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多彩辽宁
多彩辽宁
  • 辽宁阜新:明确攻坚方向 绘就“绿进沙退”生态画卷
    近日,记者在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示范区看到,原本裸露的流动沙丘、半流动沙丘已全部固定,与周边的林带、湖泊相融合,形成54万亩疏林草原,满眼青绿让人心旷神怡。这正是阜新市全力推动科尔沁沙地歼灭战取得成效的缩影。阜新市地处内蒙古科尔沁沙地南缘,是辽宁中部城市群及京津冀地区的重要风沙通道。阜新沙化土地治理的好坏,不仅关系到阜新市的生态环境,更关系到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和京津冀地区的生态安全。2023年6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把“三北”工程建设成为功能完备、牢不可破的北疆绿色长城、生态安全屏障。这为阜新市防沙治沙工作进一步明确了攻坚方向。一年来,阜新市锚定目标,创新举措,强化精准防治,提升植被综合盖度。按照“堵住风口、织密屏障、系统治理”目标,坚持因地制宜、分区施策,通过退化林修复、人工造林、森林抚育、草原生态修复等措施,积极营造辽宁省科尔沁沙地南缘系统治理示范带,修复辽蒙边界林,优化防风固沙林和水土保持林林分结构,提高草地植被盖度,让“沙海变林海”“沙原变草原”。强化统筹施策,促进沙化耕地治理。开展农田防护林和水利系统建设,统筹实施农田防护林网、高效节水灌溉、保护性耕作、耕地轮作等项目,让“沙区变粮区”“沙丘变仓丘”。加强小流域综合治理,提升水土保持功能,建立“留住水、含住沙、改湿地、护生态”的模式,让“沙田变良田”“沙地变湿地”。目前,阜新市打造了以彰武县四合城镇刘家村、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福兴地镇新邱村为代表的千亩锁边林带示范区,以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紫都台镇、七家子镇、王府镇为代表的千亩石质山造林绿化精品示范区,以彰武县平安镇、大德镇、大冷镇千亩方农田林网精品示范区为代表的一批精品示范工程,阜新市科尔沁沙地歼灭战亮点纷呈。记者:李越
    06/07
  • 在沈阳椅子也是风景!网友排队打卡 “一坐下瞬间爱上一座城”
    从沈阳浑南市民公园东门沿河向东走,沿路绿道蜿蜒、绿树成荫,碧波荡漾的浑河与对岸建筑映入眼帘,美不胜收。过了浑河大桥能看到一把“孤独”的长椅,它几乎是正对着“大钻石”。这个曾经无人问津的城市角落,如今变成了令人流连忘返的网红打卡点。这把被网友们称为“孤独”的长椅其实一点也不孤独,很多市民和外地游客特意来这儿坐一坐,拍张照,打个卡。大家都说,这把长椅有“魔力”,一坐下,便能瞬间爱上这座城。(摄影:常晟罡)“孤独”长椅不孤独市民游客排队来打卡阳光微荡、草木勃发,浑河不仅以滔滔之水滋养着城市,更给予了波光水影的秀美风光,坐下来细赏岸边景色,这把“合眼缘”的长椅就成了最佳取景地。“从这个点位打卡习以为常的城市景观,每一张照片都绝美!这把坐椅就像这片土地的温暖注脚,陪我们看风景,还能给我们讲讲城市的故事……”赵女士家住长白,热爱骑行的她几乎每天都会路过这把坐椅,用她的话说,当你累了,长椅总会在恰当的地方出现,但浑河大桥下的这一把,绝对是宝藏长椅,它每一天都会陪着很多人见证日落与日出。6月3日下午,记者来到网红长椅打卡处,看到这把长椅不但不“孤独”,还很“忙碌”,很多市民和外地游客特意来此拍照。“我在小红书上刷到了这把长椅,今天特意来拍照,本来自己带了自拍架,没想到遇到了这么多‘长枪短炮’的专业摄影师,你看,他们帮我拍的多美!”索雪宁表示,坐在长椅上刚好能拍到浑南桥、“大钻石”和远处的高楼大厦,拍背影拍侧脸都很有感觉。能让人坐下来看风景的椅子本身就是风景记者采访时看到,无论是悠闲漫步、享受闲适的人,还是正在为生活打拼而匆匆路过的人,都会或长或短地在这把坐椅处停下脚步,摁下手机快门,让坐椅陪自己看一看这座城市的美景。在网红坐椅的后侧和旁侧,分别有一个石墩坐椅和一个供市民休息的超长坐椅,据周围市民介绍,这把网红坐椅本不在这里,不知是谁在什么时候挪了过来,没想到就火了。大家认为,那位挪坐椅的人一定很懂生活,很懂美,也更爱这座城市。沈阳“小外滩”最佳取景地,“一米高度”看城市的绝佳机位,日落“大钻石”最佳拍摄地……在互联网上,网友给这把网红坐椅冠了很多名头,也因此吸引了全网的关注。采访当日,在排队打卡的人群中,有两名女士坐了40分钟地铁专门赶来拍照,“惬意的环境,舒适的氛围,坐在长椅上沉浸其中,专治各种焦虑与摆烂,这真是把神奇的坐椅,这一趟来得很值。”还有的游客专程从苏州来沈阳游玩,在小红书刷到这把坐椅赶来打卡。“坐在椅子上看向城市的景观确实不一样,拍摄的照片有线条感和现代感。”拍出美美照片的同时,大家也一致认为,能让人愿意坐下来看风景的椅子,本身就是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摄影:常晟罡)浑南文旅喊话网友请为“孤独”长椅写走心文案“坐椅下面全是土,能不能种点草,或者铺上地砖。”“这么火的打卡点应该加点小装饰。”“这把椅子网感十足,但旁边一个‘雨水排放口’的蓝色牌子有点碍事儿……”坐椅火了,网友们的关注和建议也随之而来。记者采访时正巧遇到了浑南区文旅局和相关单位的工作人员正在召开现场会,研究坐椅周围环境提升工作。浑南区文旅局局长刘海凌说:“小小坐椅,看似微不足道,却成了利用率极高的城市家具,在满足市民游客休憩之需的同时,也让大家‘坐享’了幸福。非常感谢全网对于坐椅的关注,对于网友们的建议,浑南文旅、公园管理等部门一起认真研究,决定将坐椅下面的土地立即提升改造,铺设地砖。其次,在它的附近再设置几把长椅,让它不再‘孤独’,也满足更多人的打卡需求。关于旁边的蓝色牌子,我们可以将‘雨水排放口’的字转向浑河,同时也向广大网友征集‘走心文案’写在正面。”刘海凌表示,广大网友的想法就是他们要做的工作,通过快速的提升改造后,在端午节之前,网红长椅打卡点将有新的变化,为大家营造出更好的打卡场景。记者:吕佳
    06/06
  • 辽宁: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
    图为林木葱郁的抚顺市新抚区大岭台地区,经过多年的造林保护,当地森林覆盖率已达90%以上。6月5日是我国第十个环境日,今年的主题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近年来,辽宁省坚持绿色低碳发展,高度重视造林绿化、加强天然林资源保护,全省植被生态质量总体改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得到加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辽宁加快建设。记者:杨靖岫
    06/06
  • 辽宁省沈阳市苏家屯区:20余年“一台戏” 唱进百姓心坎里
    一边是精心编排的歌伴舞《中华全家福》,一边是居民自发组织的广场舞,广场四周长凳上早已坐满了观众……近日,沈阳市苏家屯区雪松文化广场系列演出活动正式启动,苏家屯区文化馆公益培训课程推广展示活动同时举行,辽绣、剪纸、葫芦丝、绘本阅读等公益课程亮相广场,鼓励居民免费参与。雪松文化广场活动的启动,也意味着到9月底前,几乎每周五晚,都会有一场精彩节目在这里上演。据了解,苏家屯区这场送给群众的“大戏”,已经免费“唱”了20多年。这期间,舞台硬件设施、演出人员、表演方式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唯一不变的是每年夏天,文化广场都会上演属于百姓自己的文艺节目。从1998年起,沈阳市苏家屯区雪松文化广场每年5月至9月的星期五,都举办文艺演出,已经持续20余年。(摄影:刘海搏)今年首场演出当天,现场还进行了辽绣、剪纸、葫芦丝、绘本阅读等公益课程推广展示活动。(摄影:刘海搏)“雪松文化广场演出活动是从1998年开始的,每年5月到9月的星期五晚上都会组织。除去特殊情况暂停外,其余时间从未间断,到今年已经举办20多届了。”沈阳市苏家屯区文化馆相关负责人王丹几乎见证了雪松文化广场演出的整个发展历程,她告诉记者,20多年来,活动舞台从脚手架、木质舞台的露天场所,到现在的150平方米大舞台;舞台背景从普通的喷绘幕布,到现在的LED屏;演出人员从机关单位、文化馆业务骨干,到现在的街道、社区和村屯百姓普遍参与……点点滴滴的变化,体现的是群众文化生活的不断丰富,也正是这近千场演出,为周围居民送来欢乐,温暖着他们的心。1998年,雪松文化广场第一年演出时,年仅25岁的屈凯就负责舞台灯光、音响等设备的调试工作。20多年过去了,居民口中的“小屈”变成“老屈”,对于这台“群众大戏”,他深有感触:“硬件设施的提升自不必说,百姓对文化生活需求的变化也非常明显。最开始只要排练一场演出,居民就很喜欢,现在,大家的欣赏水平提高了,对节目的期待和要求也更高了。”屈凯告诉记者,由于他常常出现在演出现场,附近居民都认识他,偶尔在菜市场遇到就会问“什么时候有演出”,活动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吃过晚饭,林校社区居民陈纯富来到文化广场遛弯儿,便坐在台下津津有味地看起节目来。“广场常常有演出,有时是街道社区演的,有时是区里合唱团来演,有时是一些机关单位送来的。天气暖和了,傍晚出来走走就能顺便看场演出,这样的晚年生活真是太幸福了。”今年79岁的陈纯富对记者说。5月31日20时许,居民赵先生来到文化广场时,演出已经落幕。听到工作人员说每周都有演出时,他满脸期待地表示“还会再来”。记者在“2024年雪松文化广场演出时间计划表”上看到,演出单位除区文旅体中心外,还包括区纪委监委、区教育局、区卫健局以及街道、社区等单位。苏家屯区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文化工作负责人张敏告诉记者,经过多年沉淀,目前区内各部门、各单位都积极参与到文化广场演出队伍中来,很多村屯在自己的文化广场开展活动后,会把好的节目挑选出来,自行组织一场演出,到雪松文化广场展示给更多观众。“对于居住在周边的百姓来说,雪松文化广场是一个符号。这20多年里,我们体会最深的是广场文化给社会带来的满满活力,看到最多的是居民多彩缤纷的文化生活。”沈阳市苏家屯区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局长李海洋说,全区目前建有文化广场162个,总面积近17万平方米,群众文化活动已经推进到全区各个层面,今后要把活动办得更有特色,让群众体会到文化生活带来的幸福感和满足感。记者:刘海搏
    06/05
  • 大连汽车码头自主品牌商品车出口同比增超90%
    图为大连汽车码头。(摄影:赵光辉)日前,一批一汽红旗商品车在大连汽车码头顺利装船,搭载“中远腾飞”轮出口至中东地区,这是继一汽解放商品车成功出口印度尼西亚后,大连汽车码头再次助力自主品牌汽车走出国门。今年前5个月,大连汽车码头自主品牌商品车出口同比增长超90%。辽港集团以其专业化的滚装码头设施和高效的作业能力,通过为客户提供个性化作业方案、积极拓展航线网络等举措,持续助力自主品牌汽车扬帆出海。记者:王荣琦
    06/05
  • 辽宁省沈阳市:城市公园颜值品质双提升
    图为远眺沈阳丁香东湖公园。随着炎炎夏日的到来,沈阳市民迎来一个全新的休闲纳凉好去处——丁香东湖公园。升级改造后的丁香东湖公园,以其如画的景色和丰富的运动休闲娱乐设施,成为市民争相打卡地。据介绍,今年沈阳市将完善全域公园规划,打造“公园+运动、休闲、文化、经营、智慧”五类开放共享公园绿地,进一步打造为民、便民、安民的百姓生活休闲空间。记者:赵敬东
    06/04
  • 2024·第二届“惊喜凌海 乐享畅游”文体旅游季开幕
    5月31日晚,2024·第二届“惊喜凌海乐享畅游”文体旅游季开幕,盛情相约各方宾朋相聚美丽的渤海之滨、辽西明珠之城。凌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张明超在开幕式上致辞。张明超表示,凌海全域皆是景、四季皆可游。在凌海,寻红色记忆、观山水美景、食海参珍品、品凌河美酒、住温泉民宿,慢品人间烟雨色,静享吾家好时光。凌海欢迎各方有识之士发挥优势、深度参与、务实合作,共同推动凌海文体旅融合发展。2024·第二届“惊喜凌海乐享畅游”文体旅游季由锦州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凌海市委宣传部、凌海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主办,凌海市文化旅游体育发展中心、锦州市京剧团、锦州市评剧团、锦州市歌舞团、锦州市杂技团、锦州市群众艺术馆、凌海市文化馆和辽西九华山风景区承办。第二届“惊喜凌海乐享畅游”文体旅游季期间将举办“午所不能”万人包粽子大赛、“凌水归海辽阔锦绣”沧海颂·中国海洋画作品展、快乐同行不“健”不散—全民健步走大会、舞“凌”大会暨健身舞大赛等八大主题系列特色活动,内容丰富、亮点密集。
    06/04
  • 沈阳——以“百馆”彰显城市文化魅力
    沈阳故宫鸟瞰李虎手绘博物馆承载着历史,凝结着记忆,是看得见的民族精气神,是摸得到的文明根与脉。沈阳历史悠久,具有11万多年的人类活动史和2300多年的建城史,是中华民族原始文化的起源地之一,体现东北地区多民族和多元文化交融的典型城市,1986年国务院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沈阳历史资源丰富,有不可移动文物314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1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9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4处。行政区域内有53家国有收藏单位,国有可移动文物收藏量为146744件(套),其中:一级文物577件/套,二级文物3773件/套,三级文物39797件/套,一般和未定级文物102597件/套。2021年6月,为增强全市博物馆公共服务和产品供给,缩小城乡博物馆公共服务差距,推进文博场馆均等化建设,沈阳市印发《沈阳市博物馆“百馆工程”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和《沈阳市非国有博物馆扶持办法》,明确博物馆“百馆之城”建设工作目标任务,并对非国有博物馆在新建、晋级、场馆租借和免费开放等四个方面给予资金补贴。沈阳正式进入“百馆之城”行列实施“百馆工程”3年来,沈阳市博物馆精品工程建设步伐加快,社会各界投资兴建博物馆的热情高涨,备案博物馆总数达到23家,开放的文博场馆达到106家,沈阳市正式进入“百馆之城”行列。据统计,全市开放场馆建筑面积84.2万平方米,展厅面积19.6万平方米,展出藏品近7万件套,从业人员1600余名,年接待观众1900万人次。全国爱教示范基地5个,省级爱教基地17个,市级爱教基地18个。备案博物馆中,国家一级博物馆2个,国家二级馆4个。基本建成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进一步增强,博物馆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博物馆空间进一步优化,博物馆展览陈列供给能力显著增强,文博场馆规划分布均衡合理,城乡博物馆发展差距逐步缩小的新时代博物馆事业发展新格局,呈现出多层次、广覆盖、特色化发展的新时代博物馆事业发展风貌,基本实现城区居民平均25万人拥有一座备案博物馆和城乡居民平均9万人拥有一个文博场馆(文博空间)的工作目标,为最终建成更高水平的“博物馆之城”奠定了基础条件。经过三年的努力,全市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和产品更加充足,博物馆高品质服务得到有效提升,城乡观众对博物馆展陈服务的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增强。“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李虎手绘实现数字化博物馆“零”的突破三年来,沈阳市多个博物馆重大精品工程陆续完工。“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完成自1999年改扩建后的最大规模的全面改陈布展工程;具有全民族14年抗战起始点标志意义的沈阳北大营旧址完成修缮保护工程对外开放,与沈阳审判日本战犯法庭旧址陈列馆共同构成全民族抗战胜利起、止节点上两个重要的陈列场馆。中共满洲省委旧址纪念馆改扩建工程和“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外环境改造工程均完成前期筹备工作。张学良旧居红楼群展区完成6个专题展陈大纲编写与建设前期准备工作。张学良旧居陈列馆李虎手绘三年来,沈阳市博物馆数字化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累计投资近4000万元,实施文物本体修复、预防性保护、数字化保护项目11个。2022年11月“沈阳云上故宫”顺利上线运行,实现数字化博物馆“零”的突破。“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完成馆藏文物数字化预防性保护工程。两家博物馆1009件馆藏实现数字化,其中:一级品46件,二级品192件,三级品363件,一般文物408件。有423件展品制作了3D成像,形成了12.7T馆藏文物数字资源,为开发网上博物馆项目提供了有力支撑。高科技应用于博物馆领跑全国三年来,博物馆展陈科技创新应用水平进一步提升。2021年起,沈阳市加大高新技术在重点场馆新建、改陈布展和数字化博物馆建设中的应用,累计投入4000余万元,在“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建成10个多媒体沉浸式技术应用展览陈列场景,在沈阳博物馆建成24个多媒体技术应用展陈场景,其悬浮屏文物3D显示系统是此项创新技术在国内博物馆的首次应用,迅速提升了现代化博物馆展陈科技创新应用水平,增强了展览陈列的代入感、感染力,丰富了观众的研学兴趣与参观感受。三年来,沈阳市博物馆系统获得多项国家级成果和奖项。2021年,工业博物馆、辽宁古生物博物馆携手晋级国家二级博物馆。沈阳审判日本战犯法庭旧址陈列馆、沈阳航空博览园荣获“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称号。先后两批次为中国共产党展览馆选派4名优秀讲解员,展示了沈阳博物馆人的形象风采。沈阳故宫博物院获全国文明旅游示范单位,“九·一八”历史博物馆获得“红色+研学”全国热门博物馆和东北地区革命类纪念馆第一名。铸造博物馆李虎手绘工业博物馆李虎手绘106家文博场馆中97家免费参观三年来,沈阳市博物馆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106家文博场馆从开放情况看:免费的97家,占比91.5%;购票的9家,占比8.5%。从展览主题上看:综合类27个、专题类45个、纪念类9个、艺术类12个、民俗类3个、遗址类3个、自然与科技类7个。从分布上看:5城区内74家,占比69.8%;其他区内32家,占比30.2%;涉农4区县(市)内14家,占比13.2%,为增强农村博物馆服务提供坚实阵地支撑。康平博物馆、法库白鹤楼博物馆等陆续建成对外开放,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高水平高质量展览服务。三年来,沈阳市文博场馆在文旅融合、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建设中发挥出独特作用。围绕辽宁“六地”红色文化建设目标,结合沈阳市历史资源,强力推出抗战文化博物馆、历史文化博物馆、工业文化博物馆等主题系列博物馆旅游精品线路。沈阳市文博中心牵头成立了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博物馆联盟,深度开展都市圈文博馆藏互展、特色论坛讲座互动、讲解人员互学等活动,增强都市圈城乡居民研学游内容支撑,实现都市圈博物馆文博资源互惠共享。未来,沈阳市将积极开展“百万市民走进博物馆”“流动博物馆贴近百万市民”“百馆揽胜”文博场馆研学游等特色品牌活动,让全市文博场馆成为更有文化凝聚力的宣传阵地、更具社会影响力的教育基地、更富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为繁荣发展中国式现代化博物馆事业,不断贡献沈阳方案和续写沈阳篇章。记者:潘海龙
    06/03
  • 全国“村晚”示范点展示活动在沈阳市辽中区养士堡镇养前村举办
    台上,村民带来自编自排、形式多样的文艺节目,真情演绎熟悉且热爱的生活;台下,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及作品、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大集结”,让村民、游客大饱眼福和口福;位于村子中心地带的连心湖岸畔、步行街上,古装巡游、广场舞比拼引来阵阵喝彩声,不少游客也自发加入到演艺队伍中来……5月27日下午至傍晚,在沈阳市辽中区养士堡镇养前村,一场好看、好吃又好玩的全国春季“村晚”示范展示点文艺会演活动精彩进行,异彩纷呈。本村的、邻村的,乃至来自沈阳市区的观众从四面八方聚拢而来,不少人还通过线上直播共享文化盛宴,小村里仿佛过节一样喜庆、热闹。展现自家特产的歌伴舞《辽中大米喷喷香》收获了观众阵阵掌声。(杨靖岫摄)争抢报名落选村民台下主动去热场作为一项自诞生之初就扎根于群众“土壤”的活动,“村晚”备受认可与喜爱,不仅丰富了乡村文艺文化生活,也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文化力量。今年,文化和旅游部在全国确定了88个村(点位),开展全国“四季村晚”春季示范点展示活动。我省共有沈阳市辽中区养士堡镇养前村、朝阳市龙城区召都巴镇李杖子村、丹东市宽甸县长甸镇河口村3个村(点位)入选。“大约两个月前吧,得知咱村要办春季‘村晚’,全村男女老少的热情一下子就被点燃了,不仅平时的文艺积极分子纷纷报名,连普通村民也都跃跃欲试,就想登上舞台说一说、唱一唱,展示咱养前村的好日子和新面貌。”养前村驻村“第一书记”李南向记者介绍,“村里有四五个不同类型的文艺小团队,都积极着手创作、筹备节目,从歌词到小品、相声的台本,大家集思广益想点子,不少服装、道具都是亲手制作。”确定节目的过程中,演员海选工作也在养前村同步进行着。“村民争先恐后报名,最终有51位村民入选,今晚就登台。”李南说,“因为整台晚会时长有限,去掉哪个节目村民们都不舍得,最后重新编排了多个‘串烧’环节,容纳更多文艺形式和内容。”另外,海选中还有40位村民也特别优秀,他们主动融入台下文艺巡游的环节,为“村晚”热场,与游客联欢。起早贪黑忙完农活直奔排练点夜幕降临,灯火璀璨,备受期待的“村晚”在《欢欣鼓舞玫瑰红》热烈的鼓点儿声中拉开帷幕。歌曲《我的中国梦》唱出了乡村生态和谐、百姓安居乐业的“好声音”;小品《直播那些事》描述了辽中区加快建设农村电商直播基地的生动实践;儿童相声《对对联》、舞蹈《荷花》等节目接连登场,用不同的文艺形式,展现真实、有温度的幸福养前、秀美乡村。“节目里的人和事,都是我们熟悉的。自编自排自演,呈现自己的生活,这是‘村晚’最大的魅力所在。”人群中,掌声、叫好声此起彼伏,土生土长的养前村村民富瑜笑得格外开心,他告诉记者,“这两年,村里的变化非常大,村集体、村民的收入都上了一个新台阶,大家日常的文化生活需求也更高了。通过参与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村子的凝聚力更强,大家的干劲也更足了。”“村晚”排练的火热程度可作印证。设施农业是养前村的主导产业,眼下,全村636栋高标准大棚正处于出菜的高峰时节。不少村民演员都在早上四五点钟进棚采摘,出了大棚直奔排练点,晚饭都可以不吃,就为了多腾出些时间好好排练,将最好的节目和状态呈现出来。以此次养前村春季“村晚”举办为契机,辽中区将进一步挖掘、弘扬乡村优秀文化,集聚乡村资源,促进文旅融合,鼓励和引导更多具备条件的乡村举办“村晚”,让农民唱主角,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共同描绘诗和远方的幸福画卷。记者:金晓玲
    06/03
  • 辽宁省凌海市:花开大茂 秀美满乡
    初夏时节的凌海城北旅游带,人在花间走,沁染满身香,凌海市温滴楼镇大茂堡村的芍药花海迎来了盛花期,香沁醉人。走进大茂堡村芍药花海,一簇簇芍药花争奇斗艳、竞相绽放,清风拂过,如海如潮,美不胜收。芍药花位居草本花卉之首,享有“天下第一娇”的美称,只因花期稍晚而让贤于牡丹,故而古人评四大名花,雅赠芍药为花中宰相,被人们誉为“花仙”和“花相”,和牡丹并称“花中二绝”。记者:王铁
    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