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多彩辽宁
多彩辽宁
  • 辽宁规上工业增加值连续两个月正增长
    辽宁规上工业增加值连续两个月正增长五月同比增长百分之六  深嵌全球供应链,紧抓国际国内“双机遇”,瓦轴进出口公司积极调整客户端结构,克服疫情影响,通过“云端”传递最新产品信息,不断开发新客户,扩大市场占有率。1月至5月,瓦轴流通市场出口订单同比增长147%。  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市场销售逐步回暖,瓦轴只是辽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积极把握机遇,不断寻求发展新路的缩影。  据统计,今年1月至5月,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3.5%,降幅较前4个月收窄2.3个百分点。5月份,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6个百分点,已连续两个月实现正增长。  整体“翻红”源于多数个体的有力支撑。5月,锦州、铁岭、沈阳、盘锦、阜新、丹东、大连、朝阳、营口等9个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现正增长。其中,锦州市受锦州石化上年同期检修基数较低影响,当月增长80.9%。从累计增速看,前5个月,盘锦、阜新、大连、本溪等4市实现正增长,10个城市呈降幅收窄或增幅提升态势。  持续回暖则得益于支柱行业稳步回升。5月,我省装备制造、石化、冶金三大主要行业工业增加值均实现正增长,增速分别为11.5%、16.5%和0.2%;41大类行业中,已有21类行业实现正增长,其中汽车制造业、石油加工业、化学制品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等主要行业增幅均在9%以上。  骨干企业拉动作用依旧显著。5月,我省汽车、钢铁两大主要行业生产负荷继续提升,日均产量环比4月分别增长11.6%和2.4%;全省68种主要工业产品中,已有34种产品同比实现正增长,42种产品环比4月增长,其中汽车、水泥、滚动轴承、饲料、粗钢、耐火材料制品、合成纤维单体、金属切削机床、发动机、矿山专用设备等主要产品产量均实现同比、环比双增长。  先行指标涨跌互现。1月至5月,全省工业用电量同比下降3.97%,降幅较前4个月扩大0.24个百分点;全省货物运输量同比下降15.4%,降幅收窄2.1个百分点。其中,铁路货运量同比增长22.4%。全省重点监测的21种原材料产品价格,有18种同比下降,8种环比下降。记者孙大卫
    07/02
  • 沈阳故宫开放古建筑油饰彩画修复观摩
    沈阳故宫古建筑油饰彩画保护修复工程于近日启动。30日,这项修复工程对外推出观摩体验活动。  据了解,工程将根据油饰、彩画保存现状,对介祉宫、颐和殿等外檐彩画进行修复重绘,对太庙东配殿、十王亭等内檐彩画进行现状修复保护。沈阳故宫博物馆馆长李声能说,古建筑修缮的第一个原则是不改变文物的原状,对古建筑彩画重绘时,必需的一道工艺就是“过谱子”。  他介绍,谱子是彩画的“稿子”。当原有的彩画谱子由于破损等原因需要重绘时,必须严格依照彩画原状进行。将原有的花纹拓印或描绘到另外一张纸上,这道工艺称为“过谱子”,通俗讲就是做一个“复印件”,为后人修复、重绘提供准确样式。  颐和殿的外檐彩画是明清时期彩画中等级最高的和玺彩画。记者看到,体验者们在博物馆专业人员的带领下,在颐和殿现场观看工匠“过谱子”之后,还在事先准备好的彩画小样上,亲手体验一把“过谱子”。  李声能表示,相信通过这种身临其境的参与和实际操作的体验,能够普及、宣传彩画的基础知识和文物保护的基本原则,同时让公众感受沈阳故宫油饰彩画保护修复工程的合理性、规范性和科学性。记者赵洪南
    07/01
  • 全省夏季旅游活动在抚顺启动
     6月28日,由省文化和旅游厅与抚顺市政府共同主办的“拥抱自然·畅游辽宁”全省夏季旅游活动暨抚顺“消夏避暑·戏水纳凉”旅游季活动在抚顺清原红河峡谷漂流景区启动。  当日,沈阳、鞍山、抚顺、本溪、辽阳5市分别展示了独具特色的夏季旅游产品。东道主抚顺市还面向游客开展了农副产品展销活动。据悉,抚顺市为适应当前旅游市场变化,在夏季推出了3个戏水好去处、10个纳凉好去处及10条旅游精品线路,并联合16家旅游景区推出门票优惠活动。记者李颖
    06/30
  • 非遗传承人王辰:泥人中品味人生
      在沈阳市皇姑区的王辰泥人艺术馆内,71岁的非遗传承人王辰正拿起一块泥土,不停地捏塑搓揉摁着。不到十分钟时间,一个表情生动、神态鲜活的泥人在他手中诞生。  图为王辰在泥人艺术馆内反复钻研作品。姜冰摄  王辰出生于沈阳市康平县的一个制窑家庭,他的外祖父经营了一家窑厂,农闲时外祖父和母亲用泥烧制瓦盆、火盆、玩具、祭祀用品等生活用品补贴家用。受家庭影响,王辰很小的时候就痴迷泥塑,能把各式样泥人捏的有模有样。母亲发现了儿子的天赋后,就开始用心传授他泥人技艺,等到初中毕业时,王辰的泥人已经捏得不逊于母亲。  图为王辰在泥人馆内制作泥人。姜冰摄 考学后王辰学习了航空制造专业,来到沈阳上学的王辰从家乡走进了大城市。尽管没能从事美术专业,但他没有减少对泥人的热爱。无论是上学时期还是工作后,只要有时间他就到处寻找泥土,制作泥人。慢慢地,王辰将自己的思考融入到泥人制作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王氏泥人风格。  图为王辰在制作泥人作品。新华网姜冰摄  在王辰众多作品中,“老北市行当”系列最具代表性。剃头的、煮面条的、拔牙的、卖酒的、蒸包子的、卖糖葫芦的、拉琴的……这些泥人有的张嘴叫卖、有的认真经营生意、有的放声大笑,将东北人骨子里的乐观豁达表达得精妙传神。  图为王辰用彩色泥土为制作的泥人上色。新华网姜冰摄  “我制作泥人一般不借助工具,大部分用手工完成。也不给它们使用化学染料上色,都是泥土自有的颜色。”王辰说道,“我喜欢皮肤接触泥土的感觉,泥土有属于它的脾气和秉性,而我用自己的体温和指纹去给泥人注入灵魂和生命。”  图为王辰(前排中间)在为辽宁大学留学生传授泥人技艺。(受访者供图)  退休后,王辰将更多时间投入到了教学和传承中。他自费从山东、辽宁喀左购买泥土,建设烧窑的工作室,每周举办公益讲堂、走进高校和展会,为人们义务传授泥人技艺。“我希望能将这门技艺传授给热爱它的人,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够感受民间艺术的魅力。”王辰说。  图为王辰(中间)指导徒弟制作泥人。姜冰摄  在王辰的影响下儿子和七岁的小孙子都对泥人技艺钟爱有加。“我这辈子最大的幸运是能做自己喜欢的事儿!我敬重泥土,做人就要像泥土一样朴实厚重,无数泥人在我的手上获得‘生命’,而我也在泥人中品味人生。”王辰说。  图为王辰在家中翻阅相关书籍姜冰摄  图为王辰在工作室和泥,准备制作泥人。姜冰摄  图为王辰在工作室中揉泥。姜冰摄  图为王辰在制作泥人。姜冰摄  图为王辰在制作泥人。姜冰摄  王辰热爱泥人,无论是工作室还是家中都遍布泥人。姜冰摄  图为王辰的老伴在家中整理泥人作品。姜冰摄  图为王辰(左)在指导徒弟泥人技巧。姜冰摄  图为王辰(左一)在展会上制作泥人,吸引市民前来参观。(受访者供图)  图为王辰准备将做好的泥人放入窑内烧制。姜冰摄  图为王辰将做好的泥人放入窑内准备烧制。姜冰摄  图为王辰制作的泥人作品。姜冰摄
    06/29
  • 第四届郎朗钢琴广场演出季迎来首演
    “和平之音”钢琴音乐会奏响晚风中的夏日天籁第四届郎朗钢琴广场演出季迎来首演  6月的浑河两岸,天蓝草绿、鸟语花香、万物竞秀,备受大家期待的“天籁之声”第四届郎朗钢琴广场演出季首场音乐会——“和平之音”钢琴音乐会,于6月27日18时在和平体育公园内的沈阳郎朗钢琴广场奏响。  未来3个月,每个周末和节假日的傍晚,都会有琴声歌声伴您共度美好时光。  由中共沈阳市委宣传部主办、和平区委宣传部等承办的郎朗钢琴广场演出季,已经进入第四季,为傍晚的浑河岸边带来数百个美妙的音乐时光,成为沈阳这座艺术之城的文化名片。今年的演出季与首届“品质和平夜生活节”融合,除了钢琴音乐会之外,还将尝试给大家带来更多与美好生活相关的体验。  2020年的演出季虽然比往年来得晚一些,但文化志愿者的热情不减,人们热爱音乐的初心不变。本季的首场音乐会——“和平之音”钢琴音乐会,汇聚沈阳本地的优秀青年钢琴演奏者,他们与郎朗钢琴广场一起成长,是这个城市新生代艺术代言人。  当晚的音乐会,在《沈阳啊沈阳》中拉开帷幕,优秀文化志愿者们带来《盛京晨曲》《浑河之夏》等保留曲目,演奏了《土耳其进行曲》《匈牙利四号》等经典曲目,还有最近大热的新曲《Mojito》。往届“和平之音”获奖小朋友们也惊艳亮相,展现这座艺术之城的新生力量。  本届郎朗钢琴广场演出季作为“品质和平·夜生活节”的重要品牌活动,重在将艺术融合生活,提升沈城百姓夜生活的品质,特别选择演奏《肖邦夜曲》《夜来香》等主题曲目,为美妙夜晚增添无穷魅力。  市民张娜说:“现在沈城的夜生活非常丰富,好吃的、好看的、好玩的地方很多,但我还是最喜欢在浑河岸边的草地上聆听悠扬的钢琴声,所有的烦恼和压力都烟消云散,感觉生活特别美好。”(记者姜虹)
    06/28
  • 辽河沈阳段307公里生态廊道全线贯通
    6月23日,记者从沈阳市政府获悉,在沿线3.3万户群众大力支持下,到今年5月底,辽河沈阳段新增生态封育区封育目标全部达成,新增生态封育面积27.4万亩。辽河沈阳段307公里长生态廊道全线贯通,辽河干流及主要支流河上溯区域河流滩地总面积490平方公里全部进入生态恢复阶段。辽河沈阳段河长307公里,占到干流总河长的57%。由于承载经济社会发展压力,长期的高强度区域开发导致辽河流域河流生态空间受到挤占,整个流域的生态安全受到严重影响。为从源头上扭转流域水生态恶化趋势,沈阳市在辽河流域开展了大规模的河流生态修复,并对辽河流域重点河流浑河、蒲河、细河、北沙河及其重点支流实施退田还河、生态封育。目前,沈阳市已经形成网状的河流生态廊道,成为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了解,沈阳市所有河流通过生态封育实施生态修复总面积达到101万亩,占到沈阳市市域面积的5%,相当于棋盘山国际风景旅游开发区面积的3倍、浑河城市段面积的20倍。目前,河流生态修复效果已经初显,河道内的生物多样性得到恢复。2019年度辽河干流沈阳段生态多样性评估调查结果显示:辽河干流有植物374种,包括33种湿地植物、36种水生植物、305种陆生植物;动物栖息地也得到恢复,调查发现鸟类72种、鱼类27种。预计到2020年底,辽河干流河滩生态封育区植被覆盖率达到90%以上,水生态系统功能显著恢复,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系统呈现良性循环;到2022年底,沈阳市辽河水生态系统功能稳步提升,实现岸绿、水清、鱼游。而随着辽河生态廊道全线贯通,沈阳市将重点打造一批独具北方平原江河天然禀赋的自然公园。记者陶阳
    06/24
  • 沈阳经济区一小时都市旅游圈等您来避暑
    6月17日,由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支持,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电局牵头,会同鞍山、抚顺、本溪、辽阳市文化旅游和广电局共同举办的沈阳经济区五城市夏季推广活动全面启动。据了解,本次夏季营销推广活动将从6月持续到8月,采取线上营销为主、线下活动为辅的方式,全方位宣传沈阳经济区五城市夏季游特色产品和互动内容,吸引游客走出家门,感受沈阳经济区1小时都市旅游圈夏季产品的独特魅力。五城联动推出25大纳凉好去处沈阳经济区都市旅游圈夏季游活动产品多样,游玩内容丰富,不仅有各具特色的五城市25大“避暑纳凉好去处”,更有由专业旅游企业为家庭出游量身打造的“5天6晚”沈阳经济区都市旅游圈攻略。房车出游产品也于今夏向市民和游客全新亮相,五城市为游客推出最美房车行走路线和房车营地等产品,同时“四京互动”产品也将推出。今年的沈阳经济区都市旅游圈夏季游营销活动中,各城市合力包装文旅品牌,文旅业积极参与,将在全省14个城市的各高速进出口2000余块LED屏宣传,向社会广泛发布。五城市联动,催生文旅企业内生动力,带动沈阳经济区文旅产业大发展。精准营销惠民资讯送到“家门口”今年沈阳经济区都市旅游圈夏季游营销活动将启动“社区联播平台”,开设文旅民生栏目,通过全市203处点位户外LED屏幕,循环播报文旅惠民信息、旅游新资讯等,将文旅惠民信息精准植入社区百姓生活,送到“家门口”。目前,社区联播平台已覆盖包括和平、沈河、铁西、皇姑、大东、浑南、沈北、于洪、苏家屯等9区203个社区近百万人群。随着社区联播平台的不断发展,未来或将开发旅游集散、旅游惠民直通车、文旅面对面、文旅景区进社区等系列惠民活动。
    06/23
  • 辽宁省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大幅增长 电子商务下乡 优质农货进城
    抓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基础性工作。6月19日,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我省积极发挥电商力量,帮助解决疫情期间出现的农产品滞销难题。今年1月至4月,我省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50.8亿元,同比增长92.3%。  数据显示,近年来,我省农村电商和农产品流通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农产品线上线下销售增速明显。截至目前,全省共建设县级电商仓储物流中心128个、电商服务中心41个、村级电商服务站2万余家。2019年全省农村网络零售额达357.5亿元,同比增长21.5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  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全省各级商务主管部门主要从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狠抓电商精准扶贫、拓展特色农产品网销渠道、深入推动农商互联工作、发展电商直播新业态、注重培养农村电商人才等六方面着手,推动电子商务成为我省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动能、新引擎。  近年来,我省积极争取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截至目前,全省共有清原满族自治县、桓仁满族自治县、凌源市、绥中县和本溪满族自治县等9个县(市)获批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累计获得国家专项资金1.97亿元,带动企业投资超过4亿元。据统计,全省9个示范县共培育电商企业超过7000家,开设网店近3万个,连续3年网络零售额增幅超过全省农村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  在电商精准扶贫方面,我省针对省内部分地区,采取了一系列精准帮扶措施。省商务厅联合阿里巴巴集团开展辽宁兴农扶贫“村播计划”,免费为我省贫困地区开通淘宝直播号;为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部分建档立卡贫困户开通抖音直播号,带动每个贫困户增收近千元;鼓励在各类电商平台开设扶贫馆,与省妇联共同支持在京东平台创立全国首家“巾帼扶贫馆”。截至目前,我省电商精准扶贫帮扶人数超过11万人,带动创业就业超过6万人。  省商务厅连续多年组织“辽宁产品网上行”主题活动,依托阿里巴巴、京东平台等,推动我省特色农产品网上销售。在此类活动带动下,2019年东港草莓电商销售额38.4亿元;前4个月,盘锦大米的线上销售额达1.6亿元,同比增长85.3%;前4个月,瓦房店樱桃的电商销售额突破4亿元。今年,面对疫情冲击,省商务厅还组织实施了网络营销农产品专项行动,累计帮助销售滞销农产品超过2.5亿元。  目前,网络平台直播带货已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新模式、新亮点。今年1月,省商务厅邀请多名“网红主播”走进辽宁开展公益直播活动,累计销售我省贫困地区特色农产品超过1000万元。目前全省有一定规模的电商直播基地共有60个,开展农产品电商直播超过10万场次,推销农产品3000多种。最近,大连、铁岭、朝阳等多地主要领导走进直播间帮助销售本地农产品,开展“直播带货”,收获好评。沈阳五爱服装市场、鞍山海城西柳服装市场等也建立了直播基地,今年1月至5月,西柳服装市场网上交易额达17.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0%。
    06/22
  • 大连选育樱桃获颁我国“植物新品种权”证书
     记者6月18日获悉,大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的樱桃新品种“蜜泉”获得农业农村部颁发的“植物新品种权”证书,这是我国樱桃品种首次获得这一证书。  植物新品种权,是指经过人工培育的或者对发现的野生植物加以开发,具备新颖性、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并有适当的命名的植物新品种。植物新品种权与专利权一样,属于知识产权范畴。  据了解,“蜜泉”是从樱桃品种“雷尼”和“8-100”杂交后代中选育而成的,其果实呈宽心形,抗逆性较强,属于稳产、丰产品种。(记者杨少明)
    06/19
  • 辽宁三年改善近191万农村人口饮水状况
    我省三年改善近191万农村人口饮水状况6月底前全面解决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6月17日,记者从省水利厅获悉,近三年来我省新建和改造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1793处,改善全省190.59万农村人口饮水状况,确保优先解决了全省11861名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同时改善了13.4万人饮水型氟超标问题。  据了解,在“十三五”规划前期,为摸清全省贫困人口饮水不安全情况,我省水利部门逐村逐户核查具体分布情况,确定了全省2.48万人明细项目单。2016年以来,省水利部门联合省扶贫办,在全省范围内先后开展3轮核查,通过交叉去重、现场核查、抽查复核的方式,摸清了底数。  在摸清底数基础上,我省水利部门按照“优先考虑贫困人口、重点解决水质问题、着力提升供水两率”原则,制定并印发了《辽宁省预算内投资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实施方案(2018-2020年)》(以下简称《方案》)。同时,将全省剩余饮水不安全贫困人口和氟超标等重点水质问题涉及人口全部纳入“三年实施方案”。  根据《方案》,我省水利部门确立了“脱贫攻坚、水质保障、巩固提升、强化管护”的总体目标,采取“两年项目一年实施”方式,共落实省以上投资11.41亿元,下达省以上投资6.75亿元,开展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新建和改造,并提前一年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始终是水利部门关注重点。去年以来,我省持续开展农村饮水工程排查检查工作,截至目前,全省已查访工程4312处,实地走访用水户12347户。针对走访发现的问题,下达“一市一单”建议,并要求限期整改。同时,对2020年全省剩余1.42万未脱贫人口、21万贫困边缘人口饮水状况进行核查,确保6月底前全面解决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贫困地区不出现连片、整村断水停水或严重水质超标等问题。(记者胡海林见习记者刘璐)
    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