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文丹东
- 振安区开展好少年与模范好人宣讲活动8月25日,由丹东市文明办、丹东市教育局、共青团丹东市委、丹东市妇联、丹东市关工委主办,振安区文明办、振安区教育局、共青团振安区委、振安区妇联、振安区关工委承办的“牢记殷殷嘱托强国复兴有我”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分享活动暨“与党同心与模范同行”丹东市模范好人先进事迹进社区宣讲活动,在振安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举行。活动通过事迹分享、模范宣讲与红色寻访的形式,引导广大青少年在沉浸式体验中接受精神洗礼、凝聚奋进力量。活动中,辽宁省“新时代好少年”任怡慧结合自身经历,生动讲述如何通过宣讲红色故事带动身边同学,如何在勤奋学习的同时以积极乐观的态度照顾家人。一段段朴实真切的话语、一个个感人的故事,赢得了现场观众阵阵掌声,也让“向上向善”的青春力量变得可感可学。作为振安区“与党同心与模范同行”“双十双百”学习宣传活动的首讲嘉宾,全国第五届道德模范王峥嵘带来一场温暖而深刻的道德课。她以平实的语言回顾了一家人数十年来孝老爱亲、和睦邻里的点滴日常,无论是悉心照料老人、主动帮助村民,还是积极投身公益,都体现了以爱持家、以德润心的中华传统美德,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观众。随后,全体参与者前往志愿军公园开展红色寻访。在英雄雕塑前,大家认真聆听讲解员的讲解,重温抗美援朝战场上志愿军将士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壮烈故事。下一步,振安区将继续搭建平台,深入推进“与党同心与模范同行”“双十双百”活动进机关、进企业、进校园、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让“崇德向善”成为可感可学的行动指南。记者:王一淞09/02
- 广济街道三社区金婚老人共度七夕 重温岁月里的深情在这个繁华喧嚣的时代,七夕节似乎总是被年轻人的浪漫所占据。然而,那些走过漫长岁月的老年人,他们的爱情同样深沉而动人。七夕前夕,元宝区广济街道解放社区、平安社区、新丰社区组织6对金婚老人代表、居民、党员共同开展“遇见七夕圈住爱”趣味套圈活动。老人们手挽着手,仿佛回到了青春岁月。现场摆放着各种各样的精美礼品,都是实用的生活用品,上面还贴着祝福语。套圈游戏结束后,老人们分享了他们年轻时候的爱情故事,以及这些年走过的风风雨雨,让大家感受到了爱情的真谛。这次七夕活动,不仅让老人们拥有了一个特别的节日回忆,也让居民见证了爱情在时光沉淀下的动人光彩,更让社区的氛围温暖和谐。记者:王俊09/02
- 丹东七夕非遗体验日:赏绝技 绣相思09/02
- 边看边记朝鲜语-运动2| 조선어 보고 듣고 배우기- 운동209/01
- 边看边记朝鲜语-运动1| 조선어 보고 듣고 배우기- 운동109/01
- 创新服务“小切口” 勾勒民生“大作为”当疾病来袭,一双紧握的手,是瘫痪37年的他“绝境中的光”;当暮年孤寂,一餐热乎饭菜,是他一天里的“小确幸”;当梦想被困难生活遮蔽,一支免费毛笔,是幼小的他憧憬中的美好……2024年8月以来,市民政部门以提升困难群众“幸福指数”为圆心,以服务类社会救助为创新半径,从“小切口”精准发力,勾勒出温暖民生的崭新图景。就医陪护:一份守护点亮希望针对孤寡、失能、重病的特困人员,市民政局推出“就医陪护服务”项目,精准对接困难群体这一迫切需求。今年57岁的曹树敏家住振兴区花园街道表厂社区,瘫痪卧床37年,生活的重担压在了他年迈的兄嫂肩头,半年前,他因呼吸不畅、器官衰竭被紧急送医。“哥嫂需要外出工作,不想再拖累他们了。”曹树敏陷入绝望。幸运的是,花园街道办事处民政助理和表厂社区救助协理员在走访中发现了曹树敏的困难,为其申请了丹东市民政局推出的“就医陪护”服务,曹树敏得以顺利转入市中心医院并匹配了专业陪护人员。“多亏了党和政府的好政策,让俺又看到了希望。”接受记者采访时,曹树敏感激的话说个不停。陪护员在喂饭喂药、照料之余,陪他唠家常。短短半年时间,曹树敏曾经枯槁的脸颊丰盈起来,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据了解,丹东市民政局面向市区1541名符合住院无人照料条件的特困人员与低保对象,推出了“就医陪护”服务。从村级协理员协助申请,到第三方专业机构全程照护,“一人一档”、随机抽查、满意度评价的三重监管,让这些孱弱的身躯在病榻前重获依靠与尊严。“长者食堂”:一餐热饭温暖晚年对于高龄、独居、失能、经济困难的老人来说,“吃饭难”是普遍痛点。市民政局推出“长者食堂”项目,不仅解决“一餐热饭”,更成为精准服务老年群体需求的新窗口。中午时分,花园市场附近的“长者食堂”内饭菜飘香,笑语融融。家住白房二社区、今年61岁的刘殿军端着热腾腾的三菜一汤,熟络地与邻座老友聊着家常。“不但吃得好,还能跟同龄人唠唠嗑,就像在家一样!”刘殿军之所以把“长者食堂”当成家,既源于饭菜的可口,但更多的却是那份无处不在的关怀。如果他几日未露面,食堂负责人就会打电话过来询问情况,一份看似平常的惦念,让刘殿军在“长者食堂”里找到了被牵挂的温暖。市民政局通过实践“政府补一点、企业让一点、慈善捐一点、志愿做一点”的“四个一点”资源投入模式,灵活采取“公建民营、社会合作、延伸服务、物业助餐、中央厨房”等“五个一批”服务供给模式,共同托起了“长者食堂”的温度。“圆梦课堂”:一支毛笔筑梦未来针对困难家庭的孩子,市民政局开展的“银杏筑梦”特殊儿童关爱保护项目,为特殊家庭的儿童搭建成长平台。通过开设“圆梦课堂”,为孩子们提供免费特长培训,照亮他们的未来之路。平日里,10岁的林小雨(化名)是教室中最沉默的身影,单亲家庭的心酸、母亲微薄的收入,像无形的茧将他包裹在内向寡言的世界里,鲜少与人交流。转机,始于市民政部门的“银杏筑梦”项目的启动。社工在走访中,发现林小雨对软笔书法感兴趣,不仅为他提供了免费的书法学习课程,更将全套的笔墨纸砚用具送到他手中。经过刻苦练习,林小雨成功通过了书法家协会的考级测试。手捧沉甸甸的证书,林小雨激动不已,也让幼小的他对未来有了更多的期许。儿童关爱服务开展以来,市民政局积极链接社会资源,动员社工志愿者500余人次,为50个困境儿童链接腾讯公益助学项目;对接眼科医院为40余个孤弃儿童免费进行视力检查;积极开展社会融入活动,如举办红色研学活动20余次,吸引了600多个留困儿童参与;为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提供假期托管和圆梦课堂等服务,惠及儿童3000余人次。着眼实情、聚焦需求,市民政部门用精准识别与温情服务,为困难群体撑起一片晴空,让他们重燃生活的希望。记者:周晓明赵航08/31
- 丹东启动“青春致敬英雄”志愿服务行动8月27日,由团市委组织的“青春致敬英雄·志愿温暖丹东”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启动仪式在站前广场举行。活动旨在号召全市广大青年志愿者深刻领会伟大抗美援朝精神的时代内涵,将志愿服务“融入日常、做在经常”,在服务社会、助人为乐中彰显青春价值。市委宣传部、市城建文旅集团、抗美援朝纪念馆、铁路丹东站等单位工作人员,以及各团县(市、区)委负责人、青年志愿者代表参加。启动仪式上,青年志愿者代表宣读倡议书,号召全市青年传承英雄精神,用实际行动奉献社会、温暖城市。活动中,志愿者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团市委组织青联委员、青年企业家、机关团干部,对站前广场围栏进行了翻新,并深入共建共促单位振安社区,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对破旧墙体进行粉刷,让“志愿红”成为英雄城市最温暖的底色。活动构建了“政府引导、社会协同、青年参与”的志愿服务体系,将英雄城市的精神内涵转化为推动城市发展的实践动能。下一步,团市委将持续吸纳并推动更多青年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为丹东“文体旅+”高质量融合发展贡献青春力量。作者:王艺航王子宁08/31
- 警民共赴浪漫之约日前,“会聚良缘边守边爱”专场联谊活动在市劳动宫举办,56名来自移民管理机构的青年民警与机关企事业单位单身职工齐聚一堂,共赴浪漫之约。活动设置互动游戏、团队对抗赛、互动问答等环节,让青年民警与职工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增进了解。活动中,市总工会及相关单位为职工红娘代表佩戴绶带,鼓励他们继续当好青年职工的“贴心人”。现场还播放了驻丹移民管理机构的简介视频,让大家直观感受到戍边民警的坚守与奉献。据了解,本次活动是市总工会落实全国总工会、省总工会“会聚良缘”婚恋服务工作的具体举措,也是关爱戍边青年民警、助力青年职工解决婚恋问题的生动实践。该活动已连续多年举办,成为工会服务单身职工的优秀品牌项目。下一步,市总工会将持续联合相关单位,常态化开展形式多样的婚恋服务活动,拓宽交友渠道,助力更多单身青年在丹安家立业。记者:刘沙08/31
- 孤山边境派出所:巡防队多线护平安近日,孤山边境派出所带领洋河巡防队持续开展巡边护边、反诈宣传等重点工作,并将服务延伸至居民日常安全细节中,精准发力,以高密度巡逻和精细化防范筑牢辖区安全防线。巡防队坚持“脚步量民情,巡逻护平安”的原则,采用“常态化巡逻+重点时段管控”模式,针对洋河沿岸复杂地形每日开展徒步巡查,全面排查苇场周边隐患及走私、非法越境等行为,确保巡逻覆盖每一处风险点。夏季常有居民在河边钓鱼,队员主动上前提醒注意安全、防范落水,让休闲活动更安心。巡防队还与周边村组建立联防联控机制,通过定期走访和线索收集,及时化解边境矛盾纠纷,全力维护边境安全稳定。面对各类潜在风险,巡防队始终秉持“防患未然”理念,提前部署、细致防范。汛期降雨增多,巡防队提前对河道、地质灾害点、危旧房屋等重点区域全面排查,建立隐患台账并限期整改。记者:唐羽廷08/31
- 北井子边境派出所联动群防群治力量 筑牢基层安全防线为切实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升安全系数,北井子边境派出所立足“警力有限、群力无限”理念,积极联合群防群治力量,集中开展巡逻防控与安全防范宣传,全力保障人民群众安全稳定。派出所通过“一标四实”走访入户工作,组织民警与村民组长等共同深入村头巷尾、田间地头,持续开展反诈、防汛和普法宣传,有效提升群众的安全防范和法治意识。依托“平安舒心小院——炕头警务室”党建联盟,派出所联合各村党员干部组成“警民巡防队”,建立健全制度机制,定期开展全覆盖巡查,密切关注矛盾纠纷、人员流动及安全防范动态,做到隐患早发现、早处置,切实消除各类风险。此外,派出所还与北井子镇党委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实现信息联动共享,民警直接对接各村组和从业人员,织密预警网络,实时掌握动态,增强整体管控能力,为维护安全稳定提供了有力支撑。记者:唐羽廷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