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丹东
- 丹东到北京,高铁将用4个小时原标题:“京沈高铁全线隧道贯通工程历时63个月明年底北京至沈阳2.5小时通达”12月12日上午11时许,位于本市密云区梨花顶隧道内传出热烈的欢呼声,京沈高铁全线最后一条隧道,在历时63个月的施工后顺利贯通。据悉,该隧道是京沈高铁京冀段里程最长、施工难度最大的隧道。超难度梨花顶隧道的贯通标志着京沈高铁建设取得了最后的突破性进展,为全线如期开通运营奠定坚实基础。按照工程计划,2020年5月京沈高铁京冀段开始铺轨,2020年底全线通车,北京至沈阳运行时间将由4到5个小时缩短至2.5小时。 梨花顶隧道下穿明长城挖掘重保护 据京沈客专京冀公司工程管理部工程师迟有峰介绍,京沈高铁京冀段正线全长290公里,其中北京境内98.4公里、河北境内191.6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小时,含隧道54座,共计长152.8公里。 最长的梨花顶隧道全长12.243公里,位于北京市密云区,横跨京冀两地,为单洞双线隧道是全线重难点控制性工程,由中铁十九局和中铁二十二局承建施工。梨花顶隧道地质构造极其复杂,而且跨越了18个断层破碎带,还要下穿明长城,在施工中被定为一级高风险隧道。 迟有峰介绍,为了保护明长城古迹,在下穿明长城的300余米的施工中,施工放弃了传统的爆破方式,而是采用单臂掘进机铣挖法的施工工艺,减少了爆破造成的振动,从而保证了明长城的结构安全。目前,该隧道成功解决了长距离通风、返坡排水等问题,有效克服了复杂地质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施工进展顺利,安全质量可控。京沈高铁开通后,从朝阳区的星火站到密云火车站,预计只需要15分钟。 亲密接触高铁穿行燕山山脉 据中铁二十二局集团轨道工程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公司承担了京沈高铁梨花顶隧道北京至承德方向6189米的施工任务。高铁线路穿行燕山山脉,来了一次亲密接触。 针对隧道地质复杂、安全风险高且地处北京周边工期影响频繁、环保要求严格等不利因素,中铁二十二局创新工艺、优化流程,科学设计施工方案。 在隧道工程中使用湿喷机械手,能解决围岩差、浅埋偏压等问题,有效减少作业面人员数量和材料损耗,在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同时,大大降低了隧道内粉尘浓度。 北京至沈阳将缩短至2.5小时 据了解,京沈高铁起自北京星火站,途经北京市顺义区、怀柔区、密云区,河北省承德市,辽宁省朝阳市、阜新市、沈阳市,终至沈阳站,正线全长698.294公里,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的“一纵”——京哈至京港澳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北端通过沈阳枢纽与哈大高铁衔接,南端经北京枢纽与京广、京沪高铁相连,是纵贯南北、沟通我国东北地区与华北腹地及华东、中南地区高速铁路客运通道。 京沈高铁承德至沈阳段已于2018年12月29日正式开通运营,北京至承德段正在建设中,预计2020年5月铺轨,7月完成“四电”施工,9月联调联试,12月底,京沈高铁全线通车后,北京至沈阳运行时间将缩短至2.5小时,北京至承德两地也会因这条高铁的开通而大大缩短运行时间,北京至承德运行时间将缩短至1个小时。文/本报记者王薇 记者黑建军12/16
- “大鹿岛6号”交通运输船下水12月11日上午,在丹东市新康船业有限公司造船厂船坞道上,随着阵阵鞭炮声响起,一艘41多米长的平底船下水,由该公司承建的“大鹿岛6号”交通运输船正式交付使用。据了解,丹东市新康船业有限公司始建于2000年,公司船厂码头设有11米宽翻倒式钢体船闸,水域面积一公顷,设有纵道区和自摇式横移滑道,设有坞道26对,总长1288米,可一次承接船舶52艘。公司主要从事60米及以下的钢制船舶的建造和修理业务,具备完善的钢质船舶造修和配套能力。12/13
- 丹东打通乡村“振兴路”近年来,丹东市将农村公路建设作为民生实事之一,着力解决农村贫困群众出行难、农产品运输难等问题,打通农村经济发展交通瓶颈,促使“四好农村路”建设成为农民致富增收的“加速带”。“我市发挥乡村振兴交通‘先行军’作用,通过计划安排农村公路新改建工程建设,初步构建了以干线为主,农村公路为辅,‘村村互通’‘外通内联’的交通运输网络。”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说,今年,我市完成“重强抓”民生工程农村公路270公里,其中农村公路新改建工程130公里,大修工程140公里;农村公路生命安防工程隐患处置154公里。截至目前,所有建设任务均已全部完成,为百姓安全便捷出行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道路基础设施保障。位于凤城市沙里寨镇的蔡家村、诗雅甸村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由于地理位置偏远、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出行难一直是困扰两村村民的心结。多年来,村民外出只能走大河上的铁索吊桥,每到汛期,更是无法通行,阻碍了村里产业发展。“这座桥建了近40年,走在吊桥上,脚下的桥板‘咚咚’响,摇晃得厉害,村民们都盼着能建一座大桥,彻底解决出行难的问题。”蔡家村村民说。今年,我市以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为契机,在大沙河上新建一座长220米、宽8米的大桥,实现了村民多年的夙愿,彻底解决了蔡家村、诗雅甸村的出行难题。如今,一辆辆农用车、私家车在宽阔的大桥上畅通无阻。“在农村公路项目建设规划中,交通部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做好精准规划,修百姓受惠率高的通畅路。”市交通运输局在项目规划、组织实施、质量管理等方面紧抓农村公路服务民生的本质特性,实现行政村之间互联互通,为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更好的保障。新发村与蔡家村相距只有6公里左右,由于道路坑洼不平,机动车辆无法通行,蔡家村村民要想到新发村去办事,经常得从白旗镇、红旗镇绕道新发村,多走50余公里。今年,我市在修建“四好农村路”过程中,实施了建制村联通工程,新发村与蔡家村之间新建约6公里的柏油路,对两村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凤城市宝山镇红旗村石水沟村民小组有20多户人家,100余口人,村民多以种植板栗、放养柞蚕为生,共有蚕场1000余亩,由于村委会通往村民组的道路崎岖不平,致使农产品销路不畅,严重制约当地产业发展。村民说,因为路太颠,商贩来收购农产品时,往往会压低价格。即便村民自己运送农作物到市里出售,也会因为路上颠簸农作物受损卖不上价。为了彻底解决红旗村村民出行难题,今年,红旗村通往石水沟村民组的这条路被纳入行政村最后一公里建设工程。新建一条由红旗村到石水沟村民小组约800米的柏油路,不仅有效解决了村民出行难题,还为该村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发挥交通在脱贫攻坚中的基础支撑作用,我市通过科学规划农村公路建设,夯实贫困地区发展基础,在已出台的《丹东市关于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方案》《丹东市深入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等文件基础上,又相继出台了《丹东市政府关于打赢脱贫攻坚三年行动的实施意见》《丹东市政府关于2019年十大“民生工程”任务分解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四好农村路”工作目标和任务,大大提高了“四好农村路”工作时效,为促进农村公路建管养运协调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在项目建设中,市交通运输局加大对“四好农村路”建设指导力度,高标准设计、高标准建设。在前期工作中,切实做到早谋快动、序时推进,及时完成计划编制、施工图设计与设计审批工作。建设过程中实施规范化管理,严格开工报告审批,全面加强施工现场、关键施工工艺的管理,加强施工队伍、材料、设备的源头控制,确保建设质量不低于省、部有关现行标准。2019年,市交通运输部门加大对农村公路建设人力物力的基础投入,加强农村公路建设进度和工程实体质量监督督查力度,建设农村公路品质工程,我市农村公路建设质量整体提升。未来,我市将继续加强“四好农村路”建设,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逐步消除制约农村发展的交通瓶颈,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提供更好保障。于营龙记者李莉12/13
- “2019地级市民生发展100强”出炉,丹东上榜!近日,在对中国民生发展状况进行持续跟踪研究后,北京师范大学民生发展课题组正式发布了2019年度《中国民生发展报告》。通过对260个地级市的民生发展指数测度,“2019地级市民生发展100强”榜单正式出炉,丹东排名第92位。12/12
- 1月至11月 丹东市现案破案率全省最高丹东新闻网讯陈光旭记者王俊12月10日,记者从市公安局获悉,今年1月至11月份,全市常态化打击整治工作成效显著,违法犯罪案件明显下降,破案数和破案率明显提升,刑事打击能力明显增强,刑事案件破案率66.8%,现案破案率始终处于全省第一。年初以来,全市公安机关坚持“以打开路、以打创安”的思路,始终对各类违法犯罪和治安乱象保持高压严打态势,瞄准电信网络诈骗、“两类人员”“野广告”“行车难、停车难”等群众重点关注的问题,强化精准打击;对命案必破、积案再破、现行命案全破和重大案件快侦快破,深挖整治扫黑除恶“百日会战”等方面,实施重点打击;固化局长督办案件、“压发案、提打处”等常态化打防机制,推进持续打击。在防控方面,完善“一警多能”、蓝剑骑警、“四警联勤”等机制,推进三级消防“五十天攻坚”及单位内部安全等专项整治,以申报全国百座治安防控体系标准化城市为契机,提升防控工作的科技化、精准度和覆盖面。12/12
- 一站式办理服务“手指点一点,就办完了营业执照手续,太方便了。”12月9日,市民赵友雯(左)在边境经济合作区公共行政服务中心政务一体机前高兴地说。合作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积极探索科技化、信息化工作模式,通过政务一体机与“互联网+”的结合,形成了电子化一站式办理流程。记者吴琼12/12
- 《中国城市发展指标》出炉 丹东位居全省第四原标题:“可以呀丹东~《中国城市发展指标》出炉,这城市排名你怎么看?”日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展战略和规划司与云河都市研究院联合编制的《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2018》正式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2018”从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维度分析并展示了全国298个地级以上城市的表现,首次公布了全国29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综合排名的全部名单,其中沈阳市排名第19位、大连市排名第21位。丹东全国排名第117位,全省排名在沈阳、大连、鞍山之后,居省内第4名。“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2018”由总计178组指标构成,785个数据支撑,由经济、社会和环境3个大项、9个中项、27个小项组成3×3×3指标结构。由统计数据(29.2%)、卫星遥感监测数据(30.8%),以及互联网大数据(40%)构成数据结构,为对城市的全面评估奠定了坚实基础。报告指出,北京、上海、深圳在2018年的中国城市综合发展指标综合排名中位列前3,广州、天津、杭州、重庆、成都、南京、武汉排名第4位到第10位。12/10
- 理好旧账不添新账!丹东信访群众满意率全省第一《辽宁日报》原标题:解开“事结”化了“心结”丹东妥善理“旧账”不再添新账 筹措1100万元解决印染厂等3户困难企业长期拖欠的退休职工取暖费、小药费问题;财政垫付1880万元解决调谐器总厂因转制拖欠退休职工各项债务……面对陈年旧账,丹东市直面矛盾,集中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在妥善“理旧账”的同时不再添新账。 今年初以来,结合“重实干、强执行、抓落实”专项行动,丹东市坚持“新官理旧账”,聚焦重点问题全力攻坚,继续实施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工程,全面落实“属地、属事”责任。抓住重点领域,丹东市力争问题在第一时间、第一环节妥善处理、及时解决;紧盯重点群体,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切实做到合理诉求解决到位、无理诉求思想教育到位、生活困难的帮扶救助到位,进一步压实“五级书记抓信访”责任,通过实打实的工作,确保问题销号、矛盾解决。 “新账”“旧账”,都是民心账。在集中梳理了37项重大历史遗留问题,销号13项的基础上,丹东市针对具体问题逐一研究,拿出务实举措,进一步解决突出矛盾。6月以来,丹东市多次组织召开会议,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协调解决信访疑难案件,一批历史遗留问题得到有效解决:2018年老台账1088件,化解94.49%;2019年台账831件,化解73.29%;重点台账96件,全部清零。截至今年8月底,重点领域台账已经建立完毕,完成50%化解任务。 “新官理旧账”不仅要“苦干、实干”,更要“巧干”,理好旧账不添新账。丹东市信访部门创新工作方式,开辟掌上投诉渠道。今年7月,丹东在我省率先开通“丹东投诉”微信公众号,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手段运用到信访工作中,真正实现了“干部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解开“事结”,化了“心结”。随着问题一项项解决,群众的满意率大幅提升。仅8月,丹东市相关部门通过“丹东投诉”受理平台受理的群众投诉信访案件就达到398件,助推全市信访事项网上办“三率”全面提升。截至目前,丹东市信访部门的群众投诉受理率、办理率和群众满意率均名列全省第一。(记者黄宝锋王卢莎)12/09
- 7×24小时不打烊,“智慧警局”这些业务都能办!“这个拍照机真的不错,有好几次的拍照机会,选取自己满意的一张就行了。”12月2日上午,市民金硕坐在身份证自助拍照机前,按照操作流程提示拍摄完高兴地说。坐落在六纬路39号的市公安局24小时自助服务中心,使用面积达390平方米,融合了户政、交警、出入境等公安业务,最大限度地为群众提供“一站式”和“全天候”服务,实现群众“只跑一次”即可办理多警种业务。中心的大厅内依次摆放着身份证自助照相机、自助取证机,交通违章处理自助机和出入境签注机等11台自助服务设备。据了解,办理赴港澳台旅游再次签注、领取证件、查询信息等出入境业务,只需按自助机提示进行简单操作办理,以前办理需要1个工作日,如今实现了即来即办。市民在身份证办理和取证过程中,只要按照流程提交相关要件,实现24小时自助办理领取。凡是车辆交通违章,都可以到大厅查询,只需一分钟就能调出相关影像,不用再往返车管业务大厅排队等候查询。目前,东港、凤城、宽甸的分中心陆续建成投入使用,实现了各县(市)全覆盖。公安24小时自助服务中心的启用,彻底终结了工作日才能办理业务的传统概念。只要在自助设备前动动手指,就能很快办理完各项业务。据统计,四个自助服务中心仅在12月2日就有近百人次前来办理业务。自助服务中心既方便了群众,又减轻了窗口民警工作量,提高了公安服务效率及群众满意度。12/06
- 昔日“猫冬”季 如今丰收时伴随着一场降雪,我市气温连续下降。在天寒地冻的季节里,振安区同兴镇的农民们却别有一番喜悦。12月2日下午,记者来到同兴镇,开得正旺的杜鹃花争奇斗艳,红彤彤的小柿子正值成熟期……农民们忙活在自家的暖棚里,脸上流露出幸福的表情。“村支书”成了微商一走进同兴村4组宁长和家的暖棚,一股暖意迎面而来。暖棚里阳光明媚,刚刚成熟的小柿子红彤彤地挂在枝头,散发着清香。“你们随便摘着吃,我这柿子口感可好了。”宁长和一边对已经被摘过的苗木进行修剪,一边介绍着他家暖棚的情况。记者随手摘下一枚红透的小柿子品尝,一股酸甜可口的滋味儿让人回味无穷。宁长和与爱人早年种植西红柿,2017年他发现市面上小柿子价格可观,最重要的是到成熟期还可以供游客进行采摘,便研究起种植409品种的小柿子,今年迎来了丰果期。宁长和说,家里的暖棚占地1亩多,今年小柿子能结果5000公斤左右,预计收入非常可观。小柿子与草莓一样,可以通过技术控制在冬季成熟,一直延续到来年的三四月份,春节期间正好迎来销售高峰。“过去卖大柿子的时候,我是每天蹲在市场上,现在有了微信,坐在家里就有顾客预订了。”宁长和是同兴村的党支部书记,自打学会了使用微信,他的小柿子就通过“朋友圈”销售到了全国各地,他再也不用“亲自跑市场了”。除了小柿子成熟了,还有不少农民家里的草莓处于销售旺季。日新村村民谢国庆这几年因种植草莓、发展采摘园名气越来越响。“现在很多顾客都通过微信预订,物流也很方便,每天能卖出去百八十斤草莓。”谢国庆说,现在草莓刚刚成熟,还没到丰果期,待春节前后果实每天会翻倍成熟,收入也会翻倍。待春节后,草莓还可以供游客采摘。杜鹃花鼓了农民腰包与近几年发展势头强劲的小浆果相比,作为同兴镇最早的特色产业,变电村的杜鹃花还是不少花农冬季增收的重点项目。变电村的杜鹃花经过20余年的发展,成为不少外地人认识、了解丹东的标志。在村民丛丽琴的暖棚里,粉红的、多彩的杜鹃花开得正艳。丛丽琴说,家里的两个暖棚里,工人们正抓紧忙活儿,要在元旦前将花打理好,发给全国各地的客户。记者了解到,杜鹃花的销售旺季在元旦至春节这段时间,花农需将杜鹃花养成至花骨朵出来或者稍微开花,有些还需要修剪成型,这样客户买回家后花期能持续2—3个月,非常美观。变电村下设五个村民组,1170户。杜鹃花示范园位于变电村四、五组,占地面积39公顷。现有杜鹏花大棚230栋,种植户220户,从业人员400余人。杜鹃花品种多样、花团锦簇、色泽艳丽、花期长、价格适宜,深受人们喜爱。现变电村杜鹃花有小百合、拉皮、花牡丹、汉堡、西富士、比利时等十余个品种。主要销往山东、天津、北京等城市。值得一提的是,变电村在2003年就被命名为“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这些年,变电村村民依托杜鹃花产业将丹东杜鹃花这张名片发扬光大,使之誉满全国,农民们在冬季也能迎来“丰收”。不少农民表示,仅杜鹃花一项,一年能收入10万元左右。记者姜慕馨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