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丹东
- 三变”改革激发乡村振兴活力皑皑积雪装点了山村的腊月,浓浓年味儿弥漫在乡野之间。2月6日,记者走进东港市马家店镇双山西村,只见整洁道路两旁楼房林立,广场上鲜艳的红灯笼在蓝天映衬下格外耀眼,村民朴实的笑脸、手里的大包小裹和不远处响起的鞭炮声提醒人们:年,越来越近了。“俺村真的是越来越好了,人的素质也提上来了,你看这路面,连个烟头果皮都难找。”说起村里这些年的变化,正在广场上遛弯的村民解贵诚说。双山西村主导产业除了水稻、玉米种植外,还有温室草莓、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种植和蛋鸡养殖业。近些年,该村把农村“三变”(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作为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和脱贫攻坚的重要工作来抓,有效激活农村资源,村集体经济迅速壮大,村民收入快速增加。改革之初,村里全面开展清产核资,摸清家底,核实了260万元集体各类资产,对闲置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入股企业,实现资源变资产;制定政策,界定身份,累计有2183名成员成为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股东,实现了农民变股东。此外,开展资产量化、股权设置工作,成员股占70%,集体股占30%,成员股实行一人一股,让农民真正成为集体资产的所有者、管理者、受益者,实现资产变股金。通过一系列改革,双山西村在盘活集体资产的基础上,根据产业优势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带动小农户对接大市场,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走出了一条让村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共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成果的新路子。近年来,我市不断深化农村改革,逐步实现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在推进产权制度改革方面,我市按照‘整市推进’的原则进行部署,振安区、凤城市、东港市先后纳入国家试点,整县区推进,我市在全省率先搭建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管理平台。”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市改革工作取得明显成效。通过清产核资,共核增村级资产1.1亿元,核减村级债务6759万元;全市已有667个村建立了股份经济合作社,确认农民股民身份131万人,量化股本总额7.5亿元。其中,振安区鸭绿江街道珍珠村在全市率先完成股份合作制改革,股东每年平均分红1万元左右,最高将近2万元,真正实现了“村强民富”。在落实“三权分置”方面,我市扎实有效地开展了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共实测集体耕地357万亩,确权314.46万亩,颁发农村土地经营权证35.1万本,实现“应颁尽颁”,土地承包关系进一步稳定。与此同时,围绕放活经营权、促进和规范土地流转,建立市本级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中心及信息平台,东港、凤城、宽甸流转交易市场建设任务已基本完成,并逐步开展了交易业务。“土地经营权的放活,有效地解决了村集体经济发展用地的难题。”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以凤城市宝山镇岔路村为例,该村围绕小浆果产业,流转土地500亩,集聚11个村发展“飞地经济”模式,建成大棚29个,形成了产业集聚效应。在培育经营主体方面,我市大力发展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典型示范引领,吸引更多的农户发展规模经营、合作发展,提高了全市农业规模化经营水平和能力。今年,我市将进一步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强化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体系建设,制定交易规则、完善交易流程,实现村级资产资源效能最大化;大力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一步壮大家庭农场,增加家庭农场数量规模,提升家庭农场发展质量;充分运用市级家庭农场管理平台,强化信息名录建设,实现动态化管理,促进“小农户+家庭农场+合作社+农事企业”四类不同经营主体有机衔接。记者邢漫编辑邹润02/09
- 坚守岗位 压实责任 确保人民群众欢度新春佳节丹东新闻网讯记者徐宏祥在新春佳节来临之际,2月8日,市委书记裴伟东先后到市消防救援支队、万达广场、通春农贸市场、金山热电、大东线圈工程有限公司,走访慰问春节期间坚守岗位的一线干部职工,检查节日市场供应和安全生产情况,并代表市委、市政府感谢一线职工付出的辛勤劳动,通过他们向全市坚守岗位的劳动者致以美好的新春祝福。在市消防救援支队作战指挥中心,裴伟东详细了解人员编制、装备配备、支队建设,以及指战员的学习、训练、工作等情况,现场点调各县(市)区消防大队的执勤备战。裴伟东指出,市消防救援支队坚守在保平安一线,奋战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用忠诚和担当展现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风貌,在推动平安丹东建设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新的一年,希望市消防救援支队全面加强综合消防救援能力建设,努力开创消防救援队伍改革建设新局面,为全市振兴发展与社会安全稳定保驾护航。眼下春节临近,消防救援部门要切实发挥监管作用,加强对中小企业、小作坊的隐患排查力度,对消防安全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不遵守消防法律法规等问题要坚决查处,绝不姑息。在万达广场、通春农贸市场等人员密集场所,裴伟东边走边看,不断询问消防设施、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防疫措施落实等情况,详细了解商品价格以及“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等供应保障情况。裴伟东强调,商场、超市、市场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是安全生产和疫情防控的重点区域。特别是临近春节,人流量增多,千万不可心存侥幸、掉以轻心。要做到一手抓安全,一手抓防控,加强应急演练,完善应急预案,落实落细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要求。要把好“入口关”,加大对进货渠道的监管,严格落实扫码、测体温、戴口罩等防控措施,确保不出现任何漏洞。在大东线圈工程有限公司,裴伟东走进车间,看产品、问经营、听诉求,检查春节期间安全生产工作落实情况,要求企业把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落实主体责任,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守住安全生产底线,把安全职责落实到每一个岗位、每一名员工、每一个环节,全面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在金山热电监控中心,裴伟东认真查看智能热网构架图,详细了解设备运行、供热能力和热源保障等情况,向坚守一线的供热职工致以新春祝福。裴伟东指出,供热是关系民生的大事,供热企业要时刻把群众冷暖记在心里,充分运用数字化手段,切实加强对供热工作的指挥调度。要做好应急预案,落实值守制度,科学规划,保障供热系统安全、有效运行,确保全市人民度过一个温暖祥和的新春佳节。市委副书记李刚参加慰问和检查。编辑邹润02/09
- 举办系列活动 喜迎新春佳节日前,凤城市启动首届“金牛贺岁云购凤城”年货购物节活动,广泛宣传推介凤城名优新特产品,引导家乡父老和外地宾客“云”购凤城、尽享好礼。本次活动是凤城市委、市政府开展的“平安幸福过大年人民公仆在行动”系列主题活动之一。为持续增进人民福祉,喜迎新春佳节,凤城市委、市政府从2021年元旦起组织开展了“平安幸福过大年人民公仆在行动”系列主题活动。除了年货购物节活动,为营造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全面提升城市形象、品位,凤城市城市环境服务中心实施了2021年春节亮化工程。此次亮化工程兼顾低碳性、环保性、实用性、观赏性等特点,并对去年可利用的亮化设施设备进行重复使用,对损坏的部件以维修为主,循环使用。随着春节脚步临近,关于过年的集体记忆再一次被点燃。由凤城市融媒体中心、凤城市教育局、凤城团市委联合举办的“记忆中的年味”有奖征文活动,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通过凤城市民在过年期间的所见所闻所感,或对过往春节的回顾,记录民俗风情的变迁,书写和过年有关的亲情、友情、爱情、家风、家训等温情故事,激发人们为更加美好生活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精神动力。同时,凤城市还发起了“新春云拜年”短视频征集和网上晒全家福、晒年夜饭、晒春联活动,倡导市民线上拜年。记者李琦王研编辑邹润02/09
- 农村大集好热闹2月2日(周二)是振安区五龙背镇孙家村大集。春节前的农村大集很热闹,新建村村民叶方华卖“福”字、对联的摊位前是大集人最多的地方,村民们要购买各种春联贴在家里、猪圈、仓房,期盼来年国泰民安、五谷丰登。给过本命年的家人买套红内衣、红袜子,寄托了村民们的美好心愿。村民们赶集总是多买糖,希望好日子甜甜蜜蜜,买些新碗筷则象征着添丁进口、人丁兴旺,古老的民俗寓意着人们的美好祝福。记者宋永昆编辑邹润02/08
- 突出美点打造亮点 营造节日喜庆氛围丹东新闻网讯记者金龙2月7日晚,市长张淑萍率市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检查城市亮化工程。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太阳世纪广场、和平广场、政府广场上,锦江山、元宝山公园内,造型独特、主题鲜明的各式灯组吸引众多市民观赏、拍照。六纬路、十纬路、七经街两旁的银杏树,在串灯、球灯及红灯笼的装饰下,呈现出火树银花的迷人景致。车辆驶过九纬路,布局精巧的射灯将银杏光影铺满地面,醉人心弦。今年我市“两节”亮化工程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奋进‘十四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主题,在城市主干道、沿江景观带、城市公园、广场和进出城口等重点部位,以节俭、长效为原则实施亮化工程建设,营造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企盼美好愿景的祈福灯、祝愿祖国昌盛的龙图腾、寓意牛气冲天的吉祥鼓……每到一个点位,张淑萍都详细了解主题设计、灯组造型、资金投入等情况,对节日氛围营造效果给予肯定,并就部分灯饰调整、光感与动感结合等提出指导意见。张淑萍指出,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百姓素有张灯结彩、观灯赏景的习俗,节日亮化是重要的民生工程,各地区、有关部门要进一步优化亮化方案,以“突出主题、点面结合、动静相宜”为原则,借鉴先进地区成功亮化经验,充分运用现代化的灯光技术,进一步丰富亮化内容,突出美点、打造亮点,不断提升城市亮化品位。既要节俭、简朴过节,又要在现有条件下,充分挖掘亮化资源,逐步形成连点成线、连线成面的亮化格局,让城市更显生机与活力,向市民传递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让大家感受到节日的气息和“家”的温暖。编辑邹润02/08
- 大棚腊月春意浓眼下正值寒冬时节,而在振安区楼房镇梨树沟村汪多学的两栋樱桃大棚内,樱桃花却竞相绽放,一簇簇洁白的花朵挂满枝头,大棚里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为新春佳节增添了一份喜庆氛围。大棚樱桃树正值盛花期,更是管理的关键期。果农们正忙着为樱桃树疏花浇水。负责大棚日常管理的是来自吉林的马法平,他正熟练地为樱桃花进行人工授粉,以确保大棚樱桃丰产丰收。“今年我们不准备回吉林老家过年,就在这大棚里过春节!”马法平边干活边说。近年来,楼房镇积极引导农民种植软枣猕猴桃、大榛子、樱桃、蓝莓等果树,让特色种植业成为致富的“摇钱树”。记者吴琼编辑邹润02/08
- 高新区锚定“国字号” 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十三五”时期,丹东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坚持主导产业定位,不断推动满族医药、防护纺织两大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把科技创新作为园区振兴发展的战略支撑,搭建高水平创新平台助推企业发展,为申创国家级高新区打下坚实基础。“如果申创成功,丹东高新区科技创新、吸引投资、引育人才的效应就会几何级数放大,以更高站位、更大影响和更有效措施助力丹东经济高质量发展。”园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受访时说。“努力可以战胜困难,奋斗可以赢得未来。”申创国家高新区目标明确后,丹东高新区锚定“高新技术”产业定位,不断强筋健骨。2016年始,生物基尼龙56、丹药集团满族医药产业基地、新东方智衣(丹东)科技有限公司运动户外纺织服装产业示范区公共服务平台等重点项目,先后扎根高新区。园区先后获得“中国满药之都”、国家火炬满族医药特色产业基地、“中国防护纺织品名城”等三块“国字号”招牌。目前,丹东高新区已建成全省首家、东北地区第二家中科院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与中科院所属11个院所的14个科研团队开展了相关合作,引进科技项目21个,取得专利166项。其中,6个项目正在育成中,2个项目结题毕业,6个项目进入产业化阶段,7个项目已实现规模产业化。如何助力园区企业更好更快发展?丹东高新区管委会以打造“办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竞争力强、生态宜居的营商环境”为目标,建立项目管家制度,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2020年,园区聚焦企业升级,帮助3家企业获得了第Ⅰ、Ⅱ类医疗器械生产资质,3家企业列入国家和省重点防疫物资生产企业名单。给予“小升规”企业培育考核奖励,积极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当年共为企业减税约1200万元、减补房租106万元,帮助园区企业争取扶持建设资金740万元、农发行政策性贷款5000万元。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高新区将继续以申创国家级高新区为工作主线,依托科技创新持续为重点产业赋能,推动产业链、项目链、资金链、人才链、创新链融合发展,全面激发园区高质量发展的新势能、新动能。全力抓好10个5000万元以上开复工项目,总投资62.26亿元。确保实现新签约项目5个,深度包装项目10个,新增在谈项目20个。继续做大做强满族医药和防护纺织两大产业集群,围绕产业链上下游抓招商引资,吸引更多国内外重点企业落户。依托省纺织功能重点实验室、满药研究院,利用云平台、大数据持续助推产业发展。不断强化园区投融资能力,构建多元化投融资体系。继续推动园区内闲置土地和闲置厂房清仓见底,引入重点企业项目,实现“腾笼换鸟”。展望“十四五”,丹东高新区将坚持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两轮驱动,明确“体制机制改革先行区”“创新创业引领区”“产城融合示范区”三个定位,更好实现优化营商环境、完善基础设施、扩大开发开放和发展民生事业四个突破。“到2022年,园区力争自主创新能力步入全省先进行列,实现营业收入50亿元。到2025年,园区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及区域经济发展的长期竞争优势得到明显增强,实现营业收入100亿元。”管委会负责人说。李旭东记者刘作庆编辑邹润02/08
- 辽东学院打造“辽东地区蓝莓产业协同创新中心”日前,经辽宁省教育厅专家论证,厅长办公会通过,辽东学院获批组建“辽宁省高等学校协同创新中心”,其申报的“辽东地区蓝莓产业协同创新中心”正式进入筹建阶段。作为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的一部分,辽东学院农学院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我市小浆果产业研发和人才培养,特别开设的小浆果栽培专业,目前已培养小浆果专业农民大学生280名。专业的科研队伍,在新品种开发、指导等方面,为我市小浆果产业发展提供了极大的技术支持,为我市特色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辽东地区蓝莓产业协同创新中心”将以辽东学院小浆果研究所为依托,设立蓝莓栽培与生理生态、蓝莓种质资源评价利用与品种选育、蓝莓病虫害综合防治和蓝莓采后处理四个主要的研究方向。未来该中心将立足辽宁地区蓝莓的产业优势,面向全省乃至全国开展以蓝莓栽培技术、品种选育、病虫害防治及采后处理等应用技术研究和推广,兼顾蓝莓基础理论研究,成为辽宁省蓝莓研究核心机构,将对我市蓝莓产业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记者戚文编辑邹润02/08
- “我在丹东过大年”系列活动启动丹东新闻网讯记者曲艺春节将至,不少外地职工留丹过年。结合疫情防控形势,市总工会用心做好“娘家人”,即日起至3月31日,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我在丹东过大年——丹东市职工春节系列活动”。本次活动包含的对象有就地过年的异地务工人员,转移就业意愿的劳动力,困难职工、低收入职工群体,重要医用物资生产、生活必需品生产、保障城市运转、重点产业链等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重大投资项目相关企业以及其他符合条件的职工及单位。活动内容分为温暖送不停、温暖送“福”字、温暖有保障、温暖才艺秀、温暖晒丹东和温暖送就业培训等6项,每项内容都有具体的实施方案。市总工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2021奋斗启程”两节送温暖活动,重点对困难企业、困难职工、坚守岗位的一线职工,特别是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春运一线职工开展走访慰问。为丰富留丹职工和农民工的文化娱乐生活,市总工会联合我市百余商家发放优惠消费券,增加职工群众归属感,营造浓浓的过年气氛。市总工会还联合团市委、市邮政管理局共同开展“关爱快递小哥、‘暖蜂’有你有我”活动,对坚守岗位的快递小哥进行走访慰问。依托工会劳动者服务站,开展“迎新春送温暖、稳岗留工”工会送祝福活动,为就地过年务工人员、户外劳动者等群体发放防疫物品、春联、福字等惠民用品。在大年初四至初六,每天13点至17点,市总工会职工文体中心将对留丹职工免费开放。节日期间,留丹职工群众可拿起手机记录丹东,并将照片发送至指定邮箱,市总工会将选出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作品在平台进行展示并给予一定的奖励。活动期间,市总工会将免费开放公益线上培训平台,有培训意愿的留丹职工可通过“职工云课堂”一站式学习平台,随时随地进行有针对性和个性化的学习培训,提升自身职业技能水平。同时将与市人社局等单位联合推出线上“云招聘会”活动,为用工企业和求职者搭建网上招聘平台,做到“就业服务不打烊,网上招聘不停歇”,实现外地职工留丹过年有关怀有保障。编辑邹润02/07
- 聚力“放管服”改革提升政务服务“温度”“前后用了8天时间,我们就办完了审批手续。企业到丹东来,22天后就实现了正式投产,政府各职能部门给予我们很多支持,办事效率确实很高。”丹都生物公司副总经理刘力嘉受访时说。作为2020年我市招商引资项目之一,丹都生物入驻丹东后,真实感受到了政务服务的“丹东速度”。“放”要放出活力、放出创造力,“管”要管出公平、管出质量,“服”要服出便利、服出实惠。我市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目标明确。“一网通办”是转变政府职能的重大举措。2020年,我市开展百日攻坚活动,围绕12个维度、36项具体工作任务,着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向纵深发展。完成7个自建系统与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的对接,实现了办件数据向省平台实时汇聚,完成200余万条历史数据推送工作;实现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100%“进厅上网、应进必进”;全面梳理网上办事流程,办件比率、平均办理时限压缩比率、平均事项跑动次数、平均事项环节数等各项指标均实现大幅提升;完成80个类别265万余条电子证照历史数据推送工作,市县两级申请电子印章145个,政务部门覆盖面达100%……“一网通办”取得突破性进展,更好实现了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和市场主体少跑腿的目标。在“放”上下足功夫,着力以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加法”,最大限度激发市场活力和动力。深化简政放权改革,2020年共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204项,梳理出向乡镇赋权事项78项,推动125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进园区;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对涉及的125项事项进行全面梳理,审批时限按不同类型分别压缩至30—90个工作日以内;深化“证照分离”改革,将新办企业登记注册时间进一步压缩至1日内,全程电子化登记业务占比超过70%,实现了营业执照“网上办理”“不见面审批”。同时,在全省率先推出药品经营许可“先证后核”,审批时间由135个工作日压缩至15个工作日。就如何“管”,我市以公平、有序为方向,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监管模式,不断提升监管效能。更新管理理念,推动从“严进宽管”向“宽进严管”转变,把更多的行政资源从事前审批转到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上来;不断创新监管方式,完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信用监管、“互联网+监管”、跨部门协同监管等有效做法。同时,明确监管重点,对重点领域全面落实监管责任,把好每一道关口。去年以来,我市还通过开展“四大行动”等,着力提升服务效能,打造企业和群众更加便捷的办事环境。进一步提升窗口单位标准化建设水平,“一件事一次办好”“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持续推进。项目管家制度不断完善,2020年为全地区756个项目(企业)配备了“管家”,帮助解决问题1361个。项目代办不断深化,全年累计帮办代办工程建设项目65个,协助办理企业注册类事项304项。企业和群众诉求渠道更为畅通,8890平台全年共受理有效诉求超过6.5万件,办结率达92.39%,好评率达91.38%。针对“痛难堵”“中梗阻”等办事难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实施整改、有效解决。同时,去年我市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推动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和运营成本,众多企业从中受惠。提升金融扶持能力,惠及市场主体超过3600家。通过开展“我为企业办件事”等活动,真正帮助企业做实事、解难事,政务服务的“温度”不断提升,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明显增强。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市将继续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推动审批事项整链条全环节下放,进一步提高政务服务事项网办率。深化商事制度、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和不动产登记制度等重点领域改革,一般性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2个工作日以内,实现528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做好125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下放与承接,力争企业办事不出园区。本报记者刘作庆编辑邹润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