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中国
- 【图解云南省“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建设产业强省02/24
- 112万吨云南化肥快运全国助力春耕云南铁路已运送化肥112万吨供图 云南网讯(记者胡晓蓉通讯员何思远)入春以来,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步回升,迎来了春耕播种的有利时机。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与我省各大内化肥生产企业携手并进,开足马力加大生产和运输。截至目前,云南铁路已运送化肥112万吨,助力各地春耕生产。 2月23日,在昆明市白塔村站内,化肥装车正有条不紊地进行。当天,该站三条专用铁路将有6000余吨化肥运往我国华北、西北等地区用作农耕生产。 云南是全国磷肥生产大省,磷肥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五分之一左右,昆明局集团管内的白塔村、中谊村站周边的昆阳磷矿是云南省内及国内磷矿重要的原料供应地,依托昆阳磷矿的云天化集团等省内多家化肥企业生产的高品质磷肥产品是农耕关键物资。云南铁路已运送化肥112万吨供图 为确保春耕物资的快速运送,昆明局集团坚持“保运输就是保民生”理念,安排专人提供“一对一”跟踪服务,并在计划提报、车辆配空和取送挂运等方面开辟绿色通道,提前备足劳力和机具,最大限度提升装车效率,加速物资流通。 云天化集团开远红磷化工有限公司营销中心总经理俞霄介绍,得益于铁路运输的稳定性,红磷化工实现了产销两旺的局面,企业和员工收益正增长。目前,该公司正着手完善一条新的米轨铁路专用线,进一步提升运输效率,增加企业效益。 记者了解到,除了国内运输外,云南化肥还通过中越米轨铁路和运往广西通过“铁海联运”出口销售。截至目前,今年云南铁路发运出口化肥已达21万吨。在西南地区工业重镇开远市,省内化工企业生产的磷酸一铵、二铵等化肥产品,以米轨货运列车为媒介,形成了稳定的跨国班列运输模式,有效降低了中越双方的物流成本,激活了市场潜力。编辑邹润02/24
- 收假归位铆足劲!东兴市政务服务中心元气满满再出发春节假期刚过,东兴市政务服务中心的所有窗口均已对外开放,各窗口工作人员已经迅速从“休假模式”切换到“工作模式”,以热情饱满的精神状态为前来办事的群众提供优质服务。2月20日,记者走进东兴市政务服务中心看到,厅内窗明几净,各类告知单和办事指南摆放整齐,大厅里各部门的服务窗口全部开放,各窗口工作人员已全部到岗就位,以热情的态度、高效的服务开始了一天紧张而有序的工作。“节后上班日以来,我们税务局驻行政服务中心各个办事窗口、全部工作人员到达工作岗位,并以热情饱满的工作状态投入到工作当中,为广大纳税人缴费人服务。”国家税务总局东兴市税务局副局长戚日波表示。“您好,请问你需要办理哪项业务....”各窗口工作人员一边热情耐心地接待每一位前来咨询或办事的群众,一边认真办理许可事项,指导和帮助申请人填写各种表格,受到办事群众的交口称赞。“窗口服务人员服务态度好,办事的效率高,我需要咨询的问题也得到了满意的答复,今天想要办理的业务也很快给办理好了,给他们点赞。”市民刘正毅在窗口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快速办好业务之后忍不住对记者称赞道。新年新起点,创新谋发展。针对节假后群众办事要求急、紧、快的特点,东兴市政务服务中心优化办事流程,精简办事材料,全力保障群众和企业办事需求,推动政务服务工作再上新台阶。东兴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副主任唐秋说:“新的一年,我们将持续不断深入推进不动产服务改革,积极探索‘同城通办’业务,让群众能就近办理不动产各项登记,大大节省群众登记成本。”据悉,2月18日至20日,东兴市政务服务中心共受理各类行政审批及服务事项149件,办结149件,办结率达100%,为全年的政务服务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记者:唐耀原编辑邹润02/24
- 东兴有一群人姓“鸡”,村民:保留姓氏文化有价值!近日,防城港东兴的一个小村子引起了网友的注意,原因是村民们少见的姓氏——鸡对于这个姓氏网友们表示↓↓↓据了解,鸡姓,是岭南地区特有的罕见姓氏。东兴市是全国鸡姓最为集中的地方,有1000多人姓鸡。东兴市的鸡姓人家主要分布在江平镇的那漏村、横隘村、思勒村及东兴镇。村里几位鸡姓老者对自己姓氏来源有着众多的说法,有人认为“鸡”姓人其实姓“奚”,有人认为姓“奚鸟”,还有的则认为应该是“奚隹”才对。一些受访村民表示,自己的姓氏确实容易引起误会,但自己并没有想过要改姓,因为这代表的是文化的传承。但是,由于姓氏独特,村里的另一部分人正陆续改姓。76岁的鸡贤贵是一名退休老教师,他透露,他的孩子们都已从“鸡”姓改为“奚”姓,“现如今,百分之八十的年轻人都已经改为‘奚’姓,姓鸡的人越来越少了。”鸡贤贵说。据横隘村的几位鸡姓老者介绍,在上世纪70年代,东兴的鸡姓人家才开始陆续改姓“奚”,原因有二,其一是觉得姓氏不雅,其二是他们坚定认为自己的祖先原本就姓“奚”,只是因为历史原因不得不改姓“鸡”。照这样的趋势发展,很有可能再过几十年,东兴鸡姓人家就没有了。面对这个问题,他们并不觉得遗憾,“我们只是将祖先的姓改回来罢了。”鸡贤贵说。编辑邹润02/24
- 东兴边民互市迎来“开门红”春节假期结束后首周,东兴边民互市贸易区的水果和食用水生动物进口量快速增长,互市商品进口量值规模双双冲至高位,互市贸易迎来“开门红”。2月18日大年初七,春节假期结束后第一个工作日,一辆满载着24吨火龙果的集装箱车通过浮桥驶入东兴互市区,在通过驾驶员健康申报、体温检测、车体消毒、H986安全准入扫描等海关监管环节后,稳稳地停在查验平台前。这辆货车旁边,已经整整齐齐停放着十余辆待检车辆,海关查验人员忙碌的身影穿梭其间。当天,共有1053.2多吨新鲜水果和85.6吨活龙虾、活青蟹等生猛海产从这里接踵入境,与它们同时通关的,还有大量木薯淀粉等农副产品。东兴边民孙浩说:“现在互市很热闹,我们早早就过来报关了,现在报的是龙虾,一车就有一点多吨。”受节庆期间国内生鲜农副产品高需求和东兴互市区“集中申报、整进整出”便利通关模式的鼓舞,春节后开工前三天,东兴互市区进口商品总量达8099吨,平均单日进口量较春节前一周增长39.5%。为确保通关顺畅,高峰时段海关在证书审核环节增派了人手增加作业班次,同时进一步优化了通关流程。东兴海关监管五科副科长周纲说:“为保障存活率和质量,我们对进境食用水生动物实行‘优先验放’模式,充分调配人手实现快验快放。”记者:叶凤煜通讯员:何璐璐编辑邹润02/24
- 长春新区:打造“升级版”营商环境近日,长春新区的奥来德光电和希达电子两户企业收到区科技局等相关部门送来的100万元奖励,这得益于长春新区深化营商环境改革的创新举措之一、新年新政——“免申即享”。 近年来,长春新区始终把营商环境作为经济发展的生命线,紧紧围绕“东北最优、全国一流”目标,全力以赴抓改革、强政策、优服务,推动营商环境不断提档升级,连续几年被评为全省营商环境标兵单位。 创新实行惠企政策“免申即享”。此项惠企政策共13项,涵盖科技、金融、人才等领域。通过政府部门信息共享等方式,实现符合条件的企业免予申报、直接享受政策,加强政策的到达率和兑现率,让政策红利转化成为企业发展的动力,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在全省率先开展“标准地+承诺制”、率先推出“首违不罚”、企业设立“零成本”等一系列首创性改革举措,“放管服”改革向纵深发力,企业获得感有了持续性增加。 持续优化升级政策体系。去年为应对疫情冲击,出台了助企15条、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9条、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新50条等系列惠企政策,与原有政策共同形成“8+3”政策体系,累计兑现政策资金6.8亿元。 在全省率先推出“创新券”。已发放资金5000余万元,累计培育高新技术企业680户。围绕强化企业上市服务,推动上交所资本市场服务吉林省基地落户新区,累计培育上市企业11家,“新三板”挂牌企业25家。创新推出“长白慧谷”英才计划、新区奖学金、特殊人才“编制池”等改革,集聚各类人才近6万人。 优化“拿地即开工”“建成即使用”改革,打造“标准地+承诺制”改革升级版;在全省率先推行“先证简(减)图”及“多测合一”改革,与省市共建知识产权服务中心,打造全国知名的“知识产权生态小镇”;创新开展企业问题“我来办”行动、涉外企业“定制化”服务……今年,长春新区聚焦关键环节,开年再次出台涵盖5方面60条高含金量改革举措的《长春新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2021年工作方案》,用“硬举措”提升“软实力”,以“升级版”营商环境激活经济发展新动能。(徐雁秋)编辑邹润02/24
- 起步就是冲刺!牛年伊始长春多个项目火热开工!2021年2月23日,农历正月十二,地处东北的长春市仍是寒风凛冽,白雪皑皑。 然而,环城路上,不时有满载施工材料的货车驶过,市内多个重大项目建设工地早已蓄势待发…… 2月21日,长春市净月高新区影视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生态大街沿线正式开工建设,拉开了净月高新区“三早”项目建设的序幕。 更早一些的2月18日,一汽新能源汽车项目,在开阔的工地上,700多台各类施工机械正在集中挖掘冻土、平整地基,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 …… 高位统筹:长春市梳理汇总2021年“三早”项目超500个 项目早开工、早建设,离不开政府的提早谋篇布局。 据悉,2021年年初以来,长春高位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打先锋、站排头、当标杆”的要求,以现代化都市圈构建为龙头,以“四大板块”建设为引领,为一大批重大项目早落地、早开工做足准备。 在有序做好冬季项目施工的同时,积极为春季项目集中开工做好准备。截至目前,长春市梳理汇总2021年“三早”项目超500个,年度计划投资1200多亿元。 奋力冲刺:中国一汽红旗新能源汽车工厂项目春节不停工 红旗新能源汽车工厂项目总投资80亿人民币,既是实现中国一汽红旗发展战略布局的重点工程,也是助力长春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项目。从开工建设之初,便备受瞩目。 “2020年项目建设期间遭遇极端天气的考验——三场台风、一场冻雨,通过调整项目施工次序和赶工等措施,我们在2020年12月30日实现暖封闭。新年伊始,遭受疫情冲击,施工人员大批量离场,在省、市、开发区政府及长发新能源公司支持下,通过总包方努力,快速稳定了队伍,保证了施工连续。”采访中,项目相关工作人员告诉中国吉林网记者,暖封闭施工期间,中国一汽红旗新能源汽车工厂项目完成了六大车间12万平方米墙面、36万平方米屋面及32台空调的安装;积极采取多种临时措施,保证项目进度、安全、质量。 2021年春节前,中国一汽红旗新能源汽车工厂项目全场施工人员436人,管理人员73人,保证了春节期间正常施工。 截至目前,新增复工复产人员386人,总施工人员达822人,保证后续工艺设备顺利进场。 快速发展:净月高新区今年拟开复工“三早”项目70个 中国吉林网记者也从长春市净月高新区了解到,刚刚开工建设的影视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总投资11.71亿元,地上建筑面积13.32万平方米,将打造影视联盟融媒体及影视后期制作中心。 据悉,该项目的开工建设,将为加快净月高新区影视文旅产业的落地、推动长春国际影都板块高质量快速发展、提升吉林省影视产业及相关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提供坚强支撑。 据了解,净月高新区今年拟开复工“三早”项目70个,总投资110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50亿元。 2021年,净月高新区以“项目为王”,全年计划建设5000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143个,项目投资总额合计1731.5亿元,当年计划完成投资243亿元,预计同比增长12%。 营商环境:长春市一手抓招商,一手抓落位 重大项目开工建设,离不开的除了谋篇布局,还有营商环境的变化,2021年,长春市一手抓招商,一手抓落位。 元旦假期刚刚结束,长春市领导和市、区招商人员就随吉林省党政代表团赴浙江、广东学习考察,成功签约24个项目,合同金额达1056.5亿元。 1月18日,一汽奥迪新能源汽车项目落位长春,首个工厂计划投资超过300亿元,首款车型将于2024年在长春投产。 1月28日,长春“四大板块”产业布局网上推介会活动线上签约7个项目,涉及汽车零部件、现代服务业、智能制造、医药产业、影视文旅五大领域。 与此同时,长春千方百计做好项目供地、审批服务等工作,为项目落位提供保障。 今年1月,长春市工业用地出让面积是去年同期的3倍,为春季产业项目落位开工打牢基础。 连日来,长春继续实施“拿地即开工”制度,主动开展审批服务工作,逐步完善“容缺受理、容缺审查、容缺核发”的承诺机制。在依法合规的基础上,实行“企业出具承诺、政府核发许可、材料后续补齐”模式,让项目单位在最短时间获得相关许可。 实行提前介入、容缺受理、告知承诺和标准地建设,推行设计方案联审、联合踏勘、联合测绘、联合审图、联合验收、联合报装、联合核费(收费)等联合服务,9类项目从立项到竣工验收最长审批时限50个工作日,最短15个工作日。 同时,发挥“专班抓项目”“项目中心”机制优势,利用“冬闲”时期,全力破解项目开复工难题。重大项目“问题化解率”由2020年12月底的82.6%提升至目前的91.3%。 牛年伊始,早春将至,扬鞭奋进正当时,长春市各个重大项目正以起步就是冲刺的姿态,做好准备,掀起项目建设新热潮。(图片由净月高新区宣传部、中国一汽红旗新能源汽车工厂项目提供)编辑邹润02/24
- 吉林省又增几个省级开发区!中国吉林网从吉林省人民政府网(http://www.jl.gov.cn/)站了解到,22日,吉林省人民政府网站公布,白山市的江源工业经济开发区、白城市的洮南经济开发区和白城洮北经济开发区、辽源市的东丰经济开发区和东辽经济开发区5个经济开发区现晋升为省级开发区。 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 江源工业经济开发区晋升为 省级开发区的批复 吉政函〔2021〕16号 白山市人民政府: 你市《关于江源工业经济开发区晋升为省级开发区的请示》(白山政文〔2019〕74号)收悉。经研究,现批复如下: 一、同意江源工业经济开发区晋升为省级开发区,名称为吉林江源经济开发区,总规划面积1310.115公顷,涵盖四个地块。地块一规划面积426.54公顷,四至范围东至大石棚子村二社林业检查站,西至石人河小河口村三社大桥,南至北山社区五委,北至后堡子村一社后山根;地块二规划面积265.905公顷,四至范围东至城墙街道城墙砬子,西至西外环公路,南至城墙社区阳光花园小区,北至后大台子水库;地块三规划面积488.86公顷,四至范围东至协力村小苇塘沟门,西至江源煤业孙家堡子河,南至八宝村四社原八宝粮库,北至通白铁路江源火车站;地块四规划面积128.81公顷,四至范围东至正岔街道城华村六社窑沟,西至正岔街道森工村三社沟门,南至正岔街道城华村五社南沟,北至正岔街道立新村三社小东岔。 二、吉林江源经济开发区应纳入当地国土空间规划并严格执行,认真落实产业政策和供地政策。按照“布局集中,产业集聚,用地集约”的原则,坚持合理、节约、集约、高效开发利用土地,严格遵守土地管理规定,履行土地供应程序,不得以牺牲土地资源为代价吸引投资,坚决防止闲置和浪费土地。要及时编制开发区总体规划并同步开展规划环评工作。 三、你市要加强吉林江源经济开发区的领导和管理,坚持改革创新,进一步明确开发区功能定位,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加速产业链上下游产业集群集聚,尽快形成支柱产业。要不断改善投资环境,提高项目承载能力,打造带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引擎,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繁荣发展。 特此批复。 吉林省人民政府 2021年2月10日 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 洮南经济开发区、白城洮北经济开发区 晋升为省级开发区的批复 吉政函〔2021〕15号 白城市人民政府: 你市《关于洮南经济开发区晋升省级经济开发区的请示》(白政文〔2018〕48号)、《关于白城洮北经济开发区晋升省级开发区的请示》(白政文〔2018〕44号)收悉。经研究,现批复如下: 一、同意洮南经济开发区、白城洮北经济开发区晋升为省级开发区,名称分别为吉林洮南经济开发区、吉林洮北经济开发区。吉林洮南经济开发区规划面积759.68公顷,四至范围为东至向阳街道办事处,西至长白铁路,南至飞机场,北至护城堤。吉林洮北经济开发区总面积447.86公顷,分为两个地块。地块一面积438.832公顷,南起草原路,北至泰山路,西起珲乌高速东100米,东至东兴街;地块二面积9.028公顷,南起黄山东路,北至嵩山东路,西起工农街,东至绿水街。 二、吉林洮南经济开发区、吉林洮北经济开发区应纳入当地国土空间规划并严格执行,认真落实产业政策和供地政策。按照“布局集中,产业集聚,用地集约”的原则,坚持合理、节约、集约、高效开发利用土地,严格遵守土地管理规定,履行土地供应程序,不得以牺牲土地资源为代价吸引投资,坚决防止闲置和浪费土地。要及时编制开发区总体规划并同步开展规划环评工作。 三、你市要加强吉林洮南经济开发区、吉林洮北经济开发区的领导和管理,坚持改革创新,进一步明确开发区功能定位,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加速产业链上下游产业集群集聚,尽快形成支柱产业。要不断改善投资环境,提高项目承载能力,打造带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引擎,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繁荣发展。 特此批复。 吉林省人民政府 2021年2月10日 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 东丰经济开发区、东辽经济开发区 晋升为省级开发区的批复 吉政函〔2021〕14号 辽源市人民政府: 你市《关于东丰经济开发区晋升省级开发区的请示》(辽府〔2018〕9号)、《关于东辽经济开发区晋升省级开发区的请示》(辽府〔2018〕13号)收悉。经研究,现批复如下: 一、同意东丰经济开发区、东辽经济开发区晋升为省级开发区,名称分别为吉林东丰经济开发区、吉林东辽经济开发区。吉林东丰经济开发区区域面积10.46平方公里,四至范围为东至国道303,南至G303东丰至梅河出口,西至四梅铁路,北至今胜村。吉林东辽经济开发区区域面积12.15平方公里,四至范围为东至集贤村、永清村村界向南至伊开高速公路,南至伊开高速公路与永清村交界处向西贯穿永清村至聚龙潭水库,西至聚龙潭水库向西北贯穿连泉村至德忠村与四白公路交接处,北至德忠村沿铁路(四平至松江河)向东至集贤村。 二、吉林东丰经济开发区、吉林东辽经济开发区应纳入当地国土空间规划并严格执行,认真落实产业政策和供地政策。按照“布局集中,产业集聚,用地集约”的原则,坚持合理、节约、集约、高效开发利用土地,严格遵守土地管理规定,履行土地供应程序,不得以牺牲土地资源为代价吸引投资,坚决防止闲置和浪费土地。要及时编制开发区总体规划并同步开展规划环评工作。 三、你市要加强吉林东丰经济开发区、吉林东辽经济开发区的领导和管理,坚持改革创新,进一步明确开发区功能定位,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加速产业链上下游产业集群集聚,尽快形成支柱产业。要不断改善投资环境,提高项目承载能力,打造带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引擎,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繁荣发展。 特此批复。 吉林省人民政府 2021年2月10日02/24
- 云图解丨这篇文章,推荐!云南,必须保持较快发展速度新闻纷繁 简读精读是一种智慧 翻开“小布笔记” 一起阅读有分量的信息 发现多一点、思考深一点 春节假期刚过,一场集中学习在滇池边的省委党校拉开帷幕。2月20日下午,云南省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研讨班开班。 “走出一条超常规发展之路,塑造我省在新发展格局中的新地位。”省委书记阮成发的开班动员暨主题报告紧扣云南如何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展开。 资料图 2月22日 云南日报头版显著位置 刊发评论员文章 说到此处 小布要“敲黑板”了! 文章信息量很大 下面就跟着小布一起来看吧 统筹:刘晓颖 策划:沐旭 制图:李佳颖 编辑:郭晨泽徐琲童张音笛 云南日报评论员文章选择路径云南必须走超常规发展之路 云南日报评论员 展望2035年,我省将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目标催人奋进,新征程任务艰巨,我们必须以超常规思路和超常规动作,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云南路径”。 作为欠发达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仍是云南基本省情,选择发展路径必然带有“赶超”诉求和“赶超”战略特征。但“赶超”并非脱离实际条件的盲目追赶、急于求成,而是需要站在更高的格局来审视谋划云南的发展,把握机遇、找准方向,立足省情、发挥优势,走出一条超常规发展之路,从而更好地融入新发展格局,塑造我省在新发展格局中的新地位。 观大势才能明方向。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从某种意义来说,高质量发展就是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过去,供给不足是长期困扰我们的一个主要矛盾,进入新发展阶段,这种状况已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最直接的体现就是中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供不应求。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有效供给和中高端供给,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打破发展常规,发挥后发优势,跳过中低端,直接进入高端行列,建立新优势、抢占新市场,才能实现赶超跨越。我们要把发展质量问题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再走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型发展“老路”,而要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我们要牢牢抓住新发展阶段云南面临的新特征、新机遇、新优势,以全力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全产业链重塑支柱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快数字化发展等为突破口,全面推动云南一二三产业发展从中低端向高端迈进。 谋划超常规发展思路,要有超常规举措落实。我们必须拿出更大的勇气、更多的举措,坚决摒除不符合新发展理念的思想观念,大胆革除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开拓创新、真抓实干,把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同立足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有机统一起来,谋划一批能落地见效的重大项目,制定一批务实管用的政策措施,把思路变成出路、把优势变成胜势,走出一条超常规的发展之路,坚定不移向着新的目标迈进。编辑邹润02/23
- 【图解云南省“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未来五年,创新型云南这样建设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