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多彩辽宁
多彩辽宁
  • 2022辽宁5G电商直播年货节启动
    1月10日,由省商务厅联合省广播电视局和省乡村振兴局共同举办的2022辽宁5G电商直播年货节正式启动。即日起至2月7日,围绕“辽宁年货看直播,共享数字新生活”主题,我省组织各地开展“丰饶年货,辽宁甄选”千场直播带货活动,汇聚全省特色优质农特产品,通过5G直播推向全国,打响辽宁品牌。我省是商务部组织的“全国网上年货节”九个分会场之一。活动期间,我省将开展“辽宁明星汇,燃播庆新年”活动,辽宁籍文体明星、广播电视主持人、平台头部主播将联动直播,贺新年、带年货;开展“东北乡村里,年货逛大集”系列主题活动,组织直播基地与网红达人走进田间地头、渔船港口,深度挖掘特色年货产品。在启动仪式现场,省内各地奋战在乡村振兴一线岗位的第一书记也进行连线直播,面向全国推介家乡特产、年货好物。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我省电子商务继续呈现快速发展态势,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据统计,2021年前三季度,全省网上零售额1191.7亿元,同比增长16.3%;全省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11.79亿件,同比增长57.78%。
    01/12
  • 辽宁盘锦大洼区:将“冷资源”打造成“热产业”
    (摄影:郑磊)辽宁省拥有丰富的冰雪资源,冬季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各地深入贯彻“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依托冰雪资源,壮大冰雪产业,促进冰雪关联产业融合发展,凝聚人气,拓展消费,让“冷资源”变成“热产业”。图为在盘锦市大洼区北旅田园·黑风关古镇的滑雪场上,家长带着孩子一显身手。据了解,该景区近期入园游客量较去年同比增长超六成。
    01/12
  • 辽宁省博物馆推出多彩文化活动开启崭新一年
    元旦假期,辽宁省博物馆推出的“知•味——两汉魏晋时期辽宁地区的饮食文化”“江口沉银——四川彭山江口明末战场遗址考古成果展”“墨影镌英——辽宁省博物馆藏金石拓本展”“多彩的图像——浮世绘艺术展”等跨年展览深受观众喜爱。假期三天,辽宁省博物馆共接待观众7500人次,其中少儿观众近2000人。围绕展览举办的九场特色教育活动,获得观众一致好评。结合“江口沉银”展览开展的“带上水肺去考古”活动,在趣味互动的过程中帮助青少年观众理解水下考古工作环境以及出水文物;结合“墨影镌英”开展的“拓印体验活动”让观众亲自动手体验了“立体拓”;“博谈雅集之传统剪纸”活动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现场指导观众自己动手创作属于自己的虎年剪纸作品。辽博志愿者在假期期间推出的特别讲解活动,也吸引了大批观众驻足聆听。元旦期间,辽博志愿者累计讲解展览117场,以实际行动践行志愿服务精神,传播优秀传统文化。
    01/11
  • 沈阳故宫院藏娄东画派作品展开展
    “正统气象——沈阳故宫院藏娄东画派作品展”正在沈阳故宫展出,展览分“‘四王’清晖”“嫡派承学”两个单元,展出娄东画派代表画家画作20余幅。江苏太仓古代称之为“娄东”,这里孕育了中国美术史上极其重要的画派,这就是以王鉴、王时敏、王翚、王原祁为核心的“娄东画派”。清初之时,受到清皇室扶植的“四王画派”成为绘画领域的主导,王鉴、王时敏、王翚、王原祁相继成为画坛宗师。他们以摹古为主旨,讲究笔墨趣味,注重皴擦点染,绘画技巧严谨而精深,其山水画风格影响整个清代。在“‘四王’清晖”展厅中,参观者可以欣赏到王时敏墨笔云谷乔松图、王鉴墨笔仿董源山水图、王原祁设色山水图等。此外,在“嫡派承学”单元展出了娄东派“清初四王”之外其他主要画家作品,有“小四王”之称的王昱、王玖、王宸、王愫四人作品,如王昱墨笔仿古山水图册、王愫设色山水图册、王宸仿黄公望山水图轴、王玖青绿山光水色图等。本单元还展出了黄鼎、王玖、王学浩、张宗苍、方士庶、董邦达、钱维城等娄东派画家的作品。沈阳故宫博物院副研究馆员王喆介绍说,沈阳故宫博物院院藏山水画以明清为主,以娄东画派“四王”为最,“娄东画派遵循的是古代正统的画法,学习和推崇明代画家董其昌,将临古之风发挥到了极致。在立意、布局、运笔、色彩、线条等方面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此次展览希望参观者感受娄东派山水画不偏不倚不造作的创作风格,在新的一年感受正统大气的新气象。”
    01/11
  • 辽宁大连:六大系列百场文旅活动华幕拉开
    1月6日,金三角剧场“领航新征程”喜迎二十大系列演出首场——大连歌舞团大型音乐舞蹈情景诗《摇篮》精彩上演。作为“大连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剧目”,《摇篮》通过宏大的史诗叙事方式,演绎了百年梦想、艰苦创业、改革创新和新时代美好愿景4个历史阶段,体现了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精神风貌,浓浓的爱党爱国情怀让全场观众心潮澎湃、掌声不断。该场演出也正式拉开了大连市2022年六大系列百场文旅活动帷幕。剧照。(摄影:彭杭)2022年,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为奋力实现振兴发展新突破发挥文化铸魂、旅游带动作用,大连市文旅局将构建六大系列百场文旅活动矩阵。包括城市品牌系列活动——深耕大连赏槐会、大连艺术节、服博会、徒步大会、马拉松等市级节庆活动,借助活动进一步扩大城市影响力;专题节庆系列活动——指导支持开展“大樱桃节”“葡萄节”“采摘节”“海钓节”等各类有特色有品质的节庆活动;文化演出系列活动——支持、策划大型文化艺术演出,开展音乐周、戏剧节、交响季等活动;主题展览系列活动——整合全市国有和民营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文化园区等社会资源,开展书法、美术、艺术展览展示;国家级大型活动——全年力争承办两个国家级有影响力的大型活动或国际会议;春夏秋冬四季推广活动——结合四季特点,积极策划春季踏青赏槐、夏季沙滩戏海、秋季亲子游学、冬季冰雪温泉不同主题的文旅系列活动。记者了解到,金三角剧场“领航新征程”喜迎二十大系列演出,是文旅活动矩阵重要内容之一。“领航新征程”将举办20场文化演出,涵盖“继往开来”系列音乐会、“砥砺前行”系列话剧、“同舟共济”系列音乐剧、“共筑华章”系列综艺晚会四大主题篇章。
    01/11
  • 辽宁鞍山:翰墨飘香送春联 文化下乡暖人心
    近日,鞍山千山区25名书法家协会会员走进大屯镇,在大屯镇文明实践所开展“迎新春、下基层、送春联”志愿服务活动,为大屯镇村民书写新春的祝福。书法家协会会员们聚精会神地书写春联,笔锋或苍劲有力,或委婉圆润。活动结束后,大屯镇居民王勤手里拿着两幅春联往家里走,她对春联十分满意,打算春节时就贴上。王勤说:“年终岁尾了,这些志愿服务队的书法家们到大屯给我们送福字儿、送吉祥,我们非常高兴,谢谢了。”据悉,此次送春联下乡活动共送出春联300余幅,有力地促进了农村文化的发展,同时也把千山区关注民生、聆听群众呼声、造福百姓的心声送到了千家万户,让他们深切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
    01/11
  • “江山如画——辽宁省博物馆藏中国古代立轴山水画展”开展
    2022年1月7日,由辽宁省文化演艺集团(辽宁省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主办、辽宁省博物馆承办的“江山如画——辽宁省博物馆藏中国古代立轴山水画展”在辽博三层第20号展厅开展。这是辽宁省博物馆继“卧游江山——辽宁省博物馆藏手卷山水画展”之后,再次精选66件馆藏精品立轴山水画聚集一展。从《论语》中“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开始,中国人对山水寄予了丰富的情感。山水之乐,是平淡天真的雅逸情致;山水之乐,是人们心灵中桃花源的向往;山水之乐,是“天人合一”的冷静直观。古人以诗言志,却在画中流露真性情,所以山水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精髓的重要艺术载体。中国山水画自五代宋初成熟完善以来,逐步成为中国画的最主要宗脉。立轴山水画不同于手卷山水画逐段展开的欣赏方式,观者面对立轴画面会豁然开阔,在纵观全景之下,随着视线“穿游”于各色景致之间,“不下堂筵,坐穷泉壑,猿声鸟啼,依约在耳,山光水色,滉漾夺目”,身临其境般地在山水画的世界中感受生命的和谐畅达。辽宁省博物馆丰富的古代绘画藏品是辽宁文化底蕴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展览择选馆藏精品古代立轴山水画聚集一展,着力展示古代立轴山水画的独特艺术内涵和魅力。通过该展览,帮助大家感知山水是生命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进一步体会到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宇宙观。希望广大观众透过展览,看到的不只是山水,而是绵延的文化源流。
    01/11
  • 辽宁桓仁:花卉大棚里谱写“花”样人生
    随着春节的临近,许多市民选择用各色花卉装点家居,买几盆鲜花或盆景已成为市民过年时的消费时尚。冬闲人不闲,辽宁桓仁县各花卉基地负责人变农闲为农忙,凭借观赏花卉和绿色盆栽,成功开拓了花卉市场,走上了致富之路,谱写出了“花”样人生。
    01/11
  • 辽宁岫岩县:新甸镇特色果蔬种植托起农民“致富梦”
    近日,记者在岫岩满族自治县新甸镇教场村采访时看到,当地大棚里的小柿子、草莓等果蔬以进入成熟季,一颗颗熟透的果实挂满枝头,当地农民正在抓紧采摘。据悉,近年来,新甸镇教场村大力发展以小柿子、草莓等为主的特色果蔬种植产业,全村以累计建成各式种植大棚130多栋。种植各类果蔬20余种,每栋大棚年效益在5至8万元不等,整体经济效益可达千万元左右。此外,该村还以种植大户、致富能手为“领头羊”,将全村种植户组织起来在选种、培育、包装、销售等各方面进行技术帮扶和培训,大力提升果蔬品质打造品牌,有效助力农民增产增收。
    01/11
  • 辽宁省文化集团新年文化活动惠及600万群众
    新年伊始,辽宁省文化集团聚焦建设文化强省目标,积极满足群众文化需求,在省委宣传部的指导下,在省直有关部门的支持下,组织开展舞台艺术演出、展示展览、图书推荐、公益培训等各类线上线下文化活动30余场,惠及群众600余万人,受到广泛赞誉和好评。辽宁歌剧院(辽宁交响乐团)承办的“2022辽宁省新年音乐会”于2021年12月30日晚在辽宁大剧院激情奏响。音乐会采取线上直播形式,通过央视网、人民网、人民日报客户端、中国文化网、北斗融媒、北方导视频道、辽宁文化云、网易、圆点直播、学到汇、文化辽宁抖音号等10余家网络平台同步直播,226万人次在线观看,各平台后续点播量仍持续上升。辽宁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于1月3日再次播出了新年音乐会整场演出,进一步提升了“新年音乐会”的文化品牌影响力;近期,音乐会的视频将在学习强国平台继续展播。辽宁人民艺术剧院(辽宁儿童艺术剧院)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原创话剧《天算》2022年1月1日至3日在辽宁中华剧场盛大首演,该剧作为奉天抗战三部曲的收官之作,一展关东演剧学派风采,重温沈阳老北市场厚重的历史与文化。近2000名观众现场观看,演出受到各界观众的好评。辽宁芭蕾舞团携“世纪舞者”马拉霍夫先生为其量身定制打造的世界第25版《天鹅湖》于1月1日、2日亮相广州大剧院,送给羊城观众一份浪漫新年礼物,圆了很多人的“经典之梦”。辽宁歌舞团(辽宁民族乐团)大型民族舞蹈精品《舞与伦比》南方巡演版的精彩片段在其官方抖音和头条号上推出后广受欢迎,浏览量超过37万。《舞与伦比》是一台荟萃了蒙古族、藏族、回族、壮族、傣族、朝鲜族等民族舞蹈的专场晚会,其中多个节目获得国家级舞蹈比赛大奖。辽宁省图书馆倡议“以阅读开启新一年的篇章”,以“新的一年,从读书开始”为题,线上推荐图书受到6500余位读者关注。元旦期间举办的“写给新的一年——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的元旦”主题展,吸引1200余人次观展。辽宁省博物馆重点推出了“知•味——两汉魏晋时期辽宁地区的饮食文化”“江口沉银——四川彭山江口明末战场遗址考古成果展”“墨影镌英——辽宁省博物馆藏金石拓本展”“多彩的图像——浮世绘艺术展”等跨年展览,元旦假期共接待观众7500人次,其中少儿观众近2000人。同时,围绕展览,举办9场特色教育活动。辽宁省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于元旦期间组织“2022辽宁非遗新年主题联展”系列线上活动,通过官方微信号、微博号发布联展推送,吸引12万人次浏览。非遗专场精品展播,推出“永远跟党走•党的颂歌——非遗专场展演”等5个专场演出,展现我省曲艺、传统戏剧、地方戏及少数民族特色非遗项目的传承与保护成果;非遗云课堂展映,推出古琴艺术、蒙古族象棋、中国书法、指画艺术、烙画艺术5堂非遗云课堂,让观众了解独具辽宁地方特色和传统韵味的非遗项目;迎新春非遗作品展,近70件非遗精品展现了非遗传承人的精湛技艺,弘扬了世代相承的民俗文化。辽宁美术馆元旦期间持续展出“生活•时代•振兴——辽宁摄影研究捐赠展暨中国摄影名家百人百幅典藏大展”,共接待观众1500余人次。辽宁省文化馆(辽宁省青年宫)通过网站及新媒体平台持续推出线上公益课程,面向基层群众开展有效服务,推进全民艺术信息共享。元旦期间,线上公益课程吸引众多文化爱好者学习观看。1月5日,省文化馆组织演绎的“一起向未来”冬奥主题广场舞,登上央视《朝闻天下》栏目。时尚动感的动作和热情昂扬的姿态,激发全民参与,共享冬奥热情。辽宁省文化艺术研究院(辽宁省文化资源建设服务中心)承办的“梨花初绽”辽宁省首届青少年戏曲晚会暨戏曲动漫进校园成果展演,于元旦前夕在辽宁大剧院举办。展演在国家公共文化云、辽宁文化云、新华网、人民网、人民日报客户端、央视网、中国文化网、圆点直播、北方导视频道、北斗融媒、学到汇微信平台等11家媒体平台同步直播,214万观众通过网络在线观看演出。辽宁省文博产业发展交流中心于2021年12月30日、31日举办“辞旧迎新”文物艺术品小型展卖会。此次展会展销普通文物商品八大类共1618件,接待文物收藏爱好者百余人。
    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