时也保障了辖区粮食、电煤等物资运输安全到港。”刘柏良记者刘作庆/文孙坤霖/图01/19
- 留“辽”过年 共守安“宁”关于严防疫情扩散欢度新春佳节的倡议全省广大群众:腊月已至,年味渐浓。春节是一个充满文化和情感的节日,也是人员迁徙规模最大的时段。走过了非同寻常的2020年,相信很多人都有返乡探亲的渴望。“乡心新岁切”,这是人之常情,我们感同身受。但是,今年春节特殊:国外疫情加速蔓延,国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出行无疑加大疫情传播风险。疫情防控,每一个人都事关大局。为了您和亲人朋友的平安健康,我们倡议全省广大群众就地过年。第一,少出行不离辽。春节期间出行,人流量大,交通拥挤,一旦有散发病例,传播风险极大。希望广大群众尽量留在现工作地、居住地过年。辽宁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的地方,辽沈大地有着丰富多彩的年俗,大家辛苦奋斗了一年,安心在这里过一个春节,也是一次特别难得的体验。现在的通讯方式很多,物流畅达便捷,人虽然“缺席”,但心意和情感不会“缺位”。希望广大群众减少出行;希望全省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的干部职工,带头示范,履职尽责,非必要不离开辽宁,严禁前往中高风险地区。确需离开的,须严格履行审批程序。第二,少聚集不扎堆。春节期间,人员容易聚集。家庭聚会,走亲访友,极易为疫情传播提供机会和场合。特殊时期,交往“有距离”,安全才有保障。希望大家尽量减少聚集性活动,尽量不要前往人员密集和密闭场所。即便家庭私人聚会聚餐,也要控制人数和时长,提倡隔位就座,使用公筷公勺。有发热、咳嗽等症状的人员,应避免参加聚集性活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的干部职工,不得组织、参与大型聚会聚餐。各单位要充分尊重职工意愿,结合疫情形势、工作需要,实行弹性休假制度,错峰安排春节假期休假,减少职工不必要的出行和聚集。第三,多关爱不孤单。对于身处异乡的人们,春节是思念,是乡愁。“谁家玉笛暗飞声,何人不起故园情”,我们应该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更加关爱留在辽宁过年的外地职工,一声问候,一次颔首,都是情意和祝福的表达。我们应该更加关爱那些留守儿童、空巢老人,他们的父母、儿女可能因为疫情影响,不能回到家乡辽宁过年,单位的关心,社区的帮助,邻里的互助,能让他们多一点宽心、少一点牵挂。我们应该更加关爱各行各业坚守岗位的一线职工,他们没有时间享受“父母灯前、儿女膝下”的天伦之乐,没有机会体味吃饺子、放鞭炮的浓浓亲情。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充分肯定他们的奉献付出,增强职工的归属感、价值感、幸福感。第四,多警惕不放松。病毒是敌人。但最大的敌人不是病毒,而是我们的麻痹大意。新春佳节,心情放松了,但疫情防控这根弦要始终紧绷;单位放假了,但做好个人防护的意识要始终“在线”。疫情防控是一场人民战争,每个人都是战士,每个地方都是前线。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要提高卫生防护意识,养成勤洗手、常通风、戴口罩等良好习惯。外出随身携带口罩,乘坐电梯、公共交通工具和进入公共场所活动时全程佩戴口罩,主动亮码、接受体温监测,自觉配合防控要求。在人群聚集场所,一定要遵守公共秩序、避免拥挤,自觉与他人保持1米社交距离。全省广大群众,请响应我们的倡议,留“辽”过年,共守安“宁”。我们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省委、省政府的统筹安排下,在大家的共同努力和密切配合下,一定会打赢疫情防控战,迎来春色满人间。祝大家新春吉祥、幸福安康!辽宁省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总指挥部2021年1月18日01/19
- 受疫情影响,鲜花运不出去——满棚杜鹃花 村民挺上火杜鹃花绽放,村民们在一起商量销路问题。“往年这个时候,棚里的花应该全部运走了,可今年却运不出去。”1月18日上午,在振安区同兴镇变电村4组,村民周群看着自家的两个杜鹃花暖棚里近千盆杜鹃花,无奈地说。周群家有两个暖棚,今年共有成品杜鹃花近3000盆,2020年底她已经卖出2000多盆。剩下的近千盆杜鹃花本来是沈阳和大连的客户预订的,但现在这两地的花贩子无法来收购了,周群只能看着满棚盛开的杜鹃花暗自叹息。这几天,周群想了不少自救的办法,比如号召亲朋发微信朋友圈和抖音短视频等,但是收效甚微。与周群一样,变电村不少种植杜鹃花的村民这阵子挺上火。村民董体国家里今年有1300余盆成品杜鹃花,目前已经全部盛开。“零散的已经卖出去200多盆了,还剩1000多盆。”董体国说,他家杜鹃花的主要市场在北京、天津和河北省。这些地区除了绿植批发市场,还有一些大型公园也都每年订购变电村的杜鹃。一般情况下,每年春节前20天对方就会将杜鹃花拉走,但目前上述各地的绿植市场受疫情影响无法开放,人员和车辆也无法到变电村采购,使杜鹃花销售受到很大影响。全国杜鹃看丹东,丹东杜鹃看变电,这是变电村村民口中流传的一句让他们非常自豪的话。采访中,变电村党委书记林生告诉记者,变电村土壤肥沃,水质适合花木培植。杜鹃花作为我国十大名花之一,丹东盆景杜鹃更是名扬全国。目前,变电村的杜鹃花花卉基地面积达500余亩,现有杜鹃花大棚230栋,种植户220户,从业人员1280余人,年产值达到2000余万元,占全村农业总收入的75%,杜鹃花从业人员人均收入达到22000元/年。但今年杜鹃花销售受到物流等方面影响,许多村民或许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杜鹃花从开放到凋谢。“如果本市市民有需要,我们现在可低价出售。”变电村的花农表示,杜鹃花的花期为一个多月,能够在春节前后达到最美最艳的状态,可以为春节增添喜庆气氛。姜慕馨01/19
- 丹东市总工会开展送温暖活动丹东新闻网讯记者曲艺连日来,市总工会在全市开展“2021奋斗启程”送温暖活动,7个慰问组先后前往各县(市)区走访慰问,向坚守一线、辛勤付出的广大职工送去节日问候和美好祝愿。“2021奋斗启程”是以建立健全困难职工帮扶工作机制为目标的慰问走访活动,重点解决受疫情影响职工群众最困难、最操心、最忧虑的实际问题。市总工会慰问组走访的对象分别为:在档困难职工家庭,生产一线涌现出来的先进模范人物,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医务人员,交通、电力、供水、燃气、热力、环卫、公安、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一线班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困难企业、去产能任务重的企业、厂办大集体改制企业和面临困难的民营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等。此次活动将一直持续到本月底。01/18
- 5000余人连续8小时“与雪奋战”1月15日,城区迎来2021年第一场大规模降雪。据气象部门统计数据显示,此次降水总量为4.7毫米,积雪深度5厘米,到15日8时,实际降雪量达到大雪量级。这也是对我市全面实施“绿色除雪”的一次大考。为确保城市道路畅通,市民顺利出行,全市各级环卫工人充分发挥战斗精神,以雪为令,冒雪对城区40条主要街路进行“绿色除雪”作业。经过8小时连续奋战,城区重要交通枢纽、坡路、桥梁全部实现雪中路通。当日8点40分,天空零星飘散着雪花,在站前广场附近,锦山大街沿线,8名环卫工人正在清理人行步道上的积雪,不远处的广场上,小型推板除雪车正在进行除雪作业,部分环卫工人用铁锹将堆积在路边的雪堆转运到运雪车上。市除雪指挥部负责人介绍,根据除雪方案安排,市除雪指挥部已于14日下午,提前向各区、各责任部门发布雪情预警通报,严格要求各部门克服困难、全力以赴,按照“绿色除雪”要求进行除运雪工作。凌晨3时,降雪开始,早已集结待命的市城市环境服务中心环卫部,第一时间出动10台大型滚刷除雪车、4台小型滚刷除雪车、2台维修保障工程车,80余名工人及后勤保障人员,对城区40条主要街路进行机械和人工配合的绿色除雪作业。各区专业化除雪队伍紧随其后。持续降雪,且集中降雪时段与早高峰重合,气温偏高降雪容易凝结,大大增加了除雪作业的难度。很多环卫工人早饭都顾不上吃,甚至放弃轮休,始终坚持在除雪一线,全力保证市民出行安全。社会化力量在本次除雪工作中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15日上午,市除雪指挥部对市区内除雪情况进行了检查,多数单位、商家门前四包除雪工作比较到位。但也有部分单位存在除雪迟缓问题,影响市民出行,如丹东市中心医院门前人行步道、丹东市第六人民医院门前人行步道存在除雪不及时问题。1月16日和17日,除雪工作转入运雪阶段。市除雪指挥部马不停蹄继续组织市区两级专业化队伍进行除运雪工作。本着“即下、即除、即清、即运”的原则,各区组织人力全力清运辖区内的积雪,主要干道已全部清运完毕,其余道路17日晚清运完毕。截至17日15点30分,记者发稿时止,振兴区共出动环卫工人1650余人次,共出动除运雪机具136车次,运送积雪657车。其所负责的71条街路中,桃源街,锦山大街、七经街,六纬路,十纬路,江城大街,滨江中路,青年大街等63条街路已经完成清运,余下街路于晚间完成全部清运任务。元宝区出动车辆110车次,人员1120余人,运送积雪430车,主次街路积雪已清理完毕。振安区住建中心共出动人员500余人次,车辆60余车次,清运积雪350车。辖区内15条街路已全部清运完毕。合作区出动人员770人次,车辆135车次,清运积雪350车。辖区内16条街路已全部清运完毕。市除雪指挥部将继续全天候督查城区运雪情况,重点督查扬雪等违规清运行为,全力保障道路畅通。王贺震记者戚文01/18
- 寒风中的保洁员入冬以来的严寒天气,让每天工作在街头的市城市环境服务中心环卫部400多名保洁工人经受了寒冷的考验,他们没有怨言,在寒风中为城市环境的干净整洁尽心尽力。1月7日晚上,车辆调度王希斌、餐厨车班班长刘新宇、值班人员杨文海和李增龙相互配合,统一对全站清运车辆进行维修保养。每天晚上8点、10点、12点和凌晨2点,维护人员利用休息时间,每两个小时启动一次车辆,对全站清运车辆进行夜间启动,确保清晨车辆能够顺利运行,保证全市垃圾及时清运。路边抱桶里的垃圾都冻成了冰坨,每到一处,市城市环境服务中心环卫部跟车保洁员葛春玉都要用木棍反复敲打才能正常清运,作业时间延长了,工作量也增加了,每天清运3000余桶垃圾,需要比平时多工作两个小时以上。寒冷天气里,聚宝垃圾收集楼班长赵玉清和保洁员董淑珍经常半夜赶到单位,用小太阳取暖器给泵站里的液压油加温,让没有取暖设施的压缩设备提前升温运转,保证设备正常运行。本报记者宋永昆摄影报道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