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放丹东
- 城市宣传推介亮相辽宁省文化产业招商洽谈会6月8日,辽宁省文化产业招商洽谈会在深圳举行。丹东市委宣传部在会上进行丹东城市宣传推介。作为全省4个推介城市之一,丹东市紧紧围绕市委出台的《关于推动抗美援朝红色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立足“抗美援朝出征地”红色资源优势,精心制作播放了丹东文旅宣传片。会议期间,丹东市城市建设与文化旅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北京蓝海恒润科技有限公司现场签约,就我市《1950》沉浸式红色文旅演艺项目达成1.8亿元投资意向。丹东城市宣传推介主题鲜明、内涵丰富、形式新颖,现场反响热烈,得到省委宣传部的高度评价和各兄弟城市一致好评。此次宣传推介活动通过情景互动、现场演绎等方式,向参会广大客商宣传推介了丹东的文旅资源、区位优势、产业集群等,全方位展现“共游秀美山川、共品鲜美佳肴、共赏优美歌舞”的丹东“三美”独特文化魅力,讲好丹东故事,扩大城市知名度、提升城市影响力,吸引更多优秀文化企业走进丹东、了解丹东、投资丹东。06/12
- 音响巨头加码投资 城市彰显开放“磁吸力”近日,位于丹东边境经济合作区金泉工业园区的哈曼(中国)科技有限公司一个月前竣工的二期项目厂房投入使用,一条新引进的先进生产线开始运转,正在对汽车音响等产品进行测试验证。哈曼二期项目于2022年8月1日开工建设,总投资3000万元,占地面积2500平方米,建设内容包括一栋3层厂房及供水、供热、供电等配套工程,并组建3条先进的高、中、低音汽车扬声器生产线及3条辅助线体。目前,已有一条生产线处于测试验证阶段,其余生产线也正在陆续进厂安装调试,预计年底全部投入使用。届时,该项目可实现年新增销售收入6亿元,新增利润7800万元,新增税金2300万元,新增就业岗位500个。哈曼(中国)科技有限公司2010年落户丹东,当年投资、当年竣工、当年投产,总投资5000万美元,现拥有员工1600余人,业务覆盖汽车音响、专业音响以及世界顶级灯光品牌制造,主要服务欧美、亚洲等地区客户,包括宝马、奔驰、现代起亚、丰田等众多汽车品牌,同时为世界各地大型活动场所、歌剧院、电影院等提供专业音响设备。近年来,哈曼丹东不断追加投资,企业从单一生产线到如今的多条现代化生产线,年产值从几千万到如今的20亿元,销售额突破3亿美元,带动了我市电子信息产业、物流产业等一系列相关配套产业的良性运转。记者:刁庆峰06/12
- 合作区入选省级“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日前,辽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首批省级“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名单,丹东边境经济合作区管理委员会成功入选。据了解,“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是整合园区产业生态融合发展资源,部署5G精品网络,打造“5G+工业互联网”典型应用场景,培育打造“双千兆”应用示范产业园区。5G融合应用是促进经济社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的重要引擎。近年来,丹东边境经济合作区抢抓数字升级机遇,推动5G与工业互联网深度融合。各园区强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现有5G网络基站109个、5G+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2个,5G网络覆盖率达到97.35%以上,重点企业生产要素5G联网率91.21%。此外,园区还完善了5G和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等新型信息基础设施网络,搭建了智慧管控平台,实现智慧管理、智慧安全、智慧应用等功能。打造典型应用场景27个,加速特色产业根基和信息化、智慧化的融合,为域内工业企业的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提供了重要支撑。记者:刁庆峰06/09
- 深耕仪器仪表产业 推动工业经济实现新突破“依托一块智能燃气表,当厨房发生燃气泄漏时,燃气警报自动响起,燃气灶同时主动熄灭……”6月3日,在辽宁思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大厅里,工作人员现场给记者演示发生燃气泄露后智能燃气表的自动处理方式。“这套系统是我们刚刚推出的,核心就是依托一块智能燃气表。”工作人员解释,该智能燃气表项目,是以5G物联网智能燃气表为户内远程传输终端,实现对厨房内燃气报警器、智能灶具进行联动控制,以避免燃气泄露、爆燃事故的发生。安装这种燃气表后,居民可以通过手机绑定卡号,实现与燃气表的连接。燃气表还具有远程抄表、远程阀门控制、远程表具状态上报、自动阶梯计价等功能。目前这套系统已经在我市进行试点应用。在辽宁思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产品展厅里,几个小巧精致的产品格外引人注目。“可别小看这几个小东西,这是公司的专利产品之一——靓彩物联网超声波水表,其科技水平世界领先。”公司董事长郑孚介绍,从生产全国第一块IC卡燃气表开始,20多年来,思凯科技一直致力于物联网与大数据在公用事业领域的应用,主导研发并成功推广物联网模式智能燃气表、物联网智能水表、5G物联网超声波智能燃气表、5G物联网超声波智能水表等具有行业竞争力的代表性产品,率先在北京、上海等90多个城市的燃气公司、自来水公司实现规模化应用,在用表具达到800余万只。思凯科技的成功是丹东市仪器仪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记者走进汤池工业园区,丹东易斯特科技有限公司的中子发生器相关产品的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正在紧张建设中。该项目总建筑面积3.7万余平方米,总投资2亿余元,主要建设中子发生器研发产业化生产基地。“目前,项目施工人员正在加紧作业,争取在11月底建成投产运营。”易斯特科技副总工程师张伟说,该项目实现对中子活化水泥元素分析仪、中子活化煤质分析仪和中子活化烧结元素分析仪等产品的产业化生产,满足物质组成元素分析、石油测井、工业中子成像、毒品爆炸物检测等领域的具体应用需求。“项目达产后,将实现年产仪表75台套的生产能力,预计每年新增销售收入2.3亿元,新增利税7000余万元。”仪器仪表行业是推动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近年来,丹东市仪器仪表行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行业规模不断扩大。截至目前,丹东市现有仪器仪表企业359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7户,2022年底规上企业实现产值18.9亿元。今年1至4月,我市仪器仪表产业实现产值5.7亿元,同比增长30%。“一直以来,我市高度重视精密仪器仪表产业发展。”丹东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丹东仪器仪表工业产生于上世纪60年代初,曾诞生过全国第一台工业X射线探伤机、第一台X射线衍射仪,一直是我市具有特色的产业之一。经过50多年发展,我市仪器仪表产品已拥有4大类、11小类、100多个品种,涌现出东发集团、东方测控、思凯科技、奥龙射线、通博集团、百特仪器等一批骨干企业,拥有煤气表及卡表、工业射线、流量仪表、粒度仪等一批高水平产品,建立一批由院士专家学者组成的专业人才队伍,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产学研体系。目前,丹东仪器仪表产业已形成以辽宁(丹东)仪器仪表产业基地及江湾工业园区等周边园区为核心区,元宝、振安等周边城区为辅助区域的分布格局。产业主要由工业自动化仪表和控制系统类、科学测试仪器类、常用仪器仪表类、专用仪器仪表类等多个细分行业组成。2009年,辽宁(丹东)仪器仪表产业基地经省政府批准建立并被认定为省级重点产业基地;2018年,基地被国家工信部授予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辽宁丹东(测控仪器)。2021—2023年累计实施技术创新项目80项以上。下一步,丹东市将继续加大仪器仪表产业扶持力度,坚持“工业强市”理念不动摇,以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为统领,进一步推进产业结构优化,扩大工业有效投资,强化企业精准服务,将“百企百亿专项技改行动”逐渐引向深入,推动全市工业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实现新突破。记者:王洪满06/09
- 现代电子信息科技产业园建设正酣初夏时节,记者走进位于丹东边境经济合作区滨海大道附近的丹东现代电子信息科技产业园,多个项目正抢抓施工黄金期,建设进度不断刷新。产业园中的丹东瑞银科技有限公司双系统超安全平板电脑项目于今年3月开工,眼下工程主体已经封顶,预计8月交付使用。该项目建筑面积两万平方米,在建设办公楼、研发楼、生产厂房、宿舍、食堂及配套设施的同时,还将购置安保双系统平板电脑生产线4条、智能网络播放器生产线4条。达产后年销售收入将达到1.5亿元,预计税金达500万元,新增就业350人。同样位于现代电子信息科技产业园区的丹东东亚电线电缆有限公司电子专用线缆项目、东润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电子线束加工生产基地项目、丹东通博电器移动式流量计量产品生产项目的厂房主体已全部封顶,目前正在进行外墙保温、室内楼梯镶贴及装饰装修施工。现代电子信息科技产业园位于滨海大道与九龙路交会处,是丹东边境经济合作区继仪器仪表产业园、金泉工业园、江湾工业园、临港产业园之后规划的又一个现代工业园区。目前,园区已入驻7家科技企业,是丹东市重点打造的百亿级电子信息科技产业集群。产业园建成后,将承载电子信息、流量控制、汽车电子等领域多家链条式企业,强力推进电子信息产业的集群式发展。自去年开工建设后,现代电子信息科技产业园吹响了项目建设冲锋号。丹东边境经济合作区牢固树立“项目为王、投资至上、落地为大”的理念,严格落实“项目包保”“项目管家”制度,制定项目计划,倒排工期,分解任务,压实责任。同时,为保证质量和工期,区包保领导带领专班联合施工单位、现场管理人员加强巡视监督,全程盯紧工程进度和质量,协调解决施工过程中的各类堵点难点问题,全力做好项目服务保障,确保项目顺利推进,全力促进项目早达产、早达效。记者:刁庆峰06/08
- 辽宁丹东港两个泊位获批对外开放6月2日,由省口岸办、丹东市口岸办、大连海关、辽宁海事局、辽宁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等单位组成的验收组,完成了对丹东港已开放范围内涉外南1#、南2#泊位的验收,同意泊位正式对外开放启用。此次申请对外开放验收的两个泊位,均为5万吨级,计划于6月底前升级改造为10万吨级。两个泊位率先通过验收,拉开了丹东港开放建设及验收的帷幕,是丹东口岸营商环境优化的具体体现,为服务丹东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迈出了坚实一步,对推动丹东地区乃至东北东部开放型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记者:杨靖岫06/08
- 省级“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名单发布,丹东一地入选日前,辽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首批省级“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名单,丹东边境经济合作区管理委员会成功入选。5G融合应用,是促进经济社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的重要引擎。据了解,建设“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旨在整合园区产业生态融合发展资源,部署5G精品网络,打造“5G+工业互联网”典型应用场景,培育打造“双千兆”应用示范产业园区。近年来,合作区抢抓数字升级机遇,推动5G与工业互联网深度融合。各园区强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现有5G网络基站109个,5G网络覆盖率达到97.35%以上,重点企业生产要素5G联网率91.21%,5G+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2个。此外,园区还完善了5G和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等新型信息基础设施网络,搭建了智慧管控平台,开发智慧管理、智慧安全、智慧应用等功能,打造典型应用场景27个,为域内工业企业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提供了重要支撑,推动数字技术向制造业加速渗透、融合,园区数字化、信息化程度不断加深。合作区将以建设“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为基础,持续打造典型应用场景和应用示范标杆,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建成5G全连接工厂,推广“5G+工业互联网”终端产品,争创国家级“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记者/刁庆峰编辑/邹润06/07
- 进口商品落地加工产业园招商启动 推动互市贸易创新发展5月28日,丹东国门湾互市贸易区创新发展大会暨丹东港互市贸易区进口商品落地加工产业园招商启动仪式举行。活动由国门湾互市贸易区主办,邀请辽宁民营企业协会丹东分会、丹东朝鲜族联合会、丹东外贸协会、合作区企业家协会、丹东浙江商会代表,互贸区市场商户代表等百余人参加。此次活动以“丹东振兴双突破创新三联动”为主题,旨在助力丹东边境地区“富民兴边”建设,加快构建边民互贸发展新格局,做活国内外商品流动,拓宽东北亚五国进出口商品市场发展空间,建立长期、稳固、高效的互市贸易市场合作关系。据了解,丹东国门湾互贸区2015年5月经省政府批准设立,按照“政府主导、海关监管、市场化运作”的运营模式,建有东北亚互市贸易基地、线上线下平台、进口展示交易区、出口展示交易区及落地加工区。目前,互贸区拥有商铺1000余个,入驻商户2000多家。丹东港互市贸易区占地面积120亩,建设有海关监管查验、边民互市交易、互市商品展示、冷链仓储物流、行政综合服务等功能区域及配套设施,预计6月份建成,并具备验收条件。活动中,丹东海关、合作区、相关领域专家、学者以及互市贸易区运营方分别进行了政策解读和宣传推介。国门湾互市贸易区与银行、边民(合作社、互助组)、贸易公司、落地加工产业园、二级市场商家代表现场签约战略框架协议,并与中国科技五金城集团线上签约。同时,还与两家企业签署招商协议,寻求进一步加强合作,携手共赢,助力地方经济发展。记者:尹哲花06/06
- 点燃科技创新“新引擎”近年来,丹东边境经济合作区持续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紧盯科技创新和高端产品制造,引导和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落户于辽宁仪器仪表产业基地的丹东安顺微电子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半导体芯片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今年初,该公司紧盯某品牌手机核心配套产品的生产研发并获得订单,虽然一季度企业订单总量有所下降,但换来的是净利润的提升,以及材料、人力、能源消耗的降低。数据显示,安顺微电子今年第一季度比去年同期总产值增长19%,营业收入增长36%,利润总额增长194%。位于金泉工业区的丹东鸭绿江磨片有限公司,主要生产造纸磨片、人造板磨片及制药磨片,是国内最大的磨片专业生产企业。近几年,该公司先后与中国科学院金属材料研究所、清华大学、天津科技大学等国内著名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合作,成功研制新材料数十种,新产品千余种。前不久,该公司又对接中科院金属研究所李依依院士、李殿中博士,合作成立可视化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为丹东企业及科研单位提供金属材料检测服务,填补我市无金属材料检测中心的空白。同时,将增加磨浆机、造纸机整机系列产品等4条生产线,实现以先进的高科技国产化产品替代进口产品,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丹东新亚科技有限公司智能制造中试孵化产业园项目,总投资1.3亿元,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合作,以仪器仪表类产品为主要研发方向,打造集科技成果孵化、中试项目验证、产业本地转化于一体的中试孵化产业基地,加快新产品研发速度,打通科技创新“最后一公里”。丹东科亮电子有限公司紧紧围绕客户需求,制定创新发展规划及产品研发计划,产品正处于“构思一代、研发一代、储备一代、生产一代”的良性循环中。在科亮的研发中心里,技术创新人员达40余人,无线电技术、工业自动化控制、数字通讯等专业技术人员占员工总数的30%以上,产品研发投入占销售额的6%。该公司还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沈阳理工大学等高等院校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形成了以企业自主开发为主,产、学、研互动的独特技术创新体系。近日,省第二批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名单公布,位于丹东边境经济合作区的丹东浩元仪器有限公司、辽宁汉德科技有限公司等8家科技型企业入围。今年,合作区已有24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年度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名单,涉及电子信息、仪器仪表、医疗器械等先进制造领域,催生出一批依靠科技自立自强的生力军。丹东边境经济合作区积极支持企业转型升级,鼓励引导企业试水新模式、新业态,围绕软件和信息技术、数字化装备集成、系统解决方案、人工智能集成、上云上平台、工业互联网安全等8个领域结构转型,落实相关政策,坚持需求为基础,吸引一批院士专家与企业合作,目前建成工作站9家,其中院士专家工作站6家,积极引导人才、项目、成果、金融等各类创新要素靶向聚集。记者:刁庆峰06/06
- 丹东港口岸南1#、南2#泊位通过验收,同意对外开放!6月2日,由省口岸办、市口岸办、大连海关、辽宁海事局、省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等单位组成的验收组,完成了对丹东港口岸已开放范围内新建南1#、南2#泊位的验收,同意泊位正式对外开放启用。(资料图)验收组实地查看了丹东港口岸大东港区东沟一港池南1#、南2#泊位的口岸查验基础设施、现场执勤用房、视频监控等业务技术设施,并听取了丹东港口集团关于对新建泊位建设和使用情况的汇报。验收组认为,丹东港口岸已开放范围内新建南1#、南2#泊位符合《国家口岸查验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口岸查验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已建成,能够满足口岸查验工作需要,一致同意通过对外开放验收。(资料图)此次丹东港口岸南1#、南2#泊位率先通过验收,是丹东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具体举措,是丹东港口岸扩大开放建设工作中取得的初步工作成果,正式拉开丹东港口岸开放建设及验收序幕,对于提升口岸开放水平、丰富口岸功能、扩容口岸吞吐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助于打造更为通畅的物流节点,发挥东北东部最便捷出海口的区位优势和东北交通网络有利条件,推动煤炭、矿石等货物吞吐量稳步增长。(资料图)下一步,我市将加速口岸建设进度,稳步推进其余泊位的建设工作,压紧压实主体责任,推动各项工作落细落实,确保丹东港口岸在三年建设期内全面完成项目建设,实现丹东港口岸所有对外开放泊位应开尽开,为建设开放型城市提供强有力支撑。记者/王洪满编辑/邹润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