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丹东
今日丹东
  • 新疆塔城“融情”宣讲团来丹宣讲
    9月19日,新疆塔城地区“融情”宣讲团来我市开展系列宣讲与交流活动,搭建两地文化交流桥梁,凝聚援疆工作的强大社会力量。宣讲过程中,宣讲团成员讲述了“医”路援疆、爱“洒”塔城等鲜活故事,生动展现了当地的风土人情与社会发展成果,引起了现场观众的情感共鸣。本次宣讲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推动两地文化实现相互认识与融合,也强化了各界对援疆工作的认同感和支持度,更加巩固了两地各族群众血浓于水的深厚情谊。“作为新疆塔城地区‘融情’宣讲团的一名成员,我非常有幸能够来到辽宁参加这次爱国主义教育之旅,这次旅行让我感到非常震撼,而且丹东与我们巴克图都是边境城市,也都是为了祖国的繁荣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希望以后祖国能够更加繁荣昌盛!”新疆塔城地区“融情”宣讲团成员齐增昊说。新疆塔城地区“融情”宣讲团成员田纪芳表示,非常有幸能够到辽宁丹东进行深入学习交流,希望能尽自己一份力量,推动两地共同书写走向繁荣的历史新篇章。记者:葛怡鸣
    09/23
  • 我市举行基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工作人员职业技能竞赛
    9月19日,由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主办、市退役军人事务服务中心承办的全市基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工作人员职业技能竞赛在市劳动宫举行,来自各县(市)区的7支代表队21名业务骨干参赛。比赛聚焦政策运用、思政引领、矛盾化解等业务能力,设置笔试、风采展示、知识竞答、情景模拟等7个环节,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用,有效提升了基层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记者:吴琼
    09/23
  • 我市多部门联合开展网络安全宣传活动
    日前,丹东出入境边防检查站联合丹东铁路公安处开展了网络安全宣传活动,深入学校、火车站等人员密集场所,通过现场讲解、悬挂宣传横幅等形式,向群众宣传网络安全知识,切实增强群众网络安全意识、提升个人防护能力。记者:吴琼
    09/23
  • 2025丹东全民运动会钓鱼比赛开赛
    9月16日,2025年丹东市全民运动会钓鱼比赛暨金山湖垂钓节在元宝区金山镇黑沟水库垂钓场开幕。本次比赛由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元宝区政府联合主办,共吸引全市110余名钓鱼爱好者参赛。赛事设置团体赛和个人赛两个项目。元宝区代表队获得团体赛冠军,东港市、振安区分获团体赛二、三名;凤城市选手徐先生以67.5公斤的成绩夺得个人赛第一名。活动现场还组织了“铁锅炖大鱼”民俗体验活动,推动文体旅融合。据悉,未来两个月内,我市还将陆续举办篮球、足球、羽毛球等多项全民健身赛事。记者:王子宁
    09/22
  • 网信办启动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
    9月15日至21日,市委网信办围绕“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主题,组织开展第12个全国网络安全宣传周系列活动。举办网络安全宣传周系列活动是网络安全工作的重要内容。自2014年以来,我市已连续11年成功举办网络安全宣传周,每年力求更加贴近群众、深入群众,通过广泛开展知识竞赛、展览培训、应急演练等活动,让网络安全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机关、进校园、进军营、进家庭,有力推动全社会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的提升。今年网络安全宣传周期间,市委网信办将联合市教育局、市通管办、市公安局、中国人民银行丹东市分行、团市委、市总工会、市妇联等部门,同步开展网络安全知识竞答、网络安全展览、网络安全培训以及校园日、电信日、法治日、金融日、青少年日、个人信息保护日等六大主题日活动,以广大人民群众实际需要为导向,通过人民群众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形式,精心制作宣传产品,全方位、多领域普及网络安全法律法规、安全常识和防护技能,着力营造网络安全人人参与、人人共享、人人有责的浓厚氛围,与大家携手共建网络安全防线、共筑网络安全生态、共创清朗网络空间。记者:郑鑫李然博
    09/22
  • 我市启动2025年全国科普月活动
    9月16日,2025年丹东市全国科普月主场活动启动,决策咨询专家库入库专家、自然科学学科带头人、首席科学传播专家等众多科技界人士齐聚一堂,共谋发展,共商未来。活动现场亮点纷呈。《回望科普二十载聚力启航新征程》“晓科抖”丹东市全国科普月重点活动等视频,回顾了丹东科普工作历程,展示了本月重点活动。通过“闪电”科普方式对柞蚕产业和口腔健康展开专业科普,让观众快速汲取相关知识。活动中,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通过视频宣布成立中国园艺学会草莓分会丹东科技服务团,为我市草莓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科普月期间,全市将采取线上线下融合模式,突出“科技改变生活创新赢得未来”主题,开展各类科普专项活动143场(次),为公众打造全领域、全地域、全媒体、全民参与的科普盛宴,以科普助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记者:郑鑫李然博
    09/22
  • 丹东野外综合科学观测研究站挂牌成立
    9月17日,农业农村部丹东野外综合科学观测研究站揭牌仪式在丹东农业科学院举行。该观测站由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与丹东农业科学院联合申报建设,旨在系统监测辽东半岛农业生态环境,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支撑,观测站的成立,不仅填补了辽东地区系统性农业生态观测的空白,也为区域农业科研与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动力。观测站成立后,将重点围绕辽东半岛丰富的玉米、水稻等特色作物资源,系统记录气温、降水、极端天气等气候因子,深入研究其与作物生长、土壤质量变化及病虫害演变的关联规律,形成系统性观测数据。这些数据将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助力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及农业生态系统响应机制研究。接下来,辽宁省农科院与丹东农科院将进一步加强合作,充分发挥省市两级科研单位的优势,深化数据监测与技术创新,促进科研成果在政策制定、技术应用及产业发展中的转化。丹东农科院作为依托单位,将全力支持观测站的科研工作,持续升级技术手段,打造国内领先的野外观测科研平台。记者:邢漫
    09/22
  • 边城盛开文明花
    文明,一座城市的精气神,一个时代的价值观。在秀美边城丹东,文明之花娇艳夺目,芬芳着城市和乡村;文明实践遍地开花,浸润着鲜明的时代色彩。文明,正成为丹东又一个标签。振安区:聚焦群众需求焕发乡村新貌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不断改善硬件设施和农村人居环境。同兴镇变电村维修路面、排水沟下水井箅子,为公厕安装围挡,呈现道路平整、排水畅通、环境舒适的乡村新貌。同时,全力推进变电村五道河河道治理工程,改善通村道路环境,为附近居民提供新的公共休闲区域,展现出“安全、岸绿、景美”的河道新面貌。振兴区:点滴细节入手提升城市品质从“细”处入手、往“实”处用力,用实际行动营造安全、整洁、有序的人居环境,让居民幸福感“原地升温”。纤维街道始终坚持文明牵着民生,组织开展“楼道焕新颜”“建筑垃圾清理”等专项行动,引导居民主动参与文明创建工作。统筹各类宣传阵地,创新宣传方式,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国防教育等主题教育活动,进一步强化文明建设内在动力。元宝区:精准施策治顽疾城市面貌展新颜精准施策,补齐短板。兴东街道发起清理小广告专项行动,重点对墙面、公共设施等区域进行地毯式清理,倡导大家共同参与,抵制乱贴乱画行为,维护辖区环境。加强日常巡查,进一步规范非机动车停放,打造良好的市容市貌和街道交通秩序。东港:移风易俗促文明时代新风润人心合隆满族乡大力推进文明乡风建设,将移风易俗、乡风文明内容纳入“村规民约”,提升村民文明素养,助力和美乡村建设。广泛开展“文明家庭”“好媳妇”“好女婿”“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评选表彰活动,用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引导村民争做文明新风的倡导者、传播者和践行者。凤城:人居环境齐整治和美乡村入画来东汤镇持续加强人居环境整治和乡风文明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志愿者们定期开展“清捡垃圾我先行,美化环境促文明”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开展环境保护宣传。在“弘扬节俭美德,共建文明餐桌”活动中,志愿者走进餐饮店铺,发放文明餐桌公示牌,张贴反对浪费、崇尚节约海报,倡导大家做文明餐桌的践行者、推动者。宽甸:党建赋能树新风文明之花处处开充分发挥村“两委”议事作用,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党建是古楼子乡南荒沟村文明发展的“红色引擎”,村党组积极推行党员责任区服务模式,党员带头参与文明村镇创建,村民积极响应,营造浓厚创建氛围。从环境卫生到文化活动,从互帮互助到志愿服务,文明之花处处绽放,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深入。全村420户村民“户户有产业”的目标顺利实现,人均纯收入增加至2万元,村集体经济收益也攀上20万元的新高峰。记者:张瑞曲丹凤于国洪王一淞
    09/19
  • “银杏筑梦”行动点亮困境儿童未来
    在丹东,一场名为“银杏筑梦”的关爱行动正悄然改变许多孩子的命运。由市民政局牵头、“辽蕾计划”支持的“圆梦课堂”,通过免费特长培训和暖心陪伴,为孩子们叩开一扇通向自信与未来的窗口。每个周日的下午,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圆梦课堂的书法教室都是墨香四溢,一群孩子在这里用工整的笔画书写未来。他们大多来自留守、重残或经济困难的家庭。原来他们沉默寡言,不敢抬头。现如今,一支毛笔、一张宣纸成为了他们破茧成蝶的翅膀。“银杏筑梦”项目开展三年来,依托“辽蕾计划”全市布局,已在元宝、振安、东港、凤城四地设立多个“圆梦课堂”服务点,累计为超过3000人次困境儿童提供美术、书法、口才、写作等免费课程。“圆梦课堂”是儿童关爱服务的众多举措之一。市民政局积极链接社会资源,动员社工志愿者500余人次,为50个困境儿童链接腾讯公益助学项目;对接眼科医院为40余个孤弃儿童免费进行视力检查;积极开展社会融入活动,举办红色研学活动20余次,吸引了600多个留困儿童参与;为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提供假期托管和圆梦课堂等服务,惠及儿童3000余人次。记者:周晓明赵航潘阳明家齐
    09/19
  • 全省工业机器人操作手在丹东竞技
    9月15日至16日,2025年辽宁省工业机器人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在我市举办。本次大赛由辽宁省总工会、辽宁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主办,市总工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共同承办,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协办。大赛吸引了来自全省10个市的近60名选手参赛,设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两个赛项。比赛围绕工业机器人安装调试、集成维修、编程维护、故障分析处理等核心能力展开,全面检验选手专业技能水平。优胜选手将代表辽宁省参加全国总工会第二届职工数字化应用技术技能大赛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赛项。此次大赛的举办,不仅为我省工业机器人行业从业者搭建了技艺展示、经验交流、互学互鉴的平台,更有效激发了从业者钻研技术、提升技能的热情,对推动区域工业机器人领域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促进技术技能人才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承办地,我市自2024年起锚定三年行动目标,聚焦“5454”重点产业体系,深入开展“百企万人”劳动和技能竞赛。截至目前,已承办全省级大赛4场、举办市级行业技能竞赛15场,覆盖30多个赛项,吸引100余家次企业、2000余人次职工参与,以赛促训1.5万余人次,在职工中掀起学技练本领热潮,为我市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与技能支撑。记者:葛怡鸣潘晓霞刘沙
    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