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多彩辽宁
多彩辽宁
  • 辽阳市文圣区打造休闲旅游滨水宜居生态示范区
    有着“辽阳后花园”之称的十里画廊景区,是游客消夏纳凉的好去处。纪明哲摄核心提示今年以来,辽阳市文圣区聚焦“打造休闲旅游滨水宜居生态示范区”目标定位,塑造特色文旅品牌,不断增强文旅产业知名度和影响力;内外兼修,持续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和能级品质;保护生态,建设水清岸绿的美丽家园。大美河东、幸福文圣。年轻向上的文圣区以增进民生福祉为己任,奋力在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上实现新突破、在绿色低碳发展上实现新突破,让全民共建的大美河东更有质感,全民共享的幸福文圣更有温度。太子河畔,一座宜居宜业的新城区正在冉冉升起,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爱上这里,来到这里,工作生活在这里。融合发展打造特色“文旅+”品牌“这里远离城市的喧嚣,很是惬意。”暑假期间,本溪市民刘芳一家选择来辽阳文圣区露营。随着辽阳市文圣区小屯镇野猫洞首届谷里露营节开幕,来自沈阳、本溪、鞍山以及本地的游客欢聚在太子河畔,新兴的露营文化,为小屯镇的文旅产业增添了新的亮点。每逢周末的傍晚,野猫洞周边就会搭建起许多帐篷,露营爱好者来到谷里露营基地打卡,一起围着篝火欢歌起舞、观山谷崖壁电影、听围炉音乐会、品尝0419后备箱市集的美食,昔日安静的小岛,如今热闹非凡。同样在太子岛上,十里画廊景区新建了天空之境、水雾栈道等景观,并增加了餐饮服务、古典游船等项目。在小屯镇政府的支持下,景区二期工程即将开工,十里画廊这颗太子岛上的明珠将更加熠熠生辉。小屯镇将农旅深度融合,大力开发乡村文旅项目,为该镇文旅产业发展开辟了广阔前景。今年“五一”期间,野猫洞附近的800亩河滩地日接待游客突破万人,标志着露营文化逐渐在辽阳展现出文化效应和经济效益。其实,这只是文圣区“文旅+”融合发展,打造特色品牌,引爆文旅市场的一个缩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文圣区依托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滨水资源,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构建文旅融合发展新格局,以生态资源优势推动了生态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今年上半年,文圣区借助开展高品质文旅活动、线上线下大力宣传推介、加强文旅品牌活动供给引领,接待游客85万人次,同比增长64.79%;实现旅游收入8534.7万元,同比增长73.39%。今年以来,文圣区有效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紧扣高质量建设、高水平运营主题,各景区亮点纷呈。先后成功举办冰雪旅游节、畅游太子河踏春游园会、太子岛五一欢乐季、中华曲艺学会文艺演出、辽阳首届电音节、首届露营节等丰富文旅活动,为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增添乐趣,打造文旅事业发展新增长点,塑造特色文旅品牌。中华曲艺学会“送欢笑下基层、助力乡村振兴”文艺演出由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姜昆、戴志诚,著名小品表演艺术家巩汉林,国际金小丑大奖获得者、滑稽幽默表演艺术家刘全和、刘全利,中国金唱片获奖者魏金栋等曲艺名家登台献技,联袂为现场和线上观众带来了一场难忘的文化视听盛宴。在文圣区中南广场举办的棒人儿糖果音乐派对,现场氛围热烈,无人机表演点亮夜空,现场观众总数突破10万人,18个文创产品摊位人气爆棚,充分展示了辽阳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辽阳体育文化艺术展演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近800名舞蹈爱好者会聚文圣区,为观众呈现了一场体育艺术与文化的交流盛会。6月,文圣区先后把皮划艇和赛艇两大水上运动项目引入太子河,辽宁省皮划艇夏训基地正式落户太子河公园。“康华杯”全国赛艇联赛在太子河水上训练基地开赛,全国各地专业赛艇选手会聚古城辽阳,比赛和训练全程对市民和各地游客开放,让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太子河、爱上太子河,擦亮“水上运动+旅游”产业的亮丽名片。联赛期间,到文圣区太子河公园现场观赛的人数累计达4万人次,直播平台在线观看超100万人次。体育活动和体育赛事的成功举办,不仅营造了文圣区全民健身氛围,同时借“跟着赛事去旅行”等主题活动开展文旅宣传、展示,推进文圣区文体旅融合发展。线上线下宣传亮点纷呈,通过文圣文旅公众号发布文圣文化遗产、旅游路线推介、旅游景点介绍等系列文章,展现文圣特色。同时,向媒体和公众推介文圣区特色文旅活动。文圣区文旅局局长讲解当地文化遗产、宣传特色产品等40余个视频,引起广泛关注,播放量达230万次,进一步提升了文圣文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未来,文圣区将持续供给高品质文体旅产品,以文化内涵赋能,促进文体旅高质量融合发展,使文圣区文旅产业蓬勃兴旺。2024年全国赛艇联赛(辽阳文圣站)在辽阳太子河公园举行。文圣区委宣传部供图内外兼修不断提升城区品质今年“五一”假期,辽阳市文圣区太子岛景区人气爆棚,但环境和秩序却格外好。置身其中,不仅能感受到人们对户外游玩的喜爱,更能体会到市民文明出游的自觉性与景区完善管理服务的“双向奔赴”。城市的魅力,不仅在于外表,更在于内在精神。游客文明出行,景区完善管理服务,这样的旅游文明正是文圣区“内外兼修”,让文明成为城市最美底色的细节体现。文明城区称号是一个城区综合性评比的耀眼荣誉,而文明城区标兵更是反映一个地方发展实力、文明程度和整体形象的“金字招牌”。近年来,文圣区以创建群众满意城区为目标,举全区之力、下非常之功,高质量完成创建省级文明城区各项工作。日前,经过严格评选,文圣区获得“2021—2023年度辽宁省文明城区标兵”。文圣区将推进“城市管理年”活动与创城工作有机结合,内外兼修、精准施策,不断扮靓城区“颜值”,提高居民文明素质。加快推进城市更新,在全面提升城市品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形象魅力、发展活力和治理能力,加快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步伐等方面下足功夫。基础设施是文明城市的“筋骨”,为加强农贸市场整治,文圣区对庆阳黎明市场探头经营问题进行集中治理,整治同德市场车辆无序停放、侵占公共绿地问题,同时,加派保洁人员和管理人员,以保证市场周边环境卫生。市容环境关乎城市形象。文圣区着力优化市容环境,提升城市文明形象。强化综合治理,实施网格化综合治理,设立志愿服务站,强化社区街巷、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小区车辆管理,畅通消防通道,建立完善社区“15分钟生活圈”,积极开展“民法典进社区‘典’亮美好生活”等活动,切实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您好,请问您需要办理什么业务?”“请跟我来,我来帮您复印证件……”在文圣区公共行政服务中心,帮办队伍成员热情服务,义务为群众提供办理业务、复印和照相等服务。服务大厅设置学雷锋志愿服务站、无障碍卫生间、母婴室等,并配备文明引导志愿者服务群众,赢得办事群众的交口称赞。“真高兴,在家门口就能得到书法老师现场示范和手把手的指导。”家住辽阳市文圣区东京陵街道恒大社区的李阿姨兴奋地说。这得益于恒大社区联合辽阳市文联、市书法家协会共同开展的“时代风尚”新时代文明实践文艺志愿服务活动。目前,文圣区已高标准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个,建成乡镇(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4个、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65个,实现中心(所、站)全覆盖,经常性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每逢节假日,文圣区志愿服务总队志愿者便相约来到朴家沟村亲和颐养敬老院,为老人们送上节日祝福;青年志愿者为留守、困难儿童送上慰问品及青少年自护手册,帮助他们健康快乐成长;东京陵街道黎明社区工作人员及志愿者来到小区独居老人家中,关爱老人送温暖……据统计,文圣区已组建庆阳街道志愿服务队、青年志愿服务队、广场社区爱心团队志愿者服务队等26支志愿者服务队,在平凡的志愿服务活动中传承文明,弘扬正能量。位于小屯镇的谷里露营基地成为露营爱好者的集聚地。辽宁日报记者严佩鑫摄守护生态共建共享美丽家园被誉为辽阳后花园、天然大氧吧的太子岛十里画廊,在炎炎夏日再度成为游客消夏纳凉的好去处,大家在这里喂鱼赏花、体验天空之境,尽享惬意的休闲时光。在十里画廊景区,新增设的拍照打卡地,越来越多的游客相互邀约在大自然里共享清凉。今年夏季,十里画廊景区新搭建了几十处主题避暑凉亭,游客可在此休息、纳凉,还有很多摄影及美术爱好者也纷至沓来,用手中的镜头和画笔记录这美丽景色。良好的生态环境,促万物和谐共处。在十里画廊,游客们还有机会与小动物和谐相处,收获一份轻松与惬意。春有桃花、野梨花悬崖绽放;夏有绿树成荫、山花遍野、荷花傍水……近年来,文圣区立足太子河风光带地域优势,不断增添新景观,积极打造风格迥异的景观带,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游玩。太子岛村葡萄种植户胡丽媛,是河东新城第一批拓荒者,十几年来,她用心守护着一片属于自己的“世外桃源”。如今,她的葡萄采摘园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客人。这些都得益于文圣区严格环境准入制度,坚决不引进“两高”企业、不承接污染企业转移,持续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近年来,文圣区牢牢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潮流,深入践行“两山”理论,高站位推进生态治理,大美河东的空气更清新、河水更清澈、大地更清洁。高站位推进生态治理取得明显成果。文圣区已完成小屯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建设,高营墙污水处理设施稳定运行,水峪村矿山修复治理有序推进,认真落实河长制、林长制各项职责,整治河湖“四乱”点位153个,更新造林290亩,栽植苗木3.9万株。随着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太子河流域水质逐年提升,太子河生态风光带已变成候鸟迁徙的补给站、市民运动休闲的好去处。绿色发展之路行稳致远。文圣区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契机,实施村屯绿化项目20个,新建东京城遗址公园,新增造林面积7200亩;新建太子河两岸生态景观路38.65公里,太子河历史文化风光带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太子岛成为享誉省内的都市休闲“后花园”。环境变好了,最受益的是居民。“现在是路畅村美,生活环境越来越好,在城里工作的孩子时常会带朋友回来休闲度假。”庆阳街道稠井子村村民潘玉芬看着变化巨大的村容村貌,兴奋地说。走进文圣区各村镇,映入眼帘的是干净整洁的道路、鲜花环绕的庭院,生机勃勃乡村美景跃然眼前。村容村貌悄然改变,“颜值”不断升级。“小区越来越美,咱心里别提有多开心啦。”夏季,辽阳市文圣区东京陵街道金域揽镜园区小桥流水、垂柳依依……经过十多年的开发建设,河东新城绿草如茵、高楼林立,设计师、建造者手中的一张张图纸变成了现实,成为宜居宜业的新家园。每逢月初,文圣区住建局的工作人员都会例行对各小区的绿化和环境卫生进行巡查。例行巡查既促进了各小区的垃圾清运和环境卫生治理,也推动着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不断进步。看到小区变得干净了、整洁了,居民乐在心里。如今,滨水宜居的新文圣已吸引更多居民入住。记者:严佩鑫
    08/26
  • 辽宁省朝阳市双塔区高质量推进城市更新——把实事办在老百姓心坎上
    最近,经常开车路过朝阳市大白楼中心市场的市民有些“不适应”,曾经可以随心所欲穿行的市场,如今增设了三条单行线,只能按交规行驶。虽说“不适应”,但拥堵道路变得顺畅有序还是让大家心生满意。“以前有客人打车到这里,我都特别打怵,进不来出不去的。改造后,不但交通顺畅了,而且环境也大变样。现在没事时我就愿意来这里等活儿。”出租车司机马师傅乐呵呵地对记者说。不只是大白楼中心市场,双塔区城区建设的变化展现于方方面面,废旧厂房成了街心公园、治理后的什家子河碧波荡漾、老旧小区换了新模样……在重点推进的城市更新项目中,朝阳市携手双塔区实施了一批民生工程,这些实事真正办到了老百姓的心坎上,道路交通顺畅、人居环境变靓、生活品质提升,推窗见绿、出门即景的宜居生活正逐渐向双塔区居民走近。双塔区大白楼中心市场街区新装饰的彩绘墙引来市民争相打卡。(来源:双塔区委宣传部)双塔区大白楼中心市场街区内新建的小公园成了市民休闲的好去处。(来源:双塔区委宣传部)更新中留住城市烟火气“真是难以置信,这路面宽敞平整,这交通顺畅有序,这环境面貌一新。在90多天前这里还是全市交通堵塞严重、环境卫生脏乱差等问题突出的街区,现在就变成了新晋网红打卡地,既留住了历史记忆,也留住了城市‘烟火气’。”在前不久朝阳市举办的民生项目拉练活动中,受邀参加的全国人大代表王颖看到刚改造完成的大白楼中心市场赞叹连连。大白楼中心市场街区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初,是双塔区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便民惠民市场,年销售总额达2亿元以上。随着市场使用年限增加,昔日繁华商圈历经岁月洗礼渐渐失去了往日辉煌。遮阳棚、铁皮棚、外接门斗、落地雨搭等私搭乱建比比皆是,广告牌匾、宣传标语横七竖八,占道经营、店外经营随处可见,车流人流混杂,交通拥堵严重,以鸽子市场为代表的脏乱差让当地居民更是苦恼。该街区渐渐成为城市发展的“堵点”,市场管理的“难点”,百姓生活的“痛点”。为解决中心市场街区顽疾、让中心市场重新焕发生机,今年4月,朝阳市决定结合北沟修复和周边老旧小区改造,采取“微更新、微改造”的方式,对中心市场街区进行全面维修升级改造。此次维修改造范围东起朝阳大街,西至友谊大街,南起竹林路,北至长江路,光明街贯穿南北,龙城路横亘于东西,辖区内有7条支路,占地0.54平方公里。在中心市场改造工程展开之初,双塔区联合朝阳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朝阳市公安局、朝阳环境集团等相关部门,详细调查走访,倾听百姓心声,“一户一策”提出解决方案,既改面子又换里子。国网朝阳供电公司双塔区分公司、朝阳市自来水公司也全力配合,提供供电供水保障,确保工程顺利推进。中心市场改造工程在原有形态的基础上,从空间形态、街区环境、文化展示、经济业态4个方面入手,科学规划、严谨改造,让中心市场旧貌换新颜。具体来说,在空间形态上,规范交通空间,引导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规范停放,减少人车混行,保障通行效率;在街区环境上,打造小型游园和休闲广场,增加绿化面积和景观小品。布置街路花箱、树池,增加街道绿化;在文化展示上,增加文化符号,提炼文化元素并融入景观设施中,提升区域文化氛围;在经济业态上,采用“规范整治+品质提升双管齐下”策略,提升外摆区的商业活力。改造后,中心市场的废旧泵房墙体焕然一新,墙面上盛放的玫瑰花着实吸引眼球;占道经营者进入统一商亭进行经营;拥挤的马路用护栏隔开,车辆有序通行;原脏乱差的鸽子市场变身成为美丽街心公园,在此遛弯的市民各个气定神闲。“改造后,店门前宽敞了,有地方停车了,生意也好了。”在中心市场经营30多年塑料制品的业主张先生说。什家子河综合治理工程正紧锣密鼓建设中。(来源:双塔区委宣传部)治理出水清岸绿好生态初秋的天气依然炎热,记者在什家子河综合治理工程现场看到,大型机械正在施工人员的操作下展开联合作业,主河槽防护工程、堤防工程、道路工程、绿化工程……正在按照计划进度全力建设中。作为大凌河的“姊妹河”,悄然蝶变的什家子河,即将被打造成朝阳的城市“会客厅”和新晋旅游“打卡地”。作为朝阳市民高度关注的重大民生项目,什家子河综合治理工程治理范围西至什家子河长深高速桥上行500米、东至大凌河河口,河道总长度9.3公里,建设内容包括防洪工程、生态治理工程和道路桥梁工程。按照朝阳市委、市政府关于什家子河综合治理工程的有关要求,双塔区以“一次规划到位、分期建设实施、区域综合治理”为原则,全面做好产业配套、便民服务、生态环境等区划功能整体提升工作,积极引导沿河企业向开发区集聚,将什家子河片区建设成为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示范区。“什家子河综合治理工程完工后,周边环境和城市服务保障功能都将得到全面提升。”项目负责人表示。工程投运后,东三家大桥至龙城大桥段橡胶坝实现蓄水,预计可新增水面850亩、新增湿地景观7处、新增湿地450亩、新增绿地面积520亩,防洪能力也会从20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综合整治区域内的口袋公园、停车场、休闲广场、人行步道等便民利民项目陆续建成投用,届时一幅水清岸绿生态美的画卷将展现在市民眼前。小朋友在改造后的双塔区西街小区公园内玩耍。(来源:双塔区委宣传部)改造出幸福宜居新生活“曾经,小区内基础设施老化,环境比较杂乱,卫生也不好,没有规划停车位,车辆都是乱停乱放,不仅存在安全隐患,住在这里也不舒心。”双塔区凌河家园小区居民林忠说,前些年大家都盼着小区能变个样儿。老旧小区问题,既是居民的“心病”,也是城市的“痛点”。为让居民能够有一个整洁、舒适的居住环境,今年凌河家园被纳入双塔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之内。经历几个月的时间,凌河家园小区内的道路变得宽敞整洁,停车线清晰明了,同时还配备了健身器械,整个小区面貌焕然一新。“现在天气好的时候,总能看到小区的老人围坐在院里聊天,小广场上的健身器材更是利用率极高。”林忠的言语中透露着对小区改造的满意,可以理解,毕竟小区居民的生活向着舒心和幸福又迈进了一大步。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提升了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让百姓直接受益的重大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截至目前,双塔区改造老旧小区30个,推动58个老旧小区物业管理水平提档升级,推动老旧小区面貌实现质的提升。作为多项民生工程的参与者,朝阳市规划设计院院长玄律表示:“我真切感受到了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在民生工程建设中勤政为民的浓浓情怀,真正将民生工程建成了民心工程、口碑工程。”记者:张辉
    08/26
  • 辽宁省朝阳市:秋水长天共一色 凌河飞鸟舞翩翩
    连日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黄嘴白鹭和被誉为“鸟中大熊猫”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频现朝阳市城区大凌河“同框共舞”。据资料介绍,黄嘴白鹭不仅是国家级重点保护物种,也是世界级珍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鸟中大熊猫”黑鹳全球种群数量较少,是难得一见的珍禽。摄影:白铁军据长期拍摄鸟类题材的摄影人介绍,每年,黄嘴白鹭和黑鹳都会现身在朝阳市城区大凌河段,但种群数量不多。珍稀鸟类频现,标志着大凌河生态日益向好向优,良好的环境吸引着诸多鸟儿前来栖息繁衍。时下,野生鸟类以白鹭种群为主活跃在朝阳市城区大凌河,据拍摄者观察,白鹭种群最多时超百只,大群起舞成为初秋时节一道美丽风景。
    08/23
  • 辽宁:“会”聚活力促消费
    图为展会现场人潮涌动。(摄影:查金辉)近年来,辽宁省加快推进品牌展会培育进程,以优质会展资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日前,第20届中国·沈阳国际家博会秋展在沈阳国际展览中心开展,凝聚行业信心,激发市场潜力,释放产业活力,九大展馆汇聚千余家企业,吸引了众多消费者前来光顾。
    08/23
  • 辽宁省朝阳市:推进水泵厂历史文化街区活化利用 让老工业遗存“活”起来
    日前,朝阳水泵厂历史文化街区修缮项目施工现场一片忙碌,这处承载着城市发展历史、印刻市民记忆的工业遗址,正在修缮保护中“活”起来,并与现代的都市逐步融为一体,在延续历史记忆的同时获得功能新生。朝阳水泵厂成立于1958年,1978年搬迁至现厂址,采用职住一体的小型工厂大院建设模式,先后建造了变电所、翻砂铸造、机械加工等车间,并建设宿舍、仓库、办公楼、托儿所、住宅楼等基础设施。朝阳水泵厂是中国机械部定点56家生产水泵专业厂之一,曾为毛主席纪念堂、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南极长城考察船等多项国家重点项目提供配套产品,见证了朝阳地区的工业发展历史。朝阳水泵厂历史文化街区效果图2022年12月12日,辽宁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复朝阳水泵厂为省级历史文化街区。街区保护范围用地面积为3.26公顷,其中核心保护范围用地面积2.94公顷,涵盖历史建筑13栋,50米以上的历史街巷4条。按照市委、市政府审定的设计方案,活化利用项目重点围绕中小学生、儿童和行业培训人员等受众主体,建设以科普教育、应急安全教育为主题的互动体验场所,全面建设以“工业文明记忆,智慧城市客厅”为目标,以文化、商业、办公等功能为主导,功能复合、工业风貌与现代生活交融的高品质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全力打造最有记忆的城市目的地、朝阳文化旅游的新地标,项目建成后将极大丰富市民的城市生活体验,彰显城市文化底蕴和精神风貌,为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奠定坚实基础。目前,水泵厂历史文化街区一期工程13栋历史建筑本体保护修缮工程已逐步进入收尾阶段。二期项目已经开始组织建设管网工程,场馆建设施工同步实施,应急防灾避险科普体验馆和科普体验区,预计今年10月底前投入运营。自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工作启动以来,朝阳市紧盯目标任务,对标“申名”要求,全面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通过“工业遗存+新商业”模式,将老工业区活化利用,全面提高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水平,推动工业旅游创新发展。记者:孙健郭军
    08/22
  • 辽宁朝阳:探寻文化根脉感受奋进力量
    8月的辽沈大地青山叠翠、绿水长流、天高地远,宝藏小城朝阳张开怀抱迎来探秘宾客。8月12日至14日,由中国新闻社、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央广网、国际在线、东北新闻网等中央及省内重点新闻网站记者以及粉丝量千万以上的全国网络大V、全国知名商业网站平台相关负责人组成的“何以中国·寻根辽宁”网上重大主题宣传活动参访团深入朝阳市。媒体记者以及网络大V们,带着智慧的双眼和充满期待的情感,用鲜活的笔触和镜头,把一个更加活灵活现的朝阳呈现给了广大网民。“何以中国·寻根辽宁”网上重大主题宣传活动参访团走进牛河梁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探访中华文明之源。图为参访团成员在第二地点(祭坛、积石冢)保护展示馆参观感悟。(摄影:吴然)探寻文化根脉朝阳市是文化大市,更是文物大市。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围绕建设特色鲜明的休闲旅游目的地目标,着眼“让文物说话,让历史发声”,持续加大文物保护和博物馆建设力度,全市文博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参访团一行走进博物馆、遗址、景点进行点位打卡,引导网民从中华五千年文明中汲取力量与信心,理解古代中国,理解现代中国,理解未来中国,真正理解“何以中国”。参访团一行首先来到朝阳博物馆。聆听文物背后的故事、留下珍贵的影像……大家边走边听边记录,遇到疑问还不时向讲解员求解。观展结束后,来自网易辽宁的编辑刘帅男肯定地说,朝阳与古丝绸之路关系密切,“西有敦煌,东有朝阳”的说法是有据可考的。博主@种花家的菌事兔迫不及待地在微博上分享所见所感,其写道:走一步百年,望一眼千年,感受一座城最好的方式就是从博物馆开始。生动文字和精美图片一经发布,瞬间点燃了全国各地朋友想要了解朝阳的热情,朝阳之旅冲上微博热搜。在朝阳鸟化石国家地质公园,参访团一行徜徉在国内最大的古生物化石博物馆,穿梭于世界最大的迁地保护木化石林,零距离观赏中生代地质长廊,大家无不惊叹。他们中的一些人平生第一次与第一只鸟、第一朵花相遇,立即拍照发圈,进行线上科普。博主徐应旺有感而发:“没想到能这么近距离与化石对话,这些化石是最好的教科书。”在牛河梁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不久前刚刚重新开馆的牛河梁遗址博物馆受到大家一致称赞。一些曾到过这里的媒体记者说,牛河梁遗址博物馆里变化太大了,文物陈列和布展方式都令人耳目一新,还增设了360度沉浸式多媒体演示厅,增强了互动性和体验感。今年3月末开始,在省委宣传部和省文旅厅的指导支持下,朝阳市以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为工作原则,全面推进牛河梁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维护修缮工程,助力加快推进红山文化申遗。“文明发端地,古国牛河梁。”首次来到这里打卡的中新社辽宁分社记者孟令卓表示,牛河梁早已声名远扬,在中华文明起源的“满天星斗”中,红山文化是最闪耀的一颗。多次想象过与她相遇的场景,当5000多年前的文明活生生地呈现在眼前时,还是超越了想象,既激动又自豪。感受奋进力量此次活动中,参访团一行除了探寻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根脉、讲述辽宁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外,还关注地方经济发展的新成就、新亮点,注重通过多元化视角不断丰富“何以中国”的时代答案。他们走进部分重点企业,沉浸式地感受朝阳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奋勇争先、在深化改革开放上力求突破、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上砥砺奋进的蓬勃风貌和崭新成果。在辽宁天亿机械有限公司,大家全面了解到企业运行、数字化工厂建设、科技创新应用等情况,亲眼见证了较高水平的数字化应用场景,切实感受到朝阳县数字赋能和智能制造领域转型增效成果。参访团一行表示,这就是“智慧工厂”,不愧为国家级精特新“小巨人”。来到辽宁人民康泰现代物流医药有限公司,帅气的药品分拣员们在现代化机器的辅助下,迅速锁定目标,完成分拣任务。大家感叹:比起偌大的工作场地,这里的员工数量屈指可数,智能化可真是了不起!作为朝阳市的重点医药物流项目,公司着力打造智慧医药物流新标杆,目前,正加快建成东北三省医药行业最先进的智能化、信息化药品仓储分拣中心,为推动朝阳市物流产业高质量发展添助力、增动能。在朝阳浪马轮胎有限责任公司,大家了解到,通过重组转型,该企业发展之路越走越宽,该企业还成为我省首家实现技术出口的企业,都十分钦佩企业改革创新的力度。企业负责人介绍说,浪马轮胎历经21年的发展,时刻用长征精神鼓励自己,传承红色基因、凝聚蓝色力量,浪马人将继续秉持优良传统,向着成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轮胎制造商和服务商的愿景迈进。几天的实地探访接近尾声,参访团一行表示,朝阳的飞速发展就是辽宁飞速发展的一个缩影。大家不仅在寻根之旅中探寻到了文化之根,也深刻感受到了朝阳的文旅融合、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魄力和潜力,有理由相信朝阳未来可期!他们也纷纷表示,今后,将继续关注朝阳高质量发展的新进展、新亮点,为让更多的人爱上朝阳、向往朝阳助力。记者:韩云波
    08/22
  • “为一个展赴一座城”:精品就是流量密码
    这个暑期,我省文博游持续释放旺盛动能。跨省而来的观众占据主流,以“行走的GDP”模式成为拉动多业态消费、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的新引擎。8月10日,辽宁省博物馆接待观众24181人,创历史新高。暑期首月该馆接待观众32.8万人,比去年同期增长63.38%,其中省外观众占六成,辽博在省外的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为持久增强观众黏性,文博场馆打出了什么牌?相关链条上的各业态从业者,如何稳稳接住这泼天富贵,从而为文旅融合科学赋能?本报今起推出“六成观众来自省外”专题报道,详细解析我省文博场馆人潮涌动的外因驱动和内在逻辑。“从北京飞来‘二刷’很值,很必要”——用文博展的高品质拉动观众“刚需”“宝子们,现在买明天机票飞过来还来得及啊!这几幅宋画是一级文物,露面展出可是有限期的。”8月2日,辽博一楼2号临展厅外,刚从“廉韵清风——中华优秀传统廉洁文化展览”逛出来的观众林女士,操着一口京腔,兴奋地向同学群里发语音。馆藏资源丰富的辽博每次推出新展,都会受到观众的热烈追捧。受访者供图面对记者询问,来自北京的林女士说,这是她本月里“二刷”辽博,“两周前刚取消预约制时就来过,逛了一整天,最后路过这个展厅时没太注意,错过了。回去看网友分享才知道,这既是古代廉洁文化展也是书画大赏,多件辽博馆藏的重磅级古代书画作品参展,难得一见,这些展品对我以后的论文写作大有帮助。”特别是听说其中赵构书、马和之画《唐风图卷》、文徵明《漪兰竹石图卷》等南宋、明代的名家书画珍品只展到8月4日,她急了,决定为这个展再飞来一次。“一睹真容,值!”她满足地笑了。像林女士这样求知欲旺盛的文博爱好者,并不鲜见。为了一座馆、一个展览甚至是一件文物、一场解说而千里迢迢奔赴一座城的现象愈加显著,体现了公众对高品质文博展览的刚性需求。众多省外观众为何把辽博作为目的地?答案是多方面的。业内人士透露,国内6800多家备案的博物馆,持续火爆的顶流约占10%。聚焦观众需求,持续擦亮品牌,高频次推出精品展览,是站在“塔尖”的一批博物馆牢牢抓住流量的密码之一。以辽博为例,其系列展览连续5年入围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活动,获精品奖2次、优胜奖2次、国际合作入围奖1次……其中的关键词之一就是“求精”。精益求精,进一步促成了越来越多的探知型“铁粉”与博物馆的双向奔赴,哪怕是一个原本“计划外”的临展,也要力求精品化。辽博学术研究部副主任王忠华谈及“廉韵清风”展览时坦言:“做好这个展的难点在于既要阐释好廉洁文化,还要有合适的文物。”为使展品与展览传递的主题思想高度契合,并体现出辽博特色,策展团队精挑细选出87件(组)珍贵文物,通过挖掘、梳理历史文献、文化经典、文物资源中的廉洁元素以及古圣先贤、清官廉吏的嘉言懿行,以物说廉,以达到浸润人心效果。而且辽博这回一气儿展出了多件宋代书画,像南宋徐禹功的《雪中梅竹图卷》是首次以全貌亮相,实属难得。“从这个特别美的舞蹈里,才知道‘洛神赋图’在辽博”——辽宁全方位整合资源立体打造文化“IP”记者昨日查询,在博物馆头条热搜榜、大众点评APP文博榜中,辽博屡登“热推榜”前十。翻阅最新点评,省外网友留言比比皆是——“虽然是赶了早上3点第一班飞机匆匆来沈阳,但是一口气看了很多精品文物,意犹未尽。”暑期观众数量屡创历史新高,来自省外的人数占六成,这是全国观众对辽博高频次推出优质展览的积极反馈。2023年,辽博“构建展览叙事体系,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项目入选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入围案例。项目所呈现的,是辽博对展览叙事体系从探索到构建的创新实践,从2019年的“又见大唐”“又见红山”、2020年的“唐宋八大家”、2021年的“龙城春秋”、2022年的“和合中国”到2023年的“丹青万象”……每年至少一个现象级文化大展,业内瞩目、观众叫好。不仅如此,也实现了对观众“月月有新展”期待的满足。以近3个月为例,6月的“群星璀璨时”“出将入相”,7月的“廉韵清风”“山海有情天辽地宁”,以及8月底将推出的古代家具展,助燃了暑期文博游的“热辣滚烫”。常常爆满的博物馆行李箱寄存处,成为外地观众对辽宁历史文化格外钟情的一个缩影。辽宁日报记者吴丹摄立足高质量展陈的同时,积极开拓创新,用心多维赋能展览,用情与观众建立更多元、更广泛的文化链接,用力形成立体化传播优势,才能更生动地讲好中国故事。于是我们看到了,以展览为核心,整合省内文艺院团、文博机构、文学美术创作机构等资源,让文物跨维度“活”起来、动起来。众多网友和观众念念不忘,今年5月4日辽博、辽歌共同打造的《国宝辽宁》系列舞蹈作品之“洛神篇”的快闪活动。一群裙裾飘飘的女子伴着悠长古韵昂首而行,扬袖转身。手执白羽红扇的“宓妃”娉婷婀娜,拨裙回转,徐缓沉静,还原了传世名画《宋人摹顾恺之洛神赋图》的景象,塑造出端庄秀美的洛神形象。“原来这幅画在辽宁,喊话辽博,什么时候能再展一次?”“盼望有生之年能亲睹这镇馆之宝一面。”在舞蹈“快闪”短视频的留言区,挂着省内外各地IP的呼声此起彼伏。3个多月前的惊艳瞬间,实为年底推出的“丰神有仪——辽宁省博物馆藏古代人物画展”埋下重磅“彩蛋”,久未展出的《宋人摹顾恺之洛神赋图》将在这一跨年大展上闪亮登场。此外,辽金历史文化主题文物展也将于年内亮相辽博。追求更加多样化、个性化、多维度参观体验的观众们,势必会对新展有更高期待。“系列大展的成功不是偶然。丰富的馆藏资源,策展团队孜孜不倦的求索打磨,加之文博热的升温,天时、地利、人和共同成就了辽博‘六成观众自省外’的文化现象。”辽宁省博物馆馆长王筱雯说。在辽宁,以“文博+研学”“文博+旅拍”“文博+打卡”等新型文旅体验为特征的花式文博游活动越来越受追捧。外地人担纲主力的文博参观热潮对我省文旅融合的推动、对城市经济的杠杆撬动以及对整体形象的提升等多重利好影响,正在显现。沈阳故宫附近一家挨着一家生意红火的古装旅拍店,吆喝着打卡盖章本的摊贩,热情相邀的导游讲解,推出两天两馆文博研学游套餐的酒店……无不提示着文博热的火爆和极强的辐射力。辽宁大学教授回宝昆认为,一拨拨游客被辽宁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吸引而来,我们要携手蓄力,不断把流量、热度转化为增量、美誉度,让文博场馆的好口碑更多地外溢。文旅战线如能以辽博、沈阳故宫博物院等文博名片为引领,开辟更多的差异化赛道,融合教育研学、文创开发、演出赛事、旅拍妆造、餐饮服务等产业,实现多核联动、多点支撑、成片发展的格局,才是喜见“六成观众来自省外”的最大乐事。记者:吴丹
    08/21
  • 风从海上来 潮涌渤海岸——辽宁省营口市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纪实
    繁忙的营口港。(来源:营口市委宣传部)渔民正在处理刚刚打捞上岸的海蜇。(来源:营口市委宣传部)中交营口LNG接收站项目施工现场。(摄影:傅义增)核心提示渤海之滨,烟波浩渺,白浪滔天。拥有165公里海岸线、海域面积1507平方公里的营口,从开埠通商到自力更生,从对外开放到融入“一带一路”,走上陆海统筹、向海图强、科技创新、开放发展之路。因海而生、依海而兴的营口,紧紧把握“海洋”这一鲜明的城市特色,依托临海优势,以三年行动为总牵引,加快培育发展海洋领域新质生产力,释放“蓝色潜力”,推动海洋经济“加速跑”,2023年,营口海洋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22.63%。面向未来,营口市将深入贯彻全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会议精神,锚定建设海洋经济强市目标,加强顶层设计,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加快重大项目建设,推动港产城融合发展,让“蓝色粮仓”更丰饶,“蓝色引擎”更强劲。仙人岛的七十二变在渤海之滨的众多岛屿中,仙人岛无疑是有故事、有内涵、有活力的一个。仙人岛的“七十二变”,折射出营口转身向海的坚强决心,向海图强的丰硕成果。仙人岛是一个繁忙高效的港区。这里水深浪静,终年不淤不冻,是东北地区难得的深水良港。在营口港的业务版图上,鲅鱼圈港区作为主体港区,主要承载集装箱、煤炭、钢材、粮食等业务。仙人岛港区则是营口临港工业发展的重要依托,主要建设与临港匹配的专业化码头及配套设施,主要承载原油和散杂货业务。两大港区业务上各有侧重,地理上互为掎角,功能上相互协同。今年5月,仙人岛港区201、202、203号3个5万吨级多用途泊位通过对外开放验收,标志着仙人岛港区实现全面对外开放。仙人岛最大的泊位是2009年投入使用的1号30万吨级原油码头,如今,2号30万吨级原油码头建设如火如荼,建成后,两大码头双剑合璧,将翻开仙人岛港区高质量发展的崭新一页。仙人岛是一个活力四射的开发区。提速提质临港经济,实现港产城协调发展,是仙人岛肩负的使命。随着中国海油、中国华能等世界500强企业先后入驻,一批科技含量高、投资规模大的优质项目相继落户仙人岛经济开发区。盛夏时节,投资上百亿元的中交营口LNG接收站项目施工现场塔吊高耸、焊花四溅,一派繁忙而有序的场景。中交营口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超说:“我们抢工期抓进度,目前工程总体进度近半。”仙人岛还是一个海洋牧场。仙人岛富晨海洋牧场项目总面积1.2万余亩,致力于打造海洋牧场、人工鱼礁、网箱养殖、底播增养殖、休闲渔业等新业态。目前,海参等海产品已投入网箱养殖,预计今秋上市。仙人岛更是一个风光旖旎的风景名胜区。这里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生态旅游示范区的白沙湾黄金海岸和万亩槐树林,细白如银的沙滩、余晖洒金的海岸、随风舞动的风车、历经沧桑的明代烽火台……仙人岛集海洋、森林、海岛、古迹于一身,成为环渤海高品质文体旅热门目的地之一。如今的仙人岛,港口物流、能源化工、综合贸易、滨海旅游四大主导产业各具特色,相得益彰,成为发展海洋经济的“桥头堡”和“试验田”。分身有术的营口海蜇凉拌海蜇皮、老醋蜇头、海蜇里子炖白菜、海蜇爪子炖拉瓜……走进辽河老街的大小饭店,可以品尝到多达数十种的海蜇菜肴。营口是我国纬度最高的海产品生产基地。在众多的海产品中,海蜇是当仁不让的“明星”。从高山平原之间逶迤而来的大辽河,在营口奔流入海,带来大量的浮游生物,加之渤海低温、高盐的生长环境,让营口成为海蜇生长的“乐园”。营口海蜇形美味鲜、口感爽脆、营养丰富,含有多种维生素、丰富的胶原蛋白和大量活性物质,是我国八大海珍之一。相传,清朝乾隆皇帝第二次东巡时,吃到御厨精制的营口海蜇后赞不绝口,海蜇也从此进入了宫廷食谱。从百年赶潮、千帆竞发的海蜇渔场,到年繁育海蜇苗4亿头、养殖面积超5万亩的海蜇牧场;从掌握独门秘籍的海蜇工厂,到占据全球海蜇市场C位,营口人一直是我国海蜇产业的弄潮儿。营口海蜇年加工量和年出口量均排在全国首位,是全国最大的海蜇加工基地和出口基地,被中国渔业协会授予“中国海蜇之乡”称号。营口不仅盛产海蜇,更拥有完整的海蜇全产业链:有近5万营口人从事海蜇养殖、捕捞、收购、加工、贸易行业,业务遍及海内外。国内海蜇加工企业80%以上由营口人开办,营口海蜇贸易量约占全国80%以上,上海各大水产市场销售海蜇人员90%来自营口。买全球、卖全球。“中国海蜇之乡”的眼光与胸襟已拓展到海外。从东南亚到非洲、从欧洲到南美,营口人把世界各地的海蜇运回家乡加工,又远销到世界各地,使营口成为全球海蜇生产、加工、贸易、流通集散整条产业链的核心。据统计,营口产海蜇成品中,采用进口原料加工的占总量的9%。全国海蜇出营口,营口海蜇出盖州。盖州市海蜇加工及出口量居全国之首,占全省80%、全国60%份额,是全国最大的海蜇捕捞场和国家海蜇出口基地。2020年,位于盖州市的辽宁中顺海蜇交易市场投入运营,实现了海蜇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并逐步走向精细化、标准化。营口辰光水产有限公司总经理陶思晴说:“过去是卖水蜇、卖蜇皮儿,靠量取胜。现在对裙边、爪子、脑子、里子精细分解、精深加工,靠品质和品牌取胜。”无论是饭店里花样翻新的海蜇菜品,还是层出不穷的海蜇成品,营口人通过延链补链强链,让海蜇“分身有术”。他们发掘海蜇全身每一个部位的价值,打通产业链上的每一个环节,激活创新的每一个要素,把“营口海蜇”打造成为“国家地理标志商标”和“中国驰名商标”,开启创新驱动、品牌崛起的新航程。营口海货的鲜味密码营口是我国纬度最高的海域,冬天近海甚至会结冰。较低的水温使水产品的生长周期变长,对于贝类和冷水型鱼类而言,更长的生长周期意味着蛋白质、氨基酸等营养成分的更多累积,保证了鲜嫩多汁的口感。华灯初上,辽河老街热闹非凡。夏夜是属于烧烤、海鲜与啤酒的,营口出产的贝类鲜度足、口感好,烧烤过后带着极鲜的汁水,连汁带肉一口吃下,鲜味与香味轮番滚动。再佐以产自本地的可口可乐与百威啤酒,令无数游客大呼过瘾。营口人珍惜海洋的馈赠,用尽巧思,将河海之鲜留在食客的唇齿之间。泥溜儿、玻璃牛、海锥儿……先民们赋予这些营口海鲜十分接地气的名字,这些看上去朴实无华的地域美食十分扛打,既出现在市井小巷的烟火升腾里,也出现在星级酒店的必点菜单上。蛸夹子豆腐是营口一道著名的特色菜,以本地特产野生蛸夹子(芦蟹)为主要食材制作而成,其制作技艺已入选营口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口感脆爽的海蜇、壳薄体肥的对虾、肉质肥硕的鲅鱼、鲜味十足的文蛤……营口海鲜出现在全国各地,为食客奉上一场又一场视觉与味蕾的双重盛宴,成为营口美食、营口文化走出去的绝佳载体。百年港城的精彩蝶变沿着辽河遇见海,在美丽的西海岸,赏夕阳坠海,观鸥鸟起舞,在辽河老街体验氤氲的烟火气,在西炮台感悟凛凛英雄气……入夏以来,无论是外地游客,还是本地居民,不约而同地一路西行,在海边漫步,看看百年老建筑,感知百年港城的历史回响。1861年,营口开埠,成为东北地区历史上第一个对外开放的通商口岸。作为那时东北地区最大的物资集散中心,营口有着“东方贸易良港”“关外上海”等美誉。1984年,随着第一声开山炮的响声,营口港鲅鱼圈港区开工建设。从此,营口港从河港转身向海,在渤海湾畔开启了走向深蓝、再展雄风的全新征程。从河到海、从辐射东北腹地到融入“一带一路”,营口港成长为亿吨级港口,并贯通起一个港产城融合发展的壮阔故事。当年盛产鲅鱼的鲅鱼圈,也在港产城联动中完成了从小渔村向开放海港城的华丽转身。历经40年峥嵘岁月洗礼,营口港已成为全国最大集装箱内贸港,航线覆盖我国沿海30个主要港口。航运业务遍及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40多个港口,日益显现出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独特神韵。渔市街道、滨海街道、望海街道……河海印记在营口随处可见,因海而立、向海而兴的基因深深镌刻在百年港城的每一个角落。今天,营口人再一次把目光转向蔚蓝之海,重新认识海洋、亲近海洋、拥抱海洋,争当海洋强省的桥头堡和弄潮儿。记者:侯悦林徐鑫
    08/21
  • 守护生灵 和谐共生——营口市维护生物多样性不断完善保护机制
    盖州市杨运镇奋英村村委会院内的银杏树2022年,一对野生丹顶鹤来到营口永远角湿地安家并成功过冬。次年3月,它们在永远角自然孵化两只雏鸟。2024年4月,丹顶鹤在营口实现第二次自然繁育,又孵化出一只小鹤。丹顶鹤连续两年在营口越冬并自然繁衍,离不开营口市民的关心爱护。依托“林长+志愿者”机制,数十名志愿者林长积极参与永远角湿地巡查巡护,实时监控湿地周边环境变化,确保了丹顶鹤安全栖息,永远角湿地也成为网红打卡地。近年来,营口市不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探索出“林长+法治”新模式,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协作,依法惩处破坏森林、草原、湿地、野生动植物等违法犯罪行为,强化湿地资源、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保护,加大重要生态功能区和生态脆弱区保护力度,为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物安全建立了更加完善的法治化保护机制。据了解,2021年,营口市林业和草原局联合多部门,建立了打击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部门间联席会议,常态化组织林草、公安、市场监管、海关等执法力量,对野生动植物重要分布地、集群活动地及候鸟繁殖地等进行监督检查,保持高压打击态势。2024年初,营口市市级林长签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管理工作的令》(营口市2024年第1号林长令),以“林长制”助推野生动植物保护,把野生动植物保护融入地方工作大局,一体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据介绍,目前营口市有野生动物种类66科286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54种、省级保护动物60余种。木本植物40科87属181种,草本植物50科124属183种。为守护好这些野生动植物,营口市紧紧抓住“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爱鸟周”“世界野生动植物日”等时机,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全社会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法治意识,逐步构建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社会行动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营口市自然湿地主要分布在大辽河入海口及下游滩涂。大辽河口是全球9条鸟类迁徙通道之一的重要补给站,每年4月上旬到5月上旬,大批鸻鹬类(以斑尾塍鹬、大滨鹬等为主)水鸟聚集到这里做短暂停留,数万只候鸟飞舞的景象,形成“鸟浪”奇观。市林业和草原局联合相关部门实行湿地分类管理,多措并举修复湿地生态环境。随着不断加强湿地保护修复,永远角湿地生态状况持续改善,生物多样性日益丰富。这片“城根湿地”绿水荡漾,野鸟飞翔,充满生机。古树名木是大自然留给人类的宝贵资源,是承载文明记忆的“活化石”,见证着一座城市的文化和历史发展。据统计,营口市现存古树名木120株,其中一级古树16株、二级古树12株、三级古树83株,名木9株。千年古树5株,分别为白蜡1株(2600年)、油松2株(1200年)、国槐2株(1000年)。这些古树名木,承载着营口这座城市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寄托着乡愁情思。近年来,在推深做实林长制的带动下,营口市各级党委、政府统筹全面保护与分类施策,严格保护古树名木及其生态环境,实行“一树一策”科学救治和保护措施。不断建立健全法治和政策体系,编制保护规划,建立普查鉴定、管护巡查等制度,构建起古树名木保护法治化网络体系。随着古树名木保护修复力度不断加大,营口市民的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城市绿意更浓。记者:仲属宁
    08/20
  • 厚道阜新热情待客 辽京男篮上演大戏
    激情夏日,全国篮球城阜新的篮球氛围因为辽宁男篮和北京男篮的到来而变得更加浓烈。8月13日,2024辽篮夏季篮球对抗赛(阜新站)比赛在阜新市体育馆举行,场内场外挤满了辽篮球迷。面对此次对抗赛的北京男篮一行人,“厚道阜新欢迎您”的口号响彻上空。阜新人将待客的盛情展现在各个方面,让每一位外地人都感受到了浓浓的厚道情分。比赛开始前,阜新市向辽宁男篮赠送了精心雕刻的玛瑙篮球,辽宁男篮也向阜新回赠了“辽宁男篮”球衣。开球之后,辽宁男篮发挥出色,多次撕开北京男篮的防线。韩德君与李晓旭在内线发挥稳定,篮板球控制得力,给予了球队强大的内线支撑。老队员丛明晨、赵率舟投篮精准,拿到本队得分前两名,新秀俞泽晨、李虎翼得分上双,张峻豪、张陈治锋、黄秋实等新员发挥出色,以灵活多变串联起整个队伍的进攻。北京男篮这边,老队员方硕表现依旧抢眼,积极拼抢,进攻端也频频得手,展现出出色的投篮手感,三分线外多次命中,拿到本场1分的最高分。最终,辽宁男篮以84:70击败北京男篮,比赛在观众们的热烈欢呼声中落下帷幕。整场比赛高潮迭起,双方球员拼尽全力为观众奉献了一场极具观赏性的篮球盛宴。记者:陈力华姜楠马志宇
    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