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丹东
- 丹东市多举措提升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丹东地区有30余家银行及分支机构开通平台业务,实现各县(市)全覆盖。”7月20日,国家外汇管理局丹东市中心支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多措并举推广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提高区块链平台普及度和认知度,采取“线上+线下”方式,通过微信、微视频等途径广泛开展区块链平台政策宣传,推动银行开通区块链平台业务。近年来,国家外汇管理局丹东市中心支局立足本职,主动作为,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涉外主体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以推广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为切入点,支持企业发展,取得良好效果。“全程支持推动东港农村商业银行申请开通跨境金融区块链平台,指导其顺利通过总局审核和系统部署,成为全省首个开通区块链业务的农村商业银行,为外汇管理便利化政策直达县域奠定基础。”据介绍,在做好推广的同时,国家外汇管理局丹东市中心支局不断加强对银行的培训和指导,向银行提供区块链业务操作指南,帮助银行学习掌握业务操作规程,指派专人为银行提供政策辅导,帮助银行解决在业务办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高业务办理效率,推动政策有效落实。积极推动银企对接,指导银行对辖内有出口贸易融资需求的企业进行一对一政策宣讲,帮助企业了解掌握区块链业务的优势和便捷,同时深入了解企业对区块链平台功能的需求,提升政策支持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有效提升企业利用平台办理业务的积极性。目前,丹东地区区块链平台可以实现服务贸易税务备案电子化核验和出口应收账款融资“线上”办理。其中,税务备案电子化核验打通了税务、银行、企业、外汇局之间的信息共享渠道,切实让企业“少跑腿”,将业务办理时间由原来的平均1天缩短至1小时,实现“一项政策、多方共赢”。平台开通以来,累计帮助企业便利化付汇715万美元。出口应收账款融资“线上”办理采用“平台+场景”的模式,可以实现单证在线核验、企业融资“线上”申请等功能,既降低了银行办理融资业务的风险,也降低了企业的“鞋底成本”,提升企业融资的便利化水平。平台开通以来,企业累计融资781万美元,区块链融资业务累计服务企业数量位居辽宁省前列,有效缓解企业“融资难、流程繁”的问题,为丹东地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接下来,国家外汇管理局丹东市中心支局将继续坚持“问需于企、服务于企”的宗旨,用好用足各项外汇管理政策,强化政策宣传引导,推动更多区块链平台场景落地运用,提升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让涉外主体充分享受更多外汇管理政策红利,为丹东地区实现高质量开发开放和更好融入新发展格局贡献力量。谭莉莉记者邢漫07/22
- 丹东市:以更加高效务实的合作携手发展丹东新闻网讯记者宋琳7月21日晚,市委副书记、市长郝建军在丹东宾馆会见了金恪集团董事长兼CEO王建峰,双方就进一步深化合作进行深入交流。郝建军对王建峰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感谢金恪集团对丹东经济社会发展的关注与支持,并简要介绍了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郝建军说,在刚刚结束的“辽宁-长三角招商引资促进周”上,丹东与金恪集团进行过友好交流,金恪集团短时间便来到丹东进行洽谈,行动之迅速令人欣喜。丹东是一座具有红色基因的英雄城市,当前正以新时代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取得新突破为目标,加快建设开放型城市、创新型城市、幸福宜居城市。丹东与金恪集团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础,希望双方本着更加高效务实的合作态度,在实地考察、深入对接的基础上,在红色旅游和工业旅游等方面共同携手发展。王建峰感谢丹东市委、市政府给予金恪集团的大力支持。他表示,丹东无限的发展潜力、优良的投资环境,让金恪集团对来丹投资充满信心,金恪集团将充分发挥自身丰富的运营经验与资源优势,加强与丹东的交流沟通,不断拓宽合作领域,争取更大合作成果。市领导林胜鸿会见时在座。07/22
- 宽甸:办好电子商务 助推乡村振兴成功举办首届“鸭绿江开江鱼节”,让全国人民更直观地领略到“宽甸鸭绿江冷水鱼”的独特魅力,加快形成了以“宽甸鸭绿江”为主线的系列优质农产品品牌形象;与京东集团合作,推动宽甸农产品线上销售;多次开展电商培训,有效提升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能力与水平……自获评“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以来,宽甸县委县政府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推进电子商务发展。如今,在宽甸,电商已成为本地农产品销售的“直通车”、农民致富的“好帮手。”自2018年起,宽甸县委县政府就多次组织相关人员前往大连、营口、朝阳、岫岩等地学习考察,结合宽甸实际情况,以“互联网+农特优产品”销售模式,将鸭绿江冷水鱼、板栗、蓝莓、大榛子、开口松子、茧蛹、石柱参等农特优产品带出大山,销往全国。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宽甸大力实施“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建设,建立电商公共服务区中心,以服务中心为载体,建设培训基地、乡镇培训分支基地,对各行业分阶段、分步骤地进行标准化、专业化电子商务及网络直播等业务培训,培育一批农村电商实用型人才。同时,积极整合物流资源,按照一流标准和电商发展需求,建设或改造一个5000平方米以上集仓储、分拣、配送、流通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县级物流仓配中心,完善农村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宽甸产品上行“最初一公里”物流服务,打造立体化、智能化、多功能的三级电商物流配送服务网络,实现县域行政村电商物流100%覆盖,从根本上解决“乡村收发快递难”“优质农特产销售难”等问题,让农村百姓更有底气搞产业、无忧无虑干事业。接下来,宽甸将充分发挥农村电子商务在乡村振兴中的带动作用,加强物流资源整合,扩大电商培训队伍,发挥农业、工业产品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农副产品、民俗文化、旅游餐饮等特色产业,让老百姓放下农具,拿起手机,把手机变成新农具,用电商把最好的农产品推出去,享受电子商务带来的便捷与实惠,释放宽甸乡村经济致富潜能,让宽甸经济发展起来。记者王一淞07/21
- “双六”理念提升服务水平根据我市优化营商环境“四大行动”和“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个个都是开放形象”活动有关要求,市住房公积金服务中心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水平、规范服务行为,为群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中心党组以党的建设为引领,提出“双六”理念,即服务建设六理念和队伍建设六理念,全力提升中心整体服务水平。服务建设六理念为:一个目标、两个办法、三个争当、四个标准、五个措施、六个“零”服务。“一个目标”就是优质服务,群众满意。工作人员要做到政策一口清,业务零差错,确保办理业务一次性告知、一次性办结、一次性不出错、一次性满意答复。“两个办法”是人员管理办法和绩效考核管理办法。中心通过出台劳务派遣人员管理办法,科学规范工作人员行为。“三个争当”为每季度开展一次“争当标兵”活动。通过比业务能力、比服务态度、比综合素质,评选出“优质标兵岗”“文明标兵岗”和“先锋标兵岗”。“四个标准”包含微笑服务标准、服务质量标准、办结时限标准和工作环境标准。“五个措施”中,一是记台账,每日详细记录工作人员的业务数量、业务质量、群众反馈意见等内容,形成台账。二是月通报。建立定期通报制度,每月汇总人员情况,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判,找出原因、拿出对策,形成报告,予以通报共享。三是纳绩效,对工作人员业务能力进行综合考评,参发绩效。四是回炉考,对每月业务上问题多、出错率高、群众有差评的工作人员进行集中考试,考试合格方可通过。五是待岗训,对业务考试和测评仍不合格的职工进行强化训练。“六个‘零’服务”为:服务模式“零”跑腿、服务方式“零”距离、服务受理“零”推诿、服务事项“零”积压、服务质量“零”差错、服务结果“零”投诉。队伍建设六理念为:一个号令、两种制度、三个提高、四个要求、五个素养、六个化达标。“一个号令”即听从中心党组的号令。“两种制度”即工作制度和生活制度,将中心的全局发展和个人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达到各司其职、相辅相成的效果。“三个提高”即提高理论水平、提高业务能力、提高身体素质,以此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四个要求”即设备物品、卫生环境、安全管理、节约节能四个方面的要求。“五个素养”即增强政治素养、思想素养、业务素养、作风素养、文化素养,促进中心形成向上向善、见贤思齐、崇尚文明、诚信互助的氛围。“六个化达标”即政策掌握统一化、业务技能精细化、服务水平标准化、学习培训常态化、内部管理制度化、工作环境规范化。下一步,市住房公积金服务中心将继续以实实在在的举措,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以求真务实的实干作风和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充分发挥民生保障作用。记者王俊07/20
- 丹东海关:助力企业用好“纸黄金”日前,哈曼(中国)科技有限公司通过自助打印在丹东海关帮助下完成原产地证书申领。7月16日,该企业负责人李楠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通过申领原产地证书使企业享受了相应关税减免待遇,也提升了出口产品竞争力,感谢丹东海关的指导帮助!”原产地证书,是商品原产地即货物的生产地或制造地的证明文件,是出口企业享受进口国关税减免等优惠的重要凭证,在国际贸易中享有“纸黄金”的美誉。为扶助辖区企业用好“纸黄金”,稳外贸、促发展。今年以来,丹东海关以政策宣讲为主线,通过集中培训、在线解答、实时答疑等方式,助力辖区企业抢抓相关政策红利。同时,以推广智能审单、自助打印为重点,突出正面引导,疏通各流程环节“堵点”,推动辖区出口企业原产地签证申报智能化、标准化、规范化。丹东海关关员李冬阳介绍,通过互联网平台,企业可实现24小时全天候“一点智慧审签+多点通签+任意地点自助打印”,17种原产地证书业务办理可全程“不跑腿”“不见面”“不等待”。此外,针对辖区无“自助打印”条件的偏远企业,丹东海关还提供证书邮寄服务,让企业在家门口就能领取证书。据统计,今年1月至今,丹东海关共签发各类优惠原产地证书2945份,涉及货物金额1.29亿美元,其中自主打印1469份,邮寄证书490份,合计占总签证量67%。李娜记者曲艺07/19
- 丹东持续发力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7月13日,在以智能手机镜头聚焦线圈为主打产品的丹东大东线圈工程有限公司,机声轰鸣、工人密集的传统车间流水线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寥寥数台智能化生产设备。这是丹东市建设创新型城市、推进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和完善工业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丹东市大力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主体培育等工作,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今年以来,丹东市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全力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启动编制了《丹东市创建创新型城市总体规划》,明确2021年及今后一段时期推动科技创新工作思路、任务和举措。 科技创新主体作为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重要内容,丹东市科技局等相关部门围绕企业技术需求和丹东产业发展,组织精准对接活动,继续深化与中科院沈阳分院、科研机构及高校院所的合作交流,助力企业搭建联盟,当好“盟主”。同时,依托联盟实施一批“揭榜挂帅”重大科技项目,并以此为契机,有效集聚、整合优势、创新资源,集中力量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和“卡脖子”问题,为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通过引导初创企业、扶持成长企业、提升骨干企业,不断壮大科技企业群体,让科技型企业成为数字化、智能化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生力军和主力军。 目前,丹东市已组建辽宁恒星化工功能纺织材料产学研联盟等7个联盟;新注册科技型中小企业42家,总数达304家,指导的143家企业纳入全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库,入库率全省第一。 丹东市工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工业经济总量持续发展壮大,科技创新发展成果显著,已初步形成了主导产业强势发展、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的新态势,“智造强市”初见成效。工业互联网发展取得新突破,华为(丹东)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正式落地,组织24家企业申报省级“5G+工业互联网”示范工厂,数量居全省第一位。 下一步,丹东市将以构建实质性产学研联盟为支撑,“揭榜挂帅”打好核心技术攻坚战;以建设高质量创新平台载体为引领,引导创新要素向丹东集聚;以梯度培育壮大发展动能,助推丹东市创新主体提质增量;以“带土移植”等方式引育高端人才,为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以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为目标,持续深化科技创新合作交流;以《辽宁省科技创新条例》出台为契机,营造更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07/19
- 党旗引领下的日子格外“红”凤城市宝山镇岔路村党支部坚持用党建塑魂聚力,以“干”字当头,“劲”字当家,把一个曾经的集体经济“空壳村”打造成为收入百万元的示范村,走出一条党建引领的致富道路。岔路村党支部坚持求实发展,抓实党建工作,在党员群众心中树立起务实形象,也凝聚起干事创业力量。2016年利用党支部规范化建设的契机,争取资金建成960平方米功能齐全、整洁大气的新村级活动场所,新建4000余平方米的党建文化广场,新增户外公示栏、党建宣传栏等,党支部的形象得到有力提高。结合2020年省委组织部提出的党建制度落实年要求,岔路村党支部严格落实各项工作制度,在提升组织生活质量上动脑筋,在提升效果上下功夫,创作情景互动党课,组织党建诗歌擂台赛,开展座谈会、交流会,丰富的组织生活形式让党员群众耳目一新,强化了党支部的组织力。结合党员星级管理推行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将党员分设在科技示范岗、参政议政岗、带头致富岗等14个岗位,开展党群帮带活动,党员作用得到发挥,同时激发了“创先争优”热情。党支部建设不断提标提质,战斗堡垒作用更加突出,赢得了群众的认可。有坚强的党组织做后盾,有群众的信任支持,村干部们有了干事创业的底气和魄力。为摘掉“空壳村”帽子,党支部广开言路,征集好办法,尝试新点子,将新建村部中的一部分作为门市出租,为村集体增加资产200多万元,每年村集体增加收益3万余元,实现了脱壳摘帽。2017年,党支部利用财政扶持资金,通过项目每年获得稳定收入10万元,有效地提升了村集体“造血”能力。采取“党支部+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用200万元扶持资金建设高标准草莓、蓝莓温室大棚15个,出租给农户,每年为村集体带来收入33.9万元。加强服务主动引资,吸引扶贫项目和10个村的“飞地”项目落地岔路村,大棚总数达到80个,形成农事产业基地,发挥良好的集群效应和示范作用,带动附近农民就业200余人。2020年,岔路村集体收入达到100万元,村集体资产近1500万元。岔路村党支部始终坚持把群众作为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着力改善民生,切实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2020年从集体经济收入中拿出20万元,把集体经济发展红利回馈群众;每年七一和重大节日期间,走访老党员、低保户和90岁以上老人;为10余名贫困儿童捐资助学,为20多位生活困难的残疾人争取生活生产器具20多件,让他们感受到党的温暖和关怀。近几年,在党支部的推动下,岔路村争取资金1000余万元,新建100米大桥两座,新建饮水井6口,硬化道路1.5万米,治理河道1万米,村道两侧栽植绿化树3000余株,安装路灯141盏,有效改善了村容村貌。充分发挥党员致富能手的模范带头作用,带领群众新发展树莓500余亩、五味子1000亩,新建暖棚15座,并组建了两个专业合作社,新建冷库两座,农产品附加值大幅提升,进一步拓宽了农民增收途径。岔路村先后被授予全国文明村、辽宁省先进基层党组织、辽宁省文明村、丹东市“五个好”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本报记者景媛媛07/16
- 窗口“零受理”的背后“感谢窗口办理业务人员的悉心指导,能让我在这么短的时间就办完法人变更业务。”近日,一企业的办事员对合作区公共行政服务中心大厅窗口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赞不绝口。“自5月份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以来,我们还没有受理1件‘办不成事’反映业务。”合作区公共行政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2021年以来,该中心17个窗口单位共办理各类业务50922件,但“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实现了“零受理”。尽管如此,服务中心大厅每天依然安排3名工作人员在“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值守,以期解决群众及企业反映的疑难问题。“零受理”的背后,是合作区公共行政服务中心主动、高效、文明服务意识的增强,是“一网通办”“重点领域受理综合窗口”“无差别受理综合窗口”建设的成果。走进合作区公共行政服务中心,明亮整洁的大厅内安装有触摸屏自助查询机、自助打印机等电子智能设备,设置了导办指示牌,饮水机、ATM机、休息椅、报刊架等各种便民服务设施。该中心工作人员介绍,近年来,合作区公共行政服务中心持续规范建设,从制度、人员管理等方面打造温暖政务大厅,营造温馨办事的软环境。中心深入梳理政务服务事项,督促相关职能部门进驻。将所有进驻事项印制成300多份《办事指南》,并录入大厅查询机、政务服务网,将每个事项的办事内容、依据条件、程序、时限予以公开,保证每个办事群众都能快速了解办事程序。大厅还专门设立了“投资项目全程代办”服务窗口,为企业提供“一站式、保姆式”的免费代办帮办服务。为了精进服务水准,中心实行每周轮岗和业务交流制度,设置1个咨询窗口和4个综合窗口,实行无差别处理,健全了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服务承诺等18项工作制度。各窗口践行“工作有态度、服务有温度”的理念,要求工作人员对服务对象热情接待、及时答复,力求办得公、办得快、办得好。实行“只进一门、一窗受理、一网通办”的一站式服务模式。安装效能监察系统,对所有事项办理过程、办结时限进行效能监督和满意度评价。设立学雷锋志愿服务站、服务监督台、意见箱和热线电话,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及时收集群众的意见建议,逐条分解,跟踪督办,限时办结。如今,合作区公共行政服务中心的服务水平不断上台阶、升档次。年初以来,该中心接待办事群众2万多人次,受理业务5万多件,群众满意率达到100%。本报记者刁庆峰07/16
- 丰富手段畅通渠道 促进就业保障民生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今年年初,我市将“建成智能化就业和人才服务平台,实现企业用工和劳动者求职双向精准推送,全年举办各类线上线下招聘活动100场”列为十大民生实事之一。为此,我市推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硬核举措,召开各类专项招聘活动,帮助各类求职群众就业,开展业务“打包办”“一次办”等服务,让百姓少跑腿,就业环境得以持续优化,就业形势持续向好。全市人社系统连续组织开展“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专场活动”“春风行动”“民营企业周”“百日千万专项行动”等专项活动,为用人单位和求职者搭建畅通的交流平台。其中,市人社局与市总工会、市退役军人局、市妇联、市工商联等单位合作,分别开展了“迎新春送温暖、稳岗留工、春风送岗位、就业暖民心暨春风行动女性专场”“丹东市退役军人(春季)专场招聘会”“2021年丹东市下岗职工再就业专场招聘会”和“丹东市2021年民营企业招聘月暨招聘会进夜市”线上、线下招聘会。根据不同群体和企业需求有针对性的招聘会收效显著,共有200家(次)企业参与,提供岗位1000余个,需求人数近5000人(次)。尤其是今年5月在新区举办的“丹东市2021年民营企业招聘月暨招聘会进夜市”活动,为探索招聘活动进乡镇、农村集市、夜市、早市、社区提供了经验。截至6月份,全地区共举办各类线上专场招聘活动105场,服务用人单位2699家(次),累计提供生产制造类、专业技术类、管理类、服务类等就业岗位10400个,岗位需求人数42840人(次)。截至6月25日,全地区城镇新增就业11886人,同比增长20.17%。在人才引进方面,市人社局积极推进落实“兴辽英才”计划,推进我市与辽宁沿海经济带六城市、扬州市人才交流合作,发放第二届领军人才补贴7.2万元、国务院特殊津贴15.48万元。在培训方面,多次开展农民工线上培训、企业职工技能提升培训、新型学徒制、以工代训等各类培训。到6月底,累计培训2.05万人次以上,发放补贴252.14万元,提前完成全年指标任务,全省排名前三位。此外,我市今年已经累计为164家企业发放稳岗补贴资金64万元,落实失业保险阶段性降费率政策,为9354户企业减少运营成本1700万元,为394家企业解决用工难题500余件。今年以来,市人社局还在推进政务服务平台“标准化”“智慧化”方面发力,丹东人社APP、公众号、企业网上申报等服务功能的上线,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和用人单位。人社服务智慧大厅开设了政策咨询服务区、企业自助服务区、个人业务自助区、金融功能区4个功能服务区和1个24小时自助体验区,完善了办事环境,缩短了办事流程,畅通了就业渠道,企业单位和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不断提升。本报记者姜慕馨07/15
- 辽宁(丹东)在上海举行科技招商推介会7月14日,辽宁省科技厅、辽宁省商务厅和丹东市人民政府在上海举办辽宁(丹东)科技招商推介会。 辽宁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陈绿平、辽宁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李鹏出席会议。辽宁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佟昭,丹东市人民政府市长郝建军致辞。辽宁省科技厅厅长王力威,辽宁省商务厅厅长宋彦麟等省直部门领导,丹东市人民政府有关领导,相关领域专家学者以及长三角地区高校院所、企业、科技创新平台代表等近200人参加会议。 本次科技招商推介会是辽宁与长三角全方位合作的首次科技招商活动,旨在大力引进高新技术企业、高科技项目、高层次人才来丹东创新创业,为丹东高质量发展增势赋能。大会向长三角地区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发出热忱邀请,诚邀他们到丹东考察指导、投资兴业,共享商机、共谋发展。 辽宁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佟昭在致辞中指出,辽宁省委、省政府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定不移地走创新路,着力推进“数字辽宁、智造强省”建设,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组建由省内重点科技型企业为“盟主”的实质性产学研联盟,实施“揭榜挂帅”科技攻关,加快“带土移植”引进人才团队,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丹东具有海陆空三港并联互通,要素资源丰富,配套设施完备等优势,并针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招才引智等工作,出台了多项优惠政策,具备较强的产业发展支撑能力和托举体系。目前,省、市、园区正在共同加大投入,重点建设丹东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搭建创业孵化、中试推广、成果转化、科技金融等科技创新示范平台,为企业提供最完备的要素保障和最优的服务质量、最好的发展空间、最佳的共赢平台。 会上,围绕丹东仪器仪表、汽车及零部件、智能制造等主导产业,与会领导、丹东本土企业家与长三角企业家、高校院所专家进行了深入的对接交流。现场签约了“波司登智能制造”“汽车新技术研发和应用”“智能化生产线设计及改造”等9个项目,10个项目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将持续赋能丹东传统产业升级、优势产业壮大、新兴产业成长。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