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辽宁
- 辽宁庄河市:海上风光美海王九岛海岛仙境海鸟栖息11/11
- 辽宁大连:三年内向“万亿GDP城市”目标挺进大船集团交付的新一代节能环保超大型原油船。大船集团供图记者从日前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大连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上获悉,加速推进新时代“两先区”建设,奋力实现振兴发展新突破,是大连未来5年的发展主题。围绕这一主题,新一届市委明确提出奋力实现“十个新突破”、3年挺进“万亿GDP城市”。这是大连摆脱徘徊、破冰突围、争先进位的历史抉择,是大连率先振兴、重塑形象、彰显自信的重要标志。大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出,要坚持高质量发展主题,保持全市经济较快合理增速,力争2024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万亿元。发展目标已定,这意味着,未来3年,大连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要保持8%左右。按照这样的增速,到2024年,经济总量可达1万亿元。“三年过万亿”,是大连的时代责任。首先,这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大连市建设“两先区”任务的政治使命,是落实省委要求大连当好“跳高队”的责任担当。只有加快壮大经济规模,才能更好发挥大连在区域发展中的辐射带动作用。其次,这是大连加速发展的现实需要。大连作为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在经济发展上理应处于领先地位。如果不能尽早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过万亿,大连就会在新一轮城市发展中丧失机遇。再次,这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发展质量与发展速度是内在统一的关系,没有一定的发展速度作为支撑,高质量发展也无从谈起。同时,这更是满足全市人民对美好生活期待的客观需要。只有做大做强经济规模,才能更好地增进民生福祉。“三年过万亿”,大连具备坚实基础。具有深厚的产业基础。新中国第一艘万吨巨轮、第一台大功率内燃机车、第一座深海钻井平台等都在大连诞生,装备制造和石油化工等优势产业在全国地位至关重要。近年来,大连市大力优化产业结构,扎实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连续5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产业核心竞争力日益提升。具有丰富的创新资源。大连拥有高校和科研院所30多家,国家级创新平台5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每年以25%以上的速度增长。大连市加速集聚创新要素,推进创新策源中心建设,振兴发展新动能越发强劲。具有领先的开放优势。大连地处“一带一路”重要节点,港航条件优越、开放体系健全,拥有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区、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各类国家级开放平台,集聚国内外资源要素的优势明显,是辽宁乃至东北对外开放的龙头,外贸进出口额占全省60%以上。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两岸三湾多园区”产业布局已经明确,长兴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太平湾合作创新区、金州湾临空经济区、小窑湾国际商务区、普湾经济区等重点区域开发建设已拉开框架。大连市深化园区改革,释放园区发展潜力,经济规模超万亿的基础更加坚实。“三年过万亿”,大连拥有多重机遇。一是近期出台的东北全面振兴“十四五”实施方案、辽宁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规划等文件,给予大连诸多国家级政策支持。长兴岛石化产业基地、太平湾合作创新区等重大项目在大连落地;二是经过多年蓄力,大连市经济日益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1%,主要经济指标好于预期;三是745万大连人民渴望腾飞、期盼振兴,加快发展的合力日益凝聚。目前,大连市委、市政府围绕“三年过万亿”目标,研究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分年度、分地区进行任务分解。11/11
- 辽宁锦州:五谷飘香 硕果累累成熟,是秋天的味道;丰收,是秋天的喜悦。每年的这个时刻,田野里各种农作物都色彩纷呈。11/10
- 辽宁:吹响集结号 鏖战暴风雪应对强降雪,全省交警部门全员参战。图为在风雪中值勤的沈阳交警帮助过往车辆驶离冰雪路面。(刘乐摄)11月6日以来,辽宁省自西向东大范围遭遇一次强降雪过程,辽宁中西部多地降雪量突破195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极值。截至9日16时,全省62个气象站平均降水量为41毫米,最大降雪量80.3毫米出现在鞍山站。各地各部门有序开展防御工作,为保障居民生命财产和降低灾害损失作出积极贡献。精准气象预报是防灾减灾的第一道防线。省气象局提前部署,11月5日向各级气象部门发布地面气象应急观测指令,并组织召开全省21个气象灾害防御部门联络员会议,为相关部门有序开展防御工作打好提前量。强降雪期间,根据天气形势变化提升暴雪、寒潮、大风应急响应等级,向职能部门发送《重大气象信息专报》3期。截至9日9时,气象部门发布各类预警信号56个,包括9个暴雪红色预警和5个道路结冰红色预警。为尽快恢复道路畅通,各地区各部门迅速行动、各司其职,效果明显。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公司共出动756列刮冰机车、刮冰动车上线作业,对沈山、沈大、通霍、平齐等线路进行24小时不间断除霜除冰作业;19万名沈铁干部职工全员上岗,不间断开展钢轨面除冰和道岔、道口等重点场所积雪清扫工作,全力保障铁路大动脉畅通。省交投高速运营公司各分公司采取“随下随除、人歇机不歇”的方式循环作业,提高了作业效率,截至9日11时,沈山线双向打通,至此我省高速公路拥堵路段全部打通。机场集团为早日打通空中通道,多次召集航司和各成员单位会商,安排过夜航空器集中摆放,提升航空器除冰雪效率,做好旅客安置等。连日来,沈阳桃仙国际机场累计出动除雪车、除冰车等特种除雪保障车辆130余台,累计使用除冰剂150吨,全员连夜奋战,保证了机场如期解除封闭,航班正常起降。普通公路方面,目前重点路线已清除主行车道积雪5724公里,完成进度的79%,其中基本露出黑色路面2819公里;一般路段已清除主要行车道积雪5817公里,完成进度的67%。港航方面,截至9日8时,港口企业和主管部门累计出动大型铲车129台、装载车辆579台,出动除雪人员1万余人次。大连港已全面恢复生产作业,营口港、锦州港已恢复港区内装卸车等作业,盘锦港、葫芦岛港也具备了全面恢复生产的条件。随着除雪进度的加快,城市内公共交通正在有序恢复。沈阳、大连、抚顺、丹东、铁岭5市公交线路基本正常运行,锦州、营口、辽阳、朝阳、盘锦、葫芦岛6市部分线路班次停运,鞍山、阜新2市绝大部分停运,本溪市因山区雪大路滑暂时不具备安全运营条件。沈阳地铁各站客流均大量增加,未发生严重乘客滞留情况,11月8日以来,共发车1425列次,运送乘客174.78万人次,日累计客流量较平时增长40%。大连地铁4条线总客运量为26.21万人次。在接到气象部门预警后,省交管局发布紧急通知,从勤务管控、应急准备、宣传提示等方面作出全面部署。各级交警部门迅速与气象、交通、应急等部门建立信息及时互通、随时通报的应急联络制度。同时,科学制定管控措施,确保遇突发警情,第一时间预警、第一时间公告提示、第一时间管控到位。强降雪期间,全省交警部门全员参战,因地制宜采取交通管制措施,积极开展应急联动、救援服务、交通诱导,全力确保各地道路交通安全顺畅。截至目前,共出动警力2.8万余人次,警车8800余台次,救助群众29157人,解困车辆19369台,全省未发生有影响的道路交通事件。针对重点地区和重点路段,各级交警部门及时调整限速值,并适时采取警车引导、分车型放行、间断放行、压速通行等措施,保障车辆通行秩序。对交通事故警情,迅速出警、快速施救、快速勘查、快速拖移事故车辆、快速恢复交通,把对道路通行的影响降到最低。高速公路全线封闭期间,全线滞留车辆2万多台,交警、交投运营、交通运输等部门进一步强化救援服务,对受困车辆提供服务保障,安排人员深入高速公路为长时间滞留车辆和驾驶人提供燃油、餐食、饮水、救援等全方位服务,深受群众好评。极端天气下牢守安全生产线,也是重中之重。我省应急部门深入开展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针对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风险性高的特点,督促危化品企业做好化工生产装置、设备、设施和管线的防冻保温工作,防止发生装置、设备、设施和管线冻裂及物料泄漏引发生产安全事故。同时,根据实际情况调拨救灾物资。目前,全省共储备各类应急救灾物资165万余件,包括帐篷、棉被、棉大衣、折叠床等,省本级储备应急救灾物资中,棉被可有效满足10万人需要。连日来,省农业农村厅通过强化监测预警和提前部署工作,分析研判灾害性天气对农业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并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一方面组织各地有序完成秋收工作,一方面做好设施农业各项防灾减灾工作。针对受灾棚室,目前正组织灾情核实、救灾和生产技术指导,努力尽快修复棚室并恢复生产,确保全省蔬菜等“菜篮子”产品稳定供应。同时,指导受灾养殖场(户)抢修加固畜禽圈舍、粪污处理等生产设施,为灾后恢复生产提供保障。11/10
- 辽宁沈阳:战冰雪 保运营11月8日清晨,沈阳迎来了入冬第一个大范围降雪的出行早高峰。面对突如其来的极端天气,沈阳浑南现代交通有限公司工会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和市、区两级工会关于积极做好冰雪天气应对工作的倡议,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准备应急抢险物资,全员发力积极投入到除雪抢险前线,保障有轨电车的安全畅通,为沈阳市民平安出行保驾护航。沈阳浑南现代交通有限公司工会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组织职工除雪抢险。(图片来源:沈阳浑南现代交通有限公司工会)职工们正在用吹雪机对钢轨轨槽内的积雪进行大面积吹扫。(图片来源:沈阳浑南现代交通有限公司工会)职工们在仔细清除轨道上的冰雪。(图片来源:沈阳浑南现代交通有限公司工会)(图片来源:沈阳浑南现代交通有限公司工会)全员战冰雪。(图片来源:沈阳浑南现代交通有限公司工会)“大家一起加油,把线路清理出来!”运营部组织休班人员紧急加入到除雪队伍中来,清理侵占线路的雪堆,重点对世纪大厦、东北大学等混行路口曲线轨道进行铲雪作业,保障电车的安全平稳运营。同时,及时清除站台上的厚重积雪,方便市民乘车与出行,为沈阳市民平安出行保驾护航。11/10
- 辽沈战役纪念馆:秋风漫起 叶落成诗深秋时节,枝头黄叶被一夜秋风吹尽,好像铺了一条黄色的地毯。11/09
- 第十届辽宁文学奖·文学评论奖、辽宁文学奖·新锐作家奖揭晓11月2日,由辽宁省作协主办的第十届辽宁文学奖·文学评论奖、辽宁文学奖·新锐作家奖经评委投票表决完成终评,5部(篇)作品获文学评论奖,5名作家获新锐作家奖。第十届辽宁文学奖·文学评论奖获奖作品名单(以票数多少为序)《新阶段、新时期、新时代与当代文学建构的再思考》周景雷《一场被迫上路的寻踪之旅——读王安忆<向西,向西,向南>》李桂玲《烹诗》李犁《蜻蜓、刀子与文明路——万胜小说印象》牛寒婷《明灯照耀童年——新世纪辽宁儿童文学观察》王宁第十届辽宁文学奖·新锐作家奖获奖名单(以票数多少为序)胡月姚宏越苏笑嫣(慕玺雅)刘天伊(刘小猫)常延霞(满城烟火)11/09
- 辽宁:开局之年气象新——历史交汇点上的振兴脚步图为无人机拍摄的大连港大窑湾集装箱码头。(新华社记者杨青摄)2021年,“两个百年”交汇、“两个五年”交接。辽宁,踏上新的征程,进入关键时刻。肩负“五大安全”的历史重任,处于转型升级的攻坚阶段,眺望“新突破”的奋斗目标,这一年,辽宁如何布局、怎样开局,关系国家大局、振兴全局。这一年,辽宁立足优势、把握大势、判断趋势,向“远”处谋、往“高”处攀,在“难”中进、于“干”中行。谋新途,绘新图。3篇、22章、94节、47个专栏,7万字的“十四五”规划纲要,犹如一张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项目表”“施工图”,指引着广大干部群众前进的路径和方向。走新路,开新局。抓改革,直面问题、决不“绕道”,勇于涉险滩、敢啃硬骨头,营商环境更暖,发展生态更优。调结构,数字要素深度赋能,创新资源高效配置,“三篇大文章”越写越厚重,愈来愈精彩。新数据,新看点。前9月,辽宁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4%,增速与全国平均水平逐季缩小。而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建设项目数量、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分别同比增长81.4%、18.3%、24.1%、46%,则显示出辽宁发展质量更高、引力更强、后劲更足。把握新发展阶段、践行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笃定高质量发展,这一年,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气象一新;这一年,充满时代感的生动画面、宏大场景壮阔铺展。纵然挑战众多、困难犹在,但只要方向对了、信心有了,又何惧山高路远、浪急风狂?优环境自我革命向“深”推进“以前4张表、几十份材料,如今跑一次、提交一套手续——辽宁变了!”辽宁省唯晟通医疗冷链运输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彦伟在沈抚示范区申领到“行业综合许可证”后的感慨,已成为越来越多在辽投资企业家的共同心声。近年来,我省将“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基础,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振兴之要、治本之策。以“办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竞争力强、生态宜居”为目标,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和要素保障,努力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涵养发展生态,厚积发展势能。根据国家发改委最新公布的2020年全国营商环境评价结果,代表辽宁参评的沈阳、大连分别获得“优异”和“优秀”评价,并双双进入全国进步速度最快的14个城市行列,两个城市的营商便利度均比2019年提升超过10个百分点,在参评的18项指标中,有10项指标成为全国标杆。环境趋暖,源于辽宁之为。用活大数据这个思维变革的武器、办事方便的利器。大力推进“一网通办”,提升政务服务数字化水平。全省网办业务数量1.09亿件,全国排名第七位;归集电子证照411种,全国排名第九位;政务服务“好差评”实现100%全覆盖;198项政务服务事项“全省通办”。“只提交一次材料”为“信息孤岛”建桥。确定沈阳市作为改革试点,推进房产证等28类数据共享获取、在线核验。目前,全省“即来即办”业务达到40%以上,政务服务“只提交一次材料”办结业务达到50%以上。工程建设项目审批领域,目前已有784个项目按改革要求实现“只提交一次材料”。夯实法治基础,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年初以来,我省出台《辽宁省知识产权保护条例》,启动社会信用全面立法工作,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建立公共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目前已初步实现重点领域联合惩戒、信用监管。在医疗卫生、生态环境等14个领域建立了信用监管制度,以“政府拖欠、政府违约、新官不理旧账”等问题为重点,开展政府失信行为专项整治。打造成本洼地,让企业轻装上阵、聚力前行。年初以来,我省积极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在全省实行告知承诺、联合审查、联合审图、联合验收等改革措施,项目审批实现网上办理,截至目前,全省在线审批工程项目9462个,同比增长76.3%。大力推进减税降费,对月销售额15万元以下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今年前9个月,全省新增减税降费111.2亿元。深化“放管服”,当好经济生态的“护林员”、企业发展的“店小二”。坚持需求导向和应赋尽赋。年初以来,辽宁已赋予自贸试验区各片区省级行政职权共计587项,成为向自贸区赋权最充分的省份之一。截至目前,全省取消下放调整省级行政职权事项共计2262项,精简率达到52.8%。“放得下”,还要“接得住”,梳理完成了《地方层面设定的行政许可事项清单(辽宁省)》,对全省11.4万项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逐项优化流程,平均办理时间缩减79.62%;平均办理环节2.39个。推广“一企一策”,开展项目管家服务信息化平台试点建设。目前,平台已注册中小微企业102712户,随时为企业提供“点对点”的管家式服务,全省“项目管家”累计协调、解决各类问题4805个。阳光普照,自然蓓蕾绽放;雨露滋润,方能桃李芬芳。调结构资源要素向“优”流动从10月开始,澎创新材料科技(辽宁)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星增便埋头于ITO生产线的增资扩产难以分身。目前已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达成初步协议,正商谈相关细节。为啥产业巨头会看中澎创这个成立不到两年、员工不到十人的“小家伙”?是因其背后中科院金属所多位专家及团队的技术支持,以及其瞄准稀有金属“靶材”的发展方向。澎创,仅仅是辽宁创新力量澎湃的缩影。今年前三季度,全省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91.9%,高技术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6%。以创新为杠杆、企业为支点,奋力书写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辽宁产业身姿愈发曼妙。项目为基。前三季度,全省共谋划工业项目1490个,总投资6748亿元。其中,“老字号”809个、“原字号”360个、“新字号”321个。有了好项目,更要其深扎根、广结果,形成产业链、创造价值链。年初以来,我省助力11个“老字号”项目获得2021国家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重点推进十一大类45种精细化工产品产业化。沈阳新松、东软项目成功揭榜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重点任务,推动辽宁鲲鹏+昇腾生态创新中心正式上线。数字为翼。10月18日,全球工业互联网领域专家聚首浑河畔,被辽宁的丰富场景所吸引,为辽宁以智赋能建言献策。以2021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为契机,辽宁再次向外界传达了转型升级的积极信号。会议期间,我省发布了一系列创新成果、梳理出1453个应用场景需求,集体签约项目91个,涉及金额632.8亿元。夯实底座。截至目前,全省已开通5G基站3.5万个,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达到19个,居全国第七位,“星火·链网”超级节点落地沈阳。33个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上线运行,服务企业近3万户,连接工业设备近30万台。向绿转型。做活加法,年初以来,辽宁已推进3家绿色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和2家绿色制造系统集成项目获国家补贴。果断减法,今年累计公告退出水泥熟料生产线7条、平板玻璃生产线8条,涉及企业11户。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重在“全面、全方位”,不仅要纵向优化产业结构,更需不断完善区域政策,发挥比较优势,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今年,我省研究落实“一圈一带两区”发展总体规划、指导意见和行动方案,确立了区域发展战略指南。10月26日,辽宁再被委以重任:《辽宁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规划》印发。有媒体评价称:“拉长到整个海岸线来看,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发展质量,将影响北部沿海能否形成与长三角、珠三角呼应的热力板块。”作为主引擎之一,大连市第一时间行动起来,明确项目化、清单化、工程化推进规划的贯彻落实。10月11日,加快建设沈阳现代化都市圈推进会召开,沈阳要以提高中心城市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苦练内功”“提质强核”。沈大强则辽宁强。前三季度,沈阳和大连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均领跑全省,表明两个“龙头”的支撑、拉动作用在增,要素集聚能力在提。视角向西。阜新市海州区的延庆·阜新智能制造产业园里塔吊林立、机器轰鸣。作为北京延庆和阜新合作建设的产业园区,5月刚签协议,10月就已初具雏形。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大格局中,辽西地区这样的“加速度”随处可见。今年1月至9月,仅阜新、朝阳两市承接京津冀产业转移项目就达280个。辽东绿色经济区的建设也如火如荼。以丹东为例,围绕壮大“渤海翼”、念好“山海经”,截至10月中旬,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实现开复工316个,年度计划投资250.1亿元。区域互补、融合联动,辽宁高质量发展的板块支撑和动力系统,已现端倪。扩开放发展空间向“新”拓展金秋时节,俯瞰大连港,航线密布,铁路贯通。从这里出发,中欧班列源源不断,穿越大陆;远洋货轮劈波斩浪,通达世界。镜头再向近处聚焦:“赛格斯领袖”轮靠泊大连港汽车码头,先后进行丰田、宝马、沃尔沃品牌商品车装卸作业,共计作业外贸商品车1340辆。巨轮推进器搅动起的白色浪花,成为辽宁加快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生动注脚。今年以来,辽港集团外贸商品车市场开发成效显著,商品车吞吐量持续提升。1月至10月中旬,辽港集团外贸商品车吞吐量同比增幅超过220%,创下历史同期新高。漫漫海上航线,跃动着我省开放发展的强劲脉搏。艘艘货轮的破浪前行,仿佛是一种隐喻:航行在新时代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宽广海面上,以开放为帆,“辽宁号”经济航船奋楫争先,行稳致远。扩大开放是辽宁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和战略抉择。近年来,省委、省政府统筹贸易、投资、通道、平台建设,坚持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着力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全省开放型经济实现持续较快发展,全省对外开放工作取得重要进展。以“一带一路”为主线,辽宁着力构筑发展“强支撑”。全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一台台医疗设备从东软集团发出,奔赴智利、巴西、肯尼亚等国家。方舱CT包装上的一条标语让人倍感温暖——“真正的朋友可以在世界的另一头”。扶危渡厄,化危为机,东软在关键时刻的挺身而出,定格为“辽宁制造”深耕“一带一路”的动人场景。近年来,全省上下沿着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这条主线奋力前行,加快补齐开放合作短板。我省对外开放发展的内在动力持续提升,开放活力不断增强,形成了崭新的全面开放格局。数据描摹出“一带一路”为辽宁带来的内生质变:“十三五”期间,全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额达9626亿元;今年前三季度,我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额实现1842.9亿元,同比增长18.2%。以东北亚合作为重点,辽宁发力扩大国际“朋友圈”。不久前,2021辽宁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以下简称“辽洽会”)落下帷幕。短短5天时间里,总投资2698亿元的168个项目在此成功签约,“辽宁磁场”引发热议。在省委、省政府倾注心力打造的这个重要开放平台上,一份份合作协议展现社会各界对辽宁经济的坚定信心,也为我省新一轮扩大开放提供了强劲动能。近年来,辽宁立足地缘优势,积极发挥东北亚地区国际交流合作中心枢纽作用,持续扩大辽宁影响力。不只辽洽会,我省还举办了夏季达沃斯论坛、中日(大连)博览会、中韩投资贸易博览会等一系列重大活动,成功签约一批高质量项目,辽宁的国际知名度正在逐步提升。以制度创新为核心,辽宁全力建设开放“新高地”。“双11”首日,跨境电商交易量突破5000单!从2019年开通全市第一单保税备货跨境电商业务至今,辽宁自贸试验区沈阳片区的交易量纪录总是在不断刷新。平台是引领地区开放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强劲引擎。以辽宁自贸试验区为代表,我省众多开发开放平台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加快形成公平开放统一高效的市场环境,打造开放层次更高、营商环境更优、辐射作用更强的开放新高地。收获的季节里,机遇必将垂青埋头深耕的奋斗者。前三季度,全省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4949.6亿元,同比增长18.3%;全省进出口5792.4亿元,同比增长17.6%,辽宁积极深度融入双循环新格局之势更强。惠民生幸福指数向“高”攀升站在窗前远望,一眼就能看到“口袋公园”。“原先是杂草丛生、垃圾遍地,如今可欣赏四时美景了。”沈阳市民门时瑶说,眼前的“这抹绿”让城市更暖。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省委态度鲜明、决心坚定、路径明晰:始终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在发展过程中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惠民生,离不开真金白银的投入。今年前三季度,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4198.5亿元,同比增长3.5%,其中,民生支出占比超七成。我省明确:支持改善人民生活,保障省政府确定的10件民生实事资金需要。坚持党政机关“过紧日子”,继续压减一般性支出等,将节约的财政资源重点用于保障民生和保市场主体。一增一减,体现省委、省政府保障民生的定力。提品质,离不开居民收入的节节攀升。走进葫芦岛兴城市曹庄镇后湖村的泳装工厂,农闲的村民正在赶制新订单。一位村民告诉记者,他们夫妻俩都在这里工作,每月收入一共能有一万多元。缝纫机的踏板动起来,乡亲们的幸福也随之滚滚而来。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我省坚持就业优先,不断扩大就业容量,提高就业质量,让群众的“钱袋子”鼓起来。前三季度,全省城镇新增就业45.8万人,提前超额完成年度确保目标、年度力争目标。前三季度,全省城镇新增就业同比增长42.9%,较2019年前三季度增长12.4%。截至9月末,城镇登记失业率4.4%,低于年度控制目标0.6个百分点。增福祉,离不开千方百计解决好群众的利益问题。——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聚焦幼有所育,省委省政府提出,“十四五”时期,学前教育要更加普惠、更加优质。2021年,全省将增加4万个优质普惠幼儿园学位,普惠率要超过80%,公办率要达到46%。聚焦教育公平,力争2021年底义务教育阶段优质教育资源覆盖率达到80%,2022年底全覆盖。——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今年7月1日起,全省困难群众救助标准再次提高,其中,城市、农村低保平均标准分别增加4.9%、9.9%。2021年,我省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再次上调,总体调整水平为2020年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4.5%,惠及全省800余万退休人员。——提供优质便利医疗服务。如今,我省所有县级医院达到二级以上医院水平,医联体、远程医疗和城乡对口支援将优质医疗服务送到百姓家门口。全省每千人口医疗机构床位数增至7.21张,每万人口注册全科医生人数增至3.86人,医疗资源配置水平居全国前列。基本公共卫生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免费享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增至28项。美生活,还离不开精神文化上的充实富有。话剧、舞剧、音乐剧、京剧、评剧等优秀舞台艺术作品接力上演,演出聚焦公益惠民,为广大群众送上文化大餐;每个村的文化广场活动丰富多彩,让村民“身有所栖”“心有所寄”;社区、乡村、公园、广场,健身设施随处可见、举步可就,不断满足群众多样化的健身需求……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又是一个四季轮回!然而,飞逝的时光中,已留下辽宁振兴坚实的足迹。11/09
- 辽宁绿色低碳科技成果转化撮合对接会成果丰硕11月2日,由辽宁省科学技术厅主办,东北科技大市场、各市及沈抚示范区科技局承办的全省绿色低碳科技成果转化撮合对接会在沈阳举行。活动现场(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此次活动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全省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战略支撑作用,加快绿色低碳技术成果转化推广,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对接会上,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等19家高校及院所发布重要科技成果,13项科技成果及4项产业节能减排需求进行了路演,“燃煤发电洁净处置有机固体废物技术”等4项重大科技成果项目进行了现场签约。据了解,今年以来,省科技厅成立“双碳”科技工作专班,重点加强“双碳”科技创新顶层设计,将绿色低碳科技创新融入科技工作各个方面,举全厅之力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工作。以此次撮合对接会为契机,省科技厅将在加快绿色低碳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方面,继续加强跟踪指导,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全生命周期的专业化、管家式服务,用好实质性产学研联盟、“揭榜挂帅”攻关项目、成果转化后补助、创新平台建设等各项创新政策,支持绿色低碳科技成果真正在辽宁转化落地、开花结果。11/08
- 辽宁:“ISO9001”如何赢得“小微”青睐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源泉,是解决就业需求的巨大容器。与大型企业相比,小微企业在管理体系、产品质量、人才配置等方面有着较大差距,制约了小微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今年,省市场监管局根据我省陶瓷、防水卷材、泳装、瑜伽服等地方产业特点,在非金属矿物制品、纺织品及纺织制品两大行业开展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扩大行业试点工作,选择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作为我省提升行动技术支持单位,帮助试点企业建立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提升质量管理水平。政府花钱请专家,上门帮扶做优化。然而,一些小微企业并没有给予热情回应。“不需要,别打电话了”“能有这好事?骗人的吧”……提升行动初期,我省市场监管部门工作人员四处碰壁。经多次广泛动员,我省遴选出20家有强烈意愿的小微企业参加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却有4家企业在培育中途离场,放弃认证。是因为标准太远、现实太近,还是“高大上”的标准让小微企业难以消化?请看本报调查——辽宁辰泰防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产品热销。(摄影:郑磊)质量认证不是大企业“专利”,“小微”也需有“里”有“面”“李总,你家干净啊!”客户一进门,第一句话便是称赞。对兴城市美诗奇泳装厂总经理李哲来说,这话最近听习惯了。曾经,面辅料满地乱放,厂房无处下脚,一直让李哲感到无从下手,整理起来实在费时费力,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以前客户来时总说:“李总,你家得收拾收拾啊。”李哲每次听了,都只能是用“哈哈”一笑来掩饰尴尬。参加这次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的审核员杨维卓告诉李哲,产品必须离地,李哲新购置了周转筐、周转推车、垫板及货架,并按类、按区域摆放管理。恰恰因这次货品整理,让李哲及时发现并消灭了一处火灾隐患。“在清理地面时,看见最底下的布料已经烧焦,一股煳味,才知道地上长时间不用的插座漏电了,我当时脑袋‘嗡’的一声。”李哲如今回想起来,仍是心有余悸。对李哲来说,车间的整洁不仅仅是好看,而是真正发挥了大作用。“之前也不是不想管,实在不知道怎么管,也管不过来,厂里没有专人管,所以我每天想起来什么就管什么,这么多年全是靠经验走过来的。”在采访中记者发现,李哲的管理方式在小微企业中具有代表性、普遍性。小微企业普遍存在质量意识薄弱的问题,日常管理自由粗放,布置工作几乎全由企业负责人口头交代。人才严重缺乏,务工者只负责干活,企业没有专业人员从事管理工作,员工职责不清晰,一人多岗较为普遍。简而言之,就是“干好眼前事儿,不管身后活儿”。质量认证是市场监管部门服务小微企业的重要手段,针对小微企业存在的质量管理短板,运用质量认证手段将ISO9001等国际先进质量管理标准和方法导入小微企业,指导小微企业建立并运行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在我省市场监管部门推广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中,发现很多小微企业对质量管理体系有误解,认为只有大企业才需要建立“气派”的质量管理体系。“很多小微企业认为做质量管理体系是给脸上贴‘金’,外人看着好看罢了,认识不到这个体系建立起来不仅有‘面子’更有‘里子’。”省市场监管局认证监管处副处长张义虎说。因此,除非市场需要,小微企业极少主动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截至9月底,我省实有企业1130854户,拥有质量管理体系证书23749张、涉及企业22801家;进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仅占企业总量的2.02%,且基本都是大型企业。沈阳市红运陶瓷有限公司生产厂长翟云生是重庆人,曾在佛山的陶瓷厂工作多年,他认为辽宁的企业家经营理念相比南方还是有很大差距的。“南方的企业家舍得投入,每年都要3次至5次请专家、教授进行质量和工艺的培训指导。来这边后,我发现好多企业家连基础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都不想做,还怎么创品牌?只能在低端市场里抢饭吃了。”他说。兴城市美诗奇泳装厂获得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摄影:郑磊)盘锦禹兴防水建材有限公司设专人对生产过程进行品控记录。(摄影:郑磊)花“小钱”办“大事”,既“治病”又“强身”11月1日凌晨,天猫“双11”活动正式开启,斯泊恩旗舰店涌入大量订单。店铺经营者——兴城市华邦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策巍兴奋地说:“购买瑜伽服的老客户明显多了,看来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有效了。”后台数据显示,顾客满意度与年初未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时相比,提升了8%。11月4日,在辽宁辰泰防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院内,大量防水卷材正通过传送带运上了大型货车,准备发往哈尔滨。总经理潘均飞借着工作间隙对记者说:“都是听说咱家产品质量好、施工效率高,想要跟我合作的,这个月已经比年初多了15%的经销商。”“前面投入小成本,后面收入大效益。”沈阳市红运陶瓷有限公司总经理柯志忠说出了第一批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扩大行业试点工作获益者的心声。目前瓷砖行业产能过剩,且属于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在生产及预防污染方面的成本高,给企业经营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如何提质增效、节能增效成为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审核员张伟抓住红运陶瓷公司痛点,提出解决办法:调整产品原料配料比例、增加窑炉枪数量、增加二次助燃风、加粗排烟风管,从而提升窑炉枪燃烧效率、充分利用窑尾余热。红运陶瓷公司在实施改进后,每百平方米瓷砖在天然气使用量上节约了1.39立方米,每年可实现节约能耗20.85万元。不只节约了能耗,柯志忠透露,随着热能的提升,烧制时间短了,出砖速度快了,产能从原来的每天1.7万平方米,提高到现在的每天2.8万平方米。通过这次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柯志忠赚足了“里子”。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成熟的一套管理体系和标准,是企业发展和成长的根本。张伟认为,“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强调风险思维、绩效结果、持续改进和创新,对于习惯于家族式、粗放式管理的小微企业是很好的管理工具和方法。”通过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可以帮助小微企业不断提高质量绩效,进而不断发展壮大。同时,通过认证还有效解决了市场信任度不够的问题,从而吸引了更多的优质客户,使企业获得了更多的订单合同。“帮助企业建立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关键核心就是查找并解决企业在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这样企业才能有一个质的飞跃。”杨维卓说。对于兴城市美诗奇泳装厂来说,对外包方管理存在巨大隐患,影响了最终的产品质量和销售。在未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之前,兴城市美诗奇泳装厂没有具体的外包加工产品质量控制,外包胶印及外协加工产品直接在外包方包装,回本公司后无人检查直接发货,导致出现大批质量投诉并退换货,每批外包产品返回后增加的人工返修成本约3000元至5000元。建立外包控制之后,对外包加工产品执行进厂全检制度,外包加工提供的产品不合格率从以往的4%降低到1%。尽管建立检验制度增加了用工成本,但与发生质量问题造成的浪费相比,李哲认为,这点儿小钱花得值。经过改造,沈阳市红运陶瓷有限公司实现节能降耗产能提升。(摄影:郑磊)兴城市华邦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摄影:郑磊)自行尝试难度高,推广谨防“两层皮”既然质量管理体系如此行之有效,为什么小微企业会敬而远之、望而却步呢?从事瑜伽服生产的张策巍认为,以前企业规模小,觉得与管理体系要求的标准相比有很大差距。从事防水卷材生产的潘均飞透露,真研究过,在这次试点之前已经收集了一些资料,但不清楚该怎么做。“这些参与试点的企业是有质量提升意识的,但还是有很多企业认为做这些不如把精力投入到生产中见效快。”省市场监管局认证监管处工作人员李文达表示。提升行动中市场监管部门和认证机构很主动,作为应用试点成果的企业却不是很积极,存在剃头挑子一头热的现象。部分企业存在小富即安的心理,拘泥于现状的思想重、开拓进取意识弱,对于推广应用质量管理体系积极性不高,配合度不高,觉得自己是几个人的小企业,搞质量管理体系没必要,一直都是这样干的,没有它也挺好,其中个别企业连参加免费培训都不愿意,影响了提升行动的进展和效果。在我省这次的试点工作中,甚至出现了4家企业调头离队的情况。记者在调查了解中得知,有些企业发现正规化管理需要增加人力、物力成本,认为得不偿失;有些企业到了生产旺季没有时间再继续做管理。此外,一些小微企业员工文化基础差、素质较低,大多数人没有经过专业技术培训,这也直接导致质量管理渠道不畅通,形成“中梗阻”。杨维卓坦言:“企业的对接人太重要了,有些小微企业人员文化程度低,执行力差,教给他们的东西理解消化不了。”在帮扶企业的半年时间里,杨维卓每个月都会到企业挨家指导,临走时会给企业布置作业,等下个月再来时,发现有些企业并没有改进,长期下去,企业自觉无法进行下去,提前交了“白卷”。用工难也是制约小微企业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因素。在兴城市有大小泳装企业3000余家,而务工者只有当地农民,没有外地人来打工,于是存在工人“挑活”的情况。因此,当企业向工人提出提高产品质量时,有些工人认为要求苛刻而“撂挑子”,另寻高就去了。对于企业而言,质量管理体系的实用性则是关键。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是国际通用的企业质量管理要求,当它与具体某个行业的小微企业结合到一起的时候,就会有许多冲突与问题。盘锦禹兴防水建材有限公司在参与本次试点前,曾经和北京的一家认证公司合作,建立质量管理体系。董事长阳作朋认为,那是一次失败的尝试。“那边的工作人员只来了一两次就给发证了,并没有具体指导我应该怎么做。我得到的仅仅是一个证书而已。”正是因为有了对比才产生这样的感悟。负责帮扶盘锦禹兴防水建材有限公司的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审核员秦岩已经成为厂里的老熟人。“他总来,来了八趟了,每次过来都要住个两三天,从不嫌麻烦。”阳作朋这样评价秦岩。秦岩、杨维卓、张伟……这些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的技术专家深知小微企业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难点,他们根据小微企业的实际情况帮助建立适合它们的体系,而非简单套用体系中通行的标准,并在运行过程中不断修正。他们一步一步把小微企业领进门,一点一滴提升质量意识,降低认知门槛,降低审核难度,成为小微企业的质量“管家”。经过今年的试点工作,目前适用于非金属矿物制品、纺织品及纺织制品两大行业的《小微企业应用ISO9001提升质量管理的实施指南》已经总结编写完成。有了具体方针指南,明年,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将会推广应用在这两个行业更多小微企业中。“我们希望通过全省市场监督部门持续开展的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能把这两个行业的质量管理体系纵向做深做实做透,从而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以认证手段助力辽宁高质量发展。”省市场监管局认证监管处处长黄春梅表达了这样的愿望。这也是企业的心愿。“就我一家质量提升了意义不大,只有整个兴城泳装产业做大做强了,别人提起兴城泳装都竖大拇指,我才能跟着乘风破浪。”李哲说。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