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美中国
- 云南弥勒:寻趣乡村 鱼肥民乐近日,云南省弥勒市巡检司镇高甸村委会麦塘彝族村举行一年一度的村民捕鱼活动,男女老少齐上阵奋力拉网,鱼儿欢腾跳跃,村民们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村民们自发出钱购买鱼苗养殖生态鱼,捕获的鱼按户平均分配,在有效保护坝塘水源的同时,促进村民增收。(普佳勇)05/28
- 领略生物多样性之美|云南弥勒:白鹭鸶起舞弄清影近日,在云南省弥勒市柳园内,白鹭鸶在水中觅食、嬉戏。倩影倒映在碧水中,十分美丽。近年来,弥勒市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全力守护蓝天碧水,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了众多鸟类来栖,为城市增添了新的亮点。新华网发(普佳勇摄影报道)05/28
- 央视《远方的家》栏目组5次聚焦!戳进来看东兴魅力→5月25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华语环球节目中心《远方的家》栏目摄制组来到广西东兴市,就百集系列节目《海上看中国》进行取景拍摄。摄制组从中国大陆海岸线与陆地边界线的交汇点——东兴出发,开启《海上看中国》广西段行程。节目组的到来刷屏了我们的朋友圈你知道吗?这是央视《远方的家》栏目组第5次将镜头对准东兴边海之城国门东兴这里是陆地边境线起点也是大陆海岸线的终点2011年,央视《远方的家》系列栏目《边疆行》从东兴出发2012年,央视《远方的家》系列栏目《沿海行》重回东兴2015年,央视《远方的家》系列栏目《一往无前的假期》来东兴“淘宝”2021年,央视《远方的家》系列栏目《山河锦绣一路向前》呈现“日新月异”的东兴这次,央视《远方的家》系列栏目《海上看中国》精彩正在进行中......最美不过家乡景一起来看看那些年央视《远方的家》走进东兴都去了哪些地方?逛了哪些好玩好吃的?记录下来哪些风土人情?2011年《边疆行·从东兴出发》2012年《沿海行·重回东兴》2015年《一往无前的假期·东西南北淘珍宝:东兴赏红木》2021年《山河锦绣一路向前·广西:“日新月异”的海陆门户》远方,总是从脚下开始的《远方的家》栏目组脚下的每一步都和我们视野里的远方连在一起而东兴不止有“诗与远方”的浪漫与情怀也有家和生活的温馨与烟火气《海上看中国》计划于7月份与观众见面届时为大家呈现东兴特有的风土人情展现东兴市经济文化的发展成为外界了解东兴变化的新窗口敬请关注节目《海上看中国》您了解吗?《海上看中国》系列节目是为了展现新时代中国建设海洋强国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为建党100周年献礼而特别策划,节目以中国海岸线为依托,反映中国沿海地区和海洋建设领域的各项建设成就,表现各族人民积极建设祖国、建设家乡的火热场景及沿海地区人民的幸福美好生活。该节目预计于7月在CCTV-4频道播出。为什么选择在东兴取景?东兴市位于中国大陆海岸线和陆地边界的交会处,是中国与东盟唯一海陆相连的口岸,也是广西乃至中国通往东南亚最便捷的通道之一。这里是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之一,境内有防东高速公路、防东一级公路、中越北仑河大桥,是中国西南省市与边境沿海地区的重要节点、出海出边的咽喉重地,由于通海路、水路、陆路,东兴在历史上曾长期作为中国通往东南亚的重要商埠。东兴历史悠久,境内有五千年前的交东贝丘遗址,有汉代的马援伏波文化,清代的大清国一号界碑,有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京族哈节和京族独弦琴艺术等......05/28
- 长春市图书馆举行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全集展陈每年五月份的最后一个星期是“公共图书馆服务宣传周”,在第33个“公共图书馆服务宣传周”来临之际,长春市图书馆组织开展“阅HUI长图悦动春城”系列活动之“遨游书海·润泽心灵”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全集展陈。 走进中文文学自助借阅区,迎面就能看见书架上陈列着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全集。茅盾文学奖是中国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奖项之一,此奖项是根据茅盾先生的遗愿,为鼓励优秀长篇小说的创作,推动中国社会主义文学的繁荣而设立的。 此次展陈的书籍包含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有最年轻、篇幅最短获奖者古华的《芙蓉镇》,有最年老获奖者徐怀中的《牵风记》,有张炜的《你在高原》,有获奖次数最多的获奖者张洁的《沉重的翅膀》和《无字》等。 长春市图书馆书刊流通部主任于雅彬表示,希望通过这次展陈,让更多读者了解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体验优秀文学作品的魅力。本次展陈活动到5月30日。05/28
- 首届云南腾冲龙舟赛火热开赛云南网讯(记者娄莹)5月25日,2021首届云南腾冲龙舟赛在腾冲市五合乡坡脚坝的龙川江上如期举行。为期三天的时间里,参赛队员和现场观众将以赛龙舟的方式共同祈求风调雨顺,祝愿祖国永远繁荣昌盛。 此次龙舟赛由腾冲市人民政府主办,腾冲市文化和旅游局、腾冲市教育体育局承办。2021首届云南腾冲龙舟赛同时也是“我要上全运”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运动会群众赛事活动龙舟比赛云南省选拔赛。共有来自省内外的7支代表队和腾冲当地的17支代表队360名队员参加比赛。 据了解,在为期三天的比赛中,24支参赛队伍将分别参加200米、400米直道竞速预赛,通过各参赛队两次比赛总成绩的总和决出12支代表队参加5月27日的决赛,最终决出比赛名次。 自古以来,龙舟竞渡便是一项深受民众喜爱的传统民俗体育比赛,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体现了中华民族同舟共济、团结拼搏、奋勇争先的精神。2021首届云南腾冲龙舟赛的举办,是汉文化在极边之城保留和弘扬的充分展示,此次赛事坚持“文化+旅游+体育”有机融合,对传承中华文明,以赛事促旅游、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腾冲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邵家敏表示,2021首届云南腾冲龙舟赛是腾冲市文体旅融合发展的一个典范,也是腾冲市委、市政府支持南部乡镇发展旅游业的重要举措,下一步腾冲市将积极推动南部其他乡镇的体育赛事活动,助推南部乡镇旅游产业发展,结合腾冲市委政府提出的打造100个A级景区的思路,实现腾冲全域旅游的高质量跨越发展。(图片由赛事组委会提供)05/27
- 绣球花开时 春城踏青赏花忙坐落于昆明市北郊玉案山的郊野公园,是昆明人一年四季常去的赏花之地。初夏时节,山林之间的郊野公园,成了绣球花的主场,吸引众多游客纷至沓来。(刘东郑益)05/27
- 央视《远方的家》摄制组到东兴市取景拍摄5月25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华语环球节目中心《远方的家》栏目摄制组来到东兴市,就百集系列节目《海上看中国》进行取景拍摄,摄制组从中国大陆海岸线与陆地边界线的交汇点——东兴出发,开启《海上看中国》广西段行程。当天,摄制组第一站首先来到东兴镇竹山村,在大清国一号界碑、山海相连地标广场等地,聆听老东兴人温基业讲解一号界碑的历史故事,了解东兴市的人文和历史。拍摄期间还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观看。游客刘江涛说:“今天我们能遇到《远方的家》栏目组,真的很激动,也是一个意外。以前我经常在中央电视台看,很喜欢看这个节目,主要是讲到我们边疆的美丽乡村、风土人情包括我们没去过的地方,也可以了解一下。”接下来,摄制组还会与防城港海警一起体验边境海警生活;走进东兴口岸的商城,聆听跨国夫妻的爱情和创业奋斗故事,感受新冠肺炎疫情之下越南商人对中国经济的坚定信心;走进东兴侨批馆,感受海外侨胞爱国爱乡的赤子之心;走进京族村落,和当地的京族独弦琴表演艺术家一起,聆听来自海上的声音……从地理、历史和人文等多个角度深度解读东兴市的海洋文化,展示中国海洋民族——京族的多样文化和爱国情怀等。《远方的家》栏目主持人唐天娇说:“我们这次选择东兴作为整个广西行程的第一站,是因为东兴有自己的天然优势,这里是中国陆路海岸线最南端的起点,所以我们把这作为第一站。而且我们栏目跟东兴也有着特别的缘分,当年第一个系列节目《边疆行》的第一集就叫《从东兴出发》,第二个系列节目《沿海行》的终点站也是东兴,所以这次《海上看中国》再次来到东兴,我们每个人都非常的兴奋,感到非常亲切,对这里充满着期待。”据了解,《海上看中国》系列节目是为了展现新时代中国建设海洋强国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为建党100周年献礼而特别策划,节目以中国海岸线为依托,反映中国沿海地区和海洋建设领域的各项建设成就,表现各族人民积极建设祖国、建设家乡的火热场景及沿海地区人民的幸福美好生活。该节目预计于7月在CCTV-4频道播出。记者:唐耀原何深雅05/27
- 放眼新时代 吉林省原创作品音乐会5月25日长春上演为全面落实吉林省委“文化艺术界人士助力吉林振兴发展座谈会”精神,由吉林省音乐家协会主办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幸福吉林文艺惠民活动——“放眼新时代2021吉林省原创作品音乐会”,5月25日在长春市群众艺术馆精彩上演。 今年年初以来,吉林省音乐家协会先后组织开展了“百年百首”“听见中国听见你”原创歌曲评选推送活动,我省广大音乐工作者深入生活、潜心创作,创作出了大量的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歌曲。 “放眼新时代2021吉林省原创作品音乐会”中的12首优秀的原创歌曲就是从近百首报送作品中评选出来的。音乐会由三个乐章构成,第一乐章“百年记忆”,由《百年记忆》《七月的风》《谁让中国红》《百年红船》四首歌曲组成,歌曲将音乐融入中国共产党百年的艰辛与辉煌,用歌声回顾了中国共产党风雨兼程、奋斗不止的光辉历程;第二乐章“她为人民谋幸福”,由《重唱山歌给党听》《党是咱的贴心人》《可不敢忘》《她为人民谋幸福》四首歌曲组成,字里行间的每一个音符都充满了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的拥护和爱戴,唱出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的质朴情怀和坚定信念;第三乐章“放眼新时代”,由《我的家园》《再唱我的祖国》《名字叫中国》《放眼新时代》四首歌曲组成,歌颂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亿万人民勇于探索、不断实践,唱出了社会主义中国的豪情壮志,表达了广大人民群众爱党、爱国的深厚情感,展现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宏伟蓝图,优美的旋律和激昂的歌声赢得了现场观众阵阵掌声。 未来,吉林省音协将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使音乐艺术走入人民、服务群众,用音乐助力吉林振兴,为吉林省音乐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05/27
- 2021 吉林振兴进行时丨特别vlog:那些“神秘”的农机“黑科技”在梨树县梨树镇宏旺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内,一台台“神秘”的农机设备并排摆放,记者志明用镜头现场揭秘了这些耕地“法宝”的奥妙所在。合作社理事长张文镝首先向记者介绍,现在的田间地头已经增添了安装导航的无人驾驶农机设备。驾驶这台农机的驾驶员给记者演示如何实现无人驾驶,调好导航,准备就绪,驾驶员下来,机械缓缓启动,几条交接垄就耕了出来。“这农机一出手,耕得更准,提高了耕种面积,全程智能导航,也节省了人力,整地整得好,出苗率也高,也提高了效率。”张文镝说。05/27
- 评定1647个美丽村庄 云南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成效显著发布会现场赵嘉摄 云南网讯(记者龙彦)5月24日,“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云南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七场—云南乡村振兴专题发布会在昆明海埂会堂召开。云南省农业农村厅、省扶贫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上,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段绍任介绍,云南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大力推进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创建,共创建国家级农村人居环境示范县3个、省级示范县23个、省级示范村300个,评定省、市、县级美丽村庄1647个,广大农村为中国最美丽省份建设打底色、添亮色。 在村庄规划管理方面全面加强,扎实推进全省“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截至2020年,全省共开展394个“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 分类施策、梯次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生活污水治理和“厕所革命”,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目标任务,所有自然村基本达到“人居环境1档标准”。截至2020年,全省农村卫生户厕覆盖率达57.49%,98.5%的乡镇镇区和97.9%的村庄生活垃圾得到治理,乡镇镇区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覆盖率达67.2%。 云南加大乡村生态保护与修复力度,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湿地保护率继续实现“三增长”。全省村庄绿化覆盖率达47%,集镇绿化覆盖率达到32%,农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全省主要农作物绿色防控覆盖率达37.4%,化肥、农药使用量连续4年负增长。 严格落实河(湖)长制。不折不扣落实长江“十年禁渔”,金沙江(长江干流)流域重点水域全面实现禁捕。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