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丹东
- “丹东品牌”从这里走向世界!10月13日,由辽宁省人民政府主办,沈阳市人民政府、辽宁省农业农村厅承办的第十二届辽宁国际农业博览会暨第二十一届沈阳国际农业博览会,在沈阳国际展览中心开幕。丹东展示专区面积225平方米。宽甸代表丹东市在辽宁省推介会上进行“宽甸人参”现场推介。东港市五四农场集团有限公司、丹东市圣野浆果合作社、辽宁凤城老窖酒业有限责任公司等18家农事企业、近百余种优质品牌农产品,进行现场展销、展洽对接。东港市宏天村、凤城市管家村、宽甸碑沟村、振安区窑沟村4个村的第一书记组团“代言”本村农特产品,促销草莓、板栗、奇异莓等土特产品。截至14日发稿时,丹东展区意向签约额达1.46亿元。盖晓雷记者/邢漫10/18
- 辽宁丹东龙升村:依托板栗加工 村民在家赚钱近日采访时,丹东市振安区一农产品加工厂里车水马龙,一辆辆运送板栗的货车进进出出,每天大约有两三百吨板栗从周边乡镇收购到这里,进行筛选加工。从9月上旬开始,丹东板栗陆续成熟,到“十一”前后,这家农产品加工厂收购量达到高峰,整个收购期将有6000余吨板栗运进工厂加工。现在每天都有五六十名龙升村及周边村村民忙完家里的农活后,到厂里进行筛选板栗初加工,每天工资接近200元,在家门口打工就能赚外快。收购来的板栗经过清洗、筛选、分类,除部分暂存冷库外,剩下的就地进行刀削加工,用于出口,这为村民提供了另一项收入来源。千余名龙升村村民从9月份到年底,坐在家里炕头上削板栗就能把钱赚。10/15
- 辽宁凤城市:供电服务助力乡村振兴金秋10月,走进丹东凤城市二龙山产业园区,美丽的村庄、蜿蜒的小路,勾勒出一幅如梦如幻的秋日美景,供电公司用实实在在的服务为辖区百姓的幸福生活增光添彩,托起了美丽乡村“稳稳的幸福”。今年以来,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电力配套服务的持续跟进,丹东市各企业逐步恢复了往日的信心,“飞地经济”样板区——凤城市二龙山工业园迎来疫情防控期间首个亿元以上的招商引资项目——通泰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项目。“当初是顶着压力落户二龙山的。供电保障给了我们信心,现在市场反应好,验证了我们的决定是对的。”面对当下的需求前景,通泰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对供电服务给予高度评价。此前,丹东供电公司冒着高温酷暑连续奋战半个月,完成新立6基电杆、敷设电缆60米、安装630千伏安变压器2台,确保了企业提前投产。该公司还面向工业园区各企业实施“暖企”服务行动,定期巡视维护供电线路,加大用户设备隐患排查力度,全力以赴保电护航。环境优美、居住舒适、配套完善是乡愁得以安放的基础,是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供电公司助力建设美丽家乡,始终不懈让供电服务围着用户需求转,让优质的供电营商环境留下外地游客、留住曾经的务工者返乡创业,实实在在地增强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我是沈阳人,退休来旅游看到环境好就住下了,这几年越发觉得以供电为首的配套服务贴心。”退休后的张成定居在凤城,凤城大梨树毛家堡村就是他的第二故乡。去年,丹东供电公司对涉及他家院内的地埋电缆实施改造,将原线径加粗,进一步改善供电质量。有了供电部门贴心周到的服务,让这里的居民们很暖心。落户于大梨树风景区的一处农家院,是盖丹和丈夫结束外出打工后返乡创业的选择。去年刚开业,农家院就受到了疫情影响,冷清的客流加上用电容量欠缺导致的频繁跳闸让盖丹一度心灰意冷,丹东供电公司客户经理徐四方得知这一情况,立即上门为其办理增容业务,10天内解决了问题。徐四方还在回访时提醒盖丹可以通过电商、直播等平台卖当地特产。听从建议的盖丹通过直播,营销自家的山货和笨鹅,缓解了资金压力。面对逐步恢复的客流,盖丹也定下心来,决心要把农家院好好干下去。10/15
- 丹东市参加“辽宁—珠三角招商引资促进周”活动成效显著10月10日,丹东市委副书记、市长郝建军率丹东经贸代表团在深圳参加“辽宁—珠三角招商引资促进周”活动,成功签约推进一批产业契合度高、经济效益好和带动效应强的优质重点产业项目。在省政府举办的点对点项目洽谈活动中,天芯智能(深圳)股份有限公司向副省长陈绿平详细介绍了项目情况。天芯智能将与孔雀表业合作,打造百万只智能机械表研发制造基地,项目建成达产后,孔雀表业高端机械表机芯产量将由现在的60万只增加到100万只,助力我市仪器仪表产业智能化、数字化发展。在辽宁—珠三角集中签约仪式上,我市共签约项目8个,签约额54.6亿元,包括智慧农业项目、环保涂料产学研项目、热源厂异地改扩建项目、大理石板加工项目、水产品精深加工项目、红牛生产线项目、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石材产业工业园区项目。在深圳期间,我市与省科技厅、省商务厅共同举办了丹东市粤港澳大湾区科技招商推介会。省科技厅、省商务厅和丹东市政府进行战略合作签约。各县(市)区、经济区与相关企业进行了科技创新战略合作签约和重点科技类项目签约。丹东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驻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合作联络办公室举行了揭牌仪式。推介会期间,我市相关地区和部门与深圳诸多企业家开展座谈交流。郝建军向参会的深圳企业家详细介绍了到丹东投资兴业的独有优势和产业特色,诚挚邀请广大深圳企业家来丹东考察洽谈合作。郝建军要求项目所在各县(市)区、园区对初步达成意向的项目,积极争取企业来丹实地考察,使投资意向尽快转为投资协议,争取早日有实质性进展。对已达成投资意向的项目,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做好项目服务工作,解决项目落地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建立严格的签约项目跟踪调度和项目责任人制度,项目牵头单位要细化项目推进任务,倒排时间表,实行挂图作战,抓好跟踪、落实工作。丹东市优越的地理环境、良好的陆海空交通物流条件、对外开放的政策优势、扎实的产业基础,对珠三角地区企业产生了强烈吸引力。丹东经贸代表团务实高效的作风和重商、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氛围,更是给企业家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纷纷表示将把握新机遇,加大投资力度,实现互利共赢发展。市领导林胜鸿、杜秉海参加活动。记者/王见文吴琼图10/14
- 丹东振安区:拓新路建新业开新局“中国共产党丹东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聚焦高质量发展总体要求,精准提出开创开放型城市、创新型城市、幸福宜居城市建设新局面,极具时代特征和丹东特色。”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振安区委书记李正古表示,振安区将深入贯彻落实市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主线,抓牢“六个方面重点工作要求”,坚持以破题之功,绘发展蓝图,创振安新局,奋力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1围绕开放型城市建设全面展现振兴发展新力量牢牢抓住全市对外开放发展新机遇,持续深化区域合作,加大与扬州江都区对口合作交流互动,深入学习借鉴项目建设审批、政务服务容缺受理、招商引资和地方税收优惠政策、无差别综合窗口建设等多方面先进经验理念和高效运行机制,力求在产业发展、重大项目等方面实现深度对接合作,将对口交流转化为更多实物量;充分利用地理区位优势,主动融入全市互市贸易创新发展格局,借助太平湾口岸升级有利契机,重点打造“双岸双区、一园一点、多岛联动”的互市贸易发展规划体系,加快建设振安区对外连接新通道,推动互市商品落地加工产业园和互市贸易二级市场快速发展,深挖沿江岛屿旅游潜力,逐步形成“口岸+贸易+旅游”边境互市贸易特色发展模式;持续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四大行动”,加快服务型政府转变,加大推行“放管服”改革、“证照分离”改革力度,持续深化“马上办”便民举措,推动区行政服务大厅异地新建和数字化改造,推行“无差别综合受理窗口”和“24小时不打烊自助服务”,打造高效、便捷、公正的政务服务和公共服务场景,全面提升展现对外开发开放良好振安形象。2围绕创新型城市建设全面激活产业升级新动能深入落实省委、市委关于制度性创新工作要求,在已形成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单位内部考核评价等重要制度性创新成果基础上,坚持围绕“十四五”时期关键领域改革、难点矛盾化解、服务效率提高等方面探索培育更多更好成果,形成以制度创新引领工作部署、推动任务落实、提升成果成效的良好导向;加快科技创新基础能力建设,充分发挥振安产业园区产业集聚、创新创造带动作用,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创新产业应用融合,提速推进隆盛铸造异地新建、五龙金矿绿色矿山和5G数字化改造等56个投资5000万以上重点项目落地投产,推动“纺织服装工业互联网平台及二级解析节点项目”助力防护纺织产业增渠扩链,加快汽车零部件、供电供热、矿石开采等传统优势产业数字赋能,全力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坚持落实新时代人才工作要求,用好“鸭绿江英才计划若干政策”,重点围绕小浆果、水果萝卜等特色农业,深入开展校企“产学研”平台合作,保持优良品种升级延续,坚持聚焦防护纺织制品、节能环保装备制造等主导、优势产业,积极引进培养高层次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和团队,大力培育“瞪羚”“雏鹰”“专精特新”企业,进一步增强产业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3围绕幸福宜居城市建设全面实现美好生活新愿景加快推动以“东拓北展”为主要思路的振安城区发展布局,重点加大九连城周边开发改造力度,推进基础设施类和公共服务类项目持续摆进,不断拓展城区发展承载能力,坚持不懈开展“文明城”“卫生城”创建,加快老旧小区改造等重点民生项目落地落实,不断强化法治建设水平和城市管理水平,全面提高城区发展软、硬件综合实力;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建设步伐,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以农村改厕、生活垃圾处理、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全方位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坚持以农业产业化发展提高群众收入水平,全力推进蓝莓、奇异莓、大樱桃、水果萝卜等特色农产品规模化、科技化生产,打造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优质品牌;坚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建设汤山城镇以现代特色农业为依托、五龙背镇以温泉康养为主导、同兴镇以工业产业为支撑的特色小镇,努力实现由“镇”向“城”的战略转变。记者/姜慕馨10/14
- 辽宁东港市前阳经济开发区:优质营商环境为项目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总投资20亿元的康辰现代中医药产业园、21.6亿元的丹东铭程环保纸制品项目、10亿元的东北亚电商产业城、4亿元的铭笙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3亿元的国威冷藏项目、2亿元的盛兴造纸机械项目、2亿元的九鼎电缆项目……“十三五”期间,辽宁东港市前阳经济开发区实行一系列“亲商、优商、护商”服务政策,多举措优化营商环境,做大增量、做优存量,推动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纷纷签约、开工、达产,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园区综合竞争力奠定坚实基础。9月29日,辽宁鸿云智慧托盘有限公司年产30万套智慧托盘项目正式投产。作为前阳经济开发区首批纳入“容缺开工”清单的重点项目,建设总投资1.2亿元,带动就业400余人,3年内可实现产值5亿元,并逐年梯次增长。值得关注的是,该项目是中外合资企业日牵物流装备有限公司在前阳的第三期投资项目,也是前阳经济开发区“以商招商、以情招商”的典范,累计投资达到6亿元。回忆起落户前阳10多年来的发展历程,丹东日牵物流装备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跃臣表示,全流程服务、“容缺开工”,一系列优化营商环境举措既让企业感到暖心,又坚定了持续增资的信心。在做好“亲商、安商”工作,为企业投资建设吃下“定心丸”的同时,前阳经济开发区利用走访、座谈、推介等方式,挖掘在建项目投资潜质、盘活闲置资产、强化“银企”对接服务,解决企业用地、融资、手续审批等问题,树立了良好的招商形象。从“保姆式”项目服务到“容缺开工”制度创新,从定期调度到现场办公,“十三五”期间,前阳经济开发区共取消和调整行政职权30项,公开权责清单职权50余项,纳入“容缺开工”清单项目10个,审批事项平均压缩时限60%。“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服务就是效益。”一系列优化营商环境举措为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稳步推进“保驾护航”。“十三五”期间,前阳经济开发区开工千万元以上项目65个,总投资达80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0个、投资额55亿元,项目涵盖医药化工、商贸物流、食品加工、纺织服装、装备制造等重点发展领域。按照园区高质量发展要求,为项目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十三五”期间,前阳经济开发区立足“老原新”三篇大文章,精心谋划精细化工、装备制造、纺织服装三大专业产业园区,明确户外纺织运动服装、精细化工、特种装备制造为未来园区主导发展产业,力争5年内产值突破200亿元,带动园区总产值突破400亿元。丹东新龙泰服装实业有限公司作为一家产业带动力强、税收贡献高、经济和社会效益好的国际先进制衣企业,以生产国际品牌休闲运动服装为主。10余年间吸纳就业1400余人,仅2020年销售额就达3.48亿元,创税近2400万元。公司总经理苏凤霞说,未来几年,还将扩大生产规模,希望在开发区的支持下,公司能做得更好、走得更远。树种生根,蔚然成林。截至目前,前阳经济开发区拥有纺织服装企业40家,年产值30亿元。立足新发展阶段,前阳经济开发区将充分发挥东港“中国运动户外服装名城”优势,以新龙泰、飞马特等一批龙头服装企业为牵引,高质量打造纺织服装产业集群,高标准规划3000亩专业园区和启动起步区800亩用地基础设施建设,如今纺织服装专业园区已入驻企业8家,总投资约4.5亿元。“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十四五”时期,前阳经济开发区将紧紧围绕项目建设和专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继续全方位优化营商环境,推进数字园区建设,切实为发展添动力、为市场增活力、为项目谋便利,持续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蓄势赋能。10/13
- 辽宁丹东:携手辽宁沿海经济带城市推出多条精品自驾游线路10月9日,辽宁沿海经济带滨海公路自驾游宣传推广活动在大连市启动。本次活动由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支持指导,大连、丹东、锦州、营口、盘锦、葫芦岛6市的旅游主管部门共同主办,开展自驾游观光体验和旅游推介活动。活动将持续至10月14日。据了解,长1443公里的辽宁滨海大道连接了130多个旅游景点。活动中,自驾游团队将经由辽宁滨海公路,感受辽宁沿海经济带上山的豪迈与海的辽阔。在营口看辽阔海域、享特色汤泉;在盘锦赏红海滩绿苇、品稻香蟹肥;在锦州观山海奇观、尝风味美食;在葫芦岛览古城恢弘、寻关东文化;在丹东游英雄城市、探边境风情。活动期间,6个城市将推出多条精品自驾游线路,除了游览排石景观、红海滩风景廊道、笔架山景区、兴城古城、虎山长城外,还将推出温泉、特色民宿和特色餐饮等多元化自驾出行体验,以定制化的旅游产品满足游客多层次出行需求,通过打造精品自驾游线路,不断提升辽宁旅游的品位、品牌和品质。10/13
- 辽宁丹东:多措并举推动标准化发展战略今年以来,丹东市市场监管局大力贯彻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标准化发展战略,创新标准化工作思路和体制机制,以先进标准推动高质量发展。在全省率先举办标准化建设培训班。全年计划举办4期,其中3月16日、9月7日,邀请省标准化研究院专家对全市标准化监管人员和各企业相关工作人员进行第1期、第2期培训,共218人参加了培训。专家对标准化基础知识、标准化文件和起草规则等进行了重点讲解,有效破解了长期制约标准化监管和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9月15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创新管理司调研组来丹专题调研标准化工作,对市市场监管局开展标准化培训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不断研制先进标准,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围绕仪器仪表等优势产业,指导支持我市龙头企业不断研制先进标准,坚持用先进标准引领企业发展,初步构建了以燃气表、无损检测仪器等重点产品为核心的技术标准体系。其中,《超声波燃气表》的发布为国内超声波燃气表的研发生产提供了依据,填补了国内标准空白,并结束了该产品依赖国际标准的历史。《颗粒生物气溶胶采样器技术条件》解决了生物气溶胶采样过程中的病毒、细菌和其他微生物存活的难题,为研究病毒、细菌的空间传播途径提供了科学的手段,将在疫情防控方法研究、防护措施制定等方面发挥突出作用。今年前三季度,全地区共发布国家标准5项,均填补了国内行业空白;立项国家标准3项;实施行业标准1项,填补了国内行业空白;发布地方标准6项,立项地方标准9项;立项团体标准1项,发布实施企业标准371项。积极参与标准化活动,提高丹东市标准水平。在仪器仪表产业、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现代农业等方面加大试点示范工作力度,目前在建的国家级试点项目1项、省级试点项目3项,进一步提升了丹东市标准化试点示范建设水平。大力推动辽宁省企业标准化良好行为创建工作,指导企业建立并有效实施产品实现、基础保障和岗位标准体系,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取得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今年,全省确定了29家标准化良好行为创建企业,丹东市有3家企业成功入选;指导6家企业编写了全国百城千业万企对标达标系列丛书,向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进行了报送。10/13
- 辽宁丹东:产业“质”变动力强9月17日,辽宁省丹东市“百企百亿技改专项行动”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一批重点项目纷纷上马、投产,带动全市工业经济加速向“结构更优化、布局更合理、效益更突出”迈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步伐随之加快。丹东市委、市政府立足数字丹东、智造强市建设,坚定不移抓工业强市,以“项目年”为载体,以营商环境建设为保障,以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为统领,多措并举,抓实项目建设,扩大有效投资,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全力打造丹东工业经济升级版。1月至8月,丹东市387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长9.8%。全市涉及34个行业大类中,有28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增长面达82.4%。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14.3%,同比增长23.9%。丹东港港口专业泊位升级、港铁联运等重点工程正在全力推进。政策引领促产业转型升级“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与稳定关系企业生存、关乎经济稳定。”丹东市主要领导深入分析,目前全市企业的本地配套率仅为10%,很多企业的生产依赖国外或省外原料,既增加成本,又不够稳定,“我们必须围绕‘老、原、新’产业,加快完善和延长产业链、稳定供应链。”为此,丹东市围绕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延链补链强链。今年上半年,丹东市印发了《丹东市“三篇大文章”专项行动计划(2021-2023年)》,成立了以市委书记和市长任双组长,一名市委常委、副市长任副组长的领导小组。随后,丹东市印发了《关于建立推进“三篇大文章”工作专班体系的通知》,初步建立了“专班班长+产业链链长+分产业链链长”的组织架构,梳理了主产业链12条、分链30条;覆盖规模以上企业351户,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比重90.9%;挖掘产业链主要缺失项目11个,缺失产品44个,针对缺失点谋划了补短板、填空白招商项目23个。为进一步细化“三篇大文章”组织架构体系,实现专班化、专人化、专业化,丹东市出台了《丹东市“三篇大文章”专班体系的细化方案》,囊括了各地区、各部门437名工作人员,部署绘制产业图谱、招商亿元项目、组织对接活动、打造标志企业等60项具体任务,实现压力层层传导、责任分解到人。丹东市出台了《关于推进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设立2000万元专项资金,整合全市优质资源和要素,从5个大方向、31个小门类,多角度支持行业高质量发展。丹东市设立了1000万元的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支持本地企业与华为深度合作,促进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同时,为进一步帮助解决工业企业在增产、扩能、技改方面存在的问题,持续扩大工业有效投资,确保完成全年90亿元的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目标任务,丹东市出台了《关于深化企业联系包扶活动进一步扩大工业有效投资的工作方案》,提出七方面重点任务,全市工信、科技工作人员实现了点对点对接。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利好政策,成为助推丹东市工业发展提质增效的强大动能。优化结构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哈曼(中国)科技有限公司工人正在生产车间忙碌。(王卢莎摄)“推进企业技术进步是提升企业竞争力、扩大市场占有率的最直接、最有效手段。”丹东市委、市政府思路清晰、目标明确。在“抢抓黄金季做好大文章”百企百亿技改专项行动中,82个技改项目集中开复工,其中投资额超亿元项目34个,计划总投资额109.1亿元。此次“黄金季”开复工项目中,既包含神龙增压器智能工厂二期、首钢硼铁智慧矿山建设等技术改造项目,也有丹东药业满药生产基地二期、优纤科技生物基尼龙56纤维二期等“三篇大文章”重点项目,同时也包含合作区电子科技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金泉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等。这些技术含量高、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的优质项目开复工,对于提升企业竞争力意义重大,不仅充分释放企业生产活力,更对丹东市的产业转型升级、产业链完善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加快技术创新步伐、加快数字赋能,丹东市把推动企业技术改造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引导企业制定好技改方案,帮助企业实施好技改项目,提升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做大做强。在位于丹东边境经济合作区港口工业园区的和本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原来要由20名工人控制操作的恒温车间,如今4名工人便可完成操作,在节约生产成本的同时,较大提升了企业的行业竞争力。众多企业站位科技前沿,善于运用“揭榜挂帅”“‘人才+团队’带土移植”等办法,加快推出一批创新成果。同时,丹东市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推动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特别是抓好“上云用数赋智”。目前,丹东市已经建成“5G+工业互联网”示范工厂24个,16户企业实现“上云赋能”。丹东正润食品有限公司则在捕捞、养殖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原材料深加工,开发寿司、即食产品等,延长产业链条,产品出口日韩等国外市场,深加工产品占全公司销售总量的30%以上,每年多收入1亿多元。丹东市对于加工类的“原字号”企业,借助资源优势和龙头企业,加强资金、用工、原材料、用能、物流、订单开发等方面的政策支持,落实落细相关政策,实现以大带小、上下联动、内外协同,带动上下游。位于金泉工业园区的丹东百特仪器有限公司是自身产品研发能力强和不断推陈出新的“新字号”企业代表。2016年研发的“在线激光粒度仪”可以对碳素、铝粉、水泥等实施静态检测。去年,企业对该产品技术功能进一步升级,现在可完成在线实时动态实体检测,产品向国际一流品质迈进。与此同时,全市上下深入落实《推进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全市9个园区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明确主导产业,优化空间布局,真正成为拉动全市工业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创新驱动加快建设“三个城市”在9月24日举行的2021辽宁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上,丹东展馆以“开放、创新、幸福宜居”为主题,30家全国知名的丹东企业携60多个品类产品参展,全面展示丹东市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推进“数字丹东、智造强市”建设的发展成就。“高、精、尖”核心产品纷纷亮相,充分展现了丹东市对外开放新姿态和产业发展优势。丹东市始终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着力建设数字丹东,深入推进园区高质量发展,推动以旅游业为重点的服务业提质升级,构建多元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发挥区位优势,加快建设在东北亚地区有影响的国际化水平的开放型城市;顺应发展趋势,加快建设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创新型城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快建设绿色发展、美丽文明的幸福宜居城市。”丹东市明确发展目标,建设“三个城市”,向着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目标奋勇前进。丹东拥有5个国家一类口岸、4个二类口岸,是东北东部最便捷的出海口,在全省推动开放发展上,丹东理应当排头、做先锋。以建设在东北亚地区有影响的国际化水平的开放型城市为目标,丹东市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开放合作,积极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加快边境贸易创新发展,统筹港产城发展,抓好稳外贸、稳外资,持续深化区域合作。经过多年发展,丹东形成了仪器仪表、纺织服装、汽车及零部件、农产品深加工等传统优势产业,小浆果、畜禽养殖、水产品等特色农产品在省内外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此基础上,丹东市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振兴发展的战略支撑,以数字化、智能化为引领,向创新体制优、创新导向明、创新生态好、资源集聚、充满活力的创新型城市发力疾行。在丹东振兴发展进程中,绿色正成为城市最厚重的底色、最鲜明的特质和最持久的优势,“中国气候宜居市”国家气候标志花落丹东。丹东市坚决兜牢民生底线,积极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丹东坚持工业强市不动摇,打好园区建设、项目投资、产业升级的“组合拳”,做精做深“三篇大文章”,坚定不移地谋振兴发展、谋民生福祉。10/12
- 辽宁丹东:发展红色旅游 擦亮英雄城市名片今年的“十一”假期,丹东市民和来此旅游的游客又多了处红色旅游打卡地——丹东舰。退役的丹东舰如今已全面向游人开放,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近年来,丹东市通过整合红色资源、组建产业联盟等方式,不断推动红色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擦亮红色旅游的名片,提升城市影响力。丹东沿江、沿海、沿边,遗存了大量的红色旅游资源,包括日俄战争、中日甲午海战、东北抗联、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等遗迹。特别是鸭绿江断桥、抗美援朝纪念馆还被列入了《全国红色旅游景点景区名录》,成为新时代开展红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接受红色精神洗礼的“国字号”重要阵地。丹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发展红色旅游。由丹东市委宣传部牵头成立了丹东市红色旅游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丹东城建文旅集团作为成员单位,组织开展了“打造红色旅游培训线路、搭建红色旅游发展联盟、编排红色旅游培训课程、开发红色旅游文创产品、注册红色文化培训公司”五项工作。在近期文旅部发布的“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中,丹东市多家景区被列入“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精品线路以及“兴边富民·辽吉风光”精品线路。为进一步展示丹东英雄城市的红色文化魅力,树立红色旅游名城的城市形象,丹东市委宣传部与市文化旅游广电局联合推荐抗美援朝纪念馆等17处景区景点为“丹东市红色旅游打卡地”。这些红色旅游景区景点展现了丹东市在抗联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抗美援朝时期、改革开放时期等不同历史阶段的红色印记。今年以来,丹东市广泛开展红色文化活动,促进红色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丹东市先后举办“光明颂”征文大赛、“传诵红色文化”百姓诵读大赛、“童心向党”丹东市第八届少儿故事大赛等红色文化活动,开展“党史学习进行时——看党史、听党史、读党史”“红色经典阅读,点亮爱党红心”数字阅读、“重走长征路——红色e站”数字阅读体验等红色文化活动。一系列文化惠民活动不但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而且寓教于乐让市民接受红色文化的洗礼。为进一步拓展旅游产品产业链,丹东市推出系列红色旅游文创产品。丹东市文旅部门与国内旅游产品创意设计企业开展合作,设计150种丹东旅游系列文创产品。经过近半年的反复提炼,投资87万元推出了以鸭绿江断桥、虎山长城、抗美援朝纪念馆等红色旅游资源符号为主体的49种文创产品,受到游人欢迎。江海游、山岳游、探险游、休闲游……丹东市不断整合红色旅游资源,搭建红色旅游产业联盟,打造区域红色旅游产业发展航母。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