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彩辽宁
- 辽宁:春节假期累计接待游客2357万人次春节假期,辽宁统筹疫情防控和假日市场繁荣,策划推出“冬奥在北京冰雪游辽宁——嬉冰雪泡温泉辽宁过大年”冬季旅游品牌,推出冰雪温泉、民俗文化等文旅活动184项,优选辽宁冬季网红打卡地165个,推出旅游惠民措施72项。经移动大数据综合监测,全省累计接待游客2357.7万人次,同比增长0.9%,比疫情前2019年增长3.5%;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6.9亿元,同比增长9%。春节期间体验冰雪的游客大幅度增长。王迪摄春节喜遇“冬奥”,全省各地举办了丰富多彩的“喜迎冬奥,冰雪辽宁”系列冰雪主题活动,以沈阳怪坡、本溪云山、丹东天桥沟、营口何家沟、辽阳弓长岭等为代表的各大滑雪场,滑雪爱好者云集,助力北京冬奥会,体验冰雪的速度与激情。与此同时,群众参与度高的冰雪嘉年华项目备受欢迎,以沈阳棋盘山冰雪大世界、鞍山老院子冰雪大世界、抚顺热高风雪乐园、本溪东风湖冰雪大世界、铁岭莲花湖湿地公园冰雪乐园等近百个嬉冰雪项目游人如织,特色冰雪项目前排起了“长龙”。春节期间体验冰雪的游客大幅度增长,部分滑雪场游客数量和收入甚至出现了倍增的良好态势。“嬉冰雪,泡温泉,到辽宁过大年”品牌逐步深入人心,全省各大“温泉+冰雪”度假区备受游客喜爱,利用春节假期体验家庭微度假已经成为新时尚,为游客提供了冷热交融的美妙体验。大部分度假区入住率达到80%以上,接待游客数量出现20%-50%以上的大幅增长,带动了假日旅游经济的恢复性增长。春节期间我省通过线上、线下等方式举办百余场“村晚”,今年“村晚”更注重民间原创艺术,突出地域文化特色,让乡土文化活起来,惠及群众10万余人次。抚顺、本溪、朝阳三地“村晚”入选了全国“村晚”示范展示点。全省各博物馆、图书馆纷纷推出节日大展和过大年活动,辽宁省博物馆推出了“冬景绘画暨体育文物特展”,沈阳故宫博物院推出了“正统气象——沈阳故宫院藏娄东画派作品展”,锦州辽沈战役纪念馆在春节期间每天推出一期“辽沈馆里过大年”春节系列主题社教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拍照打卡。春节假期省内“都市商圈游”复苏强劲,参与性、互动性、体验感强的沉浸式体验游成为假日游亮点。文化、娱乐、体育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线上演播、沉浸式体验、线上种草——线下体验等新文娱业态涌现,观演+旅游、博物馆+旅游、美食+旅游、研学+旅游升温。02/09
- 辽宁抚顺:创新驱动 节能增效抚顺齐隆化工有限公司以“创新驱动,打造新的节能突破点”为抓手,通过技术改造,不仅优化了工艺流程,而且提高了经济效益,2021年实现产值10.3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54%。公司负责人表示,未来,齐隆化工将加大产品研发投入,以创新驱动发展为契机,充分发挥企业的人才优势,着力破解技术难题,助推地方经济发展。02/09
- 辽宁朝阳:天亿机械完成5G工业智能制造工厂项目“我们企业现在已经实现了统一集中数据链,公司运营做到了有据可依、可查、可分析。”在辽宁天亿机械有限公司,负责人谈及5G工业智能制造工厂项目,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工人在操作数字机床生产。(摄影:林建军)辽宁天亿机械有限公司是国家重点项目支持企业、国家制药装备行业协会成员单位。公司集研发、生产、安装、销售、售后服务为一体,是国内高速压片机、全自动硬胶囊充填机、铝塑包装机及颗粒包装机智能机械手装盒机联线和铝塑泡罩包装装盒机联线的专业制造厂商,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智能控制工程研究中心、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企业,全系列产品均已通过欧盟CE认证。5G工业智能制造工厂项目是辽宁省首批数字化智能化改造项目,纳入国家二级解析节点体系,总投资2100万元。据介绍,项目是利用5G专用基站,实现企业内外网数据隔离,构建综合大数据中心,实现数据智能分析、监控大屏调度指挥、运行数据直观展示,形成远程维护和数据采集。该项目2021年6月开始实施,当年10月份建设完毕。现已实现统一集中数据链,使公司运营做到有据可依、可查、可分析,增强企业数字赋能。02/09
- 辽宁盘锦:五光十色庆新春兴隆台区处处彰显出浓浓的年味气息,大红灯笼映衬着人们红红火火的幸福生活,闪闪发光的彩灯点亮了新春的美好希望。02/08
- 画中一绝!“天下第一虎”在辽宁!壬寅虎年,人们格外关注虎画。说到虎画,辽宁可是了不得。“大中画虎”是著名的艺术符号。业界给予的美誉可谓登顶:“天下第一虎”。冯大中先生每每听到这样的赞赏,总是说:“艺术没有最高,只有更高”。把东北虎画得出神入化,是地域自然人文、传统文化养育而出,也是冯大中不懈探索、技道双修的艺术精进。冯大中作品《风雨春秋》。从小就对虎写生,历经虎口脱险说起对虎的喜爱,冯大中觉得是民族基因的一种自然而然。在中国,虎被誉为“百兽之王”。千百年来,人们崇虎爱虎,用它镇宅、护宝、驱逐邪恶,将老虎的形象延伸到民俗用品、生活用品、艺术品等领域,形成了极具特色又历史悠久的虎文化。在文明演进的历程中,虎的形象没有因为时代变迁而消弥,反而经过时间的打磨历久弥新,不断创发新生。冯大中爱读虎故事、爱研究与虎相关的传统文化,这种喜爱由心而出,几十年不断。冯大中作品《枫》。自少年始,冯大中便迷上画虎。那时出版物少,没有电视,更没有网络,可以依据的临摹对象稀有,况且看不见真虎,画不出生动。冯大中只能到动物园去看虎,于是动物园成了他的常驻地。据回忆,有一次,冯大中长时间站在虎笼外观察笼舍里静卧的两只大老虎,饲养员见他这么认真、执着,便招呼他进笼细看。年少的冯大中看到饲养员不论怎么呵斥老虎,老虎都依然温驯,便大胆走了进去,没想到刚迈进虎笼,还没站稳,老虎便朝他猛扑过来,一时吓得他脑中一片空白,好在饲养员及时拽住虎尾喝止了老虎。冯大中稳定了心神,开始对虎写生。又一次,他与同伴去黑龙江画虎,在关老虎的铁栅栏门前近距离写生,突然间老虎从笼间伸出巨爪抓住了同伴的胳膊扯向笼内,冯大中急忙上前营救,与老虎进行了一场惊人的“拔河比赛”,与此同时,饲养员快速赶来向老虎投喂食物,众多人及时救援,终于转危为安。惊心动魄的虎口脱险经历,没有令冯大中退缩,相反,虎的威猛气势在少年的心中打下深深烙印,使他在画虎追求形似之外有了更深的意境。冯大中作品《林泉之乐》。将虎人格化,赋予无限情思冯大中画虎独树一帜,根本原因还在于对虎的人格化塑造,其虎笃情博爱、怀仁守德,独具人文神韵,并将雄浑野逸的山水作为虎的家园来描绘,虎与境化、尽刻精微。1986年,联合国举办国际和平年美展,冯大中的中国画《爱》一亮相,就引起关注,他以拟人的全新手法,打破画虎凶、猛、狠的固有模式,动情表现两只老虎顶脑门、和谐依偎的感人场景。书法题款“猛兽尚且如此,况人世乎?”为画作点睛。1988年,他的作品《早春》荣获中国当代工笔画首届大展金奖,“天下第一虎”的美誉由此而生。冯大中作品《梦乡》。“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东北的白山黑水是冯大中的艺术源泉,他立足于自身生存的这块土地,用脚步丈量山川、用眼睛发掘美的意象、用心灵感悟生命精神。他把白山黑水以及出没于其间的生灵——老虎,用切身感悟表达出来,一种纯朴、率真、仁厚的爱流溢在丹青笔墨中。画竹、画山水40余年的冯大中,以深厚的功力呈现大野苍茫之境、长白雪月之洁、秋山沉醉之酽、春山晓雾之美、芦花霜晨之丽,梨花春雨之景,风竹摇曳之柔,映衬出工笔虎、写意虎的种种雄姿、神态。冯大中笔下的虎不是自然的威慑力量,不是人类的征服对象,而是大自然的主人,充满温情和善意,威风内敛,勇猛与仁厚并存。冯大中自己也说:“其实,我画老虎凶猛勇武的不是很多,表达其不怒自威、可爱一面的更多,比如母子亲情、天伦之乐、离情别绪,让老虎的形象更为拟人、立体而丰满。”冯大中作品《母与子》。这样的虎、这样的画尽展自然之美、生灵之美、和谐之美。天人合一历来是中国画的至高审美境界,冯大中以画虎领风骚于当代画坛,正是缘于此种追求。冯大中作品《青山着意》。冯大中作品《霜晖》。冯大中作品《夏梦》。冯大中作品《晓风残月》。冯大中作品《幽谷图》。冯大中向记者介绍虎画创作。02/08
- 阜新市博物馆:磁州窑白釉铁彩“清酒肥羊”三系瓶查金辉摄磁州窑白釉铁彩“清酒肥羊”三系瓶为金代文物,阜新市博物馆藏。据了解,书写“清酒肥羊”四字表明这是一个酒瓶,属于宋元时期流行的商标广告用语。先后曾统治过北方、建立金王朝与元王朝的女真人和蒙古人是游牧民族,自然食羊之风盛行。“清酒一杯馈亲友,肥羊醇真暖人心”,此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时人赞美烹羊煮羔,办筵设席款待宾客,追求“清酒肥羊”富足生活的愿望。从功能上看,瓶口带三系、四系是为了便于提拎、悬挂、移动器物而制的,这与女真、蒙古等民族的生活习惯有关,也体现出浓浓的草原游牧生活气息,是游牧民族传统文化与中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02/08
- 66件辽博馆藏精品立轴山水画展出“江山如画——辽宁省博物馆藏中国古代立轴山水画展”正在辽宁省博物馆展出,观众可欣赏到66件辽博馆藏精品立轴山水画。“江山如画——辽宁省博物馆藏中国古代立轴山水画展”正在辽宁省博物馆展出,可欣赏到66幅辽博馆藏精品立轴山水画。查金辉摄立轴山水画不同于手卷山水画逐段展开的欣赏方式,观者面对立轴画面会豁然开阔,在纵观全景之下,随着视线“穿游”于各色景致之间,身临其境般地在山水画的世界中感受生命的和谐畅达。本次展览中展出了明代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唐伯虎,也就是唐寅的中晚期创作最为丰富和成熟时期的作品《茅屋蒲团图》。图绘江南初秋士人蒲团之上晨读之情景。画面环境幽雅清静,给人以深厚、凝重之感,呈现出大自然的生动景象。属于唐氏作品中少见的浑厚、凝重的作品。本次展览上展出的《深山会棋图》出土于辽宁,也是大有来头。这件出土于辽宁法库叶茂台的辽代立轴山水画是中国山水画史中极为重要的早期画作,也是中国山水画史中的“辽宁标记”。《深山会棋图》是目前发现最为可靠的早期立轴山水画作品,其山水画面貌接近于五代北宋初期以荆浩、关仝为代表的中原山水画风格,唯其笔墨尚显朴拙。此图作为研究当时中原地区与北方地区在绘画艺术上的交流提供了实物例证,为研究辽代及五代、北宋初的山水画提供了可靠的鉴定标尺。02/08
- 辽宁大连:趣味画汉服辽宁省旅顺博物馆《汉风楚韵——徐州汉代楚国出土文物特展》展现了浩瀚无垠的两汉文化。汉服作为汉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以其独特的魅力而深受观众喜爱。春节到,年味儿到,旅顺博物馆组织了“趣味画汉服”活动,邀请观众朋友们动手设计自己眼中的华美汉服。绘制汉服绘制汉服绘制汉服作品展示02/08
- 辽宁朝阳县: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朝阳县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促进乡村振兴。近日,朝阳县政府与中电投新农创科技有限公司就乡村振兴和“双碳”合作项目正式签约。这一项目将对朝阳县加速新能源产业集群集聚,建设乡村振兴综合智慧能源示范县起到巨大推动作用。中国电力国际发展有限公司和新农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推动乡村振兴产业与新能源发展相融合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雄厚的实力,中电投新农创科技有限公司是两家企业联合组建的投资运营平台。此次与朝阳县签约的乡村振兴和“双碳”合作项目计划投资200亿元,打造百亿级现代低碳农业产业集群,搭建乡村振兴大数据平台,做强全域精品旅游等,将新能源与一二三产业融合,进一步做大做优朝阳县新能源优势产业。朝阳县全面准确贯彻新发展理念,充分利用风光资源富集、发展新能源得天独厚的条件,紧紧盯住新能源领域头部企业招商引资。截至目前,已建成风、光和生物质发电新能源项目12个,总投资58亿元,装机容量780MW,发电量12亿千瓦时。正在建设项目4个,总投资31亿元,装机容量662MW,预计年发电量10亿千瓦时。02/08
- 本溪市溪湖区:虎步奔腾开新局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的溪湖区。汪涛摄虎年伊始,本溪市溪湖区的矿山运输车便隆隆作响往来作业;再生资源利用园区里,工人师傅们简单道声新春祝福后,就开始忙着产品的装车运送;与此同时,火连寨绿色建材产业基地的建设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这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预示着,在2021年圆满完成各项经济指标的基础上,作为本溪市老工业城区的溪湖区,正以崭新的姿态、昂扬的斗志,满怀激情地站在2022年的起跑线上,向建设绿色矿山的发展蓝图阔步迈进,为做强做大再生资源利用产业目标蓄势而为,将5G仓储等新经济板块发展壮大的梦想变为现实。虎年新气象,开局干劲足。“真研究问题才能解决真问题,不能空对空地虚谈妄论。溪湖区工业比重大,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的任务非常繁重。乘着新一年的春风,我们既剑指问题,攻坚克难,抢抓机遇,瞄准目标,也有信心在虎年虎步奔腾开新局、谱新篇。”溪湖区委主要负责同志信心满满地说。让绿色矿山郁郁葱葱溪湖区是本溪市的发源地,具有百年历史,世界最小湖——本溪湖就位于区内。孙中山曾在《建国方略》中提及这片土地:“南有汉冶萍,北有本溪湖。”从1904年开始,这里先后建起本溪湖煤矿、1号高炉,是本溪地区工业的摇篮。新中国成立后,这里为共和国的煤铁工业发展和本溪各项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这样一个老工业城区,不可避免地带有“原字号”血统。尽管溪湖区近年来不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铁矿采选业企业在全区工业企业中的占比已经降到了34.8%,但由于人参铁的品质好、产量高,铁矿采选产业仍然是溪湖区重要的税收来源。立足时代背景和现实基础,优化和绿化“原字号”成了溪湖区发展矿山产业的重头戏。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企业经营者也认识到,绿色发展是大势所趋,必须积极投入,主动求变,调整生产方式。溪湖区境内的本溪市大北山铁矿有限公司、本溪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梨树沟铁矿分别于2020年和2021年进入国家级绿色矿山名录。虽然溪湖区的工业化历史悠久,基础雄厚,矿业资源丰富,优势明显,但如果不进行技术革新,未来也终将落后于日新月异的发展潮流。因此,溪湖区委、区政府不断鼓励和引导区内矿山企业增加投入,注重产品的精细化和多样化,按照绿色矿山的建设要求不断升级改造。截至目前,溪湖区居前的三大矿业企业——本溪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本溪市大北山铁矿有限公司、辽宁源达矿业有限公司均已拿出调整方案,在今年将持续加大投入,按照绿色矿山建设标准,实施改造升级。缘何要将绿色作为发展的底色?溪湖区的矿业企业经营者由最初的不解,已经转变为如今的欣然接受,并积极投身其中。一位企业负责人这样说道:“绿色矿山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代表着溪湖区矿业开发利用总体水平的提升和可持续发展潜力的释放,以及维护生态环境平衡能力的增强。区里要求我们在科学、有序、合理地开发利用矿山资源的过程中,对必然产生的污染、矿山地质灾害、生态破坏失衡等,最大限度地予以恢复治理或转化创新。对于必须破坏扰动的部分,要通过科学设计、先进合理的有效措施,确保矿山的存在、发展直至终结,始终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并融入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中。这其实是在保护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是在为子孙后代留下绿水青山。”记者在火连寨街道上堡村、下堡村采访时看到,一条宽阔的马路已将守着矿坑多年的两个村子连通起来。村民们告诉记者,去年,企业投资1亿元建设绿色矿山,还修复了村路,今年他们要在路的两侧种上梨树,争取5年内种出千亩梨园,使当年的梨树沟村再现风采。让绿色建材绽放光彩建材产业与矿业产业一样,都是溪湖区的优势产业。黑色的铁精粉、白色的石灰石,形成了溪湖区“白加黑”的产业组合,多年来在溪湖区的经济发展中担当着绝对主角。今年,溪湖区将在强力打造绿色建材产业基地的构想中,格外加重对石灰石这种白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把资源优势变成发展的强势,做强做大绿色建材产业。曾经,本溪的水泥厂声名远扬,水泥产品在市场上供不应求。由于节能减排去产能的需要,目前,本溪仅有的两家水泥企业——辽宁山水工源水泥厂和辽宁交通水泥厂均隶属溪湖区。这两家利用白色资源发展至今的企业是全省同行业中的佼佼者,日产能力总计1万多吨。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品牌知名度等,正是溪湖区欲把建材产业做强做大的底气所在。但对于白色资源,他们却选择换了个样,就是要通过技术改造的手段,降低能耗,实现绿色升级。2021年,溪湖区的绿色建材产业基地建设取得新突破,由本溪市政府与山水集团签订项目合作框架协议,新建和改造的厂区发展定位为“无废城市”的承接地,把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和淤泥作为水泥生产的一部分原料,在降低企业成本的同时,实现城市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同时,产业链向生产水泥制品、水泥骨料、水泥配件延伸,以此抓住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机遇。2021年,山水工源水泥有限公司投入1.7亿元,推进绿色智能化升级改造、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危废项目。未来3年,这家企业还将投资23亿元用于绿色建材的生产。将资源优势变为发展强势,离不开物流产业的支撑。溪湖区配合绿色建材和绿色矿山发展,把物流棋子落在了拥有铁路线资源的火连寨街道。他们将利用省里下拨的2.28亿元专项债,建设千万吨级公路铁路物流中心。省交通部门也将在此实施公路和铁路交叉路口的“平改立”工程,将铁路和公路分开,打通并拓展大物流通道。溪湖区在省、市国资委的帮助下,经过一年的努力,在火连寨地区盘活了原公路水泥厂的场地,用作仓储用地,为铁矿采选业和绿色建材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储备空间和畅通的运输渠道。让循环经济兴旺起来在溪湖区,再生资源利用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新兴产业。大力发展废钢铁循环再利用产业的设想早已有之,而真正把它落地并付诸行动则始于五年前。2017年,溪湖区正式对再生钢铁原料(废钢)研究立项。2018年,建设本溪废钢铁加工配送基地相关政策落地实施,规范了回收加工配送标准和流程,溪湖区对废钢铁等再生资源的利用逐步走向规范化、产业化、集聚化。2月5日,记者走进位于本溪湖经济开发区的本溪市废钢铁加工配送基地采访。这里有一处宽敞的大院子,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春节期间生产始终没停,厂房里不时传出加工废钢铁的机器轰鸣声;外面11万平方米的硬化场地上,则随处可见原料分拣及成品运输的忙碌场面。经过招商引资、以商招商,大院里的两座厂房,已经分属两家世界500强企业的子公司。一家企业是欧冶链金再生资源有限公司控股的辽宁吉和源再生资源有限公司,而欧冶链金是世界500强的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的一级子公司。另一家企业是辽宁建发物资有限公司,也是跻身世界500强的厦门建发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繁忙的加工车间、宽敞的原料储存区、花园式工厂的布局,让人感受到这里蓬勃的发展活力,加上周边原有的三家规模以上企业,初步形成了本溪市废钢铁加工配送产业集群。2021年,废钢铁加工配送基地克服疫情和下游企业限产影响,积极开展外埠业务,全年完成废钢铁加工配送70万吨,实现税收2.7亿元,同比增长34.4%。2022年,溪湖区将持续推进废钢铁循环再利用产业发展,完成公铁联运、建发彩西地块废钢铁加工配送区、创新创业平台、园区六条道路等重点项目建设。全力保供本钢集团原材料及时有效供应,力争全年实现废钢铁加工配送100万吨。此外,还将加快数字化园区建设,通过数字系统让每一块废钢铁都带有身份证。不仅如此,溪湖区还将在再生资源利用方面进一步深挖。目前正积极规划铝、铜、塑料、铁红等再生资源回收再利用方案,计划以商招商,将实力强大的合作伙伴引进来,优势互补,做强做大再生资源利用产业。新年新愿景。溪湖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介绍说:虎年伊始,我们将继续以转型升级为重点,优化产业结构,发挥溪湖“原”字号、“初”字号产品市场影响力强、品牌认可度高的优势,通过积极推进“一区五基地”建设,着力解决存量企业规模不大、产品附加值不高等现实问题,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