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丹东
人文丹东
  • 2023年度“辽宁好人”丹东9人当选
    省委宣传部、省精神文明办组织开展的2023年度“辽宁好人”推选活动日前落下帷幕,丹东9人光荣上榜。本次获评的“辽宁好人”中,有献身公益事业、团队捐赠总金额累计120万元的苏娅丽,有精神病患的暖心守护人曲凌云,有海岛上的“光明卫士”杨栋,有高墙内的“特殊园丁”陈云颖,有二十年如一日照料公婆与大伯哥一家的姜春荣……他们用爱心、耐心与热心深刻诠释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是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典型性、示范性强的先进人物,推动了全社会见贤思齐、崇尚英雄、争当先锋。记者:赵硕
    05/17
  • 异地购房有顾虑 暖心服务解民忧
    “我和女儿纠结了一周的问题,几个电话就解决了,不动产登记中心工作人员细致周到的服务让我们很感动。”5月14日,市民田玉鹏对丹东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工作人员热情周到的服务表示感谢。田玉鹏的女儿为北京户口,最近打算来丹购房,5月7日,田玉鹏给市不动产登记中心打电话咨询异地购房事宜,工作人员详尽告知所需申请材料以及办理流程。田玉鹏担心卖房人手续不全或手续不合规,工作人员表示,可让卖房人提供产权证号,不动产登记中心了解房屋性质后,再一次性告知买卖双方各需提交哪些材料。随后,工作人员又主动叮嘱,如要办理房屋产权单独所有,需夫妻双方同时到场,如果一方不能到不动产登记中心现场申请,可在其所在地的公证处办理委托公证。田玉鹏同女儿沟通后,又向市不动产登记中心打了两次电话,工作人员有问必答。“让市民满意,就是我们工作的宗旨和动力。”市不动产登记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多年来,中心坚持党建引领,打造“党建+不动产登记”品牌,形成跨部门联合办理工作机制,从“多窗办理”到“一窗办理”,让群众少跑路;探索服务民生新举措,在“辽事通”APP上线不动产登记信息查询、不动产产权信息证明、不动产详细信息证明、不动产公告公示4个板块,在微信公众号上开设预约服务,提高办理效率;加强窗口作风建设,提升窗口人员服务质效,为办事难点、堵点找到“出口”,让群众办事不白跑、不扑空、有地找、有人管。记者:戚文
    05/17
  • 丹东市东泰社区打造“融合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振安区鸭绿江街道东泰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运用多种形式,组建志愿服务队伍,通过“融合发展、融合共建、融合共享”三举措,夯实城市基层治理基础,积极打造“融合型”为民、亲民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秉承“群众的需求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的理念,不断完善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基础设施建设。突出红色引擎、党建联盟主题,内设文艺区、健身区、儿童区、棋牌室、便民服务区等,为辖区居民休闲娱乐提供场所,最大限度地将志愿服务触角延伸到居民“家门口”。按照“一室多用”原则,充分利用“家门口”的活动室,储藏各类书籍近千余册,为老年人提供老花镜、日间休息室等;积极依托理论宣讲、科普宣传和教育服务平台,大力宣讲利民、惠民政策,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内涵。依托社区“道德讲堂”建设理论宣讲平台,不断创新宣讲内容与形式;党建引领社区妇联、团委、工会等群团力量建设教育服务平台,针对辖区青少年开展各类安全知识讲座、家风家训宣讲和科普宣传活动;依托社区各类志愿服务队伍,结合“宪法宣传周”“助残日”“学雷锋纪念日”“志愿者服务日”等,组织网格员开展安全巡逻、政策宣传、矛盾纠纷调解、爱心互助等志愿服务活动。将传统文化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中,利用文化服务和健身体育服务平台,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明实践活动,引导居民群众共享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成果;利用社区的“百姓小舞台”等活动场所,搭建文化服务和健身体育服务平台,通过开展舞蹈、歌曲、器乐表演等群众性文化活动,进一步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东泰社区坚持将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先进文化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中,让居民在“家门口”陶冶情操、提高素养;通过大力开展宣传活动,积极推进志愿服务,扎实开展各类有内涵、有特色、有亮点的文明实践活动,努力打造“发展、共建、共享”的融合型新时代文明实践特色品牌。记者:张津硕
    05/17
  • 志愿服务 丹东工人村社区在行动
    为进一步改善社区面貌,维护好环境卫生,5月15日,丹东市工人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志愿服务活动。在社区党委书记的带领下,社区干部和党员志愿者对辖区内无物业小区的楼道、公共场所、垃圾桶等点位开展“地毯式”清理,并对杂草、小广告、路面垃圾以及乱堆乱放进行集中清理,有效解决了辖区环境脏、乱、差的问题。经过近两个小时的努力,小区环境焕然一新。下一步,工人村社区将继续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带领党员志愿者积极行动起来,改善辖区整体面貌,提升居民的幸福感。作者:沈粹
    05/16
  • 农家书屋书香浓
    近日,振安区汤山城镇汤山城村、龙泉村农家书屋举办了阅读活动。汤山城村农家书屋联合村“妇女儿童之家”科普图书室举办亲子阅读活动,邀请家长和孩子共享阅读时光。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精心布置场地,准备了童话故事、科普知识、传统文化等图书。龙泉村农家书屋举办“书香润心田,文化送进家”读书活动,除在农家书屋开展阅读活动外,工作人员和志愿者还把图书送到村民家中,并鼓励、引导大家走进农家书屋学习。此外,该村依托农家书屋开展农科培训,让村民在“家门口”学农技。“我在农家书屋学到了不少农作物种植知识。”村民李女士说。据统计,汤山城镇现有农家书屋9所,图书13500余册。近年来,结合全民读书活动,汤山城镇充分发挥农家书屋功能,以点带面,培养村民阅读兴趣,推动形成全民阅读新风尚。记者:姜慕馨
    05/16
  • 姜兆彤:心系草莓种植33年
    前不久,辽宁草莓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姜兆彤荣获辽宁五一劳动奖章。1991年,姜兆彤从丹东农校毕业后,被分配到果树技术推广站,成为一名技术员,从此便与草莓种植结缘。1992年东港市草莓研究所成立,姜兆彤开始从事草莓新品种的培育和新技术推广工作。一个草莓新品种从选育、区域示范到推广、扩大生产,至少需要五年。“要好吃,要产量高,还要能抗病,培育这样一个新品种不容易。”姜兆彤说,什么快乐都比不上出成果时的成就感。东港市草莓研究所先后引进十几个国内外品种,经试验筛选出适合本地区种植的红颜、甜查理、章姬、爱莎、卡尔特一号、哈尼等品种,目前占种植总面积95%以上。引进的国外品种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多出现种性退化、抗性下降、品质降低、育苗困难等问题,严重制约草莓产业的发展。姜兆彤带领科技团队,开展草莓新品种对比试验,完善配套栽培技术,先后引进氰氨化钙、异硫氰酸烯丙酯等土壤消毒剂,破解土壤重茬问题;试验示范、推广以虫治虫、生态防虫等生物物理防治技术,为草莓产业安全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在国内率先开展草莓秸秆还田项目,完善生态草莓种植;有效利用温室空间,大力推广草莓绿色立体种植方式,建造标准日光温室,倡导农户应用脱毒苗,充分发挥草莓科研基地的示范带动及辐射作用。2008年,科技团队成功选育出两个优系,命名为丹莓1号、丹莓2号,填补了我国自育草莓品种的空白。几年来,姜兆彤带领草莓科技人员承担国家草莓引智成果示范推广、星火计划、农技推广、科技特派、草莓病虫害综合防控等科研项目10余项,为草莓安全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直接增加社会效益100亿元以上。草莓研究所1999年引进的红颜(99)草莓已发展成为当地草莓主栽品种,每年鲜果产值达63亿元。多年来,姜兆彤先后获评“辽宁省最美科技工作者”“丹东农艺大师”“科技扶贫先进个人”“自然科学学科带头人”“辽宁省科技特派先进个人”“农民满意农技员”。姜兆彤组织开展草莓种植技术培训班,线上线下为农民提供草莓种植技术培训,打通技术服务“最后一公里”。他组织科技人员开展新技术推广和科普活动,几年来以各种形式举办草莓生产技术培训班100余场次,培训5000余人次;广泛宣传推广新优品种、脱毒种苗、促早熟栽培、温湿度调控、土壤消毒、草莓秸秆还田、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先进技术20余项。如今,东港市草莓新优品种推广应用率已达100%,脱毒种苗及二代三代优质苗木推广应用率占总生产面积90%。东港市草莓种植面积达到20余万亩,全产业链产值达百亿元,草莓从业人员10万人以上。“满足农民对新品种、新技术的渴求,是我们的职责所在。”姜兆彤表示,实实在在地为农民服务,推动东港乃至辽宁草莓种植业的发展,是他的责任,也是他不断前行的目标。记者:包芙蓉
    05/15
  • 多措并举 助力教师成长
    为提升振兴区教育教学领域人才的储备质量,推进课标学习和落实,连日来,振兴区教师进修学校积极搭建平台,开展教研展示和培训活动。振兴区教师进修学校小语组协同振兴区两个语文名师工作室,在六纬路小学为全区各基层学校的教学领导和全区四年级、六年级班主任,开展教研展示活动。教师们沟通交流,互相提出可行性建议。在市第四幼儿园举行2024年振兴区幼儿园新教师岗位培训启动仪式暨专业理论培训活动,全区共有39名新入职幼儿教师参加。培训老师对新教师们做《如何做好幼儿园一日活动常规培养》讲座,传授组织幼儿园一日生活活动的经验。随后,学前教研员重点围绕《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内容,向老师们阐述做一名合格幼儿园老师的标准,明确未来成长的方向。今年3月,振兴区教育局启动“振兴名师育苗工程”,打造振兴教育新名片活动。邀请“丹东名师”及“振兴十大名师”担任导师,成立“人才育苗工作室”。4月初,振兴区教师进修学校小教部带领“青苗”们来到杭州参加“千课万人”小学数学、语文高端培训学习。近日,参加培训的“青苗”们在全区进行专题汇报展示,将学习收获分享给全区所有的领导和教师。记者:侯春林
    05/15
  • 做好解纷“小警务” 发挥群防“大效能”
    5月5日,宽甸大西岔镇临江村一家孩子结婚,不少村民都来帮忙。村民张女士与李女士也在其中,有说有笑,一起准备拿手的大锅炖鱼。谁能想到,一个月前,她们还为鸡毛蒜皮的小事争得面红耳赤。张女士和李女士是邻居,两家的房屋紧挨着。为增加收入,张女士今年在自家院子里靠李女士房屋一侧新建了一个猪圈,养了四头猪。随着气温升高,特别是有风的天气,猪圈的气味总会飘到李女士家,向张女士诉说无果后,李女士将情况反映给沿江边境派出所。副所长王璐了解事情缘由后,联合村书记开展调解,最终使张女士同意将猪圈挪到自家院外的空地,两人当场握手言和。“我才到沿江所工作半年,辖区的居民能够认可我、相信我、配合我的工作,我很开心。”王璐说。“做好农村矛盾化解工作,没有丰富的群众基础是不行的。”这是副所长王璐在宽甸农村地区工作近十年的感触。因此,来到沿江边境派出所后,王璐每日奔波在辖区的各个角落,与群众打交道。“看似鸡毛蒜皮的小事,往往容易引起大矛盾。”王璐介绍,为了把风险化解在源头,近年来,派出所以“鸭绿江党建红飘带”和警地融合工作为抓手,在四个村设立村民议事点,组建了一支充满热情,服务群众的队伍,成员大多都是辖区的退休干部、热心群众。“村里事,村里人管最有效,老百姓认可。”王璐说。“这山上的树是我家种的,你上山的时候,车把我家嫁接好的板栗树的树枝都给碰断了!”前不久,临江村四组村民就两家山林问题发生矛盾。宁静的小乡村,两人的争吵声很快便引来了正在村民议事点工作的副所长王璐。问原委、讲道理、解心结……聊了不一会儿,矛盾就解开了。“大哥,去年你儿子结婚,是谁去你家帮的忙,前两天他家从山上拉柴火,还特意去问你用不用我的三轮车帮忙,还有……”这还没说完,两个大男人就打断了王璐。“这个断了的树枝今年我再给你嫁接上,你不用管了,秋天板栗成熟了,我从家拿十斤板栗给你。”就这样,两个老邻居再不好意思说耕地的问题了。通过做好矛盾纠纷调解“小警务”,发挥群防群治“大效能”。来自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这是沿江所村民议事点化解矛盾纠纷的制胜法宝。记者:唐羽廷
    05/15
  • 丹东市第二十二届社会科学普及周5月13日启动
    由中共丹东市委宣传部、丹东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的丹东市第二十二届社会科学普及周活动,将于5月13日启动。本次科普周主题为“聚力攻坚之年攻坚之战,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丹东新篇章——文明生活,社科知识进基层”。本届科普周活动时间为5月13日至5月19日,共安排49项活动(部分活动为多场次),实施市、县、区、驻丹高等院校、社会组织、科普基地等单位联动,统一部署、依次展开。科普内容重点围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丹东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以来取得的显著成效和巨大变化、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社会民生问题等方面展开,主要以讲座、展览、展演、赠送科普资料、线上科普、短视频宣传等多种形式开展活动。记者:栾柏醇
    05/14
  • “巾帼”宣讲凝聚“她力量”
    近日,振安区及东港“大辽姐姐宣讲团”在安东老街开展“跟党奋进新征程巾帼建功新时代”中国妇女十三大精神宣讲活动,并表演了精彩的节目。近年来,全市各级妇联加强妇女思想引领,不断创新宣传形式,充分发挥各级“大辽姐姐宣讲团”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宣讲活动,凝聚新时代奋进“她力量”。东港市妇联陆续走进多个乡镇,开展“永远跟党走文化进万家”基层大宣讲活动。歌舞《幸福中国一起走》《走在幸福的路上》讴歌盛世中国;音乐快板《复兴路上勇向前》节奏明快、通俗易懂;小品《一家亲》宣传婚姻法等法律法规知识;《领航》《她为人民谋幸福》念党情、颂党恩……中国妇女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后,我市各级“大辽姐姐宣讲团”纷纷创作宣讲作品。振兴区“大辽姐姐宣讲团”创作宣讲作品《巾帼行动谱新篇》,通过音乐快板与小品相结合的形式,唱响新时代社会文明新风尚,号召广大妇女充分发挥“半边天”作用,以家庭和睦促进社会和谐;东港市“大辽姐姐宣讲团”创作三句半《新时代她力量》,展现新时代妇女群众的新担当新作为;振安区珍珠街道振安社区“大辽姐姐宣讲团”创作群口快板《凝心聚力齐奋进巾帼共谱新华章》,朗朗上口、振奋人心。各个基层巾帼宣讲团队常年扎根基层,通过歌舞、朗诵、快板等妇女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党的创新理论。全市各级妇联走进机关、高校、企业、乡镇,广泛开展分类分众宣讲活动。四级妇联干部来到基层妇女群众中间,通过妇联主席带头讲、妇联执委广泛讲、先进典型结合讲、巾帼志愿助力讲等方式,讲红色故事、叙典型经历、聊追梦体会,营造浓厚宣传氛围,扩大宣讲覆盖面。记者:包芙蓉
    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