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放丹东
- 【三年行动·首战之年】85.1亿元!增速全省排名第三今年1至6月份,我市外贸进出口总额85.1亿元,同比增长24.3%,高于全省增速22.9个百分点,全省排名第三。大力推动企业海外“抢单”。今年以来,市商务局把支持企业拓市场、抓订单作为重中之重,出台《丹东市海外抢单专项行动方案》,组织70余家重点企业参加广交会、印尼汽配展、南非食品展、杜塞尔多夫铸造展等国际性重点展会,签订出口意向合同为3亿多美元。组织11家优质纺织服装企业抱团参加德国慕尼黑户外用品展,短短3天时间签订意向订单1亿多美元。邀请中国银行丹东分行举办对俄出口结算培训,组织30家企业对接俄罗斯市场,拓展对俄贸易。支持龙头企业建设海外仓,进一步完善国际化营销体系。目前,我市国际营销网络主体增至13家,海外仓增至18个,分布国家从传统日韩市场延伸至欧洲、南美地区。举办首届“外贸转型升级基地+跨境电商”海外线上推广业务培训会,鼓励传统外贸企业运用跨境电商新模式拓展海外销售市场。打好服务外贸企业“组合拳”。市商务局邀请盛京银行、中国出口信保等金融机构,组织开展6场“政银企”对接会,为300多家企业讲解“辽贸贷”信用贷产品、出口信用保险政策等。抢抓丹东港口岸开放获批新机遇,加快推进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及验收工作。上半年,丹东港南1#、南2#泊位通过验收,预计煤炭、矿石等货物吞吐量增至800万吨。紧盯辽宁省政府与国家海关总署签订的关地合作协议,推进直接进口周边国家互市商品试点政策落地丹东,拓宽东北亚五国进出口商品市场发展空间。下半年,市商务局将以更大力度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积极开拓多元化市场,不断深化贸易创新,推进外贸提质增速,实现高质量增长。记者/王洪满07/28
- 总投资1.523亿元国家“双重”项目落户宽甸日前,宽甸林业和草原局传来捷报,辽东水源地保护治理项目暨国家重要生态保护系统和修复重大工程(以下简称“双重”)项目获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林草局的批复,正式落户宽甸,这标志着辽宁省唯一的国家“双重”项目将在宽甸全面实施。“双重”项目总投资1.523亿元,全部为中央预算内投资,遍布宽甸22个乡镇,建设时间是2023年至2025年,建设内容为人工造乔木林工程3万亩、退化林修复工程19.2万亩、封山育林工程0.5万亩。今年将有5110万元资金到位。“双重”项目是实施生态健康发展和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举措,开展后可以帮助林农解决栽种苗木、清理场地和病虫害防治等各种造林育林费用,大幅度提高林农的造林积极性;加快退化林分修复,促进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有效提高林分质量,增强森林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该项目属以工代赈项目,实施后可促进农民就近就业和增收,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为宽甸振兴发展创造有利条件。记者:曲丹凤07/28
- 丹东外贸企业“跨采会”上抢抓国际订单7月24日,由省商务厅主办的第十四届辽宁省跨国采购洽谈会(以下简称“跨采会”)在沈阳市东北大厦举办,我市34家企业参会。据了解,此次跨采会聚焦辽宁省雄厚产业基础,围绕优质工业产品和商品,以“政府搭平台,企业唱主角”为原则,邀请来自世界31个国家和地区的93位采购商、33位品牌商走进辽宁,与辽宁省500多家企业开展现场对接洽谈。市商务局组织日牵物流、华洋纺织等34家外贸企业参会,涵盖我市纺织服装、仪器仪表、特色农产品、智能制造等优势产业,通过会前配对、会中面对面洽谈、会后跟踪推进相结合的方式,与采购商建立联系,实现精准对接。对接会上,我市34家企业与56家外商精准配对,展开深入洽谈100余次,采购清单涉及机械设备、电子产品、纺织服装、农产品等门类,达成初步合作意向1000多万元。记者:王洪满07/28
- 抢订单 稳外贸 促增长1—6月份,丹东市外贸进出口85.1亿元,同比增长24.3%,高于全省增速22.9百分点,全省排名第三。今年以来,丹东市大力推动企业海外“抢单”。市商务局把支持企业拓市场、抓订单作为工作重中之重,专门制定了《丹东市海外抢单专项行动方案》,提高企业参展实效。组织丹东市70余家重点企业参加广交会、印尼汽配展、南非食品展、杜塞尔多夫铸造展等国际性重点展会,签订出口意向合同3亿多美元。组织11家优质纺织服装企业抱团参加德国慕尼黑户外用品展,短短3天的时间签订意向订单1亿多美元。此外,市商务局抓住当前对俄经贸合作的新机遇,邀请中国银行丹东分行举办对俄出口结算培训,组织丹东市30家企业积极对接俄罗斯市场,拓展对俄贸易。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加大稳外贸工作力度,促进外贸企业创新发展,市商务局大力支持龙头企业、有支撑带动作用的企业建设海外仓,进一步完善了企业国际营销体系。目前,国际营销网络主体增至13家,海外仓增至18个,分布国家从传统日韩市场延伸至欧洲、南美地区。同时,市商务局创新“基地+跨境电商”发展模式,举办首届“外贸转型升级基地+跨境电商”海外线上推广业务培训会,鼓励传统外贸企业运用跨境电商新模式拓展海外销售市场。打好服务外贸企业发展“组合拳”。市商务局邀请盛京银行、中国出口信保等金融机构,组织开展6场“政银企”对接会,为300多家企业讲解“辽贸贷”信用贷业务产品、出口信用保险等内容,帮助企业扩大经营规模、增强预期。同时,深入落实好新出台的稳外贸政策,帮助企业扩大进出口。此外,市商务局抢抓丹东港口岸开放获批新机遇,加快推进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及验收工作,南1#、南2#泊位率先通过验收,预计煤炭、矿石等货物吞吐量增至800万吨;紧盯辽宁省政府与海关总署签订的关地合作协议,推进直接进口周边国家互市商品试点政策落地丹东,拓宽东北亚五国进出口商品市场发展空间。下半年,市商务局将以更大力度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积极开拓多元化市场,不断深化贸易创新,推进外贸提质增效,保持高速增长。记者:王洪满07/28
- 【三年行动·首战之年】技能大赛展风采 “工匠精神”筑未来日前,市总工会与市人社局共同举办的丹东市第三届“振兴杯”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圆满结束。全市近40家制造业企业的149名技术能手参赛,角逐焊工、钳工、车工、电工和数控车工等赛项的“技术状元”,在切磋交流中成长进步,诠释“工匠精神”的时代内涵。近年来,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竞赛领域不断拓宽,先后举行了快递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匠心杯”餐饮烹饪行业职工技能大赛等多个市级大赛,丹东地区“4+6”产业近百家企业的上千名技术工人参赛,涵盖机械制造、餐饮烹饪、邮政快递等行业领域20多个工种,并向市直机关单位、公安、消防、金融、税务等行业延伸,举办公文写作、计算机应用等综合能力比赛,内涵不断丰富。今年以来,市总工会按照推进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要求,围绕服务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聚焦丹东重点产业发展和职工需求,精心设计赛事活动,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促练,激发了全市广大职工学技能、强本领的愿望和热情。同时,完善大赛活动激励机制,对每个赛项获得第1名的选手,符合条件的授予“丹东五一劳动奖章”,极大地调动了广大职工参赛积极性。优秀个人还被推荐参加省职工技能大赛。下一步,市总工会将继续加强对高技能人才队伍的培养和选拔,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把技能大赛与生产实际结合起来,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结合起来,引导广大技术工人走好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为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丹东实践贡献智慧和力量。记者/包芙蓉07/27
- 市公积金“网上大厅”扩容升级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切实提升住房公积金业务办理的便利度,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继网上服务大厅“个人”版和“单位”版上线运行后,“开发商”网上服务大厅也于今年正式启用。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优化,截至目前,开发商网上服务大厅已有注册用户20家,涉及30个开发项目,共受理贷款12笔,金额合计462万元。7月17日,记者登录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网站,点击“网上营业厅”,单位网上营业厅、开发商网上营业厅、个人网上营业厅三个网上办理公积金业务的“入口”一目了然。在开发商网上营业厅办理相关业务时,商品房公积金贷款申请人可先由售楼处工作人员通过开发商网厅将贷款申请人信息、房屋信息等初始资料进行初步审核,合格后录入住房公积金系统,提交至公积金中心进入正式初审程序。“公积金开发商网上服务大厅的上线,相当于将公积金服务大厅延伸到全市开发企业销售现场,缴存职工可以直接在售楼处提出贷款申请,开发企业经办人登录开发商网厅,根据操作页面内容提示即可完成公积金贷款线上申请。”市公积金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开发商网上营业厅的上线运行,有助于进一步提高住房公积金贷款的办理效率,为借款人减少贷款初审时间的同时,缩短开发商资金回笼时间,促进我市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平稳健康发展。为保证公积金开发商网上服务大厅推广工作的顺利进行,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采取先“吹风”、再培训、后监督的方式,先对有公积金贷款需求的楼盘进行初步摸底,联系各楼盘经办人,说明推广使用开发商网厅工作的意义,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其次,督促有公积金贷款需求的楼盘办理开发商网厅开户,同时对经办人开展贷款政策讲解、业务流程、网厅具体操作以及注意事项等业务培训,分发开发商网厅操作指南。此外,为确保培训效果,公积金中心工作人员还对各楼盘通过开发商网厅录入的第一笔贷款进行一对一指导,第一时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近年来,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网上业务大厅不断升级,业务办理种类持续拓展,切实将“减事项、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限”的要求做到实处。目前,在单位网上营业厅,缴存单位可办理单位汇缴、补缴、基数调整、缴存人登记、缴存人状态变更、单位基本信息变更、缴存人信息变更、单位信息查询、缴存人信息查询、结息等单位业务。特别是去年8月以来,新增多个公积金高频事项全程网办,其中,法人信息变更、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调整、单位账户注销、住房公积金补缴批量导入、同城转移、开具单位住房公积金缴存证明、暂存款明细查询、汇补缴分配业务均无需要件,无须审批,单位业务可实现“一条龙”线上办结,为广大缴存职工和企业提供了多元、优质、便捷的服务。记者:张丽娴07/27
- “速冻水果专列”化解出口难近日,大连海关所属大东港海关查验关员使用移动执法设备,对申报出口的一批速冻水果实施现场查验,合格后放行,这批装满20吨速冻水果的集装箱即将搭载货轮从大连港出发,驶往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口岸。大东港海关辖区有速冻水果出口企业9家,注册备案种植基地及果园55家,主要出口草莓、蓝莓、黄桃、软枣猕猴桃等,产品远销日、韩、印度尼西亚等21个国家和地区,是地方出口创汇支柱产业之一。2020年以来,辖区速冻水果出口量大幅下滑,企业面临库存积压、运费上涨等诸多贸易风险。“大东港海关立足推动辖区出口速冻水果行业发展,成立了‘速冻水果专列’出口促进专项行动小组,出台了速冻水果‘绿色通道’‘科长专线’‘头等舱服务’等出口便利化服务措施。”大东港海关核查二科科长张琳说。“疫情期间丢了不少客户,去年年底开始慢慢恢复了部分订单。这期间海关给予我们很多帮助,为了节约冷藏集装箱的租金,每次我们都是当天申报,当天申请验货,海关关员到我们工厂来回路程大概需要3个小时,查验合格后现场放行,从没耽误过发货,为我们大幅压缩了通关时长。”东港市益鹏食品有限公司品管部经理刘霞说。为帮助企业提升优质产品供给力,促进辖区速冻水果扩大出口,大东港海关专项行动小组还实现了“基地——工厂——出口”全流程指导。“海关工作人员面对面解答我们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关于水果种植基地注册备案程序、农残检测限量标准及破解国外技术贸易壁垒措施等方面的问题,‘进企送策’‘送教上门’,第一时间为我们答疑解惑。”东港市佳明食品有限公司生产厂长所薇说。据介绍,1至6月,大东港海关监管辖区企业出口速冻水果515批次,同比增长7%。记者:张瑞07/27
- 三年行动·首战之年 | 上半年全市开复工330个项目记者从市发改委获悉,今年全市计划实施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396个,总投资1164.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80.5亿元。截至7月3日,全市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已开复工330个,开复工率81.3%,年度计划投资247.4亿元。投资亿元以上项目已开复工194个,开复工率84%,年度计划投资200.4亿元。丹东华骏机床有限责任公司数控机床制造项目效果图位于凤城市经济开发区的丹东华骏机床有限责任公司数控机床制造项目建设现场,工程车辆往来穿梭,工人们正紧锣密鼓抓紧施工,以确保项目按期完成。“早日完工,早日投产!”丹东华骏机床有限责任公司数控机床制造项目负责人说道。金光辉鸿精密电子制造新建项目位于东港开发区大孤山园区的金光辉鸿精密电子制造新建项目现场,吊车挥舞着机械臂,一车车物料源源不断输入,繁忙有序。该项目2023年3月开始建设,预计在2024年10月完工,目前主体土建施工稳步推进,预计投产后可实现年生产能力10万吨。今年是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首战之年,上半年我市项目建设取得显著进展,一个个实打实的项目陆续开工,犹如一粒粒种子向下扎根、向上生长。辽宁五一八内燃机配件有限公司的全自动智能制造曲轴生产线在辽宁五一八内燃机配件有限公司的全自动智能制造曲轴生产线上,工人们在机器控制面板上设置好参数,轻点两下,机器便自动开始运转。AGV小车、机器人手臂、全自动在线检测仪……一系列自动化设备,将如镜面般光滑的曲轴成品包装成箱,发往客户。“可以说,随着质量要求加码,5年前生产的合格产品放在现在来看,恐怕要划为废品。”企业负责人介绍。辽宁五一八内燃机配件有限公司的全自动智能制造曲轴生产线2020年4月起,辽宁五一八内燃机配件有限公司先后投资1.5亿元,改造了60台(套)生产线,实现智能化、数字化融合,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今年,该公司再次投资约5亿元,建设大型曲轴墩锻生产线和生产车间。项目完成后,预计年新增产值3亿元,利税4000万元。瑞银科技双系统平板电脑研发生产基地、优纤科技尼龙56/66生物基材料生产等新兴产业项目开复工建设;凤城市城市更新改造、庙沟抽水蓄能电站、辽宁华电丹东金山二期等央企合作项目抓紧推进……一个个项目破土生长的背后,离不开全市上下持之以恒提供的优质服务。今年以来,市发改委将“项目专班、定期调度、领导包扶、督导检查”四项工作制度不折不扣地执行到位,按照“五个一”的要求筛选年度重点推进项目,重点协调解决制约项目建设的“瓶颈”问题,打造审批“绿色通道”,加快推动项目落地开工、建成投产。对全年计划实施的重点项目,专班、专人、逐项、逐月制定投资和实物工作量的“工程图”,强化要素保障。常态化举行项目集中开工、项目拉练、“政银保企”对接和主题招商引资等活动,高起点、高频次推动重点项目落地实施。下半年,我市将深入贯彻落实“项目年”工作总体要求,强化要素保障,破解项目建设难题,用项目建设打牢产业发展基础,确保全面振兴新突破首战告捷。记者/郑鑫07/26
- 第十四届辽宁省跨国采购洽谈会在沈举办,丹东企业达成合作意向1000余万元7月24日,第十四届辽宁省跨国采购洽谈会(以下简称“跨采会”)在沈阳市东北大厦举办,吸引31个国家客商参会。丹东外贸企业现场达成初步合作意向1000多万元。本次“跨采会”由辽宁省商务厅主办,邀请了来自31个国家和地区的93位采购商、33位品牌商走进辽宁,与我省500多家企业开展现场对接洽谈。丹东市商务局组织日牵物流、华洋纺织等34家外贸企业参会,涵盖纺织服装、仪器仪表、特色农产品、智能制造等优势产业,与来自韩国、日本、越南、科威特、也门等国家的56家外商精准配对,展开深入洽谈100余次,采购清单涉及机械设备、电子产品、纺织服装、农产品等门类,达成初步合作意向1000多万元。记者/王洪满07/26
- 聚焦“三莓”产业 谋求合作发展日前,市供销社考察团到毅都(沈阳)冷链物流发展有限公司开展调研洽谈,就丹东“三莓”产业谋求合作发展。毅都(沈阳)冷链物流发展有限公司旗下的沈阳冷鲜港东北冷链物流基地(东北冷鲜港),是集生鲜农副产品交易、冷链仓储物流服务、供应链金融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拥有国际、国内一流的冷链物流体系及规模化、信息化的配套设施,冷库面积35万平方米,冷库库容30万吨,交易面积20万平方米,是目前东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生鲜冷链物流中心。考察团一行实地参观了多功能交易中心、保税库、电商基地、冻品交易中心、精品交易厅、配送中心、加工中心等基地运营场所,详细听取了基地的区位优势、竞争优势、产业结构、运营模式、发展前景等方面的介绍。通过座谈交流,双方将以丹东“三莓”产业为切入点,在实现冷链物流闭环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并就毅都(沈阳)冷链物流发展有限公司参与丹东“三莓”冷链交易中心运营初步达成意向。记者:郑鑫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