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丹东
今日丹东
  • 辽宁丹东:社会关爱温暖一线防疫人员
    一顿顿热乎乎的可口饭菜,一件件新赶制的防护服,一箱箱面包、泡面、矿泉水……近段时间,在辽宁省丹东市,不断有爱心暖流涌到疫情防控一线,给严寒中坚守岗位的工作人员带去了别样温暖。春节前后,丹东高速公路出入口车流陡增,在卡点进行排查登记的防疫人员需要昼夜坚守。在元宝区金山大街经营饭店的一对夫妻决定免费为防疫人员送去可口的午饭和晚饭。红烧肉、笨鸡炖蘑菇、油焖大虾、烤鱼……一天两顿饭换着花样做,第一时间送达。吃上热乎的“硬菜”,在卡点坚守的防疫人员既惊喜又感动。夫妻俩不肯留下姓名,只是微笑地看着大家津津有味地吃着,一脸的成就感。“防疫人员用自己的辛劳守护市民健康,我们俩就是想用力所能及的方式,回馈他们的默默付出,表达敬意。”憨厚的丈夫说。元宝区七道街道的一线防疫人员,也被温暖着。前几天,一家服装加工企业的负责人专门来到七道街道办事处,送上了一批防护服和防疫物资。企业负责人一边从车上搬东西一边说,疫情防控一线的工作人员是为保障大家的生命安全在奋战,特别令人敬佩,自己就想以这种方式表达一下谢意,企业能在疫情防控中贡献一份力量,备感光荣。防疫情,有温情,惊喜和温暖还在传递。一段时间以来,不少爱心人士先后赶到丹东高速公路出入口,为奋战在防疫一线的工作人员送上方便面、面包、矿泉水等物品。大家的心意是一致的:广大一线防疫工作人员为保障群众生命健康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有机会为他们做些什么,是一种感恩回馈,更是一种荣幸。编辑:邹润陶嘉悦
    02/24
  • 丹东市总工会:帮到点子上 扶到关键处
    “过去的一年,要感谢的人很多,尤其是工会‘娘家人’。”近日,丹东市国资化学纤维有限公司职工侯某对记者说。2022年春节过后,她开始梳理一年来的工作生活感悟,而工会,始终是流淌在她心间的一股暖流。“在2021年年初时,侯某实际上并不符合困难职工的标准。”丹东市总工会权益保障部部长那娜告诉记者,去年,按照全总、省总出台的相关政策文件,一些游离于困难职工边缘的职工很难得到工会的帮扶,但这些职工在生活上又确确实实存在困难。“我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那娜说。要改变眼前的窘境,唯有从制度上着手,从源头上制定新的帮扶举措,让工会的温暖惠及更多需要帮助的职工。2021年4月,丹东市总印发《丹东市工会送温暖一二类对象的补充说明》(以下简称《说明》)。《说明》的出台,解决了职工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生活困难,将送温暖资金全部用在刀刃上。2021年,丹东市总工会发放一二类送温暖资金9.71万元,慰问52人。通过省总“工会进万企”主题调研走访慰问活动载体,为两名送温暖一二类困难职工送去2000元慰问金。对于丹东市总工会而言,执行上级工会文件政策是其职责,但发挥本身的能动性,从源头上细化文件政策,制定更符合当地特点的具体举措,则体现了一个地级工会服务职工的主动性。以帮扶困难职工工作为例,2021年,丹东市总工会新制定并出台了包括《关于进一步做好丹东市工会困难职工脱困退出工作的通知》《困难职工审核档案底稿》等5份指导性政策文件。看似枯燥专业的文件细则,却是市总工会全体干部职工智慧和汗水的结晶。那娜介绍,例如省总文件规定要进行职工脱困解困回头看工作,但怎么回头看?衡量标准是什么?以什么样的频率回头看?这都是需要地方工会根据自身情况来细致挖掘的工作,类似这样的问题也都详实地列在这5份文件当中。“工作再扎实一些,细致一些,职工得到的温暖便多一些。”那娜说。编辑:邹润陶嘉悦
    02/24
  • 辽宁丹东白旗镇:倡导绿色文明新风
    今年元宵节期间,凤城市白旗镇对辖区内重点部位和林区进行全天候巡逻、排查,号召群众摒弃上坟烧纸等传统祭祀方式,倡导上坟压纸、植树、送花等文明祭祀方式。该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还组织志愿者开展了文艺汇演、慰问孤寡老人等一系列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为建设“绿色文明”白旗镇贡献力量。近年来,白旗镇以“村屯文化小广场,文明实践大舞台”为载体,发挥乡镇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和市直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作用,积极推进移风易俗,倡导绿色新风,营造安全环保、文明和谐的祭扫环境,助推文明城市创建。白旗镇在全镇区域内开展文明祭祀、禁鞭禁炮专项宣传整治行动,各村通过微信群、警示牌、宣传标语、宣传车等广泛开展宣传,引导群众自觉遵守相关规定。为夯实精神文明建设基础,白旗镇结合各村实际,制定出台了精神文明建设规划,并把任务层层分解,明确职责,定期召开工作会议推进落实。各村根据本村实际制定《村民公约》,从制度上移风易俗,引导村民弘扬传统美德,树立文明新风。编辑:邹润陶嘉悦
    02/24
  • 辽宁东港市:大喇叭助力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米”
    “倡导文明祭祀,预防森林火灾”“加强疫情防控,严防疫情输入”……每天清晨,辽宁省东港市龙王庙镇8个村的大喇叭就会同时响起,就近期辖区重点工作和相关政策进行广播宣传,助力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米”。春节过后,是全年开好局、起好步的关键时期。东港市龙王庙镇将大喇叭宣传作为推进工作落实的重要载体,围绕文明祭祀、秸秆禁烧、疫情防控、渔船管控等市委市政府核心工作,每天至少进行两次广播,让群众不出家门就能了解当前工作重点和最新政策,引导群众提高思想意识,支持、配合党委、政府完成各项任务。近年来,龙王庙镇坚持发挥大喇叭宣传覆盖面广、传播效率快优势,围绕相关中心工作、模范事迹和各项政策,以村民喜欢听、听得懂、听了有用的方式进行广播宣传,提升群众道德文明素养,改善村风民风,增强党群向心力凝聚力。目前,大喇叭已成为全镇推进各项工作的有力帮手。“全镇将常态化做好大喇叭宣传,向广大党员群众讲党史、讲振兴、讲和谐,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使党的方针政策‘声’入人心,培育乡风文明,助力乡村振兴。”龙王庙镇相关负责人表示。编辑:邹润陶嘉悦
    02/24
  • 辽宁丹东:三个项目获省科技进步奖
    2月21日,全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沈阳召开,丹东市3个项目获2020年度省科技进步奖。这三个项目分别是:丹东海关参与的《食源性高致癌微生物基因扩散检测技术及标准化应用》,丹东优耐特纺织品有限公司和辽宁恒星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参与的《超强防雨面料关键技术及产业化》,丹东奥龙射线仪器集团有限公司完成的《工业CT无损检测系统》项目。编辑:邹润陶嘉悦
    02/24
  • 辽宁丹东:以项目为王理念 推进自然资源工作
    2月22日从2022年丹东市自然资源工作会议上了解到,全市自然资源系统将以全方位服务项目为中心,做好发展要素保障和营商环境保障,助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市自然资源系统将坚持项目为王理念,科学、高效配置土地要素。聚焦国家、省、市重点项目,发挥要素保障作用,保证重点项目落地实施,有效配置资源,土地、规划指标精准为全市重大项目配置和使用;科学谋划并严格落实土地收储计划和土地供应计划,坚持“房住不炒”定位,保持住宅用地科学有效供应,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精心组织2022年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编制工作;进一步优化土地出让机制,探索调整城市区土地出让收益分配体制;稳步推进工业园区用地“带方案”挂牌试点;持续推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加快化解“两块地”闲置资产,大力盘活存量土地。进一步巩固营商环境巡察成果,以“办事方便”为目标,主动化解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最迫切的“不能办证”问题,跟踪调度“不能办证”问题台账,实行销号管理,确保“不能办证”问题得到妥善解决。提升不动产登记窗口服务质量,以“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建设为重点,主动化解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进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做好先行先试的开路先锋。开展自然资源确权登记,重点推进河流和自然保护区确权登记。开展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试点,按照国家统一部署,编制市级实施方案和自然资源委托代理清单,探索委托代理机制,重点研究海洋资源所有权委托代理模式。编辑:邹润陶嘉悦
    02/24
  • 辽宁东港市客运站“小燕子星级服务班”在线直播让客运服务零距离
    2月21日,记者在某网络直播平台看到,东港市客运站“小燕子星级服务班”的问事员正在客运站进行现场直播。直播间内,群众接连提出问题,问事员一一耐心解答。东港市客运站将工作“搬上”直播平台,不仅展示现场工作情况,还通过网络实时答疑解惑,实现客运服务零距离。“该举措更能拉近站方与旅客的距离,旅客诉求可以第一时间在线上得到答复。同时,旅客还可以通过直播间更加直观地了解客运站工作流程,站方也能通过展示客运站的服务状态激发站务人员工作效能,更好地提升企业窗口文明形象。”东港市客运站负责人介绍。小燕子星级服务班抓住“春运”这一时机,开通网络直播服务项目。一部手机、一支麦克风连接八方旅客,问事员秒变网络主播。旅客可通过抖音视频软件搜索东港市客运站小燕子星级服务班进入直播间,在线咨询。同时,大量与旅客出行息息相关的内容,也会在直播间里发布。直播功能推出后,受到广大网友的好评,网友们都觉得客运站站务服务衍生到网络,跟上了时代步伐。镜头前温馨忙碌的工作场景,加上主播热情服务的形象,得到网友纷纷关注和点赞。据了解,此项服务是小燕子星级服务班在原有的爱心帮扶、医疗救助、宝宝托管等10项服务举措上,依托“互联网+”推出的一项特色服务,实现服务项目亲情化、服务内容鲜明化,推动服务产业升级。客运站通过直播服务,不仅是对企业形象的一次展示,还能收集更多关于服务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更快提升服务品质。今后,直播功能还将覆盖党员示范岗、志愿者服务等活动中,让更多网友看到客运站的新风采、新面貌、新变化。编辑:邹润陶嘉悦
    02/23
  • 辽宁丹东:社会组织签署自律诚信承诺书
    2月18日从丹东市民政局获悉,结合市级社会组织2021年度检查工作启动,丹东市民政局组织新成立的9家社会组织法定代表人签署《社会组织诚信自律承诺书》。截至目前,全市308家社会组织签署了承诺书。《社会组织诚信自律承诺书》从恪守非营利原则、做好信息人公开、坚持诚信服务等12个方面,约束在丹东市民政局登记的社会组织,不断加强诚信自律和规范化建设,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在年检、抽查、专项检查等管理服务工作中,市民政局将承诺书作为重要检查内容,对违反者将予以严肃处理。同时,建立社会组织“红黑名单”及其管理制度,健全会员企业信用档案,着力营造“诚信受表扬、失信受惩戒”的良好环境。编辑:邹润陶嘉悦
    02/23
  • 辽宁丹东:开通社会救助网上办
    2月21日记者获悉,为方便困难群众申办社会救助,辽宁丹东市民政局依托“辽事通”APP,正式开通社会救助业务网上申办服务。困难群众足不出户即可申请救助,了解申办进度,查看救助详情,实现群众“少跑腿”,数据“多跑路”,申请救助“触手可及”。社会救助网上办理是丹东市民政部门推进“互联网+”重点工作之一,也是疫情防控期间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增强救助服务供给能力的有力举措。丹东市困难群众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申请社会救助,只需三步:第一步,打开手机等移动终端下载“辽事通”APP,按照操作指示完成身份注册;第二步,注册成功后,点击主页下面的办事页面;第三步,点击社会救助,填报相关信息提交申请,即完成网上申请环节操作。编辑:邹润陶嘉悦
    02/23
  • 辽宁丹东市总工会:抢先抓早推进重点工作
    丹东市总工会以“聚焦项目比晒亮点服务为先争创一流”为主题,于日前举办重点工作项目展评会。会上,丹东市总工会各部室采取PPT、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全面展示2022年丹东市总工会职工思想引领、推动产业工人改革、促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提升职工生活品质、健全完善劳动争议调裁对接工作机制、关心关爱女职工等下一步重点工作,力促全体工会干部在实干中显身手、见真章,在发展中抢先机、赢主动。会议提出,全市各级工会要对标先进,在服务振兴发展、服务职工群众中实现自我超越、自我成长。要注重实践,实事求是,深入企业一线,以“娘家人”“唠家常”的方式了解企业职工群众面临的难题。要加强党性锻炼,克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在深入基层、服务群众中锚定目标,补齐短板,将工会领域的资源、组织、资金、干部等优势整合起来,充分发挥作用。要明确目标、闭环推进,促进成果转化。推动重点工作助力开放型城市、创新型城市、幸福宜居城市建设,有效发挥工会组织作用,提升职工生活品质。要在实践中跟踪反馈、修正调整,确保将工作目标和举措有效转化为服务振兴发展、服务职工群众的生动实践。编辑:邹润陶嘉悦
    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