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开放丹东
开放丹东
  • 入企作“纽带” 打好“产业牌”
    7月18日,丹东市渔业中心相关负责人组织技术人员来到凤城市林蛙养殖和冷水鱼养殖部分企业,听取养殖现状汇报,了解产业发展困境,与企业共同研究解决办法。在凤城市郊的一处林蛙养殖场,场主盛云友介绍了林蛙的养殖困境。据他多年的养殖经验,林蛙自成为幼蛙上山,经过半年的野外生长,至当年冬季返回出生地,成活率仅为10%左右。极低的成活率限制了林蛙的产量,从而阻碍了林蛙深加工产业的发展。针对这一情况,中心负责人表示将组织技术力量联合省内相关专业高校联合攻关,争取申请科研经费用于本项研究。同时,随行技术人员将沈阳农业大学的最新研究成果——控温结合光周期调节诱导提高林蛙雌性率分享给场主,鼓励他努力钻研,期望共同开展相关研究。随后,渔业中心一行又调研了凤城市宝山镇和鸡冠山镇的多家冷水鱼育苗和养殖企业,详细询问了每家的养殖种类、年育苗数量、商品鱼年产量及销售情况,了解到本地产品远销黑、吉、内蒙古等省(自治区)且供不应求。自今年4月以来,市渔业中心多次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冷水鱼育苗及养殖企业、食品加工企业进行调研,摸清各方的发展瓶颈。整合资源,发挥“纽带”作用,衔接上下游产业,努力形成以冷水鱼为特色,从苗种生产到商品鱼养成,再到产品深加工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将创新发展的理念注入渔业技术服务中,全力打好“产业牌”,帮助企业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产业“名片”。记者:邢漫
    07/24
  • 【三年行动·首战之年】工业展览馆开馆啦!地点在→
    7月20日,丹东市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促进中心工业展览馆举行开馆仪式。工业展览馆位于市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促进中心一楼大厅,立足全市工业视角,以重点行业和“专精特新”企业为着力点,集中展示丹东工业发展现状和优势产业。开馆仪式上,同步举行了“携手职业经理研究中心绘制丹东企业新风采”活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企业人才“引育留用”工作。下一步,市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促进中心继续聚焦“工业强市”战略,全力做好服务企业工作,开展多元化益企活动,引导我市企业快速发展。记者/李美臻
    07/21
  • 江湾工业园区完成智慧化改造
    从合作区管委会获悉,江湾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及智慧化改造工程项目已经竣工,目前进入设备调试阶段。合作区江湾工业园区始建于1991年,入驻工业企业13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9户。随着时代发展,园区基础设施落后、功能布局不合理等问题逐渐显现。2022年10月,园区基础设施及智慧化改造工程项目启动,主要对道路、排水、给水、智慧照明、绿化、监控中心及其他基础设施等7个方面进行改造。园区监控中心和智慧照明系统升级,是本次项目改造的亮点之一。改造后的园区监控中心,可通过水电气热用能监测、重点设备监测、异常能耗报警等能耗感知及统计功能,实现园区生产、安全、应急一体化管理,辅助园区相关管理人员精准掌握能源运营效率,实时掌握园区用能动态,以数据化分析结果,进行高效管理和运营决策,提升园区管理能效。智慧照明系统改造使园区路灯不仅具备普通路灯功能,还具备智能单灯调节、视频安防监控、一键报警等功能。记者:刁庆峰
    07/21
  • 聚焦深化农村改革 全力推进乡村振兴
    7月16日,在东港市小甸子镇小甸子村,田野里满目苍翠,生机勃勃。乡间小路和一座座现代化种植园区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美好的乡村画卷。一大早,村民房明便忙活起来,精心清理自家大棚里的杂草。“俺家种草莓有几年了,成熟期时能产上万斤,日子是一天比一天好。”房明说。近年来,小甸子村聚焦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村集体经济发展、农村综合性改革三大改革攻坚任务,一体推进脱贫攻坚、乡村治理、乡村建设,积极探索农村发展新途径,努力解决农村发展瓶颈难题,引领百姓走上致富之路,由贫困村一跃成为小康村,形成了以改革促振兴的良好发展态势。以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增进乡村振兴活力。2018年9月,小甸子村成立了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全面动员村、组力量正式启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相继开展了清产核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确认、股权量化、建立新型集体经济组织等工作,实现了底数清、人员清、股份清、职责清。截至目前,村股民总数为2289人,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代表43人,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843万元。经民主议事程序,收益70%用于人居环境整治、道路等基础设施及公共事业发展,20%用于积累再发展,10%用于敬老扶幼及帮扶贫困户。建设村股份合作社,实现党总支、村委会、合作社班子成员交叉任职,确保党对农村集体合作经济组织的绝对领导。总值500万元的扶贫资产全部纳入村股份合作社“三资”平台管理,制订了资产管护方案,确保扶贫资产保值增值。(作者单位:丹东日报社)以集体经济和脱贫产业集成发展推进攻坚惠民。在小甸子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联合本镇其他8个无经营收益村规划建设了占地600亩的东港市村集体经济发展产业园区,牵头领办了东港市村兴果蔬专业合作社,全面负责园区的日常运营管理工作。为了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运营规范”的基本思路,在园区的运营管理上实行资产所有权、经营管理权、收益分配权“三权分立”,资产所有权归村集体,经营管理权归村兴果蔬合作社,收益分配权归镇政府,以确保园区稳定持续发展。园区立足公益性这个根本,建立了积极稳妥可持续的资金筹措投入机制,坚持政府投资为主,社会投资为辅的基本方略,精准把握国家各类扶持政策,三年间共整合兴边富民、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产业扶贫、社会捐赠、合作社入股等各项资金2170万元,完成了园区三期工程建设,建成高标准温室大棚59栋、冷棚10栋及相应的配套设施,将园区打造为东港市村集体经济集中发展示范与产业扶贫开发叠加集成功能园区。同时,村里积极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紧紧依托特色优势产业持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产业园区,利用农综改资金在产业园区建设了9栋高标准温室大棚以及4栋育苗冷棚、2栋冷藏苗棚及附属设施,大力发展有机生态草莓种植。并同沈阳农科院合作,开展了水肥一体、优质种苗繁育等技术开发研究,实现了村集体经济+特色产业+科研院所的发展模式。园区建立了可持续、受益广的收益分配和扶贫开发机制,在镇经管站设立了收益资金专户,村集体、合作社、镇政府三方成立收益资金分配使用监督委员会,对资金的分配使用进行有效监督,确保园区收益资金发挥最大效用。按比例设立村公益事业发展资金、精准扶贫资金、园区可持续发展资金,在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民生事业与脱贫攻坚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园区被列为东港市扶贫就业基地,吸纳防返贫监测对象就业14人。同时,借助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村集体“有心服务,无力办事”的难题得到有效解决,服务群众能力有效提升;防返贫监测对象等贫困人口得到了稳定收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稳步推进。采访了解到,小甸子村新修改造村堡路15.6公里,实现了“组组通”;实施了覆盖全村的饮水安全提升工程,解决了“吃水难”和“饮水安全”问题;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垃圾分类减量治理全面铺开,美化亮化净化全向推进,有效改善了农村环境,相应的制度机制也基本建立,形成常态化治理,建成了省级美丽示范村。在集体经济的支撑下,小甸子村积极探索多元产业遍地开花的村域经济发展新路径,实现了鳅地大米、大樱桃、草莓、蓝莓、板栗等特色农产品多轮驱动的农业增收发展模式,全村家庭农场、合作社已达到24家,年经济总规模达到0.83亿元,全村有劳动能力的群众85%以上有致富项目。此外,小甸子村利用农综改资金完成了“一体五中心”和“评理说事点”建设,完善了党建、村务、村民协商议事、村规民约、村股份合作社运营管理、集体土地流转等各项制度,有效提升了党建引领能力,进一步提升服务群众水平,营造出浓厚的共建共享氛围,全力推进乡村振兴。记者:邢漫
    07/20
  • “保姆式”孵化助企“破壳”成长
    盛夏时节,瓜果飘香。振兴区一家创业孵化基地内的土特产商铺格外热闹,货架上琳琅满目的丹东土特产礼盒样品让人眼花缭乱,工作人员忙着打发货单。“入驻创业孵化基地后,对接各种资源的途径多了。这个季节主要经营时鲜蔬果,平时还有山珍、海鲜等特产。”创业者李先生高兴地说,“照目前的发展势头看,年入百万不是梦。”“基地从各个环节给予我们很多指导和帮助,前期给我们减免了房租,减轻了创业成本,让我们可以腾出更多资金开拓市场,后期又帮我们融资,解决了发展的后顾之忧……”3年前,万鹏和他的医疗科技团队入驻元宝区一家创业孵化基地,这里条件优惠、服务精细,让万鹏和创业者们感受到了创业孵化基地给小微初创企业带来的实惠和便利。近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公布了第四批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名单和前三批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复评结果,振兴区创业孵化基地、丹东市海创空间孵化基地获评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称号。据了解,近年来,我市通过强政策、优服务、助创业、促就业等改革举措,形成了创业孵化基地百花齐放、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不断显现的良好局面。目前,我市已备案的创业孵化基地达14家,这些创业孵化基地以服务企业“全生命周期”为宗旨,提供优质的办公条件、专业化的配套管理,从创业孵化链条、精细服务、政策支持、实训指导等方面,积极提升创新创业孵化效能,助力企业“破壳”成长,现已形成集氛围营造、导师辅导、载体服务、资金支持等为一体的创业创新生态体系。“我是一名创业者,2007年和志同道合的几个人共同开办了创业孵化基地,目的就是为创业人打造一个能够实现理想、高效学习以及可连接外界资源的服务平台。”位于振安区的一家老牌创业孵化基地负责人王女士表示,在运营的5年时间里,基地累计入驻企业58家,涉及贸易、文创、科技等各行各业,间接拉动就业近万人。该孵化基地还积极承接国家、省、市级创新创意大赛,积极推动参赛项目成果转化,引导支持青年人创新创业实践。“很多参赛项目最终落户到创业孵化基地,创业者们在这里从无到有,从有到大,从大到强。”记者从市人社局获悉,接下来,我市还将继续加大对创业孵化基地的支持力度,帮助基地进一步完善孵化功能,为入驻企业和创业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充分发挥创业孵化基地引领作用,以创业带动就业,让更多创业者受益。记者:王玉
    07/20
  • 三年行动·首战之年 | 丹东两家企业上榜第五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示名单
    日前,国家工信部和辽宁省工信厅公示了国家第五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合作区的丹东百特仪器有限公司和丹东国通电子元件有限公司成功入选。“‘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指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特征的中小企业。”合作区经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小巨人”则是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中的佼佼者,处于细分行业领头羊地位。“我们在国内率先推出无铅化陶瓷型热敏电阻系列电子产品,把陶瓷型热敏材料电子元件关键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里。”丹东国通电子元件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该公司坚持走“科技创新”和“专精特新”之路,成为国内制造PTC热敏电阻及传感器的骨干龙头企业。目前,该公司正在推进环保新型PTC热敏电阻及传感器智能制造数字化技术改造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增产绿色环保新型PTC热敏电阻及传感器6000万个,形成年产1.5亿个高性能电阻及传感器的生产能力。近年来,合作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稳增长、调结构、强能力,不断发展壮大,一批长期深耕细分市场、科技创新实力突出、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高新技术企业脱颖而出,助力制造业强链补链延链,为合作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丹东百特仪器有限公司正在推进辽宁省“揭榜挂帅”科技攻关项目,研制出的新型物联网在线激光粒度粒形监测与控制系统将于明年推向市场,预计增加工业产值4000万元以上。截至今年6月,百特公司实现产值近亿元,同比增长了51.73%。近年来,合作区坚持梯次培育、动态管理,按照“储备一批、培育一批、提升一批”的原则,打造具有持续创新力和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群体,培育枝繁叶茂“科创林”。“我们致力于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已形成全周期政策扶持体系,包括帮助企业申报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让企业充分享受政策红利。”合作区经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合作区拥有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7家,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3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家。来源/工信部官网丹东新区零距离
    07/19
  • 多元招商为发展聚势蓄能
    今年上半年,合作区聚焦园区主责主业,以“项目年”为载体,积极开展产业链招商和以商招商,招商引资工作稳中有进。截至目前,该区完成域外内资34.53亿元,同比增长39.85%;完成实际利用外资111万美元,同比增长258%;完成新签约项目7个,包装项目5个,洽谈项目23个,总投资额213.4亿元。坚持“走出去”,领导带头招商。该区主要领导带队先后赴厦门、郑州、杭州、苏州等地进行招商,强化电子科技类产业招商。在温州,与民营500强企业万洋集团积极沟通交流,谋划打造万洋(丹东)电子科技产业园,还邀请当地十余家企业召开座谈会,对4个重点地产项目进行推介。在厦门,考察了厦门吉顺芯微电子有限公司。该公司下属的丹东安顺微电子有限公司,在合作区落户发展20余年,厦门吉顺芯微电子有限公司表示将进一步扩大在丹投资。加强央地合作,积极推进中央储备粮丹东直属库、华能丹东电厂厂内光储氢、招商国网绿色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丹东港15.6MW分布式光伏发电等重点项目落地。重点跟进威海景荣电子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车线束及电脑连接线、永同昌抖音小镇、丹东沐庠食品有限公司水产品加工、中国燃气智能安全平台及组件生产等项目。对外紧盯重点国家和地区,以园区建设为抓手,实施精准招商。围绕韩国、日本、新加坡、中国香港等重点国家和地区包装项目,对接韩资企业3家、港资企业2家。同时,建立招商大数据平台,挖掘适合本区域产业发展的优质企业,精准匹配招商项目,提高招商效率。落实“鸭绿江英才计划”政策,健全招商引资激励机制,进一步形成全域全员招商的强大合力。实施招商引资全程跟踪管理。从招商线索到洽谈签约,采取“一对一跟踪、一月一问效”方式,全过程跟踪服务,现场帮办调度,加大对电子信息科技产业园、丹东港边民互市贸易区、智能制造中试孵化产业园等在建项目的跟踪力度,成立重点项目专班,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全力推动洽谈项目早签约、签约项目早开工、开工项目早投产早达效,形成项目储备一批、在谈推进一批、落地开工一批的生动局面。记者:刁庆峰
    07/19
  • 为工业产品定制“身份证”!丹东首个园区型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试运营
    近日,位于合作区江湾智慧工业园区的综合型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项目进入试运营阶段。该项目面向企业提供全产业链工业标识解决方案,免费为接入企业提供智能标识管理、可信解析追溯、5G智慧巡检等基础应用,助推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我国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国家顶级节点现已全面建成,实现了全国31个省、区、市全面覆盖。标识解析体系总体架构图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是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的中间环节,主要面向行业和区域,向上与国家顶级节点对接,向下为所属企业产品赋予国家工业标识编码,实现跨地域、跨企业的信息查询和共享。江湾智慧工业园区综合型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项目成功入选辽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和辽宁省通信管理局2023年辽宁省“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试点示范名单。目前,该二级节点已有19家企业接入,免费提供智能标识管理。对接企业实现与国家标识体系的互联互通,打通产品的生产加工、仓储发货、渠道流通、终端营销等全流程的数据各环节,其产品拥有了“数字身份证”。7月12日,记者来到合作区江湾智慧工业园区信息中心,区经发局工作人员介绍,打开浏览器输入网址http://36.134.104.161:8000/snms/ui/index,通过一系列的注册认证,即可在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国家顶级节点完成产品信息储存、解析等,二级节点通过条形码、二维码、无线射频识别标签等方式赋予产品国家唯一工业标识编码。在现场,记者打开手机扫描展台上丹东通博电器集团有限公司的一台金属管浮子流量计的二维码,手机很快呈现出该产品的型号、生产企业、产地、测量范围、测量精度、防护等级、技术参数等产品信息。工作人员介绍,在发现产品有质量问题时,通过标识码能快速锁定产品批次、生产线、加工工艺等一系列可能出问题的环节,做到精准召回,减少因质量问题带来的损失,真正做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而对消费者、客户来说,访问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可以了解产品在设计、生产、物流、销售到使用等各环节相关信息数据,实现全球供应链系统和企业生产系统精准对接,为智能化购买销售服务提供可靠前提和基础,让企业及产品拥有更广阔的市场前景。下一步,合作区还将结合工业标识应用,动员更多的工业企业接入工业互联网二级节点“快车道”,推动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助力更多企业开展“智改数转”“5G智慧产线”等改造升级工作。记者/刁庆峰
    07/18
  • 【三年行动·首战之年】就业保障托起群众“暖暖的幸福”
    就业,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千家万户。今年以来,东港市凝聚合力、创新举措,丰富就业渠道,搭建就业平台,织密织牢就业保障网,托起群众“暖暖的幸福”。(资料图)成立于2021年的东港市人力资源市场,是丹东市首家人力资源市场。成立以来,东港市利用“东港人社网”微信小程序和线下多功能人力资源市场大厅,全方位收集、全渠道发布各类就业信息,满足求职者和用人单位需求。两年来,成功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88场,为2213家企业提供岗位7158个,岗位需求人数达32009人次。(资料图)深入开展“就业援助月”“援企护航”等专项活动。落实“降、缓、扩、返、补”一系列援企稳岗政策,帮助企业稳定现有岗位。加大职业培训力度,不断提升就业人员职业技能水平。两年来,累计完成城镇新增就业10963万人,帮助失业人员再就业6073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959人。强化创业服务保障。东港市青年创业孵化基地本着为青年人“创梦圆梦”的工作目标和服务宗旨,全力为创业者提供“保姆式”服务,成功孵化小微企业68家,解决200余人直接就业问题,间接带动就业千余人。(资料图)积极搭建新型就业平台,形成以返乡农民工、高校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为主体的“全民创业”模式。北井子镇“归巢”大学生柳兴浩返乡创业,从事露天蓝莓和温室草莓生产销售,如今已拥有自己的品牌“莓子君”。“刚建草莓包装车间时,政府就给予场地费补助,帮忙联系电商客户,解决发展难题,让我的底气更足了。”柳兴浩说。(资料图)倪向宇记者/张瑞编辑/邹润
    07/17
  • 创新应用服务 赋能产业转型 工业产品有了“数字身份证”
    向上与国家顶级节点对接,向下为所属企业产品赋予国家工业标识编码,实现跨地域、跨企业信息查询和共享。近日,位于丹东市合作区江湾智慧工业园区的综合型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项目进入试运营阶段。7月12日,记者来到合作区江湾智慧工业园区信息中心,区经发局工作人员指着智慧工业平台大屏幕介绍,我国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国家顶级节点现已全面建成,实现全国31个省、区、市全面覆盖。这一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向上与国家顶级节点对接,向下为企业分配标识编码及提供标识注册、解析等服务,是支撑工业互联网互联互通的“神经中枢”。与江湾工业园区综合型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项目对接的企业,能够实现与国家标识体系互联互通,打通产品生产加工、仓储发货、渠道流通、终端营销等全流程数据各环节,相当于工业产品拥有了“数字身份证”。企业实现对产品信息数据全方位把控的同时,提高产品信息共享能力,拥有更广阔的市场前景。目前,该项目已实现外网访问,19家企业完成接入工作。该项目成功入围2023年辽宁省“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试点示范名单。记者打开手机扫描丹东通博电器集团有限公司的一台金属管浮子流量计二维码,手机很快显示该产品的型号、生产企业、产地、测量范围、技术参数等全方位产品信息。工作人员介绍,对企业来说,该智慧平台能够将产品的生产加工、仓储发货、渠道流通、终端营销等全流程各环节数据打通,实现对产品信息数据的全方位把控。发现产品有质量问题时,可通过标识码快速锁定产品批次、生产线、加工工艺等一系列可能出问题的环节,做到精准召回,减少因质量问题带来的损失,真正做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对消费者而言,访问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可以了解产品在设计、生产、物流、销售等各环节相关数据信息,为智能化购买提供可靠的基础。下一步,合作区还将结合工业标识应用,让更多工业企业驶入工业互联网二级节点“快车道”,联合并借助知名物流企业,助力更多企业开展“智改数转”“5G智慧产线”等智能化升级工作,为园区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体系提供更多创新应用服务,赋能产业数字化转型。记者:刁庆峰
    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