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放丹东
- 辽宁省丹东市振兴经济开发区:大干快上抓项目 抢回时间追进度新年伊始,坐落在丹东市振兴区汤池镇的振兴经济开发区全面开工。作为振兴区工业经济发展的“主战场”,这里随处可见抓生产、抓项目的忙碌景象。2023年,振兴经济开发区将继续坚持以高质量项目建设稳经济、促投资、增后劲,大干快上抓项目、抢回时间追进度,确保高质量完成“项目年”目标任务。铆足干劲,抓项目提质增效。全年计划推进实施项目28个,总投资额约65.22亿元。其中,5000万元以上市级重点新开工项目7个、复工项目11个、储备项目10个。每个项目都明确审批、落地、开工、运营等关键环节和推进时限,落实“一个项目、一套方案、一组专班、一抓到底”的“四个一”推进机制,不断压实全链条责任,全力做好全过程服务,破解项目落地难点堵点问题,力争浙商产业园、赐源物流、重汽4S店等重点项目按期开工建设。夯基础,提升承载能力。抢抓东北振兴、沿海经济带等政策叠加机遇,引进专业团队,提升项目前期深度、广度、成熟度,提高争取专项资金成功率。扎实做好净地交付和水电路施工保障工作,以最快速度、最短时间高质高效推进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园区基础设施一期、污水处理厂等项目年内投入运行。大力推进“五项工程”,深入实施英隆机械、天成精工等“百企百亿技改提升行动”项目,年内规上企业增加5户。致力构建精密制造产业园、扬州高邮产业园等“园中园”发展格局。全面完成西区200亩新增用地收储征迁,为项目落地保驾护航。深谋划,精准招商促实投资。完善“1+1”招商引资工作模式,实施领导小组与振翔招商国有企业双向同频运行,建立健全招商引资考核评价体系,加快推进招商引资市场化、专业化运营机制。结合“四区”定位,围绕“两主一特”产业方向,发挥5条主产业链、14家“链主”企业作用,重点谋划汽车及核心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产业项目,盘活园区资产,实现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快、供地快、建设快、投产快、见效快。下功夫,优化结构高质发展。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形成扁平化科学规范管理机制,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力争体制机制创新有突破。不断推进“管委会+公司”的市场化体制改革,搭建开发区发展、引资扩容平台。完善园区服务大厅规范化建设,谋划包装智慧化管理中心项目,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流程,提升行政效率,引进专业服务机构,为企业投资经营提供“保姆式”“一站式”的“互联网+政务”服务。02/08
- 辽宁省丹东市:东港按下发展“快进键”日前,东港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暨“项目年”动员部署大会结束后,全市上下在抓项目、强园区上下功夫,抓住关键、靶向发力,纲举目张推动振兴发展取得新突破。全力以赴抓招商。今年,东港市上下把招商引资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各乡镇确保引进1个以上招商项目,各市直部门确保引进1至2个2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全年计划谋划包装项目48个,“走出去、请进来”200次,完成在谈项目150个,签约项目45个,全力将因疫情耽误的时间、观望的客户、失去的机遇抢回来。只争朝夕攻项目。今年,东港市将以高质量项目推动投资结构优化,项目投资规模计划在突破100亿元的基础上力争增长20%,全年实施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11个,实施“百企百亿技改突破行动”项目25个;突出以高水平项目储备支撑三年行动实施,全年确保谋划包装项目超200个。各部门、各属地统筹并联推进“摘牌即开工”模式,坚持“会议跟着项目走”,规委会、价委会、常务会等按项目需求随时召开;加快解决动迁难、征地难问题,力争69个续建项目3月份全部开工,上半年重点项目开复工率达80%以上。凝心聚力强园区。今年主要推进7个“园中园”建设:海洋生物科技产业园,要推进鑫洋水产、泰孚食品、东孚食品、汇海佳食品、仓储中心等5个项目开工建设;城北物流园,要推进水、电、路、污水主管线等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2.5亿元,开工建设京通建国项目;能源服务平台,要推进华能丹东电厂水电解制氢和蒸汽管网四期工程项目等;数据平台,要完成东港科技孵化示范基地智能制造中心及海洋经济研发中心升级改造工程建设;中心渔港,要争取地方政府债券资金到位并开工建设;户外纺织服装产业园区和精细化工园区,要完善道路、管网、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4亿元;精细化工园区,要启动征地拆迁和实施污水处理厂应急池、集中供热供气管网敷设、二次变等基础设施建设,确保通过省级化工园区评估认定。02/08
- 辽宁省丹东市东港经济开发区:200余家企业掀起开工潮春节假期结束后,辽宁省丹东市东港经济开发区200余家企业铆足干劲,全力开工复产,奋力争取首季“开门红”。辽宁盛世电工有限公司主要生产漆包绞线、丝包绞线、膜包绞线、绕包线、裸铜(铝)线五大系列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5G通信技术、风力发电、医疗、家电等领域。在公司生产车间,工人们按照职责分工,在各种机械旁有条不紊地忙碌着。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节后员工上岗率达到100%,客户订单逐步恢复正常,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增长,公司正有序推进各项生产,保证实现首季“开门红”。在丹东泰丰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们正熟练地将鲐鱼去头去骨去内脏,为下一道生产工序做好准备。该公司是一家集水产品冷藏与加工、农副产品加工及进出口业务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主营杂色蛤、青柳蛤、海螺、玉螺等40多个品种,产品远销至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欧盟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司从大年初八正式开工,今年订单比往年增加了20%左右,我们正组织人力物力加紧生产,保证订单按期交付。”公司品检部部长陆玲说。与此同时,东港经济开发区工作人员深入企业,了解企业开工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现场研究解决办法,为企业开足马力安全生产保驾护航,确保实现首季“开门红”目标。02/07
- 辽宁省丹东市:搭建合作平台 助力经济发展2月2日,在辽宁省陕西商会走进丹东招商座谈会现场,我市相关部门负责人和与会的企业家代表欢聚一堂,畅叙友情,展望未来,共谋发展。市工信局和各县(市)区、经济区分别进行了项目推介,与陕西商会企业家展开了热烈的互动交流。与会企业家表示,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引领广大企业家来丹投资兴业,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接下来,各地区、各相关部门将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做好项目跟踪推进,推行点对点服务,结合实际开通“绿色通道”,全链条强化要素保障,加强项目建设全流程服务,助推项目早日开工建设。会后,企业家一行赴东港市、合作区、高新区等地考察项目。02/06
- 辽宁省丹东市:合作区项目建设蓄势而发哈曼音响投资6000万元新建生产线项目现场。“抓落地、抓招商、抓特色!”合作区坚持“项目为王、投资至上、落地为大”的理念,狠抓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锚定奋斗目标坚定发展信心,确保实现首季“开门红”,推动全年项目建设高质量、高效率、高水平。今年,合作区计划开复工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41个,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内外资、外贸进出口总额等指标增长10%以上,推动在国家级榜单中排名晋位。重点抓好投资3.5亿元的辽港集团泊位码头升级改造、投资2.3亿元的临港集团污水治理、投资1.5亿元的华能光伏制氢等重点项目建设。紧抓“央地合作”机遇,发挥合作区区位优势,积极与央企对接,重点推进光大集团石墨深加工等重点项目入驻园区。鼓励现有企业扩大再生产,推动五一八厂增资3.5亿元新建船用超大曲轴生产线项目,哈曼音响将在去年新建一条生产线的基础上,再投入6000万元新建两条生产线。聚焦招商引资,紧盯电子信息和音箱产业链等关键核心环节做好招商引资工作,以精准招商带动产业链倍增放大,同时盘活和优化存量,实现经济质量和总量的做优、做大。日前,合作区与中国能源建设集团进行洽谈对接,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拟来丹投资智能整房制造产业园项目,项目拟占地500—1000亩,总投资额50—100亿元,项目包括智能整房创新研发中心、智能整房制造中心、智能整房5S店展示中心、智能装配式建筑示范区、风光电及源网荷储一体化,预计达产后营收100—200亿元。聚焦园区建设,以“体制机制顺畅、机构规范高效、基础设施完善、空间布局优化、主导产业明确、产业加速集聚”为总要求,优化园区管理建设、技术改造创新和项目要素保障。加强特色园中园建设,推动产业加速集聚。重点依托江湾工业园,完成现代化智慧工业园区建设;依托现代电子信息科技产业园,打造绿色工业园区;依托仪器仪表产业基地,打造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同时,加强与上级部门沟通协调,促进丹东港边民互贸区项目于6月底前通过联合验收,实现通关运营。聚焦软环境建设,履行好国家级开发区职责使命,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以“钉钉子”的务实态度、“店小二”的服务精神、“铁脚板”的实干作风,进一步解决制约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以让投资者安心、放心、舒心为标准,更新服务理念,完善服务功能,创新服务手段,提高服务水平。02/06
- 辽宁省丹东市五龙背镇:以高质量项目推动高质量发展今年,五龙背镇计划投资4.35亿元,计划新开工项目9个、续建项目7个。五龙背镇将紧紧围绕养老服务中心、亿丰服装、天皓净化、日邦纳米、辽宁森林消防应急项目,挂图作战、倒排工期,争取年内开工建设;促进中地乳业、安宇物流项目开工;加快五龙背镇集中供热供电工程和五龙背镇涉铁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手续办理,争取年内入库;积极争取,推进五龙背镇大沙河中心段综合治理项目和集中供热二次网改造工程项目,争取年内施工。在推进项目建设方面,五龙背镇对各项指标进行分析,加快项目推进落地。项目专班制定项目推进工作方案,严格落实“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项目推进机制。在招商引资方面,全面摸排梳理现有产业发展及闲置地块基本情况,明确短板和优势,有针对性地制定招商引资计划,筹划包装储备项目。此外,立足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企业,聚焦基础设施、乡村振兴、生态环保、民生事业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精准谋划包装“十四五”重大项目,为推动全镇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02/03
- 辽宁省丹东市振兴区:确保全年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开复工34个1月31日,振兴区召开经济工作暨“项目年”启动大会,动员全区上下抢抓机遇、奋勇争先,推动项目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新突破,拉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位于振兴区的丹东富田精工机械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一派繁忙景象。提振精气神,凝聚振兴发展合力。振兴区将以先进典型为榜样,以“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的担当精神,全力以赴抓项目、促消费、稳增长,为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首战告捷作出振兴区的积极贡献。多点开花,抓紧抓好重点项目。各镇街各部门要狠抓项目建设,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开复工,精准谋划储备项目,积极向上争取资金,确保全年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开复工34个,力争达到40个。要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大力推进“五项工程”,健全园区国企架构,发挥国企主力军作用,加快土地收储进度,完善园区基础设施,提升工业项目的数量和质量,力争在年底省级开发区考核中取得好成绩。要狠抓招商引资,大力促进消费,做活做强商圈经济;盘活房地产存量项目,推动新开工项目加快实施,恢复房地产行业发展活力;充分整合本地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经济。要提振市场信心,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帮助企业纾困解难。要增进民生福祉,扎实推进实施政府10件民生实事,加快区人才中心建设,做好红房街小学扩建项目和六纬路小学新区分校开学准备工作,实施振兴区医院能力提升改造和浪头医院项目。要抓好创城攻坚,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和获得感。要加强组织领导,狠抓工作落实,强化包保责任,真正帮助企业解决好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要坚持对标对表,深入研究我市2023年“项目年”工作实施方案,确保完成各项目标任务。02/03
- 辽宁省丹东市:深化“产业链招商” 保障项目推进“今年振安区将谋划储备重点项目100个以上,推进实施投资5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76个,确保实施投资5000万元以上重大项目30个……”这是记者在1月29日丹东市振安区召开的2023年“项目年”大会上了解到的信息。今年,振安区将继续锚定奋斗目标,抓项目、抢时间、抢进度,牢固树立“产业链招商引资是项目生命线”理念,紧密对接产业政策方向,深化“产业链招商”,着力加强招商引资制度建设和体制机制优化,提高审批效率,保障投资项目审批工作顺利推进。加大燃气管道等老旧管道管网更新改造一期工程、节能环保装备产业园基础设施一期工程等项目向上争取资金力度。全面提升项目谋划储备质量,积极对接国家、省重大战略,在九连城镇入选“国家级经济强镇”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和包装一批项目。按照全省项目“一库三清单”要求,继续制度化推进“项目年”活动,以重大项目“红绿灯”管理等五大机制为总抓手,落实项目“代帮办”制度,持续推进“只提交一次材料”“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实现“进一网、能通办”,为项目提供优质服务。在推进园区高质量发展方面,今年振安区34个工业项目中,有26个项目落在园区,占比达76.5%,体现了项目向园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聚的要求。振安区将加快园区体制机制改革,推动“管委会+公司”运行模式取得实效,不断提升园区要素保障能力、综合承载能力和服务企业能力。振安区上下将实施领导包扶推进、“规定时间调度”、“落实招商专班”等制度,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推进机制,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努力为“三区一地”目标实现提质增速,为建设开放型城市、创新型城市、幸福宜居城市贡献振安力量。02/03
- 辽宁丹东东港经济开发区:企业奋战开门红开年即开工,起步就加速。新春伊始,位于丹东东港经济开发区的辽宁盛世电工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一派红火的劳动场面,工人按照职责分工,在各种机械设备旁有条不紊地忙碌着。“公司主要生产漆包绞线、丝包绞线、膜包绞线、绕包线、裸铜(铝)线五大系列产品,今年客户订单与去年同期相比大幅增长。节后员工上岗率达100%,公司将有序推进各项工作,保证实现一季度开门红。”公司副总经理秦学刚高兴地说。在丹东泰丰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正熟练地将鲐鱼去头、去骨、去脏,为下一道生产工序做准备。“公司正月初八正式开工,今年订单比上年增加20%左右。眼下,我们正组织人力物力加紧生产,保证订单按期交付。”品检部部长陆玲说。泰丰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水产品冷藏与加工、农副产品加工及进出口业务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主营杂色蛤、青柳蛤、海螺、玉螺等40多个品种,产品远销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欧盟等国家和地区。为助力企业开工生产,连日来,东港经济开发区的工作人员深入企业,了解开工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现场研究解决办法,为企业开足马力安全生产保驾护航,确保实现首季开门红。目前,开发区内200余家企业已顺利开工复产。02/03
- 辽宁省丹东市:开足马力 冲刺“开门红”随着春节假期的结束,丹东市众多企业正以饱满的热情积极复工复产,抓订单、拓销路、忙生产,为新年实现新跨越开好头、起好步。韩瑞汽车部件(丹东)有限公司生产车间。1月29日,记者在丹东日牵物流装备有限公司看到,焊接作业间内,工人们严格按照工艺流程进行切割下料;智能焊接机器人的机械臂上下挥舞,在空中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一串串耀眼的电焊火花相继闪现,工件严丝合缝地焊接在一起;多台叉车来回穿梭,有条不紊地转运各种原材料……机器的轰鸣声组合在一起,奏响了企业复工复产快速发展的最美“交响乐”。位于东港市前阳经济开发区的丹东日牵物流装备有限公司,是一家经营铁制包装箱、周转架、仓储架物流装备的生产制造类企业。该企业严守生产要求,争分夺秒迈出节后生产“第一步”。“我们初四便恢复了生产,目前已全员到岗。2023年,我们的目标是实现6.5亿元的销售收入。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将开足马力、全力争取‘开门红’!”公司副总经理潘兴华信心十足地说道。“哒哒哒,哒哒哒……”在韩瑞汽车部件(丹东)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几十台缝纫机飞转的声音不绝于耳,几十名工人在各自的岗位上手脚麻利地忙活着,压线、合缝、缝制,一个个安全气囊就生产出来了。公司总监隋成良说,目前500多名员工全部到岗,返岗率达到了100%。“公司今年的销售目标是1.2亿元,目前的订单2000多万元。公司员工正开足马力赶订单、追产能,争取实现‘开门红’。”隋成良说。与此同时,丹东欣时代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各条生产线也火力全开,员工在工位上紧张有序忙碌着,伴随着机器的阵阵嗡鸣声,一件件产品源源不断制造完成……1月29日,记者走进位于振兴经济开发区的丹东欣时代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数十名工人戴着口罩,分工协作,一派繁忙的生产景象。该公司是一家集设计、研发、生产、销售、代加工OEM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生物医药科技企业,现有员工300多人。公司经理刘春艳说,他们正月初七复工复产,目前,300多名员工已经全部到岗,复工复产率达到100%。“目前,公司订单情况非常好,预计一季度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5%。”刘春艳说,随着新一年企业订单数量的陆续增多,大家都铆足干劲,争创企业新春“开门红”。一年春为首,万事行为先。丹东日牵物流装备有限公司、韩瑞汽车部件(丹东)有限公司和丹东欣时代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只是我市企业抓生产抓进度的一个缩影。目前,复工复产的号角已在我市各大企业奏响,人员忙起来,企业转起来,全力冲刺兔年首季“开门红”。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