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丹东
- 做足“数字赋能”文章 提升核心竞争力6月7日,丹东新龙泰服装实业有限公司的加工车间内,传送带上的一个个抓夹上挂着衣服,有条不紊地进入下一道工序,流水线旁的电脑上则记录着每一件加工过的衣服以及每个工位的工作效率等信息,并根据记录的工作效率对每个工位的任务量进行智能分配。裁剪区也仅仅需要一个人操作电脑,便可以按照指令自动裁片,高效又便捷,还极大地节约了人力成本。“从服装制造到服装‘智’造,新龙泰抓住科技机遇,努力实现‘数字化’转型,为公司发展注入新动能。”苏经理介绍。目前,丹东市产业数字化水平不断提高,丹东纺织服装工业互联网平台暨虚拟服装产业园正式上线运行,入驻企业12家。东方测控露天矿卡车无人驾驶系统、井下电机车无人驾驶系统入选2022年工信部矿山领域机器人典型应用场景。辽宁仪表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申报的全自动X射线工程车轮胎检测系统项目、凤城市汇丰矿业有限公司的深井矿山绿色智能综合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丹东华通测控有限公司的石化行业设备状态监测及智能管控平台研发与应用项目成功列入省级“揭榜挂帅”攻关项目榜单。“数字化”不仅仅应用于工业制造业,在丹东北国之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草莓大棚内,小小的探头正精细地记录下棚内的温度、湿度、土壤中的氮磷钾成分。这些数据会同步上传至电脑,通过手机端就可以看到棚内情况并加以控制。“以往我们依托经验种植,现在我们依靠数据生产,这就能极大地提高果实的标准化,普遍提高果实的产量与质量。”公司负责人介绍道。此外,凤城市大业食用菌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的“大业食用菌智能化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智慧农业典型案例也被认定为省级智慧农业典型案例。在丹东凤城市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里的“凤乡臻尝”展厅里,摆放着各种吸人眼球的凤城特产和凤城名品。直播间内气氛热烈,主播们正卖力地推销着凤城特产。其他主要功能分区也一应俱全,摄影棚、农产品展示展销区、培训教室、创新创业孵化基地……这些为打响凤城特产品牌,打开销路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电商与物流正在成为推动凤城经济发展的新力量。“农村物流目前还存在快递公司信息不同享、派费低、分拣难等情况,我们所作的就是采取逆向思维利用数字化、智能化的技术手段,持续打通农村物流末端一公里,扩大农村消费,助力乡村振兴。”凤城市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唐诗诗说。凤城市农村物流体系建设借助已建设完成的农村快递物流综合管理系统实现智慧化、数字化的线路分拣、站点分拣、装袋分拣、运输分拣、交接结算等工作,实现降本增效。借助农村物流的打通完善了“仓配网”,通过2年的培育,完成商贸物流协同快递物流“统仓共配”,提高了快递公司和快递员的操作效率,增强了农村消费。东港市、宽甸满族自治县也分别建成县(市)域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覆盖全部镇村级公共服务站点。下一步,丹东市还将强化数字人才支撑,联合大专院校加强数字经济管理人才培养和储备,提高数字经济运营和管理能力。将数字经济急需的人才纳入紧缺人才引进计划,建立本地数字经济高端人才智库。同时,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继续配合省计划推进双千兆城市建设,协调推进完成2023年度789个5G基站建设任务。深入推动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开展IPv6发展水平评测,加强全市IPv6改造动态监管。积极组织申报上级资金支持政策,促进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促进数字产业创新发展,围绕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重大科技需求,实施“揭榜挂帅”“带土移植”等新机制,推动数字关键技术研发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提升数字经济核心竞争力。提升东方测控智慧矿山、华通测控智慧油田、金洋科技智慧交通等行业系统软件和解决方案创新能力和应用推广水平,提升智能仪器仪表、芯片、核心电子元器件等智能硬件及装备发展水平。推广产业数字化转型,促进工业数字化发展,推动行业龙头骨干企业率先实现数字化转型,培育一批转型成效突出、示范带动作用广、行业影响力强的典型标杆、试点示范,以标杆示范带动企业转型。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重点推进中小企业上云用数,提升中小企业两化融合水平。推广农业数字化,推进我市国家数字农业创新应用基地和辽宁省智慧农业应用基地的申报储备工作。促进服务业数字化,发展智慧农贸市场,推进农村电商稳步发展,促进商贸业应用数字化技术。不断推进数字社会建设,推进省级新型智慧城市试点建设,积极建设数字乡村,建设药品智慧监管平台,推广应用丹东市全域智慧养老云服务平台,推进市政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多方面,多举措“赶考”数字经济发展。记者:郑鑫06/14
- 突破“卡脖子”难题!丹东这一产业前四个月产值同比增长30%“依托一块智能燃气表,当厨房发生燃气泄漏时,燃气警报自动响起,燃气灶同时主动熄灭……”6月3日,在辽宁思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大厅里,工作人员现场给记者演示发生燃气泄漏后智能燃气表的自动处理方式。“这套系统是我们刚刚推出的,核心就是一块智能燃气表。”工作人员解释,该智能燃气表项目,是以5G物联网智能燃气表为户内远程传输终端,实现对厨房内燃气报警器、智能灶具进行联动控制,以避免燃气泄漏、爆燃事故的发生。安装智能燃气表后,居民可以通过手机绑定卡号,实现与燃气表的连接。智能燃气表还具有远程抄表、远程阀门控制、远程表具状态上报、自动阶梯计价等功能。目前,这套系统已经在我市进行试点应用。在辽宁思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产品展厅里,还有几个小巧精致的产品格外引人注目。“可别小看这几个小东西,这是公司的专利产品靓彩物联网超声波水表,其科技水平世界领先。”公司董事长郑孚介绍。从生产全国第一块IC卡燃气表开始,20多年来,思凯科技一直致力于物联网与大数据在公用事业领域的应用,主导研发并成功推广物联网模式智能燃气表、物联网智能水表、5G物联网超声波智能燃气表、5G物联网超声波智能水表等具有行业竞争力的代表性产品,率先在北京、上海等90多个城市的燃气公司、自来水公司实现规模化应用,在用表具达到800余万只。思凯科技的成功,是我市仪器仪表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一个缩影。日前,记者走进振兴区汤池工业园区,丹东易斯特科技有限公司的中子发生器相关产品的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正在紧张建设中。该项目总投资2亿余元,主要建设中子发生器研发产业化生产基地。“目前,项目施工人员正在加紧作业,争取在11月底建成投产运营。”易斯特科技副总工程师张伟说,该项目实现对中子活化水泥元素分析仪、中子活化煤质分析仪和中子活化烧结元素分析仪等产品的产业化生产,满足物质组成元素分析、石油测井、工业中子成像、毒品爆炸物检测等领域的具体应用需求。“项目达产后,将实现年产仪表75台套的生产能力,预计每年新增销售收入2.3亿元,新增利税7000余万元。”仪器仪表是科学研究的“先行官”,工业生产的“倍增器”,军事上的“战斗力”,国民活动中的“物化法官”。近年来,我市仪器仪表行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行业规模不断扩大。截至目前,我市现有仪器仪表企业359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7户,2022年底规上企业实现产值18.9亿元。今年1至4月,我市仪器仪表产业实现产值5.7亿元,同比增长30%。“一直以来,我市高度重视精密仪器仪表产业发展。”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丹东仪器仪表工业产生于上世纪60年代初,曾诞生过全国第一台工业X射线探伤机、第一台X射线衍射仪,一直是我市具有特色的产业之一。经过50多年发展,我市仪器仪表产品已拥有4大类、11小类、100多个品种,涌现出东发集团、东方测控、思凯科技、奥龙射线、通博集团、百特仪器等一批骨干企业,拥有燃气表及卡表、工业射线、流量仪表、粒度仪等一批高水平产品,建立一批由院士专家学者组成的专业人才队伍,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产学研体系。特别是近年来,我市仪器仪表行业融合集成先进制造、信息和智能等技术,加大技术自主创新的力度,突破“卡脖子”难题,加速实现仪器仪表全行业的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升级。目前,丹东仪器仪表产业已形成以辽宁(丹东)仪器仪表产业基地及江湾工业园区等周边园区为核心区,元宝、振安等周边城区为辅助区域的分布格局。产业主要由工业自动化仪表和控制系统类、科学测试仪器类、常用仪器仪表类、专用仪器仪表类等多个细分行业组成。2009年,辽宁(丹东)仪器仪表产业基地经省政府批准建立并被认定为省级重点产业基地。2018年,基地被国家工信部授予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辽宁丹东(测控仪器)。2021年—2023年,累计实施技术创新项目80项以上。下一步,我市将继续加大仪器仪表产业扶持力度,坚持“工业强市”理念不动摇,以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为统领,进一步推进产业结构优化,扩大工业有效投资,强化企业精准服务,将“百企百亿专项技改行动”逐渐引向深入,推动全市仪器仪表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记者/王洪满编辑/邹润06/13
- 丹东纺织服装产业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初夏时节,位于振安区的兰光服装有限公司宽敞明亮的厂房里,缝纫机的“嗒嗒”声此起彼伏,裁剪、缝制、熨烫、折叠……一片片布料在工人手中转动,很快变成一件件成衣。忙碌的景象,让人感受不到这是传统服装生产淡季。丹东兰光服装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6月,是一家集研发、制造、贸易于一体的专业型服装企业,产品出口到欧洲以及美国、日本、韩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公司投资4000多万元的厂房扩建项目已经完工,将增加18条生产线,预计6月份投产,投产后公司年营业额预计达到1亿元以上。”公司总经理兰渊铂介绍,下一步公司准备对原有的生产线设备进行全面升级改造。“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纺织服装产业升级改造,我们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兰渊铂说,丹东正在加快推动5G、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纺织服装产业发展,加速构建研发协同化、生产智能化、管理扁平化、服务延伸化的新型制造体系,“作为丹东服装产业的龙头企业,兰光服装有限公司正在加速企业智能化改造的步伐,引领纺织服装行业健康发展。”挖掘机忙碌不停,工人正在抓紧施工……5月23日,记者走进丹东海合谷实业有限公司看到,该公司投资1.2亿元的厂房扩建项目正在抓紧进行前期准备工作。丹东海合谷实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6月,是一家集研发、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服装制造企业。“今年一季度,公司订单20多万件,产值2086万元,净利润360万元,同比增长30%,实现‘开门红’。”公司董事长黄飞说,正在抓紧筹备厂房扩建项目,计划新建厂房2座、研发楼1座,面积共计33000平方米,引进智能化生产线20条,并采购智能化MES软硬件系统打通所有生产仓储数据。项目总投资1.2亿元,预计今年内开工。(资料图)项目建设的“加速度”,释放出产业健康发展的强烈信号。今年以来,丹东纺织服装产业生机盎然、蓬勃发展。数据显示,我市现有服装企业400余户,其中规上企业55户,今年1至4月份全市服装企业产值达到9.99亿元。我市纺织服装产业能够取得今天这样的成绩,和雄厚的产业基础密不可分。丹东在历史上就是轻纺名城,上世纪80年代中期曾享誉全国,形成了化纤、棉、毛、丝绸等多种门类产品,纺、织、染、服装等完整的生产体系。近年来,我市围绕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做文章,加快纺织服装这一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400余户纺织服装企业竞相发展,由为国际品牌代工向自主研发设计转型,一批自主品牌逐渐壮大,开始抢占国内外市场,形成了集纤维原材料制造、纺织制造、创意设计、服装制造、服装贸易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如今,丹东已培育出“中国防护纺织品名城”和“中国运动户外服装名城”两个国家级区域品牌,并且正以这两张名片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积极推动纺织服装产业与国内市场深度融合,加速推进纺织服装行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重塑。同时,“走出去、引进来”引进资本、技术和人才,在“双循环”战略推动下,丹东纺织服装产业正从产业链向产业价值链谋变,加速驶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记者/王洪满编辑/邹润06/13
- “大咖”齐聚丹东,成就高峰论坛6月10日,由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主办,丹东市药学会医院药学分会、丹东市第一医院等单位共同承办的“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第五届第三次常务理事会暨医院管理与药品研究及临床评价高峰论坛”在我市举行。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终身荣誉会长黄正明院士,来自全国各地的医药管理部门、医疗机构、医药院校与研发机构相关负责人、专家学者共百余人参加了现场会议,各地医院同步观看线上直播。来自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司、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丹东市第一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中兴通讯公益基金会等单位的专家,就医改、医院建设、药品研究等作专题报告。记者/田治华编辑/邹润06/12
- 城市宣传推介亮相辽宁省文化产业招商洽谈会6月8日,辽宁省文化产业招商洽谈会在深圳举行。丹东市委宣传部在会上进行丹东城市宣传推介。作为全省4个推介城市之一,丹东市紧紧围绕市委出台的《关于推动抗美援朝红色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立足“抗美援朝出征地”红色资源优势,精心制作播放了丹东文旅宣传片。会议期间,丹东市城市建设与文化旅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北京蓝海恒润科技有限公司现场签约,就我市《1950》沉浸式红色文旅演艺项目达成1.8亿元投资意向。丹东城市宣传推介主题鲜明、内涵丰富、形式新颖,现场反响热烈,得到省委宣传部的高度评价和各兄弟城市一致好评。此次宣传推介活动通过情景互动、现场演绎等方式,向参会广大客商宣传推介了丹东的文旅资源、区位优势、产业集群等,全方位展现“共游秀美山川、共品鲜美佳肴、共赏优美歌舞”的丹东“三美”独特文化魅力,讲好丹东故事,扩大城市知名度、提升城市影响力,吸引更多优秀文化企业走进丹东、了解丹东、投资丹东。06/12
- 音响巨头加码投资 城市彰显开放“磁吸力”近日,位于丹东边境经济合作区金泉工业园区的哈曼(中国)科技有限公司一个月前竣工的二期项目厂房投入使用,一条新引进的先进生产线开始运转,正在对汽车音响等产品进行测试验证。哈曼二期项目于2022年8月1日开工建设,总投资3000万元,占地面积2500平方米,建设内容包括一栋3层厂房及供水、供热、供电等配套工程,并组建3条先进的高、中、低音汽车扬声器生产线及3条辅助线体。目前,已有一条生产线处于测试验证阶段,其余生产线也正在陆续进厂安装调试,预计年底全部投入使用。届时,该项目可实现年新增销售收入6亿元,新增利润7800万元,新增税金2300万元,新增就业岗位500个。哈曼(中国)科技有限公司2010年落户丹东,当年投资、当年竣工、当年投产,总投资5000万美元,现拥有员工1600余人,业务覆盖汽车音响、专业音响以及世界顶级灯光品牌制造,主要服务欧美、亚洲等地区客户,包括宝马、奔驰、现代起亚、丰田等众多汽车品牌,同时为世界各地大型活动场所、歌剧院、电影院等提供专业音响设备。近年来,哈曼丹东不断追加投资,企业从单一生产线到如今的多条现代化生产线,年产值从几千万到如今的20亿元,销售额突破3亿美元,带动了我市电子信息产业、物流产业等一系列相关配套产业的良性运转。记者:刁庆峰06/12
- 合作区入选省级“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日前,辽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首批省级“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名单,丹东边境经济合作区管理委员会成功入选。据了解,“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是整合园区产业生态融合发展资源,部署5G精品网络,打造“5G+工业互联网”典型应用场景,培育打造“双千兆”应用示范产业园区。5G融合应用是促进经济社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的重要引擎。近年来,丹东边境经济合作区抢抓数字升级机遇,推动5G与工业互联网深度融合。各园区强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现有5G网络基站109个、5G+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2个,5G网络覆盖率达到97.35%以上,重点企业生产要素5G联网率91.21%。此外,园区还完善了5G和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等新型信息基础设施网络,搭建了智慧管控平台,实现智慧管理、智慧安全、智慧应用等功能。打造典型应用场景27个,加速特色产业根基和信息化、智慧化的融合,为域内工业企业的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提供了重要支撑。记者:刁庆峰06/09
- 深耕仪器仪表产业 推动工业经济实现新突破“依托一块智能燃气表,当厨房发生燃气泄漏时,燃气警报自动响起,燃气灶同时主动熄灭……”6月3日,在辽宁思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大厅里,工作人员现场给记者演示发生燃气泄露后智能燃气表的自动处理方式。“这套系统是我们刚刚推出的,核心就是依托一块智能燃气表。”工作人员解释,该智能燃气表项目,是以5G物联网智能燃气表为户内远程传输终端,实现对厨房内燃气报警器、智能灶具进行联动控制,以避免燃气泄露、爆燃事故的发生。安装这种燃气表后,居民可以通过手机绑定卡号,实现与燃气表的连接。燃气表还具有远程抄表、远程阀门控制、远程表具状态上报、自动阶梯计价等功能。目前这套系统已经在我市进行试点应用。在辽宁思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产品展厅里,几个小巧精致的产品格外引人注目。“可别小看这几个小东西,这是公司的专利产品之一——靓彩物联网超声波水表,其科技水平世界领先。”公司董事长郑孚介绍,从生产全国第一块IC卡燃气表开始,20多年来,思凯科技一直致力于物联网与大数据在公用事业领域的应用,主导研发并成功推广物联网模式智能燃气表、物联网智能水表、5G物联网超声波智能燃气表、5G物联网超声波智能水表等具有行业竞争力的代表性产品,率先在北京、上海等90多个城市的燃气公司、自来水公司实现规模化应用,在用表具达到800余万只。思凯科技的成功是丹东市仪器仪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记者走进汤池工业园区,丹东易斯特科技有限公司的中子发生器相关产品的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正在紧张建设中。该项目总建筑面积3.7万余平方米,总投资2亿余元,主要建设中子发生器研发产业化生产基地。“目前,项目施工人员正在加紧作业,争取在11月底建成投产运营。”易斯特科技副总工程师张伟说,该项目实现对中子活化水泥元素分析仪、中子活化煤质分析仪和中子活化烧结元素分析仪等产品的产业化生产,满足物质组成元素分析、石油测井、工业中子成像、毒品爆炸物检测等领域的具体应用需求。“项目达产后,将实现年产仪表75台套的生产能力,预计每年新增销售收入2.3亿元,新增利税7000余万元。”仪器仪表行业是推动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近年来,丹东市仪器仪表行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行业规模不断扩大。截至目前,丹东市现有仪器仪表企业359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7户,2022年底规上企业实现产值18.9亿元。今年1至4月,我市仪器仪表产业实现产值5.7亿元,同比增长30%。“一直以来,我市高度重视精密仪器仪表产业发展。”丹东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丹东仪器仪表工业产生于上世纪60年代初,曾诞生过全国第一台工业X射线探伤机、第一台X射线衍射仪,一直是我市具有特色的产业之一。经过50多年发展,我市仪器仪表产品已拥有4大类、11小类、100多个品种,涌现出东发集团、东方测控、思凯科技、奥龙射线、通博集团、百特仪器等一批骨干企业,拥有煤气表及卡表、工业射线、流量仪表、粒度仪等一批高水平产品,建立一批由院士专家学者组成的专业人才队伍,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产学研体系。目前,丹东仪器仪表产业已形成以辽宁(丹东)仪器仪表产业基地及江湾工业园区等周边园区为核心区,元宝、振安等周边城区为辅助区域的分布格局。产业主要由工业自动化仪表和控制系统类、科学测试仪器类、常用仪器仪表类、专用仪器仪表类等多个细分行业组成。2009年,辽宁(丹东)仪器仪表产业基地经省政府批准建立并被认定为省级重点产业基地;2018年,基地被国家工信部授予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辽宁丹东(测控仪器)。2021—2023年累计实施技术创新项目80项以上。下一步,丹东市将继续加大仪器仪表产业扶持力度,坚持“工业强市”理念不动摇,以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为统领,进一步推进产业结构优化,扩大工业有效投资,强化企业精准服务,将“百企百亿专项技改行动”逐渐引向深入,推动全市工业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实现新突破。记者:王洪满06/09
- 现代电子信息科技产业园建设正酣初夏时节,记者走进位于丹东边境经济合作区滨海大道附近的丹东现代电子信息科技产业园,多个项目正抢抓施工黄金期,建设进度不断刷新。产业园中的丹东瑞银科技有限公司双系统超安全平板电脑项目于今年3月开工,眼下工程主体已经封顶,预计8月交付使用。该项目建筑面积两万平方米,在建设办公楼、研发楼、生产厂房、宿舍、食堂及配套设施的同时,还将购置安保双系统平板电脑生产线4条、智能网络播放器生产线4条。达产后年销售收入将达到1.5亿元,预计税金达500万元,新增就业350人。同样位于现代电子信息科技产业园区的丹东东亚电线电缆有限公司电子专用线缆项目、东润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电子线束加工生产基地项目、丹东通博电器移动式流量计量产品生产项目的厂房主体已全部封顶,目前正在进行外墙保温、室内楼梯镶贴及装饰装修施工。现代电子信息科技产业园位于滨海大道与九龙路交会处,是丹东边境经济合作区继仪器仪表产业园、金泉工业园、江湾工业园、临港产业园之后规划的又一个现代工业园区。目前,园区已入驻7家科技企业,是丹东市重点打造的百亿级电子信息科技产业集群。产业园建成后,将承载电子信息、流量控制、汽车电子等领域多家链条式企业,强力推进电子信息产业的集群式发展。自去年开工建设后,现代电子信息科技产业园吹响了项目建设冲锋号。丹东边境经济合作区牢固树立“项目为王、投资至上、落地为大”的理念,严格落实“项目包保”“项目管家”制度,制定项目计划,倒排工期,分解任务,压实责任。同时,为保证质量和工期,区包保领导带领专班联合施工单位、现场管理人员加强巡视监督,全程盯紧工程进度和质量,协调解决施工过程中的各类堵点难点问题,全力做好项目服务保障,确保项目顺利推进,全力促进项目早达产、早达效。记者:刁庆峰06/08
- 辽宁丹东港两个泊位获批对外开放6月2日,由省口岸办、丹东市口岸办、大连海关、辽宁海事局、辽宁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等单位组成的验收组,完成了对丹东港已开放范围内涉外南1#、南2#泊位的验收,同意泊位正式对外开放启用。此次申请对外开放验收的两个泊位,均为5万吨级,计划于6月底前升级改造为10万吨级。两个泊位率先通过验收,拉开了丹东港开放建设及验收的帷幕,是丹东口岸营商环境优化的具体体现,为服务丹东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迈出了坚实一步,对推动丹东地区乃至东北东部开放型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记者:杨靖岫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