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放丹东
- 嘉寓集团清洁能源产业基地项目洽谈推进会在丹举行丹东新闻网讯记者徐宏祥6月21日下午,市委书记裴伟东、市长郝建军在丹共同会见嘉寓集团董事长田家玉一行,并出席嘉寓集团清洁能源产业基地项目洽谈推进会。裴伟东对嘉寓集团来丹洽谈合作事宜表示欢迎。他说,丹东区位优势非常明显,具备较好的对外开放潜力,嘉寓集团如果能到丹东投资兴业,将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真心希望通过这次洽谈推进会,能够促成双方携手合作。裴伟东表示,党中央对东北振兴、辽宁振兴非常关心,丹东的发展面临难得的机遇。同时,丹东正在全力打造“办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竞争力强、生态宜居”的营商环境,创造条件让企业能够放心投资,得到长远发展。嘉寓集团拟在丹东投资清洁能源产业基地项目的发展方向,与丹东的资源优势、高质量发展的迫切愿望高度契合,相信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够推动合作取得成功。田家玉表示,丹东的区位、资源优势明显,是个投资兴业的好地方。丹东“十四五”规划纲要与嘉寓集团“十四五”发展规划有许多契合的地方,眼下集团正在深度谋划双方在相关领域的融合发展事宜。嘉寓集团在新能源产业、高效光热产业等方面均具备较好的产业优势,希望下一步双方能够进一步加强沟通协作,加快推进计划落地的产业项目,争取早日实现合作共赢。市领导林胜鸿参加洽谈推进会。嘉寓集团成立于1987年,是专业从事建筑节能、新能源开发利用、智能装备及投资与资产管理的集团化公司,总资产逾200亿元,是“北京市民营企业百强”单位。截至目前,公司已累计取得国家授权专利700余项。06/22
- 辽宁丹东振江镇:扮靓景色“引进来” 做强产品“走出去”近日,记者来到辽宁省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振江镇绿江村,放眼望去,成片的油菜花已经绽放,微风吹过,泛起阵阵浪花,不远处的江面上小船摇曳,船上的渔夫正在撒网,江边还有漫步的游客……振江镇位于辽宁宽甸东部山区,地理位置独特,鸭绿江蜿蜒而过。这里有近2000亩油菜花,是辽宁最大的油菜花观赏地,每年6月初至7月下旬,是油菜花的花期,6月中旬是最佳赏花时间,会有省内外大批游客慕名而来,大家在花海中徜徉,感受花香。除了油菜花,振江镇还有浪头、南尖头、神仙顶、小青沟、南天门、浑江口等众多特色景点。近年来,振江镇在宽甸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积极推进乡村旅游发展,不断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当地百姓保护环境,将发展观光农业与旅游产业结合,经过不懈努力,通过“政府搭台百姓唱戏”模式,已将鸭绿江千亩油菜花海打造成宽甸旅游的“新名片”。借着旅游业发展的大好趋势,振江镇政府也让当地的特色农产品走出大山,石柱参便是其中一个。多年来,振江镇不仅成立了柱参协会和柱参专业合作社,而且注册了商标,获得了地理标识认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石柱参栽培体系还被农业部评为第一批农业文化遗产。如今,全镇共有养参户100余户,柱参存量1万多帘,年产值约3000万元。今后,振江镇将依托百年石柱参和千亩油菜花两个品牌,积极扩展相关农业产业发展,为全面发展旅游产业提供基础保障,实现资源优势向产品优势和市场优势的转变,推动全镇经济持续发展。(作者单位:丹东日报社)06/22
- 丹东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观摩活动在凤城举行6月18日,由丹东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举办的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观摩活动,在凤城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举行。全市近60人观摩了凤城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等建设情况,学习交流建设经验。 凤城作为丹东市首个国家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市,目前,21个乡镇(街)、237个村(社区)全部挂牌成立文明实践机构,构建了三级文明实践工作体系,建设凤城市新时代文明实践骨干基地50多个。 观摩团成员参观了魁星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凤城市新时代文明广场、大梨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宝山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和岔路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听取基地建设情况介绍,表示将认真消化吸收先进经验,打造一支管用、好用、实用的志愿服务队伍,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再上新台阶。06/21
- 扮靓景色“引进来”做强产品“走出去”近日,记者来到宽甸振江镇绿江村,放眼望去,成片的油菜花已经绽放,微风吹过,泛起阵阵浪花,不远处的江面上小船摇曳,船上的渔夫正在撒网,江边还有漫步的游客……振江镇位于辽宁宽甸东部山区,地理位置独特,鸭绿江蜿蜒而过。这里有近2000亩油菜花,是辽宁最大的油菜花观赏地,每年6月初至7月下旬,是油菜花的花期,6月中旬是最佳赏花时间,会有省内外大批游客慕名而来,大家在花海中徜徉,感受花香。除了油菜花,振江镇还有浪头、南尖头、神仙顶、小青沟、南天门、浑江口等众多特色景点。近年来,振江镇在宽甸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积极推进乡村旅游发展,不断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当地百姓保护环境,将发展观光农业与旅游产业结合,经过不懈努力,通过“政府搭台百姓唱戏”模式,已将鸭绿江千亩油菜花海打造成宽甸旅游的“新名片”。借着旅游业发展的大好趋势,振江镇政府也让当地的特色农产品走出大山,石柱参便是其中一个。多年来,振江镇不仅成立了柱参协会和柱参专业合作社,而且注册了商标,获得了地理标识认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石柱参栽培体系还被农业部评为第一批农业文化遗产。如今,全镇共有养参户100余户,柱参存量1万多帘,年产值约3000万元。今后,振江镇将依托百年石柱参和千亩油菜花两个品牌,积极扩展相关农业产业发展,为全面发展旅游产业提供基础保障,实现资源优势向产品优势和市场优势的转变,推动全镇经济持续发展。记者王一淞06/21
- 深度开发“原字号” 释放农产品加工潜力“再过一段时间,我们精心打造的蓝莓罐头就要上市了,这种新产品为公司的发展开拓了新途径。”6月15日,丹东君澳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伊才勇说。丹东君澳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和果蔬深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出口食品加工企业,年销售额达千万元。蓝莓果酱、蓝莓干、蓝莓罐头等系列产品有六七种。近年来,我市打造丹东特色农业大产业之路,草莓、蓝莓、树莓等小浆果成为丹东的特色产业。近几年,在深度开发“原字号”方面,我市发挥区位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加快推进实施一批农副产品精深加工项目,拉长产业链。为了充分发挥独特的资源禀赋、较好的产业优势、行业或细分行业中领先的技术优势,我市着力实施“支持企业增品种、引导企业提品质、扶持企业创品牌”的“三品”战略,着力优化企业健康发展的经营环境,努力打造一批知名品牌产品,使“轻型”工业产业特色更加鲜明、规模和质量更加显著。目前,我市食用菌、人参等林下产业已形成农户、合作社、工厂的全链条生产模式,产业发展规模不断壮大,产品质量进一步提升,附加值也在逐步提高。而草莓、蓝莓、软枣猕猴桃等小浆果加工,也已经形成全国知名的产业基地,呈现出即食鲜果与深加工并存的发展模式,草莓罐头、蓝莓酒等产品逐步打进国外市场。如今,产业链下游产品,包括小浆果深加工系列、稻米系列、食用油系列、休闲旅游民族食品、药食同源保健品等也在迅速发展。为更好开发“原字号”,我市向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政策倾斜,分类推进粮食、果蔬等优势农产品精深加工,延长粮油、畜禽、果蔬、林特等农产品加工产业链,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实现产品系列化、多元化。其中,肉类食品龙头企业整合产业供应链,实现规模化,扩大了市场占有率。支持双增、禾丰、辽丰等肉制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加强对传统名优肉类食品资源的挖掘,推动传统肉类禽蛋食品的工业化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创造一批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特色品牌。发挥“东港”品牌优势,以大米加工、大豆加工为重点,拓宽粮食加工业市场,大力推进以粮食加工副产品为原料的玉米油、米糠油生产,促进油脂品种多元化。以宽甸、凤城为基地,大力发展板栗、山野菜、玉竹、食用菌、林蛙油等生态绿色农产品加工业。依托草莓、蓝莓、软枣猕猴桃等特色小浆果资源优势,开展果品深加工及果蔬贮运保鲜等技术研究。持续提升调味品、白酒等特色产品品质,深挖“中国塔醋”“凤城老窖”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影响力,擦亮我市特色食品知名品牌。记者王洪满06/18
- 带着“温度”服务企业“自从公司来到丹东,合作区管委会有关部门就派专人来为我们服务,从寻找办公场所,到办理工商注册、刻章、税务、银行开户等一系列业务,相关人员全程给予跟踪指导、协调,服务非常到位,我们真的感到很暖心。”近日,国家电投东北电力有限公司丹东分公司负责人马守国感慨道:“丹东有这么好的营商环境,一定会有更多的企业和我们一样愿意到这儿来安家落户。” 国家电投东北电力有限公司对我市营商环境的切身感受并非个例。 今年以来,我市继续推动落实“项目管家”制度。组织各地区根据重点项目(企业)、规模以上企业、限上商贸流通企业变化情况,对入库项目(企业)进行了调整、完善,对“项目管家”进行了重新配备。 在296个具有涉企服务职能的机关单位中确定专人,形成了一个专业“网格”,建立起“管家”牵头、动态组网、高效解决涉企问题的工作机制。截至目前,我市共有入库项目(企业)872户,共配备了204名“项目管家”,已为企业解决问题122个。 “现在,不管是‘项目管家’还是职能部门的公务人员,真正是和企业一条心,让我们感到心里很热乎,也更有干劲去把企业经营好。”丹东百特仪器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王寿武说,公司运营20余年,他作为一名老员工,对近年来丹东营商环境的持续改善深有感触。 合作区综合办负责人修国丰是一名“项目管家”,主要负责对接驻区的3家企业。在他看来,“管家”的作用就是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前不久,在修国丰的积极协调下,驻区企业反映的因个别服务窗口转移、给企业办事带来不便一事很快得以解决。 市营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市正积极推进将中小微企业纳入“项目管家”服务范围,进一步提升企业的受惠面。目前,相关部门正在积极筹备,组织各地区梳理中小微企业信息,开展“公共管家”配备工作。届时,全市将有4万余户中小微企业可通过“辽事通”APP中的“项目管家”服务企业平台,随时向“公共管家”提出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问题,由“公共管家”及时协调解决。 记者/刘作庆06/17
- 丹东市端午假期消费市场上扬丹东新闻网讯记者王洪满6月15日,从市商务局获悉,今年端午节期间,全市10家重点零售企业共实现营业额2461.91万元,较去年同比增长42.7%。全市3家重点餐饮企业实现营业额87.82万元,较去年同比增长55.44%。我市各商圈积极把握时机,设计和开展多项活动。安东老街举办特色民俗表演、百位业主包粽子、五彩花绳系平安等一系列活动,吸引了大量本地市民和外地游客。市商务局联合振兴区商务局在万达广场举办2021丹东家电家装购物季暨万达广场城市万货节,海尔、格力、三星等数十个国内外名优品牌和知名家装企业纷纷亮相,活动期间客流量突破5.5万人次,销售额突破355万元。06/16
- 宽甸石柱参受邀进行推介丹东新闻网讯盖晓雷记者邢漫6月11日,首季辽宁优质特色农产品品牌系列宣推活动的第三场——中药材专场推介会,在沈阳市“花田秀”都市农场举行。推介会上,宽甸石柱参代表丹东再次受邀进行专场推介。推介会上,宽甸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为宽甸代言;石柱参专家讲述了石柱参的药用价值;现场部分观众品尝了石柱参茶并给予好评;网络平台上的观众通过直播间了解了石柱参。辽宁卫视、国际在线等媒体深度合作,立体宣推,大大提高了宽甸石柱参的社会影响力和品牌知名度。丹东宽甸地区属于温带湿润地区季风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适宜人参生长。宽甸人工培植石柱参的历史可追溯至清朝同治年间。宽甸石柱参与其他普通参比较,芦细而长,体较短,膀头较圆,纹深而密,须细长柔软、清疏,药用价值极高。2012年,农业部批准对宽甸石柱人参实施地理标志保护。06/15
- “一对一”上门辅导企业“十税合一”丹东新闻网讯赵环宇记者王洪满“太谢谢了,公司是缴纳财产行为税的重点企业,市税务局组成了专家团队上门辅导,现场解答财务人员在申报过程中出现的疑问,实实在在服务,十税合一的申报方式也让我们减少了涉税风险,对我们上市公司来说实在帮助太大了。”6月9日,曙光集团财务总监张志明对上门辅导办税业务的市税务局工作人员说。6月起,我市全面实行财产和行为税合并纳税申报,成功实现了“十个税种一次申报”。市税务局为了全面推开“十税合一”合并申报,在开展广泛宣传、全员培训的基础上,对于重点涉税企业组织了专家团队上门“一对一”定向辅导,获得了企业办税人员一致点赞。“此次‘十税合一’统一申报是国家税务总局落实春风行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市税务局财产与行为税科负责人刘刚介绍说,从今年6月1日开始,全市纳税人申报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车船税、印花税、耕地占用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契税、环境保护税、烟叶税中一个或多个税种时,只需要使用《财产和行为税纳税申报表》即可完成。相比之前申报需要填报的申报表,不仅减少了报表,也缩短了办税时间,降低了申报错误的概率。06/11
- 专家组团服务 “智”撑特色产业“东港地区的气候特点非常适合稻瘟病的研究,很多需要在实验室接种的病菌,在东港地区的野外就可以自然发病。”日前,中国植物病理学会东港服务站理事长彭友良说。6月7日至8日,彭友良带领专家团队来到东港市示范农场核心试验地,查看不同试验品种的苗期抗病表现,重点关注水稻稻瘟病试验项目,对东港地区稻水象甲的发病规律进行分析。“水稻机插秧遗落在田间的苗块,相对苗株,感染病害的几率非常大,建议田间管理时,及时将苗块清除。”在田间地头,彭友良为科技人员答疑解惑。据了解,自中国植物病理学会东港服务站成立以来,彭友良带领专家20余人次,定期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先后对东港的水稻抗瘟品种布局、水田化肥农药减施、有机越光大米生产等试验示范项目进行实地调研,对水稻生长发育后期的病虫害管控提出指导意见。在蓝莓、软枣猕猴桃等产业生产基地,专家调研了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控情况,对生产中的技术问题和技术需求一一解答、分析,为生产、储存、运输等各环节的技术需求和健康绿色发展提供长久技术咨询和服务。学会服务站为东港市水稻、草莓、设施蔬菜等特色产业发展进行战略布局和产业发展升级规划,为承接和争取有关科技、推广项目提供了智力支持。中国植物病理学会东港服务站只是东港市组建的学会服务站之一。近几年,东港市先后建立了一批高质量省级学会服务站,立足产业特色,服务当地特产,为东港市特色产业发展解决了许多技术难题,推动东港经济发展。东港市发挥高端人才对农业的引领作用,推动产学研相结合,促进学会创新资源与地方科技需求相融合。2019年以来,东港市共新建省级学会服务站7家,其中,2019年建立“中国植物病理学会东港服务站”“辽宁省昆虫学会东港服务站”“辽宁省土木学会东港服务站”3家,2020年建立“东港市港育种业有限公司学会服务站”“辽宁省造船工程学会创新驱动助力工程学会服务站”“丹东圣野浆果专业合作社学会服务站”“丹东市远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学会服务站”4家,为东港市特色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学会服务站的建立为东港特色产业解决很多技术难题。辽宁省昆虫学会东港服务站采用性诱剂诱捕法监测东港地区二化螟发生发展规律,为本地区二化螟的防控提供精准的数据;中国植物病理学会东港服务站专家团队就水稻春季常发性病害等技术问题进行研究,帮助当地解决新品种引进、优质栽培、水肥一体化、病虫害防治、品牌打造、产品营销、园区设计等关键技术问题,共同完成了“基于优势无病毒基因型的水稻抗瘟育种与布局技术”项目,帮助东港市解决农业产业发展中的关键技术问题。王雪妍记者张瑞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