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多彩辽宁
多彩辽宁
  • 让最好的队伍上——辽宁对口支援襄阳市抗击疫情纪实
      2月17日,辽宁省第三批对口支援湖北襄阳医疗队队员在机舱内合影。新华社记者龙雷摄  新华社沈阳2月25日电题:让最好的队伍上——辽宁对口支援襄阳市抗击疫情纪实  新华社记者曹智、徐扬、李铮  2月12日88人、14日233人、17日109人、22日4人,在中央发出对口支援湖北市州的号令后,辽宁向武汉派出1600余名医疗队员的同时,又分4批集结了434名优秀医护人员驰援襄阳。在呼吸科、重症科、急诊科、感染科精英全面对接襄阳7家医院救治病患基础上,辽宁还派出中医、儿科、防疫三支特种部队,在沈阳的58人专家团队24小时待命远程会诊,全力完成守一座城的庄严使命。  驰援襄阳,精锐部队在大雪前出发  天气预报显示,2月14日傍晚,沈阳暴雪。上午9时30分,辽宁接到命令,第二批233人医疗队当日要抵达襄阳。号召、报名、出发,7个小时后的16时30分,包机赶在雪前出发。  辽宁医疗资源最丰富的医院之一、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共派到襄阳135名呼吸、重症、急诊、儿科医护人员,盛京医院党委书记赵玉虹说:“全院6000多名员工集体请战,上交了3000余份请战书。很多医护人员早已把行李打包在医院,随时响应召集出发。”  据介绍,辽宁支援襄阳的416人,来自9家省属医疗机构和沈阳市9家、鞍山市12家市属医疗机构。其中,156名医生,高级职称80人,占51%。他们整建制承担了襄阳4个县(市)和3个市属医院的部分病区患者救治任务。  截至24日,襄阳确诊病例1174例,疫情防控任务十分艰巨。辽宁医疗队放下行囊就开始了感染预防和病患抢救工作。他们首先完成了7家医院的流程改造和感染防治培训,辽襄两地医护人员全员感控意识和能力同步增强。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副院长刘学勇说,为了和死神赛跑,抢救重症病患,辽宁医疗队努力发挥体外人工膜肺(ECMO)急救功能,对当地ICU开展ECMO治疗进行重点培训。在对患者的实际治疗中,ECMO运行后迅速改善了患者的生命指标。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医生胡巍娜已在枣阳中医院奔忙5天了,她不仅精心救治自己病区的患者,而且穿梭在整个医院用湖北方言帮同事和50多名患者沟通。原来,已在沈阳学习工作了20年的胡巍娜就是襄阳女儿,疫情以来,她三次请战,“汉水养育了我,家乡有难,我必须回来,用自己的知识和家乡人战斗在一起。”  截至25日,辽宁援助襄阳医疗队共收治患者282人,重症、危重症14例。临床治愈患者61人,已成功救治重症、危重症3例,成功完成一名上ECMO患者脱机。  儿科、中医、防疫,特种部队显神威  在辽宁援襄医疗队中,除呼吸、重症、急诊、感染常规精锐部队外,还有儿科、中医、防疫3支特种部队,10天来,救治效果显著。  在襄阳新冠肺炎患者和疑似病例中,有约90名儿童,最小的才6个月。组建医疗队时,辽宁省特意选派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10名儿科专家、11名儿科护士组成新冠肺炎儿童患者救治医疗队。19日上午8时,他们已进驻襄阳市中心医院东津院区2号楼,整建制接管两个病区64名儿科确诊患者和疑似病例。  盛京医院儿科教研室副主任许巍说,这次疫情,儿科在症状发生、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表现上都与成人有所区别。儿科患者病情变化也十分迅速,可能两三分钟前还在嬉戏,马上就会出现呼吸困难、气胸等紧急情况。团队已做好充分准备,会竭尽全力,治好每一个患儿。  在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辽宁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41人组成的医护队和当地医疗团队正采取中西医结合方法,内服中药、艾灸熏蒸、贴敷疗法救治患者。辽宁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关雪峰说,我们已全方位开展中医药治疗,通过辨证论治,给患者提供精准处方,有效缓解了患者的临床症状。  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叶恒波说,使用中药效果十分明显,很多重症转成了轻症,很多轻症痊愈后都已出院。  医生护士在病房抢救患者,疾控人员则在实验室里和病毒激战。辽宁支援襄阳医疗队中,就有42名疾病预防专家组成的防疫战队。  病毒核酸检测,是新冠肺炎患者确诊及疑似解除最重要的病原学依据。辽宁省人民医院检验医学科主任赵鸿梅说,作为离病毒最近的人,我们必须要捕捉病毒、围猎病毒,和病毒近身“搏斗”。  截至2月22日,辽宁援襄医疗队疾病防控组累计完成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样本检测633份。  4300万辽宁人是襄阳的坚强后盾  2月17日,一场远程会诊在襄阳中心医院和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之间展开,医大一院呼吸与危重医学科主任王玮、呼吸与危重病科教授康健、重症医学科主任马晓春通过视频给出了权威意见。  对口支援襄阳以来,除了驰援到一线的“冲锋队”,辽宁省还组织58名顶级专家,开展疑难和危重症患者的远程治疗,目前已经完成10例危重患者远程会诊和1例中医治疗远程会诊。  “很多重症患者目前处于一个‘交锋’的状态,没有明显好转,也没有完全恶化,这个时候就需要专家给出重要建议以及对后续病情的一个预测,这是远程会诊这种形式的主要意义。”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辛世杰说。  除了医护人员前赴后继驰援湖北和襄阳外,辽宁省新冠肺炎疫情指挥部明确要求,各部门要以保障湖北的急需物资为先。  2月24日,又有3车180吨大米从沈阳装车启程,运往湖北。这是疫情发生以来,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公司向湖北等地运输的第53批东北大米。据介绍,沈阳铁路局集团公司通过铁路运输了各类防疫物资240车、9770吨,其中,既有湖北当地百姓急需的大米、淀粉、挂面、牛奶、豆制品、味精、矿泉水等生活用品,也有用于医疗和消毒的医用酒精、清洗剂等防疫用品。  在盛京医院支援襄阳医疗人员的行李中,有前线急需、市场紧缺的迈瑞呼吸机4台、高流量呼吸湿化治疗仪14台,N95口罩、防护服、消毒液等医疗物资300余箱,医疗队员生活物资400余箱。除医疗支援的医疗消耗物资和生活消耗物资外,所有医疗设备和物资将捐赠给当地受援医院。  2月14日,辽宁省第二批对口支援湖北襄阳医疗队队员在沈阳桃仙国际机场,准备出发。新华社记者龙雷摄  2月24日,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医生胡巍娜(中)在枣阳中医院工作。新华社发(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供图)  2月22日,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医生冯国和(右)在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工作。新华社发(盛京医院供图)  2月12日,辽宁对口支援襄阳医疗队在沈阳桃仙机场集结,准备出发。新华社记者杨青摄  2月24日,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医生韩峰在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工作。新华社发(盛京医院供图)  2月14日,家属在沈阳桃仙国际机场送别辽宁省第二批对口支援湖北襄阳医疗队队员。新华社记者潘昱龙摄  2月14日,辽宁省第二批对口支援湖北襄阳医疗队队员在沈阳桃仙国际机场出发前与亲人合影。新华社记者潘昱龙摄  2月14日,辽宁省第二批对口支援湖北襄阳医疗队队员在沈阳桃仙国际机场准备出发。新华社记者潘昱龙摄
    02/27
  • 待到樱花烂漫时——一位辽宁首批驰援湖北医生的“满月记”
    新华网沈阳2月26日电(记者于也童)到26日,张汝峰已经到湖北武汉一个月了。一个月来,所有一线医护人员用坚守与奉献不断医治着这座城市的创伤。从一开始的“床位全满,甚至需要加床”,到最近几天的“每天都有治愈出院的患者”,一个月间,张汝峰见证了这座城市从寒冬到初春。他说,他期待到武大去看樱花。“不管有没有疫情,樱花都会绽放,只是今年我们欣赏樱花的心情,一定是不一样的。”  张汝峰是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1月26日,他和136位医务工作者一起,作为辽宁省派往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首批援军飞往“前线”。抵达武汉后,张汝峰被任命为辽宁省医疗队医疗二组组长,带领四名医生和十名护士在武汉蔡甸区济和医院感染科一病区工作。  “我们刚来时正值疫情上升阶段,确诊的患者越来越多。45张床每天都是满的,有时还得加床。个别患者病情加重,还得转到重症医学科ICU病房去。”张汝峰说。  为了争分夺秒救治患者,张汝峰一开始中午不吃饭、不休息。“出来的话就得浪费一套防护服,但十多天后我就有点坚持不住了,出现了连去西藏都没有过的头晕感。”张汝峰说。在同事们的劝说下,他为了保持体力,中午开始走出病房休息会。  和张汝峰一样,前线每位医护人员都在挑战自己体力的极限。很多年轻护士跑上跑下,防护服没一会儿就湿透了。“有个小伙子,我眼看他的汗水顺着裤腿流到了靴子里。”张汝峰说。  前线的一个月间,张汝峰感受到了各种辛苦和挑战,也看到了这里危重患者不断好转的改变。“现在我们这的形势正不断好转,确诊和疑似患者越来越少了,出院的、治愈的越来越多了。”  21日,济和医院所在的蔡甸区发热门诊就诊人群核酸检测全为阴性,意味着该区首次实现新冠肺炎新发患者清零。一切都在越来越好。  最近,一位张汝峰格外挂心的患者出院了。这位老年女性患者的公婆因为新冠肺炎而去世,儿子正在重症医学科治疗。“她的情绪非常低落,总说自己家破人亡了。为了让她振作起来,我们每天都对她进行心理疏导。护士更是一口饭、一口水喂她,病人除了医治,更多需要关心。”张汝峰说。  张汝峰刚抵达武汉的时候,气候还是“湿冷湿冷的”。“现在我能感觉到春天的气息,无论是气候上,还是疫情控制上。不久的将来,我们就能一起到武大去看樱花了。”他说。
    02/26
  • 辽宁省千方百计推动农产品走出去
    扩大销售渠道建立供应关系我省千方百计推动农产品走出去  协调落实新民市大白菜协会与天津市农产品销售公司达成3000吨采购合同,向河北、天津、陕西、山西、新疆等地区销售黄瓜、西红柿、青椒等滞销农产品9000吨……疫情发生以来,我省农业农村部门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与更多农产品主销区建立供应关系,带动辽宁特色农产品向外走。  连日来,省农业农村厅在做好农村地区疫情防控的基础上,着力抓好全省农产品稳产保供和产销对接工作,通过与全省供销系统建立信息沟通机制,与各电商平台紧密对接等,扩大农产品销路,逐步解决了全省农产品滞销问题。本月初以来,省农业农村厅调查统计的11种主要蔬菜地头平均价格总体呈波动上升走势,丹东东港草莓等产业一举扭转了短暂的困难局面。  下一步,我省将紧紧抓住农产品市场供应链受疫情影响发生重组的机遇,进一步巩固、开拓市场。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及时调整生产结构、产品结构和设计包装等,提高农产品竞争力,满足多元化、个性化需求。大力推进仓储保鲜冷链物流建设,降低农产品损耗和物流成本,延长产品仓储保鲜期。(记者李越)
    02/25
  • 防疫卫士 守护平安
      图为公安民警正在北李官收费站查验车辆。(无人机拍摄)新华网姜冰摄  “我想你了爸爸,你在单位过得好吗?爸爸,你希望疫情赶快好起来吗?我希望,这样你就能回家了。爸爸,值勤的时候一定要小心点儿,别被传染了……”这是一名8岁女孩写给她警察父亲的信,而此时她的父亲姜勇正与战友们奋战在沈阳市疫情防控的前线——北李官收费站。  图为民警和卫生防疫部门工作人员正在查验车辆。新华网姜冰摄  北李官收费站是沈阳车流量较大的高速口之一,有沈阳“西大门”之称。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沈阳市公安局铁西分局第一时间在北李官设立查验站,投入142名警力与卫生防疫部门一起战斗。  图为民警在对进城车辆进行查验。新华网姜冰摄  在查验工作中,民警们严格执行规范操作,24小时对进入沈阳的车辆、人员进行检测,全力做到“不漏掉一车一人,将病毒拒之门外”。“随着各行业的逐渐复工,我们每天都要对上万辆车和几万人进行测温、对比、记录,做好筛查防控。”民警吴睿说。  图为民警在为大货车司机测量体温。新华网姜冰摄  疫情期间,由于工作忙碌也担心家人被自己传染,大部分民警自上岗以来一直都没有回过家,但却都毫无怨言。  图为民警张拓宇在执勤岗位上。新华网姜冰摄  “除了病毒传播的风险,寒冷的天气对于我们是巨大的考验。夜里温度会达到零下20多度,站在外面棉衣一会就被风打透。戴着医用消毒手套核查信息,手很快就被冻得拿不住笔,测温和记录都变得很困难。”民警张拓宇说。  图为民警任鸿新在夜间执勤。新华网姜冰摄  民警任鸿新的父亲是公安英烈,因公牺牲在工作岗位上,母亲脑神经多系统萎缩,已瘫痪在家两年。这次上岗前他将母亲托付给亲属照顾,为了避免母亲担心,任鸿新没有告诉她自己要去执行什么任务。“我现在最牵挂的就是母亲,她虽然说不出话,但是什么都明白。”任鸿新说。  图为爱心市民元宵节在北李官查验站临时休息室为民警煮汤圆。  在这场“阻击战”中,不少市民自发为北李官查验站送来青菜、牛奶、热贴、口罩、方便面等物品。“正月十五当天还有热心市民特意来我们的临时休息室给我们煮汤圆。虽然一直没能回家,但在这里我同样感受到了家的氛围。”民警吴睿说。  图为民警夜间在对来沈大货司机进行身份查验。新华网姜冰摄  疫情面前,广大公安干警喊出了“疫情不退,我们不退!”的豪迈声音,他们当仁不让地把重担扛在自己的肩上,舍小家为大家,用行动诠释了人民警察的责任和担当。  图为民警在对外地来沈车辆进行登记。新华网姜冰摄  图为工作人员在为外地来沈人员测量体温。新华网姜冰摄  图为民警正在穿防护服准备上岗。新华网姜冰摄  图为工作人员对换岗民警进行消毒。新华网姜冰摄  图为民警吴睿在疏导车辆。新华网姜冰摄  图为民警在上岗前整理防护服。新华网姜冰摄  图为民警在换岗后进行消毒处理。新华网姜冰摄  图为民警在查验站临时食堂吃盒饭。新华网姜冰摄  图为热心市民来北李官查验站慰问民警和卫生防疫部门工作人员。新华网姜冰摄
    02/24
  • 辽宁医疗队驰援湖北群像扫描
     新华社沈阳2月19日电题:十送医护“战士”下荆楚——辽宁医疗队驰援湖北群像扫描  新华社记者于力、于也童、郭翔  1月26日,1月31日,2月2日,2月4日,2月8日,2月9日上午,2月9日深夜,2月12日,2月14日、2月17日……新冠肺炎疫情暴发至今,辽宁集中全省的优质医疗资源,先后十次组建医疗队、疾控队,共1830名医护人员驰援湖北一线,分布在武汉市和襄阳市多家医院开展救治工作。  在机场、在车站、在高速路口、甚至在网络直播间……从大年初二至今,辽沈大地一直在为“逆行者”送行。十送医护“战士”下荆楚,不破“新冠”终不还。每一送,都眼含热泪,每一送,都无比坚定,每一送,都镌刻着必胜的信念。  4小时集结出征!星夜兼程的“辽宁速度”  元宵夜,大连500名“白衣战士”出征!目标:武汉雷神山医院!  16:00,大连市接到国家卫生健康委紧急通知,迅速集结500名医护人员,组成大连医疗队,驰援武汉雷神山医院。  19:00,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大厅,该院174名医护人员集结完毕,院长徐英辉亲自挂帅出征。  20:20,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500名医护人员集结完成,准备出发。  从命令下达到整装出发,全程只用了4小时。在出征医院的名单上,几乎包含了大连所有的医院;长长的出征“白衣战士”名单里,从重症科到呼吸科,从院长到护士,各家医院都派出了自己的“精兵强将”。  从1月26日至今,辽宁援鄂的十批医疗队员从接到命令到出征,最长的准备时间不过一两天,最短的只有四五个小时。  为了最快赶赴“战场”,开通新航线。在接到辽宁对口支援襄阳任务后,为以最快速度将白衣天使安全送达,本没有沈阳至襄阳航线的南航北方分公司经批准,紧急开通两地直达航班。  2月12日晚,辽宁第七批援鄂医疗队共115名医务工作者搭乘南航包机CZ5263、CZ5249分赴武汉、襄阳。空中电波传来声声特殊的送别:“南方5263、南方5249:请向机上的(辽宁)医疗队带去我们(东北空管局)沈阳塔台最崇高的敬意,祝他们平安凯旋!”  这一刻,他们渴望站在党旗下  “我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重大疫情面前,我看到党员冲锋在前……我渴望和他们一起站在党旗下。”辽宁省首批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护士何晔正式向辽宁省援助湖北医疗队临时党支部委员曹丽华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1月26日,辽宁省首批援助湖北医疗队137名“白衣天使”首发武汉。在出发后的短短三天里,曹丽华已经收到来自医疗队员们的6封入党申请书了,“在从武汉市蔡甸区人民医院返回驻地的路上,就有队员向我递交入党申请书。”  “我感受到这支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我渴望在这一刻加入这样的集体,打赢这场战‘疫’。”何晔说。  “疫”战当前,入党是他们发自内心的诉求,也是立志要奉献自己一切的铮铮誓言。  丹东东港市中医院心病科护士刘丹是东港首批赴鄂医疗队中年龄最小的队员。2月9日,她和同事一起直赴战场。“看到同组的同事说,我是党员,我先上。我特别激动也特别羡慕。”刘丹说。2月12日,刘丹与同行的医疗队员们一起练习穿脱防护服,做好战前工作,也是这一天,她在武汉通过手机递交了一封来自“战地”的入党申请书。  一起上前线,并肩作战  2月9日,11时54分、12时04分、12时14分、12时21分,四架包机搭载着500名医护战士,从沈阳出发,直赴湖北战场。  来自辽阳市第三人民医院的重症科护士王文玉一直盼望着自己能早一点到前线,她说:“我的表哥是第一批队员,我们兄妹就要并肩作战了。”  王文玉的表哥是来自辽阳市结核病医院的呼吸科医生邹方兴,是首批辽宁医疗队队员,得知妹妹也要来前线特别激动:“我为她骄傲。”  “今天一起上前线,回来一起做新娘。”綦美艳、綦美玲是来自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儿科的护士姐妹花,这次也一起来到湖北抗疫前线。为此,两人双双推迟婚期。2月14日情人节当天,这对“准新娘”剪短了秀发,挥别未婚夫和亲友,一同踏上了奔赴湖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道路。  “原本医院考虑到我们是双胞胎姐妹,只肯派其中一个人来。可是,我俩从小就形影不离,这次也要一起上前线,更想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帮助更多的人。”姐姐綦美艳说。  “虽然凯旋后的婚礼上无法有长发盘起,但我们无怨无悔,坚定不移。”綦美玲说。  千人集结,十次出征。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也是一场必胜的战役。十送医护“战士”下荆楚,静待胜“疫”凯旋归!
    02/20
  • 辽宁省规上企业复工率超七成达到往年同期水平的84.3%
    截至2月17日15时,全省规上工业企业开复工5244家,与一周前我省企业大面积复工首日相比增加1832家,企业复工率为71.3%,达到往年同期水平的84.3%。这是2月18日,记者从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了解到的。  确保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分类指导、有序推动各类企业复工复产,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全省各级相关部门积极作为,省内规上工业企业复工数量稳步提升,运营情况逐步回暖。自2月10日我省大部分企业复工以来,全省复工率平均日增长3.1个百分点,单日增长最快为23.6个百分点。复工企业数稳步上升,平均日增长229家。  从地区分布看,全省14个市复工率在46.2%至80.1%之间,其中,大连市最高为80.1%。大连、鞍山、本溪、锦州、营口和葫芦岛共6市复工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从近期情况看,各市复工率普遍保持上升状态,大连市连续5天保持在80%左右,接近往年同期水平。  从主要行业看,装备制造、石化、冶金三大行业复工率分别为75.5%、68.7%和66.7%;医药业和电子业复工率已超80%,位居八大行业的前两位。  从重点企业看,以华晨宝马、沈鼓集团等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业骨干企业复工情况持续向好。以中石油七大炼厂、恒力石化、鞍钢集团、本钢集团等为代表的大型炼化、冶金企业保持连续生产状态。以禾丰牧业、嘉里粮油、中粮米业、桃李食品等为代表的涉及民生骨干企业也已复工并正常运行。  与防疫相关的工业企业开工情况较好,总计已开工926家。(记者孙大卫)
    02/19
  • 复工在行动·辽宁
    02/18
  • 沈阳硬核小区用“水墨丹青”为武汉加油
    “我们要在雪地上写下对你的祝福!加油中国!加油武汉!”沈阳硬核小区用“水墨丹青”为武汉加油  雪,不仅意味着寒冷,也象征着希望。2月14日至16日,沈城降下庚子鼠年第一场大雪,这也给宅在家里抗疫的我们带来了些许的乐趣和期许,大家都希望这场瑞雪能尽快带走疫情,早日花开月明,温暖如春。  2月16日上午,家住华发首府小区的很多居民发现,窗外北风凛冽,雪时不时翻卷在空中,但在园区的空场上,有人正在用铁铲铲出一些巨大的线条,随着线条逐渐增多,3个小时后,这些线条组成了“武汉加油”“加油,中国武汉”十个大字。看到这一幕,大家纷纷拿出手机拍照片、录视频,并在朋友圈中转发。大家纷纷表示,希望疫情早点过去,世界依然温暖。  天冷人心暖  雪地书写“加油,中国武汉”  2月16日中午,一张张雪地上写着“武汉加油”“加油,中国武汉!”的图片在华发首府小区居民的朋友圈里刷屏,静谧的小区空地上,这几个大字格外让人感动。随后,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记者联系到华发物业,客服主管刘洋表示,这几个字是由地产公司、物业公司的工作人员和几位热心的居民共同完成的。  刘洋说:“2020年的冬天似乎特别漫长,我们耳边无数次回响着‘武汉,加油’的声音。当前,是抗击疫情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坚定必胜的信念。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园区已经封闭,居民都宅在家中,我们也在进行守护‘家人’的行动!雪后,我们就想出了这个给武汉加油打气的方式。希望天虽冷,但人心暖。”  物业居民齐上阵  3个小时完成巨幅标语  16日8时30分,在华发首府物业管理处许经理的带领下,5名工作人员开始在雪中创作。大家首选了园区内的两块空地,为了让效果更佳,一名工作人员还特意跑到空地对面的楼中进行远程指挥,其他人员则用铁板、铁锹铲出每个字的一笔一画。“下面那道横要再长一些……”正在大家忙碌时,一位5号楼的居民打开窗子现场“指挥”起来。  5名物业人员顶着寒风在外作业,11时30分,这两幅巨型标语达到了大家心中完美的效果。  行动振奋人心  人们对抗疫充满信心  “武汉加油”“加油,中国武汉!”每个字的长宽都在4米左右,从高层向园区看去,一片静寂和纯净之美,仿佛是一卷水墨画在眼前打开,而这几个大字,又让这幅“水墨丹青”充满了无限力量。  “创作”结束后,几位工作人员的脸都冻得通红,手也都麻木了,但大家仍开心地表示,越干越有劲儿,“我们还想在巨大的字样旁边再画两只紧握的拳头。虽然国家正历经疫情,但全国人民的心都在一起!我们要在雪地上写下对祖国的祝福!”  物业这一暖心之举赢得居民的点赞。居民王女士说,这场降雪让宅在家里好些天的人精神为之一振,看到窗外出现“武汉加油”四个大字后,让大家对抗疫充满信心!(记者吕佳)
    02/17
  • 辽宁千余医疗队员将陆续进驻“雷神山”
    辽宁千余医疗队员将陆续进驻“雷神山”目前,我省支援武汉医疗队正救治四百一十一名新冠肺炎患者,另有一百二十一人治愈出院  “为祖国分忧,为武汉加油,为辽宁增光,为人生添彩!”2月13日下午3点左右,来自朝阳市援助湖北的医疗队,在走进武汉雷神山医院时,齐声高呼,坚毅的目光中透着坚定和自信。  当日,辽宁医疗队有近900名医务人员在雷神山医院进行接诊准备工作,包括医疗物资准备、生活物资准备、防护物资准备和设备调试等。  据辽宁支援武汉医疗队领队焦龙友介绍,自1月26日以来,辽宁集中全省优质医疗资源,先后组建8批次医疗队、1支疾控队,包括呼吸、重症医学、传染、感染、急诊等专业医护人员共1497人,紧急驰援湖北疫情防控一线,其中有1410名医疗队员奔赴武汉。这些天来,他们与时间赛跑,争分夺秒救治患者,付出了艰辛努力。  雷神山医院采取边建设边收治患者的模式。记者在雷神山医院建设现场看到,“与时间赛跑,为抗击疫情作贡献”的大幅标语悬挂在工区,在建处热火朝天、紧张忙碌,而建好的病区已开始接收患者。  辽宁雷神山医疗队联络员李壮告诉记者,雷神山医院共有32个病区,辽宁医疗队将陆续接管其中的17个病区,一共780张床位,有1013名队员进驻,这些队员由大连医科大学、锦州医科大学和全省14个市的医护人员组成。2月12日,辽宁支援武汉医疗队已在雷神山医院接收病人,争取2月14日晚6时接手13个病区,并开放其中的10个病区,形成400人的救治能力。  攻坚克难之际,辽宁支援武汉医疗队无所畏惧,勇挑重担。辽宁支援武汉医疗队总联络人梁宏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省1410名医疗队员主要分布在武汉市5家医院开展救治工作。第一批医疗队138名队员主要支援武汉蔡甸区人民医院的协和江北院区、济和院区以及妇幼保健院院区三个院区的5个病区及1个重症病房,约200张床位;援湖北危重症医疗队118名医疗队员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进行对接,负责危重症患者救治,2月12日紧急奔赴武汉的32名医疗队员作为后援,也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开展工作,共接管70张床位;辽宁省国家紧急救援队医疗队员及方舱车队共49人,在洪山体育场方舱医院B区,与武汉当地以及其他省份多支医疗队联合展开救治工作,目前接管80张床位,计划增加到150张床位;2月9日晚我省紧急抽调60名医护人员,他们主要负责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区的一些危重症患者救治工作,接管50张床位。  全力以赴,尽锐出战。截至2月12日,我省医疗队员共负责救治411名新冠肺炎患者,另外,已有121名患者出院。  初战告捷,缘自医疗队临时党委的凝聚力、感召力。我省医疗队将战斗的堡垒建在抗击疫情第一线。辽宁支援湖北医疗队成立了临时党委和4个临时党支部,临时党委向全体队员发出倡议书,全体党员用抗击疫情的实际行动诠释对党忠诚,践行初心使命。(记者姜义双杨靖岫)
    02/14
  • 辽宁省组派第七批医疗队驰援武汉
     新华网沈阳2月12日电(记者李铮、张逸飞)12日,辽宁省卫生健康委组派第七批医疗队驰援武汉。这批共115名医护人员中将有32人前往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开展重症患者救治工作,另外83人则是辽宁省对口支援湖北襄阳的首批医疗队员。  此次抽组赴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的32人医疗队全部来自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其中中级职称以上临床医师12名,护理人员20名,专业主要为呼吸内科、重症医学科、感染科、急诊科等。  据了解,辽宁省卫生健康委接到任务后迅速组建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医疗队伍。盛京医院3千名医护人员满怀“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坚定信心请战,其中共产党员千余人。  除奔赴武汉的32名医护人员外,辽宁对口支援湖北襄阳医疗队中也有60名来自盛京医院,构成了辽宁支援襄阳医疗队83人团的主体。  抵达襄阳后,辽宁医疗队将按照国家对口支援工作要求,与宁夏回族自治区、襄阳市共同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患者疫情防治工作,努力提高收治率、治愈率,降低感染率、病死率。同时,将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设立远程会诊中心,针对襄阳市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患者中的重症和危重病例救治工作,提供远程会诊、远程查房、远程病例讨论等远程医疗服务,进一步提高当地重症患者救治能力。  至此,辽宁省已有近1500名医护人员奔赴湖北帮助解决疫情防治工作。
    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