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美中国
- 阿拉山口口岸跨境电商7天突破100万件1月7日23时30分,来自成都、浙江等地共计8.4万件跨境电商包裹搭载“郑新欧”中欧班列从阿拉山口口岸出境,标志着今年阿拉山口口岸跨境电商零售出口包裹突破100万件。据阿拉山口海关统计,截至1月7日,今年该关监管跨境电商零售出口包裹达103.83万件,货值833.9万元人民币。 阿拉山口海关协同铁路部门为电商出口企业提供数据通道和定制通关服务,设置跨境电商专门窗口和企业联络人,联合铁路、企业组建跨境电商工作交流群,跟踪货物物流信息,实时通报货物申报、物流、换装及放行情况,及时与企业对接通关事宜,实行“7×24”小时预约式通关,确保当天到达、当天验放、快速通关。阿拉山口铁路部门为跨境电商包裹运输提供零散车辆拼车加挂的方式,根据货物的运输方向,就近搭载同一方向的中欧班列出境,减少货物等待时间。 阿拉山口海关查检三科科长高滨说:“我们成立专项小组,24小时接受企业预约,开设‘绿色通道’,加班加点、快速响应,确保跨境电商包裹合规商品100%当日清关,当天到达当天搭乘班列发运出境,支持‘中国制造’卖全球。” 目前,阿拉山口海关监管跨境电商商品主要来自东莞、杭州、深圳等国内制造基地,并发往欧洲比利时、荷兰等国家,包括玩具、数码产品、服饰、手机配件、日用品等。2021年阿拉山口海关将继续助力跨境电商发展,全力支持口岸申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不断优化监管流程、创新监管模式,切实保障跨境电商货物通关效率。01/11
- 瞧!井盖变“景”盖,中越人民友谊公园的这些新变化,你注意到了吗?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近日,不少东兴市民发现在中越友谊公园走道上的井盖都“不见了”笨重普通的灰黑盖子换上了“潮服”成为趣味十足的创意“景”盖一起来看看吧!刻舟求剑、守株待兔、坐井观天……每一个井盖都有属于自己的寓言故事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景”盖让大家可以在公园小憩时边放缓脚步边重温经典寓言故事正在描绘井盖的广西东兴边海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员工小曾告诉记者,从2020年12月23日他就开始在中越友谊公园进行绘画,目前中越友谊公园的主要走道的井盖都已完成绘画,图案描画采用丙烯颜料和水性罩面漆材料,能让井盖外观更漂亮,而且经久耐用,耐磨防滑。井盖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一颗颗“纽扣”散落在城市的角落与城市发展、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用寓言故事扮靓井盖、美化东兴不仅能极大地提升居民幸福感还能吸引更多市民关注东兴城市建设据了解广西东兴边海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还将继续在北仑河口景区、东兴国门景区等地为井盖“添彩”届时大家还能看到更好看的“酷盖儿”01/11
- 满族说部(孙吴县满语故事)推荐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对337项“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名单”进行公示,满族说部(孙吴县满语故事)榜上有名。满族说部,满语称为“乌勒奔”,是“家族传承的故事”之意,即流传于满族各大家族内部,讲述本民族的、特别是本宗族历史上曾经发生的故事。在入主中原以前,满族几乎没有以文本形式记录本民族历史的习惯,当时人们记录历史最常见方式,就是通过部落酋长或萨满来口传历史,教育子孙。有谚曰:“老的不讲古,小的失了谱”。讲古,就是利用大家最为喜闻乐见的说书形式,去追念祖先,教育后人,藉此增强民族抑或宗族的凝聚力。讲古已不是一种单纯性娱乐活动,而是一种进行民族教育、英雄主义教育和历史文化教育的重要手段。满族说部传承人何士环老人,今年已93岁高龄,从事传承工作多年,是极为重要的活态满语代表人物之一,能够用满族语言讲述和吟唱《天堂之路》《音姜萨满》《尼山萨满》《白云格格》等多部满语故事和古老满族歌谣,在当今世界都是屈指可数的人物,被誉为“活化石级的传承人”。“拿起鞭子跨上马,去牧放我的畜群,赶着马儿撵着牛,到那丰美的草场吃草,到那甘甜的水边饮水!”何士环老人用满语现场哼唱了满族歌谣。她向世人重新展示了久已不闻的仍活在民间的活态满语形态,对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吉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上海复旦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等科研机构及高校在满语文化的研究中具有突出贡献,并且参与编著辽宁省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学生教材《小学满语文》。老人的学生遍布世界,每年除了有国内对满语文化感兴趣的学者、学生到访,还有韩国、日本、芬兰、美国、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家的学者慕名而来,何士环老人对满语文化秉承着积极传承与发扬的心态,为满语言的传承作出了巨大贡献,成为了国内外研究“满族说部”艺术中不可绕过的重要人物,这对世界文化以及全人类都是弥足珍贵的财富。“我要把满语文化毫无保留地传给后人,世代流传下去!如果我给弄丢了,就对不起满族祖先!”何士环老人深情地说。01/11
- 黑河市爱辉区列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黑河市爱辉区列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的通知各市(地)、县(市)人民政府(行署),省政府各直属单位:为更好地挖掘、保护和继承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彰显城市文化内涵和特色,根据《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黑龙江省文物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省政府决定将黑河市爱辉区列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现予公布。一、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是我省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集中展现、有序传承我省城市文明、地方文化具有重大意义。黑河市爱辉区发生过重要历史事件,历史遗存丰富,风貌特色鲜明,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二、黑河市及爱辉区政府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黑龙江省城乡规划条例》《黑龙江省历史文化建筑保护条例》《黑龙江省文物管理条例》要求,正确处理城市建设与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关系,深入研究发掘历史文化遗产的内涵与价值,明确保护的原则和重点。要编制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划定历史文化街区、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制定并严格实施相关保护措施。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指导下,编制好重要保护地段的详细规划。在规划和建设中,要重视保护城市格局,注重城区环境整治和历史文化建筑修缮,在保护范围内不得进行与名城环境和风貌不相协调的建设活动。三、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历史文化保护工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文化和旅游厅要切实加强对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规划、保护工作的指导、监督和检查。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黑河市爱辉区列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的通知各市(地)、县(市)人民政府(行署),省政府各直属单位:为更好地挖掘、保护和继承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彰显城市文化内涵和特色,根据《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黑龙江省文物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省政府决定将黑河市爱辉区列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现予公布。一、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是我省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集中展现、有序传承我省城市文明、地方文化具有重大意义。黑河市爱辉区发生过重要历史事件,历史遗存丰富,风貌特色鲜明,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二、黑河市及爱辉区政府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黑龙江省城乡规划条例》《黑龙江省历史文化建筑保护条例》《黑龙江省文物管理条例》要求,正确处理城市建设与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关系,深入研究发掘历史文化遗产的内涵与价值,明确保护的原则和重点。要编制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划定历史文化街区、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制定并严格实施相关保护措施。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指导下,编制好重要保护地段的详细规划。在规划和建设中,要重视保护城市格局,注重城区环境整治和历史文化建筑修缮,在保护范围内不得进行与名城环境和风貌不相协调的建设活动。三、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历史文化保护工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文化和旅游厅要切实加强对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规划、保护工作的指导、监督和检查。黑龙江省人民政府01/11
- 这就是黑河!黑河夜景它的名字里面有“黑”却白得极致耀眼塞北的雪它的名字里面有“河”却因为一条江而闻名黑河夜景这是一座时尚到骨髓里的城市这是一座外表“高冷”内心火热的城市这就是黑河!夜幕下的黑河01黑河不是“河”一提到“黑河”你或许以为这是一条河而我们今天介绍的“黑河”却是一座城大美黑河全景黑河是黑龙江省一个地级边境城市在黑河市的确没有一条河流叫“黑河”但它却毗邻一条大江这便是中国与俄罗斯的界河——黑龙江黑河界江——黑龙江夜色黑河市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第三大城市布拉戈维申斯克市隔江相望站在江畔能清晰地看见对岸的建筑甚至可以听到对面的音乐声黑河市,对岸是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市黑河因“边”而生它是一座曾拥有“万国商埠”美称的百年城镇黑河因“边”而兴成为“龙江丝路带”上重要的节点城市边贸旅游明星城——黑河风光“中俄之窗”“欧亚之门”这是人们给予它的美誉这就是黑河一个站在独特地理分界线上的城市一座流动着异国风情的北国边城02黑河并不“黑”黑河并不“黑”这里的冬天白得浪漫黑河雪景这里四季分明冬长夏短你若要问黑河什么时候入冬冷空气用“实力”告诉你答案:一秒入冬冬日黑河当冬日降临当飞雪飘落黑河就成了白色的世界静谧的冬天洁白的冰雪拥抱着黑河赋予这座城市唯美浪漫的气息冬日黑河黑河并不“黑”这里多彩如画逊克北红玛瑙奇秀独特的逊克北红玛瑙炫酷亮眼的中国瑷珲国际汽车营地中国瑷珲国际汽车营地神秘旖旎的中俄民族风情园动感活力的大黑河岛生态广场风景如画的黎明滩大草原……多彩风光尽在黑河03一城品两国黑龙江大桥提到黑河黑龙江大桥不得不提这是一条国际公路大通道通车后将实现中俄地方城市间互联互通这条钢铁巨龙横跨黑龙江链接俄罗斯未来将成为联结中俄的纽带梦幻黑龙江与生俱来的浪漫多元包容开放让黑河与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市并称为“中俄双子城”黑河—布拉戈维申斯克市“中俄双子城”漫步黑河街区目之所及的俄式建筑令人垂涎欲滴的俄式大餐擦肩而过的金发女郎让人恍惚以为自己出国了处处彰显俄罗斯元素百年之前黑河就是中俄经贸往来的汇流地俄罗斯元素深深融入到黑河的各个角落时至今日老人们仍然穿着“布拉吉”(连衣裙)吃着“列巴”(面包)指着水桶叫“喂得罗”……这些“方言俄语”是黑河人口中的高频词如果你是外来游客,也不用担心“东北改良版”的外语朗朗上口自带东北人的“幽默基因”黑河市场上销售的“列巴”(面包)你那儿商业街广场的雕塑是什么?书本?和平鸽?喷泉?在黑河中央街矗立着普希金的塑像洋气不?这是中俄文化交流、交融的见证普希金塑像中俄两国民俗文化相伴相生相互交融形成黑河独一无二的城市符号04黑河不怕冷提到黑河你想到的第一个标签可能就是“冷”确实,这里冬季寒冷干燥年平均气温也仅有-1.3-0.4℃雾凇美景以至于有人调侃“泡面吃到一半竟然冻住了”还有人“友情提示”:“若是冬天去黑河吃饭喝酒,记得啤酒要冰镇的,别要常温的!”网友拍摄的冻住的泡面。图片来源于网络。这里虽冷却是人气火热的“打卡地”五大连池风光“外表寒冷,内心炽热”这里有长达210万年的火山喷发史造就的壮观雄奇的五大连池火山群五大连池火山石海照片千姿百态的地貌奇观和喷气锥碟熔岩石河终年冰封的熔岩隧道共同书写着惊心动魄的地质变迁史这里还有一条不冻河即使三九严寒也温温热热这里的高寒温泉即使地面温度达到零下30℃仍然热气腾腾高寒温泉在黑河这里还有不畏严寒笑傲冰雪的黑河人雾凇美景这里“嘎嘎冷”的冰天雪地曾让人望而生畏如今却成为集聚“热产业”的“金山银山”寒冷、干燥造就了让“冷资源”发挥热量的寒区试车产业黑河寒区试车漂移的车影疾驶的车轮卷起一阵雪雾上演寒区“速度与激情”黑河寒区试车寒区试车为黑河的冬天注入活力成为助推城市发展“新引擎”黑河寒区试车我们最初了解黑河或许还是地理课本上的那条从黑河到腾冲的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黑河秋景而只有来到黑河你才会亲眼见证它的历史与未来只有来到黑河你才会发现想象与超乎想象只差了一张单程机票黑河秋景以一个惊艳相识引无数个惊艳接踵而至中俄边境城市——黑河正蓄积力量跑出跨越发展“加速度”这就是黑河黑河朝霞01/11
- 东宁市要塞博物馆晋级国家三级博物馆近日,中国博物馆协会公布了《关于第四批国家一、二、三级博物馆名单的公告》和《第四批国家三级博物馆名单》,东宁市要塞博物馆成功晋级国家三级博物馆。 为推进博物馆高质量发展,优化博物馆体系布局,完善博物馆质量评价体系,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中国博物馆协会于2020年7月至12月组织开展了第四批全国博物馆定级评估工作。经过材料申报、书面审查、现场评估、数据比对和综合评定,并报请国家文物局备案,中国博物馆协会核定,东宁市要塞博物馆成功晋级为国家三级博物馆。 东宁市要塞博物馆是依托侵华日军东宁要塞群遗址而建设的遗址博物馆,馆内收藏藏品一共2020件,主要是抗日战争时期东宁地域侵华日军罪证文物。大量的文献资料和实物展示了整个东宁要塞群的全貌,重现了二战期间东宁地区的人文生活、地理环境、经济、军事等各项内容,充分揭露日军侵华罪行,赞颂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反抗压迫的精神,激发人们铭记国耻、反对战争的爱国热情。 目前,东宁要塞已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和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每年接待各地游客30多万人次。编辑邹润01/08
- 别具民俗风情!来龙州感受八桂大地上的民族文化 (1/24)广西新闻网南宁1月7日讯(记者韦幸文罗珊珊实习生覃芊芊)在广西,有这样一所博物馆,它将广西12个世居民族的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在这里观展者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广西各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这就是——广西民族博物馆。 据了解,广西民族博物馆为自治区级民族文化专题博物馆,位于南宁市青秀区青环路11号,该馆以收藏、研究和展示广西12个世居民族的传统文化为主要工作任务。馆内分为钟鼓文化、壮美家园、霓裳羽衣、匠心神韵等九个展厅,藏品有5万余件(套),包含铜鼓、服饰、银饰、织绣、石器、竹木器、陶瓷器、化石标本等。其中收藏古代铜鼓345面,是目前世界上收藏铜鼓数量最多、类型最全的博物馆;收藏纺织品1.86万件(套),涵盖广西12个世居民族,特色鲜明、体系完整;收藏有31个国家和地区的民族民俗文物3758件(套),对研究相关国家民族民俗提供了物证。 1月5日,记者走进广西民族博物馆,在“铜鼓文化”展厅中展出了各式各样、大小不一的铜鼓;在“霓裳羽衣”展厅中展出了广西12个世居民族各自独特的服饰;在“和谐乐章”展厅中展出了各种民族乐器、民俗节日活动图片等;“匠心神韵”展厅中展出了多种精巧的民族手工制品,如用草料编织而成的动物狮子、各类竹制用具等;而在“壮美家园”展厅中,展厅直接被设计为广西传统村落,依山靠树的木屋、独特的廊桥、木屋上精美的雕刻等展品,让不少游客发出惊叹,驻足观赏、拍摄…… 广西民族博物馆是一个展现广西12个世居民族智慧和内涵的地方,也是彰显了这些民族独特文化与审美情趣的地方。闲暇时到这里逛一逛,不仅能了解各民族的历史与风俗,丰富知识储备,也能从中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与博大精深。据悉,广西民族博物馆开放时间为每周二至周日9:30-16:00,每周一闭馆,市民朋友凭有效证件均可免费入馆参观。编辑邹润01/08
- 满园“村色”醉游人——珲春成为延边乡村旅游发展样板近年来,珲春市创新多元休闲业态,打造乡村休闲旅游产品,开展乡村旅游开发试点,推动乡村旅游向园区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形成乡村旅游“一村一品”发展模式,成为延边州乡村旅游发展样板。为推动乡村旅游向园区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珲春市制定《关于加快推动珲春全域旅游产业发展的行动方案》《防川景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近期行动计划》《大荒沟景区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行动计划》《三家子乡河口沙洲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行动计划》和《密江乡野外实践基地行动方案》等,推动专项工作落实落地。并投资重点乡村基础设施和旅游项目建设。目前,三家子满族乡河口沙洲景区已初具规模并投入运营,5栋满族风格民宿投入使用;哈达门乡一松亭村建成集餐饮服务、民宿体验、中草药种植于一体的民俗旅游项目,带动近50名村民就业;杨泡满族乡杨木林子村建成集满族文物展览、剪纸展示、创作区等功能于一体的满族文化展示馆;密江乡吸引扶持9家民俗山庄落户经营;敬信镇防川村获评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英安镇大荒沟村和密江乡下洼子村入选第二批吉林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为不断完善乡村旅游设施,珲春市陆续建成交通标识牌78个、旅游公厕73个、旅游停车场29个、景区5G基站1个、改造旱厕1300余户。相继开通防川、大荒沟旅游公交专线,完成了河山、依力、荒山等5条农村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红旗国际汽车文旅小镇已开展主体工程建设,渤海明珠欢乐谷水世界、图们江流域民俗文化馆已完工过半,全域旅游集散中心改造项目预计今年上半年投入使用;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珲春生态智慧旅游综合体已上报待批,龙泉山冰雪小镇(文旅体小镇)、哈达门河山野趣公园项目已开展前期手续办理;防川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完成龙虎阁展陈大纲编写,龙虎阁布展装饰、观光平台和木栈道启动专业设计;防川莲花湖服务区建设完成。为丰富文化旅游产品供给,提升珲春市旅游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珲春市充分利用地域优势打造冰雪旅游节庆品牌,先后举办新年祈福节、“多彩杨泡”山地车邀请赛和首届乡村马拉松赛、孟岭苹果采摘节、大图们倡议东北亚旅游论坛、“健康吉林、乐动冰雪”徒步生态行、迎新纳福·满族剪纸展览、防川民俗村彩灯节、雪乡·冰雪大世界、西崴子村满族年俗体验、敬信镇首届“冬钓节”等冬季旅游活动。积极挖掘村镇特色,创新发展模式,以特色饮食、观光、采摘、游玩、民俗、边境体验等方式为主体驱动,拓宽发展路径,实现差异化定位发展。春化镇依托生态优势,发展生态体验游;英安镇依托红色生态资源,发展红色生态游;哈达门乡依托农家山庄,发展休闲度假游;密江乡依托非遗文化,发展民俗田园游;杨泡满族乡依托满族文化,发展民俗体验游;马川子乡依托区位资源优势,发展生态农业和特色餐饮;三家子满族乡依托绿色果蔬,发展四季体验采摘;板石镇依托“富硒苹果”,发展休闲采摘;敬信镇依托重点景区,发展乡村休闲游。编辑邹润01/08
- 凭祥大型体育场馆建设雏形已现凭祥市文化体育中心建设现场近日,记者走进凭祥市文化体育中心建设现场,看到各种大型机械正在紧锣密鼓地施工当中,工人们开足马力,整个建设现场热火朝天。凭祥市文化体育中心位于凭祥新区紧邻友谊关大道,建设用地总面积16万多平米,总投资约4.75亿元,拟建“两馆一湖一中心一场”,其中包括体育馆、游泳馆、人工湖、文化艺术中心、体育场等基础设配套设施。凭祥市住建局副局长黄炳光告诉记者:“项目主要是为了解决我们凭祥市城市基础配套设施落后、缺失文化体育项目而建,该项目总投资4.75亿元、项目占地245亩,项目从2019年开工以来项目资金已落实到位1.05亿元,目前项目已完成体育馆的主体建设,还有文化艺术中心的主体工程建设、体育场的主体建设、园区配套的基础路面也基本完成。”通过无人机俯瞰现场,记者看到场内建筑已拔地而起、雏形已现,施工现场所见之处均是一派繁忙景象。吊车正在忙碌起降着建筑材料,工地上工人们在不同区域也都加紧做着手上工作。目前,工地每天施工人员约有400人次左右,项目总工程已完成40%,将全力确保项目于2021年底完工。广西富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凭祥市文化体育中心项目负责人卢通说:“体育馆建设进度是现在四层主体结构已完成,文化艺术中心分两个单体,一个单体已经完成主体(结构),大概在5月份封顶。足球场现在建设进度是主体结构已经完成,计划在7月份全部完成体育场。游泳馆主体结构分为三层,现在已经完成一层,正在建设二层。人工湖现在主体大框块已经全部出来了,计划今年7月份把它完善,整个园区计划完成大概是在今年12月31日。”凭祥市文化体育中心建设项目既是凭祥市重点项目,也是百姓关注的的民生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不仅能丰富市民的文化体育生活、满足凭祥体育事业的发展和市民健身的需求,也将突破凭祥市建市以来无运动场馆的历史,从而推动凭祥市在“十四五”规划期间,向建设面向东盟开放合作区域性国际口岸城市高质量发展。(张宇妤李家进)编辑邹润01/08
- 东兴市150MW渔光互补旅游综合示范项目成功并网1月6日,东兴市150MW渔光互补旅游综合示范项目并网仪式顺利举行,宣布项目正式并网发电。东兴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罗湘洲,东兴市政协主席吴文,东兴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李健,东兴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王雪群等领导出席仪式。 仪式上,罗湘洲宣布东兴市150MW渔光互补旅游综合示范项目正式并网。随后,出席仪式的领导共同为项目并网正式启动推杆。 据了解,该项目位于东兴市江平镇巫头村一带,占地面积约3000亩,由阳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开发建设,总投资额约10.3亿元。项目原用地为虾塘、鱼塘等养殖水面,规划建设渔光互补型综合利用电站,板上光伏发电、板下渔业养殖,利用“光伏+”模式打造一体化新能源综合利用基地。 项目成功并网后全容量投产,年固定工业产值可达7000万元,年均纳税近1200万元,累计可提供约40亿千瓦时绿色电力,等效减排二氧化碳约302万吨,相当于种植绿树两亿棵。在产生清洁能源的同时,项目租用巫头村的集体用地,可让租出土地的村民小组平均每人每年“分红”2000元左右。项目后期运维以及进行规模化养殖过程中,还可辐射带动周边村民生产就业,持续带动村民致富增收。 这种“一地多用,渔光互补”的集约发展模式,让“绿色”释出了“红利”,实现了经济发展、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有效促进了绿色发展与兴边富民、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 未来,项目还将基于当地浓厚的京族文化底蕴和优厚的金花茶种植条件,聚力打造以“圩田漫享旅游休闲为轴”、“水上酷享运动为线”,兼顾渔业观光、休闲垂钓、花卉观赏为一体的立体式综合旅游示范区,最终形成新能源特色旅游文化观光休闲综合体,进一步推动东兴市三产联动,为东兴市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注入源源动力。编辑邹润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