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丹东
- 辽宁丹东:“百亿送贷行动”惠及市场主体1782户近日,辽宁丹东市市场监管局和邮储银行丹东分行联合召开丹东市“百亿送贷行动”工作推进会,共同推动“百亿送贷”工作开展。为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今年,“百亿送贷行动”预计放款9亿元。目前,全市已完成投放贷款4.75亿元,惠及市场主体1782户。年初以来,丹东市市场监管部门和邮储银行立足工作职能,密切协作配合,把实施“百亿送贷行动”作为帮扶市场主体纾困解难的重要举措,聚焦“急难愁盼”问题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为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提供有力支撑。为小微企业纾困解难,推动小微企业复工复产。丹东市充分发挥“百亿送贷行动”融资平台作用,加大对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小微企业的资金扶持力度。市场监管部门将“百亿送贷行动”与助力县域经济发展、支持企业做大、促进乡村振兴等有机结合,推动“送贷进园区”“送贷帮创业”“送贷到产业”等活动的开展。同时,结合“小个专”党建工作,推动更多党员业户亮出身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市场监管部门的大数据优势和职能优势,开展定向融资需求调查和专属金融服务产品宣传,提升定向送贷效能,引导企业负责人参加推介会、对接会,推动提升融资对接质量。08/25
- 辽宁丹东:开展主题活动 提振小微企业发展信心8月22日从丹东市市场监管局获悉,丹东市从7月份开始组织各县(市)区、市直各有关部门开展了以“推动优惠扶持政策精准落地,助力全市小微企业纾困解难”为主题的“小微企业名录系统宣传月”活动,现已取得明显成效。活动期间,市县两级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积极开展宣传。在线下,各县(市)、各部门通过宣传展板、电子显示屏、悬挂条幅等形式宣传小微企业名录系统,利用办事窗口发放小微企业名录宣传单,面对面解读相关政策,进一步扩大小微企业名录系统知晓度。由市市场监管局制作的“辽宁小微企业名录系统宣传月”海报,在全市主要街道22个点位,全方位、多角度、广覆盖宣传。丹东银保监分局组织市内28个银行同步开展宣传,组织具备条件的金融系统利用营业网点的LDE显示屏播放助企纾困扶持小微企业的宣传标语及相关政策,向前来办理业务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宣传小微企业相关政策,增加市民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认识与了解。在线上,通过多种方式同步宣传“小微企业名录系统有关问题系列解答”等工作。通过点对点、企业群发送等方式,将省、市政府扶持政策信息推送至企业,有效增强企业对各类扶持政策的知晓度,推动政策措施有效落地。活动还结合“小微企业纾困解难活动”“百亿送贷行动”等工作载体,实地走访企业,开展银企对接,了解小微企业对资金及其他金融服务的需求,向小微企业介绍各类助企纾困政策,提振小微企业发展信心,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助力民营经济、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08/24
- 辽宁丹东:“百亿送贷行动”持续为企业纾困解难近日,丹东市市场监管局和邮储银行丹东分行联合召开了丹东市2022年“百亿送贷行动”工作推进会议,旨在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对企业发展服务效能,增加企业获得感,推动经济平稳快速发展。会议总结了全市“百亿送贷行动”工作,对全市2021年“百亿送贷行动”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部署了下半年工作任务。会议指出,2021年我市“百亿送贷行动”被省百亿送贷行动领导小组评定为先进单位,全年为2752户企业投放贷款8.03亿元,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今年的“百亿送贷行动”预计放款9亿元。目前,全市已完成投放贷款4.75亿元,惠及市场主体1782户。会议强调,全市要充分发挥“百亿送贷行动”融资平台作用,加大对受疫情影响的小微企业资金扶持力度,为小微企业纾困解难,推动小微企业复工复产。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要高度重视,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完善机制,加强工作领导。要积极开展“三大主题活动”和“共产党员经营户”送贷主题活动。坚持将“百亿送贷行动”与助力县域经济发展、支持企业做大、促进乡村振兴等有机结合,推动“送贷进园区”“送贷帮创业”“送贷到产业”开展。结合“小个专”党建工作,加大对“共产党员经营户”的扶持力度,推出“先锋贷”专属产品贷款优惠政策,推动更多党员业户亮出身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要发挥市场监管部门大数据优势和职能优势,开展定向融资需求调查和专属金融服务产品宣传,提升定向送贷效能,引导企业负责人参加推介会、对接会,推动提升融资对接质量。要强化舆论引导,把“百亿送贷行动”与辽宁小微企业名录系统、“小个专”党建工作以及市场监管相关职能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宣传,推动形成社会各界关注、市场主体欢迎的良好社会氛围和强大发展合力。下一阶段,全市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工作措施,加大工作力度,把实施“百亿送贷行动”作为帮扶市场主体纾困解难的重要举措,坚持促进融资供需对称战略合作基础、坚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聚焦“急难愁盼”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为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提供有力支撑。08/24
- 辽宁丹东边境经济合作区:科技创新助推高质量发展丹东克隆集团智能化改造项目将于10月前完成设备安装调试;丹东大东线圈工程有限公司半导体器件及模块封装测试项目第二条生产线已正式投产;海合谷服装有限公司、丹东金洋科技有限公司的智能化改造也在加快推进当中……目前,丹东边境经济合作区江湾工业园智慧园区项目加快建设进度,以“打造数字平台,全力推进企业‘上云’”为着眼点,加速实现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双向目标,将园区打造成为丹东市数字化示范园区。丹东边境经济合作区江湾工业园区面积28万平方米,入驻工业企业13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9户。智慧园区管理和应用平台将覆盖产业园区和所有企业,对企业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环境监测等方面进行实时监控,实现数据归类,生成统计报表,辅助决策监管。近年来,丹东边境经济合作区以促进产业升级和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做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服务工作,采取深入园区企业,点对点、面对面指导企业申报的方式,重点帮助解决知识产权、成果转化等高新技术企业申报中的突出问题,扎实推进区内高新技术企业梯度培育,发展壮大合作区高新技术企业群体,打造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以科技创新助推高质量发展。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了第二十三届中国专利奖授奖名单,丹东东方测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外观设计专利“中子活化多元素分析仪”获得中国外观设计银奖,这也是丹东企业首次获得中国专利奖银奖。在丹东百特仪器有限公司,4条生产线目前达到24小时满负荷生产状态。企业是中国的粒度测试技术研发基地和专业的粒度仪器制造商,拥有83项专利、140多项专有技术,产品技术性能和质量居国际前列。1—8月新增23项国家认证专利成果。目前,该企业已经完成系列化的激光粒度仪和环境监测仪器销售订单1019台套,实现销售收入11013.48万元。预计今年销售收入1.6亿元,将比去年增长10%。位于江湾工业园的辽宁思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拥有独立的研发中心,研发及技术支持人员120余人,研发的物联网燃气表、水表、热量表等智能数字产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获得100项国家专利,产品形成以北京、上海等为核心向周边城市辐射的市场格局,在国内100多个城市得到应用推广。目前,丹东边境经济合作区有院士工作站6家、专家工作站3家、海智专家工作站1家,高层次专家300余人,承担多个国家重大科学仪器项目,实现建站数量和运行质量同步推进。下一步,合作区将进一步大力推进仪器仪表、手表零部件等制造业发展,鼓励企业瞄准市场需求,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在转型中寻求新突破。08/24
- 辽宁丹东:重大项目实现开复工281个“为确保重大项目有序推进,我市围绕资金、土地等要素和一系列政策措施接续发力,为大项目提供有力支撑。”8月15日受访时,丹东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按照全市“项目年”会议精神,各地区、各部门坚持“抓项目就是抓投资,抓投资就是抓发展”思想,推动全市“项目年”工作取得实效。据介绍,全市今年计划实施投资5000万元以上重大项目335个,总投资1237.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66.8亿元。截至目前,已实现开复工项目281个,开复工率83.9%,总投资897.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29.4亿元。严格落实“五个一”领导包扶推进制度。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市“项目年”会议精神,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快开工、快建设、快投产、快见效,丹东市发展改革委制定了“市级领导包扶重点项目清单”,由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领导对全市100个年度重点项目进行定点包扶。建立市级领导包扶、县(区)属地推进、行业主管部门协同包保、项目管家跟踪服务的网格化项目推进机制,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实行“清单化”项目调度。按照“项目年”会议安排部署,列出“5000万元以上开复工项目清单”“市级领导包扶重点项目清单”及“重点推进前期工作项目清单”,坚持每半月调度“三个清单”项目情况,收集项目建设问题,充分利用项目建设“黄金期”,加大项目推进力度。此外,通过通报全市项目开复工情况、市级领导包扶项目进展情况、相关部门项目推进工作动态等,推广项目建设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在省委、省政府抓紧实施统筹发展和安全若干重大工程工作框架内,丹东市建立了由市长负总责,各副市长按分工负责推进的工作机制,市直各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聚焦目标任务,落实“清单化管理、项目化落实、工程化推进”工作要求,逐个项目倒排工期、按月分解,制定工作台账和“鱼骨图”,加快推进重大工程项目建设。截至目前,全市推进实施14项重大工程共222个项目,总投资337.1亿元;已开工项目110个,累计完成投资23.9亿元。市直各部门把向上争取政策、资金和项目作为抓项目稳投资的重要抓手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吃透政策、主动对接,完善项目建设条件,提高项目质量和申报成功率。截至目前,国家已下达卫生健康、高标准农田和东北黑土地保护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污染治理和节能减碳专项、冷链枢纽建设等13个领域27个项目中央预算内资金11.4亿元。已争取到位2022年债券项目10个,债券资金8.91亿元。与此同时,丹东市成立市政府金融助企纾困工作专班,制定了《丹东市金融助企纾困工作方案》,统筹推进疫情防控、金融助企纾困和服务民生工作,打通金融政策执行各环节障碍,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各行业的影响,支持困难行业加快恢复发展,提升企业、群众金融服务获得感。截至6月末,全市银行机构贷款余额1369.5亿元,比年初增加23.5亿元,同比增长3.6%。累计发放再贷款21.2亿元、再贴现10亿元,再贷款使用量居全省首位。为2104户企业办理了延期还本付息业务,延期还本付息金额149.8亿元。下一步,丹东市将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落实好“项目年”总体部署及各项制度,强化要素保障,创造更优环境,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全力以赴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重点抓好年初确定的335个5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投资进度,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有效投资“应统尽统”,力争全年投资实现稳增长。08/24
- 辽宁丹东:满族医药外贸转型升级基地获批省级基地8月18日丹东从市商务局获悉,近日辽宁省商务厅公布了2022年新认定省级外贸转型名单,丹东市满族医药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榜上有名。近年来,丹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满族医药产业发展,制定出台了《关于大力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实施方案》并提出了建设中国满药之都的战略目标。丹东市商务局成立工作专班,出台《丹东市外贸转型升级基地专项行动方案》,积极扶持和引导满族医药外贸基地转型升级,促进外贸结构优化提升。截至目前,满族医药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已有企业59家,其中25家开展进出口业务,逐步从单一出口向多元格局发展。基地累计获得发明专利55个,注册商标82个,具有满族特色的著名品牌15个,丹东一药企在欧洲注册Uhealth品牌食品、保健品,使满族医药及健康产品畅销世界各地。下一步,丹东市商务局将继续加强组织领导,创新工作机制,服务基地企业抱团参展,主打基地品牌,帮助企业抢订单、拓市场,扩大进出口规模,推动丹东外贸再上新台阶。08/24
- 辽宁丹东:以实干实绩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连日来,习近平总书记来辽宁考察在丹东市引发强烈反响,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备受鼓舞、倍感振奋,纷纷表示将牢记总书记嘱托,以实干实绩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习近平总书记来辽宁考察走访基层社区,振兴区站前街道华夏村社区党委书记李明深受鼓舞。“总书记每次到辽宁考察都会深入社区,这说明我们社区基层工作的重要性,也为我们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华夏村社区是典型的老旧小区,近年来,华夏村社区党委立足服务民生,探索创新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曾先后获得“丹东市先进基层党组织”“2020年辽宁省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示范点”称号,2021年6月,又被评为“辽宁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接下来,华夏村社区将继续以党建为引领,结合“以邻为善,以邻为伴”的理念,把各项工作抓实抓细,实现邻里和睦、环境和美、文化和融、社区和谐。“对于老旧小区改造带来的变化,我们深有体会。”元宝区兴东街道泰美社区泰和花园小区作为全市老旧小区改造建设成果和示范工程,社区党委书记赵玉霞对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有感触,“我们小区真是有了新模样,加装了电梯,开放式的小区变成封闭式小区,路面重新铺设,楼外墙粉刷一新,花园加了不锈钢护栏……居民有了全新的居住条件和生活品质,幸福感十足!”赵玉霞表示,改造老旧小区,既要改善居住环境和生活设施,也要加强社区服务,提高服务水平。接下来,泰美社区将建立健全社区网格化治理管理体系,发挥“平安家庭瞭望哨”的作用,将社区干部下沉至网格担任网格长,统筹协调网格内各项工作,发挥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动员党员群众参与网格治理,在家门口解决群众的诉求。“党始终在人民群众身边。”作为基层工作者,振安区珍珠街道东升社区党委书记杨彬对习近平总书记来辽宁考察时的重要讲话最有感触。对于如何更好服务群众,他表示作为社区干部,群众的需求是工作的第一选择,工作中要听民意、解民忧、暖民心。同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粘合剂的作用,围绕基层党员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努力把工作做到点子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再一次给我们指明了方向。”宽甸满族自治县乡村振兴服务中心主任曾繁表示,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创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为不断强化产业的扶持带动作用,宽甸依托新型经营主体,扶持壮大了一批具有本地特色的主导产业,同时引导发展“五小产业”,鼓励农民利用房前屋后闲置土地发展庭院经济。仅2022年,宽甸便发展以设施暖棚、山地软枣、冷棚软枣、大榛子园、植保无人机、观光游船、菌棒加工厂、中药材种植8大类型为主的村集体产业项目67个,涉及资金4307万元。此外,宽甸还积极建立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建设三年(2022—2024年)滚动项目库,提高储备项目的规划性、前瞻性和延续性。08/24
- “百亿送贷行动”持续为企业纾困解难近日,市市场监管局和邮储银行丹东分行联合召开了丹东市2022年“百亿送贷行动”工作推进会议,旨在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对企业发展服务效能,增加企业获得感,推动经济平稳快速发展。会议总结了全市“百亿送贷行动”工作,对全市2021年“百亿送贷行动”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部署了下半年工作任务。会议指出2021年我市“百亿送贷行动”被省百亿送贷行动领导小组评定为先进单位,全年为2752户企业投放贷款8.03亿元,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今年的“百亿送贷行动”预计放款9亿元。目前,全市已完成投放贷款4.75亿元,惠及市场主体1782户。会议强调全市要充分发挥“百亿送贷行动”融资平台作用,加大对受疫情影响的小微企业资金扶持力度,为小微企业纾困解难,推动小微企业复工复产。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要高度重视,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完善机制,加强工作领导。要积极开展“三大主题活动”和“共产党员经营户”送贷主题活动。坚持将“百亿送贷行动”与助力县域经济发展、支持企业做大、促进乡村振兴等有机结合,推动“送贷进园区”“送贷帮创业”“送贷到产业”开展。结合“小个专”党建工作,加大对“共产党员经营户”的扶持力度,推出“先锋贷”专属产品贷款优惠政策,推动更多党员业户亮出身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要发挥市场监管部门大数据优势和职能优势,开展定向融资需求调查和专属金融服务产品宣传,提升定向送贷效能,引导企业负责人参加推介会、对接会,推动提升融资对接质量。要强化舆论引导,把“百亿送贷行动”与辽宁小微企业名录系统、“小个专”党建工作以及市场监管相关职能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宣传,推动形成社会各界关注、市场主体欢迎的良好社会氛围和强大发展合力。下一阶段,全市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工作措施,加大工作力度,把实施“百亿送贷行动”作为帮扶市场主体纾困解难的重要举措,坚持促进融资供需对称战略合作基础、坚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聚焦“急难愁盼”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为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提供有力支撑。08/23
- 辽宁丹东:助力满药之都建设 弘扬满族医药文化近年来,我市倾力打造“中国满药之都”,满族医药产业逐步成为我市具有强劲发展优势和广阔市场前景的新兴产业。在全市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单位建设中,“满药”元素逐步强化,满族医药与健康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现已培育出多个集旅游、养生保健、科普宣传为一体的满族医药文化科普宣传教育基地。资料图丹东药业集团有限公司作为较早提出“复兴满族医药产业”构想并积极实践的先锋企业,为我市满族医药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调研组一行在参观该公司满族医药博物馆并听取相关介绍后,就“大力宣传满族医药历史文化、让文化遗产赋能现实和未来、共同创造满族医药事业美好未来”进行了座谈交流。调研组成员与企业代表深入沟通,探索满药产业发展新思路。农工党丹东市委文创中心将在此次调研基础上,继续挖掘、阐释和弘扬满族医药文化,助力“中国满药之都”建设。资料图8月21日,农工党丹东市委文创中心赴丹东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开展了“助力满药之都建设弘扬满族医药文化”专题调研。08/23
- 辽宁丹东:“即时零售”悄然兴起“以前网购的大多是外地商品,现在选购本地门店的商品我也会在网上下单。”和很多年轻人一样,丹东市民孙茜热衷于网购,只不过她如今的网购列表里,多了很多本地商家。“在本地门店下单,当天就能收到货,对于没时间或者不太爱逛实体店的人来说非常方便。”集网上下单、实体门店、即时配送于一体,“即时零售”这一新的消费业态正在我市悄然兴起。扎根本地零售实体,同时融合网购的“即时零售”,给广大市民的购物习惯带来了哪些影响和改变?在推动和促进本地餐饮、零售等行业线上线下消费融合,降低疫情对相关行业影响方面又发挥着怎样的积极作用?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消费者:买得方便,省时省事“这个群是附近市场卖海鲜的,偶尔也卖熟食;这个群是楼下的便利店,在群里向老板订货就可以;这个群是附近卖糕点的,在群里订月饼还有优惠……”8月16日,家住站前街道的蔡女士向记者展示手机里的各种购物群。“常用的这几个群人数都在二三百左右,卖家发得勤,每天在群里买东西的人也不少。还有十几个群被我‘折叠’了,偶尔看一看,群里也都挺活跃。”蔡女士说,这些微信群是自己在疫情期间加入的小区附近团购群,转入常态化疫情防控后,这种“线上下单支付+线下门店提货”的购物方式也被很多人保留了下来。“在微信群买东西比在购物平台下单更容易操作,而且卖家店铺大多在附近,自提或配送都很方便,万一有什么问题也可以当面沟通解决。”方便、靠谱是家住菜市街的王文静对“即时零售”的最大感受。王文静平时下班晚,买菜很不方便。“果蔬类商品长途运输品质很难保证,所以以前很少网购。现在本地门店网上下单配送,既节省了时间,又能保证新鲜度。”王文静说,自从加了附近蔬菜店的微信群后,白天抽空就能把菜买了。从生鲜蔬菜到零食饮料,从日用百货到常用药品,越来越多的本地零售实体店将商品从线下货架摆放至云端“柜台”。除了微信购物群,还有一部分人选择使用外卖平台,市民张雨就是其中之一。“以前给家里买药有时要走上几家药店才能买到,现在很多药店都上了外卖平台,在家用手机就能查到所需药品在最近的哪家店有售,价格多少,甚至库存数都一清二楚。”张雨说,自己最近都是提前在线上查好信息,直接到线下门店去买,既省时又省事。商家:新模式催生新商机今年42岁的王勇经营一家小便利店,以前的他从未想过实体便利店能和网购扯上关系,但突如其来的疫情,改变了人们的消费方式,王勇的便利店也逐渐从传统销售模式向“即时零售”转变。“能营业后,一开始是有人在群里问有没有零食,后来我就主动把店里的东西拍照发群,当时还有人开玩笑说,像是在网上逛超市。”谈起“即时零售”,王勇深有感触,“以前经营便利店,感觉是等客上门,但增加了网上下单以后,便利店的经营也从被动慢慢转为主动。而且,通过和消费者交流,准备货品也更有针对性。”在王勇看来,“即时零售”既符合当下很多人的网购消费习惯,又满足了人们对所购商品快速送达的需求。“现在主动与我们联系想做小程序等线上销售的本地商家比疫情前更多,可能大家也都意识到,人们的消费习惯日趋‘线上化’,本地实体店也需要适应如今互联网销售的大趋势。”夏梦是我市一家提供互联网营销全链条服务公司的负责人,2020年回丹东创业至今,作为为商家提供互联网营销服务的供应商,夏梦对于本地实体店逐步走向“云端”,有着更为直观的感受。“之前很多本地商家对互联网营销并不‘感冒’,但疫情期间,人们大都采用网上购物,已经建立起网购渠道的商家就更能应对这种情况。”夏梦认为,“即时零售”中“快”和“近”带来的便利正在收获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本地实体业态在网上获得更多订单的同时,线上流量也将反哺到线下,将最终消费红利留在咱们丹东。”展望:流量转化机遇挑战并存新的消费场景、新的流量,服务于本地门店的“即时零售”,被国内许多实体零售商视作疫后复苏的突破口。然而,对于丹东本地商家来说,发挥好“即时零售”的线上线下融合优势,立足本地的同时将互联网销售触角延伸至更广市场,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对于像我们这样不依赖于外卖平台的商家,配送确实是需要考虑的问题。”杨女士的门店目前用微信朋友圈和小程序都可以下单,满一定金额免费送,不够金额的需付跑腿费。“现在很多消费者不仅希望商品特价,而且还要求‘包邮’,但我们也是对接跑腿公司,对配送时限有要求,跑腿费肯定就高一些;对配送时间没有严格要求的,可能会选择便宜点的拼单。”在夏梦看来,“即时零售”对于本地商家来说更大的意义,在于让大家认识和了解互联网营销,并从中看到未来发展的更多可能。“如今的互联网营销不再是简单地将商品放到网上销售,更重要的是通过短视频推广、精准投放等,真正将线上流量转化成为新的订单来源。”夏梦表示,随着“即时零售”进一步沟通线上线下消费行为,将促使本地商家在经营方式上逐步适应互联网思维,为本地实体经济带来更大增长空间。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