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丹东
- 600余人舞动优美旋律8月23日,第五届“绿叶对根的情意”辽宁省群众舞蹈展演丹东分会场展演,在鸭绿江畔和平广场拉开帷幕。此次活动由辽宁省文联、辽宁省舞蹈家协会主办,丹东市委宣传部、丹东市文联、丹东市舞蹈家协会承办,振安区文联、振兴区文联、元宝区文联协办。活动中,600余名广场舞爱好者组成的展演队伍,先后表演了由辽宁省舞蹈家协会推出的4个优秀作品和1个丹东本土原创作品。活动在舞蹈《梦在春天如愿》中拉开帷幕,《东北的冬东北的情》《我爱这蓝色的海洋》《阔步新时代》《请到丹东来》等舞蹈轮番登场。一段段欢快优美的旋律、一张张热情洋溢的笑脸、一支支活力四射的舞蹈……现场精彩纷呈、高潮迭起、掌声阵阵。活动开展以来,市文联组织市舞蹈家协会骨干会员,对我市群众舞蹈团队进行了专业辅导培训。本次展演集中展示了我市群众舞蹈艺术发展的最新成果,用优秀的舞蹈艺术作品和广泛的群众艺术实践礼赞新时代,展现了新时代丹东人民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记者:张怡媛08/26
- 铁路丹东站多举措应对强降雨保障旅客安全出行为有效应对连续强降雨天气,铁路丹东站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全力保障旅客出行安全。强化人员值守力量,专门组建了一支208人的预备防洪抢险队伍,分片包保管辖内4个车间及15个中间站,确保突发情况下应急响应。为避免旅客在湿滑环境中发生意外,车站在各进出站通道提前铺设防滑垫,安排工作人员贴心提醒旅客收好雨具。同时,加大候车区域保洁吸水作业频率,配合广播循环播放安全注意事项,让旅客出行更安心。加强对排水设备、电扶梯、站台显示屏、消防设施等设备设施的巡检频次,实时监控设备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置隐患。针对重点环节,车站实施精准保障。在重点时段、进站地道、电扶梯等关键位置增派工作人员,加大引导和帮扶力度,协助老幼病残孕等重点旅客安全出行。此外,应急物资储备充足,提前备好4台备用水泵、100袋沙袋等防汛物资,与地方食品供应单位建立联动机制,确保应急状况下的服务保障,为旅客营造安全、顺畅的出行环境。记者:景媛媛08/26
- 300名匹克球好手同场竞技8月23日,2025辽宁丹东“丹炭杯”匹克球巡回赛(CPC-100)在丹东市文化体育中心匹克球馆启幕。本次赛事吸引了来自湖北武汉、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通化和辽宁沈阳、大连等地近300名匹克球爱好者同场竞技。比赛设置公开组(19~65岁)男单、女单、男双、女双、混双及常青组(50~65岁)男双、混双共7个项目,赛程为期两天。赛事由丹东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主办,辽宁省网球协会大力支持,丹东市文化体育旅游发展服务中心、丹东市匹克球协会承办,辽宁丹炭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冠名赞助。本次比赛是我市本年度举办的第三场中国匹克球巡回赛事。后续,我市还将承办3场中国匹克球巡回赛CPC-600以下积分赛事,进一步扩大丹东“匹克球之城”影响力。记者:肖航08/26
- “学术追星”背后的丹东创新实践6天,3轮座谈会,10余场对接,这是中国科协2025年高层次人才国情考察团最近日程表的一部分。8月18日,与丹东市党政领导举行座谈会;21日,与丹东草莓种植企业、协会就我国草莓产业基本情况、问题与思考进行交流;21日,面对50余家丹东企业的创新需求、技术瓶颈,院士专家团队结合国际科技前沿与产业实践,逐一回应、精准献策。在这3轮关乎丹东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座谈会中,20余位院士专家通过实地考察、座谈交流等方式为丹东高质量发展科学谋划,一场场高端智力与地方产业的深度对话精彩上演。中国工程院院士郭东明建议欣时代生物公司与大连理工大学深度合作研发新产品;中国工程院院士毛新平主动提出与丹东汽车行业建立交流机制,助力材料强度与轻量化突破;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祥宝针对通博电器的树脂基复合材料难题提出合作方向;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研究员张运涛就丹东草莓新品种引进表态全力支持和配合……牢牢把握这次专家云集的难逢良机,最大限度吸取借鉴诸多业界泰斗的创新观点,充分对接专家及其团队所关联的创新成果、革新项目,丹东市从党委政府到龙头企业,再到产业协会,展开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学术追星”,超过500余名党政干部、企业负责人与专家或是其科研团队建立联系、对接需求乃至达成合作意向。市委主要领导表示:“这次院士专家国情考察丹东行,带来的不仅是产业、项目的互通合作,更是带动丹东广大干部、企业家观念更新、思维转换,积蓄了创新驱动发展的强大动能。”“这样集中与顶尖专家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太宝贵了!”孔雀表业执行总裁杨威难掩激动,长期困扰企业的高废品率工艺难题,在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宫声凯交流后已初步形成解决方案,并就后续进一步合作达成共识。让顶尖专家“来”,只是一个起点,让更多优质科技成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才是发展关键。这一点,丹东已有深厚积累。去年年底,受丹东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邀约,中国工程院院士朱蓓薇团队深入丹东多家食品企业开展调研,校地双方共同梳理科技成果126项、企业技术需求90项,促成多项产学研合作落地。今年,潘一山、毛景文等院士也相继偕团队走进丹东,为产业创新注入顶尖智慧。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振兴发展的战略支撑,紧紧围绕国家所需、丹东所长,借力高端“智库”加快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一年多来,丹东已邀请26位院士来丹,签订合作协议12项,转化科技成果24项,突破核心技术11项,新增产值超3亿元。记者:黄宝锋李曼08/26
- 900名轮滑爱好者鸭绿江畔“飞舞”8月23日,辽宁省第三届轮滑节暨边疆民族体育健身嘉年华活动在丹东启幕。本届轮滑节由省民族和宗教委、省体育局、丹东市人民政府主办,省体育总会、省轮滑运动协会、中共丹东市委统战部、丹东市民宗局、中共振安区委、振安区人民政府承办。 活动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民族团结+文体旅”融合发展,提高全民健身意识,普及轮滑运动,深入促进各族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让更多的全国各族群众走进丹东、了解丹东,领略中国最大最美边境城市的独特魅力。 轮滑节活动为期3天,主要包括短道速度轮滑、自由式轮滑、轮滑阻拦以及轮滑马拉松四个竞赛项目。场内,来自省内外多家轮滑俱乐部的900余名轮滑爱好者,你追我赶,奋勇争先;场外,30余家企业展出的60余种本地优质民族手工艺品和边疆特产,让广大市民和游客在观看赛事之余,品美食美味,体验非遗魅力。 活动期间,还举行了辽宁省“轮滑进校园互嵌促融合”筑基行动启动仪式,省体育基金会向振安区12所小学赠送了840套、价值100万元的轮滑装备及护具。 下一步,轮滑教学将率先纳入振安区小学体育课程体系,每周保证至少1课时专项教学时间。辽宁省轮滑运动协会将提供专业课程指导,帮助教师掌握基础滑行教学方法、安全防护规范及应急处置流程。王崇龙记者/刘海东于上茹王子宁编辑/邹润08/25
- 2025丹东市夏日消费季活动在元宝山公园开启8月23日,2025丹东市夏日消费季促消费活动暨“鸭绿江1950”首发式活动在元宝山公园盛大开启。本次活动由中共丹东市委、丹东市人民政府主办,市商务局、元宝区人民政府、华润雪花啤酒(丹东)有限公司承办。活动现场同步发放20万元惠民消费券。 作为丹东市深入贯彻扩大内需战略、释放餐饮消费潜力的重要举措,本次活动以“乐购丹东惠享美好”为主题,通过政企联动、全域互动,全方位打造集新品发布、商贸签约、文化展演、惠民消费于一体的综合性城市嘉年华,让广大市民和游客在品味醇香中感知丹东魅力。 火热开幕 18时,开场舞《一条大河》拉开开幕式帷幕。“鸭绿江1950”新品首发推介环节备受瞩目,现场品酒气氛热闹非凡。 顺利签约 皇朝酒店、玖鸿商贸、明珠酒店等6家企业采购签约仪式顺利举行,8位启动嘉宾共同摁下手印,启动仪式圆满完成。 激情表演 依托元宝山秀美风光设计的激光秀激情变幻,更有专业歌舞、乐队演出、歌手演唱及川剧变脸等文艺表演轮番上演,绚丽光影与现场欢呼声交织,现场气氛火爆。 啤酒免费畅饮 活动现场多个功能区特色各异,中心区域的鸭绿江1950啤酒墙及品鉴区,为广大市民提供新品免费畅饮。在享受美食与表演的同时,深度体验丹东本土啤酒品牌的独特魅力。 展销琳琅满目 舞台两侧的展位汇聚一诚一味、皇朝酒店等餐饮企业,光华酿造、月亮岛食品等名优地工产品,王吃吃酸奶等丹东首店,以及世诚门诊等非遗传承项目,集中进行展销。房地产展区通过展板展示、宣传册发放,方便市民同步了解优质房源信息。 此次活动市政府共发放20万元惠民消费券,助力打造“乐购丹东惠享美好”城市消费品牌。“品牌首发+惠民消费+文化体验”的模式,不仅为丹东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休闲、娱乐、购物的好去处,更进一步提升了城市消费品牌的影响力。记者/刘响文张怡媛图编辑/邹润08/25
- 少年儿童心向党,牵手护航伴成长近日,元宝区人民法院联合团区委、区教育局、九道街道共同开展“少年儿童心向党,牵手护航伴成长”主题开放日活动,通过沉浸式体验,感受法治威严与温度,凝聚家庭、学校、社会育人合力。在法官的引导下,孩子们与家长首先步入常规审判法庭,“零距离”感受司法的庄重与威严。在专题课堂的互动环节,孩子们面对模拟问题踊跃回答。现场还将反电信诈骗、拒绝校园暴力等现实法律问题融入“法律飞行棋”游戏,寓教于乐,向孩子们传授法律知识。活动尾声,孩子们与家长在《法治家庭承诺书》上共同签名,筑牢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法治屏障。记者:张尧08/25
- 全国Top100,丹东1馆强势上榜!国家文物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博物馆参观人数TOP100排行榜丹东1馆强势上榜08/22
- 这座城的平安背后,有他们彻夜未眠20日清晨5点,瓢泼大雨突袭丹东城区,低洼处积水迅速上涨,汛情悄然逼近。当市民如常推开家门,看到的是虽有雨水痕迹却依旧畅通的道路——这份安心,源于许多人未曾留意的彻夜守护。根据丹东市防指关于启动全市防汛Ⅲ级应急响应的要求,19日市公安局三级应急响应同步启动:全市公安机关集中备勤警力400余名,85台应急运兵车、12台清障车、4台装甲车整装待发,1200套救生设备、1000台对讲机、58部卫星电话全部发放至一线值勤备勤警力手中。17时,市公安局对400名备勤警力统一进行拉动演练,全体民警在10分钟内集合完毕,精神饱满,携带装备齐全,坚决确保随时拉得出、打得赢。同时,围绕全市28处低洼易积水路段,部署80名警力,开展驻守巡查,特别是在4处桥洞设置了观察哨,实时关注积水情况。当暴雨倾盆而下,这些准备化作了雨中的行动力。情指中心与交管指挥中心联动,巡查的警车24小时穿梭在雨幕中;28处低洼地段的值守民辅警早已到位,拉起警戒带,清理排水口的堵塞物,对着过往车辆挥手示意“慢点开!”清晨的城市渐渐苏醒,上班的车流、人群有序流动。没人刻意去问是谁守护了这份如常,但那些在雨水中忙碌的身影,那些提前部署的周密,那些应急响应的高效,共同为这座城市撑起了一片平安的天空。记者:刁庆峰郭潇08/22
- 昼夜奋战,筑牢干线公路防汛安全屏障自8月20日凌晨起,丹东地区遭遇新一轮强降雨袭击。市交通运输系统迅速行动、科学调度,各级公路养护单位全员在岗、昼夜坚守,全力保障普通干线公路安全畅通。结合天气预报信息,市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中心提前集结13支应急抢险队、117台机械设备,部署在凤城、宽甸等重点防汛区域,随时待命。为应对险情,全市公路养护部门严格执行“三雨巡查”机制和24小时值班制度,强化隐患排查。自19日夜间起,养护人员对浅基础桥梁、临水临崖路段、隧道出入口等高危点位开展不间断巡查。截至20日7时30分,共出动巡查人员927人次、车辆173台次,清理倒伏树木62棵。目前,全市各级交通运输部门继续保持高度警惕,加强重点路段和点位监测管控。一旦发生险情,将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确保快速响应、高效抢通,坚决守住干线公路防汛安全防线。记者:王俊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