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丹东
人文丹东
  • 又一志愿军烈士亲人找到了
    8月1日一大早,丹东市抗美援朝烈士陵园。来自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榆树林村的莫金辉、莫金峰、莫金灵兄弟和他们的家人一行5人,祭扫安葬在这里的志愿军烈士爷爷莫文轩。一炷香、一捧鲜花,表达后辈对烈士的思念。这也是自2011年丹东日报社联手丹东市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域外各地媒体、热心志愿者等,为第165位烈士寻找到了亲人。祭扫期间,记者发现烈士墓碑上烈士的籍贯为热河省宁城县,而姓名莫文轩与烈士亲属持有的烈士证明所书写的“莫文选”有出入。莫家兄弟解释,新中国成立前后,他们家乡宁城县隶属于热河省,后热河省建制撤销,转隶属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而莫文轩也是烈士的曾用名,其家中保存的当时“地契”原始件用的就是“莫文轩”。正是籍贯及姓名出入的原因,丹东市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工作人员在为莫文轩烈士“寻亲”颇费一番周折。陵园工作人员郭庆在中华英烈网搜索,始终没有任何莫文轩烈士信息,但经其反复分析比较,其中有一条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莫文选”烈士信息与陵园莫文轩烈士信息极其相似。郭庆依托退役军人事务机构辗转联系到宁城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与对方通过反复核实,发现“莫文选”烈士籍贯地址宁城县榆树林村及牺牲前所在的部队番号等信息,与陵园保存的相关信息完全吻合。随后,郭庆又通过电话联系上了莫文轩烈士的孙子莫金灵,进一步交流后,就此确认安葬在丹东的莫文轩烈士就是内蒙古宁城县“莫文选”烈士。“我们全家特别激动!”莫金灵说,“7月20日得知爷爷安葬地在丹东后,兄弟几人就商议着尽早来丹东祭扫。如今,俺们兄弟3家分别从宁城县、呼和浩特市、沈阳市出发汇聚到丹东。”莫金灵介绍,他爷爷牺牲于1951年,当年父亲莫春祥才不到3周岁。奶奶王秀兰得知爷爷牺牲消息后,哭昏过去了。不久后奶奶得了“缩骨痨”,1米6多的个头,一下子“缩”成一米来高。莫金灵说,找到爷爷的安葬地是全家人的期盼和愿望。他们曾到有关部门打听过,但都没得到准确的信息,都以为爷爷安葬在朝鲜。两位哥哥莫金辉、莫金峰后来参军入伍,到部队还打听烈士爷爷的安葬地,也是未果。2017年莫春祥过世时,还念叨着“争取找到你们爷爷莫文轩的安葬地。”“感谢丹东人民,感谢丹东市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离开丹东前,莫家兄弟不住地对陵园工作人员表示感谢:是你们让俺们找到爷爷,圆了全家三代人的梦!记者:刁庆峰
    08/07
  • 【聚焦】高温下的“供水人”
    有一种精神叫“高温下的坚守”入伏以来,酷暑难耐市水务集团干部职工战高温保供水始终坚守在工作一线只为让甘甜清澈的自来水送入千家万户面对汛期和高温天气,市水务集团启动应急预案,快速解决各类供水诉求:对各净水厂、二次加压泵站生产设备设施及工程车辆、机具等进行检修,发现故障苗头立即维修;对净水药剂、管道阀门、堵漏器等各类物资储备情况进行自查,保障生产和维修需要;遵照《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加密水源水、出厂水、二次加压泵站出口水、管网及管网末梢水的水质检测频次,严密监测水质情况,确保水质达标;组建应急抢修队伍,随时投入到应急抢修一线,确保城区供水安全。7月底连续降水导致鸭绿江进入浑水期,水厂职工坚守在室温高达40℃的车间里,进行净水药剂的投加、设备巡检、滤池冲洗、排泥……克服困难,全力保障城区供水。客服窗口人员耐心回复各类涉水咨询,分类快速处理居民投诉,确保每一项问题都能及时受理。问题解决后,对处理情况进行回访,记录客户反馈信息。记者/张津硕
    08/04
  • “美德积分”推动移风易俗
    丹东东港市合隆满族乡以实施“美德积分”管理为抓手,引导村民破除陈规陋习,积极行好事、争相存美德、欢喜换奖励,培育乡风文明土壤,撬动乡村治理改革,推动精神文明建设。长期以来,乡村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现象屡见不鲜,铺张浪费严重,增加人情负担。去年,合隆满族乡各村在新修订的村规民约中,明确“勤劳致富、节俭办事”,提倡“不铺张浪费、不相互攀比”。今年,各村建立健全文明乡风积分制管理,将“践行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他不办新风”列为首项积分内容,全力遏制大操大办不良风气,巩固扩大移风易俗成果。新推出的积分制中,包括环境卫生、评优选先、好人好事、移风易俗、家风家训、学习宣讲6项内容,通过量化积分,将无形的“乡风”转化成有价值的“文明”,变“单纯给予”为“正面激励”,将积分制打造成传播思想、实践文明的有效平台,促进村风民风持续向好。记者:张瑞
    08/04
  • 专场招聘会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
    日前,丹东市振兴区临江街道工人村社区组织辖区优秀企业,举办“心系辽宁情注家乡”暑假返乡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活动现场设置就业咨询台,提供“一站式”服务,助力高校毕业生尽早实现就业。
    08/04
  • 开展“童心共筑强军梦 献礼八一爱国情”主题活动
    近日,辽宁省东港市新城街道滨海社区联合新沟边境派出所共同开展“童心共筑强军梦献礼八一爱国情”主题活动,培育青少年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活动中,民警讲述爱国教育故事《一个苹果》,展示各类警用装备,示范讲解简单防身技巧;带领孩子们参观审问室、荣誉室等场所,引导他们树立学法、知法、懂法、守法意识,争做新时代好少年;与孩子们一起制作手工,合唱革命歌曲《闪闪红星》。孩子们为民警佩戴红领巾,表达感谢和敬意。小学生王愉钦说:“参加今天的活动,我明白了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保护我们的警察叔叔平时工作很辛苦。今后我要好好学习、增长本领,长大也像警察叔叔一样守护万家平安。”此次活动旨在增进孩子们对警察和军人的了解,引导他们从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心里种下拥军爱国、奉献社会的种子。
    08/03
  • 【创城】元宝区:“七彩假期”来了!
    长知识、学技能、做公益、感党恩……连日来,元宝区组织开展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明实践活动,点亮少年儿童的“七彩假期”。记者/李雯琪
    08/02
  • 一个人守住小岛的“光”
    在陆地面积不到1平方公里的獐岛上,有一个人为守护岛上那一簇簇璀璨灯火坚守了36年,他就是国网丹东供电公司椅圈镇供电所外勤客户代表杨栋。1987年,獐岛启动“户户通电”农网工程,年轻的杨栋第一次听说海底电缆,第一个报名参加施工。看着师傅们敷设电缆、架起银线,点亮了獐岛渔家的盏盏灯火,他激动不已。工程完工后,师傅们纷纷离开。为守护好这一方百姓难得的光明,杨栋主动请缨,成为了一名海岛驻村电工。工作中,杨栋始终保持着刻苦钻研的学习劲头和爱岗敬业的工作热忱。獐岛刚刚敷设海底电缆时,他跟着施工队师傅们学习,一边钻研一边记录,把电工基础知识、工作规程掌握得又快又好。当上村电工后,他一个人就是一个所,辖区线路、设备状况如数家珍。他平均每天负重一二十公斤,在岛上步行将近20公里,检查电线杆20余基,还要帮渔家乐和岛上百姓维修电器,是岛上有口皆碑的“万能电工”。2021年,杨栋主动帮助村民办手续、跑业务,带领“义东”共产党员突击队高效完成全岛居民电采暖和计量装置改造工程,助力实施亮化景观改造、观景电梯建设等多个乡村电气化项目。如今,獐岛已从一个闭塞的小渔村变成了全电低碳海岛。岛上100多家旅馆饭店、100多户普通住宅,谁家有用电方面的大事小情,都会第一时间联系他。大到海底电缆巡护、变压器维护、供电线路检修,小到各家各户电器维修、电费收缴,他随叫随到。除夕之夜,杨栋全家人正吃着团圆饭,一个报修电话打过来,他放下筷子就走;台风过境,他顾不上小家,一头扎进夜色里进行线路特巡。他说:“在岛上,凡是跟电有关的事儿都是我的事儿。”执著的坚守、默默的付出让杨栋收获了如灯火般璀璨的荣誉:2021年度丹东市岗位学雷锋标兵、2022年度辽宁省岗位学雷锋标兵、2023年度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2023年丹东市劳动模范。这些都是对他最好的褒奖。作者:崔博淳
    08/01
  • 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零九集 戴景山:“我为是38军一员而自豪”
    07/31
  • 巧思实招 “干”出一个好村庄
    在凤城市宝山镇岔路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郎庆利将乡村振兴的责任扛在肩头,带领村子不断发展。如今,村集体资产近千万元,村集体年收入15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达到22000元。“敢闯肯干,敢于担当”是岔路村党员和村民对郎庆利的评价。2013年郎庆利上任伊始,首先面对破旧村部给办事群众和党员活动造成不便的问题,他“跑”来30万元村部建设基金,征求党员、群众代表同意后,利用原村部临街优势建成新村部,除村子自用外,还对外出租,每年给村里增加3万多元收入。2017年,郎庆利组织筹措资金100万元,购买蓝莓园,而后又以120万元的价格与域外合作社合作,起步就赚了20万元,每年还有6万多元的纯收入。通过组织部门牵线搭桥,岔路村凭借土地、交通、销售等一系列优势,以“党支部+飞地”模式先后吸引了30多个村的集体经济项目,资金总额达1500多万元。村集体通过管理、出租大棚等形式增加收益,村民通过承租大棚致富。村里还注册小浆果品牌,完善管理模式,投资60万元完成了冷库、分选车间、电商运营中心等配套附属设施建设,建立小浆果产业统一管理体系。目前,岔路村共有小浆果温室大棚92栋,加强型冷棚35座,项目总投资3000多万元。几年间,郎庆利带领村里先后争取资金1000余万元,新建两座100米大桥,改造路基12000米,硬化道路15000米,安装路灯181盏,组组通上水泥路。在道路两侧种植绿化树3000余株,蚕场补植3000亩,修筑高标准河堤2000米,治理河道10000米,建成4000平方米文体广场和1500延长米文化墙。每年,村里都会表彰遵守村规民约的村民;在重阳节慰问80岁以上老人并发放慰问金。从2021年开始,岔路村集体经济收益开始分红。作为村党支部书记,郎庆利还在公益事业上做表率,通过个人关系先后将12名残疾村民送到工厂上班,为贫困户争取资金50多万元并捐款捐物,累计帮助群众超过100人。多年来,村党支部以支部规范化建设为抓手,完善了“三会一课”、党员发展、民主评议党员、农民党员星级管理等20多项党建制度,进一步夯实了党支部建设的基础。与此同时,郎庆利与党员干部积极探索主题党日活动新模式,结合党课内容以多种形式激发党员的活动热情,增强了学习效果;以党小组为单位组织开展自创诗歌比赛,歌颂党和祖国,讲述岔路村新变化;邀请本村优秀学子和“五老人员”与党员代表围绕村里发展和带领群众致富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多年努力结出丰硕成果。岔路村先后获全国文明村、国家森林乡村、辽宁省先进基层党组织、丹东市大梨树式好村庄、丹东市五星级党支部等多项荣誉称号。郎庆利先后被评为辽宁省优秀共产党员、辽宁省劳动模范、丹东市优秀共产党员、毛丰美式好干部等荣誉称号。记者:李琦
    07/31
  • 老人中暑 网格员及时救助
    7月21日14时,振安区珍珠街道临江社区网格员王研在网格内巡查时,发现家住江畔国际4号楼的一位老人疑似中暑,瘫坐在路边台阶上。她立即上前观察询问情况,并递上饮用水,待老人身体状态稍微恢复后,小心地将其搀扶回家。老人常年独居,王研担心他的身体虚弱,便在屋内为其扇风解暑,并递上食物和水。在聊天过程中得知老人出门购买日用品,因天气炎热导致中暑,加之平日患有高血压,所以头晕无力坐在了地上。了解情况后,王研到楼下药店购买了解暑药和降压药,帮助老人服用。“最近气温高,不适宜长时间在室外,很容易中暑,这几天要按时服药,身体好转后再出门,要注意室外温度,不可长时间在外暴晒,生活中如有任何困难,随时联系我。”临走时,王研不忘叮嘱老人。记者:张津硕
    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