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开放丹东
开放丹东
  • 辽宁省丹东市:园区集聚效应不断增强 前三季度完成工业固投占全市总额56.7%
    今年以来,丹东市落实各项保障措施,全力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和项目建设,不断增强园区集聚效应,让园区成为项目的主承载地。丹东市坚持“抓园区就是抓工业,就是抓工业强市”不放松,园区作为工业经济的主战场、项目建设的主阵地、产业集聚的主载体、企业发展的主平台、创新驱动的主引擎作用日益凸显。目前,丹东市8个省级开发区(园区)在省考核中6个排名靠前。今年前三季度,丹东市园区完成工业固投35.6亿元,占全市工业固投的56.7%,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270亿元,增长4.4%。全市园区呈现出项目集聚、产业集群的良好势头。丹东上下清醒地认识到,园区是项目的主承载地。实现这一目标,是把发展的势头抬起来的必然需要,是丹东市建设开放型城市、创新型城市、幸福宜居城市的重要支撑。连日来,宽甸经济开发区城南产业园区内的各项目建设工地热火朝天,50多辆工程车往来穿梭,400余名工人干劲十足。秋实食品水产品及小浆果冷链加工等项目的主体建筑已拔地而起。位于丹东边境经济合作区金泉工业区的辽宁孔雀表业(集团)有限公司的百万只高端机械表机芯智能研发制造平台项目,目前处在主体施工阶段,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新建一栋大型智能化花园式厂房。提升“网办率”和“马上办、就近办、一次办”水平,尽力做到让企业“办事不出园区”。今年以来,丹东高新区在推进“一网通办”、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代办帮办等方面持续发力,多措并举推动营商环境建设水平再上一个台阶。推进《高新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等落实落地,组建高新区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将政务服务事项纳入全市一体化平台办理,更好理顺上级部门向园区赋权工作,实施承诺制、告知制、容缺受理等办法,提高办事效率。同时,丹东高新区制定下发了《高新区开办企业代办帮办实施细则》等,进一步完善“项目管家”制度,细化对开办企业代办帮办的具体办法,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为辖区企业纾困解难。一个好项目,就是一个新的增长点;一批好项目,就是一个新的增长极。如今,丹东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势头开始显现。丹东市始终坚持既定方向不动摇、狠抓落实不松劲,一以贯之抓项目、抓投资、抓园区,努力将经济开发区打造成为开放型城市、创新型城市的建设载体平台和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作者:王卢莎
    11/04
  • 【聚焦“丹东现象”】深耕“专精特新” 增强创新引领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临港产业园区的奥龙射线仪器集团展示厅。首先展现在眼前的,是神舟飞船及长征火箭模型。传承50余年中国射线仪器研发生产史的奥龙射线,正在以年销售额1.2亿元、参与载人航天工程等品牌形象,展现X射线仪器行业领先者的风范。丹东奥龙射线仪器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是一家技术力量与综合实力雄厚的民营高科技企业,长期专注于无损检测系列产品的研发与运营。其独立研制和开发的系列X射线探伤机、实时成像系统、多功能工业CT检测系统、X射线分析仪器等系列产品,连续荣获辽宁省名牌产品称号,主导国内市场。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造船、汽车、冶金铸造、石油管道、输变电等行业领域。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有多项子系统使用奥龙集团生产的X射线探伤设备实施无损检测。“我们经常对员工说,想做成一件事,先要设定一个高目标,百折不挠为之奋斗。丹东射线仪器产业一直是国内同行业领导者,我们公司现在也是奔着‘第一’去做的。”丹东奥龙射线仪器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程起说。成立十余年来,奥龙射线的年产值从900万发展到了1.2亿元,产品出口到50多个国家和地区,受到国际无损检测界的好评。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奥龙射线一直坚持创新驱动战略。“公司一直坚持新产品的研发,拥有专业的技术研发队伍,每年研发投入占比21%。”程起介绍,近年来该公司相继研制成功工业CT、X射线管道爬行器、汽车在线检测实时系统、高频X射线探伤机、数字激光检测系统等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新产品,为载人航天、西气东输、三峡电站以及核电站建设、大型油田提供了高性能X射线仪器产品,既保证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又为国家节省了大量外汇。奥龙射线多项机械设计和智能软件研发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其中,自主研发及制造的车载气瓶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系统,是首个通过国家气瓶标准技术委员会和国家质检总局相关部门鉴定的产品。目前,该系统已经为国内外50余家LNG车载气瓶生产企业提供无损检测服务。迄今为止,奥龙射线共申报了154项专利。“国家需要的,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谈及未来规划,程起表示,公司将继续以技术开发和产品创新为导向,追求卓越,致力于不断向全球客户提供高性能的数字化X射线影像系统核心部件产品,力争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化X射线影像系统核心部件及解决方案供应商,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记者/王洪满文刘海东图
    11/03
  • 辽宁丹东石桥村:特色产业鼓起村集体“钱袋子”
    6年前,丹东市元宝区金山镇石桥村没有村集体项目和集体经济收入,外债一度达到100多万元。现如今,石桥村建有温室大棚30余栋,年产值380余万元,经济实力的增强带动村容村貌日新月异,村民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增强。破解发展瓶颈,改善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村党支部是强有力的“主心骨”。2016年,新当选的石桥村“两委”班子决定以壮大村集体经济为突破口,改变村党支部软弱涣散的窘境。当年,争取到兴边富民资金50余万元,发展温室草莓种植产业。2018年秋季,7栋设施大棚建成完工,通过发包出租形式收取租金,当年增收7万余元,村集体经济有了“第一桶金”。“刚开始我有些顾虑,一年租金1万元不是小数目。承包大棚后,村干部带领我们出去学习草莓种植管理技术,草莓成熟后又帮我们联系销路,我只需要安心种好草莓就行了。一年下来,草莓每亩收益达到了5万元以上。”设施大棚承租户王学刚乐呵呵地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有了一定增加,但增收渠道单一、“钱袋”还是不够充盈。2020年,石桥村党支部发动党员、村联户代表、群众献言献策,走出去到兄弟县区实地考察,结合实际,最终确认发展温室蓝莓产业。“那时村民普遍存在求稳思想,尝不到甜头,不敢冒险投入资金。”村党支部书记刘涛介绍,村党支部经过反复研究,最终决定党员带头先行先试,以“党支部+合作社”模式发展蓝莓产业。为巩固成果,村党支部引导成立了蓝莓种植专业合作社,投资建设11栋高标准温室大棚,其中3栋大棚由村集体带头开展无土基质蓝莓种植。“这个项目,村集体预计每年增收30万元以上。”驻村第一书记孙连智说。截至目前,石桥村共建设温室大棚34栋,种植草莓65亩、蓝莓9亩,年产值380余万元。这几年,村党支部投入集体资金,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打造宜居生态环境,争创省“宜居村”。作者:刘舵
    11/02
  • 辽宁丹东:“数智化”赋能转型迈新步
    大数据加持,AI裁缝“量体裁衣”;智能化改造,生产线精准“喂料”……近日,记者采访中了解到,丹东多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正在加速推进。在丹东华洋纺织服装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裁片、整烫、检查、包装等工序的管理全部通过数字化智能管理系统完成。公司总经理于文福告诉记者,公司除了生产车间智能化改造升级外,正在抓紧筹建“虚拟服装产业园”项目。该项目集成了前沿的工业互联网技术,汇聚了服装产业各环节资源,帮助品牌商解决新供应商开发交期和质量风险高、资源有限等问题。平台建成后,将有效推动丹东服装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位于丹东边境经济合作区港口工业园区的和本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原来由20名工人控制操作的恒温车间,如今只需4名工人,投资20万元引进的数控系统实现了无人操作。和本精密是我市“老字号”企业智能化、数字化改造的一个代表。目前,思凯电子、大东线圈、华通测控、通博电器、克隆集团等企业都与华为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围绕数字场景进行生产线智能化改造。目前,丹东边境经济合作区江湾工业园智慧园区项目正在加快建设,打造数字平台,全力推进企业上“云”,加速实现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双向目标。走进以智能手机镜头聚焦线圈为主打产品的丹东大东线圈工程有限公司,看不到工人密集的传统车间流水线,取而代之的是智能化生产设备;丹东克隆集团智能化改造项目,于10月前完成设备安装调试;海合谷服装有限公司、丹东金洋科技有限公司的智能化改造,也都在加快推进中。近年来,为了更好地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我市充分利用政策杠杆作用,支持工业互联网建设,鼓励企业上“云”、引进机器人整机及智能成套装备研制等。仪器仪表产业基地充分发挥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平台、产业示范基地、双创基地和创新创业教育学院等“国字号”“省字号”平台作用,培育孵化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其中,五一八、奥龙射线获得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1100万元;思凯电子、华通测控被评为国家级示范企业;通博电器、奥龙射线、东方测控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孔雀表业、思凯电子等7家企业的项目,被列入省年度提前下达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资金立项项目清单;辽宁百特粉体颗粒检测技术产学研联盟、辽宁浩元X射线测定技术产学研联盟等3个联盟,被纳入辽宁省首批典型实质性产学研联盟名单。“‘数智化’转型不仅仅是效率的提升,更多的是产业生态的升级。”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眼下,我市正加快推动5G、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企业发展;加大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和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等项目的支持力度;强化政策引导,让中小企业从传统技术改造向新型数字化、智能化改造转变,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越走越好。王洪满刘海东吴琼
    10/31
  • 辽宁丹东:服务有机认证 助企高效发展
    日前,丹东茂绿丰农业科技食品有限公司主打产品“茂绿丰”软枣猕猴桃重新获得国家权威机构有机产品认证。宽甸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对该认证结果进行了监督检查。该公司经理陈维海拉着工作人员的手真挚地说:“疫情期间,多亏了你们的帮助,公司的有机产品认证工作才得以顺利进行。通过有机认证,‘茂绿丰’软枣猕猴桃产品质量管理、市场拓展和认知程度都得到了全面提升。”近年来,宽甸市场监督管理局积极开展有机食品认证、绿色产品认证和服务认证工作,增加优质绿色有机农产品供给,完善绿色产品认证与标识制度,不断助力宽甸农业企业优质发展。目前,宽甸获得有机食品认证企业5家,获得绿色食品认证7家。实行产品认证认可,让符合先进标准的不同产品有共同的表达方式,佩带相同的“认证标志”,在国内外市场上均可受到保险机构的信任。接下来,宽甸市场监督管理局将不断强化责任担当,从区域支柱产业、特色产业、传统产业入手,持续跟踪帮扶、宣传培训,深化落实各项工作措施,不断满足企业需求,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作者:曲丹凤
    10/31
  • 辽宁丹东:大棚经济助力产业振兴
    9月26日,在宽甸满族自治县步达远镇复光村的红提大棚内,驻村工作队员及村民们正在忙着采摘、装车、分拣、入箱、发货。复光村地处宽甸满族自治县东部山区,由于地处偏远,过去一度是贫困村,经过几年的扶贫攻坚,现在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复光村地处偏远,上门采购的商户较少,红提的销售问题一直牵动着驻村工作队及帮扶单位的心。”驻村工作队工作人员介绍,在红提上市之初,村里便通过考察市场及走访调研,利用网上宣传推介、线下预约直销等形式拓宽销售渠道。今年,复光村两个大棚的红提预计为村集体增收3.5万元。乡村要振兴,关键是产业振兴。“红提大棚是政府2020年为我们村集体争取的扶贫产业项目,引进优质红提苗,还专门聘请专业技术人员上门指导。通过引进红提种植,拓宽了农产品种植品种,调整了农业产业结构,带动农民转变生产方式,给我们开拓了一条致富的新路子。”复光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华正权高兴地说。如今,在政府的好政策支持下,村民们过上了安居乐业的好日子。复光村群山环抱、林区资源丰富,可采山货野果达60余种,以前主要以种植板栗为主,近几年又发展了山野菜、大榛子、中药材等多种产业,初步形成板栗、松子、中小药材等农副产品交易集散地。复光村还利用“飞地经济”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在硼海镇新建3座蓝莓大棚,引进优质蓝莓品种,打造新的产业名片,预计将为村集体每年增收7.6万元。作者:王志敏邢漫
    10/31
  • 辽宁丹东:电商助农 驻村工作队按下快进键
    市市场监管局驻大川头村工作队致力于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吸引更多农村群众在家门口就业、返乡创业,实现产业兴旺、农民增收,助力农村经济发展。驻村工作队一直在不断摸索网络营销的途径。今年以来,驻村工作队抖音直播账号谋划构建农产品供应链体系,积极联系县域内特色农产品,依托电商直播持续实施“数商兴农”,打造农产品网络品牌,支持运营主体带动农户统一标准、统一生产、统一采购、统一品牌、统一销售,构建基于互联网的供应链管理模式,形成协同高效、利益共享的优质特色农产品供应链体系。经过多方走访、调研学习,9月份,驻村工作队启动电商助农账号,帮助区域内优势特产外销。9月,驻村工作队软枣猕猴桃助农专场实现销售额5千余元,10月秋收季助农专场首周就已突破5千元销售额,预计实现2万元销售额。驻村工作队将继续对接各类特色乡村振兴产业,通过网络直播宣传农村、宣传宽甸、宣传风土人情及惠农政策。广泛开展免费助农服务,带动更多的群众学习电商、参与电商,帮助特色农产品走出去,不断提升电商富农的影响力,为振兴乡村贡献力量。作者:李美臻
    10/31
  • 【聚焦“丹东现象”】创新驱动 攀登“智造”高精尖
    近日,记者走进辽宁孔雀表业有限公司看到,企业的生产车间里一片繁忙的景象,工人们在生产设备前熟练地操作着,将一个个细小的零件打磨、清洗,最终组装成手表。“夹板是机械钟表机芯的基础构件,上面有孔、凹槽、柱和螺纹等,装配工人把手表所需的内部零部件紧密、精准地安装在夹板上,就构成钟表的‘心脏’,即机芯。”在孔雀表业夹板厂车间,公司副董事长梁梓拿着一块手表夹板说,手表里有的零部件小到用显微镜才能看到。一块工艺复杂的机械表由6块夹板组成,一块夹板需要经过37道工序才能制造完成。“我们公司研发出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孔雀半镂空陀飞轮机芯,由146个零件构成,内镶19颗宝石,整个陀飞轮只有0.4克重。在如此狭小的空间镶嵌上百个零件,道道工序都是考验耐心和工艺的技术活儿。”梁梓说,每一位“孔雀人”都把产品质量视为企业的生命,每一道生产工序都严格执行质量管控标准,生产过程一丝不苟。孔雀表业专注精密制表工业,以创新为驱动,致力于高品质机芯研制,向着世界顶级制造工艺不断攀登。作为辽宁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近年来,孔雀表业对标世界钟表强国,每年投入大量资金配置国际水准的钟表设计制造系统,添置高精尖检测设备,凭借先进技术和精工细作实现对品质的极致追求,加速技术成果转化,以实际行动坚守“专精特新”发展道路。目前,孔雀表业拥有3000多台套国内外精良设备,智能制造实现了高精尖品质,为“国表国芯”的精密制造提供前提保证。从2003年第一块陀飞轮孔雀表问世,到今年的孔雀CLASSIC系列——王者归来双陀飞轮腕表被选为“2021中国自主品牌博览会辽宁省品牌展区‘镇馆之宝’”,18年来,孔雀表业依靠不断的自主创新,实现从制造向创造转型、从国内品牌向世界品牌发展。集材料工艺、精密加工、精准装配于一身的“孔雀芯”,填补了中国机械表机芯制造业在高端精密制造领域的空白。截至目前,孔雀表业拥有7大系列26个基础机芯,300多个花色的机芯产品,年产能150万只;拥有4大系列、31款陀飞轮腕表产品。“孔雀表业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研发工作,每年都有新技术、新产品问世,今年研发中心共设计14项新产品。继陀飞轮、双陀飞轮之后,一款走时更精确、更稳定的超薄高端无卡度陀飞轮已经研发成功。”梁梓说,该产品目前正处于试生产阶段,该项新技术为孔雀表继续领跑行业注入新的科技力量。技术创新造就行业“领航者”。2018年,中国钟表协会正式认定孔雀表业为“中国陀飞轮手表制造(丹东)基地”。2020年,孔雀表业获得辽宁省“瞪羚企业”荣誉称号。2022年,孔雀表业获得辽宁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公司将肩负起振兴丹东‘老字号’品牌的使命,按照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要求,继续将孔雀牌手表做精、做强、做专,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全市工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梁梓说。记者/王洪满文刘海东图
    10/28
  • 辽宁丹东:推广创新经验 优化市场环境
    10月26日从丹东市商务局了解到,日前,丹东市发布《丹东市复制推广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第五批改革创新经验工作方案》,明确在全市范围内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经验共20项,以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满足企业需求,激发市场活力,逐步构建与我市开放型城市建设要求相适应的新体制机制,不断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据了解,20项自贸试验区改革事项包括:构建政务诚信评价体系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政校企精准施策促进高校就业新路径、特种设备使用登记改革、人防领域清单化信用管理新模式、“易办电”供电服务改革、“云监管”船舶监管新模式、出境原产地证书“信用监管”签证模式、对外贸易公共检测平台、保税船供油出入库无纸化办理、边检“零送单”制度创新举措、银行开户“先推后用”模式、“云税通”智慧服务系统新机制、数字化档案馆网上办税再升级、税收优惠政策服务引导机制创新、打造外贸企业出口退税全程便捷服务链、国有企业考核分配体系创新、混改促进制造服务转型升级、德泰控股“国企混改”创新升级、创新型产业集群培育新模式、国际航行船舶进口岸审批告知承诺制。其中,政府职能转变领域5项,贸易便利化领域5项,金融创新领域1项,税收制度改革领域4项,国资国企改革及产业转型升级领域4项,扩大开放领域1项。为了保证市场主体真正了解政策、用好政策,促进改革创新经验成果落地实施、取得实效,丹东市商务局协调各相关部门建立“一对一解读”制度,各责任单位设置专人负责解读政策、提供服务,着力为企业营造高效率、低成本、无障碍的市场经营环境。作者:王洪满
    10/28
  • 辽宁东港市:海水温室暖棚养殖河豚产销两旺
    金秋十月,辽宁省东港市桑漠海洋牧场养殖场格外热闹,几十名工人忙着捕捞、分拣河豚,大家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经过处理后的河豚被装车发往各销售点,养殖场通过河豚越冬暖棚技术再次迎来好收益。桑漠养殖场占地约1400亩,利用生物循环进行生态环保立体混合养殖,以养殖河豚为主,牙鲆、对虾、海蜇、小人仙为辅,是东港市规模较大的河豚养殖基地。负责人宋利官从事河豚养殖已有七八年,品种以红鳍东方鲀为主,成鱼主要出口韩国、日本等国家,国内主要销往南方市场,前景非常可观。据宋利官介绍,养殖场基础设施完善,能够实现河豚全产业链养殖,从鱼卵到各种规格成鱼可全年出货。由于河豚对温度、环境要求比较高,之前无法在北方地区越冬,2016年,经过多方考察调研,宋利官受草莓温室大棚技术启发,开始建设海水温室大棚,尝试让河豚在北方越冬,实现了本地河豚养殖户增产增收。新的养殖模式不仅为基地增加了收益,还带动周边养殖户一起研究养殖技术,宋利官成为东港市河豚养殖业领路人。目前,养殖场拥有暖棚6栋,孵化鱼苗车间容量达5000多立方水体,3栋越冬暖棚占地20余亩,地下深度可达3.5米,容量达3万多立方水体,可容纳河豚约30万尾。作者:刘美欣刘玉婷
    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