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丹东
- 搭乘产业“快车” 摘掉贫困“帽子”冬日的白雪覆盖着东港的农田沃土,而小甸子镇小甸子村的设施大棚里,却温暖如春,颗颗娇嫩的草莓映红了这片土地,也温暖了李梅的心。“是村里借钱让我干草莓大棚,这两年下来,不仅还上了村里的钱,自己的生活条件也越来越好。我干得不算好,一年还能净赚十万八万呢。”草莓种植户李梅欣慰地说。李梅经营的大棚位于东港市产业扶贫园区内。前些年,李梅一直在外打零工,收入微薄。2018年,得知镇里要建设产业园区,她果断选择回乡寻找致富出路。如今,她不仅打理自家的大棚,闲暇时还在园区打工,借助产业园区之力,快步走上致富路。同样在园区打工的魏发清是东港市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产业扶贫,魏发清不仅有园区打工的固定收入,近两年,还通过饲养牛、猪增加收入来源,彻底甩掉了贫困“帽子”。2019年,小甸子镇通过危房改造,帮他改善了居住环境。如今,魏发清的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现在吃穿不愁,政府帮我盖了90多平方米三间大房子,比以前茅草房可强多了,这在过去是连想都不敢想的事。”魏发清高兴地说。好钢用在刀刃上。为实现精准扶贫、脱贫不返贫,东港市积极探索,开拓思路,大力发展产业扶贫。东港市产业扶贫园区就是东港打造产业扶贫的精彩一笔。2018年,东港发挥飞地经济优势,选取设施农业和电子商务发展较好的小甸子镇,组建东港市扶贫产业基地,集中发展扶贫产业,充分发挥扶贫资金的最大化效应。历经两年建设,园区总计投入各类资金1400余万元,占地500余亩,建成日光温室大棚35栋。其中,2018年将扶贫专项资金2.45万元投入到村兴果蔬专业合作社,为当年脱贫人口2户3人分红1175元。2019年,东港市整合兴边富民资金200万元,吸收农商银行捐赠资金150万元,利用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45万余元,共计495万余元,用于基地二期项目建设。该项目管理采取“三权分置”模式。园区中有21栋大棚用于发展小甸子镇的村集体经济。2016年,该镇11个村中有9个集体经济“空壳村”、1个薄弱村,因村集体无经济收入,农民收入来源仅靠传统农业种植和外出打工,小甸子镇成为东港地区贫困人口最多的乡镇。而随着产业园的建成,到2018年年末,小甸子镇9个集体经济“空壳村”和1个薄弱村全部摘帽,村村都有了“家底”。“通过产业园,目前,全镇所有村集体每年最低收入3万元。”小甸子镇有关负责人说。此外,园区内的14栋高标准温室大棚为东港市精准扶贫项目,其收入用于帮扶东港市建档立卡贫困户。该项目采取与小甸子镇政府有偿合作形式,委托小甸子镇政府建设、监管。双方约定合作期限,合作期内资产所有权归属东港市政府、经营权限交给合作社、监督管理权限交给小甸子镇政府。合作期满后,产权移交小甸子镇政府,收益用于镇公益事业。东港市政府与镇政府签署合作协议,小甸子镇政府与合作社签署合作协议。项目管理模式采取层级管理、“三权分置”,实现产权清楚、责任明晰、分工明确的科学管理体系。在发展温室大棚产业的同时,东港积极引导各村及贫困家庭因地适宜,发展各类产业。2020年,东港市投入上级扶贫专项和本级配套资金532万余元,用于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扶贫项目和蛋鸡养殖扶贫项目,预计收益率不低于10%,与2019年产业项目相结合,可实现所有贫困人口人均两个扶贫产业叠加扶持项目。“我们通过完善产业收益分配机制,建立普惠制与差异化扶持相结合、短期措施与长效机制互补的差异化分配体系。”东港市扶贫开发服务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东港通过产业扶贫项目带来的收入主要用于六个方面,一是为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边缘易致贫人口进行分红;二是建立扶贫救助基金,用于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因病因灾等突发情况导致低收入家庭的重点叠加扶持;三是增设东港市级医疗补充保险,为东港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投保医疗补充保险,打造“五加一”健康扶贫医疗保障体系;四是建立“孝善基金”、“慈善基金”和“丧葬抚慰金”补助制度,对接受子女赡养费或社会捐赠的贫困家庭实行奖补政策,每户上限500元,通过奖补,强化扶贫领域的诚信体系建设;五是建立贫困人口门诊医疗购药补助制度,有效减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的刚性支出,实现反向增加贫困家庭收入;六是建立贫困户自主发展家庭农副产业奖补制度,通过激励手段,助推贫困户发展以家庭农副产业为主的“五小产业”,增加了内生动力。以特色产业助精准脱贫,以抱团发展谋乡村振兴。2016年至2019年底,东港市扶贫产业累计收益约110万元,对东港市贫困人口产业分红扶持88.7万元,产业扶贫累计收益人口1364人次,实现产业扶持覆盖率100%。记者张瑞编辑邹润02/05
- 围绕四个标准 多举措便民利企一段时间以来,以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为目标,结合《丹东市开展“四大行动”全力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部署要求,丹东海事局立足自身职能,推出多项便民利企措施,助力我市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前不久,中国大连国际经济技术合作集团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丹东立德船舶管理有限公司的代表专程来到丹东海事局,送去了两面印有“真诚服务为企业高效廉洁暖人心”和“热情服务勤政爱民业务精湛高效廉洁”字样的锦旗,表达对海事部门真心服务企业的感谢。受疫情影响,一年来,国内航运企业对国内适任船员的用工量增加,导致这一职位出现人员缺口,对企业复工复产带来连锁反应。为解决船员“用工荒”难题,丹东立德船舶管理有限公司希望通过与丹东地区船员培训机构合作,提高外派船员的数量和工作能力。了解到企业的困难后,丹东海事局第一时间将情况汇报给上级部门,并成立专门工作组,根据相关规定对立德公司海员外派业务资质进行审核,比规定时限提前一周办结。立德公司在取得外派资质后,顺利与丹东船员培训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要从企业的实际需要作为出发点,尽最大努力为他们提供便捷高效的海事服务。”丹东海事局通航管理处处长史忠辉说。围绕“办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竞争力强、生态宜居”四个标准,丹东海事局结合自身职能,首先在提升服务效能方面下功夫,深入推进“最多跑一次”、“一网通办”改革,取得了明显实效。通过梳理,海事部门重新确定了“最多跑一次”清单,并按照标准化要求,修改完善办事指南。同时,在“减时间、减层级、减材料”等方面推出六项改革举措,通航管理、船舶管理、船员管理等审批环节共12项业务实现“最多跑一次”。记者了解,通过实施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丹东海事部门仅在船员管理审批事项就减少了6项报送材料。综合统计,全部审批事项“减材料”总量较之以前超过20%。推进“一网通办”,是实现企业和群众办事“少跑腿”甚至“不跑腿”的有效途径。对此,丹东海事部门政务中心着力推广海事一网通办电子政务平台和中国海事综合服务平台,提升实际网办率。同时,政务中心还推出电话咨询、预约办理等服务,并根据企业群众办理海事方面业务的实情,提供证书邮寄送达,为企业群众提供更多便捷服务。开展“三微”行动,是丹东海事局政务中心提升窗口服务水平的又一举措。通过“微行动”,政务窗口进一步优化受理审批流程,创新办理方式,压缩办理时限,着力提升办事企业群众的满意度;通过动态“微宣传”,提升企业群众对海事部门相关法律法规的知晓率,熟悉办事流程,减少办事时间;根据船员流动性大、办事时间紧的特点,海事部门实行审批受理预约服务、“微延时”等工作机制,更好满足群众办事需求。刘柏良记者刘作庆编辑邹润02/05
- 为企业发展按下“快进键”近日,市生态环境局收到丹东海关发来的感谢信,对市生态环境局在丹东海关新建新冠核酸检测实验室办理环评手续时急事急办、特事特办表示感谢。自去年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市生态环境局紧紧围绕服务“六稳”“六保”任务,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优化营商环境部署要求,积极推进环评“放管服”改革,努力减环节、减要件、减时限、强服务,为支持企业快速复工复产按下“快进键”。实行豁免管理。对疫情防控所需的医疗卫生、物资生产、研究试验临时性三类建设项目实行豁免管理,非临时性三类项目视情形实行告知承诺审批或先开工后补办环评手续政策,市医废处置中心、浪头医院等项目实行先开工后补办环评手续。实行告知承诺管理。将环境影响总体可控、受疫情影响较大、就业密集型17大类44小类行业项目,纳入告知承诺审批项目清单,建设单位对所承担项目环境相关问题进行承诺后,即可审批。截至目前,已开展告知承诺审批事项42项。推行“不见面”审批。全面推进“一网通办”,环评审批、排污许可等100个事项全部入驻丹东市政务服务网,实现环保政务服务事项100%全程网上办。开展重大项目帮扶。主动对接发改、工信、自然资源、应急等部门,对全市重点项目提前介入指导、全程跟踪服务,及时疏解项目环评审批方面的难点、堵点问题,有效推进凤城老窖等重点项目早日落地投产。下一步,市生态环境局将进一步深入推进环评“放管服”改革,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强化涉企服务的同时把好环境准入关,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助推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记者戚文编辑邹润02/04
- 村民享受红利 发展增添动力振安区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一年多2月1日,振安区鸭绿江街道珍珠村的85岁村民王兆顺收到了2020年村里发放的村民股份分红,加上老伴刘秀凤的那份,两人的股红分红超过了3万元。从2015年开始,珍珠村的700多名村民每年的股红都有增长,他们充分享受到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带来的红利。振安区常住人口约18万人,其中农村人口超过10万人。2018年6月12日,振安区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第三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进试点单位,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国家试点。全面摸清核准农村集体资产家底,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第一场硬仗,也是改革的基础性工作。为此,振安区出台了《振安区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清产核资的具体工作要求以及不良资产和债务核销等处理办法。“珍珠村在2014年开始就已经摸索集体产权制度改革,2015年改革基本完毕。2018年在全区开展的大范围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又进一步完善,如今已经走上了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区内的鸭绿江街道办事处燕窝村、珍珠街道办事处临江村等一批城市近郊村都发展势头良好。”振安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区45个村已经全部完成清产核资和成员身份界定、资产量化和股权设置、成立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并赋码工作。较好完成了国家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任务,得到国家专家验收组的充分肯定,并获得第二批全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典型单位称号。但是在工作推进过程中,振安区也发现了个别村出现的问题和不足。有的村是有资源没有资产,有的村是光有资产却没有资源,还有的村是既缺乏资源也没有资产。对此,振安区充分利用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加强农村“三资”规范管理,制定下发《振安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和“三资”规范化管理指导意见》,在村集体经济发展、村民利益联接机制等方面采取因地制宜、分类实施的方式指导发展、促进振兴。现已对全区45个村进行调研,积极探讨城中村、近郊村、产业村等发展模式。汤山城镇龙湖村在改革之初遇到了很多问题,但是他们在不断加大产权制度改革进程中确保了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积极引导村集体发展不动产、租赁经营等项目,不鼓励开展风险较高的经营性活动。通过争取上级乡村振兴产业项目资金和本村资金配套相结合,租用村民家庭承包地新建5栋温室大棚,累计投资130万元,已于2019年年末投入运营。这5栋温室大棚由村委会对外公开发包。经过公开招标,丹东市龙鑫小浆果种植专业合作社中标。5栋大棚每年租金9万元,已经纳入村集体账户管理,用于壮大村集体经济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按照制度约定给予分红。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一年多以来,振安区各个村有了进一步的发展,2020年全区45个村全部产生经济收入。其中,收入5万元以下的14个村,5——10万元的3个村,10万——50万元的21个村,50——100万元的4个村,100万元以上的3个村。本报记者乔戍宇编辑邹润02/04
- 攻克“难点” 打通“堵点”——“四大行动”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几天前,因为身在外地的妹妹办理社保的证明材料丢失,市民赵女士来到丹东边境管理支队东尖头边境派出所咨询补办事宜。窗口民警了解到赵女士的妹妹因疫情无法及时返回后,便通过视频在网上平台操作,很快补办了证明。“现在老百姓办事真是方便多了,警察同志服务特别热情,心里很感动。”赵女士的经历,正是我市营商环境建设持续优化的一个缩影。去年以来,我市上下按照《丹东市开展“四大行动”全力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部署,着力推动“应该办”“服务效能提升”“降低企业成本”和“法治环境优化”,打出“组合拳”,解决企业难点、堵点问题1079个,全市营商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各地区、各部门出实招,务求“应该办”见实效。市纪委监委出台《保障营商环境建设十项措施》,开展监督检查500余次,深入服务窗口单位明察暗访100多次,立案6件,处理6人,对3起损害营商环境典型问题给予公开通报曝光。市委组织部通过开展专题教育培训等,为营商环境建设提供组织保障,同时组织开展服务企业专项行动,为企业解决问题超过2200个。市委宣传部组织市直媒体、各县级融媒体开设“优化营商环境”专题专栏,刊发相关稿件180余篇;协调发动各地区、相关单位在主要街路、窗口单位、商业网点等区域,利用电子屏幕、门楣滚动屏、条幅等发布优化营商环境标语口号、宣传视频等1100余处,在全社会持续营造出共建良好营商环境的浓厚舆论氛围。市直机关工委组织71个市直部门,组成145支优化营商环境志愿服务队,深入社区和基层开展宣传和服务活动……提升服务效能,实现企业和群众办事更加方便快捷,是衡量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的重要指标。“四大行动”开展以来,通过“一网通办”百日攻坚,我市政务服务办理时限大幅度压缩,企业和群众办事实现了双线并行——线下“进一扇门”可办成所有事,线上727项依申请类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到100%。同时,在“降低企业成本”和“优化法治环境”方面持续发力。制定实施了降低电价、水价和燃气价格等各项政策,着力推动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和运营成本,提升成本竞争力。其中,执行了非居民用电阶段性降低5%的政策,为非居民用户节省电费9700余万元,惠及企业超过11万户。分类确定阶段性非居民用气调整价格,为近150家非居民用户每月节省80万元。实现了除机关团体以外非居民用水价格阶段性降低5%、污水处理费降低10%的政策。大力推动“法治丹东”和“诚信丹东”建设,市司法局摸排市级层面近40年来的1792件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和市级政府行政规范性文件,公布出有效的《规范性文件目录清单》,全省首创。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进一步完善,“信用丹东”网站发布“红名单”960人次,失信“黑名单”672人次。全市各级部门推送行政认可、行政处罚信用信息过万条、联合惩戒案例124条,为加强信用监管提供了重要依据。2021年,是丹东实施“十四五”规划和推动实现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起步之年,也是丹东建设开放型、创新型、幸福宜居城市的打基础之年,更是以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推动丹东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关键之年。我市将坚持以“好”为标,持续开展“四大行动”,全力打造办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竞争力强、生态宜居的营商环境。让“应该办”做实做优。加强各类大厅工作人员业务培训,大力开展服务效能竞赛、“我为企业办件事”等7项活动,严格执行8个事项清单,实现政务服务事项基本要素“三级十三统”,落实“绿色通道”“容缺后补”“否定公示”等制度,切实做到无政策障碍的应办事项“马上办”、有政策瓶颈的个性问题“特殊办”、有政策障碍的共性问题“创新办”。让“加快办”提质提效。大力推行“一件事一次办”,政务服务“一窗”受理比例不低于80%、“即办率”不低于30%。全面提高“网上办”水平,实际网办率达到70%。让“省钱办”落细落地。以促进企业降本增效为核心,精准制定政策,科学合理降低企业用地用水用电用气和交通物流等要素成本。加大减税降费政策执行力度,除省以上收费项目外,全面取消地方行政事业性收费。记者刘作庆编辑邹润02/04
- 合作区新增7户规上企业“被认定为规模以上企业,公司将享受系列优惠政策,可以投入更多资金进行生产线升级。”日前,九三集团丹东大豆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2021年,公司将进一步加大投入,优化资源配置,实现满负荷生产。2020年,合作区新增丹东凯铭流体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九三集团丹东大豆科技有限公司、力确美(丹东)实业有限公司等7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元及以上的法人工业企业。为推动更多规模以下中小企业、小微企业转型升级为规模以上企业,助力企业质变,合作区加大企业培育力度,加强“小升规”培育库的动态监管,把成长性好、符合产业导向的小微企业及时纳入“小升规”企业培育库,对其产值、销售、效益等重点经济指标进行监测,严把升规质量,充实全区“小升规”后备力量。据介绍,规上企业除了可以申报我市工业发展专项资金外,从2019年起,中小企业成为规上企业后,省、市两级对企政策和资金扶持均有倾斜。在政策红利的激励下,目前,合作区一大批汽车零部件、仪器仪表、农产品加工等成长型“小升规”企业发展良好,成为拉动全区经济稳增长的生力军和新引擎。今年,合作区计划培育发展5户新增入库规上企业,力争创建“专项特新”企业3户,“小巨人”企业1户。记者刁庆峰编辑邹润02/03
- 防范服务并举 安商利企惠民前不久,振安区楼房镇一公司厂房内价值5万余元的电缆被盗,振安公安分局楼房派出所经过缜密侦查,最终将嫌疑人宋某与伙同作案的公司厂房门卫于某抓获,最大限度为企业挽回了经济损失。“营商环境是‘软实力’,更是生产力。”近年来,振安公安分局坚持立足公安职能,坚持防范、打击、服务并举,着力安商利企惠民,不仅有效预防和减少对企业的不法侵害案件发生,还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一流的服务,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活力。日前,某热电公司输煤廊桥下的封闭区域内,发现多处用于存放木柴等杂物的私自搭建棚厦,严重威胁输煤廊桥生产安全。振安分局同兴派出所民警接到反映后,对私建棚厦的居民进行消防安全宣传和普法教育,让其认识到自身行为的危害,主动配合民警清除违章建筑和杂物,及时消除了安全隐患。像这样的安商利企实事还有不少。去年8月,辖区某企业负责人报案称,其公司货车用油量与实际不符,定点加油站的账目存在疑点,怀疑有人通过虚购柴油骗取公司钱财。办案民警历时两个月,对加油站记录与公司有关记录进行细致比对,查明该公司车班队长王某涉嫌利用多开或伪造加油记录诈骗的事实,帮助企业及时止损。分局班子还坚持到企业生产一线实地检查指导,结合“万名民警联万企”活动,带动机关警种及属地派出所充分利用网上、网下等多种方式方法,到企业全方位了解企业复工生产情况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与企业负责人一起探讨解决办法。全分局共走访辖区企业552家次,收集辖区内企业反映上来的问题94件,并全部解决;召开警企座谈会48场次;召开涉企案件专项调度会4场次。近日,分局为属地6家生产疫情防疫相关产品的企业免费安装了一键式报警装置,最大限度地增强了警企联动效率。服务无止境。分局行政办还倡导企业和群众采取“不见面”的方式,通过辽宁公安“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等网络平台,坚持“一个窗口对外”,实行“首问负责”制度,将治安、户政、禁毒等各类行政审批项目统一归口整合到振安区公共行政服务中心公安综合窗口和城区三个派出所集中受理审批,并在所有农村派出所试点推行综合窗口受理审批业务,尽最大努力方便辖区内企业、群众办理各项公安业务。分局还制定了《振安公安分局营商环境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全局上下开展自查自纠整治工作,加大涉企案件督办力度,落实“一案双查”,实行问题整改和倒查追责双同步;对窗口服务质量、审批服务标准、出台举措兑现等进行滚动督导,全力打造最优发展环境。赵广平记者刁庆峰编辑邹润02/03
- 积蓄力量 向创新型城市阔步前行“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创新作为振兴发展的战略支撑,以数字化、智能化为引领,加快建设创新体制优、创新导向明、创新生态好、资源集聚、充满活力的创新型城市。”市委十二届十七次全会就扎实推进丹东创新驱动发展,建设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创新型城市,作出了高屋建瓴的阐述。当下,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正在加速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智能制造、移动互联网等领域,均具备强大的产业链整合能力。正处在多重政策叠加释放利好效应黄金机遇期的丹东,势必要在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上全面发力。回望“十三五”时期,丹东着力推进创新驱动战略,不断调整优化产业体系,以转型升级力促高质量发展。全市农业产业优势不断巩固,形成小浆果、水产品、畜禽3个百亿元产业链,农产品出口稳居全省第2位。工业发展基础不断夯实,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小巨人”“专精特新”企业达到172户,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05户。服务业发展活力也不断增强。通过实施产业基础能力提升和产业链升级行动,相关园区更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园区工业总产值增速高于全部工业5.3个百分点。特别是在刚刚过去的2020年,丹东在推进数字化转型,加快智能化升级方面,更是得力举措频出、利好消息不断。当年3月,市政府与华为签订“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及数字丹东”建设战略合作协议,以期促进丹东轻工业产业转型升级及数字工业建设;当年5月,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丹东市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成为我市提前布局“新基建”、打造工业经济新引擎的重要抓手;当年7月,丹东组织24户企业申报省级“5G+工业互联网”示范工厂,5个园区申报“5G+工业互联网”示范园区,并开始研究制定技术改造扶持政策,推进“机器换人”、自动化改造、数字化工厂建设;当年9月,丹东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正式上线,实现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共进。值得一提的是,我市加速推进纺织服装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重塑取得重要成果。在2020年12月举办的首届(中国·丹东)时装周暨防护纺织产业发展合作洽谈会上,丹东高新区被授予“中国防护纺织名城”称号;丹东7家企业共同举办防护服联合发布会;丹东市相关部门、企业与多家域外企业签订投资合作意向书及产品供应合作书。据统计,当年1月至10月,我市41户规模以上纺织服装企业共完成工业总产值34.3亿元,同比增长64.5%。积蓄力量,运筹帷幄,阔步前行。站在实施“十四五”规划和推动实现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起步之年的时间节点上,聚焦“建设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创新型城市”的目标,今年,丹东将把科技创新作为振兴发展的战略支撑,推动形成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今年,丹东将扎实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搭建高标准创新平台,推进专业技术创新中心、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落地发展,推动全市各类园区形成协同互补的创新共同体。积极培育创新主体,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承担重点科研项目和开展技术联合攻关。营造良好创新生态,引导带动社会资本投入,支持各种形式众创空间和新型研发机构加快发展。注重引育创新人才,实施“项目+团队”的“带土移植”工程,加大柔性引才力度。推动制度创新,找准问题症结,对症下药,形成一批高质量制度创新成果。今年,丹东将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实施引育专项行动计划,扩大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业务试点范围;实施“百企百亿工业技改”专项行动,推动四个传统优势产业向智能化、高端化发展;开展“延链、强链、增链、补链”行动,提升产业深加工程度;积极推广丹东企业、丹东产品,扩大“丹东品牌”域外影响力。深入推进园区高质量发展,坚定主导产业定位,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智慧园区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实现园区落地项目数量质量新突破。推动以旅游业为重点的服务业提质升级,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积极培育发展现代金融、医美等高端服务业,推进服务业标准化、品牌化建设,打造高水平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以‘新’为要,凝心聚力加快转型升级。”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已为我市坚持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双轮驱动,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吹响号角。我们将改造升级“老字号”,以人工智能为引领,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我们将深度开发“原字号”,推进优势产业链迈向价值链、供应链中高端;我们将培育壮大“新字号”,做大做强新能源汽车等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我们还将加强5G等基础设施建设,实施5个工业互联网示范项目……加快建设的数字政府、智慧城市、数字乡村,将实现丹东的“数字蝶变”。记者范泽民编辑邹润02/02
- 今年招商引资突出“三篇大文章”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丹东新闻网讯记者邢漫1月28日,记者从市招商局了解到,今年我市招商工作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招商引资为引领,积极探索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格局下的发展新路径,下大力气在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上做文章。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我市将围绕重点园区和重点领域,在引进一批产业引领型、配套补链型、科技创新型项目的基础上,办好时装周、互市贸易主题招商周、产业高峰论坛等活动,积极组织企业参加“辽洽会”、“进博会”、“辽宁-珠三角招商周”、“辽宁-长三角招商周”、“辽宁-京津冀招商周”等招商活动,掀起招商引资热潮。与此同时,突出重点行业领域,强化两链招商。使全市生产要素向重点行业产业聚集、优惠政策向重点产业倾斜,引导外来投资企业更多投入在主导产业、优势产业和潜力产业上,形成重大项目带动产业链供应链、产业链供应链带动产业基地、产业基地带动产业集群的发展格局。建立健全从策划包装、争取资金、洽谈推进到落地服务、达产运行全环节一盘棋招商的相关制度。此外,强化园区精准招商,做好以商招商。紧密围绕园区支柱产业、优势产业、新兴产业等重点领域,科学谋划、包装一批市场前景好、产业链条长、带动作用大、投资吸引力强、对形成产业集群起到龙头引领作用的优质高端产业项目。围绕先进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新基建等领域,吸引更多同类型或相关产业链的企业来丹投资兴业。围绕智能化信息化,立足装备制造、精细化工、新材料等优势产业,从科研成果源头抓起,与国内外知名大学、科研院所和高新技术企业建立联系,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交流合作,共同推动先进技术科研成果在我市转化、落地、再创新。编辑邹润02/02
- “1+N ”扶贫模式让致富路越走越宽1月30日,记者走进凤城市边门镇那家村,但见一排排房屋错落有致,一条条村路干净整洁。雪后的树林、鱼塘、青砖大屋……编织成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曾经的那家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04户270人。提起过去,村民们都说:要路没路,有河没坝。一条村主路被河水冲刷得不成样子,汛期不能通车。村民的房子大多破烂不堪。那家村曾是典型的“空壳村”,也是省级贫困村。2016年初,新一届村两委针对村里实际,和镇里共同研究,制定了脱贫致富计划,带领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如今,这个安静的小村庄旧貌换新颜。“如今俺们村里环境越来越好了,老百姓的日子也越来越有盼头了。”3组村民那洪柱说,他曾是一名建档立卡贫困户,这些年通过发展南果梨种植产业,一家老小的日子越来越好,于2016年成功脱贫。近年来,那家村将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集中使用,投入肉牛养殖产业;将扶贫旅游开发专项资金用于旅游项目开发;将全口径贫困人口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家庭农场,发展温室大棚种植项目……所得红利全部用于建档立卡贫困户分红,保障他们稳定脱贫致富。那家村的美丽蜕变是凤城市创新精准扶贫模式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凤城市借力“飞地经济”,创新建设“扶贫产业飞地项目”。针对部分乡镇受区位、资源等方面制约,发展产业项目较难的困境,通过借鉴“飞地经济”发展经验,结合小浆果等优势产业,选择抗风险性强、资金收益有保障、市场效益好、具有一定规模的项目,进行投入和建设,取得的收益,由全市统筹,重点补助未脱贫人口和人均纯收入低于5000元以下的建档立卡户,确保低收入建档立卡户在享受正常分红的基础上,再次得到分红,实现多次多层保障。同时,建立差异化分配制度,重点支持有返贫可能的贫困户,确保通过产业分红实现稳定脱贫、长期脱贫。截至目前,凤城市6125户13096人全部脱贫,年人均纯收入9179.49元,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全部得到保障。“凤城市着力推进产业扶贫,创新开展了以‘龙头企业+贫困户、特色农业+贫困户、乡村旅游+贫困户、庭院经济+贫困户、合作社+贫困户’为主的‘1+N’产业扶贫模式。”市扶贫办相关负责人介绍,2016-2020年,凤城市投入产业扶贫资金7378.8万元,发展产业项目111个。主要有蓝莓、草莓、小柿子和大樱桃等种植项目;肉鸡、肉牛、绒山羊等养殖项目;龙头企业、合作社、光伏发电和特色旅游带动等资产收益式项目。产业累计收益(含庭院经济)1762万元,覆盖全部建档立卡人口。2020年,发展项目27个,总投资3697.2万元,年底预计收益超过370万元。对于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凤城市搭建龙头企业扶贫平台,构建“贫困户+龙头企业”模式,将到户资金整合投入到效益好、信誉佳的龙头企业当中,获得企业盈利分红,持续收益。全市共有97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参与其中。与此同时,发挥凤城作为全省著名小浆果原产地的优势,搭建特色产业扶贫平台,构建“贫困户+特色产业”模式,将贫困户到户资金整合,由镇、村发展以小浆果为主的特色农业产业,贫困户既能劳动创收,也能享受分红。此外,还搭建庭院经济扶贫平台,构建“贫困户+庭院经济”模式。对有劳动能力,但没有技术,没有资源的贫困户,通过利用闲置土地,发展庭院种植、养殖等小型庭院经济,投资少、经营灵活、收益也不低。依托凤凰山、大梨树、东汤温泉等重点景区,搭建乡村旅游扶贫平台,构建“贫困户+乡村旅游”模式,鼓励引导镇、村整合贫困户到户资金,发展农产品采摘、特色餐饮、农业观光等乡村旅游项目,助力脱贫攻坚。搭建经济合作扶贫平台,构建“贫困户+合作社”模式,由村集体组织成立专业合作社,贫困户采取出资、出地、出物、出工等方式入股合作社,当股东、分红利。全市涌现出食用菌种植、绒山羊养殖等一批产业扶贫合作社。采访了解到,凤城市还借力“飞地经济”,创新建设“扶贫产业飞地项目”。其中,位于草河街道的“扶贫产业资金+飞地农场”,年可生产3000万袋木耳菌棒,可实现年产值8000万元,利润2000万元。几年来,先后吸纳周边石城镇、大兴镇等6个乡镇扶贫产业资金共计409.3万元,每年收益超过60万元。凤城市扶贫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四门子镇地处凤城北部山区,企业少。对此,凤凰山旅游集团主动吸纳镇里的扶贫产业资金入股分红,带动全镇建档立卡人员953人次增收。同时,依托大堡和泰生态家园现代农庄旅游等省定贫困村旅游项目,吸纳周边乡镇贫困人口产业扶贫资金,形成“扶贫产业资金+飞地景区”模式,实现共赢。与此同时,“扶贫产业资金+飞地企业”运行良好,凤城市锦江山牧业除了吸纳企业所在地通远堡镇扶贫产业资金外,还吸纳了来自凤城东部山区大兴镇的扶贫产业资金,两个乡镇投入资金50万元,带动贫困户887人,年收益不低于10%。在“扶贫产业资金+飞地农业产业基地”方面,凤城市已发展蓝旗镇蓝莓扶贫产业基地、通远堡镇辽丰食品产业扶贫基地和宝山镇岔路子村扶贫产业基地3个飞地产业扶贫基地,用于吸纳周边乡镇产业扶贫资金,扶持低收入的建档立卡户,促进其稳定增收。本报记者邢漫编辑邹润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