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丹东
今日丹东
  • 使用大数据 扶贫更精准
    在黑沟镇土门村孙涛家中,记者发现墙上贴着一个带有二维码的扶贫明白卡。“这个二维码有什么用途?”记者很好奇,便拿出手机扫了扫。收入情况、致贫原因、政策享受、帮扶干部……记者从手机上看到,孙涛的家庭信息、贫困状况都清晰地显示在屏幕上,可谓一目了然。看到自家信息显示得一清二楚,孙涛和妻子激动地说:“俺家情况都在这上面。这些年多亏了党和政府对俺们的关怀和帮助,给盖了房、送了牛,日子真的有奔头了。”今年,经过近两个月紧锣密鼓工作,东港40个行政村、19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建起了电子档案,每户都生成带有二维码的扶贫明白卡,张贴在家中。“足不出户就能看到自己的扶贫档案,老百姓和扶贫干部都能精确掌握扶贫动态信息,这为更好地推进脱贫攻坚工作提供了依据。”东港市扶贫开发服务中心主任冷雪松说,有了这个电子信息档案,通过“扫一扫”便能掌握贫困户的全部信息,这让扶贫工作更精准、更方便、更透明、更高效。精准帮扶需要信息对称。为了能更好地精准识别、精准施策,2019年6月,东港组织75名扶贫干部深入每个贫困户家中开展“数据信息核查”,扶贫大数据平台建设工作正式启动。通过两轮排查和抽查审核,目前,东港市扶贫办按照“一户一档”原则将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户纸质档案信息,以高清扫描形式成功录入丹东市精准扶贫信息管理系统。贫困户家庭基本情况、致贫原因、应享受政策、帮扶责任人以及体现“两不愁三保障”、落实政策等信息全部都被录入到电子档案里。东港市扶贫办对电子档案实行动态管理,及时记录、更新贫困户脱贫进展情况,保证档案信息真实、完整、准确。扶贫大数据平台的建设,不仅解决了贫困户更新纸质档案费时费资问题,还促进了扶贫对象精确化、资金使用透明化、扶贫措施多样化、扶贫责任明确化和扶贫效果的显著化,为东港精准扶贫注入了新动能。“自从有了扶贫大数据平台,我们再也不用来回翻阅一摞摞表格去核对贫困家庭信息了。登陆精准扶贫信息管理系统,只用几分钟时间就可将全镇贫困户信息核实一遍,省时省力、准确无误。”小甸子镇扶贫办主任张冬平告诉记者。记者潘昱璇
    06/24
  • 市公安局执法办案管理中心落成启用
    丹东新闻网讯陈光旭记者王俊6月19日,市公安局举行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揭牌仪式。据介绍,该中心位于振兴区白房路62号,建筑面积3811平方米。作为全省首批执法办案管理中心示范点,市公安局党委以“智能化”、“一站式”的建设理念,在全省率先配齐中心警力,全力推进市、县两级公安机关建设4个集融合执法办案、监督管理、服务保障等功能的综合性执法办案管理中心。东港、凤城、宽甸3个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将于6月底前试运行。执法办案管理中心的落成运行,打造了全市公安机关“规范、高效、安全”的执法办案新模式,为推进执法现代化、正规化夯实了基础,进一步保障执法公平,让群众在公安机关案件办理过程中更多地享受到法治社会建设进程带来的红利。
    06/23
  • 返园
    丹东三幼、丹东四幼、丹东二幼等公立幼儿园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于6月22日有序复学。图为当日早晨,市第三幼儿园大班的孩子们,在家长陪护下返园。记者吴琼
    06/23
  • 铁路丹东站全面实施电子客票刷身份证乘车 检票速度提高3倍
    6月20日,从铁路丹东站了解到,当日是电子客票在全国普速铁路推广实施首日,铁路丹东站普速列车同步实施电子客票。当日上午,记者在铁路丹东站看到,车站客运工作人员在窗口和自助售取票机前为旅客提供电子客票相关知识解答。“打印出来的怎么是一张单子,我的车票呢?”旅客张先生看着自助售取票机打印出来的单子,有点“蒙圈”,转过身来向工作人员寻求帮助。“你打印出来的是购票信息单,今天起丹东至全国普速铁路推广实施电子客票了,以后坐动车再也不需要车票了,你可以刷身份证检票乘车。”客运工作人员耐心地解答。“我前一天在网上买的车票,不知道普速列车实行了电子客票,还像往常一样在自助售取票机上取票,没想到取出来的不是车票。”张先生笑着说,以后凭身份证进站上车,会非常便捷。电子客票可以加快旅客检票进站的速度。在铁路丹东站检票口,旅客走到闸机前,将身份证在闸机上“二代身份证刷卡处”刷一下,发出“嘀”声后,闸机口自动打开,旅客几乎不用停步就能通过,非常快捷。记者采访注意到,因为是普速列车电子客票实施首日,许多旅客仍像往常一样到窗口或者自助售取票机上取票,客运工作人员在现场一一为旅客做解答。“铁路丹东站于6月18日完成了普速列车电子客票模式转换及系统测试工作,并对车站客运工作人员进行了全员业务培训。”铁路丹东站客运营销科助理工程师刘仁慧说,开通普速列车电子客票业务后,旅客将会感受到电子客票“一证通行”带来的便利体验。购票方面,旅客可通过互联网、车站窗口、自动售票机和代售点等渠道购买,购票流程和购票证件均没有变化。购买电子客票后,旅客可通过互联网退票和改签,足不出户即可完成操作;出行方面,由过去的“身份证件+车票”,简化为持有效身份证件实现“一证通行”。实名制核验、检票、验票更加便捷,闸机检票速度提高3倍左右,检票平均速度由3.8秒/人缩短至1.3秒/人,极大提升了进出站效率,不仅节约了旅客出行的时间成本,而且能够有效防范丢失车票、购买假票等风险。铁路丹东站在此提醒广大出行的旅客:由于五龙背站目前站舍改造,待十一前站舍改造完成后,方可实施电子客票业务。丹东至北京方向K28次列车,沿途各站均开通了电子客票业务。而丹东至通化方向的4320次列车,沿途凤凰城、五女山、通化县、通化站开通了电子客票业务,而大堡、石城、灌水站暂未开通。旅客在火车站出行时,可按照车站客运工作人员的引导进站乘车。
    06/22
  • 守住铁路站口 筑起坚实屏障
    常态化疫情防控任务艰巨、繁重。丹东交通人坚守防控一线,为丹东人民的安全筑起坚实的屏障。6月14日5时15分,张冠杨和9位同事来到铁路丹东站,戴上口罩,大家相互帮助穿好防护服,准时上岗。排查登记、宣传引导、人员交接……“请您戴好口罩,特殊时期请您谅解,回家做好防护措施,我们一起共渡难关!”在铁路丹东站出入站口,张冠杨一遍又一遍耐心地劝导外地来丹旅客。张冠杨说,铁路丹东站口旅客出入量大,执勤时经常会遇到复杂情况。在确保防疫安全的同时,还要照顾旅客的情绪。面对旅客的质疑、不理解、不配合以及各种需求,他们都耐心地解释劝导,尽量满足旅客的合理要求。“虽然不能像白衣战士一样救护患者,但铁路站台就是我的战场,保证来丹旅客的健康安全就是我们交通人对战‘疫’的最大贡献。”正在执勤的职工马金龙说。“近期,疫情防控形势严峻,我们交通人不能有任何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必须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强化主体责任,落细各项常态化防控措施,抓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当天上午,来铁路丹东站现场督查指导疫情防控工作的市交通运输局机关党委副书记刘金刚说,疫情防控以来,驻守在铁路丹东站防疫一线的广大交通职工每天需要在铁路站台坚守16个小时。他们毫无怨言,义不容辞地扛起疫情防控的这份责任和担当。自今年2月6日起,市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中心300余名交通运输人化身为“防疫卫士”,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防控措施,守住入丹铁路客运通道防线。“涉外旅客出站前通过严格排查、扫码登记、体温检测,再分流至旅客居住所在地县市(区)的街道社区,做到‘点对点’、‘人对人’精准交接。”市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中心主任徐昌生介绍,旅客走出站台后,由铁路和公安部门对人员进行分流,市卫生部门专业人员为旅客测量体温、消毒,交通运输人员负责排查登记地址和联系方式等信息,及时与旅客居住所在县(市)区进行人员精准对接,协助转运隔离等工作,做到从铁路出入口到社区间无缝衔接,形成防疫闭环,切断疫情传播链。当日23时18分,脱下防护服的那一刻,一身疲惫的张冠杨和同事们终于松了一口气。一天的任务下来,张冠杨手机里的步数计数显示2万步。“在这场疫情防控战‘疫’中,每个人都是疫情防控的参与者。我们交通人会继续把严防疫情输入作为重中之重,增强防控措施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丹东百姓筑牢坚固的防控线。”张冠杨说。丹东交通人在超负荷的工作强度下,坚守疫情防控一线,没有一个人喊苦喊累,没有一个人懈怠掉队。他们时刻牢记使命,用汗水和必胜的信念,为丹东人民筑起坚实的屏障。截至6月16日,他们已经在铁路丹东站坚守了132天,接重点疫区及境外入丹人员18794人次。于营龙王洪满
    06/19
  • 汇聚人大智慧力量 助力乡村旅游发展
    乡村旅游是我国旅游消费中发展最快、潜力最大、带动性最强、受益面最广的领域。近年来,我市乡村旅游蓬勃发展,成为促进农民增收、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产业。近日,为进一步摸清我市乡村旅游工作现状,推动乡村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市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市人大代表对全市乡村旅游工作情况开展专题调研。调研组深入到各县(市)、区开展实地调研,每到一处,认真听取相关部门工作汇报,详细询问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征求乡村旅游企业负责人意见建议。摸清家底我市乡村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品极具特色,从自然山水型、海洋生态型,到田园风光型、农事体验型,再到红色经典型、民俗文化型,各色乡村旅游产品一应俱全。据相关部门介绍,目前,我市共拥有国家和省级以上风景名胜区、国家A级旅游景区(4A级9家、3A级18家、A级1家)、自然保护区、生态示范区、森林公园、工农业旅游示范点等35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经营主体1577个,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从业人员7.2万人。2019年,獐岛村、大梨树村被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列入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并获得我省旅游专项基金各100万元奖励。全省仅9个村进入名单,大梨树村作为优秀代表参加全国授牌仪式。近几年,我市通过典型示范带动乡村旅游提质升级,通过规划引领完善了乡村旅游资源布局,依托城市及龙头景区整合休闲农业和民宿文化资源,现已基本形成七大乡村旅游资源集群。同时,不断加大投入,改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找准短板“我市虽然已出台乡村旅游发展专项规划,但由于出台时间滞后,导致近几年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基本上是自发组织、自行设计、自己建设、自主经营、自我宣传,与乡村产业发展融合度不高,缺乏对当地旅游资源的合理运用,规模小而分散,产业链条短,组织化程度不高,距离全市一盘棋、统筹各要素发展乡村旅游尚有差距。”有市人大代表这样总结道。在实地调研中,代表们还发现,我市乡村旅游大多以“农家乐”为主要形式,只提供吃饭住宿、看花看草、垂钓采摘等初级旅游服务,运营模式和业态单一,同质化现象严重,用餐、住宿、厕所卫生条件普遍较差。产品的文化内涵挖掘不够,特色不鲜明,缺少体验性和参与性,休闲度假类、精品民宿类产品明显不足,品质上难以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科学发展为推进我市乡村旅游工作提质增效,人大代表们纷纷建言献策、贡献智慧,在研讨交流中达成共识:要遵循一个要求——“政府引导、统一规划、突出特色、市场运作、可持续发展”,秉持一个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加强规划引领,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政府部门要落实主体责任,强化政策保障,加大乡村旅游扶持力度。出台扶持政策,创新工作方式,借鉴北京、浙江等地做法,适时出台我市乡村旅游业质量标准和管理办法,实行等级评定,统一形象标识,规范收费和服务标准,促进乡村旅游规范化管理、标准化建设、差异化发展。强化行业自律,要尽快成立旅游协会,制定行业文明公约,规范经营活动,服务市场主体。同时,要积极争取上级政策资金,推动重点旅游项目做大做强。推动特色发展,促进乡村旅游提质增效。要优化产业布局,打造乡村旅游品牌,拓展营销渠道。将全市各类乡村旅游景区景点进行整合,打造区域精品线路,并以市、县为单位开展系统营销,拓展渠道,扩大影响,增加效益。完善配套设施,提升乡村旅游服务品质。要提高基础设施标准、完善智能服务体系、强化产业功能配套,引导相关连锁店、老字号及地方特色商品在乡村旅游景区和度假小镇开设网点,提升服务品质。实施“旅游+”工程,推动乡村旅游融合发展。要加强乡村旅游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实现传统产品转型升级。鼓励有条件的贫困乡村发展旅游业,加强乡村旅游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加强乡村旅游与体育、教育、工业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乡村旅游新优势。加强人才培养,健全乡村旅游培训体系。要加强乡村旅游人才培养,加大对项目建设、运营管理、宣传营销等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此外,还要有计划地培训专兼职导游员队伍,讲好丹东乡村故事,扩大我市乡村旅游的影响力。记者景媛媛
    06/19
  • 办法总比困难多——丹东市多家企业创新思路生产自救
    疫情之下,企业如何战胜困难,确保生产经营顺利进行?连日来,记者走访我市多家企业,探求他们在重压之下创新思路、寻求突破的自救之路。6月16日下午,位于振兴区汤池镇的丹东欣时代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的会议室里,两位企业员工正在参加广交会的直播。他们一边介绍企业产品,一边按照网友的要求现场试用。短短半个小时,有上百人进入直播间,许多客户订购了产品。公司负责人徐冰告诉记者,疫情发生后,公司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研发团队根据市场需求,迅速研发了系列消杀、抑菌产品并投入生产。从今年1月29日开始,该公司300余名员工就全部上岗,这些新研发的产品正销往全国各地,供不应求。位于振安区同兴镇的丹东市红升包装材料有限公司近几个月以来一直没有停止生产。公司负责人表示,疫情发生后,企业迅速转换思路,主动找到本市有资质做防护物资的企业,向对方推荐公司的包装产品。靠着产品质量过硬,生产周期短,公司得到了许多防护物资生产企业的认可。目前,企业员工全员上岗,专做防护物资(口罩、防护服)的包装箱和药物的包装盒等。位于宽甸的和丰成三肉食鸡屠宰加工企业也面临困境。“我们公司的运营是公司+农户的模式,目前公司加大了成本支出,但是农户没有损失。”企业工作人员韩铁民告诉记者,疫情发生后,肉鸡不能出口,国内订单量也锐减。“肉鸡饲养到一定的时间必须收购宰杀,不然会影响养殖户收益。”韩铁民说,为了不让养殖户受损失,公司依然根据订单收购养殖户的肉鸡,并租用了冷库储存,再根据客户需求随时进行加工。“虽然加大了企业的运营成本,但保住了1500余名员工的工作,保障了养殖户的收益。”许多企业经营者表示,疫情发生以来,市工信局、商务局等职能部门积极指导和帮助企业转项生产、带货直播和促销,再加上相应的自救措施,大家有信心战胜目前的困难。记者姜慕馨
    06/19
  • 城区3处笼式篮球场将于月底建成
    6月16日,从市住建局获悉,滨江西路上新建的3处城市绿地笼式篮球场将于本月末建成。丹东是全国篮球城,篮球运动的群众基础雄厚,滨江西路原有篮球场地数量较少,无法满足市民需求。为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提升城市形象,在新区城建相关部门的全力配合下,今年5月末,市住建局开始在滨江西路上新建3处城市绿地笼式篮球场。据悉,新建的3个篮球场长度为33米,宽19米,一处位于滨江西路原有篮球场附近,另外两处位于滨江西路消防救援站附近。3处篮球场均铺设悬浮地板,设置两个箱式篮球架。场地两侧空地各安装4盏夜间照明设备,以方便市民晚间使用。此次施工还将在原有篮球场公厕附近开辟一处含26个停车位的停车场,在滨江西路消防救援站附近新建的两处篮球场中间开辟一处含16个停车位的停车场。此外,在滨江西路消防救援站附近新建的两处篮球场中间,建一处水冲式公厕。
    06/17
  • 温室大棚引领共同致富
    6月15日,振安区楼房镇马家村四组的一片农田上,20多栋温室大棚骨架已组装成型。据介绍,一农业专业合作社计划投资100余万元,在此建设温室大棚35栋,以带动周边群众共同致富。记者刘海东摄
    06/17
  • 丹东“夜经济”驶入快车道
    6月11日,四川游客赵先生在返程前对朋友说,“这十几天我在丹东胖了七八斤,丹东除了气候好人好,月亮岛夜市的小吃、烧烤也让人难以忘怀。”一段时间以来,记者观察我市夜间经济现状,发现街头的烟火气越来越浓,特色商业街区人气越来越足,“夜经济”发展终于迈开了步伐。发展“夜经济”早有规划今年年初,丹东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提高夜间消费便利度和活跃度,开展新安步行街示范创建,繁荣朝韩一条街、万达广场等特色商业街区,打造丹东特色‘夜经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但随后因疫情“夜经济”发展受阻。近一段时间,随着全国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果,我市服务业开始复苏,夜间经济更是得到迅猛发展。目前,朝韩一条街、万达广场等特色商业街区夜间的吃、购、娱、玩比白天还热闹;欧尚广场也新开了夜市;安东老街的小吃、表演等已成为夜经济新亮点,日均客流量达4万人次;月亮岛夜市更是人头攒动,集聚了全国各地的特色小吃。市民孙女士说:“说是结伴吃小吃,其实是逛夜市,小吃品种太多,吃三四样就饱了,虽然出门得戴口罩,但俺就喜欢夜市的热闹劲儿。”“夜经济”潜力待挖掘据市商务局统计,近年来全市重点监测的30家企业夜间销售(营业)额占全天比重超过30%,而经济发达城市的夜间经济占比更是惊人,如上海夜间商业销售额是白天的50%;重庆三分之二以上的餐饮营业额是在夜间实现的;广州服务业产值有55%来自夜间经济。记者在福建福州、厦门都逛过夜市,海蛎煎、土笋冻、鱼丸汤、花生汤等地方小吃颇具特色,鼓浪屿、曾厝垵等旅游景点在夜间各档口几乎都排队等餐。虽然我市夜间经济目前发展迅猛,但比照夜间经济发展起步较早的城市还有一定的差距。对此,我市政协委员张志明和周乃方曾联名提案,建议集中力量打造几条特色夜市街区,使之成为点亮夜经济的代表品牌。建议夜市既要有品牌店,更要有特色小店;既要有高端产品,更应有适合大众消费的中低端产品。引进“考绩制”,对经营者进行管理培训并定期检查。对各个“特色夜市一条街”的整体风格进行特色化设计,如美食夜市一条街的移动餐车、桌椅、遮雨设施要统一设计制作和配置,使餐车、器具也成为美食夜市一条街的“卖点”。每年定期举办名小吃评比大赛。对各种本土小吃进行评比,提高本土小吃的知名度,以体现丹东夜市的特有内涵。精选全国各地名小吃,积极引进老字号入驻,努力打造丹东夜市的知名度。同时,可推进本土品牌商品入驻夜市,引导城区夜市商业、夜间休闲和夜间服务业等“联动”,构建立体多元的夜市氛围。“夜经济”将点亮城区其实,市内各区已出台了各自方案:振兴区将建设培育体育馆夜市、新一百特色美食街,安东老街作为夜间经济重点项目,已形成了以文艺表演、民俗演出等为一体的夜市;元宝区依托“夜游元宝山”项目,培育御景苑民俗风情一条街“夜旅游”消费夜市,打造平安街餐饮休闲特色街;振安区以欧尚广场为核心,将珍珠特色烧烤一条街向欧尚广场延伸,吸纳更多特色美食商户进驻,打造一条品种多样的美食夜市街;合作区的滨江路断桥以西至月亮岛路段区间的夜市,由市住建局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中心规划管理。采取每日19点30分后允许出摊经营,每个摊位不得超出2延长米;不得占用黑色路面,须在马路牙子以上的临江人行步道北侧依次有序摆摊;不准从事采用液化气罐、木炭、电炉等产生油烟的经营种类;提倡经营地工旅游产品;每晚经营时间不限,收摊时必须做到每个摊位周边无任何丢弃物;不允许任何业户白天来此路段摆摊设点。目前,已有187家业户登记造册。作为全国优秀旅游城,提高夜间消费便利度和活跃度,打造特色夜间经济,丹东正驶入快车道。记者李军翰
    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