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丹东
人文丹东
  • 巾帼送温暖
    1月31日,丹东日报社妇委会与振兴区浪头镇党委、江海联合连锁托老院共同走访慰问生活困难妇女群众,开展慰问关爱活动。一行人首先来到了振兴区浪头镇浪头村2组村民李淑凤家中。李淑凤今年85岁,身患重病,独自一人生活。看到慰问组一行到来,她激动地说:“感谢党,感谢政府,你们的帮助让我看到了生活的希望。”随后,慰问组又走访了3户低保户。大家每到一户,都详细询问家庭状况,鼓励他们自强不息、克服困难,通过自身努力,过上更好的生活,并为他们送去米面油、牛奶等物资。活动中,丹东日报社妇委会、振兴区浪头镇党委和江海联合连锁托老院把温暖送到了最需要关爱的生活困难群体身边,给寒冷的冬日增添了一丝暖意。江海联合连锁托老院负责人王新说:“给有需要的群体提供帮助是我们应尽的社会责任,我们将继续把慈善公益事业做好。”记者:李美臻
    02/07
  • 银龄携手绽芳华 结对共建迎新年
    近日,为丰富社区老年人的文化生活,丹东市工人村社区党委联合丹东市纪委监委组织开展“银龄携手绽芳华结对共建迎新年”共建共促迎新春联欢会。演出现场人头攒动,节目内容丰富多彩,并创新“线上+线下”的方式,将视听盛宴传递到每一位居民和老干部身边。精彩纷呈的节目,让社区居民和老干部们心潮澎湃,大家纷纷表示,这场演出有新意、有内涵、有感动。作者:沈粹
    02/07
  • 文化大餐”端上“春节餐桌”
    2月3日,丹东市振安区九连城镇龙头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传来阵阵歌声。龙头村春节庆祝活动在手拍鼓的鼓声中拉开帷幕,50余名文艺爱好者为村民送上了一道丰盛的“文化大餐”,全体演员和观众共唱《歌唱祖国》,将活动推向高潮。新春佳节来临之际,九连城镇党委号召全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各类活动,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积极营造浓厚的节日文化氛围。记者:姜慕馨
    02/07
  • 凝聚时代力量 传承红色基因
    日前,元宝区金山镇馨悦社区举办了“凝聚时代力量传承红色基因”诗歌朗诵比赛,社区党员和居民通过朗诵饱含感情的诗句,激发奋进向上的力量,抒发了对党和祖国的热爱。记者:吴琼
    02/05
  • 年味“拉满”!直击丹东市朝鲜族第十六届迎新春联欢会
    1月26日,丹东市朝鲜族联合会主办的第十六届迎新春联欢会盛大举行,主题为“凝心聚力共奋进,砥砺前行再扬帆”,到场嘉宾及会员近500人。丹东市朝鲜族联合会举行了表彰仪式,对优秀会员、优秀理事、优秀分会、团体单位以及各校优秀教师等进行了表彰,以感谢他们对社会作出的杰出贡献。丹东市朝鲜族联合会合唱团、舞蹈团、朝鲜族幼儿园师生及丹东市朝鲜族文化馆等团体,献上了精彩纷呈的表演。记者:李美臻吴琼
    02/05
  • 丹东多举措确保困难群众过好年
    “钱已经领到手里了,政府发的过年补贴特别暖心!”1月30日,丹东市振兴区花园街道昆源社区低保户王英林在社区工作人员入户走访时高兴地说。为切实保障困难群众节日期间的基本生活,丹东市多措并举,采取发放节日生活补贴、提高取暖救助标准、落实临时救助政策等措施,兜住、兜准、兜好基本民生底线,全力确保困难群众温暖祥和过春节。全力保障困难群众的节日生活。丹东市民政、财政部门千方百计筹措资金,为全市城乡低保人员、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孤儿及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家庭发放一次性生活补贴,城市每户400元,农村每户300元,并同步发放1月份低保金和各类补助金。1月底前,5400万元社会救助资金全部发放到位。用心保障困难家庭温暖过冬。丹东市将城乡低保家庭、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家庭和散居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家庭的取暖救助标准分别提高到600元和400元;城乡低保边缘家庭的分别提高到350元和200元,目前已为全市5.2万户困难群众发放取暖救助2605万元。同时,改进工作模式,推广“镇街代办”举措,避免群众多跑腿和长时间排队,确保取暖救助政策高效周到落实到位。依托在全省率先建立的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丹东市全面摸排困难家庭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帮扶措施。同时,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持续开展“慈善情暖万家”活动,为80周岁以上城市低保对象发放“慈善助医健康包”,价值19.33万元,537名困难老人受益;为1000户特困家庭发放价值11.5万元的米、油等生活物资,将党和政府的温暖及时送到群众的心坎上。记者:蔡晓华
    02/04
  • 写春联送春联活动走进丹东工人村社区
    2月1日下午,丹东市临江街道工人村社区、江桥社区开展“墨香飘万家文化贺新春”写春联送春联活动。来自丹东书法家协会的志愿者们挥毫泼墨,笔走龙蛇,将人们对新春的美好祝福融入到一幅幅春联和福字中。工人村社区书记沈粹介绍,写春联送春联活动已在社区连续举办了三年,非常受居民欢迎。下一步,该社区将以写春联送春联活动为抓手,打造成社区工作的特色名片。
    02/02
  • 寒冬里 享受畅游之乐
    鸭绿江是丹东的母亲河,每到冬季,鸭绿江丹东段有长达86公里的江面不结冰,在这个得天独厚的冬泳场所里,孕育了一批不畏艰难的冬泳人。1986年,我市创办了游泳运动协会,从起初的没有人看好这项运动,觉得冬泳者是“异类”,到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冬泳这项运动中来,冬泳爱好者作出了巨大的努力。他们数十年如一日坚持冬泳的精神,逐渐感染了身边人,当有人想要加入冬泳队伍时,他们也会言传身教,将冬泳的好处一一告诉对方。面对第一次下水的人,冬泳爱好者往往会在其左右,一边倾囊相授冬泳技巧,一边保护其安全。如今的冬泳队伍已经从最初的几个人,发展到成员数百名,并且还在不断扩大。“我们的队伍能发展到现在,得益于把冬泳视作生命的那些人。”市游泳运动协会副主席潘太方说。2022年初冬,战中柱、王福友和于海清三人看到冬泳爱好者换衣物的环境条件太艰苦,于是自掏腰包,将原本露天的架子修缮成塑料棚,为冬泳爱好者们冬季换衣服提供了一个温暖、便利的场所。现如今,市游泳运动协会有狼队、晨光队、星光队、女子队、龙队等11支冬泳队伍,332名正式会员。其中大多冬泳爱好者的年龄集中在60至70周岁,年龄最大的70多岁,这些老人日复一日地坚持冬泳。对于冬泳爱好者来说,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就是元旦的冬泳节。我市冬泳节设立于1988年,现已举办了36届。每到冬泳节,全市的冬泳爱好者都会齐聚鸭绿江畔,纵身跳进冰冷刺骨的江水中劈波斩浪。今年的冬泳节与首届冬泳邀请赛合并举办,较往年更为精彩,各类表演搭配着丹东的特色美食,不仅让冬泳爱好者感受到了年味儿,更让慕名而来的外地冬泳爱好者体会到了丹东浓厚的冬泳氛围。潘太方告诉记者,市游泳运动协会不仅组织冬泳活动,还经常带着成员参加全国、全省的游泳比赛。2023年7月9日,市游泳运动协会派出一支由10人组成的队伍,参加抚顺市冬泳协会举办的公开水域游泳健身主题联谊活动;同年11月22日,市游泳运动协会在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的带领下,派出一支由12人组成的队伍,参加省第十六届全民健身游泳比赛,参赛人员不为严寒、努力拼搏,取得了三个单项第一名、五个单项第三名及集体总分第四名的佳绩。如今,冬泳已成为丹东高品质冰雪系列活动之一,越来越多的外地人来到丹东感受畅游鸭绿江的快乐。“我们的冬泳品牌已叫响全国,我们将动员冬泳爱好者好好宣传丹东、宣传鸭绿江,擦亮丹东冬泳这张名片。”市游泳运动协会主席林鹏说。记者:于国洪
    02/02
  • 年味儿在群众心底流淌
    1月29日,振兴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飘出浓浓年味儿。裁切好的大红春联纸、福字纸摆满了桌面,被邀请来的书法家们挽起袖筒,润好了笔,为群众写起福字和春联。现场众多群众自觉排着队,书法家们帮他们措辞后,挥毫泼墨,书写出一副副春联、一张张福字,笔墨间满载着美好的寓意与祝福。不多时,屋内就铺满了等待风干的春联和福字,大家在欢笑中迎春接福,拍照留念。墙角处有位老人急切地翻着手机。“我不着急,让他们先写,我想写自己找的词儿。上联写:岁首春临龙献瑞;下联写:年头喜至凤呈祥;横批写:龙凤呈祥。”这位叫郑新和的老人说,他的儿子已于本月结婚,所以,特意选了这副对联来请书法家帮着写,以此纪念这个喜气满满的春节。活动现场累计送出福字和春联过百幅。为让特殊家庭也感受到这份年味儿,振兴区工作人员为他们送“福”上门,以满足群众辞旧迎新、接福纳祥的美好愿望,感受志愿服务活动带来的温暖,让年味儿在群众心底流淌。“贴春联,剪窗花,剪只喜鹊叫喳喳……”过春节,哪能少了窗花。振兴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还组织开展了剪窗花活动。非遗传承人梅宏岩向现场群众介绍中国传统剪纸的起源和历史,以及剪纸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展示了“划、折、剪、裁”等剪纸流程。现场群众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剪出了一条条象征着连年有余的“鱼”作品。“哈哈,你那鱼太胖了。”“你那鱼咋剪得像直接装盘子里似的,太着急了吧……”大家相互欣赏着剪纸作品,偶尔的玩笑话一次次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大年夜,插鲜花,来年日子发发发……”振兴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插花活动邀请了专业花艺老师前来指导。大家学习选花、裁剪、颜色搭配、造型等基础插花技巧和注意事项,了解了多种鲜花的祝福花语。群众将鲜花枝叶等进行修剪、造型、搭配,享受着自我创作的乐趣,创作出一件件喜庆的插花作品,年味儿也随着一朵朵鲜花绽放开来。记者:王俊
    02/01
  • 年味渐浓 理发、年夜饭预约火爆
    春节将至,年味渐浓。1月29日,记者走访了我市多家理发店和酒店发现,理发和年夜饭预约十分火爆。当日,记者走进振兴区某理发店时,店内已有五六位顾客端坐席位。理发师挥舞着剪刀,为前来“图头彩”的市民们精心设计发型,不亦乐乎。“晚上七点,还能预约上吗?就染个头发。”刚进门的一位女士问道。“不好意思,这个时段从今天到4号已经约满了,您可以选择其他时段,或者扫描二维码实时预约。”在前台,不时有顾客到店或电话咨询,“晚上几乎都约满了,白天相对空闲一点,有些顾客也会趁午休时领老人孩子过来理发。”一位理发师说。年夜饭是新年的重头戏,各大酒店紧抓商机,火热推出年夜饭套餐。据了解,为避免年夜饭场地预订紧张,在保留传统的到店堂食形式之余,今年部分酒店推出了半成品年夜饭,只需回家稍微动动手,便可复刻一桌酒店宴席,如丹东福瑞德大酒店推出的多款年夜饭,均可选择到店堂食和半成品年夜饭两种形式。还有部分酒店推出了彻底解放双手的“年夜饭外卖”,年夜饭送菜上门。记者浏览了多款套餐菜单,发现套餐菜品十分丰富,东北菜、粤菜、川菜应有尽有,腊味、西餐、卤味熟食也在其中。记者:刘响
    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