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丹东
-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记者从市人社局获悉,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全地区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7521人,完成全年1.5万人省考核指标的116.81%。全地区累计组织各类招聘活动241场,服务用人单位3580家次,提供生产制造类、专业技术类、管理类、服务类等就业岗位32300多个、需求人数40100人(次),与用人单位达成初步意向4300多人次。2023年,我市以“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保持就业形势长期稳定。以“春暖辽沈·援企护航”活动为主线,持续开展“春暖江城·援企护航”、就业援助“暖心活动”、“精准服务促就业·暖心援助惠民生”重点群体就业创业服务攻坚季行动、“双百日”攻坚行动、“春风行动”、“民营企业周”、“百日千万专项行动”、“寒暑假返乡高校毕业生”、“金秋招聘月”、“送政策、送岗位、送指导、送服务”、“百校千企”人才对接计划、2023年那曲籍高校毕业生就业援藏岗位等系列招聘活动。定期开展直播带岗活动,为毕业生、农民工、城镇失业人员提供求职平台。截至目前,全市组织直播带岗活动37场,累计参与企业1269家,提供招聘岗位4608个、招聘人数21195人,累计观看578559余次,提供现场对接服务6902余次。落实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社会保险补贴政策。2023年以来,我市累计为16363名就业困难人员发放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3063.49万元,通过公益性岗位安置2740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发放岗位补贴3763.60万元,发放社会保险补贴1676.86万元。全市累计新增零就业家庭37户,全部安置零就业家庭成员实现就业,全地区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为零。充分利用辽宁省大学生就业创业云平台,市人社局指导各县(市)区开展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摸底调查和就业帮扶工作,督促各县(市)区在就业高校毕业生的跟踪回访率和就业服务率上力争100%。记者:王玉01/09
- 【牢记嘱托显担当 攻坚之年谱新篇】“小巨人”蔚然成林!合作区精准发力“专精特新”企业培育1月4日,走进位于丹东边境经济合作区的和本精密机械有限公司SPACER数字化车间,与传统印象中的生产车间不同,这里作业空间宽敞明亮,机床轰隆声被嗡嗡的低鸣所代替,敞开式机床变成密闭柜台式,偌大的车间仅有4名工人控制操作。和本精密机械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在SPACER数字化车间的助力下,该公司产品的平均公差达到±0.001毫米,最高精度达到±0.0003毫米,产能提升约60%,产品交付期缩短40%。这样的智能化、数字化场景,如今在合作区企业屡见不鲜。2023年,合作区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鼓励企业持续增加研发和技改投入,积极推动数字化车间建设,加快构建工业互联网平台,引导企业深度“上云”,全年实施丹东市“百企百亿技改专项行动”项目21个,现拥有数字化应用场景37个、数字化车间5个。丹东国通电子元件有限公司的环保新型PTC热敏电阻及传感器智能制造数字化技术改造项目,正在实施中。作为国内制造PTC热敏电阻及传感器的骨干龙头企业,该公司打破了国外垄断,掌握了陶瓷型热敏材料电子元件关键核心技术。2023年7月,公司入选新一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据合作区经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3年,合作区以实施”百企百亿技改专项行动”为依托,打造清单管理、梯度培育、政策扶持、精准指导、全方位服务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模式,一批长期深耕细分市场、科技创新实力突出、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高新技术企业脱颖而出,助力制造业强链补链延链。2023年,为鼓励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合作区指导帮助东方测控、孔雀表业、五一八、哈曼等22户企业申报“数字辽宁智造强省”专项资金,共获得扶持资金2100余万元。梯次培育、动态管理,合作区枝繁叶茂的“科创林”逐步成形。2023年,合作区丹东装备制造(测控仪器)产业示范基地获评国家级三星示范基地;百特仪器、国通电子等2户企业被评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英普亿、瑞特、科瑞色谱等3户企业被评定为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东方测控、克隆集团两家企业被评定为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和本精密技术中心被评定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浩元仪器、通博测控、康世界科技等3户企业被评定为省创新型中小企业。华通、思凯等2户企业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被评定为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五一八、和本精密等2户企业被评定为省级数字化车间;华通测控应用案例被评为2023年物联网赋能行业发展典型案例;东方测控的水泥生产全流程在线检测系统获评国家级建材工业智能制造数字转型案例;东方测控、国通、黄海、通博等4户企业的9个产品被评为省工业创新产品;五一八、东方测控、孔雀表业、克隆集团等10户企业的34个项目被评为省企业技术创新重点项目。01/08
- “一对一”服务助力企业发展“我们公司通过引入海关AEO高级认证体系,有效提升了企业运转效率,以往需要我们开车100多公里到海关办业务,现在海关指定专人作为关企协调员,帮助我们引进了7套智能数控机床和平衡机,整体效率提高30%以上。”日前,凤城太平洋神龙增压器有限公司业务部经理于晓跃受访时说。该公司是一家从事涡轮增压器产品研发和制造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23年,该企业成功取得海关AEO高级认证资质,自主品牌“SLTURBO”首次出口巴西市场,累计出口货值达1800万元。丹东海关企业管理科科长张阳介绍,丹东海关建立了“一对一”技术专班跟踪服务,全流程驻厂保通保畅,将技术帮扶嵌入企业管理、检验检疫和属地查检等工作,定制预约查检、即检即放等便利服务,收集并解决备案、报关报检、技贸应对等环节企业诉求8项,助力辖区企业提高技术标准要求、改造研发和生产条线,提升产品国际竞争力。记者:李美臻01/08
- 丹东旅游市场迎来新年“开门红”元旦小长假,丹东旅游市场火爆。3天累计接待游客44.27万人次,同比增长174%;旅游综合收入2.69亿元,同比增长668%。鸭绿江断桥、虎山长城、凤凰山、东汤温泉、大梨树、天桥沟、大孤山等景区,纷纷迎来新年“开门红”。各县(市)区、各级文旅部门锚定打造“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目标任务,多措并举做好假日市场各项工作,通过体育赛事、系列健身活动及精品线路引领等,打开丹东冬季旅游新场景。辽宁欢乐冰雪旅游季宽甸(天桥沟)高山大众滑雪系列活动、首届丹东市大众滑雪锦标比赛暨丹东市青少年滑雪锦标赛总决赛等7场精彩纷呈的滑雪赛事,以及丹东市第九届孔雀杯羽毛球混合团体赛,持续为体育消费市场助力。2024年新年登高活动、丹东首届冬泳邀请赛暨第36届丹东鸭绿江冬泳节,吸引广大来丹游客和本地市民参与,为雪后的丹东增添了一道道靓丽风景。“冰雪风光”“红色记忆”“畅行边境”“满乡印象”等10条特色线路,为本地和域外游客提供多元化选择,尽享丹东冰雪旅游、冰雪运动和丹东特色文化的魅力。假日期间,滑雪爱好者们纵横冰雪,体验动感滑雪的乐趣。各大景区通过优化设施、环境和推出优惠活动,吸引来自周边城市及省外的游客前来。温泉养生旅游也受到许多游客的喜爱,是家庭游、亲子游的首选。记者:刚越01/05
- 丹东市元旦假期消费市场购销两旺1月2日从市商务局了解到,元旦期间丹东市居民消费热情高涨,各大商圈商业氛围浓厚,商品零售和餐饮消费均明显增长。据对全市26家重点零售、餐饮企业监测数据显示,元旦期间,丹东市消费市场零售品销售额已恢复到2019年同期水平。其中,针纺织品和家电行业销售额同比增长60%。以元宝区为例,天成电器销售额增长5%;当代电器开展“庆元旦迎新年”促销活动,销售额增长11%;京东电器开展“跨年狂欢大促2024”活动,销售额同比增长20%。餐饮市场整体销售额较2019年同期增长59%以上。其中,新东源海鲜酒楼销售额同比增长23%,假日阳光酒店销售额同比增长24%。新安东大饭店有限公司、皇朝酒店服务有限公司、福瑞德大酒店营业额同比增长126.8%、38.3%、78.5%。安东老街举办跨年文化表演,万达广场举办十周年庆典活动,天赐未来城举办“莓你不可三周年庆”活动,新一百商业集团举办元旦促销活动……元旦期间,各大商圈抢抓节庆消费热点,着力打造节俗年味新场景,以“新年焕新”“跨年仪式感”开启消费引流新入口,拉开消费场景升级的大幕。记者:刘响01/04
- 火!火!火!元旦消费市场“开门红”1月2日,记者从市商务局了解到,全市26家重点零售企业、餐饮企业监测数据显示:元旦期间,我市消费市场迅速升温、消费场景创新升级,迎来“开门红”。针纺织品、家电行业,销售额平均增长60%。以元宝区零售企业为例,天成电器销售额增长5%;当代电器举办“庆元旦迎新年”促销活动,销售额增长11%;京东电器丹东店开展“跨年狂欢大促2024”活动,销售额同比增长20%。餐饮市场,整体销售额较2019年同期增长59%以上。新东源海鲜酒楼销售额同比增长23%;假日阳光酒店销售额同比增长24%;新安东大饭店有限公司、皇朝酒店服务有限公司、福瑞德大酒店客流量明显增加,营业额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26.8%、38.3%、78.5%。各商圈、众商家抢抓节庆消费热点,着力打造节俗年味新场景,以“新年焕新”“跨年仪式感”开启消费引流新入口,围绕“年货置办”“冬季换新”等消费主题开展促销,促进消费场景升级。安东老街举办跨年文化表演,融合传统民俗活动和美食文化,客流量突破6万人次。丹东万达广场、天赐未来城、丹东新一百商业集团举办了丰富多彩的元旦促销活动。丹东新玛特有限公司开展“缤纷好物欢庆新年”促销活动,吸引大量本地客流,节日期间销售额同比增长25%。各大商超将新年氛围拉满,展现出供销两旺的可喜态势。大润发超市客流量同比增长38%以上。宽甸满族自治县新世纪商场销售额比去年同期增长6.8%。见习记者/刘响01/03
- 办事方便快捷 诉求渠道通畅作为2023年市政府承诺的十件民生实事之一,“新增‘一件事一次办’事项10项、便民政务服务驿站500个,推广集成式24小时自助服务终端,让企业和群众享有随时在线、集成便利的政务服务;配强12345热线平台力量,全面提升办理质效”的工作目标目前已全部完成,企业和群众办事更加方便快捷,群众的诉求渠道更为通畅,办理质效得到进一步提升。据介绍,2023年初,市营商局确定今年新增“一件事一次办”事项10项,并组织召开两次工作调度会和三次全市范围培训会,对事项进行部署落实。截至目前,新增的“企业开办”“开书店”“公积金贷款”等10项“一件事一次办”事项已全部上线运行。年初,按照有关部署,我市对各地区便民服务中心(站)建设的覆盖面、建设标准等进行细化落实,计划完成500个便民服务中心(站)建设,让群众办事更加方便。截至目前,实际建设完成527个便民服务中心(站),同时,丹东政务服务网完善了各便民服务中心(站)办公地址、联系电话等要素内容。各中心(站)建立了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等规章制度,以更好地发挥其服务效能。市县两级综合性服务中心共配置10部24小时自助服务终端,并与丹东政务服务网对接,企业、群众办事更为便捷高效。12345热线平台是企业、群众反映诉求的重要渠道,加强平台力量、提升办理质效为民众所关切。2023年,平台先后三次开展人员招录工作,60名新录用的接办人员陆续上岗。同时,开展常态化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业务能力。平台还在全省创新设立了“政事快办”专席,由相关职能部门选派业务精、沟通能力强的人员进驻热线,更好解答群众咨询,协调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2023年,12345热线平台在落实三个“第一”工作举措、强化智能管理应用能力方面下足功夫,进一步提升群众诉求的办理效率。通过加强知识库建设,完善确权责任清单,明晰责任主体,让群众诉求第一时间就能找准责任人,避免推诿扯皮。配备热线工作专车,接到群众反映的急难诉求后,接办人员第一时间就能到达现场,召集承办单位现场协调、快速处理,提升办理质效。接办人员实时向后台报告办理进展,第一时间向诉求人反馈办理结果。成立督办协调组,针对长期未办结的诉求、群众对办理不满意的事进行跟踪督办,不断提升群众的满意度。此外,平台对业务系统进行了升级,增加了智能工单、智能知识库等模块,平台管理更加智能、专业。据了解,2023年,12345热线平台共收到群众、企业的诉求问题31.2万件,事项办结率达94.95%,群众满意率超过97%。记者:刘作庆01/03
- 【迎新年看丹东】寒冬不停工 建设掀热潮2023年12月以来,气温骤降,暴雪不断。东北亚边疆历史文化博物馆及丹东市民文化艺术活动中心项目的建设者们,克服严寒带来的施工困难,保安全、抓生产、促进度,全力以赴打好冬季施工攻坚战,加速推进长城国家文化公园重点项目建设。在东北亚边疆历史文化博物馆及丹东市民文化艺术活动中心项目施工现场,10余名作业人员坚守一线不停工,加紧对2组钢结构网架进行组装拼接。东北亚边疆历史文化博物馆及丹东市民文化艺术活动中心项目,由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承建。为确保冬季施工优质安全,项目建设方定期组织专题部署会,紧盯节点进度,以日保周、以周保月、以月保年,对跟班作业、质量监控、机械投入、抢抓晴好天气等举措进行周密安排,确保现场施工质量可靠、安全。项目总工程师李丰雨介绍:“项目部以冬季施工安全和质量管理为重点,全面排查重点部位、关键环节,加强现场安全作业管控以及作业人员安全防护,团结一心打赢冬季施工生产攻坚战。”项目背景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是国家文化战略。辽宁省发布的《长城国家文化公园(辽宁段)建设保护规划》提出,2023年年底前基本完成丹东段、绥中段、兴城段、建平段、锦州段5个重点区段的建设任务,2024年至2025年为全面提升阶段,2026年至2035年为远景展望阶段。明长城是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明长城的东起点,辽宁丹东以虎山长城为代表的长城文化,同红色文化、边陲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等一起,共同构建了丹东独特而深厚的城市文化。虎山长城位于丹东市城东15公里的鸭绿江畔,是国家级鸭绿江风景名胜区的重要景区,隔江与朝鲜的于赤岛和古城义州相望。项目概况作为长城国家文化公园重点项目、丹东市重点工程,东北亚边疆历史文化博物馆及丹东市民文化艺术活动中心项目总建筑面积约4.34万平方米。其中,东北亚边疆历史文化博物馆总投资约1亿元,总建筑面积约1.33万平方米,包含陈列厅、多功能交流厅、地下停车场、技术工作室等地上四层建筑及地下一层建筑,设计年接待量80万人次,馆藏文物20000多件,展品5000多件,预计2025年建成。市民文化艺术活动中心总投资1.55亿元,总建筑面积约3万平方米,包括综合大剧场、报告厅等功能设施。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丹东段长城文化遗产的信息集中展示地,对辽宁省打造“万里长城东起点”文化IP,整合辽宁境内长城沿线文化遗产资源、生态自然资源,统筹推进管控保护、主题展示、文旅融合、传统利用四类主体功能区建设,展示长城精神内涵和文化价值,建设“万里长城”国家风景道(辽宁段)提供有力支撑,也对丹东市城市化发展和公共文化建设具有里程碑式意义。记者:刘海东01/02
- 辽宁省丹东市:走出去 拓市场进博会、辽洽会、消博会、兰洽会、丝博会、德国慕尼黑户外用品展、印尼汽配展、杜塞尔多夫铸造展、大阪自办展、中俄博览会……一个个境内外展会串联起丹东企业“走出去”的脚步。记者从市商务局了解到,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今年共有311家次丹东企业参加了50多场境内外展会,与5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订出口意向订单3亿多美元。参加展会给丹东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获。为帮助企业“走出去”拓市场、抓订单,丹东市组织11家优质纺织服装企业参加德国慕尼黑户外用品展,签订意向订单1亿多美元;组织企业参加第四届辽宁出口商品展览会,接待采购商100余人,达成意向成交额近2000万元;组织35家企业参加第134届广交会……作为品牌企业,丹东瑞沃尔制衣有限公司参加了第134届广交会。展会期间,瑞沃尔开启线上线下“双线作战”模式。企业通过线上拓宽了与采购商的沟通渠道,简洁直观地展示商品,与客商建立联系,约定面谈时间。荷兰客商O.LEH通过“线上展”找到了瑞沃尔,当场预订了17种款式、2000件的订单。该公司还在展会现场开启了直播带货,一个小时的时间里直播间人数就突破3000人,卖出货物200余单,吸引了来自意大利、荷兰、俄罗斯等国家的客商,极大提升了企业的品牌影响力。瑞沃尔只是丹东市帮助企业“走出去”的一个缩影。11月29日至12月2日,在上海举办的国际汽车零配件、维修检测诊断设备及服务用品展览会上,丹东市参展企业签订意向订单超2亿元人民币。凤城东方增压器作为涡轮增压器行业知名企业,在本次展会上,仅4天时间便接触了200多家国内外客户,达成合作意向700多万元。企业负责人顾瑜表示,公司将继续以市场为导向,以高品质的产品与服务满足客户高标准需求,吸引众多主机厂的关注。近年来,国际市场需求下降,给丹东市外贸企业带来巨大的生存发展压力。为此,丹东市制订《丹东市海外抢单专项行动方案》,提高企业参展实效。同时,鼓励企业开拓国际新兴市场,寻找新的外贸增长点。为让丹东市企业更好地拓市场、抓订单、少碰壁、多获利,市商务局可谓做足了文章:针对丹东产业结构特色推送重点展会项目信息,使企业能够及时获得,从而找到合适自己的项目,并以组团参展的形式打响丹东区域品牌;强化保障力度,召开外贸政策培训会,邀请专家现场为外贸企业讲解最新政策,同时引导银行、出口信保为企业提供金融综合服务,有效减少企业出口风险。记者:王洪满01/02
- 【牢记嘱托显担当 攻坚之年谱新篇】丹东“百企百亿技改”赋能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编者按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我省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攻坚之年。聚焦我省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本报今起推出“牢记嘱托显担当攻坚之年谱新篇”专栏,报道全省上下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聚力攻坚,全力打好打赢攻坚之年攻坚之战,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辽宁新篇章的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敬请关注。2024年是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攻坚之年。我省提出要扭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把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提升产业体系现代化水平。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全力打好打赢攻坚之年攻坚之战,丹东市坚持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方向,滚动实施“百企百亿技改行动”,投资100亿元,力促100个企业的100个项目实施技术改造,提质增效拉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严寒未能阻断丹东企业技改发展的步伐,在位于丹东边境经济合作区港口工业园区的和本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原来由20名工人控制操作的恒温车间,如今由4名工人便可完成操作,而投资20万元引进研发的一套数控系统则实现了无人操作。“在5G+工业互联网赋能下,企业能耗费用较2022年下降60多万元,产品制造周期从15天缩至10天,生产效率提升逾三成。”和本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实施技改后,企业可以实时、准确地掌握和分析供应、生产和销售的全流程数据,实现所有出厂产品可溯源管理。和本公司的技改成果是丹东市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一个缩影,寒冬里的技改热潮随处可见。在丹东边境经济合作区,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综合型二级节点及应用服务平台暨江湾智慧工业平台项目进入试运行阶段,19家企业完成接入工作。瑞银科技双系统超安全平板电脑研发生产基地项目正在进行主体楼施工,6栋标准厂房主体即将完工……丹东市“百企百亿技改”在行动,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锚定以开放型城市、创新型城市、幸福宜居城市建设推动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的目标,丹东市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截至目前,全市已经实施了103个打破自身瓶颈、延链补链强链、实现增产扩能的技术改造项目。克隆集团数字化工厂、东深新材料基地等35个项目已实现竣工投产,正在奋力实现从“制造”向“智造”的华丽转身。记者:王卢莎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