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多彩辽宁
多彩辽宁
  • 辽宁:山地马拉松赛点燃奔跑激情
    在绚烂多彩的十月金秋时节,辽宁省第二届棋盘山山地马拉松邀请赛于10月13日上午9时在风景秀丽的棋盘山风景区准时鸣枪起跑。随着一声清脆的发令枪响,来自多个国家以及国内各地的5000名跑者,共赴这场山地马拉松的奔跑盛宴。赛事以“向快乐出发”为主题,精心设置了半程马拉松、15公里环湖跑、5公里亲子跑三个组别。路线经过精心规划,途经棋盘山冰雪大世界、白鹭洲、大洋山、萌宠乐园、金沙湾、天下第一棋、秀湖亭、芳草云天等经典景点。记者:杨靖岫
    10/17
  • 魅力盘锦:700多个日夜呵护 今朝野化放归自然
    10月12日上午,在辽宁辽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丹顶鹤野化基地,103只经过人工繁育并野化的丹顶鹤展开翅膀,向着远方的芦苇荡飞去,身影渐渐消失……在大家关注的目光中,丹顶鹤回归自然。这103只丹顶鹤是盘锦市2022年人工繁育的,两年来在专业的工作人员训飞下,已经具备回归自然的条件,当日在众人关注的目光中被放归自然,回到了广阔的蓝天。截至目前,盘锦市共有243只人工繁育并野化的丹顶鹤回归自然,为丹顶鹤种群的复壮奠定了有力基础。根据往年鹤类迁徙数据判断,今年野生丹顶鹤种群将在10月底左右飞抵盘锦市,所以特选择在迁徙种群到达之前将这103只丹顶鹤放归自然,以便它们提早适应野外生活,顺利融入迁徙种群并与它们一同进行迁徙。据悉,盘锦市1982年被确认为丹顶鹤大陆种群最南限的自然繁殖地,当时盘锦市就意识到推进丹顶鹤野生种群壮大和物种保护的重要性,开始组织相关单位开展人工繁育和野化放归丹顶鹤工作。1990年辽宁辽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始进行丹顶鹤人工繁育工作,2012年,建立了辽宁省丹顶鹤种源繁育基地,占地近7000亩,现有雏鹤舍8座,孵化育雏室6间,截至目前已建立30对繁殖鹤的稳定种群;2016年,盘锦市人工繁育技术取得突破,采用饲养鹤自然繁殖与人工繁殖相结合、异巢并卵等方式使丹顶鹤人工繁育成活率大幅增加。据盘锦市林湿服务中心统计,2016年至2024年,盘锦市累计人工繁育成活丹顶鹤442只。各种监测数据表明,人工繁育丹顶鹤并野化放归自然,可以弥补野生丹顶鹤种群数量的不足,这对于濒危物种的保护和种群扩大具有重大意义。盘锦市在保护丹顶鹤及栖息地工作中做了很多努力,颁布实施了《盘锦市湿地保护条例》(全省第一个颁布湿地保护条例的城市);开展湿地生态补偿、退耕还湿等工作;参与鹤类保护国际交流;开展鹤类救护、人工繁育与野化放归等工作。盘锦人还把喜欢丹顶鹤的真情实感融入到生活之中,鹤鸣路、鹤乡小区、鹤乡小学等陆续登上盘锦城区地图,文艺工作者钟情于将丹顶鹤融入文艺作品,歌舞诗《养鹤人》、童话故事《善良的丹顶鹤》等用艺术形式传颂着发生在盘锦大地的动人故事。目前,盘锦市确定到2025年实现野化放归丹顶鹤500只的目标,并稳步推进丹顶鹤野化工作、完善人工繁育丹顶鹤种群谱系档案,在野生丹顶鹤迁飞停歇期间,有步骤、分批次将具有野外生存和繁殖能力的丹顶鹤佩戴卫星跟踪器放归大自然,科学复壮丹顶鹤种群,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记者:陈春梅李博/文葛玉成/图
    10/16
  • 理直气壮叫响“万里长城东端起点”——将“M”形长城带打造成辽宁文旅新地标
    从明长城东起点的考古调查校正,到重绘辽宁境内明长城1235.989千米遗迹分布图,历史与现实交汇共同验证万里长城的东端在辽宁大地上画出一条纵贯东西、蜿蜒曲折的“M”带,这条珍贵的历史遗迹在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的总体框架之内。目前,我省正在奋力打造“万里长城东端起点”这一牵动辽宁文旅发展全局的重大品牌。修缮与保护、开发利用长城资源,辽宁正在进行时。明代《全辽总图》中的明长城在辽东分布呈“M”形。(摄影:郭平)经考古调查绘制的《辽宁明长城资源分布图》,长城呈“M”形(图中红线)横穿我省,与古籍中记载基本一致。(摄影:郭平)万里长城东端形成一条“M”形文化带今年55岁的周增财在丹东虎山长城脚下的虎山村长大,亲眼见证了虎山长城被确认为万里长城东起点并成长为风景名胜区的过程,他给自己的微信取名“长城守护者”。“这里原来堆满了乱石。”在周增财的指点下,鸭绿江边虎山长城的邦山台旁树林间可以看到明代留下来的砌筑规整的建筑遗迹。实际上,周增财经历的是明长城东起点的考古调查纠正过程。经数十年来的调查研究,我省文旅工作者将虎山长城这个“点”的发现延展为文化带,在长城国家文化公园(辽宁段)的建设过程中,人们理直气壮的叫响“万里长城东端起点”这个事关辽宁文旅发展的重大品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一直错误地把山海关作为明长城东端起点。对于这一讹传,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冯永谦进行了详细调查。他发现,《明史》中明确记载:“终明之世,边防甚重。东起鸭绿,西抵嘉峪……”而清初康熙年间的地理学专著《柳边纪略》则记有“长城东尽处曰大龙头,西尽处曰大龙尾,皆有石碑刻大字嵌城上。大龙头,土人呼为老龙头,上有望海楼”,这里的大龙头就是山海关长城,讹传由此开始。1990年,冯永谦同考古人员来到丹东找寻明长城遗迹。他们历时5个月、行程近2000公里对明长城东起点的各种线索进行全面调查。此后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冯永谦担任领队对虎山长城遗址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考古发掘。这次发掘,以虎山为中心由南至北先后发现了护城河、拦马墙、万里长城东端第一座大型台址、蜿蜒北去的长城墙体及墙体上每隔一定距离的墙台。1990年12月,国内长城研究顶级专家汇聚丹东,召开了“明长城东端起点论证会”。与会专家一致认为,现有考古材料证明,明万里长城东端起点位于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虎山镇鸭绿江畔的虎山地段,这一成果是我国长城考古工作的一项重大发现和收获。2007年5月,我省启动了“辽宁省明长城资源调查”,经过一年多的野外调查,考古人员足迹踏遍明长城沿线12个市、32个县市区、145个乡镇、568个行政村,用实际采集到的第一手材料绘制了《辽宁明长城资源分布图》。图中显示,明长城在辽宁境内以辽河为中心,在辽宁大地上画了一条“M”形遗迹带。这幅图与古籍《全辽志》《辽东志》记载的基本一致。“归安”减少人为干预修缮全力保持长城原貌在前往朝阳北票市马家营段明长城的山路边,记者遇到了正在放牛的袁国华。他家在长城脚下的北票市常河营乡马家营子村大水泉子村民组。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安排的明长城保护修缮工程,他也参加了。袁国华告诉记者:“我们清理杂草时看到明代的长城基础,修得很紧固,石头缝里还都勾了白灰。”北票市马家营段明长城总长近2000米,有3座敌台。从2020年开始实施修缮保护,现已全部完成并通过了省文物局专家组的验收。经过修缮的北票市马家营段明长城。(受访者供图)北票市文化体育事务服务中心考古队队长李振军告诉记者:“明长城修缮保护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归安’。”归安是长城维修的专业术语,是指“将可明确原位置的松动和掉落构件归位至原位置工程措施的统称”。李振军进一步解释:“在维修长城的过程中,我们不能从外面运送建筑材料,需将散落在长城本体周边的砌石再原位恢复到墙体上面,尽最大可能减少对长城本体的人为干预,以达到保持墙体原貌的效果。”根据长城国家文化公园(辽宁段)规划建设方案,我省各地还组织实施了抚顺市鸦鹘关小夹河长城岗东段、本溪市化皮峪明长城、锦州市义县南树林子长城段等修缮保护项目。同时对沈阳、鞍山、锦州、辽阳、铁岭、盘锦、葫芦岛等地的明代烽火台、关堡遗迹进行了修缮保护。袁国华说:“过去听村里老人讲,南山上的是道边墙,现在大家都知道了这是万里长城的一部分。”听说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的事,他笑了:“那敢情好,我养的牛也能卖个好价了!”“虎山”成为成功样本长城文旅未来可期张晶在北票市马家营段明长城脚下的白石水库边经营一处度假村。这个度假村集餐饮、住宿、休闲为一体。“游客能够来,住得下、玩得好,风景名胜是特别重要的因素,长城文化公园项目落户东边的山上,对发展这一带的乡村旅游具有重要拉动作用。”顿了顿,他又说,“不过,现在还有些不足,你们去爬长城就会看到,这里还缺少一条雨季也能畅通的路。”相比之下,虎山长城开发利用相对较好。1990年,虎山长城的万里长城东起点被确认后,丹东市发起了社会集资修长城活动,一段200米的长城出现在虎山西麓。2000年,为发展旅游业,宽甸县筹集资金在原来200米长城基础上将长城墙体一直修到鸭绿江边,使虎山长城墙体长达1250米。项目完成后,当时负责同志豪迈宣布:“虎山长城景区年收入将超过500万元。”听了这话,周增财同伙伴们在底下都偷着笑,“那时候真不敢信啊。未料到的是,2007年虎山长城风景区的旅游收入就跨过了500万元大关。”虎山长城风景区总经理林岩说:“我们分析景区综合收入数据,其中门票收入占绝大部分比重,这与同类风景区相比很不正常,我们正在上级支持下努力丰富景区旅游服务内容,相信虎山风景区还有更大发展前景。”周增财领记者到虎山脚下一处树丛中,这里有一口建于唐代的古井,井中曾出土一件“独木舟”,是明代将士为食物降温和保鲜的用具。周增财对虎山长城怀有极深的感情。他有一个心愿,那就是在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支持下,能够将这些遗迹清理出来,保护好并展示给参观者,让远方客人能够体会到更加丰富的长城文化。记者:郭平
    10/16
  • 辽宁省铁岭市举办重阳节非遗展演活动
    10月8日,以“重阳敬老赓续文脉”为主题的2024重阳节非遗展演活动在铁岭市银冈社区广场举行。在重阳佳节来临之际,市老龄办、市教育局、外研老年大学、银冈社区联合举办非遗展示展演活动,活动以敬老慰老为主旨,汇报展示“非遗夜校”项目阶段性教学成果。展演在铁岭大秧歌中欢乐开场。重阳节是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的传统节日。同时,非遗文化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中华民族历史的记忆和智慧。非遗展演活动将两者完美结合,大力宣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并在重阳节前夕为铁岭百姓带来一场精彩纷呈的文娱盛宴。记者:金汝晖
    10/15
  • 大连港集装箱码头绘就金秋好“丰”景
    持续提升冷链物流等特色专项服务水平,货物吞吐量实现新突破。近日,在大连港集装箱码头作业现场,各类集装箱船舶有序靠泊,集装箱拖车往来穿梭,勾勒出一幅实干争先的奋进图景。今年以来,大连集装箱码头公司充分发挥新航线货源集聚效能,深挖国际中转、空箱调运、换船服务等新增长点潜力,持续提升冷链物流等特色专项服务水平,货物吞吐量实现新突破。今年前9个月,该公司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超11%,其中外贸集装箱增幅近10%。记者:朴峰成苏炜胡子瑜
    10/15
  • 一路带“枫”,辽宁“红”了!
    十月的辽宁层林尽染秋意浓一处处赏枫胜地绘就一幅幅醉人的秋意山水图别有一番“枫”味01沈阳红叶“枫情”金秋时节,沈阳东陵公园色彩斑斓,“红枫林”是绝佳的赏枫地,这里栽植了近百株美国红枫,大家可以尽情领略红叶的“枫”情万种。秋韵情意浓,沈阳别样红。快来东陵公园“红枫林”打卡拍照吧!02本溪层林尽染本溪老边沟风景区的枫叶已经进入快速变色期,红黄橙绿色彩相间,共同绘制出一幅秋日唯美画卷,吸引着全国各地游客前来欣赏这醉人美景。本溪关门山以枫叶品位高、规模大、品种多而闻名遐迩,以枫树资源丰富而享誉国内,是全国著名的赏枫胜地。关门山的枫叶有五角枫、七角枫、九角枫和十一角枫,还有罕见的十三角枫,被誉为枫叶中的极品。本溪桓仁枫林谷大面积分布原始森林和原始次生林,70%的区域均分布着枫树。由于气候和日照等原因,不同成熟度和品种的枫树将高低起伏的群山晕染得五彩缤纷。03抚顺漫山红叶辽宁天女山森林公园植被覆盖率高达98%以上,以夏赏天女木兰花、秋赏红叶而闻名。辽宁天女山森林公园负责人刘亚娟说:“今年能有这么多游客,是我们没想到的,天女山最佳赏枫期在五号、六号以后,将会持续半个月到二十天。”04丹东“枫”景如画丹东天桥沟景区也是著名的赏枫打卡地。游人穿梭于山水之间,置身于枫叶火红的自然画卷中,流连忘返。从景区的枫叶大道到晓月峰的观景台,游客们或驻足观望,或持机拍摄,将一幅幅美景记录下来。辽宁各地景区还特别开设了线上购票与快速入园通道,减少排队时间,同时增设临时停车场,确保车流有序。公安机关也安排警力全天候执勤,为游客提供服务,努力营造舒适、温馨的游览环境。又是一年枫红时这里“枫”景独好辽宁藏不住的秋色期待与您相遇
    10/14
  • 辽宁:稻谷飘香迎丰收
    秋意浓,稻香飘。近日,辽宁省各地水稻陆续进入收割季,忙碌的收割机行驶在金色的稻田中,构成一幅壮美的丰收画卷。图为营口鹏昊米业六万亩有机水稻正在收割。这里土地肥沃、水源丰富、阳光充足,是我国的优质水稻商品粮基地之一。记者:傅义增包爱霞
    10/14
  • 辽宁省群众舞蹈展演越舞越火
    秧歌扭起来、手绢转起来,青年舞蹈家刘福洋带领千人共跳,每个人脸上都溢满幸福。孙海涛 摄第四届“绿叶对根的情意”辽宁省群众舞蹈展演日前在抚顺月牙岛精彩落幕。从2021年至今,该展演已连续举办4届,创作了百余部优秀舞蹈作品在全省推广、普及,近4万名群众参与演出,成为我省重要品牌活动,在全国范围内也颇具影响力。今年展演更是吸引了兄弟省的群众舞蹈队伍进行联动,“升级”为东北三省群众舞蹈展演。为什么要持续打造“绿叶对根的情意”这一以群众舞蹈为核心的文化IP?它缘何如此受大众喜爱,成为我省覆盖范围最广、参与人数最多、影响最大的舞蹈活动?新时代的群众舞蹈呈现哪些新趋势,有哪些新需求?就这些问题,本报记者近日进行了采访。年年推“冒热气”新作“跳咱辽宁人自己的舞,来劲儿!”霏霏细雨中,抚顺月牙岛生态公园中心广场被氤氲的水汽和欢腾的热气笼罩。尽管天色阴沉,雨点噼里啪啦地打在人们脸上,但参加展演活动的千余人个个摩拳擦掌。他们是普通百姓,但在这个大舞台上,是当仁不让的主角。“田姐,你行吗?”“放心,雨水浇不灭我跳舞的激情。”上场前,面对指导老师关切的询问,前一天刚崴了脚的抚顺市民田丽娟大声表态。舞蹈《辽宁是我家》的激昂旋律响起,辽宁籍青年舞蹈家、浙江省舞协副主席刘福洋跃入人群,带领辽宁千人舞蹈队和沈阳音乐学院附属中等舞蹈学校的38名孩子欢快起舞。这是他专为本届展演新创作的作品。“这首歌唱出了辽宁人对家乡的热爱。我在舞蹈中融入了东北秧歌的元素,也跳出了咱辽宁人的精气神。”刘福洋介绍。在雷锋之城,雷锋精神已融入城市的血脉。抚顺市顺城区第二实验小学的百名少先队员跟随辽宁省舞协主席吕萌的步伐,共跳《学习雷锋好榜样》。他们目光炯炯,每一次昂首摆臂,都在表达对雷锋的深深敬仰。《辽宁是我家》《学习雷锋好榜样》《跳起满乡幸福舞》等原创舞蹈都是近两年为“绿叶对根的情意”群众舞蹈展演活动而创作、推广的作品,深受群众喜爱。从2021年以来,省舞协带领编导团队顺应群众舞蹈活动的新趋势、新特点,每年都推新作,作品涵盖群众喜闻乐见的多个舞种,把时代风貌、地域特色融入其中,体现了对主题表达与观赏性、传播性的创新探索。今年围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全力打造辽宁新时代“六地”等重大主题,省舞协组织骨干力量新创作了20多个作品用于全省普及推广。这些作品主题意涵丰富,编导手法创新,带有鲜明的辽宁印记,难易适中,便于掌握,兼具时代性、地域性和艺术性。“跳咱辽宁人自己的舞,就是来劲儿!我最喜欢跳《学习雷锋好榜样》,跳的不仅是舞,更是作为雷锋精神传承者的荣光和自豪。”参加展演的演员张德福说。他白天跟着指导老师排练,晚上就到社区和广场教别人练,劲头十足。舞蹈沾露珠、接地气、冒热气,正是“绿叶对根的情意”这一品牌活动越办越火的秘诀之一。“正所谓‘根’之深,情意才浓;‘叶’之茂,花丛更艳。”省舞协副主席刘思展说。届届有契合大众审美内容“上难度加挑战,我们更欢迎!”本届展演由省文联、抚顺市委宣传部、省舞协、抚顺市文联主办,以“深扎沃土,群星绽放”为主题,旨在通过舞蹈艺术抒写中国式现代化辽宁篇章,展现辽宁人民的精神风貌。舞蹈名家与千名群众共舞,以奔腾之姿、奋进之意礼赞新时代。“满乡的人呀勤劳质朴,心中装着满满的幸福。”这支《跳起满乡幸福舞》是抚顺原创作品,粉色的格格装映衬着舞者们的笑脸,展现了满乡文化的动人情韵。抚顺市舞协副主席金晓玲告诉记者,抚顺有上千个群众舞蹈队伍,年龄覆盖老中青各年龄段。这次参加展演的舞蹈爱好者中年龄最大的75岁,他们在舞蹈中尽情挥洒、忘情投入,既锻炼了身体,也获得了身心的享受。寇月华和十几位一起坐84路公交的姐妹,给自己的舞蹈小分队起了个名字,就叫“84路”。大家在车上也兴致勃勃地讨论舞蹈动作细节,“群众舞蹈就像一个巨大的文化磁场,将我们吸在了一起。”寇月华说。由抚顺市老年大学、市妇女大学、市老干部大学学员组成的袁莹舞蹈团为展演辛苦排练了一个多月,袁莹和团里骨干组成小分队,每天“四班倒”,奔赴不同地点指导。“累并快乐着,谁让我们打心底里热爱舞蹈呢!”袁莹说。这个“十一”假期,袁莹又被学员李军霞等请到了沈抚示范区胡家沟文化村现场教授舞蹈《起舞》。“上难度,我们更喜欢!”李军霞说。练了大半天,她们意犹未尽,拎起萝卜、大葱在田垄间扭了起来,拍成短视频发在抖音上。有新意的编舞,正能量的主题,具有较强时代感的配乐,与时代精神、大众审美同频共振的内容,适于新媒体传播的方式,都是“绿叶对根的情意”所推舞蹈作品迅速传播的原因。压轴节目《山花闹》中,铿锵的鼓声响起,舞蹈名家和省市舞协文艺志愿者们被欢腾的气氛感染,冲入雨中,与抚顺市地秧歌民间艺术团成员一起跳起来。这一刻,“应时代而动,为人民而舞”有了具象化的表达。记者:吴丹
    10/12
  • 辽宁城乡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分别达100%和71.5%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重阳节在我国已被确定为法定的老年节,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尊老、助老、养老等一直是热门话题,其中养老不仅是热点问题,更是一项涉及民生福祉的大课题。人人都会老,家家都有老,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旅居养老、异地养老……哪种模式是老人的最优选?各地都在打造的“一刻钟”养老服务圈聚合了哪些资源,开展的项目是否实现了精准性、便捷性、可及性?重阳节前夕,记者深入省内各市城乡探访,实地了解“家门口”的养老情况。大连市沙河口区南沙老年之家护理人员正在对老人进行日常认知康复训练。(摄影:代煜)多样方式养老“夕阳时光”都挺好10月8日,88岁的老人赵岩结束国庆假期与儿孙的团聚,在大连市沙河口区南沙老年之家又开启了自得其乐的养老生活:一早在小花园里晨练到微微出汗,回到房间稍事休息后到食堂吃上一碗可口的热汤面,然后在宽敞明亮的文化室里抄写宋词,独享自己的阅读时光。听到工作人员“剪纸课开始了”的召唤,她又和一群老姐妹走进活动室,大家一边动手剪纸,一边互相说笑。大连市沙河口区南沙老年之家是我省首批五级养老机构之一,目前入住率接近95%。“我很享受这种既可以自己独处,又有群居生活的状态。”赵岩告诉记者,她的儿孙都在大连市内,正是忙事业或忙学业的时候。自己不想做让儿孙担心的空巢老人,所以7年前她主动要求入住养老机构,把日常照护托付给专业人员。在赵岩居住的双人间,40平方米的空间整洁有序,窗台上摆满花花草草,桌上、墙上一件件精致的小装饰、小摆件透露出主人的生活情趣。“节假日团聚,平日里和孩子们各得其所、各有所忙,亲情不但淡不了,大家的状态还都好,这是多明智的选择啊!”赵岩说,她在南沙老年之家里住得非常安心和舒心,很多老人和她一样,不但把这里布置成了家的模样,也真当成了自己的家。和大连的赵岩不同,营口市民王丽的父母坚持要居家养老,熟悉的环境、习惯的日常起居都不想改变。“我支持他们的决定,因为遇到事儿了,我不在身边也不怕,打个电话就能解决。”营口市在我省建设了首家融合6501234服务热线电话、物联网、大数据分析等技术于一体的智慧养老服务信息平台,提供家政、维修、医药、商品代购等服务。王丽说她父母对这个平台的使用得心应手,今年国庆假期她在外地,母亲自己打电话找人修好了水龙头,都没告诉她。家住沈阳市皇姑区三台子街道牡丹社区的王大爷,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找到了和老伴儿最适合的养老方式。王大爷今年83岁,老伴儿做过心脏手术。每天早上,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护理员上门,帮王大爷照看老伴儿3小时,王大爷腾出时间到社区康复理疗室做中医理疗项目。“日间照料服务让老伴儿在家享受健康锻炼,也让我缓口气。”王大爷说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距离近、提供的项目全,价格也优惠,还有补贴政策,8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每月有3小时的免费居家养老服务,给予每人每小时30元补贴。特殊老年群体的养老情况又怎样呢?10月9日,在抚顺市抚顺县后安镇敬老院庭院里,66岁的张德权和养员白常喜惬意地坐在长椅上聊天、晒太阳,周围花树掩映,环境优美。张德权是特困供养人员,入住敬老院快3年了,“这里环境好,吃得好,有人照料,找到乐享晚年的好地方了!”张德权说。从2020年开始,抚顺市对偏、远、小的乡镇敬老院资源整合,建立以照护功能为主的县级困难家庭失能老年人供养服务设施。目前已在3个县建设5家农村居家和社区养老中心,农村互助幸福院126家,为农村老年人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居家为基础、社区可依托、机构作补充,兜底有保障、普惠有供给、高端有市场,在我省城乡,多样化养老服务托举起幸福“夕阳红”。沈阳市皇姑区三台子街道牡丹社区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惠民食堂,方便老年居民日常就餐。沈阳市皇姑区委宣传部供图“一刻钟”服务圈优质资源聚集老人身边“一刻钟”养老服务圈,即在走路一刻钟的时间范围内,要满足老年人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社交等养老需求。各地建设情况怎么样,老年人的体验又如何?10月9日,临近中午时分,沈阳市皇姑区三台子街道牡丹社区食堂热闹起来,黄焖鸡、酥炸刀鱼、白菜炖豆腐、芹菜土豆丝、红豆饭、馒头、五香花卷和蛋花汤热气腾腾地一字排开。社区居民张云秀和老伴儿按照给老人的优惠价,一共花18元吃了一顿可口的午饭,然后步行到附近的社区康复中心作理疗,“如果不爱出门,社区食堂还能上门送餐,都是几步路、几分钟的事儿,真方便。”张云秀说。在抚顺市,望花区光明街道玫瑰城社区居民武丰源发现常吃的药没有了,通过社区研发的“智慧玫瑰”公众号的“一键呼叫”功能,15分钟后药品就送到家门口了,“比快递小哥速度快还没有跑腿费,多惠民。”武丰源称赞道。截至目前,玫瑰城社区公众号数字化网格平台已为辖区老人提供了500余次的服务体验。“老人动嘴、社区跑腿,这样的服务很贴心!”国庆假期,营口市站前区建丰街道丰收社区居民郑继贤,在社区的微信群里求助送餐和家政服务,社区工作人员立即联系辖区爱心餐饮企业提供送餐服务,找家政公司修好了下水道。综合老人们提出的多样化生活需求,站前区各社区还设立心理咨询室、卫生服务站、健康加油站,为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开展健康知识讲座,组建老年评剧团、舞蹈队、合唱团、模特队等兴趣团队,开展各类文艺活动、举办邻里节等,为老年人提供展示的舞台,满足他们的文化需求。近年来,我省各市积极将各项优质服务资源向老年人的身边、家边和周边聚集,打造并完善让老年人居家养老更舒适、社区养老更便利的养老服务圈。目前,沈阳市已建成263个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967个社区养老服务站、233个老年助餐点,“一刻钟”社区养老服务圈初步形成。今年还将培育嵌入式养老服务综合体200个,提供长期托养、日间照料、康复训练、健康管理、文体娱乐、心理慰藉、助餐助浴等综合服务,满足老年人“家门口”“一站式”养老服务需求。抚顺市建设智慧养老信息化服务平台,具备呼叫中心话务平台、智慧健康养老服务门户网站、养老服务管理系统、智慧健康养老移动端应用、老年人身体状况服务需求评估系统等13项功能,通过互联网、物联网响应养老服务需求、调配服务资源,进行服务调度及监管,工作人员24小时在线,全天候服务,抚顺市民可随时登录平台寻求帮助。营口市将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监管、养老机构互联网视频监控、服务商管理、志愿者管理统一纳入管理范围,依托智慧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启用6501234服务热线,为全市有需求老人打造了“居家线上一键通服务”,实现老年人及家属“点菜式”智能助老服务。大连市大力推动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多元供给、多样发展、多业融合,打造出“床边有照护”“桌边有‘食惠’”“手边有响应”“身边有帮扶”“周边有布点”的“五边形”养老服务体系,增强老年群体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辽宁日报)关玲玲整理记者:吕丽刘桐崔振波佟利德
    10/12
  • 辽宁沈阳北陵公园:金色花海 热情绽放
    10月9日,沈阳北陵公园内的向日葵花海花开正艳,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赏。向日葵花海如金色的海洋,游客们畅游其中,拍照打卡,尽情享受着秋日的美景与自然的馈赠。(摄影:赵敬东)
    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