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业执法部门开展诚信月主题宣传活动
本报讯王守全记者邢漫连日来,为大力提高全民诚信意识,加快信用丹东建设步伐,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开展了一系列宣传活动。5月14日,执法队在元宝山公园开展“用诚信美化心灵用法治规范社会”主题宣传活动。通过图片展览、法律问答方式,结合诚实守信的重要性以及不讲诚信的社会危害性,面对面向群众宣传。活动现场互动频繁、气氛热烈。此外,执法队还通过执法告知、送法上门、巡查检查等方式,及时将法律法规送达执法相对人,督处落实生产经营者的主体责任,强化诚信自律意识。对辖区内兽药、饲料、种子、种畜禽、肥料、屠宰加工厂等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和主要从业人员,开展相关法规培训。与此同时,深入到农村集市,通过悬挂横幅标语、设置展板、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就与大家生活息息相关的宠物饲养、诊疗机构选择、猪肉选购、土地征收与补偿、宅基地权属、美丽乡村建设等内容作详细介绍,为全社会树立诚实守信意识,营造讲诚信的法律环境。
05/24 - 合作区启动增殖放流行动
丹东新闻网讯记者刁庆峰近日,合作区丹东临港集团安排资金2000万元,将在黄海北部海域连续实施苗种增殖放流行动,投放中国对虾9亿尾、三疣梭子蟹7000万只、红鳍东方鲀450万尾。据了解,为落实国务院及省市关于加强滨海湿地保护工作的相关要求,丹东临港集团计划连续3年开展淡水鱼、海水鱼增殖放流工作。今年,他们邀请省海洋水产研究院、省渔港与水产种苗中心等科研单位和专业机构的教授专家,对增殖放流实施方案进行论证、评审。此次增殖放流投放的苗种数量、品种将有效提高黄海北部海域生物多样性和种群数量,对改善海洋生态环境、恢复海洋渔业资源以及促进我市海洋经济发展、推动临港产业起到积极作用。该项工作将持续至7月末。
05/24 - 丹东舰退役!36年的坚守,“老兵”再见
5月19日,南部战区海军某护卫舰支队官兵代表军容严整,整齐列队,在某军港向服役36年的丹东舰做最后的告别。 退役仪式 在雄壮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声中,退役暨移交仪式开始。“降军旗,敬礼!”信号兵吹起一阵长声,官兵们齐刷刷地向丹东舰行最后一个军礼。当前甲板桅杆上的八一军旗缓缓降下后,丹东舰终于光荣地完成它的战斗使命。 军旗 看到这一幕,二级军士长、主炮指挥仪班长章胜红再也没有抑制住热泪。他曾随舰艇南征北战,一步步成长为专业技术“大拿”。 丹东舰降下军旗,完成使命任务 每次射击前,他都会仔细排查故障,并在射击中稳稳操控主炮,在数次实弹射击中,赢得各级领导的一致肯定。今年初,在舰艇全训合格考核中,他也为丹东舰取得了优秀成绩。 “今天就要和‘老伙计’告别,心里有万千不舍。”章胜红说。忘不了舰艇机动防台风时,巨浪一个接着一个,舰艇龙骨被砸的吱吱作响;忘不了,那狭小的空间,轰鸣的机器,与战友们一起与风浪抗争,磨砺技艺的日子……一幕幕场景,好像就在昨天。 海浪中前行 与章胜红一样,电工班长、三级军士长李勤杰同样充满不舍。“爱护舰艇就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去年初,丹东舰执行某海域战备巡逻任务时,李勤杰就多次发现并紧急处理数个险情,保证了舰艇能够连续执行任务。任务结束时,李勤杰悬着的心终于放下,而丹东舰也创造了该型舰艇103天海上战备记录,令他倍感自豪。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这是丹东舰精神之所在。”李勤杰感慨道。也正是因为有了官兵们的不懈努力,才能保证舰艇出色完成战训任务。 退役仪式,舰艇如新 站在舰艇甲板上,目光所及之处,处处整洁如新,完全看不出这是一艘即将退役的老舰艇。弹药班长彭聪动情地说:“这是因为官兵们始终把舰艇当成家建,不管是装备检拭,还是日常保养,都会细心呵护这个‘老伙计’,让它随时听从任务召唤。” 主炮射击 当丹东舰驶离码头,官兵们不停地挥手,久久不愿离去。“不管走到哪儿,精神永相随。”丹东舰最后一任舰长冯洪波说,“丹东舰退役,但丹东舰的精神还在,作风还在,大家一定会传承好‘忠诚、尚武、血性、品德’的舰训要求,在新的岗位上创造更辉煌的业绩!” 丹东舰 据悉,丹东舰是20世纪80年代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某型导弹护卫舰。自入列以来,出色完成了战备巡逻、海上维权、出国访问等一系列重大任务,参加各类演习演练数百次,为海军转型建设输送大量人才,为维护祖国海洋权益和领土主权、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 退役后,丹东舰将移交至辽宁省丹东市,作为当地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继续为祖国的国防教育事业发挥余热。 解放军报微信发布 作者:蔡盛秋王鲲鹏黄基佳陈御喆孙宇马睿
05/21 - 丹东市首个接种方舱今日投入使用
丹东新闻网讯记者田治华我市首个接种方舱,即位于桃源体育馆的振兴区新冠疫苗接种方舱于5月21日投入使用。体育馆的院门上挂着醒目的引导牌。体育馆前,台阶上两行“行程二维码”会引导接种人员至方舱入口。走廊两侧摆放着接种须知、接种流程等展板。方舱内部设置了等候区、接种区、医疗保障区、留观区、特殊人群专用留观区等区域。该方舱负责人刘卫东告诉记者,方舱建设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投入使用后,将根据单位和社区的集体预约安排接种,暂定每日开始接种时间为8:30。负责接种工作的都是从基层医疗机构抽调的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根据瞬时容纳能力保守计算,方舱日接种能力为8000到10000剂。
05/21 - 惠民宣传“赶大集” 组团服务“零距离”
“生芽的土豆能不能吃?”“今年是建党多少周年?”……5月17日上午,在东港市新城街道八棵树村广场内,街道工作人员正在组织群众开展有奖问答活动,群众按照疫情防控安全距离排成长队,围绕“党史、法律、安全”等常识,展开热议,积极抢答。为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新城街道精心打造宣传教育阵地,利用八棵树村赶集时间,组织宣传、政法、司法、公安、村建、安监、卫健等9个部门,开展送“服务”下乡活动。活动围绕群众热议的法律咨询、疫苗接种、土地村建、法治教育、安全生产等重点工作,开设便民服务大集,开创组团式“零距离”服务。活动以横幅、展板、咨询台、有奖知识问答和发放资料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服务,共设立9个服务展位,悬挂条幅40条,搭建展板30块,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活动现场还开展义诊、律师免费法律咨询和疫苗接种预约等多项服务。记者张瑞
05/20 - 丹东百名文艺志愿者参与录制
中国文联《精神伟力》特别节目5月23日播出丹东新闻网讯由我市百名文艺志愿者参与录制的《精神伟力——“学党史、传精神、跟党走”中国文艺志愿者在行动特别节目》,将于5月23日在全国各级媒体平台及我市多个媒体平台播出。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文联在全国广泛开展“学党史、传精神、跟党走”中国文艺志愿者在行动主题活动。作为主题活动的重要内容,中国文联联动全国20余个城市录制特别节目,丹东作为抗美援朝战争大后方的最前沿成为其中之一。日前在我市录制的反映抗美援朝精神的歌舞节目《不朽的赞歌》,成为我省唯一入选作品。《精神伟力——“学党史、传精神、跟党走”中国文艺志愿者在行动特别节目》时长100分钟,歌舞节目《不朽的赞歌》将在“第二篇章:改天换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8)”中亮相。节目中,在巍峨庄严的抗美援朝纪念塔下,我市89岁志愿军老战士刘吉惠对那段硝烟弥漫的岁月娓娓道来,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舞蹈家山翀和丹东市民族歌舞剧院文艺志愿者的精彩舞蹈,把观众带回了那段峥嵘岁月;92岁高龄的我国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李光羲、中国广播艺术团青年男高音歌唱家马佳与丹东市群星合唱团、丹东市元宝区文化馆合唱团的志愿者们唱响慷慨激昂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使观众真切地感受到志愿军战士们昂扬的斗志和钢铁一般的意志。精彩的表演再现了在血与火的战争洗礼中锻造和升华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5月23日,该节目将在全国各级媒体平台播出。当天10点,丹东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东港市融媒体中心、凤城市融媒体中心、宽甸融媒体中心也将同步播出,敬请广大市民届时收看。丹轩
05/20 - “中国旅游日” 丹东部分景区推出优惠活动
丹东新闻网讯宋玉记者刚越5月19日是第11个“中国旅游日”,主题为“绿色发展美好生活”。5月18日,从市文化旅游广电局了解到,为加强疫情防控,我市不统一组织集中性的主题活动,各景区将在“中国旅游日”推出优惠活动。据了解,推出优惠活动的景区是凤城凤凰山景区、蒲石河森林公园、大梨树景区、赛马天锅古洞景区、老窖酒业有限公司、心海生态园;东港大鹿岛景区、獐岛景区、大孤山景区、馨艺度假山庄;宽甸青山沟景区、天华山景区、花脖山森林公园、黄椅山森林公园,以及中朝文化展览馆、太阳岛旅游度假区、五龙山景区等。市文化旅游广电局提醒市民,外出旅行不可放松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意识,要做好个人防护,自觉遵守旅游景区疫情防控规定,坚持在人员密集场所佩戴口罩,保持一米以上社交距离,勤洗手、常通风,用餐拉开桌椅间距,使用公筷公勺,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及时到发热门诊进行诊疗。
05/19 - 丹东日报社当选中国报业协会党报分会副会长单位
丹东新闻网讯记者刘伟5月17日,中国报业协会党报分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百家城市党媒看无锡最美湖湾新闻行动”启动仪式在江苏省无锡市举行。近年来,丹东日报社在党报建设和新媒体发展方面取得突出成绩,业内影响力不断提高,在本次大会当选副会长单位。丹东日报社社长、总编辑(兼)宋月华当选第六届理事会副会长。此次会议成员来自全国近30个省、市、自治区,120家党报的220多位社长、总编、记者齐聚太湖之滨。人民日报、新华社和各大网络媒体给予高度关注。中国报业协会和无锡市委相关领导出席活动并致辞。会议宣布了中国报业协会党报分会第六届理事会新领导班子名单,无锡日报社社长张军任理事会会长。
05/19 - 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荣获特别奖
2020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活动结果揭晓丹东新闻网讯记者景媛媛5月18日,第十八届(2020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活动结果在北京揭晓,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主题展览荣获特别奖。本次推介活动是由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国博物馆协会、中国文物报社主办,代表了当下国内博物馆策展、陈列、传播等方面的最高水平。经过两个多月线上展示和专家评委的评判,28个陈列展览项目从105个参评项目中脱颖而出、入围终评。其中,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专题陈列《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凭借特色鲜明的主题、立体独特的思维,赢得了评审和观众的高度认可和一致好评,成功入选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并荣获特别奖。一个好的展览,不仅在于汇集了多少文物精品,更在于能够深刻挖掘文物内涵,讲好文物背后的故事。评审专家认为,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推介的展览内容丰富,注重挖掘藏品资源,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和思想性,体现了最新学术研究成果,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作为我国唯一全面反映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战争和抗美援朝运动历史的专题纪念馆,位于丹东英华山上的抗美援朝纪念馆新馆于2020年9月19日正式面向公众开放。改扩建后的抗美援朝纪念馆总占地面积18.2万平方米,由纪念馆、纪念塔、全景画馆、国防教育园组成。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现有馆藏抗美援朝文物2万余件、各类抗美援朝资料3万余份,是目前国内收藏有关抗美援朝文物与资料最全面、系统的纪念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主题展览全面、真实地再现了抗美援朝战争和抗美援朝运动的光辉历史,展出的每一件文物、图片的背后,都有着动人的故事,都是一本育人的教材。
05/19 - 游客被困凤凰山,消防员上演“生命接力”
“山路太难走了,能坚持下来,完全靠信念!”5月16日,凤城市消防救援大队一级指挥员景士春在微信朋友圈里发出这样一条信息。5月15日14时47分,市消防救援支队凤城大队凤华街站接到报警电话,称凤凰山有一名驴友在登山过程中小腿被滚石砸中,导致骨折被困。凤华街消防救援站6名消防员第一时间前往救援,现场摄像员记录了这段近6个小时的救援过程。在凤凰山北坡山脚下,消防员确定了被困者的方位后,在向导的带领下,携带山岳救援装备,用时1小时50分钟找到被困者。凤华街消防救援站站长姜长军回忆,救援途中,由于有些地方过于陡峭,消防员就利用绳索搭建上升通道攀爬。被困者年龄约50岁,右小腿骨折处,已被同行人员用树枝简单固定。被困者称,他们一行20余人当天早上从抚顺来丹准备穿越凤凰山,哪知山路太险,被山上滑落的石头砸中腿部。消防员将伤员受伤的腿部进行固定后,将其搬运上担架,利用保温膜做好保暖措施,再把伤员牢牢地绑扎在担架上,开始下撤。上山容易下山难。在崎岖的山路上,消防员们抬着担架一点点地小碎步向下挪动。当日16时46分,下山的消防员与丹东市消防救援支队山岳救援专业队在半山腰会合。此前,第一批队员在登山沿途为后续救援队留下标记。双方会合后,他们立即把伤员转移到专业的山岳救援担架上。天色渐渐转暗,为了尽快护送伤员下山,救援人员先找好站位,利用“接力”的方式,将伤员缓慢向下移动。其中一段悬崖的路面格外狭窄,救援队员们几乎是一点一点地把伤员“挪”过绝壁。过完绝壁又要面临陡峭的山路,山间落叶深厚,一步一滑,救援队员只得抬着担架小心翼翼地艰难前行。20时20分,伤员成功被抬下山。“6年前我们20多个人经过7个多小时,才把受伤驴友转移下山;6年后,我们的救援装备更加专业,技术更加娴熟,虽然这样,我还是不希望再有登山受伤的事情发生。”杨仁旭说。市消防救援支队临江后街特勤站指导员杨仁旭参加了这次救援,在救援过程中,他捡到一个黑色的钱包,打开一看,里面竟是自己的身份证和银行卡。原来,早在2015年,杨仁旭在凤城任职时,曾参与过多起山岳救援。同年5月,他在一次凤凰山救援行动中,不慎将钱包遗失。消防员提醒:登山爱好者出行时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做好对目的地的熟悉工作,要对天气情况及自身能力进行评估,避免发生意外事故,切勿冒险行动。赵福来记者曲艺
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