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丹东
- 丹东市元宝区举办“戏曲进校园 国粹润心田”活动近距离赏国粹、观刺绣、吃糖画……日前,一场由丹东市元宝区文旅广电局主办、区文旅中心以及新安小学联合承办的“戏曲进校园国粹润心田”活动在新安小学精彩上演,让学生们近距离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韵味和魅力。11/08
- “体育三下乡”走进宽甸满族自治县杨木川村11月3日,“体育三下乡”志愿服务队来到宽甸满族自治县杨木川镇杨木川村。活动由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主办,市文化体育旅游发展服务中心、宽甸满族自治县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承办,50多名社会体育指导员、全民健身骨干为当地村民展演了篮球、柔力球、毽球等体育健身项目。记者:吕宝林11/07
- 凝聚“银发”力量 余热亦生辉在丹东市不少社区经常能看到这样一群人,他们虽不善于“奔跑”,却奔走于社区的各个角落,利用退休后的闲暇时光继续“上岗”,他们身着红马甲,每天穿梭在小区里,发现问题及时沟通解决,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他们就是由各辖区内的老年居民组成的老年志愿服务队。为了丰富老年人群体生活,丹东市充分整合资源、提升服务能力,鼓励和组织老年人参与社区建设和管理活动,真正让老年人老有所为。近年来,东港市翠园社区积极支持社区老年人广泛开展自助、互助和志愿活动,参与疫情排查和防控、小区治安巡逻、渔船排查、安全生产、环境整治等工作。东港市碧海社区60岁以上的兼职网格员占比达61%,参加社区居民代表会议、居民议事会议的老年人达到60%。凤城市大梨树村的一些老人以乡贤、党员中心户等形式参与村子治理,通过村组微信网络发表意见和建议。元宝区宗裕社区加入网格员队伍的70周岁以下老年人,占队伍总数的70%。宽甸满族自治县黎明村居民代表大会、老年协会组织老年人充分参与到村子管理中。凤城市东汤村通过提供环卫保洁、打更等轻体力劳动的公益岗位,为子女有疾病或独生子女残疾的老年人提供帮助。村中心区修建了农贸小市场,既方便了村民日常生活,也为当地老年人拓展了农副产品销售渠道。同时打造温泉康养胜地,全年接待游客达100万人次,为老年人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丹东市各社区(村)都在用自己的方式鼓励和组织老年人参与社区(村)建设和管理活动,在帮助老年人快速融入社区(村)生活的同时,也给老年人提供发挥余热的机会,更以此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和归属感。记者:栾柏醇11/07
- 建设文化乐园 增添老年人幸福生活底色临近重阳节,东港市碧海社区举办了一场庆祝活动。本次活动的演出节目均由辖区的老年文艺爱好者自编自演,活动现场欢声笑语不断,大家一同欣赏歌舞节目,感受节日的欢乐。欢声笑语在社区,有滋有味享银龄。为丰富社区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丹东市有效整合教育文化资源,开展适应老年人需求的各项活动。东港市碧海社区设置了多彩小课堂,开展老年人思想道德、休闲娱乐、健康知识、智能生活、法律法规、代际沟通等小课堂,提高老年人的知识技能。“碧海小剧场”为小区老年人发挥自己特长提供展示的舞台,老年人自编自导自演节目,丰富晚年业余文化生活。每天大清早,东港市翠园社区一楼都会传出乒乒乓乓的声音,原来是小区的老年人正在这里打乒乓球。据现场锻炼的老年人介绍,他们每天上午都会来这里锻炼。翠园社区现已成立老年人民乐团、京剧队、舞蹈队、乒乓球队等数支文体团队,并且定期举办文艺晚会等活动,为老年人筑起自我展示的舞台。社区还收集了各类图书6000余册,打造“悦”读书屋,不定期举办红色阅读、公益剪纸、特色农民画展览、趣味猜灯谜等主题活动,提升老年人阅读热情、陶冶性情。元宝区宗裕社区协同多个部门开展了老年人教育学习活动,开设专题知识课堂,并增设选课环节,依托辖区内的元宝区文化馆、图书馆开设老年舞蹈班、老年绘画班、老年乐器班,鼓励老年人老有所学。社区内形式多样的文化体育活动,促使辖区老年人自发组织了包括舞蹈、模特、柔力球、合唱等多种门类的文体队伍。通过举办社区乒乓球友谊赛,进一步加强了居民之间的联系交流,增强了居民凝聚力。宽甸满族自治县黎明村的村老年大学积极开展课程教学,树立“吾生有涯,而知无涯”的终身学习理念。凤城市大梨树村的红色电影院,专门为老年人提供传统经典影片放映专场,让村里老年人足不出村就能体验到电影大片带来的视听盛宴。8支共200人的广场舞队每天准时起舞,增强了老年人的身体素质。凤城市东汤村成立了凤城市老年大学东汤分校,并不断创新老年教育服务模式,开设声乐、太极、棋牌等课程,推动“老年大学进社区”工作走深走实,将老年大学课程送到老年群众身边,在社区(村)内努力搭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平台。该校现有学员136人,退休老党员占90%以上。村里还定期举办广场舞比赛,邀请各村广场舞小队参赛,不断丰富老年人的文化生活。以文养老、以文助老、以文化老,进一步实现思想赋能、健康赋能、技能赋能,更好满足老年群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各社区(村)积极组织文艺、体育娱乐活动,就是让老年人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让他们有一个“玩”的地方,更是传递着市委、市政府“让所有老年人都能老有所乐”的深情牵挂。记者:栾柏醇11/07
- 丹东籍领跑员助视障运动员夺银:我是你的“眼睛” 带你奔向光明领跑员是视障运动员的“眼睛”,他们由一条10厘米长的引导绳相连,合力冲向终点。10月24日,在杭州第4届亚残运会田径男子100米T11级决赛中,作为领跑员的丹东小伙儿王圣元通过引导绳向视障运动员赵平安下达指令,俩人共同拿下该项目的银牌。站上领奖台的那一刻,荣耀属于赵平安,也属于同样全力以赴的领跑员王圣元。仅仅搭档5个月就能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他们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11月1日,记者采访回到家乡的王圣元,了解这背后的故事。今年22岁的王圣元,18岁时从丹东体校考至沈阳体育学校,成为一名国家二级运动员。今年5月,王圣元在辽宁省举办的全国大学生田径选拔赛100米项目中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因此被省残联选中,成为一名领跑员。王圣元的搭档是26岁的全盲残疾人运动员赵平安。起初,王圣元以为领跑员的任务就是带着视障运动员跑步,给他们指引方向。可真正当上领跑员后,他才发现除了要克服步幅差距,提升默契度和技术体能外,最重要的是要在心灵上真正建立起信任和默契。为此,王圣元与赵平安同吃同住同训练,照料他的饮食起居,用耐心和爱心走进了赵平安的生活。渐渐地,他们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有了心心相印的默契。每天,他们都会一同接受专项课和力量课训练,加强体能,提高速度。王圣元说,运动员和领跑员之间仅通过引导绳连接,领跑员在带跑过程中,任何细微的变化通过引导绳传导给运动员,都有可能影响运动员对位置、空间、步频的判断。因此,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他们需要克服重重困难。刚开始训练时,两人的频率、动作时常“打架”。为此,他们抛掉各自长年累月形成的跑步习惯,找到让双方都适应的动作落点,从最基本的共同行走开始,协调步幅,然后再一点点尝试慢跑,如果出现步幅不一致,便立刻停下来调整、磨合,逐渐适应对方的特点和习惯。经过日复一日的刻苦训练,王圣元发出的每一个指令或者一个细小的动作变化,赵平安便会心领神会。今年6月,俩人仅合作一个月,便在全国残疾人田径锦标赛男子T11级100米比赛中获得第二名的好成绩。每次比赛开始之前,王圣元都要帮助赵平安调整好起跑姿势,确保赵平安的双手不压起跑线、起跑不跑偏,并叮嘱对方放松心情,注意技术动作。在奔跑过程中,王圣元不仅要保持赵平安的奔跑方向,不妨碍其前进,还要不时提醒和鼓励他。日常训练中,王圣元也经常就赵平安的技术动作提出建议,大赛前还要帮他做好心理调节和疏导。作为领跑员,王圣元从没后悔这一选择。他认为,能够帮助残疾人运动员展现竞技水平、实现人生价值很有意义,而残疾人运动员不屈服命运、不放弃自我,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也不断激励着他。此次回家短暂休息后,王圣元便会返回队里,全力备战2025年全国残疾人运动会。“我们还需要不断磨合和磨炼,期待未来能够站上更高的领奖台。”王圣元语气坚定地说。记者:包芙蓉11/07
- 【创城】“跑跑团”带着一颗颗爱心上路!9月21日,“红色爱心跑跑团”志愿者为家住健康路26号楼、因身体原因不能外出的残困户郭彩艳送药。近年来,帽盔山街道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主阵地,组织动员驻街机关、医院、学校、银行、企业、商户、社会团体等,招募6500余名志愿者,创建了10支志愿服务队伍,“红色爱心跑跑团”就是其中之一。“群众点单→实践站派单→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服务模式,满足了志愿者和服务对象的双向需求。记者/宋永昆11/06
- 关爱留守儿童 普法进校园金秋时节,丹东市振安区汤山城镇的一所校园迎来一抹“检察蓝”。近日,丹东市人民检察院的检察官精心准备了礼物,来到石安小学,为学生送上一堂精彩的法治课,助力校园法治教育工作开展。石安小学是一所较为偏远的乡村小学,全校只有17名学生,近些年来,家境较好的学生均跟随父母外出读书,留下的学生大多为家庭贫困的留守儿童,这些孩子们接受法律知识的渠道非常有限,因为缺少家人的照顾和监管,也更容易受到侵害,普法对他们来说格外重要。“银杏树”未检办检察官以“远离犯罪、护航成长”和“杜绝欺凌、青春自护”两个内容,为学生们授课。课上,检察官向学生们介绍“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刑事责任年龄”的概念,呼吁学生们规范言行,养成知法守法的良好习惯。同时,检察官还耐心地告诉孩子们“学生欺凌”的定义,告诫他们要杜绝欺凌行为,避免成为“欺凌者”和“受害者”,学会用法治思维处理问题、化解矛盾。法治课延引真实案例,内容生动,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踊跃互动。知法守法,与法同行,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必经之路。下一步,丹东市人民检察院将继续以未成年人权益保护为重心,延伸司法职能,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让法治精神深入校园,营造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记者:侯春林11/02
- 体育下乡赶大集10月28日,丹东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体育三下乡”志愿服务队来到东港市十字街镇十字街村,在农村大集上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体育三下乡活动。本次活动由丹东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主办、丹东市文化体育旅游发展服务中心、东港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承办。由80多名优秀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全民健身骨干组成的“体育三下乡”志愿服务队,带着篮球、柔力球、毽球等体育健身用品,与当地村民一起进行展演,以全民健身的方式赋能乡村振兴,共绘美丽乡村建设新图景。当日8点30分,健身展演正式开始。健身舞、柔力球、太极拳、健身气功、毽球等我市精品全民健身项目轮番登场,精彩纷呈,吸引了众多村民驻足观看。东港市十字街镇棋盘村的健身舞队表演了中国鼓,合隆满族乡的演员们表演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健身舞。健身展演结束后,社会体育指导员对乡村文化站、乡村健身队伍进行了现场指导和教学。丹东市的体育三下乡活动始于2013年,10年来,体育三下乡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不畏困难,不计回报,累计培训1.3万名村骨干,向农民体育健身队伍赠送体育健身用品,帮助建立村级健身队伍1200多支,率先在全省实现了农民体育健身行政村全覆盖的目标,为农民体育健身注入了活力。2021年,丹东市体育三下乡志愿服务队被中宣部评为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优秀团队。在2022年的辽宁省群众体育工作会议上,丹东市体育三下乡工作作为典型案例向全省推广。记者:于国洪11/02
- 办税服务厅有了爱心母婴室近日,一位女士带孩子到丹东市振兴区办税服务厅办理发票业务时,孩子一直哭闹,税务人员第一时间引导他们到母婴室,解决母子的需求。爱心母婴室里有舒适整洁的床铺,还配备了微波炉、尿布台、湿巾、消毒柜、儿童读物、玩具等母婴用品。“现在带娃来办事,喂奶、换尿布都可以在母婴室解决。”这位女士说。据介绍,振兴区税务局不断创新优化服务方式,聚焦特殊群体个性化需求,在办税服务厅为老、幼、病、残、孕等开通了绿色通道,提供“一对一”全程服务,持续开展预约服务、延时服务等。记者:郑鑫11/01
- 群众体育之城已是深秋时节,气温不断走低,但刻在丹东人骨子里的运动热情,似乎并没有受到任何影响。每天的清晨或是傍晚时分,放眼城区各个体育场馆,或是贯穿城市山水的各条健身步道,当然还有城乡相关社区村屯周边的群众体育文化广场,随处可见全身心投入群众体育活动的市民的身影。以全民健身促进全民健康,这是丹东市全面发展群众体育活动一直秉承的理念。特别是最近几年,市委、市政府创新谋划“十四五”丹东体育事业发展之路,不断提高各类群众体育活动的参与度、覆盖面。如今在丹东,万人以上的群众体育活动每季都有,千人以上的群众体育活动每月都有,百人以上的群众体育活动天天都有。就在本月15日,2023丹东鸭绿江马拉松赛在滨江路激情呈现。万“马”奔腾的场面,让慕名而来的中外马拉松赛事爱好者,一睹了丹东群众体育活动的深厚基础和浓厚氛围。其实,经过10余年的不懈努力,丹东鸭绿江马拉松已经成为辽宁省群众体育活动的品牌项目,并被中国田径协会授予铜牌赛事。谈到丹东的传统优势群众体育项目,肯定避不开篮球和毽球。早在2004年2月,丹东市便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全国篮球城。这些年,从兄弟城市间的互相切磋交流,到各机关单位之间的角逐比拼,从各级各类学校的室内场馆,到散落城乡各处的室外场地,全市篮球运动的氛围一直特别浓厚。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群众体育活动基础,丹东籍的篮球运动员可谓是遍地开花。丹东走出了李晓勇、王仕鹏等篮球名宿,还有周鹏、贺天举、吴迪、孟铎、曾令旭等经常活跃于CBA和WCBA战场的篮球健将。2004年9月,丹东市还被中国毽协命名为全国唯一的毽球城。在丹东,毽球被大家玩出了各种高端水平,广大毽球爱好者经过多年研习,创立了大毽小踢、花踢等种种技法。但凡哪个居民小区有间文体活动室,或是有块相对宽敞的运动场地,你就能看到一群“大神”甚至用脚底板也能把毽球踢得令人眼花缭乱。丹东市的精英毽球爱好者还常年活跃在各种国家级、省级大型赛事活动中,不断擦亮“毽球城”的“金字招牌”。此外,丹东市依托自然环境和地域特色,还长期广泛开展了冬泳、徒步登山、健身气功、武术、山地马拉松、定向运动、体育舞蹈,以及珍珠球、跳板、秋千等具有满族、朝鲜族民族特色的群众体育活动。市文旅广电局相关工作人员透露,截至目前,丹东市已举办30余次鸭绿江冬泳节、10余次新年登高活动,承办了10余届全国体育舞蹈大赛。只要条件允许,每年春天还要举办数万市民自发参与的鸭绿江徒步大会。丹东群众体育的繁盛,除了广泛而执着的群众思想基础,也与各地区、各相关部门不断提升城乡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的大众性、适应性、可用性密不可分。近几年,丹东市将体育健身工程纳入民生实事重点项目,按照“重基层、保基本、靠得近、用得上”原则,逐步加快城乡体育场馆场地和健身路径工程建设,广泛投放各类体育器材。同时积极推进群众体育活动理念覆盖、群众体育人群覆盖、群众体育场地覆盖,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已达到1.9平方米。据了解,为激发社会体育组织的生命力,切实发挥出群众体育运动的思想引领、行动指导作用,一段时间来,市文旅广电局还通过不断提升体育社团建设及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力度,让社会体育组织真正走进社会,让群众体育活动真正带动全民。据统计,截至2022年底,丹东市已培养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8960名,他们活跃在全市1000多个健身站点中,指导并带动群众积极参加各类体育活动。记者:范泽民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