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丹东
今日丹东
  • 丹东市召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推进会
    丹东新闻网讯记者景媛媛7月29日,全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推进会议召开,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培训班精神,部署下一步工作。会议通报了2019年国检反馈情况和我市创城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各相关地区和单位、部门汇报了创城工作措施。会议指出,要认清形势、直面问题,切实增强创建文明城市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要正视短板不足,紧盯创建工作的薄弱环节,严格压实责任,倒排时限,扎实工作,高标准、高效率、高质量地抓好突出问题整改。对职责范围内的创建工作全面“过筛子”,抓推进、抓整改、抓提升。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要周密部署、细致工作,既要把握大的方向,更要注意小的细节,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通过反复拉网式排查,在落实细节中堵塞漏洞,在完善细节中打造亮点。会议强调,创城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各个地区多个部门,工作千头万绪,要强化组织领导、加强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要明确责任、狠抓落实,确保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取得实效。强化组织领导,坚持齐抓共管,严格督查问责,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攻坚克难,狠抓落实,确保创建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以扎实细致的工作赢得好成绩、交出好答卷,以文明城市创建助推丹东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
    07/30
  • “蓝色海湾”整治行动进入实施阶段
    7月28日,丹东市“蓝色海湾”整治行动滨海湿地生态修复工程正式进入实施阶段,这标志着大鹿岛村海洋生态建设由战略规划机遇期向负重前行关键期又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大力推进“蓝色海湾”整治行动是落实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是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有力抓手,对恢复大鹿岛周边湿地生态功能,修复海岸生态系统,恢复海岛生态系统完整性,完善海岛岸线生态功能防护能力,重塑海域生态体系和栖息环境,丰富海洋生物和渔业资源起到了积极作用。滨海湿地生态修复工程涉及大鹿岛村的内容包括:拆除北侧养殖池围堰2880米,恢复滨海湿地面积50公顷。通过提标改造修复海岛岸线1130米。总投资2091万元,全部由中央财政拨款。通过以上整治修复项目的实施,将逐步恢复大鹿岛周边湿地生态功能及滩涂生境,修复受损和问题突出的海岸生态系统,恢复近岸水动力、滩涂湿地资源和海岛生态系统完整性,提升岸线生态功能和稳定性,完善岛岸线生态功能防护能力和海岛生态系统保护水平,从而彻底改善海岛周边水动力环境,促进海洋原始生物回流、寄居,重塑海域生态体系和栖息环境,丰富海洋生物和渔业资源。记者张瑞
    07/29
  • 丹东第二支流调队支援大连
    7月27日傍晚,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4名流行病学调查人员出征大连,这是我市派出的第二支支援大连的流调队伍。当日中午,市疾控中心接到通知,再组织一批流行病学调查人员支援大连抗击疫情。得到通知后,该中心流调人员纷纷请缨。最终,由传染病科王瑞超、冯驰,艾滋病科朴延姬,消杀科孙胜福组成我市第二支援大连流调队。当天17时,疾控中心为该流调队举办了简短的出征仪式。由于队员携带的物资多达10只旅行箱,疾控中心便派车将他们送往大连。据悉,王瑞超此前曾支援湖北襄阳。记者田治华
    07/28
  • 12名“白衣战士”驰援大连
    7月23日傍晚,随着丹东至大连的高铁缓缓驶出铁路丹东站,丹东援大连新冠病毒核酸应急检测队伍和流调人员队伍踏上了援大征程。检测队伍由市中心医院、第一医院、传染病医院和三县(市)中心医院的10名队员组成,流调队伍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两名队员组成。市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驰援大连的队员都是各单位的业务骨干,携带了96孔提取仪、96孔扩增仪、灭活孵箱、加样枪及枪头、检测试剂等设备物资。从报名到筛选,从确定名单到调用设备物资,仅用了不到两个小时。记者田治华
    07/27
  • 熟食有了“身份证”
    最近,市内农贸市场的许多熟食品摊位上多了一个“肉制品(熟食)信息公示牌”,上面不仅注明了熟食制品种类,还备注了食品购入加工店的名称及其联系方式。“这是熟食制品的‘身份证’,消费者一旦发现问题,可以按照信息公示牌上的内容追溯到供货方,有利于消费者维权,也便于执法部门对问题食品进行有效控制。”7月22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生产安全监管科科长崔立强对记者说。今年4月中旬开始,市市场监管局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为期两个半月的肉制品生产销售单位专项整治,制作了700个“肉制品(熟食)信息公示牌”,发放给全市289家肉制品生产加工单位和51个农贸市场中的肉制品(熟食)销售者,要求张贴摆放在生产加工销售场所的显著位置。据悉,我市目前共有肉制品生产企业10家,肉制品生产加工小作坊284家,肉制品销售者700户。专项整治过程中,共查办案件42件。其中,生产环节案件6件,责令停产整顿2件,取缔无证生产肉制品黑作坊3家,查获超限量使用添加剂1件;销售环节案件2件,查获超限量使用添加剂1件,标签不符合规定1件。开展肉制品综合亚硝酸盐类快速检测111批次,全部合格;对熟肉制品监督抽检61批次,仅有1批次不合格,未发现非法添加、超范围添加的现象。截至目前,全市已有17家肉制品小作坊完成提升改造,另有11家被评为规范化管理示范店。记者戚文
    07/24
  • 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
    各地区指挥部、市指挥部成员单位、各有关单位: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电影局《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要求,经市指挥部同意,现就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我市电影院恢复开放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坚持分区分级原则。低风险地区在电影院各项防控措施有效落实到位的前提下,可于7月24日起有序恢复开放营业。中高风险地区暂不开放营业。一旦从低风险地区调整为中高风险地区,要严格执行疫情防控规定,从严从紧落实防控措施,电影院及时按要求暂停营业。二、严格落实属地管理和行业管理责任。各县(市)区电影主管部门将关于恢复开放电影院的工作安排报当地党委和政府同意后,商当地疫情防控部门有序推进恢复营业。要制定疫情防控方案和应急预案,对复工电影院加强指导和巡查,密切关注电影院疫情防控及复工经营情况。各县(市)区具体复工时间及有关安排向市委宣传部报备,联系电话(传真):2173613。三、精准科学落实防控措施。电影院恢复开放要把防疫安全放在第一位,夯实院线、影院的主体责任,严格遵守当地疫情防控部门要求,健全制度,完善措施,切实做到常态防控到位、预约限流到位、排片间隔到位、人员排查到位、环境消毒到位、应急处置到位。各县(市)区要认真执行本通知要求,按照《电影放映场所恢复开放疫情防控指南》,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稳妥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执行过程中遇有情况及时上报。丹东市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指挥部办公室2020年7月23日
    07/24
  • 丹东多举措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多项补贴 免费培训 兜底安置
    丹东新闻网讯记者邢漫7月21日,从市人社局了解到,我市推出了进一步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若干举措,鼓励高校毕业生市场化社会化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多渠道就业创业,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鼓励高校毕业生市场化社会化就业方面——对吸纳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的企业,给予最长12个月的社会保险补贴和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对招用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的企业,根据新招用高校毕业生人数按月给予职业培训补贴。对为2020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免费提供职业介绍服务实现就业,且符合条件的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给予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一次性就业创业服务补助。为省内高校符合困难条件的和2020届湖北籍毕业学年学生,发放不低于1000元的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促进高校毕业生多渠道就业创业方面——引导高校毕业生到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和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以及县域基层和重大工程、重大项目、中小微企业就业创业。对离校两年内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后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给予一定数额的社会保险补贴,实现灵活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可免费参加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对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落实创业担保贷款、创业培训补贴、创业场地补贴等政策。凡享受省、市、区、县区专项补贴的创业孵化基地,在孵大学生创办的企业或主持的创业项目不得低于10个,并承诺为其提供至少1年的免费场地和各类创业服务。增加高校毕业生升学深造机会,统筹做好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管理,扩大专升本招生规模。公务员考录向应届高校毕业生倾斜,县(市、区)以下机关应当以招录应届毕业生为主。结合全省公务员考试,面向应届毕业生招录选调生,并全部安排到乡镇工作。对有就业意愿且符合条件的农村户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等我省高校毕业生和湖北籍在辽高校毕业生,利用公益性岗位予以兜底安置。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方面——扩大就业见习规模,在原有企业见习单位基础上,按省统一部署,面向毕业学年高校毕业生开发院校类见习岗位。对离校3年内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含技师学院高级工班、预备技师班和特殊教育院校职业教育类毕业生)以及2020届、2021届毕业学年高校毕业生,开展免费专业转换及技能提升培训。新招用2020届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的各类企业可结合用工需求,向政府申请免费“订单式”培训。
    07/23
  • 丹东两单位获评“全国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
    丹东新闻网讯陈光旭记者王俊7月22日,从市公安局获悉,公安部日前印发《关于命名“全国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的决定》,市公安局元宝分局、边境管理支队商旅边境派出所获得示范单位命名。据了解,全国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是公安部设立的全国公安机关执法活动最高奖项,每两年评选一次。
    07/23
  • 防溺水安全教育
    7月22日,临江房管所与南桥社区联合开展暑期安全教育宣传活动。工作人员走进幼儿园,向老师和孩子们发放防范溺水宣传画册,加强暑期安全教育。记者张尧摄
    07/23
  • 就业困难人员可享受就业援助
    7月21日,从市人社局获悉,为促进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并减轻企业负担,市人社局正积极落实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援助政策。此次就业困难人员援助政策包括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政策、单位招用就业困难人员社会保险补贴政策、公益性岗位补贴政策。其中,单位招用就业困难人员社会保险补贴政策适用于企业。企业新招用就业困难人员(首次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同时缴纳社会保险费人员)并缴纳社会保险费,按用人单位为补贴对象实际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和失业保险费给予全额补贴,不包括补贴对象个人应缴纳的部分。单位招用就业困难人员社会保险补贴期限最长不超过2年。根据《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政策进一步做好稳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就业困难人员包括城镇零就业家庭成员、低保家庭成员、登记失业人员中距法定退休年龄5年以内的人员、残疾人、单亲抚养未成年人者、现役军人配偶随军后无工作的、享受定期定量抚恤和生活补助的优抚对象、烈属。就业困难人员的身份,实行本人自愿申请,街道(乡镇)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所审核,县(市)区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认定。记者王洪满
    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