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辽宁
- 辽宁:以城市更新推进高品质城乡建设实现新突破 沈阳向魅力宜居都市焕新蝶变城市更新事关民生福祉、关乎城市未来。曾经脏乱差的背街小巷,蝶变为文化气息浓郁的“家巷客厅”;长期闲置的“边角空地”,开辟成具有地域特色的口袋公园;落灰蒙尘的“工业锈场”,改造成时尚前卫的“城市秀场”……一幕幕生动的场景,展现着城市更新行动的成果,也记录着城市向魅力宜居焕新蝶变的足迹。作为全国第一批城市更新试点城市,沈阳市通过构建“1+5+5+N”推进体系,即以城市振兴发展为愿景目标,实施社会民生保障、产业经济振兴、人文魅力彰显、绿色生态优化、韧性智慧支撑5大行动,落实践行“两邻”理念、更新低效空间、传承文化根脉、留白留璞增绿、完善基础设施5项策略,制定涵盖街路更新、老旧厂区、老旧商圈、海绵城市、智慧城市等N项更新任务,从过去单一的物质空间改善转化为全域化城市资源高效整合协同利用与价值转化,全面提升城市品质。当前,城市建设管理已从“粗放式发展”进入“精细化管理”的时代,沈阳市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秉持“高品质、精益心”,持续提升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打造现代化、生态化、国际化大都市。走好城市品质更高、城市颜值更靓、产业结构更优、城市魅力更具吸引力的城市更新进阶之路,沈阳一往无前。“推窗见绿、出门入园”已成为沈城市民的生活常态,浑河岸边是市民日常休闲的好去处。(来源:由沈阳市委宣传部提供)城市功能“更新”建设幸福宜居家园幸福教育课堂内,学生们学习航空特色课程、科普大学向老年居民讲授饮食与健康知识、梧桐书房传出读书分享会的朗读声、中午社区老年食堂飘出阵阵饭香……进入沈阳市皇姑区三台子街道牡丹社区,随处可感受到老旧小区华丽蝶变后的幸福生活,这都得益于城市更新行动。作为城市更新的重要内容,老旧小区改造能给居民带来什么?有着40年楼龄的“牡丹”蝶变,便是最好的印证。通过“硬件+软件”同步提升,补齐社区服务设施短板,使居民居住舒心、环境称心、生活贴心。牡丹社区党委书记王晖说:“实施‘一拆五改三增加’改造后,老楼墙体添加了保温层、小区道路重新铺设、线网埋入地下、社区废弃锅炉房改造成了城市书房,小区真正实现了‘老小区、新改造,老邻里、新生活’。”针对社区老年居民占比大、学生课后托管等难题,牡丹社区开展完整社区试点建设,注重“一老一幼”配套设施建设,新建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采取入户、日间照料、长期托管以及提供个性化服务的“3+1”模式,满足不同老人的需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提供助餐、助浴、助洁等12项上门服务,还搭建了智慧养老信息平台,为43名独居老人配备了智能手环,平时能监测老人的心率、血压等身体状况,紧急情况下,老人可一键呼叫120医疗救援,还可向网格员、邻居、亲属等应急求助。同时,围绕孩子课后有人管、兴趣爱好有人培养、社会实践有人组织的需求,社区设置了自习室、书法室、笑脸墙和心愿墙,打造公益性的“幸福教育课堂”,开设航空等特色课。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牡丹社区对闲置空间进行合理利用。王晖介绍,拆除违建后旧址上建起了梧桐书房,盘活旧锅炉房的多间闲置房屋,扩大社区为民服务空间,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安居是人民幸福的基点。沈阳市作为住建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试点城市,在提升品质、塑造特色、精细管护、完善细节上下功夫,优先改造完善小区配套和市政基础设施,重点突出“一老一幼”社区综合服务。自2021年以来,累计改造1456个老旧小区,今年计划完成267个,提前一年完成“十四五”1723个小区改造工作任务,惠及居民77.6万户。改造中,增加党群服务中心180个、文体设施6595套、安全设施8678个,建设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79个,社区养老服务站95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93家,加装电梯277部,在675个社区设立了学习场所,建设城市书房、书屋208个。同时,坚持党建引领,完善小区长效管理机制,答好“后半篇管理文章”。通过改造,全面提升老旧小区居住环境、设施条件和服务功能。沈阳市房产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沈阳计划改造267个老旧小区,坚持“三问于民”思维,从民意中提取改造“密码”,让居民参与老旧小区改造全过程。通过改造全面提升老旧小区居住环境、设施条件和服务功能,以“心”换“新”,不断提升居民生活环境和居住品质。经过老旧小区改造,牡丹社区将废弃锅炉房改造成城市书房,居民居住环境华丽蝶变。(来源:由沈阳市委宣传部提供)经济发展“布新”推动产业迭代升级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沈阳方城景区持续火爆,居沈阳旅游打卡地前列。火爆之下,吸引力源自哪里?答案便是更新盘活的一条条胡同和陆续上新的文旅项目。烤猪蹄、拇指生煎包、烤冷面、雪绵豆沙、锅包肉……出中街地铁站一路向北,头条胡同两侧的特色小吃让人目不暇接。伴随着扑鼻而来的美食香气,是一条“修旧如旧”的老胡同风貌建筑,城市更新正为沈阳文旅经济增添新风景。2020年,随着沈阳中街改造,中央里文化旅游景区同步改造更新,以百年历史文化底蕴的头条胡同、官局子胡同为载体,打造了集餐饮娱乐、文化旅游、特色演绎、沉浸式体验于一体的文化休闲商业街区。经改造后的中央里景区内一步一景,拥有大十面、衔珠阁满族民俗博物馆等网红文化“打卡点”。目前,中央里景区正打造餐饮、娱乐、演艺、文创、首店经济、夜经济等多维潮流文化,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成为沈阳“夜经济+文商旅”融合创新发展的示范街区。尤其是有近400年历史的头条胡同,经过升级改造悄然焕新,已成为沈阳美食文化品鉴中心,吸纳了全国各地的网红美食,打造了鸡架体验馆、老东北粉坊、酒吧街等餐饮项目,胡同内百余家商铺林立,上百种小吃琳琅满目。作为沈阳城市胡同改造示范工程,中央里景区不断提质升级文旅产业,通过街区改造、资源注入、产业提升,深受年轻人喜爱的消费业态与传统文化相互赋能,续写千年方城的澎湃气息和商业繁荣。城市发展,产业先行。盘活存量,把闲置低效的存量资源资产“吃干榨净”、变废为宝,实现产业空间的高效利用,亦是城市更新的重要一笔。沈阳市城乡建设局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沈阳市加大了对老旧商圈、老旧工厂、闲置楼宇的更新改造,重点实施中街、老北市、太原街更新,沈阳红梅味精厂、沈阳重型机械厂转型升级,盘活闲置楼宇面积635万平方米。不仅在方城板块,沈阳划定的35个核心发展板块完成了城市设计、交通规划和基础设施规划。今年计划开复工247个项目,目前已复工过半,剩余项目正在全力办理前期手续,力争及早开工。各板块建设已初具效果,其中,和平区太原街板块连续组织“太原北街步行街布置艺术展陈”等50余场活动,吸引游客177万人次;沈河区方城板块晟京坊街区改造、农大南板块多福湾等项目提前实现开复工,推进核心板块加速建设;铁西区工业博物馆板块开展“龙升旷霁,光耀铁西”节日亮化行动,打造璀璨夜景。沈阳东贸库以工业遗产保护及活化利用为特色成为城市文艺新地标。(来源:由沈阳市委宣传部提供)环境面貌“焕新”打造高品质生活空间周末的午后,走进大东区时代文仓书房,映入眼帘的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迷宫”,抬头能看到保留完好的纵横交错的“木桁架”结构,走进错落有致的四层图书主空间,随处可以落座阅读,翻开一本好书,享受着惬意的休闲时光。“这样美好的阅读空间没想到是由旧仓库老厂房改造而成。”书房内读者惊讶道。据了解,时代文仓书房是从东贸库老旧厂房改造而来。东贸库建筑群是沈阳市具有代表性的工业类建筑,同时也是沈阳市现存建设年代最早、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民用仓储建筑群。更新改造后的东贸库,保留了7栋最具文化特色的历史文化保护建筑和1条铁路线,以工业遗产保护及活化利用为特色,通过完善城市功能、保留工业元素、打造综合片区、传承历史记忆,最终实现华丽转身。曾经的仓库厂房如今已蝶变为英雄故事体验馆、时代剧场、城市书房、社区配套服务空间和城市公园。以建筑为线,串联起老工业地块的过去与未来,塑造城市新风貌,引领居住品质升级。针对沈阳老厂房多的特点,将传承老工业基地工业文脉与满足新时代市民文化生活需求相结合,引入新业态,探索租让结合、长效运营的更新模式,为老厂房注入新活力,建成了红梅文创园、奉天工厂、1905文创园等一批代表项目。老厂房焕发新生机,老街区也成新风景。全龄小巷的东湖南街,营造邻里社区交往空间;颜值小巷的十纬路,成为一条咖啡小巷;古韵小巷的西滨河路,传承着历史文脉;文化小巷的乐山路,打造出街巷空间哲学。近年来,沈阳陆续实施背街小巷微更新,在传承文化、留住记忆,展现街巷景观风貌的同时,还完善配套、提升品质,解决好群众生活需求。同时,沈阳还深入挖掘城市的红色文化、工业文化、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等特色,开展口袋公园建设,奉海园口袋公园将铁轨、站台、信号机等元素融入景观,以历史故事为原型讲述故事;大西边门口袋公园,体现沈阳“八门八关”的城市格局烙印;青年宫口袋公园建有专业的轮滑场地,成为小朋友们专属的运动场地。口袋公园虽小,但方寸之美“兜住”了百姓幸福生活。“近年来,沈阳陆续对群众呼声较高、有迫切提升需求的609条背街小巷进行微更新改造提升,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沈阳市城管执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老旧小区周边、街边绿地、城市主干道及人口密集的边角地、废弃地、闲置地进行改造绿化,打造功能多样的口袋公园。截至目前,共建成口袋公园3000多个,“推窗见绿、出门入园”正成为越来越多沈阳居民的生活常态。沈阳正加快推进城市更新,完善城市基础设施,让城市更加美丽、更显魅力、更具活力,在高品质城乡建设上实现新突破。05/17
- 辽宁省辽阳市:城市的浪漫游园05/16
- 辽宁阜新:文教融合 共话传承5月15日,在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蒙古族实验小学,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文化旅游服务中心的舞蹈演员带领学生练习蒙古舞。 近年来,辽宁省阜新市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依托当地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加强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各学校结合自身特点和学生情况开设马头琴、蒙古族舞蹈等课程,通过校内教师教学、校外专业人士入校互动交流等方式帮助学生感受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为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传承注入新的血液和活力。 新华社记者龙雷摄 5月15日,在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蒙古族实验小学,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文化旅游服务中心的舞蹈演员指导学生练习蒙古舞。 5月15日,在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蒙古族初级中学,该校搏克队队员在训练。 5月15日,在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蒙古族初级中学,搏克教师韩俊(中)指导该校搏克队队员训练。 5月15日,在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蒙古族实验小学,音乐教师吴福林和阜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蒙古勒津马头琴音乐传承人包乌日汗(右一)带领学生练习马头琴。 5月15日,在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蒙古族实验小学,音乐教师吴福林指导学生练习马头琴。05/16
- “链”上发力 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辽宁省抚顺市发展壮大石化产业纪实向“新”而行,奋力起势。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抚顺,一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正加速建设。“油蜡联产”项目当年开工、当年建设、当年中交、当年投产,抚顺石化公司成为国内唯一能够生产石蜡、混晶蜡、微晶蜡全系列产品的企业。95万吨/年乙烯改扩建及能效提升等项目正稳步推进。乙烯、丙烯、碳四、碳五、芳烃、塑料、石蜡、石油焦八大产业链,150余家企业,串“珠”成“链”、聚“链”成群,构建起石化产业发展格局。总投资223.6亿元、70个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大项目加紧谋划建设,不仅带来当下的发展质量和速度,更储备了未来的发展潜能。当下,抚顺市正紧盯石化产业链、价值链的中高端和最具成长性的产业积极布局、加快落子,积极打造抚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端精细化学品、化工新材料、新能源电池和化学创新药四大细分领域产业集群,建链、延链、补链、强链,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构筑起“四梁八柱”。抚顺石化产业集群鸟瞰。(摄影:门莹)“龙头”高昂全链发力4月17日,在中国石油抚顺石化公司烯烃厂高密度聚乙烯车间挤压机厂房内,乙烯原料经过低压淤浆工艺进行悬浮聚合形成粉料,再经挤出机压缩、熔融和均化进入水下造粒机,雪白的产品颗粒便被送进均化仓。“可别小看这些颗粒,它们可是被‘娃哈哈’等知名企业应用并出口国外的高端瓶盖料。”烯烃厂一级工程师王长全手捧产品颗粒对记者说,瓶盖专用料是烯烃厂拳头产品。瓶盖专用料属于特殊的塑料产品,对材料的气味、扭力等特性都有严格要求。经过深入的市场调研,烯烃厂将为饮料瓶盖生产企业提供原料,作为效益增长点,一举攻克产品研发技术难关。“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要实现单项产品技术领先,而是要以一池‘创新’活水,点亮‘满天星’,把‘科技强牌’打成‘产业王牌’。”王长全说,目前,企业已成功开发生产冷灌装、热灌装、承压、异型、高流动性等系列瓶盖料产品,形成完整的瓶盖料产品矩阵,通过了食品安全相关标准的国家认证、欧盟认证、日本认证和美国FDA、欧盟RoHS检测认证。系列产品累计为企业创造利润1.7亿元,成为新的盈利点。在当前炼化行业结构性产能过剩的形势下,抚顺石化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将“减油增特”“减油增化”“减碳增绿”作为发展基本思路,充分挖掘现有装置和资源潜力,研发和生产高效产品,并实施发挥资源优势、增产油蜡特色产品改造工程(简称“油蜡联产”项目),优化石蜡产业布局,增产油蜡特色产品,持续做大做强石蜡产业。抚顺石化公司是世界最大石蜡生产基地,全世界1/7的石蜡产量来自这里。有着70年石蜡出口历史,产品远销50多个国家和地区。抚顺石化石蜡加工能力在东北地区9家以大庆原油为原料的炼化企业中位列第一,在业内享有“石蜡大王”的美誉。为进一步发挥石蜡资源优势,延伸石蜡产业链条,抚顺石化公司于2023年启动了总投资8.3亿元的油蜡联产项目,并实现当年开工、当年建设、当年中交、当年投产。2023年12月28日,抚顺石化石油一厂20万吨/年高压石蜡加氢装置成功产出80号微晶蜡产品,产品指标符合质量标准。“油蜡联产”项目全线贯通,成为国内唯一能够生产全系列石蜡、混晶蜡、微晶蜡产品的企业。“微晶蜡、光亮油是市场上的高端产品,项目全部投产后,将解决我国光亮油产量严重不足的问题。”石油一厂副厂长田阳说。抚顺石化积极贯彻科技兴企战略,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志存高远,力创一流,把转型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驱动上,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累计投入科技经费3.42亿元,实施科研项目52项,申报专利质量大幅提升,发明专利占比80%以上,形成抚顺石化“油化塑洗蜡剂”产业创新布局。抚顺石化持续向市场供给高端、特色、差异化新产品,盈利能力大幅提升。2023年,抚顺石化公司原油加工量850.5万吨、增长3.7%。2023年1月份至12月份,生产化工商品总量333.1万吨,其中乙烯产量83.2万吨、丙烯产量40.2万吨。聚乙烯瓶盖料、烷基苯、催化剂等高效化工产品产量屡创新高。其中,橡塑产品在东北、华北占比达到48.56%,加氢催化剂在中石油市场占有率达50%以上,重整催化剂在中石油市场实现全覆盖。今年一季度,抚顺石化净利润同比增加4.73亿元,实现全级次盈利,达到开门红目标。抚顺东科集团承接抚顺石化石蜡原料,进行深加工。(摄影:门莹)延链成群“化尾”劲舞头部企业“引擎”轰鸣,下游企业活力满满。在辽宁鑫星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抚顺石化生产的液蜡被加工成橡胶防护蜡、精密铸造蜡等特种蜡。“抚顺石化产量稳步提升,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石蜡原料,满足了企业扩大生产的需求。今年一季度,企业生产特种蜡1.1万吨,实现了开门红。”公司生产运营部经理张广威说,下一步,鑫星新材料已建成液蜡输运管道,可以更加便捷地引入抚顺石化的液蜡原料。抚顺石化公司是石化产业链的头部企业,2023年,抚顺石化公司向高新区提供原料及动力100.7万吨,其中深加工原料40.2万吨、同比增长4.7%。以抚顺石化公司为链主,下游企业全面承接其炼化副产品,进行二次、三次深加工,形成生产链条一体化,不但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延伸产业链、生产高附加值产品、提高双方的经济效益,还带动了抚顺市化工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围绕抚顺石化公司,抚顺市以高新区为载体,集聚科技要素,完善科技创新体系,补链、延链、强链,深挖增值潜力,已形成乙烯、丙烯、碳四、碳五、芳烃、塑料、石蜡、石油焦八大产业链条,企业总数达百余家、产值超百亿元。石化产业是传统产业,也是高新技术产业,石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与技术创新密不可分。为加速科技要素向石化产业集聚,抚顺市在全省率先成立了由市政府主导,集聚辽宁石化大学、中石化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抚顺石化公司、高新区等科创要素的省石化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并在全省首创开展“科技企业助手”活动,“一企一档”“一企一策”,为企业提供精准服务。优化产业布局。围绕抚顺石化油蜡联产、乙烯改扩建等重点项目,抚顺市绘制产业链图谱,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战略布局,积极打造高新区高端精细化学品、化工新材料、新能源电池和化学创新药四大细分领域产业集群。完善基础设施。高新区投资13.7亿元的热电联产项目力争5月底前开工,项目建成后,可有效保障园区企业用汽需要、解决园区供汽瓶颈。投资4.9亿元的东环公路、投资0.8亿元的消防救援中心项目加快实施建设;净水厂扩建、污水厂二期、危化品车辆停车场、“智慧园区”等项目建成投用后,大大提升园区承载力和吸引力。加强人才技术支撑。抚顺市选派优秀、年轻且专业性强的市直党员干部挂职高新区,推动园区产业链项目加快实施建设。高新区与抚顺石化公司签订的《人才技术领域合作框架协议》落实落细。发挥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石化+智能+绿色”实训培训基地作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石化产业发展培养大批急需人才。央地融合共建,不仅让抚顺石化产业园成为产业集聚的“洼地”,更成为技术创新的“高地”。东科集团旗下的东科新能源是乙烯产业链上的头部企业。企业生产的电子级碳酸乙烯酯可用做锂电池电解液的优良溶剂,在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同时,实现了出口创汇,合作伙伴有锂电池行业多家上市企业。东联安信公司是丙烯产业链的代表企业,研发生产的甲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相当于化工领域的“味精”,是国内唯一生产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单体生产工艺和产品都处于国内领先。大乙烯裂解装置的副产物裂解碳九和乙烯焦油,是抚顺齐隆化工有限公司的主要原料。企业生产的石油树脂系列产品畅销全国各地,成为国内石油树脂行业的“中国驰名商标”拥有者,共聚树脂产品领域国家标准的制定者,共聚树脂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30%。截至目前,抚顺高新区拥有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5家;截至2023年年底,科技型中小企业61家、高新技术企业65家、瞪羚企业11家、雏鹰企业25家。电解液及隔膜材料产业集群成功上榜工信部公布的第一批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位于高新区的辽宁新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新品研发不断。(摄影:门莹)地企融合产业“群”起塔吊林立、机器轰鸣,项目施工现场工人忙碌……在抚顺高新区项目建设现场,扑面而来的是开足马力、大干快上的滚滚热潮,如火如荼的建设场面随处可见,节节攀升的建设速度催人奋进。“自去年6月以来一直处于大干快上的状态,入春后更是加快了建设步伐。”正在现场忙碌的辽宁星聖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年产5000吨单乙烯基二乙二醇醚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企业主要产品为单乙烯基二乙二醇醚,副产品为三甘醇、乙二醇等。其中,乙烯基二乙二醇醚等产品市场需求量较大,广泛用于高端水泥减水剂单体引发。项目建成后,能够为高新区部分企业提供原料,助力园区进一步完善上下游配套的产业发展体系。一个项目,是一个新的增长点;一批项目,构成一个新的增长极。今年以来,抚顺市把抓项目、稳投资作为经济增长的“定海神针”,滚动谋划实施2024年石化产业集群项目70个、总投资223.6亿元,奏响了大上项目、上大项目的发展强音。瞄准产业发展定位,抚顺市依托抚顺石化公司的原料资源优势,聚力推进延链、补链、强链。为推进项目建设进度,抚顺市组织项目建设要素保障部门提前介入、主动靠前服务,上下联动、密切协作,全面履行服务保障职能,强化项目建设用地、资金和用工等要素保障。对项目建设必备要素落实存在的堵点难点问题,及时组织相关部门研究解决,加大协调力度,创造一切条件保障重大项目早开工、快建设、稳见效。高新区采取“一对一”“项目管家”服务模式,为企业提供“两个代(带)办”服务。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高新区各相关部门协助企业完成工商注册、项目立项备案、土地、施工、环评等手续,对项目在建过程遇到的各类问题,随叫随到给予帮助。“政府全面落实各项惠企政策,着力破解企业发展瓶颈,全力打造优质营商环境。我们将紧盯时间节点,科学施工,实现10月竣工、11月投产,年底达产达效。”抚顺渼瑞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副董事长袁宝玉表示,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年产10万吨丙烯酰胺聚合物和5万吨丙烯酰胺产能规模,预计年营业收入12.5亿元,年缴税额4215万元,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同步和谐发展。扭住项目“牛鼻子”,一批发展前景好、科技含量高、经济拉动强的项目在抚顺这片创新创业沃土上迅速崛起。抚顺石化公司投资20亿元建设的油蜡特色产品产能提升项目、投资54.7亿元的炼油及化工结构优化调整等项目加快实施;渼瑞年产10万吨丙烯酰胺聚合物等119个石化产业链项目加快建设。抚顺石化公司石油一厂油蜡联产项目,年产50万吨石蜡加氢装置、年产20万吨高压石蜡加氢装置高效运行。(摄影:门莹)“既要横向发挥抚顺石化公司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共建石化产业园区,还要纵向延长产业链条,促进资源共享,建设精细化工产业集群。”抚顺市工信局行业管理二科负责人李莹说,今年以来,抚顺市紧密跟踪一批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高端产业技术,全力支持抚顺石化公司“减油增化、减油增特、转化增新”,加快推进央地共建;从巩固乙烯、丙烯等领域产业,推进产业结构向高端化、功能化、精细化拓展,向化工新材料、专用化学品等高端领域延伸发展,扩大差异化高端品种的供给规模与质量。央企、抚顺,双方携手,真诚合作,共谱融合发展新篇章,正奋力走出一条协同发展、融合发展的新路。记者:崔振波05/15
- 辽宁省朝阳市:铆足劲头加油干 奋力冲刺“双过半”火红五月,奋斗正酣。工业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眼下正值工业企业生产经营的黄金期,在市委、市政府多项支持政策的“护航”下,在各级各部门的有力服务和保障下,朝阳市广大工业企业忙生产抓进度,赶订单抓创新,铆足干劲全力冲刺,确保上半年实现时间和任务“双过半”。近日,记者走进朝阳市多家工业企业,用镜头记录企业开足马力忙生产的火热场景。多家企业负责人表示,一季度全市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经济运行保持向上向好态势,实现了“开门红”。二季度,企业将锚定目标、再接再厉,抢抓大好发展机遇,巩固一季度奋战成果,奋力实现半年“双过半”,力争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打下坚实基础,为打好打赢三年行动攻坚之年攻坚之战作出更大贡献。位于朝阳柳城经济开发区的辽宁华祥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氧氯化锆和四氧化硅,可实现年产值20亿元,目前正全力冲刺半年“双过半”。金钛股份化验室工作人员一丝不苟地对产品样品进行化验。朝阳华林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现代化生产线家具代工新兴企业,目前呈现出产销两旺的喜人局面。辽宁天亿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制药设备供不应求,工人在生产中精益求精。鞍钢集团朝阳钢铁有限公司质检员在刚出炉的成品钢熏烤中坚持工作。朝阳浪马轮胎有限责任公司年产20万套工程胎项目已经投产,为实现半年“双过半”奠定了坚实基础。记者:王甲卓05/15
- 辽宁省盘锦市举办2024年“世界候鸟日”活动“世界候鸟日”为每年5月和10月的第二个周六。5月11日是2024年春季“世界候鸟日”,首次关注昆虫对候鸟的重要性,并强调与昆虫种群减少有关的问题。盘锦市开展以“保护昆虫保护鸟类”为主题的系列活动,为市民群众近距离了解、全方位认识候鸟搭建桥梁,进一步强化候鸟保护力度,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昆虫是许多候鸟必不可少的能量来源。在迁徙途中,鸟类会在各种栖息地寻找昆虫,为鸟类在继续飞行之前补充能量储备提供营养。繁殖地和鸟类迁徙路线上,昆虫种群的减少和干扰威胁着鸟类的生存和福祉。过去的“世界候鸟日”主题集中在气候变化、迁徙障碍、非法捕杀鸟类、塑料污染、光污染、水等问题上。今年,首次关注昆虫对候鸟的重要性,并强调与昆虫种群减少有关的问题。鸟类是广泛的生物多样性状况和趋势的最准确表征之一,许多重要的鸟类栖息地生长着众多濒危动植物种,候鸟在每年循环往复的迁徙过程中穿越候冻土地带和热带的广泛地区。辽河口湿地,地处“东亚—澳大利西亚”和“东亚—西太平洋”两大候鸟迁飞路线上,每年有上百万只水鸟在此迁徙停歇或繁殖,是非常重要的候鸟聚集地和“补给站”。盘锦市林湿局、盘锦市林湿服务中心特在“世界候鸟日”组织工作人员走进校园开展“昆虫与候鸟”主题班会、“候鸟书屋”读书会,走进公园、步行街、企业等场所进行宣传,开展“保护昆虫与候鸟”自然笔记大赛等系列活动,以此强调保护候鸟及其栖息地的必要性,让人们通过参加活动来了解候鸟保护、昆虫种类知识及关注昆虫对候鸟的重要性,并强调与昆虫种群减少有关的问题,增强人们爱鸟护鸟、保护生物多样性意识。在兴隆台区步行街,工作人员进行保护鸟类宣传。“世界候鸟日”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93年,当时美洲国家设立了国际候鸟日,目的是让公众关注开展国际合作以保护鸟类和栖息地的必要性。2006年,《保护野生动物迁徙物种公约》和《养护非洲——欧亚迁徙水鸟协定》(AEWA)发起了“世界候鸟日”,最初是为了应对全球候鸟因禽流感而受到的负面宣传。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盘锦市向广大市民群众发出倡议:从自身做起,一起来保护大自然的精灵,保护它们的栖息地和良好的生存环境,携手共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记者:李博/文邵思雨/图05/14
- 城市与音乐人之间的相互滋养——大连城市国际交响乐团成立十五周年回眸前几天——临近五一假期的一天上午,记者走进位于大连市规划展示中心的一个排练厅,悦耳的乐声洋溢其间,大连城市国际交响乐团正在排练。一曲终了,指挥杜明对几处细节进行了订正:“地格当格地格当格……弦乐把这几个音给我出来!”乐手们默默点头回应。一上午的排练下来,大家已是汗津津。“这一上午,也怪辛苦的。”记者寒暄道。“也是享受。”杜明把“享受”二字说得很重。这次排练任务是5月10日在大连大剧院的专场演出——纪念《黄河大合唱》首演85周年交响合唱音乐会上的曲目。音乐会由大连文化产业集团主办,大连歌舞剧院、大连城市国际交响乐团、大连瑞迪合唱团联袂承办。音乐会的上半场是《金蛇狂舞》《苏三》《江山如画》等五首中国作品,下半场则是全本的《黄河大合唱》了。为了这场振奋人心的演出《黄河大合唱》。说起《黄河大合唱》,乐团艺术指导、曲目学家徐横夫老师如数家珍:“当年,词作家光未然率领抗敌演出队过黄河时,写下了这套组诗,作曲家冼星海拿到诗作后,用了一周的时间就把曲子谱出来了。1939年5月11日,在庆祝延安鲁艺成立一周年的音乐会上,冼星海亲自指挥首演这部合唱组歌,获得极大成功。当然,当年用的乐器都因陋就简,配器也不是那么完善,后来经过几轮的加工修订,成了今天这个样子。但是这部作品确实是集思想性、艺术性于一体的经典之作,后来又有多部合唱组曲产生,但影响力和艺术高度均不及《黄河大合唱》。”担任合唱任务的瑞迪合唱团,对此次演出也颇为兴奋。秘书长王玉靖对记者说:“《黄河大合唱》首演70周年、80周年的时候,大连城市国际交响乐团都组织过演出,这次演出,三分之一的合唱团员有过演出经历,但感受又有不同,情绪依然饱满。”对于这次演出,作为指挥的杜明,在乐团、合唱团、独唱演员三方面的状态都更加满意,技术上的进步是不言自明的,需要的,是情感上的提升。对于这样一部救亡作品的处理,需要给年轻的歌者以提点,“令人感动的是乐团团员的热情,好几位年轻的女团员响应政府生育号召,或者有孕在身,或者还在哺乳期,都坚持前来排练,不肯请假。”杜明告诉记者。最初,总是那么艰辛。这种凝聚力和归属感不是一日早就的。今年也适逢大连城市国际交响乐团成立15周年,回首往昔,杜明口讷而心热。一个人,欲成大事,需要怎样的专注力?从杜明身上可得一鲜明之例证。交响乐好听,但演奏交响乐的技术门槛很高。各乐种、各声部,几十号甚至上百号人完美协作,是一个大工程。“交响乐团水平的高低,从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城市的音乐水平,拥有一支整建制的交响乐团是大连几代音乐工作者的梦想。”二十年前,杜明就做着这个梦。2006年,美国欧柏林交响乐团在大连举办新年音乐会。这既是大连市举办新年音乐会的十年来第一次由美国交响乐团演奏的新年音乐会,也是享誉全球的美国欧柏林交响乐团的首次访华之旅。演出商委托杜明将一首中国声乐作品改编成交响乐曲,演出一举成功。交响乐之梦逐渐变得清晰起来。经过与同道多年的合作与演出积累,2009年,杜明牵头注册了大连城市国际交响乐团。这是一家采用国外城市交响乐团的模式、机制灵活的非职业乐团,成员主要来自大连市从事音乐教学、演奏的乐手,还有来自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等国来连工作或学习的乐手。乐器,配套器材,乐谱,人吃马喂,维持一支交响乐团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时候真是筚路蓝缕,甚至要将自己的生活开支压缩到最低。乐手演奏水平参差不齐是乐团面临的另一个难题——只有齐头并进,一支乐团才能进步。中央乐团原首席小号陈佳敏、中国国家交响乐团现任首席小号陈光等都来乐团讲过课,卞祖善、郑小瑛、谭利华等指挥家曾指挥过这支乐团。享誉国际乐坛的女指挥家郑小瑛应邀与乐团合作演出交响音乐会《浪漫之声》后,她动情地说:“这是一支不可复制的、别人无法效仿的交响乐团!”归属感,是人的高级需要。海纳百川,方成其大。为乐团延揽一流的乐手,是杜明这些年一直在做的事。当年,记者撰写这方面的稿件时,有感于多位乐手当初在外地遭受的冷遇,曾引用了一句宋诗:“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这些人接到大连城市国际交响乐团的橄榄枝,应邀来到大连之后,却迅速人尽其才,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和目标,又是“到得前头山脚尽,堂堂溪水出前村”了。如今,乐团里的小提琴首席、长笛首席、圆号首席、长号首席……个个都有这种来了城市国际交响乐团之后柳暗花明的人生际遇。他们在乐团演奏,在乐团下属的学生乐团教琴授课,在大连这座城市生根,成家,立业,开枝散叶,馥郁芳菲。城市接纳了他们,为他们提供了舞台,他们也用才干回报着城市。他们与城市之间,是一种互相滋养的关系。这座城市,由于他们而变得更加高雅、诗意、艺术化。看,乐手们的归属感是这样铸就的。2020年春季,乐团团员们众志成城,完成了《英雄交响曲》的云演奏。著名作家杨道立管乐团的这种现象叫“连漂”。这种“连漂”随着这个乐团对理想对音乐对事业的坚守而渐生,它是一种相互成全,它多维度地反映出一座城市里的人和一座城市所具有的发展空间究竟有多大的竞争力。是大连这座城市,和城市国际交响乐团及其提供的舞台,给予了“连漂”们归属感这种高级需要。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这些年来,大连城市国际交响乐团曾赴北京参加全国政协第十一届四次会议联欢会,曾赴沈阳参加辽宁省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交响音乐会,曾与世界著名钢琴家郎朗,著名小提琴家、帕格尼尼国际小提琴大赛金奖获得者宁峰,美国著名小提琴加杰拉尔多·里比罗,著名小提琴家、国家交响乐团首席刘云志,著名钢琴家、辽宁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李青,著名钢琴教育家、上海音乐学院教授杨韵琳,旅美著名钢琴家武晓峰等音乐家合作演出。2021年6月7日、8日、9日三晚,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交响乐展演暨第七届中国交响音乐季全国展演——大连展演周上,大连城市国际交响乐团分别在谭利华、孟欣、杜明的指挥下,完成了三个专场演出,主题分别是“辽宁(籍)作曲家交响乐作品音乐会”“难忘的旋律”“红星闪闪颂党恩”。徐横夫老师和杜明都深有同感:最初那几年,大连街排演德沃夏克的《第九交响曲》时,还得从天津、沈阳等地借好多乐手,现在,乐团排演贝多芬《第三交响曲》《第五交响曲》,格里格的钢琴协奏曲时,都游刃有余了。这些年,从国内、国外一流院校毕业的人才,源源不断地充实着乐团。立足大连,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城市国际交响乐团用音乐勾画今天和明天。记者:张明春05/14
- 辽宁省大连市:相约旅顺“莫奈花园”从入春到初夏,大连旅顺华酝牡丹园迎来了它一年中最绚烂的时刻。第七届牡丹节已于5月1日开幕,在这里,有国花牡丹的华贵,有二月兰的清新、海棠的娇艳、紫藤的浪漫,花开满园,竞相争艳,不说浪漫,却处处皆为浪漫……漂亮的紫藤花长廊。据了解,旅顺华酝牡丹小镇占地面积达84万平方米,是东北地区最大的以牡丹文化为主题,集观赏、餐饮、科普研学为一体的乡村文旅示范景区。在华酝牡丹园中,有着千米长的紫藤长廊,漫步在一条被紫色花海覆盖的廊下,偶有微风拂过,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般的紫色世界。这份“紫色浪漫”将持续至5月中下旬。这里还有3万平方米的油菜花田灿烂盛开……色彩艳丽,油菜花花期将持续至5月25日。在华酝牡丹园,除了赏花,您还可以体验蒙古包的民族风情,享受露营地的自然之趣。记者:徐婷05/13
- 辽宁大连:初夏赏花5月11日,游客在大连英歌石植物园游览(无人机照片)。 当日,辽宁省大连市天气晴好,人们纷纷走出家门,乐享初夏时光。 新华社记者龙雷摄 5月11日,游客在大连英歌石植物园游览。 5月11日,游客在大连英歌石植物园游览拍照。 5月11日,游客在大连英歌石植物园游览。 5月11日,游客在大连英歌石植物园游览拍照。05/13
- 辽宁省本溪市动植物园:牡丹盛放尽显国色天香“五一”过后,在这个温度适宜的时节走进本溪市动植物园,会看到牡丹花已竞相开放,景色美不胜收。连日来,本溪市动植物园内的牡丹花次第开放,大小不一、高低错落的花朵挂在枝头,香气四溢。珊瑚台、潮州红、蓝宝石、气壮山河、白雪公主、雪塔、金阁……名字优美浪漫,花朵色彩缤纷的牡丹花引得游客竞相驻足流连,赏花拍照,定格美丽瞬间。据了解,市动植物园牡丹园占地10000余平方米,有牡丹花7000余株,目前,牡丹花处在初花期,四分之一左右的花朵已经开放,本周末牡丹将迎来盛花期,是观赏牡丹的最佳时期,牡丹花花期将持续至5月20日左右。记者:马小茗林林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