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丹东
今日丹东
  • 丹东市推进“房地一体”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7月8日,从市自然资源局获悉,我市积极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加快推进“房地一体”农村不动产登记发证工作部署,坚持一切从市情、镇情、村情实际出发,细化工作任务,倒排时间节点,创新方式方法,力争今年年底前基本完成全市农村不动产登记发证“应登尽登”工作。为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城乡统一发展,切实维护农村集体和农民的合法权益,如期完成确权发证任务,市自然资源局成立领导小组,构建“市镇政府主导、自然资源部门主抓、以村组农民为主体”的工作机制,明确了登记范围、登记内容和登记方法,加快建立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的农村产权制度。在此基础上按照“试点先行、总结经验、全面铺开”的工作思路,选取振兴区汤池镇集贤村作为先行试点。工作人员入户核实户主家庭及房屋地籍、房产情况,采集房屋权源资料、坐落位置、四界范围等信息,做好前期情况摸查和资料收集工作,尽快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试点经验,以便在全市范围内以点带面迅速铺开。目前,市自然资源局已完成全市农村宅基地调查总宗数约35万件,应发证宗数约29万件,已发证宗数约24万件,已发证比例达81%。记者王俊
    07/09
  • 鸭绿江畔新“桃花源记”
    鸭绿江水绿如碧,一岸桃花艳百里。三面环水一面傍山的辽宁丹东宽甸河口村,景致与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有几分相似。几十年间,村民从“吃不上饭”到“富得流油”,乡村从“无问津者”到游客“欣然规往”,变化似乎就发生在一年年桃花开落间。河口村的故事,大嗓门的村党支部书记冉庆臣最爱讲。“我们村最早就是个富裕村,有富根儿。”200多年前,河口村是宽甸最大的集镇和水旱码头,内地货品集中于此、外埠客商纷至沓来,忙碌的码头常年桅杆林立,聚集着大小商号近百家,鼎盛时期人口达2万人。汽艇在鸭绿江上行驶,200年前帆船如梭的场景早已找不到痕迹,可岸边的燕红桃树却如昔年林立的桅杆,带来了新的商机。“最开始村民不认这外来的树。”冉庆臣说,“20世纪80年代,果树技术员李景和外出学习时带回几根桃枝,最后活了2个芽。经过多年培育、嫁接,村民柳景清种植了40多棵艳红桃树,一年下来成了‘万元户’,村民才认了这‘致富果’。”沉寂百余年的老码头,在桃树梢上焕发新颜。可桃红也怕巷子深。每家零散种植桃树,秋天桃子成熟了,也只能卖给过路人,换个油盐酱醋、面包火柴钱。辛苦种出的桃子只能卖几毛钱一斤,看得人着急上火。为了提升附加值,2005年河口村成立了燕红桃协会,2008年又成立了合作社。10多年过去,如今大桃子已卖到十几元一斤。河口村现有燕红桃树20000亩,年产量4000万公斤,年产值约1.52亿元。“我做了20多年村支书,这次俺们河口村可真算交了‘桃’花运。”冉庆臣说。“从我爸手里接下桃园,又在果园中建起了农家院。”43岁的村民吉洪洲家有100多亩燕红桃树,每年售卖桃子就有几十万元的收入。桃子好吃,桃园更好看,看到商机的不仅吉洪洲一人,河口村家家户户在桃树的簇拥下开起了农家院。“拆掉自家好好的院墙,那不是糟践吗?”“郎大嫂农家院”经营者程淑华最初对拆掉院墙开农家院很抵触,心里盘算着:如果第一年能赚6000元钱就拆院墙接着干。第二年,年近60岁的程淑华恨不得自己抡起大锤砸墙。“不仅砸了院墙,我还在后院盖起客房。转年不仅还清盖房欠下的外债,还剩了3万多元。”就这样,村里很多外出打工的人也留在村里开起了农家院。经过几年的发展,河口村的农家院从最初的17个增长到现在的200多个。一到旅游旺季,农家院外街道整洁、彩旗招展,院内贴着的铁锅炖江鱼等菜品表让人食欲大增,村里好不热闹。“现在河口村有千八百万存款的人不少。老百姓兜里不差钱了,素质也跟着提高。”冉庆臣说,去年村里开展农村环境整治,白天给村民开完会,晚上一个92人的志愿者团队就成立了,每周两次清理村里垃圾。游客来了评价说,村里的小道比城市的大马路还干净。“疫情防控期间,大家不着急开门迎客,积极配合封道,证明兜里不差钱了。”质朴的冉庆臣,把河口村的一切美好都归结为“老百姓兜里不差钱了”。如今的河口村,春赏桃花,夏游江,秋品鲜桃,冬捕鱼。农家院外花团锦簇、瓜果飘香;鸭绿江畔,远观桃树气势磅礴、如海如潮,近看桃花俏丽妩媚,似少女初妆。“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有我可爱的故乡。”每次有客人来,冉庆臣总说:“《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歌曲唱的就是我们这里。”面对一些人的质疑,他总是不屑一顾。如今,冉庆臣与客人关于歌曲的“争执”还时有发生,可两个桃芽、一抹花香,确实让河口村成了新“桃花源”。记者于力高爽
    07/09
  • 5G智慧办税新体系服务纳税人2万余次
    全国首个5G环境下7×24小时全天候的智能办税网在我市已经全面投入使用。截至7月8日,“云税通”APP远程服务体系,累计为各类纳税人服务2万余次,累计为纳税人节省办税时间近3万小时。市税务局将新技术与纳税服务、税收征管、内部管理相结合,应用5G、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科技,自主研发推出“云税通”APP税收远程服务体系,包括纳税人、缴费人手机端、电脑端和智能办税终端以及1个5G集约处理中心,打通了金税三期、社保、电子底账、实名认证、内外网信息传递,以及远程在线支付、云闪付和POS机支付系统,可远程办理税费缴纳业务,并提供远程业务咨询、在线专家支持等服务,相关办税资料已实现网上实时上传、内部流转。记者唐莉
    07/09
  • “快递小哥” 同台竞技
    7月7日,由丹东市总工会和丹东市邮政管理局共同主办的2020年丹东邮政快递业职业技能大赛决赛拉开帷幕,20支参赛队伍的75位“快递小哥”同台竞技。此次技能大赛,既是为全市邮政快递人员提供一个交流学习、切磋技艺、提升技能的平台,也是对邮政快递行业队伍建设工作成果的一次集中检阅。通过选拔和奖励拔尖技能人才,进一步促进技能人才的培养,引领和激励更多快递从业人员学技能、悟技能、精技能,进而培养造就出更多技艺精湛的技能人才。大赛现场共分为快递员和快件处理员两个工种技能比拼,参赛选手将分别进行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两部分比赛。其中,理论知识竞赛包括基本知识和专业知识,并适当增加了相关新知识、新技术。操作技能竞赛则包括为快递员设置的多物品收寄考核和为快件处理员设置的快件分拣、快件扫描考核。据悉,参赛选手总成绩排名第一的选手,经丹东市总工会审核符合条件的,将授予“丹东五一劳动奖章”,并代表丹东市参加2020年辽宁省邮政行业职业技能大赛。记者曲艺
    07/08
  • 福春桥桥梁改造工程现场
    7月6日上午,在福春桥桥梁改造工程现场,市政二公司施工人员冒雨进行桥面铺装。现场工作人员介绍,目前桥梁主体工程即将完工,预计7月中旬实现简易通车。记者吴琼摄
    07/07
  • 丹东日报社“高考爱心直通车”今日发车
    丹东新闻网讯记者李美臻丹东日报社发起的“高考爱心直通车”特别行动,得到社会各界积极反响和踊跃支持。“很感谢你们的这个活动,解决了很多考生出行不便的难题。”市第四中学的石老师高兴地为学校的考生报名。7月2日,“丹东日报社高考爱心直通车”消息发出第一天,就接到了40余个报名电话。“你好,我在丹东发布上看到了报社组织爱心送考的事,请问还有位置吗?”7月4日一早,记者接到了家住六道沟附近的一位考生家长的电话。他告诉记者,因为担心早高峰打不到车,希望可以预订“高考爱心直通车”。“高考爱心直通车”得到了我市10余家汽车4S店的支持,提供送考车辆50台。“一年一度的高考是大事。得知报社发起这样的活动,我们第一时间就表示要积极参与。”北铭传媒负责人说。为了保证车辆安全,7月6日,辽宁大谷家庭服务有限公司派出专业的消杀团队,对接送考生的车辆进行全方位消毒。交警方面也表示,将为送考车辆开通“绿色通道”。
    07/07
  • “高考、中考”期间,丹东考生凭准考证可免费乘坐公交
    7月5日记者获悉,高考、中考期间(高考:7月7日、8日;中考:7月17日、18日、19日。),丹东考生凭准考证可以免费乘坐丹东公交总公司所属所有公交线路。为保证考生能及时、安全的参加考试和返程,单条公交线路达到30名考生以上的考场,由教育部门统计后,丹东市公交总公司将指派专车进行接送。高考、中考期间,公交驾驶员还将为乘车考生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考生在乘坐公交车前往考场途中遇到紧急或突发情况,向驾驶员寻求帮助时,公交驾驶员将视具体情况,尽最大努力帮助考生。高考期间,公交公司将安排专人在考场附近的公交车站及拥堵路段实时查看线路的运营情况,特别是考生进场和退场时,维持公交车站及乘车秩序。如遇路阻或突发情况,公交各级调度指挥人员将及时到达现场,结合实际情况调度车辆,同时公交调度指挥中心将通过智能调度系统灵活调整线路班次及线路走向,确保线路正常运行。
    07/06
  • 线上直播互动 关乎百姓生活
    “哪些人可以享受就业困难人员社会保险补贴?”“零就业家庭、失业残疾人、单亲抚养未成年人等11类人群可以享受该社会保险补贴。”“我想了解一下哪些人需要做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哪几家医院能做?费用多少?”……6月30日,元宝区女人街“丹东云创空间”工作室内,一场元宝区委宣传部和区社科联主办的“社科助力汇聚元宝”线上直播互动正在进行,区人社、教育、营商、卫健、广电、市场监督等9个政府职能部门负责人,一一走到镜头前,向网友们介绍疫情防控期间相关工作举措,围绕群众关心关注的健康生活、社会保障、消费维权、网络消费等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面对面的沟通、解答、交流。据介绍,为深入贯彻落实《市第十八届社会科学普及周实施方案》,元宝区社科联围绕“防疫情保民生促发展”活动主题,紧扣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形式,积极尝试探索开展“互联网+社科普及”,与丹东云创空间联手通过抖音及腾讯直播平台线上直播,吸收数百位网友参与,气氛热烈。当天,元宝区社科联还组织有关部门在女人街将数千册关乎居民生活的《复工复产税费优惠政策解读》《普法读本》《市民文明手册》《食品安全知识》等小册子,发放到群众手中。记者刁庆峰
    07/03
  • 前5个月民生支出占比近九成
    自从6月初123路公交车通到家门口,丹东市振兴区帽盔山街道铁矿沟社区82岁的老党员侯凤铭几乎每天都要到车站看一看,“真没想到,这么快就解决了问题,政府为咱老百姓办了好事、实事!”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今年以来,丹东市紧扣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扎实推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同时,大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倾力保民生、惠民生。今年前5个月,民生领域支出占比近九成。就业是最大的民生。着力保居民就业、保市场主体,丹东市狠抓政策落实,为企业减免税费10.2亿元,帮助企业融资4.6亿元,降低个体工商户运营成本0.3亿元,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市场主体数量同比增长9.5%。狠抓重点群体就业,丹东市采取发放援企稳岗补贴、开展职业技术培训等措施,稳住了就业形势。今年前5个月,城镇新增就业和登记失业率均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为进一步筑牢社会救助兜底保障防线,丹东市陆续出台多项政策,通过大幅提高低保标准、完善认定办法、发放价格临时补贴等方式,财政支出持续向民生倾斜、向困难群体倾斜。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为6.5万名城乡低保对象发放救助金1.07亿元,为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困难群体发放价格临时补贴1042万元,惠及困难群众15.2万人次。在脱贫攻坚决战决胜时刻,丹东市聚焦重点地区、重点群体和重点工作,建立问题清单、责任清单和整改清单,制定整改方案,细化整改措施,县、乡、村三级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有针对性地解决好贫困群众外出务工、农畜产品积压、扶贫项目复工等难题。同时,政府财政继续加大专项扶贫资金投入,在去年基础上再增加20%,达到2000万元以上,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贷款贴息、信用担保等多种形式,撬动更多金融资本、社会帮扶资金“上山下乡”,助力脱贫攻坚,确保294名贫困人口精准脱贫。黄宝锋蔡晓华
    07/03
  • 创新就业服务 筑牢民生之本
    7月2日,记者从市人社局获悉,今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我市把稳就业、保就业当成一项政治任务来抓,及时出台一系列减负、稳岗、稳就业政策措施,全力筑牢民生之本。截至6月底,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9891人,完成省指标的65.94%。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55%,低于省指标1.65个百分点。就业是最大的民生,稳就业、保就业在“六稳”“六保”中各居首位。今年以来,我市围绕稳就业、保就业、助力企业稳岗及复工复产等方面,构建起完善、有力的政策体系。为确保符合条件的企业和求职者能够应享尽享这些暖心政策,市人社局积极创新,依托互联网、大数据赋能,推出46件“全程不见面”“全程网办”事项,打造线上、线下多维度的就业服务新格局。截至6月底,累计为全市1388户企业发放稳岗补贴3464万元,超额完成省指标任务。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新安置就业272人,为7756名就业困难人员发放社保补贴1353.2万元,帮助680名零就业家庭成员实现就业,确保了全市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为420户企业开展线上职业技能培训4.03万人次,超额完成全年省考核指标。举办线上招聘会132场,提供岗位6.1万个,达成意向4600余人。保障2.9万名农民工安全有序返岗复工,通过88个乡镇(街道)基层劳动保障所“一对一”精准推送本地岗位7000余个,促进返乡农民工就近就业。4月21日,人社部在全国开展“人社服务快办行动”,把我市列为全国试点城市。目前,市人社局拟打破就业、社保、劳动关系等业务窗口限制,实现一件事一个窗口办结,一个窗口办理多件事,办结高频服务事项在规定时限基础上提速50%。接下来,市人社局将继续落实阶段性减免缓三项社保费和困难企业稳岗返还政策,加大技能培训力度,不断拓展就业增长空间,围绕就业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广开就业门路,全力以赴做好稳就业、保就业工作。记者唐莉
    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