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丹东
- 纺织服装产业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初夏时节,位于振安区的兰光服装有限公司宽敞明亮的厂房里,缝纫机的“嗒嗒”声此起彼伏。裁剪、缝制、熨烫、折叠……一片片布料在工人手中转动,很快变成一件件成衣。忙碌的景象让人感受不到这是传统服装生产淡季。丹东兰光服装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6月,是一家集研发、制造、贸易于一体的专业型服装企业。公司致力于研发、生产各类服装,产品出口到欧洲以及美国、日本、韩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我们公司投资4000多万元的厂房扩建项目已经完工,新建厂房面积11000平方米,将增加18条生产线,预计6月份投产,投产后公司年营业额预计达到1亿元以上。”公司总经理兰渊铂说。此外,公司还准备对工厂设备进行全面升级改造。“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纺织服装产业,这让我们对丹东纺织服装产业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兰渊铂说,丹东正在加快推动5G、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纺织服装产业发展,加速构建研发协同化、生产智能化、管理扁平化、服务延伸化的新型制造体系。作为丹东服装产业的龙头企业,兰光服装有限公司正在加速企业智能化改造的步伐,引领纺织服装行业健康发展。挖掘机忙碌不停,工人正在抓紧施工……5月23日,记者走进丹东海合谷实业有限公司看到,该公司计划投资1.2亿元的厂房扩建项目正在抓紧进行前期准备工作。丹东海合谷实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6月,是一家集研发、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服装制造企业,承揽多品类服装生产加工。“一季度,公司订单20多万件,产值2086万元,净利润360万元,同比增长30%,实现‘开门红’。”公司董事长黄飞说,公司正在抓紧筹备厂房扩建项目,在原厂房院内规划新建厂房2座、研发楼1座,面积共计33000平方米,组建智能化吊挂及配备对应工位的智能化生产线20条,拟购置配套智能化MES软硬件系统并打通所有生产仓储数据。项目总投资1.2亿元,预计今年内开工。项目建设的“加速度”,释放出产业健康发展的强烈信号。今年以来,丹东纺织服装产业生机盎然、蓬勃发展。丹东市服装企业共有400余户,其中,规上企业55户。数据显示,今年1至4月份,我市服装企业产值达到了9.99亿元。丹东市纺织服装产业能够取得今天这样的成绩,和雄厚的产业基础密不可分。丹东在历史上就是轻纺名城,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丹东纺织服装产业享誉全国,形成了化纤、棉、毛、丝绸等多种门类产品,纺、织、染、服装等完整的生产体系。近年来,丹东更是围绕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作文章,加快纺织服装这一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400余户纺织服装企业竞相发展,由为国际品牌代工向自主研发设计转型,一批自主品牌正在逐渐壮大,开始占据国内外市场,形成了集纤维原材料制造、纺织制造、创意设计、服装制造、服装贸易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如今,丹东已培育出“中国防护纺织品名城”和“中国运动户外服装名城”两个国家级区域品牌,并且正以这两张名片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积极推动我市纺织服装产业与国内市场全面融合,加速推进纺织服装行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重塑。随着我市加大对纺织服装产业的总体规划及投入,再加上企业家们通过“走出去、引进来”,使得丹东纺织服装产业正在加速发展。在“双循环”战略下,丹东纺织服装产业正从产业链向产业价值链谋变。发展丹东智造、重塑丹东纺织优势,丹东纺织服装产业正加速驶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记者:王洪满05/31
- 推动项目早日投产达效丹东凤城市宝鑫炭素有限公司以生产大规格、超高功率的人造石墨电极和特种石墨制品为主,年产石墨电极4万吨。从去年开始,公司实施年产2万吨特种石墨制品生产项目,目前已进入试生产阶段。今年一季度,凤城市对标“三年行动看首年,首年看首季”目标任务,持续优化“容缺办理”“项目管家”等举措,全力抓好宝鑫炭素、辽丰禽业、翁泉硼镁、太平洋神龙增压器等骨干企业生产,推动高校院所生物技术转化中心、捷焓新材料、红牛功能性饮料、绮合饮料食品等项目投产达效。一季度,全市开复工5000万元以上项目41个。记者:宋永昆05/31
- 10家企业参加辽宁省创业创新成果展示5月25日至26日,辽宁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在朝阳市举办了2023年辽宁省创业创新成果展示交流活动。丹东市人社局及市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在丹东市全地区筛选出涵盖家政服务、食品加工、丹东工匠、非物质文化遗产、农副产品、优质创业孵化基地等领域的10家具有丹东地方特色的创业企业,参加本次展示交流活动。同时,带领抖音团队在“丹东就业”直播间开展“四带活动”,即带创业政策、带创业项目、带创业产品、带招聘岗位。本次活动,在向全省展示我市创业工作成果的同时,帮助参展企业宣传了产品,树立了品牌,加强了学习交流、拓宽了销售渠道,取得了良好效果。下一步,市人社局及市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将进一步加大对我市创业者的帮扶力度,鼓励、支持有创业意愿的创业者勇于创业、敢于创业,开创“点燃创业激情,建设魅力丹东”新局面。记者:李美臻05/30
- 丹东推动“品牌出海”5月24日,由市商务局主办,东港市商务局协办,辽宁谷道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首届“外贸转型升级基地+跨境电商”海外线上推广业务培训会在东港市举办,助力丹东外贸转型升级基地企业抢抓国际订单,推动“品牌出海”。东港水产品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企业、东港草莓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企业及电商企业参加培训。会上,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解读支持企业国际市场开拓和外贸新业态发展相关政策;辽宁谷道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深度剖析水海农副产品出口现状及跨境电商海外获客渠道;展会承办单位负责人集中推介科隆食品展、澳大利亚食品展等适合与会企业的优质国际性展会;中信保沈阳营业部、韩亚银行沈阳分行负责人分别就信用保险政策工具、汇率风险管理、国际结算等展开解读。记者:王洪满05/30
- 云聚丹东·智赢未来5月25日,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主办、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承办的“云聚丹东·智赢未来”丹东工业数字化转型创新赋能交流会成功举办。全市百余家重点企业代表150余人参加会议。会上,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就《省、市工业互联网及数字化转型专项资金政策》《国家、省、市产业扶持和技术改造专项资金政策》进行了解读。华为云高级架构师张仁梁作了《新形势下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实践》分享,深度剖析数字化如何助力企业实现规模级增长。丹东华洋纺织服装有限公司、丹东通博电器(集团)有限公司、丹东大东线圈工程有限公司分别围绕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历程、数字化转型建设情况、数字化转型发展心得及建议作了经验介绍。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建设“数字丹东、智造强市”,深入推进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出台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设立专项资金,搭建数字化转型、产业升级的交流合作平台,为丹东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建言献策、传经送宝,为加快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记者/王洪满编辑/邹润05/29
- 解锁蓝莓种植“密码”激活黑土地“2021年,我种了10多亩的温室蓝莓,当时不懂技术,水肥管理得不好,5.8万棵树苗死了一大半。后来我联系到辽东学院蓝莓科技特派团,参加了蓝莓栽培培训班,系统学习了蓝莓种植技术。去年我们合作社对整个园区重新改土、定植,今年果子长得特别好,预计销售额在75万元左右。”近日,凤城市边门镇汤河村天泉种植专业合作社经理李伦兴奋地说。近年来,许多像李伦一样的农户通过辽东学院农学院举办的农技培训学到了实用蓝莓种植技术,不仅拓宽了种植思路,对蓝莓种植也更有信心了。辽东学院农学院是辽宁省农民技术员蓝莓栽培培训班承办单位。他们深入走访调研,了解农户蓝莓种植技术难点,有针对性地对蓝莓种植品种、保护地等栽培形式、标准化管理技术等方面进行课程设计,开设了《蓝莓品种的评价与利用》《蓝莓水肥管理技术》等8门课程。每次理论课上完后,老师们就带领学员到温室基质栽培、冷棚蓝莓和陆地蓝莓3处辽东学院蓝莓生产示范基地进行实地教学,现场演示蓝莓老树更新复壮、幼树和丰产树修剪技法,手把手示范技术要领,面对面解答学员们在种植管护过程中遇到的疑难杂症。辽东学院从2008年至今已培训小浆果栽培(含蓝莓)学员1600余人,今年首期培训共有113名学员,其中97人为首次参加,新学员占比达86%,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辽宁省蓝莓产业蓬勃发展的势头。近年来,辽东学院小浆果研究团队蓝莓无土栽培技术已达国际先进水平,年培训当地农民学生近2000人次,助推丹东成为全国蓝莓主产区,近几年累计推广面积超过5万亩,总产值逾20亿元,产量超过全国四分之一,新增就业人数超过5000人。采访中,农学院副院长周文杰告诉记者,今年学院计划举办三期蓝莓种植技术培训班,分别针对陆地蓝莓、温室蓝莓种植以及蓝莓规范化生产的高级技术进行集中培训,然后培训班将采取网络视频课和跟踪指导服务相结合的方式,持续跟踪指导,把新学员扶上马、送一程。辽东学院积极将学校发展融入辽宁“一圈一带两区”区域发展格局,聚焦丹东乡村振兴重点任务,聚焦健康安全、环境改善、就业保障等民生领域突出问题,发挥专业优势,开展农民技术培训,积极参与地方农村科技特派等工作。2019年,农学院2011届毕业生张超在振安区五龙背镇新建了一片占地85亩的陆地蓝莓园,2023年进入丰产期后年产值150万元左右,直接带动当地农民就业致富。“到了水果成熟的季节,我们还在电商平台销售东港草莓、铁皮柿子、河口燕红桃、黄金蜜桃、软枣猕猴桃等丹东本地水果,年销售额在200万元左右。”张超告诉记者。2022年,依托于辽东学院设立的东港蓝莓栽培技术科技特派团、凤城畜禽科技特派团、宽甸软枣科技特派团、宽甸畜牧业科技特派团等四个农村科技特派团获丹东市科技局批准成立,与学校其他科技特派团一起活跃在丹东乡村的黑土地上,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贡献高校力量。记者:鞠鑫磊05/26
- 社区助力夜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丹东市夏日夜生活的一张名片,月亮岛夜市吸引了大批外地游客前来驻足打卡。月亮岛夜市在拉动丹东经济发展的同时,成为展示我市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风貌的窗口。近日,作为月亮岛夜市属地社区,振兴区纤维街道福春七社区党委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商讨如何更好地服务夜市经济。社区对临近夜市的背街小巷增派保洁人员,增加清扫和倾倒垃圾的频次,倡导沿街商铺开放厕所,为游客提供便利;对沿街餐饮经营单位加强燃气安全和用电安全的宣传力度,对楼道内停放电动车、飞线充电等危害安全生产生活的行为开展专项整顿;加强与派出所的联系,定期交流夜市周边治安环境维护情况。对于周边居民反映夜市个别商户扰民的情况,福春七社区多次组织人员现场了解情况并与商户和居民进行沟通,妥善化解周边居民和商铺的矛盾;对于居民反映的部分商铺有占道经营影响通行的情况,社区联合城管对占道经营的商铺进行了劝导。下一步,福春七社区党委将持续协调辖区内资源,广泛汲取民意,凝心聚力,助力夜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记者:张津硕05/25
- 项目投资建设实现“开门红”今年以来,丹东上下坚决落实“项目年”制度性安排,兜底预期目标、锚定奋斗目标,扎实推进项目投资、谋划储备、园区建设和招商引资等各环节工作,为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实现首战告捷提供强有力支撑。今年,丹东市计划实施500万元以上项目660个,总投资1160.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54.3亿元。其中,续建项目386个,年度计划投资193亿元;新开工项目274个,年度计划投资161.3亿元。计划实施5000万元以上项目393个,亿元以上项目241个。一季度,开复工项目462个,增长17.3%,增速列全省第7位,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34个,增长27.6%,增速列全省第2位。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3%,总量、增速均位居全省第7位。“百企百亿技改提升行动”顺利推进。印发《丹东市2023年百企百亿技术改造提升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引导企业再实施103个突破自身瓶颈、迅速投产达效、延链补链强链、实现增产扩能的技术改造项目,总投资115亿元。截至目前,百企百亿项目的开工率53%、入统率28%,均完成一季度预定目标。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成效明显。围绕提升民生保障水平,推进城市基础设施提档升级,谋划申报城市燃气老化管道和设施更新改造、老旧小区改造、污水处理提质增效等改善民生项目17个。黄海北厂路网建设、2023年度城建工程等基础设施项目实现开复工,推动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东北亚粮农综合产业园区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力争年内开工建设,不断提升城市承载力。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金光辉鸿精密电子制造、瑞银科技双系统平板电脑研发生产基地、优纤科技尼龙56/66生物基材料生产等167个工业项目开复工建设,有效推动了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新农利合东北亚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建设项目、丹东港边民互市贸易区、颐辉农产品深加工仓储物流等87个服务业项目开复工建设,不断推动服务业提档升级;东北黑土地保护、高标准农田、东港灌区“十四五”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项目等82个农业项目开复工建设,持续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下一步,我市将持续发挥市县两级项目谋划推进专班作用,已开工项目持续跟进、强化保障,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未开工项目加快前期各项工作,尽快开工建设;前期推进项目及时协调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推动一批谋划项目早落实。以周保月、月保季、季保年,确保实现全年投资项目首战告捷。对全年计划实施的660个重点项目,专班、专人、逐项、逐月制定投资和实物工作量的“工程图”,强化要素保障,清单化、项目化、工程化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常态调度、跟进落实,坚持周调度、月分析、季总结工作机制,汇总研判重点项目进展情况。常态化举行项目集中开工、项目拉练、“政银保企”对接和主题招商引资等活动,高起点、高频次推动重点项目落地实施。全力做好向上争取,保障重点项目资金需求。聚焦中央预算内投资、政府专项债券、国家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等专项资金投向,强化部门间沟通衔接,不断提升项目谋划质量和水平,加快推进项目前期各项工作,争取更多国家政策和资金惠及重点项目建设。记者:郑鑫05/24
- 丹东边境经济合作区:规上工业企业达57家日前,记者从丹东边境经济合作区经济发展局获悉,该区丹东瑞特科技有限公司、丹东佳信工艺品有限公司、丹东浩元仪器有限公司、辽宁众邦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丹东铭轩汽车配件有限公司、丹东金亚食品有限公司6家企业从小微工业企业升级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涉及仪器仪表制造、工艺品制造、汽车配件制造及食品加工等多个领域。至此,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达57家。“近年来,我们产值一直在稳步提升,‘升规’后,企业能够享受到更多的政策扶持,让我们有更大的实力参与市场竞争,在业务洽谈、拓展市场上都更有底气了。”提起企业“小升规”,丹东浩元仪器有限公司负责人深有感触。从一家普通的小微企业到顺利“升规”,丹东浩元仪器有限公司“成长记”背后折射的,是丹东边境经济合作区大力推动小微企业实现“小升规”的壮大之路。近年来,丹东边境经济合作区把培育和发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摆在突出位置,扎实开展“小升规”相关工作,加大小微初创企业扶持力度,挖掘市场潜力,增强企业竞争力,积极培育企业上规模;加强对新投产企业和成长型企业的指导,加快企业转型升级,引导企业加大对技改项目的投资力度,做大“专精特新”企业“蓄水池”。丹东浩元仪器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X射线衍射仪、X射线应力仪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有效知识产权19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0项,外观设计专利4项,软件著作权3项。企业还拥有辽宁省“海智专家工作站”,为相关项目提供技术支持。“‘升规’后,企业在有了更大发展空间的同时,还能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创造更多的社会效益。”企业负责人说。为深入推进工业企业“小升规”工作,丹东边境经济合作区经发局继续开展企业上规政策宣讲会,及时帮助解决企业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打消部分企业主“不愿升、不敢升”的顾虑,鼓励和引导更多企业上规升级。记者:王卢莎05/24
- 项目建设有序推进省“雏鹰”企业凤城市宝鑫炭素有限公司,以生产大规格、超高功率的高档人造石墨电极和特种石墨制品为主,年产石墨电极达4万吨,产品80%用于钢铁行业,销往鞍钢、本钢等各大钢厂,能满足世界绝大多数钢厂对产品的苛刻性能需求。公司从去年开始实施年产2万吨特种石墨制品生产项目,目前已进入试生产阶段。今年一季度,凤城市对标“三年行动看首年,首年看首季”目标任务,成立“三年行动”指挥部和10个专项推进组,制定《凤城市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明确10个方面、45项重点任务,实行项目化、清单化、工程化落实。通过持续优化“容缺办理”“项目管家”等举措,全力抓好宝鑫炭素、辽丰禽业、翁泉硼镁等骨干工业企业,推动高校院所生物技术转化中心、捷焓新材料、绮合饮料食品等项目投产达效。一季度该市5000万元以上项目共开复工41个。记者:宋永昆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