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丹东
- 专项督导检查 保障航道畅通近日,丹东市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中心航道服务部门开展防汛工作专项督导检查,保障航道畅通和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本次督导,涵盖航道养护作业部门、水上客运服务企业、水运疏浚施工企业、勘察测绘企业及专项工程项目施工现场。检查采取“查资料、看现场、问实情”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查阅防汛工作开展情况、应急预案、船舶各项日志、值班记录等资料;实地检查防汛设施运行、物资储备、排查硬件短板;现场问询船舶系泊加固、汛期人员安全防护措施等细节。检查中发现安全隐患10项,其中2项已立即整改,其余隐患均明确责任单位和整改时限,确保闭环管理。下一步,市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中心将对整改情况全程跟踪,汛期内不定期开展“回头看”,确保隐患清零。记者:侯春林08/11
- 擦亮路域“风景线”连日来,丹东市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中心将市容环境大清扫与干线公路养护工作深度结合,组织各县(市)区公路养护部门干部职工,全力开展路域环境整治行动,打造“畅安舒美”的路域环境,为市民营造干净整洁、安全有序的出行环境。此次大清扫活动聚焦干线公路重点路段,对丹霍线、丹阿线等城市出口路,鹤大线机场至东港段、丹东线爱河大桥至虎山长城段及城乡接合部干线公路进行集中治理,通过“机械+人工”协同作业模式,全面提升路域洁净度。清扫活动出动机械设备,对中央隔离带彻底保洁,清洗护栏并清扫积尘;投入人员,对挡墙、桥梁防撞墙等细节部位细致清扫,累计清理垃圾12立方米、边沟2.3公里,完成14座桥面保洁,清除违贴广告21处、路段堆占2处,确保公路环境卫生无死角。在保障道路安全畅通方面,公路养护部门对路面“病害”和交安设施开展专项排查修复,共处治路面坑槽1处,维修钢护栏4米,保障道路设施规范完好。同时,强化公路绿化管护,完成8.6公里路肩打草、拔草作业,保持公路绿化景观整齐美观。养护人员坚持日常巡查与动态保洁,及时清理路面污染和路肩漂浮物,筑牢路域环境“防护网”。下一步,市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中心将持续深化环境卫生整治与文明提升工作,加大路面及边沟清理力度,消除卫生死角,不断提升干线公路服务水平,全力打造干净整洁、文明和谐的路域环境。记者:王俊08/11
- 丹东市建成首个友好商圈日前,丹东市振兴区七经街友好商圈启动仪式在党群服务中心举行。顺丰快递、饿了么外卖等8家企业负责人、新就业群体代表、暖“新”商户代表等50余人参加。启动仪式上,七经街商圈综合党委发布“七经街友好商圈”共建事项,并向暖“新”商户授牌。商圈共建单位与大连迪比翼、饿了么、京东、京东外卖、美团、顺丰、韵达、圆通8家企业签署了“共建共享双向奔赴”友好协议。新就业群体代表现场宣读倡议书,呼吁全行业增强社会责任感,发挥独特优势,主动融入基层治理新格局。区委社会工作部、区委“两新”工委联合区总工会还为新就业群体送上夏日暖“新”清凉包,传递城市温情。七经街友好商圈的正式启动,标志着对新就业群体的服务从“点上突破”全面迈向“圈式覆盖”,相关部门将继续深化商圈建设,持续整合商圈商户资源,不断扩充新就业群体美好生活新场景,积极引导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共建美好家园。记者:李曼08/11
- “探秘红山 相约山海”夏游辽宁推广活动上海站启幕2025年8月6日,“探秘红山相约山海”2025夏游辽宁推广活动(上海站)在上海博物馆启幕。丹东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通过丰富的夏季文旅资源推介与特色文创展示,向上海市民展现了丹东的独特魅力。 活动现场,市文旅广电局围绕夏季旅游资源进行了精心推介。丹东夏季平均气温宜人,是辽宁绝佳的避暑胜地。大鹿岛与獐岛风光秀丽,凤凰山、天桥沟、水丰湖森林浓绿、江水清澈,吸引上海游客对丹东的夏日风光、红色历史与清凉山林心生向往。 在丹东文旅展位上,文创产品成为吸睛焦点。其中,融合丹东海洋美食元素的文创礼品格外抢眼——以黄蚬子、梭子蟹为灵感设计的挂件、冰箱贴,以及印有特色海鲜图案的丝巾、餐具套装,兼具地域特色与实用性;融入“候鸟”元素的毛绒玩具造型憨态可掬,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观看,深受喜爱。 此外,朝鲜族文化艺术馆带来的小提琴演奏《阿里郎与茉莉花》,以悠扬的乐曲展现了民族融合的魅力,让更多人对丹东这座城市充满好奇与向往。 此次丹东市文旅广电局参与上海站推广活动,加强了丹东与上海及长三角地区的文旅交流合作,进一步提升了丹东文旅品牌在全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让“鸭绿江畔,丹东真好”的城市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编辑:邹润08/08
- 辽宁男排、女排主场同日落户丹东8月6日,辽宁男排2025-2026赛季主场落户凤城签约仪式在凤城市政府会议中心举行。辽宁省体育事业发展中心、凤城市人民政府与沈抚翔云(辽宁)体育俱乐部有限公司共同签署合作协议,标志着凤城正式成为辽宁男排征战中国男排超级联赛的新主场。本次签约仪式以“赛事赋能·扎根凤城”为主题,旨在落实辽宁省“三大球振兴计划”,通过承办中国男排超级联赛辽宁男排主场赛事,激发凤城赛区乃至全省排球运动热潮,实现体育赛事与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为凤城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仪式现场播放了宣传片《凤城·排球之城》,展现了凤城浓厚的体育氛围与独特的文旅资源。签约仪式后,辽宁男排队员就赛事筹备、球迷互动及城市推广等话题接受了媒体采访,辽宁男排队长凌龙表示:“感谢凤城市及各级单位对辽宁排球事业的支持,球队将全力以赴,以精彩表现回馈球迷期待,为凤城打造‘排球之城’贡献力量。”在2024-2025赛季,以凤城市为主场的辽宁凤城凤凰山男排实现了辽宁排球的历史性突破,这支充满活力的队伍在关键战中力克福建男排,提前一轮锁定B级联赛冠军,并以联赛第八名的优异成绩成功晋级2025-2026赛季男排A级联赛。据悉,辽宁男排主场赛事筹备工作已全面展开,凤城市各相关单位将协同俱乐部在场馆升级、球迷文化培育、赛事经济拓展等方面持续发力,确保2025-2026赛季为球迷带来专业、精彩的排球盛宴。8月6日,“执裁赋能·女排扎根—辽宁女排2025—2026赛季主场落户东港签约仪式暨2025年辽宁省排球一级裁判员培训开班仪式”在东港市体育馆举行。辽宁省体育事业发展中心、东港市人民政府、辽宁腾达体育俱乐部有限公司三方代表共同签署协议,正式确认辽宁女排新赛季主场继续在东港市体育馆举办。与此同时,辽宁省排球一级裁判员培训正式开班。此举旨在响应辽宁省“三大球振兴计划”及建设体育强省目标,全面提升赛事规范化水平。据了解,此次培训将结合理论授课与模拟执裁实践,后续安排学员现场执裁排球比赛,并由资深讲师实时点评,强化实战能力。奥运冠军、辽宁女排队长丁霞代表球队发言,回顾了球队在上赛季凭借团结拼搏、不言放弃的精神最终拿到联赛季军的艰难历程,表达了对各级政府和广大球迷鼎力支持的感谢。她表示,目前全队正“夏练三伏、补齐短板”,以高昂斗志积极备战全国女排锦标赛和全运会,并决心在新赛季一如既往,拼搏赛场,为家乡争光,为辽宁添彩,奋力谱写辽宁女排全面振兴新突破绚丽篇章!此次“双轨驱动”盛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辽宁女排新赛季注入强大动力,为全省裁判队伍专业化建设夯实基础,更显著提升了东港作为“女排之城”与“裁判摇篮”的城市品牌形象,为其打造全国排球名城、发展赛事经济开启了崭新篇章。新赛季,东港市将立足新起点,以最优服务为女排队员保驾护航,当好辽宁女排的“第二故乡”。同时,全力配合省排球协会办好裁判员培训班,为全省“三大球”事业发展和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记者:于国洪张瑞08/08
- “警蓝通道”架起生命救援桥近年来,大鹿岛边境派出所坚持以发挥党建联盟作用为中心,聚焦海岛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创新搭建“警蓝快速通道”,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残疾人及受伤人员开辟离岛就医“零等待”服务。大鹿岛地处海域,受轮渡班次、天气等因素影响,群众离岛就医常面临时间紧、转运难等问题。为此,派出所依托党建联盟平台,主动联动轮渡公司、卫生院等联盟单位,构建起“警蓝通道”协作机制:通过联盟单位信息共享,提前掌握特殊群众出行需求,由轮渡公司预留座位并协调优先登船;派出所安排民警全程陪同,联合卫生院工作人员协助办理就医手续;遇恶劣天气等突发情况,联盟单位第一时间协同协调应急船只保障转运,形成了多方联动、高效配合的服务链条。今年以来,该通道已成功帮助7名行动不便的老人、2名残疾群众及1名受伤人员快速离岛就医,平均缩短转运时间近1小时,真正实现“呼叫即响应、需求即解决”。这种依托党建联盟凝聚的高效贴心服务,赢得群众广泛赞誉,不少岛民称赞:“‘警蓝通道’是咱海岛的‘生命桥’,党建联盟让服务更暖心,有民警和各单位的合力保障,心里踏实!”记者:唐羽廷08/08
- 丹东开展跨区域伏季休渔执法行动为加强渔业执法协作,维护海洋渔业生产秩序,近日,丹东伏季休渔交叉执法检查组,赴大连市长海县开展伏季休渔交叉执法行动,并延伸至庄河海域开展巡航检查。此次行动由丹东市渔业执法二大队组织实施,通过跨区域联合执法,严厉打击违法违规捕捞行为。巡航检查行动中,丹东渔业执法二大队共出动执法人员171人次,开展执法航次12次,累计航行670海里,检查渔船26艘次,查获并移交违法违规渔船3艘。检查组不仅深入了解了长海县在伏季休渔管理工作中的有效做法和先进经验,双方还就如何进一步加强伏季休渔管理、提升执法效能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为今后更好地开展渔业执法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接下来,我市渔业部门将进一步强化与各地渔业主管部门的配合,建立健全长效执法机制,持续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记者:邢漫08/08
- 保障涉客船舶“健康”运行进入暑期以来,我市各旅游景点客流量增幅明显。近期,丹东海事局组织机关党员干部下沉一线,充实执法力量,强化各景点涉客船舶监管和隐患排查,全力保障游客生命财产安全。行动中,执法人员深入4个景区码头,重点排查涉客船舶超员、配员不足等行为,共发现4处风险隐患,现场责令责任方限时整改,确保船舶“健康”运行。下一步,丹东海事局将加大监管排查力度,从源头上遏制水上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记者:刘作庆08/08
- 明长城宽甸六堡博物馆正式开馆了广大市民及游客朋友们: 经过精心筹备,明长城宽甸六堡博物馆即将正式与大家见面!我们诚挚邀请广大市民和游客前来参观,一同探索明代“宽甸六堡”的历史魅力。 明长城宽甸六堡博物馆位于宽甸满族自治县县郊高速公路收费口附近,是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总投资2537万元,占地面积5911.17平方米,建筑面积4778.29平方米,馆舍为四层框架结构建筑。 博物馆一层设有游客集散大厅、临时展厅及母婴室、医务室、寄存处等配套服务区;二层为数字化展厅;三层为主题陈列展厅;四层为库房、报告厅及办公区域。展馆融合数字化技术,打造了多个沉浸式体验项目,如虚兵营场景体验、烽火台瞭望体验等场景复原,带领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明代“宽甸六堡”的军事背景、建筑工艺、防御体系及社会生活风貌。 展览以明代辽东防御体系调整为背景。彼时,为防御建州女真的侵扰,明廷先后在辽东东部修建孤山堡和险山五堡,后因土地贫瘠、环境恶劣、远离辽阳等原因,防御成效有限。辽东副总兵李成梁遂将其迁至宽甸地区,建立了宽奠堡、大奠堡、永奠堡、长奠堡、新奠堡和孤山新堡(现本溪县东营坊乡新城子村)六座新堡,统称“宽甸六堡”。 “宽甸六堡”距今已有440年历史,其遗址对于研究明代宽甸地区的政治与文化具有重要价值。明长城宽甸六堡博物馆以“长城文化”为主题,通过实物展示、场景复原和多媒体演示等形式,全面呈现六堡的历史变迁、建筑特色、军事体系和沿线民俗文化,馆内陈列有大量珍贵文物和史料,直观展现长城文化魅力。【开馆时间】 自2025年8月8日起,博物馆每周二至周日9:00—16:30对外开放(16:00停止入馆),每周一闭馆休息(节假日除外,另行通知)。【讲解服务】 每日10:00提供定时讲解服务,由讲解员带领观众深入解读展品与历史背景。【参观须知】 -观众须持有效身份证件免费入馆参观,未携带身份证者可在服务台登记后入馆; -请自觉遵守参观秩序,保持安静,禁止喧哗、追逐打闹; -爱护展品及设施,禁止触摸、攀爬展品,严禁在展柜、墙壁等处刻画涂写; -馆内禁止吸烟、饮食,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管制刀具等危险品; -部分区域可能因维护或展览调整暂时关闭,具体安排以馆内公告为准。 明长城宽甸六堡博物馆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希望每一位前来参观的游客,都能在这里收获知识与感动。8月8日,诚邀您莅临参观! 编辑:邹润08/07
- 鸭绿江畔夏日游热潮持续升温8月6日,丹东市晴空万里,鸭绿江畔迎来暑期旅游高峰,客流如潮,持续高涨。 碧绿的江水如同舒展的绸缎般蜿蜒流淌,与澄澈晴空中的白云交相辉映,构成一幅灵动的夏日画卷。 江畔之上,众多游客纷至沓来,避暑纳凉。断桥景区人头攒动,来自外地的旅游大巴一辆接一辆有序驶入,游客们在景区前自觉排起长队,有条不紊地上下车,现场热闹非凡。 自驾游游客同样络绎不绝,许多家庭带着孩子或老人来到鸭绿江边欣赏美景。人们缓步走在鸭绿江断桥上,指尖轻抚钢梁上斑驳的弹痕,仿佛触碰到历史的温度。 抬眼远眺,天空中大片云朵悠然飘浮,江风轻拂面颊,令人恍若穿越时空。人与蓝天、白云、断桥上的历史印记融为一体,构成一幅独特而动人的画面。 不少游客举起相机,将这自然景致与历史文化交融的瞬间定格,留下难忘的夏日回忆。 记者/周广庆编辑/邹润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