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丹东
今日丹东
  • 【科普】“苗”准防疫!老年人接种疫苗具有良好安全性
    目前全国疫情防控形势仍然较为严峻复杂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是预防新冠肺炎的有效手段特别对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在预防重症和死亡等方面有明显效果老年人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安全吗?7组问答告诉你——
    08/01
  • 辽宁丹东:开展“薪火相传共成长”岗前业务培训
    日前,振兴区临江街道新村社区党委开展了“薪火相传共成长”主题活动,对新入职的社区专职工作者进行岗前业务培训,帮助新任专职社区工作者尽快适应新角色,助推社区的各项工作提质增效。图为新村社区党委邀请“全国模范退役军人”李忠怡为新入职的社区专职工作者开展“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教育活动。
    08/01
  • 辽宁丹东:解暑纳凉 锦江山的猴子吃西瓜
    7月28日,在锦江山公园,饲养员正在给猴子送西瓜。当西瓜摆满了“餐桌”后,一些怀孕的“猴妈妈”先上前挑选西瓜,其他的猴子只是远远地看着。过一会儿,其他猴子才陆续过来。一只公猴看到记者拍照,还以为是来抢西瓜的,冲着记者瞪眼。饲养员说:“猴群是有等级之分的,食物来了等级较高的先食用。为了给猴子解暑纳凉,公园每年夏季都要给猴子西瓜吃。”(作者单位:丹东日报社)
    08/01
  • 辽宁丹东:新“二街早市”开市 烟火气依旧
    7月30日凌晨,振兴区原二街早市结束露天经营,商户迁至原大二街市场。这里整体规划面积近2000平方米,设水产区、果蔬区、熟食区、生鲜肉类区、农民区5个区域,共491个摊位。一大早,新“二街早市”人流如织,商品丰富,摊主在新市场里接待着老主顾,经营环境更加整洁有序。“价格差不多,菜的品种也差不多,我觉得分区经营挺好,想买海鲜直接找过去就行了,方便。”市民刘先生说。“早市搬这里,还是好处多。”勤女士表示,马路市场环境脏乱,还存在占道经营、食品安全等问题,有了固定合规的经营场所,会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新“二街早市”严格落实市场出入管理和“专人驻场”制度,劝导广大居民佩戴口罩,严格查验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提醒入场人员保持安全距离、有序流动。每日安排医护人员为商户采集核酸,建立健康信息台账,严格消杀并做好记录。同时,相关职能部门加强进口冷链食品及从业人员监管,严格落实进口冷链食品疫情防控措施,切实降低疫情传播风险。二街早市从兴起到搬迁,时间跨度长达30年,许多居民和摊贩都对早市有很深的感情。搬迁后能否维持红火的生意,是商户们最关心的问题。为保障商户利益,振兴区政府出面协调,在摊位费、管理费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保留了不少于10%的公益性摊位,持有残疾证、特困证、低保证等群体可以优先进入公益区域经营,让广大商户轻装上阵、安心经营。目前,原二街早市已有230家商户签约入驻。站前街道通过线上微信群通知、线下张贴告知单等方式,讲清楚早市为什么要搬迁、如何搬、搬迁后如何经营管理,给商户们吃下了“定心丸”。在通知下达后,对商户提出的一系列问题进行归纳汇总,统一解答。借助文明城市创建的“东风”,振兴区坚持“安全至上、便民利民、科学设置、强化管理”的原则,开展二街早市整体迁移工作,让群众买得放心、商户卖得安心,盘活闲置商业资源,提升城区“颜值气质”,达到多方共赢。同时,成立“二街早市”长效管理专班,以“网格化”管理机制为基础,采取错时执勤与日常巡查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对已搬迁的早市实施常态化监管,遏制占道经营等行为发生。
    08/01
  • 【庆祝建军95周年】辽宁丹东:慰问官
    在八一建军节到来之际,7月29日,振安区五龙背镇党委走访慰问驻镇部队,为官兵送去慰问品,并向他们致以节日问候和崇高敬意。
    08/01
  • 辽宁丹东: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领域营商环境特约监督员上岗
    为进一步完善丹东市营商环境监督网络,全力打造办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竞争力强、生态宜居的营商环境,7月26日,丹东市生态环境局举行全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领域营商环境特约监督员授聘仪式。经过选聘通告、个人报名、单位推荐、市级审核、省级备案等严格筛选程序,确定我市9名同志为丹东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领域营商环境特约监督员,仪式现场颁发了聘书。按照相关工作制度要求,特约监督员每届任期一年,主要履行对本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领域优化营商环境、规范执法、依法执法等情况进行监督,收集并反馈社会各界对全市及本地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意见建议及破坏营商环境的问题线索,反映企业群众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堵点、痛点”,积极宣传全市及本地区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的制度、规定及措施,向领导小组提请专家技术帮扶、解决企业在环境保护、污染防治等方面遇到的问题等相关职责。现场特约监督员代表就如何更好地履职尽责进行了表态发言,表示将坚决履行监督员职责和义务,认真倾听群众意见建议,真正发挥好群众与政府部门间的桥梁纽带作用,为建设丹东良好的营商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08/01
  • 辽宁丹东:重大工程供电服务保障专项行动会议召开
    7月29日,2022年丹东市重大工程供电服务保障专项行动会议在国网供电公司召开。会议认真落实丹东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和省公司方案要求,统筹安排工作任务,统一思想、狠抓落实,确保高质量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为丹东地区经济发展注入更强劲动力。近年来,国网供电公司全面落实服务重点项目保障制度,不断优化协同联动机制,在服务重点项目建设方面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为丹东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电力保障。接下来,公司上下将提高站位,充分认识服务重大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扎实推进、务求实效,彰显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与使命担当。在开展专项行动中明确工作目标,紧盯工作任务,强化制度保障,严抓工作落实,全力推进服务重大工程建设取得成效。
    08/01
  • 辽宁丹东元宝区:文明实践活动倡导全民戴口罩
    7月27日,丹东市元宝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同步开展“全民戴口罩文明好习惯”文明实践活动。在丹东市区新安步行街,多名志愿者手持写有“请‘罩’顾好自己”“口罩常戴健康常在”等宣传口号的宣传牌,提醒市民注意个人防护,并派发口罩和活动贴纸,提醒大家出行佩戴口罩。“人员密集场所记得要戴好口罩,这样才能起到防护的作用。”在辽宁某泵业有限公司、七道街道新华街临街商铺等地,志愿者提醒企业员工、商铺经营者做好个人防疫措施。除街头劝导外,元宝区还通过制作发放活动主题口罩、LED屏刊播宣传视频等多种载体,全方位宣传引导市民科学佩戴口罩。在新安步行街、元宝山公园等人流量较大的区域,设立固定宣传点,向有需要的市民免费派发口罩。据了解,元宝区“全民戴口罩文明好习惯”活动将持续一周时间。46支志愿服务队还将深入市场、商超、行政村、企业等行业主体开展志愿服务,保证辖区全覆盖。
    07/29
  • 辽宁丹东:开通绿色通道 助力远洋渔船出境
    7月27日,辽宁边检总站丹东港边检站顺利完成12艘远洋渔船160名船员出境通关保障任务,助力远洋渔业船队顺利复工复产。“丹东港边检站的民警靠前服务,保驾护航,帮助我们远洋捕捞船顺利出境,节约了大量成本和时间,真的太感谢了!”大平渔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树平看着即将远航的12艘渔船,深有感触地说。7月24日10时许,丹东港边检站接到丹东海运国际船舶代理有限公司的申请,大平渔业集团有限公司12艘双甲板远洋捕捞船将于近期出境印度洋实施远海捕捞。该站主动作为,采取“互联网+边检服务”的工作模式,启动“一企一方案一事一对策”联勤协作机制,通过“预检核查、线上办理、网上审签、优化查验程序、现场人证查验”等方式,用时2小时,完成了远洋捕捞船出境边防检查任务,为企业顺利复工复产提供便利,尽力挽回企业因疫情造成经济损失。7月27日中午,经过出境检查后,大平渔业集团远洋渔船缓缓驶离丹东港码头,向印度洋渔场进发,开启为期两年的远洋捕捞作业之旅。尽管港口温度高达到31摄氏度,但是民警们依然认真核对每一名船员的信息,并对船只进行检查。“你这是第几次出海?之前干过这类工作吗?”民警隋珂政与王天鹤一组负责第二组船员的人证对照、身份信息核实等工作。大平渔业集团有限公司是具有远洋捕捞资质的企业,其双甲板远洋捕捞船是全省唯一一家。今年三月结束两年捕捞后,原打算休整后5月份再次出海,但是由于疫情影响,捕捞延迟,这对于企业而言是一个不小的损失。时间就是成本,效率就是利润,当企业准备出征远航之时,丹东港边检站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为企业量身定做了通关保障方案,派出了30名警力,分为4个工作组,每个工作组负责一组船舶的船体检查和船员的人证对照查验工作,确保用时最短完成边防检查工作任务。“丹东港边检站始终与驻地经济发展同频共振,以助力推进最北海港口岸发展为目标,积极融入服务,帮助企业复工复产,以精而准的服务举措助力提升通关效率,为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提供服务支持。”丹东港边检站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说。
    07/29
  • 辽宁丹东:自建房安全专项安全整治“百日攻坚行动”进展顺利
    自建房安全专项安全整治“百日攻坚行动”工作开展以来,丹东市积极克服疫情影响,全面开展专项整治工作,“百日攻坚行动”进展顺利。7月5日,丹东市召开专题调度会议,了解各区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开展情况,对下一步工作进行部署。7月7日,丹东市政府第8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丹东市自建房及老旧房屋安全专项整治“百日攻坚行动”工作方案》。随后,丹东市住建局印发《关于开展全市住建领域相关工作综合督查指导的通知》,7月11日至13日,丹东市住建局3个综合督导组,对各县(市)区及经济区管委会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现场督查指导。截至7月26日,通过全国自建房排查整治录入归集系统数据统计,全市已完成排查自建房72727栋,发现自建房安全隐患1807栋,经营性自建房安全隐患69栋。目前,各地区正在全面整改中。7月25日至29日,丹东市住建局联合公安、消防、市场监管、自然资源、农业农村等部门深入各县(市)区一线,调查指导各地区自建房排查整治情况。目前,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百日攻坚行动”时间已过半,我市将进一步加大自建房安排查整治力度,认真梳理在排查整治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协调沟通,确保专项整治工作按时完成。
    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