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丹东
今日丹东
  • 辽宁丹东:开展农村环境整治百日攻坚行动
    7月24日从丹东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获悉,丹东市于7月至10月集中开展农村环境整治百日攻坚行动,以“扫干净、码整齐、保通畅、清沟渠”为目标,聚焦公路铁路沿线、河道沟渠、村屯内部及周边等重点区域,深入开展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农村户厕整改和村容村貌提升。丹东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倡议人人争做“实践者”、“宣传者”、“监督者”。认真做好房前屋后清洁清理,做到无垃圾杂物、无物品占道、无污水污垢、无严重积尘等。保持庭院整洁卫生,不在村内道路及公共场所乱倒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乱堆乱放杂物,积极参加公共区域环境卫生集中清洁打扫活动,营造干净整洁的村容村貌和户容户貌。牢固树立公共环境卫生意识,自觉摒弃不文明、不卫生行为,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做讲文明、讲卫生的好公民。要争当农村环境整治宣传员,积极宣传文明卫生行为规范。要身体力行,从自身做起,从今天做起,以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身边群众,形成人人自觉参与、主动维护农村环境的良好氛围。农村环境整治是一项长期工作,每位公民既是优美环境的建设者,更是受益者和守护者,都要做到不当旁观者,对不文明现象和行为要自觉监督、敢于抵制、积极制止,形成全社会监督、人人参与、人人支持的良好局面。
    07/26
  • 【科普】老年人新冠疫苗接种的热点问题解答
    07/26
  • 【科普】为啥核酸检测一轮又一轮?
    07/22
  • 辽宁丹东:保证铁路运输安全畅通
    为减少施工对城市交通的影响,7月19日晚,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丹东工务段采取夜间施工作业的方式,对振八铁路道口进行全面翻修改造,保障过往行人和车辆安全,保证铁路运输安全畅通。
    07/22
  • 辽宁丹东:全天候检查——疫情防控、规范经营两不误
    “根据您的用码记录显示,您今日还未进行核酸采集,作为外卖相关工作重点人员,需要每日进行核酸检测,请您立即就近到核酸采样亭采样。”类似的话,每天丹东市振安区司法局下沉干部邢燕都要在日常检查中与商铺从业人员重复多次。面对不断变化的疫情形势,连日来,振安区鸭绿江街道办事处多措并举,全面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复商复市以来,如何做好沿街店铺的规范经营工作一直是鸭绿江街道的工作重点。为此,街道特地组织区直机关下沉干部100余人,成立复工复产复商复市专项巡逻检查组,每天对辖区内500余家商铺开展全天候检查。“您需要对进入的顾客进行测温验码,并提醒顾客戴好口罩,还要保证店内顾客不超过最大容纳客流量的50%。”检查组成员关颖峰负责的路段水果超市较多,每天他都会和其他成员一样,反复监督叮嘱商户规范经营。为保证监督履职到位,检查组成员严格按照《营业场所疫情防控情况检查日志表》内容进行检查,要求各经营主体认真做好环境卫生清洁、消毒和通风等工作,每日至少进行2次场所内消毒,填写消毒记录;要求相关从业人员要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每日主动参加核酸检测;要求各商家建立货物出入库明细台账,做到货物来源可追溯,暂不得经营冷链食品;要求各商铺在入口设置“检查区”,安排专人检查进入场所人员的测温、辽事通健康码及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检查组成员的细致和努力,得到辖区内各商家的理解和认可。“天这么热,他们每天都坚持巡逻,发现问题及时提醒,我们商家也会积极配合,规范好经营行为。”振安区某家具装饰店负责人陈贤峰说。同时,结合疫情防控和市容环境治理工作实际,检查组对店外经营、占道经营行为进行了清理整治,向商户宣传讲解疫情防控政策规定,发放《致全体商铺经营者的一封信》500余份,张贴各类宣传海报900余张,营造疫情防控宣传氛围,督促沿街商户落实好“门前三包”,确保所有经营过程防疫措施落实到位,维护好生产生活秩序。
    07/22
  • 辽宁丹东:深入宣传“百日行动”
    盛夏时日,气温连连攀升,但阻挡不了丹东市新港边境派出所“百日行动”的工作步伐。广场、工地、社区……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他们头顶烈日,坚守工作岗位,全力奋战在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的第一线。为进一步激励斗志,鼓舞士气,增强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新港边境派出所开展夏日送清凉慰问活动,在深入宣传“百日行动”的同时,为群众送去西瓜、绿豆水等防暑降温慰问品。
    07/22
  • 辽宁丹东:推进移风易俗 建设文明乡镇
    近日,丹东市振安区楼房镇积极开展“破除陈规陋习倡树文明新风”系列活动。把婚丧事简办、厚养薄葬、革除陋习,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积极倡导良好风尚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全面推进移风易俗工作,进一步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激发群众投身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凝聚强大精神力量,打造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抓领导,夯责任,队伍建设强根基“乡村美不美,关键看党委。”楼房镇党委、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发挥统一战线的独特优势和作用,把推进移风易俗建设工作提上重要议程,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头人作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建志愿服务队,注册志愿者占全镇常住人口数的13%以上。依托乡、村两级志愿服务,以提高群众知晓率和满意度为切入点,以红白理事会建设和运行为抓手,丰富措施,完善制度,乡风民风持续向好。抓建设,重落实,多措并举树新风按照“十有”标准,通过整合村级党群服务中心、党员活动室、村级文化舞台等现有资源,全镇各村球场、小舞台、农家书屋等硬件设施相对完善。结合楼房镇实际,全镇各村成立了民间舞蹈队8支,各村配备专职干部,建立健全了“一约四会”制度,高标准地完成了各种培训及活动,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全镇打造了镇级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个、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5个。各村充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服务阵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宣传培训和文明创评活动,通过扎实开展“身边好人”选树活动,积极推进乡村文明行动,大力加强村风民风建设。定期召开例会对各村红白事办理情况进行调度,推进宣传教育抓在经常、融入日常。通过大喇叭、村级微信群、发放宣传单、制作公益广告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聚焦婚丧喜庆大操大办、大摆宴席等陈规陋习,大幅降低红白事酒席标准。各村红白事实行提前报备制度,村委把好第一道关口,由村监委到场指导监督,镇纪委随机到场暗访监督。组织村民学习《村规民约》中移风易俗有关规定。将移风易俗工作纳入对村级的年度考核内容,组织好监督检查,对违反规定的党员、干部进行严肃处理。各村也制定落实奖惩制度,对于红白喜事新办的农户,优先考虑评先树优和物质奖励,对大操大办者取消各类评比奖励、慰问金等待遇。不断加强引导宣传和舆论监督,大力加强乡风民风建设,持续提升红白理事会知晓率和移风易俗满意度,不断激发群众参与移风易俗工作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社会清风、文明乡风、和谐民风。抓亮点,强宣传,在创新中有发展为着力营造新事新办的社会氛围,楼房镇从扩大正面宣传教育入手,开展了“破除陈规陋习,倡树文明新风”宣传周活动。通过设置宣传栏、张贴标语、LED显示屏、发放宣传单、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及微信等形式,大力开展移风易俗新风尚宣传,深入宣传婚丧事大操大办的危害,让新事新办理念深入人心。组织发放“破除陈规陋习倡树文明新风”倡议书等宣传单1500余份,由村两委带领党员等逐屯逐户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并与群众签订遵守村规民约承诺书、破除陈规陋习承诺书,广泛宣传典型,呼吁广大群众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使文明新风深入人心。结合清明文明祭祀活动进行移风易俗宣传,发放民族团结创建活动资料500多份;举办系列活动,展示出乡村文明建设的美好愿景,表达对乡村美好生活的追求。
    07/22
  • 辽宁丹东:大地蓝莓收获啦
    连日来,丹东市大地蓝莓迎来收获季节。7月19日,在东港市马家店镇一个蓝莓种植基地,满眼绿油油的蓝莓树,颗颗蓝莓如玛瑙般挂满枝头。在果园里,农民们忙着采摘成熟的果实,脸上挂满喜悦。
    07/22
  • 【科普】新冠肺炎核酸检测初筛阳性人员管理指南
    07/21
  • 辽宁丹东:他们,送来城市烟火气
    有一群“小哥”,穿大街、过小巷,见证着城市的喧嚣,传递着烟火气,他们就是外卖、快递小哥。近日,我市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外卖、快递小哥们重返岗位,奔波在送餐、送货路上,为我们送来这座城市的“烟火气”。外卖订单超过疫情前日常水平“我们复工以后,每天上岗前需要进行核酸检测,还要测体温,另外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车辆、餐箱消毒……”7月19日上午10时,在振兴区红房一街,外卖骑手李嘉如一边摆弄着电话,一边在某餐饮店门外等待着。“以前我们取餐的时候是在室内,现在是全程无接触配送,你看门口摆了个小桌子,到时候外卖就放在这上边。”说话间,李嘉如冲着门内询问:“10号好没好,客户催了。”门内回复:“好了好了,10号、12号都好了。”很快,两份热气腾腾的外卖餐包放在了小桌子上。“走喽!走喽!”李嘉如打包好后,一路飞驰而去。正在后厨接单的厨师王师傅感慨道:“从外卖订单量上来说,现在比疫情前还多,昨天一天接了六七十单,卖了2000多块钱。”等待配餐的另一位外卖骑手告诉记者,这条街上附近重新开张的小饭馆外卖时已经恢复到正常时期的三分之二。“有很多商户,特别是一些比较高端的餐饮店,以前几乎不做外卖。现在,有的店自己做了外卖平台,卖一些蔬菜和半成品,有一些也开始尝试上线外卖平台了。”一位外卖骑手们表示,刚开始恢复外卖配送时,只有几家餐饮商户能开业接单,现在超市跑腿的订单也多了起来。“你上街看一看,只要骑手聚集地的商家,买卖都挺好。路上骑手也越来越多了,咱们城市复苏的速度,比大家想像的更快、更好!”每天派件量是“双11”的1.5倍“您好,您有一个快递到了,给您放到哪?啊,好,那一个小时后给你放在超市门口。”快递员冯相宇开着派送车,灵活地穿梭在市区的街头巷尾。上班前,他特意到安东老街的核酸采样亭前,赶早做核酸以获得当天的“工作凭证”。几分钟后,冯相宇小跑着从采样点出来,上了派送车。车厢弥漫着一丝消毒水味,冯相宇已经习惯这种气味,他知道这意味着“安全”。我市邮政快递行业全面恢复运营以来,快递小哥成了“抢手”职业,主城区配送站九成以上恢复运营,配送货量甚至超过了疫情之前。防疫工作丝毫没有松懈。在振兴区健康路一家快递网点,记者见到门口摆放着一张桌子,桌子上有消毒液、口罩、一次性手套等防疫物资,记者试图进入时被网点负责人叫住:“我们是无接触配送,要求派送员要全面做好防疫措施后才能进行分拣、扫描等工作。”记者了解到,每天快递货车抵达网点后,网点工作人员会消杀后再进行分拣、扫描。在操作过程中,快递员全程需佩戴口罩、一次性手套等。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其实包裹在到达网点前,已经进行过至少两轮消杀。“招聘自带车快递员,月薪6000—10000元……”这是振兴区六道沟一家快递驿站老板大强连续半个月以来每天必发的朋友圈。“不夸张地说,解封后每天派件量是‘双11’购物节的1.5倍,快递员每天派件超过1000件,一天只能睡4小时,很多快递员嗓子都哑了……”大强告诉记者,“我们每个人都在努力第一时间把快递送到,也希望大家能多体谅一下我们的快递员。”
    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