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开放丹东
开放丹东
  • 辽宁省丹东市:聚力优质项目 筑牢发展支撑
    开局决定全局,起势决定胜势。春节假期后上班第一天,丹东全市“项目年”暨专项工作表奖大会召开,擂响了确保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首战告捷的战鼓。今年,丹东市将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相关工作要求,以项目建设为主线,聚力“抓进度、促成果、有突破”的目标,以优质项目支撑高质量发展。按照“项目化、任务化、清单化”的要求,今年丹东市项目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全年实施重点项目600个以上;确保实施投资5000万元以上重大项目330个以上,力争实现400个的目标;全年谋划储备重点项目600个以上;确保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以上,力争实现增长20%的目标。截至目前,全市5000万元以上项目开复工63个,总投资23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51.8亿元。其中,新开工项目13个,总投资22.7亿元;续建项目50个,总投资210.2亿元。今年,丹东市将把百企百亿技改提升行动打造成拉动全市技改固投的主引擎,引导企业再实施100个迅速突破自身瓶颈、缓解产业痛点堵点的技术改造项目。截至目前,百企百亿技改提升行动共确定项目103个,总投资109.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5.6亿元。其中,重点支持总投资5亿元的凤城市宝鑫炭素有限公司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生产项目、总投资2亿元的丹东易斯特科技有限公司中子发生器相关产品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总投资1.5亿元的丹东华顺电子有限公司MEMS封装项目加快建设。围绕优化国有经济布局,抓紧组织央地合作项目深入对接。加快丹东市22个央地合作项目推进和实施,重点推进凤城市城市更新改造项目、庙沟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和金山热电二期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围绕能源安全保障能力提升,加快能源结构布局优化,推进总投资8亿元的庄河—丹东天然气管道项目抓紧实施,加快推动总投资100亿元的宽甸爱河抽水蓄能电站、总投资157亿元的东港8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取得有效进展。围绕“以港兴市”,推动一批重大项目加紧实施,扩大对外开放水平。支持总投资20亿元的东港市中心渔港建设项目、总投资13亿元的大东港疏港铁路项目、总投资1.85亿元的丹东港大东港区泊位改扩建工程、总投资1.27亿元的丹东港边民互市贸易区工程实施。围绕城市功能完善,补齐民生短板谋划推进项目。推进总投资6.45亿元的城市水源项目、总投资8.6亿元的城市供水改扩建一期项目和一批老旧小区改造及城市燃气等老化管道和设施更新改造工程尽快实施。围绕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加快服务业项目实施。充分挖掘红色旅游资源,加快总投资1亿元的东北亚边疆历史文化博物馆项目建设,支持总投资10.5亿元的孔雀时间小镇·红色旅游基地、总投资4亿元的安东老街大街区三期项目实施。围绕提升社会事业水平,支持2.5亿元的东软凤凰医养中心康养产业(首期)项目建设,推动总投资1.37亿元的中医院改扩建项目、总投资10.5亿元的医疗卫生综合楼、总投资1.5亿元的丹东市民文化艺术活动中心项目、总投资2.9亿元的市第一中学异地新建项目抓紧实施。为确保每个项目早建成、早投产,今年我市将继续落实重大项目建设保障机制,实行市县领导包保、专班推进,集中解决进展中的问题,在金融、土地、用工、审批、能耗等方面提供最优服务和最强保障,推动全市重点项目快建设、快投产、快达效,确保实现一季度“开门红”。
    02/20
  • 辽宁省丹东市:“薯光”照亮致富路
    “快进屋,尝尝俺家的烤地瓜!”春节期间,有村民来到家里拜年,那鹤会拿出自家种植的红薯来招待,并分享自己的“红薯经”。2017年,那鹤从深圳回到家乡丹东凤城市沙里寨镇厂甸村创业,通过土地流转,承包了村里600亩土地种植红薯。他学种植,学管理,找销路,在自己的“试验田”里总结种植经验,几年下来,取得了可观的收益。2021年村里换届选举,那鹤当选为广甸村支委会成员。“咱这儿的沙质土壤适合种地瓜,我想把我的种植经验和全村人分享,咱们共同致富。”在全村党员大会上,那鹤对村民们说。村党支部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方式扶持红薯产业。由那鹤牵头,从烟台农科院引进薯苗,按原价出售给农户,并进行种植指导。“土壤土质、起垄宽度、种植间距、植苗摆放、选肥施肥……种了一辈子地都不知道还有这么多讲究,听小鹤一讲,今年产量和质量都高了不少。”“合作社这么一搞,所有的难题,村里都能领着大伙儿解决。”村民们说。村里还建成了1000平方米的独立冷藏库,把农户种植的红薯全部回收,彻底解决保鲜时间短、销售压力大的难题。在产销融合上,合作社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电商进行市场直销。“起初我还不信,一个地瓜能种出什么名堂,现在我信了。”村民王涛说,“去年我种了50亩,亩产能达到2500公斤,按照两块钱一公斤的价格来算,整体下来也能卖个25万元,这回钱包是真的鼓起来了。”2022年,合作社红薯种植面积约200亩,带动13家农户参与种植,户均每亩增收3000元,全年收销红薯达35万公斤。想加入合作社的村民越来越多,今年广甸村的红薯种植面积预计扩大到300亩,产量有望达到50万公斤。“薯光”照亮了广甸村村民的致富路。
    02/17
  • 辽宁省丹东市:发展特色产业 趟出富民新路
    日前,记者来到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牛毛坞镇牛毛坞村,一排排温室大棚鳞次栉比,一条条村道干净整洁。“俺和俺媳妇两人都在这打工,俺媳妇挣的是固定工资,每个月5000块钱,俺是计件日工资,每天挣200块钱。”4组村民林晓军对记者说。在林晓军工作的明太鱼加工厂,一排一排松木架子一眼望不到头,上面挂满了一条条明太鱼。“这是我们去年新建的加工厂,明太鱼晾晒这块儿,每天大概有10多名男工干活儿,平均一个男工能赚到260到300块钱不等,预计4月份开始,我们还需要招40名工人进行深加工。”牛毛坞村党总支部书记孙景飞介绍,近些年,村里积极探索实现乡村产业兴旺新路径,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目前,园区共有117亩地,建了15栋暖棚,发展草莓、香菇、大樱桃等产业,明太鱼深加工也前景良好。村民忙了起来,收入多了起来,日子也越来越好。在草莓大棚里,村民们正在忙碌着。“俺媳妇儿负责领着工人摘果儿,梳理果儿,记账发货,俺就在这儿负责浇水施肥,卷卷大棚,干些零活儿,俺俩一天可以收入400块钱。”14组村民安运成说,如今村里很多人和他一样都在家门口打工,收入不错。孙景飞介绍,村里有草莓大棚12个,目前草莓正是上市高峰期,每天都发出好几车,销往全国各地。大樱桃正在梳果,每个大棚能产500公斤左右大樱桃,总共有7个大棚种植大樱桃,预计今年3月上市。记者从市乡村振兴局了解到,为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我市着力加强产业帮扶的带动作用,高度重视衔接补助资金使用和项目安排,及时调整思路,优化资金使用方向。持续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引导农户发展“五小产业”,促进村集体和农户稳定增收。据了解,去年宽甸投入各级衔接补助资金1.6亿元,实施巩固脱贫成果村集体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生产设施配套等项目208个,完善了生产设施建设,提高了产业组织化程度,促进村集体和农户稳定增收,提高内生发展动力。今年将继续做好项目前期谋划,基于本地资源禀赋、产业发展基础、市场需求,围绕增收、产业发展、补短板、乡村建设等,坚持自下而上、强化农民参与,充分吸取群众的意见,扎实做好项目可行性研究,高质量谋划设计一批项目,助力农民增收致富。
    02/16
  • 辽宁省丹东市:先签合同后种田 农户吃下“定心丸
    签合同确定保底价格,专车到田间地头现金收购。近年来,一些企业、协会和采购商通过与丹东市振安区九连城镇的农户发展订单式农业,让广大农户种植无压力,销售无顾虑,收益有保障,在提高种植户生产积极性的同时,进一步坚定了农户致富的信心。初春的九连城镇下尖村格外热闹。2月9日,听说村里要开“订单会”,村民高永兰和其他礼品瓜种植户一大早就赶来了。2022年,高永兰通过和北京的采购商签订0.7亩的订单,实现了1万多元的收入。尝到了甜头的高永兰,在这次“订单会”签下了3亩的订单协议。“在订单模式下发展农业,我可以一门心思专心种植。”高永兰高兴地对记者说。从育苗到销售全程无忧,让她特别放心。在与农户签订订单后,为保证礼品西瓜质量,采购商为礼品西瓜种植户提供产前、产后一条龙服务,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基础上,价格每公斤可以达到3.6元。和土地打了半辈子交道的下尖村村民王福财则表示,靠老经验增收已经没有了潜力,以往种田,种植时担心收成,收获时担心销路,一直劳心又劳神。现在,提前签好订单合同就少了很多烦恼,就等成熟了上门来收,省心很多。下尖村村干部肖凤鸣说,在下尖村党总支的引领下,一些企业、协会和采购商与下尖村70多户农户签订了200多亩礼品西瓜订单种植协议。除此之外,他们还与农户签订了水果萝卜订单种植协议。“眼下,这种‘先签合同后种田’的订单式农业逐渐在九连城镇流行开来。”九连城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其实所谓的订单式农业,就是改变先生产后销售的传统产销模式,由农户先同农产品购买者签订订单合同,再安排农产品生产,收获后由农产品购买者直接上门采购,通过以销定产稳定农产品价格,帮助农民抵御市场风险。近年来,为了破解农民跟风种植导致农产品销路不畅等难题,九连城镇采用“党组织+合作社、协会+农户”模式,通过党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引导支部合作社或协会会员企业、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农户抱团发展,党支部合作社或协会会员企业在党支部的引领下,提前与农户签订收购协议,订单农户按协议标准开展种植,最终由合作社或订单企业上门收购种植成品,助力农民稳定增收。在订单种植模式的推动下,九连城镇广大种植户纷纷加入到订单农业产业链上来,不仅解决了农民的销路问题,而且有价格保证,让农民吃上了“定心丸”。
    02/16
  • 辽宁省丹东市:提升服务效能 高效利企便民
    2月9日上午,我市某企业的吴先生带着材料来到市不动产登记大厅办理抵押业务,窗口工作人员郝贵明接待了他,在办理过程中,吴先生突然发现自己忘记带企业的营业执照材料,郝贵明对他说:“我们单位与省市县一体化平台对接,通过数据共享平台就能调取营业执照的电子证照,无需企业现场提供纸质版,您不用来回跑腿儿了。”经过半个多小时的办理,吴先生顺利办好相关业务。“感谢工作人员放弃午休时间,为我们耐心办理业务,让我们少了后顾之忧。”2月9日,办理好房照的刘先生夫妇对工作人员连声称赞。原来,当天12点40分,刘先生夫妇来到不动产登记大厅办理房照业务,当时正是午休时间,在得知他们赶时间坐火车去外地工作之后,中心窗口工作人员刘鹏为刘先生夫妇提供了延时服务,抓紧时间办理,确保刘先生夫妇准时出行。记者从市自然资源局了解到,多年来,我市全面落实“多审合一”“多证合一”改革任务,搭建“多规合一”业务协同平台。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与房产、税务、银行、公安等多个系统实现网上联办,初步建成“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平台,为市民提供“一站式”登记服务,实现所有不动产登记事项5日内办结,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5年来,累计办理各类不动产登记共计34.5万余件。亮眼的数据背后,是一项项有力的举措。去年以来,市不动产登记中心不断完善登记流程,压缩办件时限。登记部以“二审”制为抓手,减少办理材料收取,加快登记速度。去年1月份,抵押登记不再收取房屋土地价格评估报告或价格认定书,有效减少了企业和个人办理抵押权登记的时间和成本。去年3月份,将抵押权首次登记办理时限由3个工作日压缩至2个工作日,变更登记、更正登记及金融联办平台受理的抵押权首次登记均由3个工作日压缩至1个工作日,不动产登记不断提速。打造“党建+不动产登记”品牌。通过学习培训筑牢党组织战斗堡垒,进一步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执行“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制度。采取自学及集中学习等相结合的形式,重点开展不动产登记相关法律法规培训,推动不动产登记工作规范化。坚持党建业务深度融合,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工作,通过讲廉政党课、观看警示教育片、通报违纪违规案件、持续性自查自纠活动,向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顽疾开刀,警示党员干部以案为鉴,自警自省、严格律己。严格落实不动产登记“容缺受理”“首问负责”、“一次告知”制度,在办事大厅和网站公示办事流程、办事指南、收费标准、“综合受理窗口”“无差别受理窗口”等举措,达到办事流程简单易懂、提供材料清楚、收费标准公开,为老弱病残群众、军人等开通优先办理“绿色通道”并提供登门服务;为有需求企业、群众提供证书邮寄服务;采取实名制领号、增加办理窗口、干部值班巡检等方式,加强职工廉洁教育,提高服务企业群众效能。目前,已完成与“辽事通”手机APP对接,办件群众可在“辽事通”APP上在线查询不动产产权信息证明、不动产详细信息证明,并通过与省统一电子印章系统对接实现加盖不动产登记信息自助查询电子印章。通过辽宁省政务便民服务平台——辽事通APP,满足居民对不动产登记信息的查询需求。
    02/15
  • 辽宁省丹东市:实施富农新战略 激发农业新活力
    近年来,丹东市知识产权局坚持把农产品商标培育作为服务兴市富农的重点工作,以农产品商标为抓手,在培育地理标志产品上聚焦发力,科学规划、强化指导,丹东农产品商标工作呈现出勃勃生机。目前,全市已培育农产品商标2500余件,其中,驰名商标4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3件,地理标志产品3件。其中,“东港草莓”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成功注册,有力推动草莓产业化经营,极大地带动了东港市经济发展与农民增收,“东港草莓”连续多年被评估为全国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消费者欢迎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品牌价值326.91亿元。坚持把政府主导、政策支撑作为基本原则。我市明确把地理标志商标发展目标列入“十四五”期间县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东港市委、市政府支持和推动东港草莓产业发展,对东港草莓产业发展提出“建基地、强示范,重科研、强扶持,定标准、强监管,联电商、强品牌,育市场、强产业”的“五抓五强”发展新模式和“接棒百年产业,跨入百亿产值”的奋斗新目标。通过“区域公共品牌+企业产品商标”运作模式,借助“东港草莓”品牌影响力实现长远发展。市知识产权局将区域公共品牌商标与有发展前景的多个企业产品商标进行整合,按照“一个标准体系,多个经营主体和产品”的产业发展方式,引导农户统一使用“东港草莓”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先后通过建立院士工作站、草莓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东港草莓线上销售等方式,积极推动资源整合,不断促进草莓产业增效、草莓种植户增收。坚持把加强保护、依法维权作为重要保障。市知识产权局开展“知识产权亮剑护航”专项行动,加强“东港草莓”地理标志保护,全方位提高地理标志执法保护水平。东港市委、市政府出台《地理标志认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管理暂行办法》,建立了电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已下发二维码60万个,实现了农产品全程质量安全追溯。截至2021年,东港市草莓种植占地面积19.1万亩,占丹东草莓的77%;总产量30万吨,占丹东草莓的82.4%;鲜果产值达60亿元,带动近10万人就业。东港市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草莓生产和出口基地,被誉为“中国草莓第一县”。2022年“东港草莓”作为特供产品直供第24届冬奥会。下一步,市知识产权局将持续培育、壮大“东港草莓”农产品品牌,大力实施商品富农的提升行动,申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重点打造以“东港草莓”等为代表的一批区域公共品牌。持续开展地理标志维权行动,加大对重点商标专用权的保护力度,不断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水平。
    02/15
  • 辽宁省丹东宽甸经济开发区开足马力复工复产
    铆足干劲忙生产,开足马力赶订单。眼下,丹东宽甸经济开发区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春节假期结束后,开发区内各企业、项目陆续复工,全力冲刺首季开门红。走进丹东天天好食品有限公司,车间内一派繁忙景象,工人正紧张有序地包装各式各样的即食食品。“我们是正月初八复工复产,人员全部到岗,设备全部开机,力争实现开门红,预计全年产值比去年增长30%。”企业负责人郑成江说。丹东天天好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去年,企业扩建了5000平方米厂房,更新换代了一批先进设备,产能进一步提升。在丹东禾丰成三食品有限公司的肉鸡屠宰车间里,由荷兰进口的高端全自动分割生产线有序运转,1000余名工人在进行产品分级包装。“我们大年初四就全员到岗了,工人正忙着赶这个月要交付的产品订单。为保稳定、保生产,实现一季度开门红,公司春节前就调整了生产计划,开足马力,全力投入生产。”企业负责人于加洋说。禾丰公司是宽甸经济开发区农产品集聚区生产肉食鸡的集群龙头企业。入驻园区以来,企业在肉禽行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年屠宰肉鸡5000余万只。锚定高质量,跑出加速度。在青椅山产业园,手握大量国内外订单的辽宁威科特瑞阻燃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车间里,机械协作、车辆穿梭、马力全开,员工忙着赶订单。在城南产业园,总投资1.2亿元的中创铝业新型铝材加工项目全面复工,正在加紧安装和调试设备,预计2月中旬前期的两条生产线可实现投产,另外两条铝型材生产线将于今年8月进场;总投资1亿元的秋实食品深加工及冷链仓储项目一期工程已接近尾声,工人正在安装制冷设备,预计3月完成设备安装并开始试生产。连日来,宽甸经济开发区的工作人员深入一线,帮助企业解决难点、堵点问题,千方百计助力企业生产和项目开复工。截至目前,开发区企业复产率达78%,规模以上企业复产率达80%,其余企业将在正月内陆续复工复产。开发区今年的目标是聚力推进16个重点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9%,省级农产品加工集聚区主营收入增加10%、实现“七连增”,全年力争完成工业总产值70亿元。
    02/15
  • 辽宁省丹东市:锚定目标再起航
    “以改革和创新的精神扎实推进一批高质量项目,为凤城市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首战告捷提供项目支撑,确保‘活力、美丽、幸福新凤城’建设取得新成效、再上新台阶。”今年,凤城市计划实施5000万元以上项目63个,投资总额137.96亿元。其中,新建项目26个,投资总额57.36亿元;续建项目37个,投资总额80.6亿元。凤城市将重点抓好强化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在“抓进度、促成果、有突破”上狠下功夫,在项目招引、创新引领、实施进度、资金争取、保障服务上实现全面突破。全力推动项目建设,在形象进度效果上取得新突破。重点支持捷焓新材料、宝鑫炭素超高功率石墨电极、航天机械制造等项目加快实施,推动制造业加速向智能化、高端化、精品化、绿色化方向延伸。着力实施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老旧小区改造、桥梁工程、干线公路大中修工程等一批改善民生的重大项目,增强城市竞争力。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和政策导向,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市场经济规律、产业发展规律和生产力空间布局,专班专业深入谋划,在项目包装储备上取得新进展。全年谋划储备亿元以上项目50个以上,重点项目70个以上。围绕产业发展谋划一批含金量足、含绿量高、含新量多的产业项目;围绕基础设施补短板,谋划推进城市基础设施提升PPP项目;围绕公共服务能力提升,谋划推进一批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的大项目;抢抓央企合作契机,积极谋划一批结构优、层次高、规模大的高质量项目群。继续把开发区作为“工业强市”主阵地,全力支持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加大中央预算内资金、债券资金对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引进央企和社会资本支持开发区开发建设,推进开发区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园、智造产业园区等“园中园”建设。推动二龙科技产业园、九邦农贸物流等一批重点项目落地开工,全市新建工业项目入园率达到75%以上,开发区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两位数增长。牢固树立“招商引资是项目生命线”理念,全力推动招商引资,形成全市招商、全员招商、全年招商的良好局面。继续实施“一把手”工程,坚持以开发区为主体进行招商,有针对性地引进承接重点产业链、配套链,打造一批专业化、特色化产业基地,招引一批示范性项目签约落地。充分利用辽洽会、进博会、辽宁—珠三角招商周、辽宁—京津冀招商周、辽宁—长三角招商周等平台,围绕主导产业开展凤城籍企业家回凤城等主题活动,提高招引质量成效。把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有利契机,主动对接RCEP国际经贸规则,加大对日韩、欧美等重点国家和地区招商引资力度。
    02/15
  • 【聚焦项目年】技改赋能!合作区多家企业实现智能化“加速跑”
    新年伊始,辽宁五一八内燃机配件有限公司多条经过自动化技术升级改造后的全自动曲轴生产线投入使用。该生产线采用国际先进的英国兰迪斯数控曲轴磨床及新松行架机械手,新增了MES系统进行数据收集,能够实现产品的在线监测。在先进生产线的加持下,五一八内燃机配件有限公司正在赶制潍柴、玉柴、杭发等大客户订单,产品陆续发往山东、桂林、杭州等地,预计一季度产值将达到4亿多元。自2020年4月起,辽宁五一八内燃机配件有限公司先后投资1.5亿元,改造了60台(套)生产线,实现智能化、数字化融合,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2023年,该公司还将总投资约5亿元,建设大型曲轴墩锻生产线和生产车间。项目完成后,预计年新增产值3亿元,利税4000万元。辽宁五一八内燃机配件有限公司智能化改造场景,只是合作区工业企业通过技改提质增效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合作区坚持以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为牵引,以数字赋能产业、智慧赋能产业为手段,围绕汽车零部件、仪器仪表等主导产业,以数字化、智能化为目标,以技术改造项目助力企业提质增效,全面夯实产业基础,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位于合作区临港工业园区的和本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原来由20名工人控制操作的恒温车间,如今仅用4名工人便可完成操作。企业投资5000多万元与北京法那克公司合作对生产线进行自动化、半自动化改造,有效提升了核心竞争力。哈曼(中国)科技有限公司两年来改扩建多条生产线,尽管受到疫情影响,但企业产值和产品销售额连年实现新突破。2023年,公司计划完成3条生产线的组装投产,引进世界顶尖的自动化组装线体,预计新增年产值两亿美元,上缴税金7500万元人民币。位于金泉工业区的丹东百特仪器有限公司,自主研发能力很强,不断推陈出新。近年来,公司对在线激光粒度仪产品进行技术升级,增加在线实时动态实体检测功能,产品技术含量和品质向国际一流迈进。春节过后,合作区管委会统筹发改、经发、工信及科技支持政策,实施领导包扶、部门跟进,接续推进哈曼音响、五一八、孔雀表业、通博电器等重点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加快数字化、智能化升级转型,提升核心竞争力,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全市全面振兴新突破贡献力量。
    02/14
  • 辽宁省丹东市:“飞地”项目助力经济发展
    2月2日上午,在丹东市振安区楼房镇马家村,6座新建大棚通过施工验收,等办理完电力部门相关手续后就将投入使用。6座大棚中,有两座被马家村纳入村集体经济,另外4座则成为东城村村集体经济的一部分。“多亏了镇里的农业‘飞地’项目,让我们两个村都受益。”马家村党总支书记鲁乐说。事情要从2022年初说起。随着楼房镇库区移民工作的展开,为了解决库区移民生产生活问题,国家出台政策在生产上扶持相关村壮大村集体经济,如建立设施农业、新修道路等。楼房镇的蔬菜种植和小浆果产业发展得都很好,东城村想上项目需要建大棚,可村里筹划了好几次,也没规划出所需的设施农业用地。一方面是东城村有政策想上项目没有地,另一方面是马家村有地找不到投资方上项目。经过多次实地调研考察,参考工业发展相关模式,2022年2月14日,楼房镇出台《楼房镇农业“飞地”项目管理暂行办法》,专门解决设施农业用地受限、村级投资和上级专项无法落地,影响村集体经济收益问题,按照“各村共建共享设施农业飞地”布局,打造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增长极。马家村自然成为楼房镇飞地经济用地的试点村。“6座大棚共计35.75亩,我们选在村里原有的连片草莓大棚附近,也是经过综合考量后决定的。”鲁乐告诉记者,马家村原有的草莓种植产业,经过几年的打磨发展,规模从2019年的6座大棚,发展到现在的50座连片大棚,草莓种植技术、销售都已形成规模和体系。有了现成的经验,东城村在上项目时就能直接借鉴,少走弯路。暂行办法明确注明,“项目投资建设方扣除应付土地租金后取得的收益,由两村采取协商的原则进行分配。”为此,东城村将投资建设的两座大棚划到马家村村集体经济中。“我们村都想好了,每年9月到第二年5月种草莓,其他时间种蔬菜,按现在草莓的行情,村集体收入肯定能增加不少。”鲁乐笑着说。不仅如此,6座大棚落户马家村也为村民提供了打工的机会。鲁乐给记者算了笔账,大棚建成后,村民有7个月时间可以到大棚打工,加上土地流转的收入,人均年收入少说增加几千元。“我们两个村都选了这块地,也是着眼未来发展打算的。”鲁乐说,目前,楼房镇正在积极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区,马家村的草莓产业,加上附近的蓝莓种植基地、中药种植区,都在示范区范围内。镇里邀请了中国农业大学设计院的专家,对园区进行了规划设计。“未来如果这些都能实现,对于我们两个村来说都会形成村集体经济新的增长极。”鲁乐说。
    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