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多彩辽宁
多彩辽宁
  • 大连森林动物园“五一”活动欢乐启幕 山海萌兽共庆劳动节
    春风和煦、阳光明媚,“五·一”国际劳动节即将到来,“动物劳模”在山海之间为游客们送上节日问候。家长们平时辛苦工作,五一假期快来享受惬意亲子时光。2025年5月1日—5月5日,16周岁(含)以下儿童可凭身份证在家长陪同下免费参观大连森林动物园(不含园内二消项目,家长须购票入园,儿童团队不参加此次活动、一名成人可带两名免费儿童)。新生萌兽、趣玩互动、智趣科普,国漫打卡四大亮点引爆节日氛围!超萌北极狼萌崽F4和新生水豚宝宝正式亮相小动物村,与萌兽家族共同为广大劳动人民送上最美好的节日祝福。“小猪小羊”互动体验全新上线,羊驼、东北虎等动物互动体验限时回归,游客们可以化身“小小饲养员”,距离感受与萌兽“亲密互动”的乐趣。假期里多个动物主题展馆将开展科普知识讲解,饲养员将化身科普达人,为您讲述有趣的科普知识。五一假期,大连森林动物园还将联手动漫《星辰变》传播国漫文化,一场奇妙的跨界文旅融合就此开启。欢乐Zoo直播,云端赏动物劳模。山海森林里的Zoo直播,邀您足不出户畅享自然奇趣!5月1日至5月3日,连续三天精彩不断——憨态可掬的大熊猫、灵动活泼的金丝猴、威风凛凛的老虎将化身“云端劳模”,与游客共度欢乐假期,开启一场萌趣十足的线上狂欢!这个“五一”,带上家人,奔赴一场萌兽的狂欢,大连森林动物园邀您与萌兽共舞,解锁自然奇趣。
    04/29
  • 辽宁朝阳鸟化石国家地质公园:焕新升级 荣耀归来
    4月27日,朝阳鸟化石国家地质公园焕新升级荣耀归来。在这难忘的日子里,朝阳市以梧桐引凤的姿态,迎接八方宾朋,共赴一场穿越亿万年时空的文旅之约。摄影:肖景昕李松娟张大为白铁军郭伟吴然朝阳鸟化石国家地质公园是世界唯一原位遗址性化石主题公园,这里有国内最大的古生物专题博物馆、世界最大的中生代地质长廊、世界最大的迁地保护木化石林。以“学术新高地、城市新名片、文旅新地标、融合新典范”为目标定位,朝阳鸟化石国家地质公园开启提升改造项目,全力冲刺5A级景区创建。改造升级后,基础设施全面提升,博物馆全新布展,沉浸式体验感增强。近年来,朝阳市提出“文旅强市”战略,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在融合发展之路上踏出铿锵步伐。朝阳市将以鸟化石公园开园为崭新起点,以承办2025全省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大会为契机,在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的征程中,勇立潮头、再谱华章。记者:韩云波
    04/29
  • 辽宁省锦州市:梨花又白北镇春
    春天如约而至,北镇的梨花再次绚烂绽放,白似雪,香成海。四月的古城北镇,被一树树梨花唤醒。4月19日,第35届北镇梨花节在北镇庙文化广场百福门前盛大启幕。梨花盛开的北镇,诗情画意萦绕田间地头。图片由北镇市委宣传部提供一场春风吹过,百里梨花盛开,如雪非雪,似云非云,仿佛人间误落的仙境。史料记载,北镇梨树种植,起源于辽金时期,兴盛于清朝。沿医巫闾山脉,12万亩梨园绵延百里,乾隆皇帝御封“塞外香雪海”。北镇鸭梨曾为朝廷贡品,至今香远益清,誉满八方。梨花盛开之际,山水之间宛若仙境,远近游客纷至沓来,只为一睹这场“梨花如雪”的胜景。春风又绿医巫闾,梨花如雪满北镇。北镇作为“沐春寻芳悠游辽宁”2025春游辽宁消费季县域分会场,同时承接“跟着非遗看辽宁”辽宁非遗北镇巡展,诚邀四海宾朋共赴一场春日盛宴。梨花盛放为医巫闾山添彩。图片由北镇市委宣传部提供梨花节,这个看似只属于春天的节日,如今成为北镇打开世界的一扇门。开幕式上,激昂热烈的辽宁鼓乐、蒙古勒津马头琴,极具民俗风情的抚顺地秧歌、盖州高跷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纷纷亮相;明代祭山礼仪庄重肃穆,还原了古代祭山的盛大场景,生动展现了北镇辉煌灿烂的镇山历史文化。北镇大朝阳山城,百年梨花烂漫,游客拍照留念。图片由北镇市委宣传部提供老北镇人有讲,梨花一开,地气就足,庄稼有望,又是一个好年景。今天的梨花节,高铁带来了远方的客人,网络直播引发了海内外的关注。北镇梨花不仅盛开在枝头,更盛开在短视频平台的热搜榜上,盛开在各大文旅推荐的首页里。山水含烟,梨花如雪,绘就北镇四月春色画卷。图片由北镇市委宣传部提供梨花节更像是一场“春日峰会”。来自五湖四海的企业家在梨花树下共话合作,从食品加工到文化旅游,从绿色农业到数字科技,一项项协议签约落地,一批批项目开工,“赏花”变“洽谈”,“踏青”成“投资”,北镇把春光变成了实干的战场,把美景变成了发展的契机。在北镇,人们谈起梨花节,总带着几分自豪,几分温情。有年轻人说,小时候家里摆摊卖糖葫芦,如今在城里搞文旅设计,把梨花元素融入创意产品;有“老把式”讲,自己从前种梨,如今孙子在电商平台直播带货,把北镇香梨卖到了海外……游人在梨园漫步。图片由北镇市委宣传部提供游客在梨花树下拍照,花海间,几个孩子追着风筝跑过,梨花在他们身后扬起了春雪。一树树梨花,年年盛放,从不辜负,也不张扬。北镇这座古城,梨花是它的面子,也是它的里子;是诗意的窗口,也是奋斗的注脚。“你若盛开,春风自来。”35年来,北镇人把这句诗意写进了现实。1991年首届梨花节举办以来,从乡野农事的热闹场面,到今天全域旅游的系统布局,北镇借梨花节之势,成功打造“农文商旅体”高质量融合发展的北镇模式。这届梨花节将持续至5月5日,其间陆续推出21项系列主题活动——辽宁第二届村嗨大擂台、第三届北镇群众文化艺术周等群众文化活动,让游客在赏花之余深度感受文化魅力;串联起罗罗堡梨花大道、富屯梨园小径、北镇大市梨花北路等赏花秘境,打造“移步换景处处生辉”的北镇全域赏花地图;2025大芦花山野荣耀越野赛,以赛事为笔,绘就“体育+文旅”的共生画卷;御财街非遗市集、助农电商节、北镇车展、百货洗化节、富源百姓购物节助力春游辽宁消费季。正如北镇市委书记谢雷所言,“以花为媒、以商为尊、以项目为支撑、以共赢促发展”,梨花节不仅是一场文化展示,更是一次发展动员。北镇以医巫闾山文化为根,以“三产融合”为引,以“116213+N”文体旅体系为支撑,擘画出一幅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乡村振兴新图景。35年的梨花节,记录了一座城市的发展轨迹,也见证了一代人的人生变迁。虽说梨花开不过数日,但恰恰是这数日的盛放,点燃了一整年的希望,是北镇人用勤劳和梦想酿出的春天。梨花依旧年年白,而北镇的春天,却年年不同。花开是自然轮回,发展是时代回应。白的是满树梨花,红的是发展愿景,浓的是百姓的日子。春光已至,盛世正浓。北镇,正盛开在自己的春天里。记者:陆爽张继锋
    04/29
  • 辽宁省朝阳市发现多处鸳鸯栖息地
    日前,朝阳市野保志愿者在北票市龙潭水库区域发现鸳鸯种群,数量超过20只,均为成年体。这些鸳鸯大部分活动在青草初长的岸边,还有一些游弋在水面上,其中雄性鸳鸯羽毛艳丽,格外耀眼,为这里的自然景观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朝阳市自然生态环境持续向好,越来越多的水鸟频繁现身。鸳鸯属于国家二级保护鸟类,作为最美的水鸟之一,野生鸳鸯已经在朝阳市呈碎片化分布态势。经监测,此前在朝阳县柳城湿地、十二台水库上游、北票市白石湿地、双塔区长宝营子乡至北票市章吉营子乡大凌河段,每年都会发现野生鸳鸯种群。在柳城湿地,曾一次性监测到40多只鸳鸯。记者:孙良
    04/28
  • 探访辽宁朝阳古生物化石博物馆
      这是4月27日拍摄的辽宁朝阳鸟化石国家地质公园。  当日,辽宁朝阳鸟化石国家地质公园经过升级改造重新开园。位于公园内的辽宁朝阳古生物化石博物馆改造后古生物化石展出数量从435块增至2025块,馆内设主展区“化石王国——热河生物群展厅”及恐龙厅、鸟类起源厅、被子植物厅和哺乳动物厅四个专题展区,新展馆使用面积增加,功能布局更加合理。  新华社记者李钢摄  4月27日,游客在辽宁朝阳古生物化石博物馆内参观。  4月27日,游客在辽宁朝阳古生物化石博物馆内参观。  4月27日,游客在辽宁朝阳古生物化石博物馆内参观。  4月27日,游客在辽宁朝阳古生物化石博物馆内参观。
    04/28
  • 辽宁朝阳:一眼望亿年 中华花鸟源
    龙行天下展厅陈列着喀左暴龙等珍贵的恐龙化石。其中,辽宁巨龙体长达15米、重9吨,是目前辽宁地区发现的最大个体恐龙化石。游客在欣赏中华龙鸟化石。这一发现是100多年来恐龙化石研究史上最重要的发现之一,对研究鸟类起源及恐龙的演化等都有重要意义。展厅内,以复原模型对应化石标本的形式序列地呈现了从龙到鸟的演化历程。技术人员正在仔细核对展柜里短吻长颈型化石展品,展出的凌源潜龙是在水里生活的一种爬行动物,也叫水生蜥,属于离龙类。这面巨型植物化石墙,展现由苏铁、蕨类和其他裸子植物共同构成的侏罗纪时期森林景象。出自朝阳市北票的禽龙化石,身长9至10米,高4至5米,是目前同类化石中保存最为完整的一件。尤为珍贵的是,其腹部还保留了部分软组织。春光作序,辽宁朝阳鸟化石国家地质公园以焕然之姿重启。4月,叩开园中古生物化石博物馆的大门,门后藏着远古的呼吸与当代的凝望。这生命凝于石。从435件到8000余件,不是简单的数字累加,近万块化石如星河般垂落于“一主四专”五大展区,那里埋藏着时间的密码,是生命跨越亿年的信笺。“化石王国—热河生物群”主展厅里,那些沉睡的翼龙羽骨、辽宁古果的花瓣、狼鳍鱼的脊椎,在展柜中苏醒成一个立体的史前世界。全息投影的弧幕上,1.2亿年前的朝阳大地正被重新勾勒:森林在虚拟的风中摇曳,翼龙掠过湖面,惊起一片涟漪般的鱼群。这不是标本的陈列,而是生命的复调。此地山河,一眼望穿亿年光阴;此间故事,写尽生命峥嵘。穿行于龙行天下—恐龙厅、从龙到鸟—鸟类起源厅、朝阳花开—被子植物厅、兽影追踪—哺乳动物厅,驻足,凝望,思考——仿佛看见时光在玻璃展柜内外对流。恐龙统治陆地的时代里,朝阳是它们最后的乐园;而今人类的凝视,让这些霸主以谦卑的姿态重归故土。恐龙的皮肤怎么形成化石的?羽毛是什么颜色的?它们又是如何抚育幼崽的?在这里都能找到答案。中华龙鸟的化石被裸眼3D技术赋予了血肉,它奔跑的瞬间被凝固在时空中,丝状羽毛的纹理清晰如新。周忠和院士研究的最原始鸟类之一——热河鸟滑翔的轨迹,恰与窗外凤凰山巅盘旋的苍鹰叠影。手指(或脚趾)退化、肩臼窝朝向改变、腕骨的演化、从满嘴利齿到喙尖无齿……恐龙向鸟生物演化的秘密一一铺陈。达尔文曾因被子植物的突然繁盛而困扰,而朝阳的岩层给出了答案:在远古花园里,辽宁古果、中华古果、十字里海果与网翅虻科化石彼此凝望,演绎着花朵与昆虫协同演化的生死契约。这座城市总在上演奇妙的生命寓言:亿万年前,世界上第一朵花在此盛开;今日,朝阳人正以化石为舟,载着“中华花鸟源”的荣光,驶向文旅融合的蓝海。光线浸染着“兽影追踪”的夯土墙面,远古气息扑面而来,寻找我们人类更古老的“祖先”——哺乳动物,从这里开始。巨颅兽“静卧”在那里;被称为“屠龙勇士”的爬兽正在捕食鹦鹉嘴龙幼崽,它的獠牙与猎物的挣扎被永恒定格;猛犸象、披毛犀“蹚过”冰河时期缓缓走来……地质长廊外部造型宛若巨型凌源潜龙,站在穹顶之下,恍惚间听见远古的鸟鸣穿透时光褶皱;建筑体内,修复后的3000平方米地层剖面如展开的巨型竹简,展示着沧海桑田的变迁;新增的宇宙科普区正用投影演绎着生命是如何进化繁衍的。这座“涅槃重生”的古生物化石博物馆,正以白垩纪的密码为经纬,编织着朝阳大地的精神图腾——既镌刻着生命演化的史诗,亦映照着城市文明的重构。记者:王海涛
    04/27
  • 大连第七届“工匠杯”职业技能竞赛擂响战鼓
    “以技提效、以赛促产”,为新一轮产业升级锻造技术尖兵。近日,由大连市总工会主办,金普新区总工会、大连自贸片区总工会联合承办的大连市第七届“工匠杯”职业技能竞赛暨全市智能制造技能大赛在金普新区擂响战鼓,来自一汽解放大柴、奇瑞汽车、中远海运川崎等17家龙头企业、30名技术精英同台竞技。赛事设在新区领航职业培训赛场,为期两天,聚焦智能制造前沿领域,设置工业机器人全流程实操科目,通过“以技提效、以赛促产”模式,为新一轮产业升级锻造技术尖兵。记者:朴峰
    04/27
  • 【最辽宁·景】春日沈水湾
    几场春雨过后气温回升,沈阳市沈水湾河畔,水清柳绿花盛开。(摄影:傅长儒)4月16日,辽宁浑河沈水湾环境生态景观树上的花朵娇艳绽放,春色美景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赏花、休闲,他们拿起手中的相机捕捉着春天的精彩。
    04/25
  • 乡音戏韵的当代回响——凌源影调戏的传承与发展
    凌源影调戏走进沈阳大学专场演出现场。(来源:凌源市委宣传部)凌源影调戏剧团演员正在化妆。核心提示近日,大型影调戏《刘胡兰》在凌源市上演。演出开始前,全国戏曲大赛优秀表演奖获得者海兆凤登台为观众讲解了凌源影调戏的历史渊源。此次展演活动不仅是一次文化的传承,更是一场心灵的洗礼,为孩子们的成长留下了宝贵的记忆和艺术的滋养。凌源影调戏,拥有百年的发展历史,源于凌源皮影戏,具有浓郁的辽西地域特色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基础,是全省乃至全国唯一的具有百年历史,弥足珍贵的优秀地方戏剧种,20世纪80年代入选了《中国戏曲志》,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近些年,凌源影调戏《香槐岭的笑声》《喜上加喜》《百合芬芳》《履霜记》等剧目纷纷登上省级、国家级的舞台,屡获嘉奖。在凌源这片土地上,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凌源影调戏在时代浪潮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从影窗走上舞台“早年,三道河子的群众爱看皮影戏。但皮影戏表演有时会受灯光、场地、演出时段等条件影响,渐渐地,就有了由真人上台边唱边演的活人影,受到群众的喜爱。”近日,在朝阳凌源市,年过八旬的老艺人霍明兰说起了凌源影调戏的由来。霍明兰,凌源市三道河子乡人,在凌源影调戏的舞台上坚守了五十余载。凌源影调戏源于凌源皮影戏。凌源皮影戏是艺人们手持驴皮雕刻的皮影人偶幕后操纵表演,凌源影调戏是由真人走到幕前扮角演唱,这种以舞台取代了影窗,以演员取代了驴皮影人,将影窗艺术变成了舞台艺术的地方戏曲形式,人们称之为凌源影调戏,也叫“活人影”。舞台布景与演员动作保留了皮影戏特点,再加之影调戏发展之初演出的小曲、小段多直接取自皮影戏,凌源影调戏一经问世,广泛的皮影戏观众即迅速转化成了影调戏观众,使这个辽宁地方特色戏种广受欢迎。据介绍,凌源影调戏可追溯到最早的演员叫作李恩。李恩自幼随父亲生活在皮影戏班,年幼好学的他很早就掌握了戏班的各个行当,不但能唱能操,还能拉能打,年纪轻轻就已经在皮影戏圈子里小有名气,李恩不但皮影戏唱得好,也是当地剧种“大口落子”的演员。1911年左右,14岁的李恩开创了台前表演皮影戏的全新艺术形式。新中国成立后,凌源市三道河子乡组建凌源影调戏班,李恩与儿子李凤儒担纲主演。其代表剧目有《牛顺投案》等戏曲被观众津津乐道。1959年凌源成立影调戏实验剧团,这标志着凌源影调戏走上了正规发展之路。剧团成立后,创排了《七仙女下凡》等多个剧目,同样受到观众热捧。后来,随着电视、电影的普及,许多老艺人选择转行。凌源影调戏与国内很多地方戏种一样,此后陷入传承与发展困境,一时举步维艰。但凌源影调戏以音韵独特的伴奏样式、粗犷高亢的演唱风格、人影相融的表演模式,曾入选《中国戏曲志》,曾在《全国戏曲剧种普查报告》中被表述为“有传承、有演出活动,是未完全消亡的17个剧种之一”。“凌源影调戏,就像老树根,扎得越深,越能长出新芽,咱得守着根儿,让新枝往上长。”霍明兰说。百年戏曲重焕生机“影调戏是凌源的瑰宝,唱腔嘹亮高亢,具有短促直平的特质,在表达情感时干脆利落,能够迅速将情绪传递给观众。”资深戏曲名家,凌源市影调戏剧团戏剧艺术总监海兆凤说,“站在影调戏的舞台上,我的内心依旧激情澎湃得像一名年轻人!”海兆凤唱了大半辈子评剧,几年前在自己的艺术道路上突然遇到二次“转岗”。2021年,凌源市计划创排影调戏《香槐岭的笑声》,海兆凤因具舞台表现张力和扎实的基本功被选中,在剧中出演重要角色。对这次演艺生涯的挑战,海兆凤欣然接受并刻苦练习。这一年,《香槐岭的笑声》在辽宁省第十一届艺术节戏剧(小戏小品)展演中荣获一等奖。2023年9月,凌源市影调戏剧团正式成立,海兆凤担任剧团戏剧艺术总监,指导培养新人才专业技术。目前凌源市影调戏剧团拥有演职人员30人,均是专业技术能力强,“一专多能”的优秀人才。韩烨烔是剧团的年轻演员之一,作为剧团的新生力量,展现出了年轻人对影调戏艺术的热爱和传承精神。凌源市影调戏剧团与大连大学音乐学院、沈阳大学评剧艺术研究中心、辽宁省戏曲名家冯玉萍艺术工作室合作,成立产、学、研基地,剧团坚持以团带班,坚持送戏下乡,每年举办惠民演出300余场。近几年来,凌源影调戏迎来发展曙光,呈现蒸蒸日上的发展态势。2023年创排大型凌源影调戏《百合芬芳》荣获辽宁省第十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2024年创排凌源影调戏《履霜记》参演“菊苑流芳”第九届辽吉黑蒙四省区地方戏曲优秀剧目展演,荣获辽宁省第十八届群星奖,参加首届中国戏曲稀有剧种优秀剧目展演荣获“优秀剧目”称号,参演2024全国地方戏精粹展演获得“参演剧目”称号。创排凌源影调戏《喜上加喜》荣获辽宁省第三届移风易俗小戏小品大赛三等奖。2025年创排大型凌源影调戏《刘胡兰》进校园展演,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并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起到重要意义。做好“薪火相传”文章《百合芬芳》是凌源影调戏发展史上大型舞台剧目的开山之作。该剧以家庭生活的坎坷与磨难、振作与幸福,以任百合带领乡亲们种花养花的艰辛历程,展现乡村产业发展之路的坚实与厚重。《百合芬芳》用凌源影调戏的曲调演唱、讲述凌源百合花产业故事,充满了浓浓的本乡本土的“凌源味”。感人的剧情、优美的旋律、激昂的影调、真实的生活让现场观众深深陶醉。“凌源影调戏多以当地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现实生活为题材,反映当地风土人情、文化传统和人民的生活状态,具有地域文化特色。唱词多采用‘三赶七’‘五字紧’‘七字言’等结构创作。”《百合芬芳》的编剧、凌源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剧目创作室主任王宇石说。王宇石今年50岁,作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辽宁省戏剧家协会理事,多部作品获群星奖、中国评剧艺术节优秀剧目奖等各类奖项。近几年创编的凌源影调戏《婆婆还乡》《百合芬芳》《昭君叱贼》《履霜记》等,纷纷登上省级、国家级的舞台,屡获嘉奖。近几年来,凌源市在“小戏小品剧本征集”“凌源市政府文艺奖”等评选活动中更加侧重戏曲人才的发掘与激励,不断加大对优秀地方戏曲创作、表演人才培养项目的支持力度;成立剧目创作工作室;鼓励有资质的艺术家成立戏曲名家工作室,鼓励名家收徒传艺,有效实施“薪火相传”工作,建立高层次文艺人才帮带机制,建立帮带传承培养基地,为培养青年拔尖人才创造良好条件。凌源市通过深入实地、采访调研及创排新剧等形式积极系统地开展了调研普查及剧种抢救工程,建立健全凌源影调戏保护传承体系,详细收集记录剧目文本、影音图谱、艺术人才等基础资料,不断填充完善艺术档案和资源数据库。同时,通过走进高校、参加跨地区文化交流活动等,增进不同地区、不同群体之间的文化交流与了解,进一步提升地方文化的影响力,增强人们的文化自信。“我何惧,鞋磨烂,脚磨穿,殒身糜骨血流干……”2024年5月,“戏曲进校园经典共传承——凌源影调戏走进沈阳大学专场演出”在沈阳大学音乐厅开演。全场座无虚席,掌声不断,观看演出的师生代表纷纷表示,深深感受到了凌源影调戏这一传统地方戏曲种类的独特艺术魅力。“声音高亢而圆润,唱腔短促直平,质朴中充满豪放。”很多观演的大学生表示,这是他们第一次观看凌源影调戏,一下子就喜欢上了演员们的特殊唱腔。演出结束后,观众依然沉浸在剧情当中,久久不愿离去。“凌源影调戏历经百年传承发展,如今重焕生机,是凌源影调戏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今后,我们将积极组织创作人员扎根民间,积极适应当代观众审美需求和文化消费需求,坚持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结合,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让凌源影调戏这一文化瑰宝代代相传。”凌源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局长张兴说。记者:张旭
    04/25
  • 辽宁省阜新市:漠上草原好风光
    “德力格尔”,蒙古语,意为鲜花绽放和开阔明亮的地方。德力格尔风景区位于阜新市彰武县大德镇大德村。在2018年开启的彰武草原生态恢复示范区建设中,这里逐渐变成了山水林田湖草沙交相辉映的旅游风景区,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践行地。2024年,处在漠上草原腹地的德力格尔风景区迎来两个喜讯:一是获评全国第四批自驾车旅居车5C级营地,为辽宁省首家;二是获评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由此,德力格尔景区以及漠上草原的美誉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记者:刘丹刘大辉
    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