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丹东
今日丹东
  • 丹东用好用活资源加快文体旅融出新内涵 不止于“游”与“看”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鸭绿江畔的志愿军公园,长椅上偶有晨练的老人坐下歇脚。时值盛夏,水绿如蓝,波影满江,入目尽皆生命绽放的颜色,正是一年好风景。这里,有澄澈的江海风光,也有秀丽的青山绿水,更有红色的“魂”,它们的相遇相融,又碰撞出怎样的火花?聚焦“红色、边境、生态”三个核心特质,以文化旅游、三大球、冰雪经济为突破口,深入挖掘“抗美援朝出征地”等资源,在保护和创新开发上下功夫,不断推出一批辨识度高、推得广、叫得响的文化品牌,加快打造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先行区,这座正将“英雄城市”名片日益擦亮的城市,名叫丹东。暑期,鸭绿江断桥景区游人如织。(摄影:周广庆)用好用活红色资源登上丹东的英华山,抗美援朝纪念馆里,一件件展品、一个个场景,向八方来客诉说着过往的记忆。抗美援朝战争给丹东留下一批宝贵的红色文化资源,这是弘扬抗美援朝精神最直接最生动的教材。文旅融合要行稳致远,保护是前提。近年来,丹东市持续发力建设红色阵地,进一步建好用好抗美援朝纪念馆,改建志愿军公园,建设鸭绿江沿岸抗美援朝主题雕塑群,推动鸭绿江断桥、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等纪念设施不断改善场馆条件、升级展陈设施、丰富教育手段。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努力走出一条持续、健康的发展之路。年初以来,丹东市锚定“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先行区”目标,制定完成《丹东市红色旅游年活动方案》,绘制完成串联起21处景点的抗美援朝、东北抗联、日俄战争、甲午海战、新时期改革创新五大红色旅游集群精品线路,并相继推出红色文化宣传月、红色旅游推广季、红色研学之旅、文创产品展销月等内容丰富多彩的活动,为用好用活红色资源,持续推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注入了新的内涵。暑期,丹东市红色旅游新地标——退役导弹护卫舰丹东舰迎来了研学的孩子们。在大队辅导员金文老师的带领下,实验小学的学生登上丹东舰。退役教官以实训内务整理、队列教学、实地模拟沙盘推演等形式进行现场教学。孩子们跟着教官现场学习海军旗语,练习叠“豆腐块”……在探索与求知中,“红色的种子”在孩子们小小的心灵里生根、发芽。“通过在丹东舰上的参观和学习,孩子们了解了海军发展史、丹东舰事迹及舰训史,并且近距离体验海军官兵的生活,对这艘曾经为国防事业作出过重大贡献的英雄战舰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金文说,“不怕苦、不怕累,特别能战斗的‘丹东舰精神’以另一种形式传承下去。”今年,丹东再次获评“全国双拥模范城”。自1991年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活动开展以来,丹东已连续9次获此殊荣。如今,丹东市已建成5个双拥广场、7条双拥街路,设立户外永久性双拥标志和双拥宣传牌61个,先后抢救修复志愿军入朝浮桥遗址等抗美援朝遗址遗迹124处,对志愿军公园进行升级改造,不断为城市注入丰富的红色元素。“英雄城市”文化品牌同样融入丹东百姓的文化生活。为叫响丹东“抗美援朝出征地”红色文旅品牌,在今年5月至10月,丹东市举办“鸭绿江之声”丹东市社会各界大合唱活动,在全市掀起群众性的主旋律歌曲学唱、传唱、演唱热潮。通过多层次群众性文化活动,增强市民文化认同感,提升城市凝聚力,全方位展示丹东“英雄城市”名片,扩大城市品牌影响力。丹东市实验小学的师生在志愿军公园感受红色文化。(摄影:王卢莎)群山铺绿生态之美丹东之美,众所周知。从丹东市区驱车向东北方向行驶,便到了虎山。山间,长城正如同巨龙般蜿蜒盘旋,串联起座座烽燧敌楼,无声诉说着历史。登临长城,爱河的秀丽、鸭绿江的壮阔、虎山的苍翠,尽收眼底。始建于明成化五年的虎山长城,是明代万里长城的东端起点。今天,它还是G228国道的起点、G331国道自驾游的起点。今年3月31日,数百辆车从这里出发,沿G331国道开启了通江达海之旅。“我们因地制宜做好旅游开发,今年‘五一’期间接待游客超3.9万人次,创历史新高。”虎山长城风景区总经理林岩说。这里,气候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江、河、湖、海、泉、山、林、洞、岛、瀑”自然旅游形态齐全,素有“北国江南”的美誉;旅游资源丰富,山雄、海阔、江美、田秀;水环境、空气质量连续多年“领跑”全省,地热温泉和矿泉水资源居辽宁之首,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十大宜居中小城市、“全国首批水生态文明城市”“中国温泉之都”……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丹东市充分发挥文化、旅游、体育等资源优势,吸引着无数游客慕名而来。在宽甸满族自治县,露河水在这里拐了第三道弯,“三道河”由此得名。下露河朝鲜族乡通江村的三道河朝鲜族民俗度假村就坐落在这青山绿水的环抱中,村民都是朝鲜族,这里是中国朝鲜族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保留最完整的村落之一,是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中国朝鲜族文化遗产重要保护传承基地。近日,来自北京的朝鲜族舞蹈艺术家金香老师带着学生来到三道河朝鲜族民俗村,开展朝鲜族舞蹈研学实践活动。“到民俗村不仅仅是感受宽甸自然山水之美,更重要的是让学员感受中华民族‘非遗’之美。”民俗村负责人宫华表达了十几年坚持开展非遗研学游的真实想法。民俗村原汁原味的朝鲜族传统民俗文化和“非遗”传承展演,不仅吸引了孩子和家长,更给高校的民族文化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辽东学院、辽宁大学、大连民族大学等30多所高校在这里建立了校外教学实训基地和研学基地。2011年6月民俗村开放以来,陆续接待大中小学生研学10万余人次。大批师生在三道河朝鲜族民俗度假村开启“研学+非遗”之旅,感受文旅融合的独特魅力。(摄影:王卢莎)多种文化赓续传承在丹东,不仅红色文化底蕴深厚,更有滨海文化、边境文化、农耕文化、民族文化、温泉文化、运动文化等在这里赓续传承、交相辉映。行走在丹东,每个角落都有令人怦然心动的瞬间。与时间赛跑,实施鸭绿江浮桥保护利用工程、凤城魁星楼修缮工程,确保完成工程项目实施并达到竣工初步验收标准;推进虎山长城安防工程,力争达到竣工初步验收标准;完善推进东北亚边疆历史文化博物馆、叆阳城历史陈列馆以及宽甸六堡展览馆项目,尽快完成备案管理工作;以打造非遗类专题博物馆为重点,推动民办博物馆建设,力争打造中国满药之都博物馆、凤城柞蚕丝文化博物馆、凤城老窖酒博物馆、辽宁光华醋历史文化博物馆、凤城景泰蓝铂晶画博物馆等非遗类专题博物馆。探索以东北三省舞蹈比赛金奖作品《身躯》、辽宁省第五届政府文华奖作品《最可爱的人》为创作原型,创排一部抗美援朝题材大型舞台剧目,丰富“英雄城市”文化内涵;围绕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主题,开展群众文化、阅读推广等系列活动;开展“礼赞英雄情满江城”等文化系列活动,创作推出一批反映红色题材的文化精品作品。加快推进短视频向微短剧探索,以“跟着导游游丹东”为抓手,探索“微短剧+文旅”模式,推出反映丹东市振兴发展、非遗传承、民生故事等原创短视频和微短剧,讲好丹东故事……丹东市红色旅游新地标——退役导弹护卫舰丹东舰迎来大批参观游客。(摄影:周广庆)文旅业态提质升级6月18日,丹东市委主要领导带队远赴上海,实地参访上海城市文旅地标豫园商城、上海安诺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而在一周之前,丹东市政府主要领导一行前往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进行考察交流。学习借鉴先进经验,探索“文化+科技+旅游”创新路径,拓宽合作新领域,推动文旅新业态提质升级,丹东在破除固化思维、补齐思想观念短板的同时,全方位探索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新路径,全力推动旅游从单纯的“门票经济”向“留宿经济”“体验经济”转变,并向体育装备、文创产品等“产业经济”延伸。年初以来,丹东市坚持“文旅+百业”“百业+文旅”双轮驱动,将文艺演出、体育赛事、非遗展览、旅游商品展示等内容有机融合,为产业融合发展注入新动能,着力提升文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创新推出“鸭绿江畔一拍即合”2025丹东市万人匹克球欢乐赛,以打造“全国匹克球之城”为目标,构建“国家级赛事+城市IP活动”双轮驱动的“匹克球+”业态发展模式,拓展“匹克球+”业态发展路径,开创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丹东样本”。在活动中,丹东将匹克球竞赛、红色主题展演、秧歌大赛、文化惠民演出、T台走秀等多元内容相融合,配套特色美食展销和户外装备体验,吸引数万市民、游客参与,生动展现文体旅融合发展的独特魅力。推动文体旅融合发展,既要抓硬件,更要抓软件,全链条提高文体旅服务质量水平。为提升游客体验,丹东市在服务质量上狠下功夫——制定旅游服务标准,推进旅游企业标准化建设,建立导游、星级酒店、旅游民宿评价体系;完善各类旅游相关设施设备,建设旅游集散中心,指导景区增设便民设施,改造提升无障碍通道等。同时,设置多个旅游志愿服务站点,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让游客感受到“丹东温度”。举办近500场次文体旅活动,吸引超百万人参与,获得明年全省文旅大会承办权……今年上半年,一个个火热的场景和事件,见证着丹东奔跑的美丽身影。面对任务更艰巨、挑战更严峻、竞争更激烈的决胜之年下半场,丹东牢牢把握“特、融、聚、绿、实”的发展路径,以创新思维激活人气、冰雪资源等变量。“每一个潜在的优势,每一个新兴的业态,都是等待我们去激活的变量,都可能成为引爆发展的新燃点。”丹东市委主要领导的话语掷地有声。把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具象化,不断丰富江海游、红色游、生态游、温泉游、冰雪游、乡村游等多元业态,“融”出新内涵、“+”出新价值,让“诗”与“远方”相得益彰,传统与现代和美共生,如此丹东,心之所向。记者:王卢莎
    08/13
  • “心系国门·爱在丹东”2025全国青年交友活动举行
    8月9日晚,“心系国门·爱在丹东”2025全国青年交友活动,在新区有桥城市露营举行。本次活动由共青团中央青年发展部、民政部社会事务司指导,共青团辽宁省委员会、辽宁省民政厅主办,共青团丹东市委员会、市民政局及多家丹东市相关单位及企业承办。活动聚焦服务卫国戍边及“两企三新”等领域的适龄单身青年群体,旨在搭建一个真诚、温馨的交友平台,拓宽青年社交圈,提升其幸福感和归属感,同时宣传推介丹东城市魅力,吸引青年安居乐业。来自丹东港、铁路丹东站、国网丹东供电公司、海事、移动、联通、边防、医院、学校、机关等单位,以及麦田西典、丹东市青年电子商务协会、辽宁厚德集团、快递行业等新兴领域的100余名单身青年参与了此次活动。开场环节不仅邀请了边防、消防模范夫妻到场分享卫国戍边的婚恋故事,为青年树立榜样,还发布了移风易俗青年倡议,并由10名青年代表现场签订“零彩礼”“低彩礼”承诺书,倡导文明新风。随后进行了城市文化推介,激励青年扎根丹东。在轻松愉快的活动环节,主持人组织了气氛热烈的破冰游戏,帮助青年们互相认识了解。活动尾声设置了“心动牵手”环节,鼓励互有好感的青年登记,并精心安排了“美丽丹东我来拍”创意打卡活动,青年们自由组队在鸭绿江风情雕塑、浪漫星空墙等特色景观前合影留念,通过社交媒体分享丹东之美,留下美好回忆。记者:李冉霞
    08/12
  • 全民运动会广场舞大赛激情开赛
    8月9日晚,丹东市全民健身周暨丹东市全民运动会广场舞大赛在凉爽的鸭绿江畔活力开赛。本次大赛由丹东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主办,丹东市文化体育旅游发展服务中心承办,丹东市健身广场舞协会协办。来自全市的24支队伍、近500名健身爱好者同台竞技,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市民驻足观看,现场欢呼与掌声此起彼伏。舞台上,各参赛队伍精神饱满,倾情演绎。从洋溢浓郁东北风情的《走进新农村》《我爱家乡的热土地》,到活力四射的现代健身操,再到融合创新的匹克球表演,丹东的广场舞者们为观众献上了一场精彩纷呈的视听盛宴。记者:肖航于上茹
    08/12
  • 丹东2025年全民健身周启幕
    8月8日晚,在全国第17个“全民健身日”到来之际,由丹东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主办、丹东市文化体育旅游发展服务中心承办的“全民健身你我同行”2025年丹东市全民健身周启动仪式暨全民运动会柔力球大赛在鸭绿江畔和平广场开赛,正式拉开了丹东“全民健身周”系列活动的序幕。活动现场气氛热烈,一系列全民健身精品项目轮番展演,展现了丹东市民丰富多彩的健身方式以及深厚的群众体育基础。启动仪式上,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代表宣读了《全民健身倡议书》,号召全体市民积极投身科学健身。随后,全民运动会柔力球大赛正式开始,12支队伍200余名健身者在赛场展示技艺,为夜晚的鸭绿江畔增添运动激情。本次全民健身周活动将从8月8日持续至8月15日启动仪式后,精彩赛事将在主会场鸭绿江公园和平广场接续上演:8月9日(周六)晚举行全民运动会广场舞大赛;8月10日(周日)晚迎来全民运动会太极拳大赛和花毽大赛。每场活动均配套全民健身公益服务,为市民提供免费的科学健身指导。在此期间,30多项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动将深入基层,在各县(市)区、街道(镇)、社区(村屯)展开。此次活动旨在深入贯彻国家全民健身战略,通过搭建覆盖城乡、贯穿全周的全民健身大舞台,进一步激发全市人民的健身热情,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建设充满活力、健康和谐的幸福丹东。记者:王子宁刘海东于上茹张怡媛
    08/12
  • 时光相册里的丹东
    08/12
  • 满目苍翠,一季清凉,带你走进山水宽甸
    08/12
  • 醉美宽甸·干杯盛夏 2025宽甸第二届青岛啤酒节盛大启幕
      8月8日晚,“醉美宽甸·干杯盛夏”暨2025宽甸第二届青岛啤酒节在宽甸青少年活动中心广场启幕,特色美食、精彩演出与互动体验深度融合,为市民和游客打造了一场沉浸式夏日夜间消费盛宴。本次啤酒节将持续至8月17日。  傍晚时分,活动现场人头攒动。欢快的音乐与市民游客的欢声笑语交织,啤酒的清爽麦香与各式美食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漫,浓厚的欢乐氛围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人。市民游客三五成群围坐一桌,举杯畅饮,碰杯声、谈笑声与舞台音乐相互交融,勾勒出一幅生动鲜活的夏夜生活画卷。  “我们来宽甸串门,正好赶上啤酒节开幕式,氛围特别好,为宽甸点赞!”“第一次参加啤酒节,感受到了满满的欢乐,推荐大家来玩。”“去年啤酒节我就来了,今年又带着家人来了。”现场很多宽甸市民和游客都难掩兴奋之情。  今年的啤酒节,宽甸再次升级规模,设置多个展示区。舞台区的舞者们以动感的舞蹈点燃全场热情,台下观众或跟着节奏舞动,或拍照留念,尽情享受夜晚的欢乐。展示区里有限量版啤酒和季节限定啤酒,并配备专业调酒师制作创意啤酒。美食街区里,酸汤子、煎锅、煎焖子、烧烤等特色美食应有尽有。  今年上半年,宽甸精心组织了6场大型促消费活动,拉动消费8000余万元。接下来,宽甸将以此次啤酒节为契机,加快培育多元化消费场景,通过举办系列主题消费活动、开展政企联动等举措,切实把宽甸的文旅流量转化为消费流量,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更强动力。记者/曲丹凤编辑/邹润
    08/11
  • 【科普】2025年8月8日是第十七个“全民健身日”
    来源/国家体育总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
    08/11
  • 协同攻坚!擦亮“鸭绿江畔 丹东真好”金字招牌~
    多部门协同发力抢抓暑期文旅消费黄金期  立足高质量发展新要求,抢抓暑期文旅消费黄金期,丹东市多部门协同联动,聚焦旅游环境优化、服务品质升级、安全防线筑牢等核心维度,推出一系列“硬核”举措,全方位提升游客体验感、满意度与城市美誉度。广纳民智推动服务升级  市委宣传部、市文旅广电局联合发起线上线下市民游客建议征集活动,广泛吸纳意见建议,推动文旅服务精准升级。窗口形象再提升  市委宣传部、市交通运输局、市文旅广电局、市城建文旅集团联合开展出租车行业“文明行车促提升宣传文旅靓丹东”主题活动,通过投放文旅宣传品、举办宣传培训、建设先行团队、设置服务监督卡、选树示范典型、推出激励措施等“六个一”举措,着力提升城市窗口形象。百日攻坚硬核整治  市文旅广电局牵头制定《“畅游丹东·品质护航”2025旅游服务质量提升百日攻坚实施方案》,以全域联动、问题导向、标准引领、品牌塑造为原则,部署集中整治行动。市文化市场执法“尖刀班”每日深入断桥等热门景区及旅行企业,查验合同、包车手续、导游资质,随机走访游客收集反馈,严厉打击强制消费等乱象。公安护航交通顺畅  市公安局建立“日巡查、日研判、日通报”机制,重点整治沿江景区及站前周边“喊客拉客”、非法揽客欺客行为。巡特警在巡逻中主动向游客介绍丹东的红色历史与自然风貌,并普及防诈骗常识。交警在火车站、断桥等热点区域增派警力,设置定点疏导岗,部署“铁骑”流动巡逻,优化交通组织,增加停车位,全力保障出行安全。市场监管守护消费权益  市市场监管局严守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集中开展小餐饮质量提升行动,强化景区及周边商品质量监管,严打假冒伪劣,整治“鬼秤”宰客行为。针对景区、酒店、夜市等重点领域开展价格专项整治,严查不明码标价、收取未标明费用等问题,切实保障消费者权益。交通执法安全先行  市交通运输局加强旅游包车市场安全监管,执法人员在断桥景区、高铁站等重点区域开展常态化巡查,规范运营秩序。卫生保障环境安心  市卫健委在旺季对住宿、游泳、影院等公共场所开展卫生专项检查,严查许可证、健康证、消毒记录及集中空调安全,建立整改“回头看”机制,同步加强卫生培训与投诉快速响应。商务服务提升细节体验  市商务局督导住宿、餐饮单位提升服务质量,落实酒店布草“一人一换”,推广餐饮“小份菜”“半份菜”服务,升级智能点单系统,建立高峰用餐预警机制,确保服务高效有序。景区提质智慧赋能  市城建文旅集团在断桥景区设立志愿者服务站,免费提供热水、针线、药品、座椅及旅游提示资料。虎山长城景区推进亮化和夜游项目,增设“小易AI望远镜”,以智慧交互提升游客体验。全链条发力擦亮城市名片  此次多部门协同施策,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精准发力,标志着丹东旅游服务质量提升进入系统化攻坚阶段。下一步,各部门将持续深化专项整治,完善长效机制,强化智慧化服务,打造安全、文明、优质的旅游环境,擦亮“鸭绿江畔丹东真好”金字招牌。供稿/王姝编辑/邹润
    08/11
  • 法治护航“安心游”
    “消费凭证要留好,人身安全有保障,遇到纠纷就打这上面的电话。”近日,在五龙山景区“极光烟火纳凉节”活动现场,振安区人民法院五龙背人民法庭的干警将“夜间旅游维权卡”递到外地游客李女士手中。此次在景区设立法律咨询台为游客提供法律服务,是五龙背人民法庭立足文旅资源特点,推出的又一项司法护航旅游新举措。暑期的五龙山景区热闹非凡,与景区热闹景象相映成趣的,是五龙背法庭干警们忙碌的身影,他们把法律咨询台搬进景区,“篝火普法护权益法治同行暖人心”的宣传横幅在人群中格外醒目,成为游客入园前的“法治向导”。翻看着法院干警递来的“夜间旅游维权卡”,上面清晰标注着维权要点和联系电话,游客李女士笑着感叹:“带家人出门就怕遇麻烦,有这个‘护身符’,玩着更踏实了。”一位老人手持普法宣传页仔细端详,干警见状立即上前,指着页面上的漫画耐心讲解并细心地用记号笔将关键号码描粗:“夜间消费要问清价格,遇到推销别勉强,有事就打这个电话,我们就在镇上,随叫随到。”听完讲解,老人连连点头:“丹东不光风景美,服务更贴心。”“希望通过此次普法活动,让游客在领略五龙山秀美风光的同时,也能知晓相关法律知识,真正实现开心出游、舒心体验、安心消费、放心游玩,度过一个愉快的假期。”该法庭负责人介绍,此次活动发放宣传卡40余份,解答游客咨询12条。下一步,五龙背法庭将持续深化“枫景如画”品牌建设,用更接地气的方式守护“诗与远方”,为丹东文旅高质量发展贡献基层司法力量。记者:张丽娴
    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