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丹东
今日丹东
  • 辽宁丹东:市民乐享冰雪之乐
    进入冬季,丹东市不少市民参与冰雪运动,乐享冰雪运动的独特魅力。日前,记者在青年湖公园天然冰场看到一番热闹的场景。孩子们或三五成群,或在家长的陪同下滑冰车,感受冰雪带来的乐趣。滑冰运动爱好者穿着滑冰鞋,绕着冰场一圈圈滑行,在锻炼身体的同时,抒发冬季竞技体育的激情。还有一些青少年在学习滑冰,教练耐心指导孩子们滑冰技巧。虽然气温很低,但阻挡不住市民的健身热情,寒冷的冬日因此充满了勃勃生机。作者:吴琼
    12/12
  • 辽宁丹东市社保中心:“一个电话”解难题
    记者从丹东市人社局获悉,自11月以来,丹东市社保中心为民服务再升级,推出电话业务咨询、申报、办理、完结提醒的一条龙服务,通过“一个电话”解难题,用“非接触”方式提供精细化服务,积极为企业、群众纾困解难,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据了解,2020年以来,丹东市社保中心结合疫情形势,通过疫情防控“六个办”、社会保障智慧大厅自助办、全市通办等举措,确保了服务经办“不打烊”,服务群众“不打折”,各项服务举措走在全省前列。11月份以来,为有效缓解大厅人员聚集,丹东市社保中心以“服务为本,恪尽职守”为己任,创新理念,挖掘潜力,推出以电话“唱主角”的业务咨询和具体业务办理一条龙服务,即充分发挥通过电话办理业务的优势,专门在大厅窗口开设五部对外业务电话专线,选拔业务精、素质高、能力强的工作人员负责电话业务咨询和具体业务办理。信息中心负责人策划并亲自参与具体工作,调度指导与税务、人社、就业、银行等部门之间的横向联系,力求政策咨询解答清楚到位,业务办理及时精准。通过电话办理业务的企业经办人员和群众,可以通过电子邮件、QQ或微信等形式提供电子申报材料,电话咨询人员通过视频电话确认来电人身份,在接收到来电人申报的电子材料后通过人社快办平台系统进行受理,简单业务即办即回复,复杂业务即时受理,待业务办结后快办系统自动向来电人发送办结提醒短信,极大方便了群众。截至目前,该服务共接听电话8000余通,通过视频电话办理业务632笔。作者:王玉
    12/12
  • 辽宁丹东振安区法院:开展宪法日系列活动
    12月4日至10日是今年“宪法宣传周”。连日来,丹东市振安区人民法院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全面贯彻实施宪法”主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宪法日系列宣传活动。11月28日至12月8日,振安区法院组织干警通过“丹东司法行政在线”微信公众号,参与国家工作人员法律知识考试。干警通过考试进一步领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核心要义,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振安区法院还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今日头条、官网等媒体平台,积极转发“12·4”国家宪法日、宪法知识科普宣传文章,引导群众尊崇宪法、学习宪法,增强法治观念,进一步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共建法治社会。作者:张丽娴
    12/12
  • 辽宁丹东天桥沟滑雪场:全面开启造雪模式
    滑雪季即将来临,连日来,位于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双山子镇境内的天桥沟滑雪场,全面开启造雪模式。“2022-2023辽宁冬季体育旅游启动暨丹东天桥沟冬季旅游季”相关活动进入倒计时,天桥沟滑雪场也在全力推进造雪进度。轰隆隆的造雪机,营造出漫山遍野雪花飞舞的唯美景观。纷飞的白雪将雪道覆盖,满目的白色与蓝天相映,令人心旷神怡。造雪机轰鸣声在崇山峻岭间回荡,承载着滑行于林海雾凇之间、飞行于高山雪原之上滑雪爱好者们的欢乐与浪漫。天桥沟滑雪场地处北纬41度“世界黄金滑雪带”,与滑雪胜地阿尔卑斯山处于同一纬度。天桥沟滑雪场降雪量充沛,自然粉雪资源十分丰富。长白山老岭支脉的森林资源,赋予天桥沟滑雪场穿梭丛林的神秘感。较长的日照时间,形成了独特的冬日暖阳小气候。在北京冬奥会雪季,天桥沟滑雪场被评为全国首批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是全省唯一获此殊荣的滑雪场。这里冬季雪季长达110天,冬季平均温度为零下5至零上4摄氏度,有效规避寒风的同时也保护了雪场雪质的蓬松度,让滑雪者能更好地享受滑雪体验。作者:刘海东张晓强
    12/12
  • 【科普】一图科普老年人疫苗接种与科学防疫
    12/09
  • 【快看】支持居民换购住房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来啦!
    12/09
  • 收藏!动态图教你get新冠抗原自测法
    12/09
  • 辽宁丹东:打造诉源治理“丹东模式”
    今年以来,丹东两级法院认真落实省委和省法院关于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的各项部署,加快推进一站式多元纠纷解决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强化多元解纷与诉讼服务集成效应、辐射效应、联动效应,一站式多元纠纷解决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的“丹东模式”日臻完善。为更加有力地服务党委和政府工作大局、服务人民群众、服务社会治理和审判执行,近年来,丹东两级法院主动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要求,聚焦“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两项重点任务,加强“一站式”建设顶层设计,制度体系、平台体系、应用体系、管理体系同步建设,多元解纷、诉讼服务和参与社会治理融合发展。拥有诉讼服务指引、诉前调解立案登记等多项功能,提供网上立案、自助立案、跨域立案、送达、保全、鉴定等一站式诉讼服务……2020年,丹东市中级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正式启用,两年多来,丹东中院坚持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理念,不断细化便民服务举措,合理布局窗口职能,优化营商服务环境,将“线下”与“云端”相结合,开通“丹东中院诉服中心”微信服务号,进一步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溯源治理既要求找到矛盾的源头,也要剖析风险演化的因素,着力建立预防机制,将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丹东两级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着力做实源头减量工程,不断释放源头预防化解纠纷效能。构建两级法院一体抓的组织体系,组织两级法院成立狠抓调解化访强化源头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市中院统一制定任务清单,挂图作战,有力保障机制建设落地落实。统一组织全市法院诉前专职调解员选聘工作。在市司法局的大力支持下,7月2日,丹东中院联合丹东市司法局共同发布公开选聘专职调解员的公告。7月8日,全市法院邀请本地司法局相关工作人员采取线上或线下面试方式共同完成了诉前特邀调解员面试工作,全地区共实际招聘诉前特邀调解员57人,已陆续上岗开展工作。细化案件流转机制。丹东中院创新建立“专业化审判+繁简分流+轮案填充”相结合的案件流转机制,构建“调解+速裁”一体化流转机制,实现案件诉调对接、繁简分流,实现诉前多元化解与案件审理提质增效相结合,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依托各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建设诉前调解工作室,努力形成诉前调解的最强工作规范和源头化访的最佳工作效果。联合社区成立“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暨诉源治理工作站,全力打造无讼社区。作者:张丽娴
    12/09
  • 辽宁丹东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不见面”“零跑腿”服务企业群众
    连日来,丹东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认真落实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借助各项“不见面”服务举措,多渠道稳步推进线上业务开展,努力实现疫情防控和服务群众“两手抓、两不误”。为确保疫情防控期间相关公积金业务正常开展,丹东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畅通多种线上业务办理模式,大力推行“线上办、掌上办”,延伸银行代办网点,加强柜面业务分流,切实降低人员聚集带来的传播风险,确保疫情期间安全有保障、服务不减质。第一时间安排网络、安全、应用等专业技术人员,多措并举保障市住房公积金网上服务安全稳定运行,切实织密网络安全防护网。积极开展线上服务,通过网厅、手机APP等服务渠道,实现线上服务7×24小时不打烊,方便广大缴存职工“随时办”“指尖办”,足不出户即可办理业务。据了解,随着丹东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网上业务范围进一步扩大,当前,单位汇缴、补缴、同城转移等共16项高频业务事项已实现线上网厅办理;个人信息查询、离职退休、提前还款、对冲还贷协议签订或解约等十余项个人业务也可通过手机APP一键办结,“不见面,零跑腿”的线上服务模式逐步完善。作者:张丽娴
    12/09
  • 辽宁丹东:“冰激凌萝卜”种植成功
    近日,在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步达远镇步达远村五组大棚内,呈现一派繁忙丰收的喜人景象,几名村民正在劳作,一垄垄刚出土的紫红色“冰激凌萝卜”铺满田埂。“‘冰激凌萝卜’是近年很受市场欢迎的萝卜新品种,鲜红的外观、白里透红的肉质、甜而不辣的口感深受喜爱。去年我村在外地调研市场时发现了这个品种,通过省农科院专家们的帮助种植成功。”步达远镇步达远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包德军介绍,目前,“冰激凌萝卜”进入了采收的最佳时机,口感也达到了最好。“冰激凌萝卜”外皮紫红色、口感较脆,吃起来像水果,营养价值丰富,含有胡萝卜素、花青素、膳食纤维、植物蛋白等。因其糖分含量足,故美其名曰“冰激凌”。步达远村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等特点十分有利于萝卜糖分积累,而稳定的气候和干燥的空气也可以避免众多病虫害问题。三个大棚经过70多天的培育,“冰激凌萝卜”长成了。“今年试种了四亩‘冰激凌萝卜’,能产15000斤左右,市场反响很好。我们的萝卜全程绿色种植,人工除草,施天然农家肥,自然成熟,就是为了让消费者吃得放心。”包德军说,“冰激凌萝卜”是萝卜中的“奢侈品”,目前价格是10元一公斤,主要发往沿海城市的大型商超和果蔬精品店。作者:王子宁周广庆
    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