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丹东
- 辽宁省首届电商直播节今日启幕 丹东市分会场呈上“购物盛宴”经过半个月的前期准备工作,以“主播看辽宁,直播暖消费”为主题的2020辽宁省首届电商直播节,将于10月16日上午10点在沈阳拉开帷幕。此次活动为期7天,全省14个市分会场同步开启此次活动。丹东市分会场设在安东老街电商直播基地。此次活动由辽宁省商务厅主办,全省各市商务局参与,旨在推动全省各商圈、各商业体全面提振,培育、壮大新的增长点和增长极,推动新产业、新业态快速发展,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本次直播节采取“1+7”的模式,共设置7个分主题,分别是:以“直播点亮商圈”活动,推动网络消费;以“战疫扶贫助农”活动,推动乡村振兴;以“网货通关达海”活动,推动品牌推广;以“出口转内销”活动,推动外贸转型;以“海洋好货卖全国”活动,推动海洋经济;以“跨境电商进出口”活动,推动对外开放;以“电商直播之夜”活动,推动夜经济。丹东市商务局组织安东老街、金娱乐(辽宁)文化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东港市云联信息技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凤城市华亿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等8家MCN机构参与此次活动,以带货达人直播带货的方式,销售经过各县(市)区推荐筛选的特色农产品、即食海产品、调味品、酒水、纺织服饰、轻工产品等25家企业的百余种产品。10月22日晚上,省商务厅将在沈阳市会场召开“辽宁电商直播节”总结表彰会,发布全省各会场7天直播大数据,评选本届直播节会场销售前五名地区、十佳带货主播、十佳MCN机构、十佳辽宁主播好产品。10/16
- 精准施策出实招 富民增收见实效“新的猪圈建好之后,里面能容纳200多头猪,我想把我养猪的经验无偿分享给周边乡亲,大家一起脱贫致富。”10月13日,记者见到郎玉富时,他和家人正在自家新建的猪舍里忙活着,说起年底即将出栏的猪,郎玉富喜悦之情溢于言表。37岁的郎玉富家住宽甸满族自治县步达远镇新安村3组。郎玉富的父母身有残障,没有劳动能力,一家人靠他外出打工养家糊口。后来,父母年迈,家里没人照顾,郎玉富辞去了在外地的工作回到了村里务农,一家人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2018年,郎玉富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开始养猪,第二年就挣了两三万元。如今,郎玉富家猪场出栏量达到30多头,种母猪也有10多头。找准了产业门路,郎玉富一家脱了贫,走上了致富路。“现在,老百姓的日子真是越过越有奔头了。”提起如今的生活,这是郎玉富的肺腑之言,也是全村百姓的心声。在新安村,和郎玉富一样,通过发展产业实现脱贫致富的村民不在少数。记者从市扶贫办了解到,近年来,我市不断创新扶贫工作方式、机制和举措,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努力做到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取得了良好成效。截至目前,全市124个贫困村全部销号,现行贫困标准下5.3万人全部脱贫,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了“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我市开展驻村帮扶,加强124个贫困村驻村工作队的业务指导,协调各帮扶单位突出智力支持、突出项目支撑、突出民生改善、突出干部帮扶。”市扶贫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19年底,我市直接投入帮扶资金、物资折款1214.57万元,实施帮扶项目198个,帮助贫困群众9101人。帮助引进各类资金10468.9万元、引进项目146个,受益贫困群众14123人。与此同时,我市还举办各类培训班,培训人员6671人次,帮助贫困群众就业3305人次,实现劳务收入793.19万元。因地制宜,聚焦长期稳定。贫困的帽子一旦摘下,不是没有重新戴上的可能。“我们更关注稳定脱贫,精准施策带动富民增收。”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在产业扶贫方面,创新推广“1+N”、飞地经济和“村集体+贫困户”发展模式,2016-2020年实施产业项目938个,带动52921人实现脱贫。在今年7月召开的全国产业扶贫工作推进会上,我省推荐的3个产业扶贫典型案例中,凤城的“产业叠加稳收入”、宽甸的“中药材产业促脱贫”列入“全国产业扶贫典型案例”。此外,在就业扶贫方面,建立了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制台账,搭建就业平台,2019-2020年举办“春风行动”等专项活动240多场,实现近万人次贫困劳动力就业。2020年,全力对冲疫情影响,安排外出务工贫困人口9879人,安置扶贫公益岗位830个。与此同时,住房安全上,全市完成危房改造7214户,2020年实施“温暖工程”941户。在健康扶贫上,组建家庭医生服务团队1598个,建成标准化村卫生室664个,大病专项救治由21个病种扩大到30个并实现100%救治率,贫困人口医疗补充保险理赔金额987.5万元。在教育扶贫上,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率实现100%,全市无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辍学现象。在兜底保障上,全市有16677名建档立卡人口纳入低保或特困供养,实现了“应兜尽兜”。2020年,全市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5052元。在饮水安全上,全市共建设农村饮水扶贫解困工程54处,受益人口41240人。记者邢漫10/16
- 弘扬“干”字精神 交出亮眼答卷开栏语今年以来,我市各地各部门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主要经济指标加快回升,经济运行持续恢复向好。即日起,本报推出“落实重大措施争先创优”专栏,聚焦我市各地各部门奋力一搏,全力争取完成既定目标任务的生动实践,敬请关注。今年国庆、中秋“双节”期间,凤城市旅游业成绩斐然:接待国内外游客100.5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1280万元,旅游综合收入104020万元。这仅仅是凤城“成绩单”的亮点之一。今年以来,凤城市委、市政府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和经济下行压力,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在“干”字精神的鼓舞下,全市上下于危机中育新机,在变局中开新局——规上工业企业、限上商贸企业开复工率分别达到98.8%、100%;深入挖掘增长潜力,积极对冲疫情影响,二季度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8.1%,固定资产投资逆势增长13.6%;坚持“投资为上、项目为王”,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累计开复工5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41个、开复工率87%,落地飞地项目35个;农业发展提档扩面,获评省级家庭农场示范县;工业发展提质增效,培育省级“5G+工业互联网”示范工厂8家,新材料、饮料饮品两大新兴产业加快布局,服装加工业产值逆势增长151%……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一个字,“干”。凤城市以“学习毛丰美、实干促振兴”活动汇聚“干”的共识,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拓展“干”的内涵。坚持“多会合一”“精文减会”等务实措施,减轻基层负担;运用“双向激励”“容错纠错”等经验办法,鼓励担当作为。如今,“干”字城市精神立根铸魂,挺起凤城发展的精神脊梁,迸发出强大、深远的力量。面对疫情,凤城市按照“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总要求,精心组建防控指挥部、党员先锋队、援湖北医疗队等战“疫”团队,科学施策,顺利完成了联防联控各项任务,维护了全地区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凤城市坚持以保促稳、稳中求进原则,推动经济运行呈恢复性增长态势。选优配强产业园区领导班子,制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和主导产业规划,明确“1+11”发展布局,启动污水处理厂、电力专线建设,产业园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27%。在疫情期间举办的网络推介会暨项目“云签约”活动中,与6家商会达成战略合作,新增在谈项目61个,新签约重点项目21个,引进内资33.8亿元。今年,凤城市就业形势总体平稳,发放稳岗补贴480万元,城镇新增就业2930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民生事业不断进步,农村义务教育网络教学环境基本全覆盖,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5%、7.6%;三大攻坚战取得实效,新识别的21户、40人全部达到脱贫标准,159户危房改造任务、25个产业扶贫项目全部完成,中央环保督察及“回头看”整改落实任务扎实推进,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百舸争流千帆竞,借海扬帆奋者先。下一步,凤城将持续聚焦高质量发展要求,将“五大发展战略”一以贯之、一抓到底,在总结经验中坚守初心,在攻坚克难中坚定决心,在抢抓机遇中坚定信心,在把握关键中笃定恒心,坚持常态防控、扩大内需、壮大产业、改革开放、补齐短板、规划引领、共建共享,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记者李琦10/16
- 加强电商人才培育 找准振兴新支点“水果萝卜、香菇、猴头菇、软枣猕猴桃……好农产,要分享!心礼联合社‘荆’选配送”“中央厨房+农产品溯源基地,生鲜配送,为您的家人健康保驾护航”……在丹东市心礼种植合作社联合社理事长荆心的朋友圈里,每天都能看到她不遗余力地为丹东农产品做宣传。点开她的“荆选万家”微信店铺,东港大米、虾爬,鸭绿江鸭蛋,宽甸林蛙、蚕蛹等“土”货更是让人馋涎欲滴。几年前,荆心创建了全市首家乡村旅游农民专业示范社,通过乡村旅游模式,把第一产业带入第三产业,将农业资源转化为旅游资源,将林果产业变为观光采摘产业。为了让旅游带动更多本地农产品销售,2018年12月,她联合富硒苹果、山野菜、菌类种植等合作社组建联合社。“今年,我们启动了电商平台,因为电商不仅能够推销农产品,还能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对于自己的电商之路,荆心坦言自己刚起步,还有许多知识需要学习。“为了尽快成长起来,我经常去外地学习农村电商知识,去请教专家教授。现在网络发达,我无需出门就能请教专家了。”让荆心开心的是,10月13日她参加了由振兴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振兴区“两新”组织党工委联合举办的“在希望的田野上——红色商圈助力乡村振兴暨农村复合型人才孵化培育活动”,“这次培训收获太大了,非常难得,老师讲得接地气,全是我们企业急需掌握的,理论加实践模式的培训,让我的困惑一下子解开了。”荆心高兴地说,他们还建了一个微信群,今后有什么问题就可以在群里咨询了。“电商会让小农户与大市场产生化学反应,对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打通农产品销售路径,推动农业技术普及,提高农业合作质效,促进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打赢脱贫攻坚战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因此,我们首次电商直播人才培训孵化活动瞄准了农村领域。”在此次红色商圈助力乡村振兴暨农村复合型人才孵化培育活动上,举办方工作人员向来自全市各县(市、区)的113名参加培训人员介绍了培育孵化活动的初衷。近年来,我市紧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把电商产业作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和抓手。振兴区积极探索人才振兴新路径,注重人才培育孵化,着力为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人才保障、输送不竭动力。他们以电商为切入点,不断加强农村电商人才培育孵化力度,培育壮大电商人才队伍,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与智力支撑。同时,以辖区内安东老街获批辽宁省电商直播示范基地为契机,将本地资源与全市人才工作统筹对接,找准时机,突出主题,利用安东老街全市首家具有示范培训资质的电商直播阵地优势,在金秋十月丰收季邀请全市村“两委”成员、乡镇(村)第一书记、农技人才和致富能手,通过“线下教学、线上实操”相结合的方式,分享电商直播专业知识和技能。本次活动为期10天,共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线下理论与技能教学,聘请具有丰富直播经验的专业电商直播团队,分别围绕开播基础知识、直播冷启动、抖音人设打造、交易平台开通、入驻与快速浮现等方面进行演示讲解;第二阶段为线上实操教学,由专业主持和后台团队辅助,在丹东电商节系列直播活动中,参训人员通过直播实战,检验授课效果,积累直播经验。“我在这次活动中获益匪浅,不能自己学会就完事大吉,我还要把所学传授给合作社的同行和农民,让他们也尽快多掌握电商知识,好搭上农村电商的‘东风’,撬动乡村振兴及走上致富路的‘新支点’。”荆心说,她会在10月15日9点进行转训,首批有50名新农人参训,第二批也将有50人参训。“满满的都是干货,操作性很强,电商直播可以让农民为自己的产品代言,让技术能手有更广阔的展示舞台,为更加广泛的农业合作趟出了新路子。通过活动,各地区的第一书记、致富能手有了互相交流学习体会的机会。”第一次参加电商直播培训的振兴区汤池镇金崮村第一书记陶准良兴奋地说,这次培训把他们一直想尝试的农民直播即将变成现实。据了解,农村电商已成为创新农产品交易方式、增加农民收入、引导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通过电子商务知识技能的普及,着力实现“农民变主播,网络变农具,直播变农活,数据变农资”,让农村实用人才向“复合”“全面”快速转变,更好地服务乡村发展。此次振兴区在充分整合红色商圈党建资源,培养具备电商直播技能的农村复合型人才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和探索。下一步,振兴区人才办还将继续探索“短视频+直播”的综合模式,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多有力“支点”,真正助乡村振兴,圆电商梦想。记者唐莉10/15
- 丹东纺织服装行业收获“金九”9月,我市纺织服装行业在相关部门统一组织下,先后参加了大连、沈阳、常熟、北京四地举行的纺织服装行业展会和产业对接等活动,取得丰硕成果。其中,在常熟举办的江南国际时装周开幕式和中国(大连)国际服装纺织品博览会上,我市唐人服饰旗下品牌“古唐东韵”新中式服装进行开幕大秀表演,这是我市自主服装品牌第一次在国家级服装博览会上获得开场首秀机会,标志着丹东自主服装品牌开始走向全国。“以前,我市传统的纺织服装企业在进行商务合作时,大多是企业自主对接或是熟人推荐,由于丹东多为加工型企业,在产业链条中属于相对弱势环节,在洽谈业务时,尤其是和大品牌企业商务洽谈时,经常是对接人的身份不对等,话语权极其微弱,利润更是低薄。”市工信局相关部门负责人刘智瑾告诉记者,9月的这一系列活动,改变了以往企业单打独斗的模式,可以归纳为“政府牵头、协会搭台、企业唱戏”,紧密联系开拓市场,“这也和市里对纺织服装产业的重视以及新的产业布局方向有关。”尤其是9月20日在常熟国际时装周上“丹东市纺织服装协会驻常熟对接中心”的揭牌,为丹东服装企业走出去开了个好头,为企业的下一步发展铺设了便捷之路。在丹东·常熟纺织服装产业融合发展圆桌会议(招商会议)上,两市领导、协会、企业本着互信互惠、合作共赢的原则,在资源整合、相互交流、合作提升等方面达成诸多共识,两地协会当场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企业家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合作洽谈,已经在丹投资兴业的常熟企业家介绍分享了建厂的经验和建议,促进以商招商。会后,多家域外企业纷纷来电咨询丹东的招商引资相关政策。此行还促成了波司登、太子港、童羽坊等10余家品牌企业到丹东考察合作的意向,将于近期来丹。业内人士介绍,大品牌服装企业的入驻,不但可以迅速做大我市服装行业的规模,还可以加速服装行业提质升级,补齐服装行业短板,快速做大做强服装产业。此次活动,意味着丹东的纺织服装行业企业对外交流,由自发交易,转型为政府攻坚、协会配合、企业跟进的市场开拓模式。在常熟国际时装周、中国(大连)国际服装纺织品博览会,以及第四届中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和第二届中国(沈阳)旗袍文化节上,我市唐人服饰大放异彩,分别参加了服装开场首秀表演,充分展示了我市自主服装品牌的实力。市纺织服装协会秘书长杜波说:“以前我市的纺织服装都是以订单加工为主,缺乏自主品牌的宣传推广。唐人服饰的异军突起,和我市多年来纺织服装产业深厚的技术底蕴分不开。”据了解,在9月20日举行的“2020年度中国纺织非遗推广大使”开幕式上,丹东唐人服饰创始人杜纲等12人被授予“2020年度中国纺织非遗推广大使”称号。其公司旗下的“古唐东韵”品牌也已成为我国新中式服装的一个亮点。在9月下旬举办的“2020北京国际医疗器械展览会暨医用防护用品展览会”上,我市华洋纺织、海合谷、兰光、丹东大安、辽宁金凤凰、丹东大爱服装有限公司共计6家企业组成的产业联盟,在展位布局、装修风格上互相呼应,形成了人流大量聚集的效果,询价客户络绎不绝。目前,各企业收获了大量的目标客户,并收到大量咨询电话和洽谈订单业务,意向合作订单量已达1.68亿件(套)。记者乔戍宇10/14
- 水深则鱼悦 城强则贾兴最近,到凤城市通远堡派出所行政大厅办事的市民发现,接报警、办理户口、身份证、居住证、无犯罪证明和5项交管业务,在一个窗口就能办理。民警们笑称,这是“升级版”的综合窗口。通远堡镇是凤城市“北大门”,又是交通枢纽。凤城市公安局决定以通远堡“枫桥式”派出所作为试点单位,9月11日,该所完成试点,开始办理交管业务。通远堡派出所综合窗口交管业务开通,是凤城市公安局“放管服”改革的新举措,不仅为周边几个镇14万人口办理5项交管业务提供了“就近办”、“一窗办”的便利服务,也丰富了“枫桥式”派出所基础建设的内容,通过延伸交管业务服务的触角,打造出优化营商环境和行政审批工作的新亮点。自“升级版”的综合窗口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前来办理各类业务的市民络绎不绝。大家普遍反映,现在的派出所真是越来越人性化了,服务越来越高效便捷。据悉,截至9月底,该局21个派出所全部完成综合服务窗口建设。“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营商环境是一个地区软实力的重要体现。自省公安厅党委提出“打造最优营商环境”的工作目标以来,凤城市公安局党委认真贯彻落实,打赢了一场又一场硬仗,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2020年初,新冠疫情肆虐。凤城市公安局党委准确把握“六保六稳”大局,结合本地复工复产的实际,在4月3日开展了“万名民警联万企”活动,并以此为载体,将“爱企月”延伸为“爱企年”,进一步提升了优化营商环境建设的层次。稳定是企业复工复产的“定盘星”,公安机关就必须担起营商护企的责任。凤城市公安局从企业内部安全环境到周边治安秩序入手,全力维护企业的稳定,依法打击涉企违法犯罪行为。今年4月份,青城子白云金矿为了维护矿区安全,准备将矿区圈上围栏。当地白云村村民因上山砍柴通行不便,阻止白云金矿建围栏。对此,青城子派出所所长王磊带领民警多次进行协调沟通,双方达成和解协议。该派出所还根据实际情况专门派遣警力和制式警车配合白云金矿、青城子矿业公司等单位的保卫人员联合开展夜间巡逻,护航企业复工复产。赛马派出所与企业保卫部门联手开展企业周边出租房屋和外市人口清理整顿行动,先后整顿出租房屋11户,清理审核外来人口90多人。治安、内保、禁毒民警和辖区派出所,每月深入企业进行安全检查,帮助企业完善内部防控方案,排查整改消防等安全隐患260余处,整改率达到100%,确保企业内部安全。这些只是凤城市公安局开展“爱企年”活动优化营商环境的几个小例子。目前,凤城全市共登记规模企业128家,其中,规模较大、效益较好的企业8家。该局共走访企业1600多家次,化解涉企纠纷40余起,侦破涉企案件9起,涉企案件同比下降80%,为企业办实事80余件,收到感谢信20余封,锦旗12面。上级单位及凤城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也对该局开展“爱企年”活动,积极推进疫情条件下企业复工复产所取得的成效,给予充分肯定。丹东市公安局对《青城子派出所以“三个坚持”举措着力推进营商护企业取得新成效》经验做法也作出批示:凤城市局在派出所层面,就如何开展好营商工作进行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经验做法值得学习借鉴。凤城市公安局现有21个乡镇派出所户籍窗口和户籍、外事、交管3个服务大厅。该局紧紧抓住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等问题,认真落实“放管服”各项政策规定,全方位开展身份证、户籍业务、居住证和外事、交管业务办理服务,治安、禁毒、网安业务进驻公安行政大厅,全力打通警务服务工作“最后一公里”。同时采取“零距离服务、网上服务、精准服务”的方式,为广大人民群众开辟了服务“快车道”。过去,到行政窗口办事,被群众形象地称为“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现在,民警成了百姓的自家人、知心人。凤城各派出所户籍窗口先后上门为80名残疾人、孤寡老人和16名流浪乞讨人员办理了身份证影像和指纹采集业务;户籍大厅上门为养老院老人办理了50余个身份证和临时证;各派出所、户籍业务大厅办事员积极开展网上服务,运用“互联网+政务服务”办理户籍业务950件,依托“丹东警事”网上办理相关户籍业务195件。群众说,过去是“跑断腿”,现在是“点鼠标”;以前是“望眼欲穿”,现在是“立等可取”。“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面对成绩,凤城市公安局将在落实营商利企政策上下功夫,为实现省厅党委提出的“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工作目标,为凤城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做出新的更大贡献。栗粟记者李琦10/13
- 凤城“黄金周”旅游综合收入超10亿元!“十一”、中秋“双节”期间,凤城旅游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00.5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1280万元,旅游综合收入104020万元。凤城黄金周旅游市场繁荣有序,加速复苏。黄金周期间,凤凰山景区共接待国内外游客6.74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815.5万元;大梨树景区共接待国内外游客4.23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218.4万元;蒲石河景区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54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93.8万元;东汤温泉旅游区共接待国内外游客7.55万人次,天沐温泉度假区共接待国内外游客0.95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73.8万元;爱河公园景区共接待国内外游客0.75万人,实现门票收入24.5万元;天锅古洞景区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6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107.23万元。“双节”假日期间,凤城市委、市政府精心部署,周密安排,做好旅游宣传、服务、安全和疫情防控工作,提升黄金周旅游热度,助推旅游市场加速复苏。“十一”前后,凤城市主要领导先后深入凤凰山、大梨树等重点景区检查指导假日旅游工作,就强化疫情防控,加大旅游宣传,做好游客服务等方面提出要求。市政府还于节前组织召开了"十一"、中秋假日旅游工作会议,对假日旅游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提出了"非常6+1",即针对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以及疫情防控方面,要常抓不懈,提前做好相关预案,及时应对好突发情况。“十一”期间,各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确保旅游市场安全有序。凤城市公安局出动警力850名,深入景区等游客密集场所维护治安、交通秩序。凤城市交警大队全员上岗,为群众平安出行护航,在重点强化凤凰山等景区安保的同时,每天派出6辆警车在辖区道路上巡逻,为游客提供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金秋时节迎"十节"活动创新亮点多从9月19日起,凤城先后开展了第三届大梨树农民丰收节、"叆河婚纱摄影节"、辽宁省、丹东市文化旅游商品创意大赛颁奖典礼暨凤城市文化旅游商品创意大赛启动仪式、辽宁省第三届沙滩足球冠军赛、凤城市第二届美酒美食文化艺术节、丹东凤城·赛马蒲石河首届枫叶节,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彩吸引众多游客参与其中。活动还通过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进行宣传,扩大凤城美景美食美酒美业的影响力,今日头条、学习强国、网易、新浪、百度、辽宁日报、辽宁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均对凤城“十节”系列活动进行了报道,吸引了广大游客的目光。10/12
- 丹东实施两大人才工程为发展蓄能8月31日,丹东市第一个依托村集体企业建立的专家工作站——凤城大梨树实业总公司专家工作站揭牌成立。工作站建立后,沈阳农业大学进站专家将在农业生产、果树栽培管理、新品种开发和鲜果深加工等方面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为大梨树村农业产业的发展乃至凤城、丹东的长远发展注入动力。这是丹东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丹东市聚焦城市发展定位和人才战略部署,持续加大人才引进培育工作力度,围绕人才“引育用留”,完善政策体系、创新工作方式、优化发展环境,在全社会营造出浓厚的识才、爱才、敬才、用才氛围,为丹东全面振兴发展提供强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紧扣需求引才,丹东市深入实施“凤鸣丹东”大型人才引进工程,吸引聚集各类英才。围绕重点产业、重大项目和医疗教育等行业需求,通过开展“海创周”“高校专场招聘”等活动,将集中引进和自主引进相结合,签约引进高层次人才18人。创办“鸭绿江之友”院士专家联谊会,共吸收会员156人,其中院士52人。依托“联谊会”为企业牵线搭桥,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43个。实施高校毕业生“凤来雁归”计划,2019年共引进普通高校毕业生6000余人。截至目前,全市各类人才总量达28万人。以“兴辽英才计划”为引擎,丹东市深入实施“创业丹东”人才培养工程,制定出台《丹东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丹东市拔尖高技能人才选拔管理办法》等政策。新建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1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站3个、市级技能大师工作站10个,为广育人才建好“孵化池”。通过“订单式”“委培式”和共建实训基地等形式,靶向培养农村实用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去年以来,全市培训各类人才8000余人次,农村实用人才参与线上培训超6万人次,新增专业技术人才2800余人。着力推动创新创业平台建设,促进人才科研成果落地转化,丹东市出台《关于扶持市级创业孵化基地发展的暂行办法》,对符合条件的创业孵化基地给予最高150万元的奖励补助。目前,全市已建成孵化创业基地12个,入驻创业实体431家,辐射带动就业3200人。丹东市还相继出台《丹东市高层次人才子女(孙子女)在丹入学管理办法(试行)》《丹东市人才配偶安置实施细则(试行)》等政策,为服务保障人才、营造浓厚留智留才氛围打牢政策基础。专门设立丹东市高层次人才服务窗口,为人才在创新创业、往来居留、子女就学、配偶就业、医疗保障等方面提供一站式服务。刘思垚 辽宁日报记者 蔡晓华10/12
- 小蓝莓书写乡村振兴大文章“现在俺们这儿产业好了、生活富了、心气儿顺了,大伙儿特别感谢为我们谋福利的小宋书记。”提起古楼子乡党委第一副书记宋剑锋,宽甸满族自治县古楼子乡的种植户们不吝赞赏。10月9日,节后上班第一天,记者在古楼子乡的一处蓝莓大棚里见到了宋剑锋。他一来是查看蓝莓新品种生长情况,二来是和种植户探讨来年蓝莓产业发展思路。说起这两年古楼子乡蓝莓产业发展情况,宋剑锋如数家珍。“产业兴旺,农民收入才能稳定增长,乡村振兴首在产业兴旺。”对于发展特色产业,宋剑锋有着自己的思考。他两年前来到古楼子乡成为第一书记后,首先就将目光聚焦到打造带动农民脱贫致富、促进农业经济增长、推动乡村振兴的知名特色产业上。经过大量走访调研,宋剑锋了解到新兴的温室蓝莓产业深受群众喜爱,带来的经济效益也十分可观。同时,他也发现这一产业在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存在部分农户盲目发展、生产组织松散、运行不规范等问题,对整个古楼子乡的蓝莓产业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负面影响。农业生产如何从“单打独斗”走向“报团取暖”,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经过多方考察、咨询,宋剑锋向乡党委和政府建议:尽快成立蓝莓行业协会,进一步规范行业秩序,指导农民生产,提升产品品质,打造蓝莓品牌。2019年10月,经乡党委、政府研究决定,由宋剑锋牵头筹备创建古楼子乡蓝莓协会。经过半年的努力,宽甸古楼子蓝莓协会于2020年4月正式成立,首期吸纳会员200户,涵盖近400栋温室蓝莓大棚,年产量达750吨,产值达5000万元,这也是丹东地区首个乡镇级蓝莓行业协会。协会成立了,如何让古楼子乡温室蓝莓在市场上站得稳、叫得响、卖得好,亮出品牌是关键。宋剑锋和协会会员们商议决定:以古楼子乡蓝莓为核心,申请将“宽甸蓝莓”注册为“中国地理标志商标”。申请地理标志商标注册,程序复杂、条款繁多、审核严格、难度很大。有人劝宋剑锋不必这么较真,但他坚信:凡事没有行与不行,只有做与不做,既然做就要做到最好。今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导致消费市场萎缩,蓝莓价格下跌,农户利润骤减,生产积极性下降,这个老百姓眼中的“香饽饽”突然不“香”了。地理标志商标注册还要不要进行下去?宋剑锋也犹豫过,可当他看着一栋栋蓝莓大棚里的累累果实,看着戴着口罩忙碌着的农民,更加坚定了心中的信念:蓝莓产业发展的脚步,不能停!在疫情防控期间,宋剑锋一面投入紧张的防疫工作,一面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与相关部门保持联系,抓住这一时期各地申报数量少的契机,及时上报有关文件材料,稳步推进地理标志商标注册申请工作。功夫不负有心人。8月11日,以古楼子蓝莓协会名义申请的中国地理标志商标——“宽甸蓝莓”提前近半年注册成功,这是丹东地区首个蓝莓农产品地理标志商标,也成为古楼子乡一张最亮丽的“名片”。随着蓝莓协会的成立、地理标志商标的注册,古楼子乡蓝莓产业焕发出新的生机。“产业好了,生活富了,农民笑容更多了、发展产业的信心更足了,我感到一切辛苦和努力都是值得的。”宋剑锋笑着说。10/10
- “双节”期间旅游市场平稳有序假日经济迅速回暖丹东新闻网讯记者姜慕馨10月9日,从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和市商务局了解到,国庆、中秋长假期间,我市红色旅游、生态旅游、乡村旅游市场持续升温,未发生重大旅游投诉和安全事故,旅游市场运行平稳有序。与此同时,假日期间我市各大酒店入住率提高,在丰富多彩的促销活动助推下,假日经济迅速回暖。据统计,“双节”期间,省内自驾游客是我市客源主流,鸭绿江断桥景区共接待游客10万人次、虎山长城景区共接待游客4.3万人次、凤凰山景区共接待游客6.74万人次、大梨树景区共接待游客4.23万人次、蒲石河景区共接待游客1.54万人次、爱河公园景区共接待游客0.75万人次。为迎接“双节”,市文旅局牵头启动了2020“庆国庆、迎中秋、促消费”系列活动,发动全市旅游景区、酒店、餐饮、商贸物流等企业推出20项节庆活动、百项优惠大礼包、千种旅游“后备箱”产品。赏枫、赶海、登山、采摘、吃海鲜、泡温泉、览边境风光、游文旅街区等丰富的旅游产品,满足了来丹游客的多元化消费需求。各旅游景区贯彻执行“限量、预约、错峰”要求,严防景区客流超载和人员聚集,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安全有序开放工作。“双节”期间,我市各地促销活动丰富,市民及游客消费踊跃。金海商圈和新安步行街商圈6天销售额恢复到去年同期的70%左右;安东老街1—8日营业收入达358万元;欧尚广场各商家店铺抓住黄金促销期,通过各种活动吸引客流,十一当天营业额同比提升8%;东港、凤城、宽甸等地利用海鲜文化(网红)节、美酒美食节、金秋车展等活动,刺激节日消费市场,释放消费潜能。截至目前,我市批发业销售额相比上半年降幅预计收窄11.8%,零售业商品销售额相比上半年降幅预计收窄13.7%;住宿业相比上半年降幅预计收窄14.81%;餐饮业相比上半年降幅预计收窄18.48%。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