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丹东
- 辽宁省丹东市:16处不可移动文物列为“市保”日前,丹东市将全域内16处不可移动文物命名为第十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这16处不可移动文物分别是孤山山城遗址、明代海防工事—兴隆山烽火台遗址、明代海防工事—柞木山烽火台遗址、沙坝人工河、盖家坝机场碉堡旧址、大孤山机场提水站遗址、前阳机场提水站遗址、抗美援朝大东沟机场中苏人民空军导航台遗址、抗美援朝大东沟机场苏军防空指挥所遗址、抗美援朝大东沟机场中苏人民空军飞行员驻地旧址、中日甲午海战—致远舰沉舰遗址、李镇龙夫妇义烈碑、杨靖宇抗联统战大会遗址。振兴区的花园革命烈士陵园、“人民防空纪念”碑;元宝区的抗美援朝第一铁路便桥桥基遗址也成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记者还了解到,元宝区“汤玉麟公馆旧址”更名为“东北边防军高射炮兵17团团部旧址”。12/12
- 辽宁丹东步达远村:搭乘直播“快车” 特色农产品成“网红”“榛子真心好吃,一直在回购!”“榛子蘑菇木耳都好吃。”“我年轻时曾到过步达远,现在这里今非昔比,多种经营,致富有道!”打开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步达远镇步达远村直播平台,映入眼帘的就是一串好评,视频内容正如那段简介:推介辽宁东部山区特色农产品,宣传风土人情,讲好步达远故事,为乡村振兴贡献步达远人的智慧……“步达远村不仅有产业基础,更有不少特色农产品,发展网红经济具有很大优势。2020年,村里主动作为,顺应市场变化,整合资源,经多次考察学习后,积极打造了山货直播基地,帮助优质农产品开拓新的销售渠道,吸引大学生回乡创业。”12月1日,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包德军向记者介绍。几年前,步达远村民制作的糖炒大榛子,一年卖不出400公斤,榛子价格一度腰斩,村民们种植榛子的积极性不高。如今通过“步达远山货直播基地”,年销售糖炒大榛子1500多公斤,深受外地消费者好评。平时村民们是炒一天,歇炉一天,等落雪后坚果销售到达旺季,天天炒都供不上,产出的榛子春节前基本就卖完了。步达远村农产品借助直播基地的渠道,推动本地绿色产品的深加工,将原料产地变为食品深加工基地,再扩大农民种植意愿,实现良性循环。从“挑着扁担沿街卖”到“直播成为新农活”,本地人举起拍摄器材,带着天南地北的网友逛田间地头、农场果园,盘活了步达远村的大榛子产业,让酒香不再怕巷子深。“近年来,我们通过定期学习培训等方式,不断挖掘有志从事电商行业的本土人才,希望能够培养一批有影响力的带货主播,加强新就业群体就业创业能力,带动更多本土年轻人加入农业电商行业。”包德军说。经营管理山货直播基地线下体验区的李炳辉,是90后返乡创业大学生。他看到村民过去从事传统种植模式,劳动辛苦,经济效益又低,毅然踏上返乡创业之路,想要利用掌握的知识为家乡发展出一份力。“哪好也不如家好!”致富不忘众乡亲,像李炳辉一样投身直播基地的青年在步达远村还有4名,他们正怀揣着对家乡的热爱和扶农助农的理想,用全新的观察视角审视着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以实际行动助力家乡产业振兴。“现在沈阳、鞍山等地都有意向,学习我们步达远村的这种模式并合作。”包德军介绍,如今步达远村以优质的绿色产品为切入点,采取网络助农的形式,依托线上直播平台,向全国持续推广具有特色的农特产品。同时,在线下渠道做门店深耕,设置山货直播基地线下体验区,多种模式相结合,进一步增强农产品知名度。“2022年是充满挑战的一年,从9月丰收节开始,我们便定期开启助农电商节直播带货活动。以步达远优质农产品为媒、以直播活动会友,充分展示步达远村民勤劳致富、开放包容的淳朴风采,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包德军表示,步达远村将不断优化资源利用模式,继续支持高质量“网红”农产品建设及品牌培育,推动区域乡村振兴。作者:王子宁12/12
- 辽宁丹东:丹东出入境边防检查站警史馆建成为追忆先辈奋斗足迹,更好地传承光荣传统,筑牢忠诚警魂,丹东出入境边防检查站警史馆于今年12月建成启用。该警史馆整个展厅面积约120平方米,馆内分为6大展板区、4大展台区、视频展示区,收集整理100余张图文资料、200余种陈列物品、10余块荣誉奖牌,通过浮雕、数字技术显示屏、全息投影等亮点功能打造“互动科技+沉浸式体验”智慧展馆,以丰富的展示陈列形式、翔实的文史资料和现代智慧科技的手段,努力将其打造成民警思想培育基地、荣誉教育基地和警营开放基地,系统化诠释该站民警多年来忠诚驻守国门、维护口岸边境地区安全稳定的职责使命。作者:唐羽廷12/09
- 辽宁丹东:“宽甸六堡”展览馆文物及展品征集工作进展顺利近日从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文旅广电局获悉,该县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宽甸六堡”展览馆建设项目目前共征集到文物及展品970件,并完成摄影收录及登记造册工作。本次文物摄影收录历时一个多月,从数百件文物中精选部分具有代表性的文物及展品拍摄图片并编制成册,全面、准确地再现文物及展品的原貌,更好地展示其历史价值,提升大众的认知度。随着文物及展品数量的增加和质量的提高,将为“宽甸六堡”展览馆竣工开馆献上一份“开门礼”。据了解,“宽甸六堡”展览馆项目是长城国家文化公园(辽宁段)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宽甸高度重视项目建设工作,成立了宽甸满族自治县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领导小组,组建项目推进工作专班和文物征集工作专班,在确保建设施工进度要求的前提下,提前一年着手准备文物及展品征集和筹备工作。根据相关工作计划,还将持续面向社会长期征集长城文化相关文物及展品,丰富博物馆藏品。作者:吕宝林12/09
- 辽宁丹东通乡社区:建设社区文化 点亮多彩生活12月4日一早,丹东市元宝区九道街道通乡社区北府花园小区内,一张由社区居民姜作义手绘的海报亮相宣传栏,吸引了社区居民纷纷驻足观看。近年来,通乡社区大力增强社区文化软实力,提高居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12月5日上午,北府花园小区居民葛春德来到通乡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整理桌椅板凳,检查门窗水电,确认设施一切完好后,这才放心回家。“每周都得回来看看,社区为我们提供这么好的活动场地,我们要好好爱护。”作为活动中心站长的葛春德说。“以前排练节目,大伙儿不是挤在山坡上,就是在车站旁,赶上现在这样的季节,想要聚在一起排练节目可就难啦!”葛春德说,而今活动室有宽敞明亮的排练场地,环境干净整洁,为居民排练节目提供了很多方便。为了让广大社区居民享有“文化有阵地、娱乐有设施、健身有场所、活动有保障”的精神文化生活环境,多年来通乡社区以“丰富社区文化活动、充实居民业余生活、打造美好和谐社区”为主题,不断完善社区服务配套设施。“如今不仅有了宽敞整洁的室内活动场地,还新增了宽敞的户外休闲场所。”通乡社区党委书记白静介绍,2017年,元宝区九道街道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为契机,将露天市场改造成平整开阔的休闲广场,设有健身器材和篮球架,满足了居民的健身休闲需求,也为文艺团体演出提供了新场地。通乡社区积极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广泛开展剪纸、打香篆、十字绣、书法、绘画、品茶等学习赏鉴交流活动。越来越多的居民参与进来,相互之间渐渐熟悉起来,邻里和谐友好的气氛越来越浓。“大家加入微信群,谁买了菜拎不动了,谁家有病号照顾不过来,在群里一说,准有人帮忙。”社区居民王秋香说。作者:李雯琪12/08
- 浪头镇:防疫有温度,初心暖民心浪头镇防疫有温度初心暖民心疫情发生后,振兴区浪头镇全体工作人员闻令而动、迎难而上,迅速投入疫情防控岗位,第一时间完成“平急转换”。全镇在原有16个疫情防控包保组和10个工作专班的基础上,再调配力量成立应急队伍支援防控形势较为严峻的五一八社区、滨江社区,倾心倾力做好疫情防控各项任务和居民服务保障等工作。市、区下沉干部、网格员、志愿者们踊跃奋战抗击疫情第一线,全力守护居民群众健康安全。初冬时节,寒意渐浓,浪头镇五一八厂家属楼小区却是一番温馨的场景。十余名下沉干部以及镇机关和五一八社区的基层干部,从厢式货车上接力取下区委区政府为风险区居民提供的免费“暖心物资包”,清点无误后上门逐户送达。这份“暖心物资包”中有鸡蛋、猪肉和各类新鲜蔬菜,营养均衡,分量十足。一些居民收到这份沉甸甸的心意后,纷纷在微信群、朋友圈“晒”出菜品,以表达对党和政府的感谢。浪头镇还把对辖区群众的关注和关爱落实在方方面面。以社区为单位分类建立台账,摸清特殊人群底数和就医需求,由专人24小时接听居民就医需求热线;通过小区及网格微信群统计用药需求,社区统一进行采购并送上门。此外,依托朋友圈、微信群向居民广泛宣传振兴区生活物资保障流程,科普居家隔离注意事项,并解答群众最关心的问题;联合下沉力量,利用小喇叭循环播放疫情防控标语,引导居民有序参与核酸检测,树立战胜疫情的必胜信心,通过一系列有力度有温度的防控工作赢得辖区群众的理解、支持与配合。文安社区小朋友“花式祝福”送“大白”“‘大白’叔叔阿姨,谢谢你们!”11月24日,在振兴区浪头镇文安社区中央花城小区核酸采集点,出现了这样暖心一幕,几名学龄前小朋友在做核酸时,将自己精心制作的“手工花”送给现场的“大白”。“这些花是我家孩子昨天晚上自己动手折的,她看到采核酸的叔叔阿姨很辛苦,一定要把最美的花送给你们。”一名小朋友妈妈对现场工作人员说,“因为我在上半年疫情期间当过志愿者,所以我家姑娘知道防疫工作人员每天都特别辛苦。”在浪头镇每个核酸采集点,扫码、采样的“大白”每天起立、弯腰、半蹲,以各种姿势配合小朋友,用真情付出把爱心传递到孩子们的心田。一束束手工花、一句句稚嫩的话语表达了孩子内心最真挚的感谢。曙光社区坚守岗位服务为民疫情发生后,浪头镇曙光社区全体工作人员始终坚守岗位,充分发挥辖区物业、志愿者等力量,为守护居民健康安全把好第一道关卡。日前,曙光社区辖区全员核酸检测中发现一核酸检测点有一管混管采样异常,社区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仅用30分钟就完成了复检任务。社区其他工作人员对照居民户籍底册,对该管的10名居民进行排查,了解居民同住人情况及近期行程轨迹,并对异常管居民所在楼宇另立档案。在疾控中心给出复检结果后,社区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告知该楼居民结果,做好相关工作。随后,开展配送物资、采买生活必需品、核酸检测、信息排查、垃圾清运等工作,竭尽全力为居家隔离人员提供生活保障。在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政策的同时,曙光社区注重将真情实感融入防疫工作当中,用实际行动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宗旨。五一八社区范俊毅“越是危险,越应该冲在前”市水务服务中心的范俊毅是派驻浪头镇五一八社区的第一书记,本轮疫情发生后,他迅速冲到防控最前沿。面对疫情严峻复杂的形势,范俊毅迅速组织下沉干部成立核酸采样、垃圾清运、物资保供、应急服务等工作专班,与社区工作人员密切配合,形成优势互补,使整支下沉队伍分工明确、运转高效。每次发放生活物资时,范俊毅都全程跟进,督促人员仔细核对台账,确保不落一户一人。为了满足居民的多样化需求,他将下沉干部编入社区网格员队伍。网格员接到居民“点单”后,化身“代购员”和“快递员”,奔波于楼群之间送药上门、送货到家,倾心做好居民居家生活保障。每当有转运密接人员任务时,他都会深入封控区挨家挨户告知、宣讲防疫政策、倾听诉求并给出解决办法,消除居民焦虑情绪。他常说:“下沉抗疫是我们义不容辞的担当,越是危险的地方,越应该第一时间冲在前。”文安村孙嘉彤用爱心守护辖区居民“大姨,现在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提倡非必要不外出,如果家里有需要买的东西,您就联系我,我是咱村的第一书记,我们帮你买。”浪头镇文安村驻村第一书记孙嘉彤与村“两委”依托网格化管理机制,通过分组包片设立责任人的方式,及时回应群众在疫情期间的诉求,切实为村民特别是低保户、老年人等重点群体提供生活上的帮助。本轮疫情发生以来,孙嘉彤第一时间会同村“两委”,将疫情防控任务细化分解到村干部及网格员、党员志愿者,建起了疫情防控一线的“铜墙铁壁”,党员干部全部亮身份、当先锋,冲到防控第一线。寒风阻挡不住关怀的脚步,严冬冷却不了炽热的爱心。为进一步做实做细疫情期间贫困儿童关爱服务工作,孙嘉彤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进行“云探访”,全面排查了解辖区内贫困儿童的疫情防护、生活保障、监护状况及生活、学习情况,叮嘱孩子们做好个人防护。孙嘉彤还为贫困儿童送去了日常生活所需物品,当好他们的贴心人和守护者,把党和政府的关怀传递到每个孩子心中。左岸社区把居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感谢社区,感谢石书记和王书记,没有她们帮我,都不敢想现在会成什么样子。”日前,浪头镇左岸社区党支部书记石然晶接到了居民刘女士的求助信息,她在家中突发腹痛,儿女无法在第一时间赶回照顾。事发紧急,石然晶立即放下手上工作,联系车辆送刘女士就医。正在核对核酸底册的左岸社区第一书记王丹得知情况后,迅速将刘女士送到市第一医院进行救治。在医院,王丹帮助办理住院手续,直到刘女士的儿女赶到医院,她才离开。疫情期间,社区始终把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全力保障居民在疫情期间“生命通道”畅通无阻,带给群众亲人般的温暖。记者|张津硕12/06
- 站前街道:织密小网格,筑牢安全网站前街道织密小网格筑牢防疫安全网“您今天核酸检测做了吗?如果有紧急事需要出门,请一定要佩戴好口罩,做好个人防护!有什么需要随时联系我们……”连日来,振兴区站前街道的居民总能收到来自辖区网格员的贴心叮嘱。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形势,站前街道充分利用网格化优势,组织295名网格员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增强防控“最后一公里”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网格治理精细化,让防控更高效。第一时间做好辖区人员信息的排查工作,建立重点人员清单,网格员通过电话、微信随访、开展“敲门”行动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做好人员摸排、信息收集工作,并建立工作台账,实现排查全覆盖、核查无死角。网格服务精准化,让群众更暖心。建立重点人群信息台账,动态更新辖区内高龄老人及特殊群体信息,送服务上门。与此同时开展帮买代办、物资配送等便民服务,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切实做到“防疫不防爱”。三街社区高昕在战“疫”中不断学习成长站前街道三街社区工作人员高昕是一名“90后”,今年4月到社区工作后,她一直负责防疫工作。从火车站为解答群众问题到管控重点人群,从排查大数据到每日核酸采集的信息归纳、整理、报表,她一点点学起,迅速融入工作中。此次疫情发生以来,高昕24小时待命,无论是在回家的路上,或是吃饭、休息,只要数据一来,她就立即核实处理。身患胃病的她,一直坚持在岗位上,甚至有时候睡觉都会猛然惊醒,担心是不是错过了重要信息。“虽然辛苦,但这是我应该做的。”高昕说,在这场战“疫”中,她将不断学习成长,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东晨社区贾沫霖“疫”线贡献青春力量疫情发生后,贾沫霖第一时间到站前街道东晨社区申请成为志愿者,“我第一次参加疫情防控工作,除了写写算算以外,其他的都可以安排我做。”他从如何穿脱防护服开始学起,几天下来,扫码、台帐登记、日常巡逻、配送物资等工作迅速上手,这个大男孩已经成为了社区的好帮手。贾沫霖包负责每天接送两名血液透析和放化疗病人就医。后来他单位开工,社区正担心病人没法去医院时,病人家属来电话,原来贾沫霖早早地将病人送到医院后才去上班,并安排了其母亲中午到医院接病人。“书记你放心,小伙子安排得可好了。”病人家属在电话中一再表示对社区和贾沫霖的感激之情。四街社区樊希洋退休不褪色传递正能量“大家自觉排队,保持安全距离,戴好口罩,提前打开辽事通码。”在站前街道四街社区核酸采集点上,樊希洋始终拿着喇叭穿梭在人群中。退休党员樊希洋主动请缨加入社区疫情防控一线,每天一大早到社区帮助工作人员将当天的全员核酸物资搬到车上,一趟趟载着社区工作人员和医护人员往返在辖区内的各个小区,并帮助维护核酸采集现场秩序。樊希洋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作用,用实际行动为居民保驾护航,用自己的方式筑牢疫情防控安全屏障,传递战“疫”正能量。沿江社区细心网格员解决小区“老大难”“感谢沿江社区,给我们办了一件大好事儿!”近日,宝石花小区的居民来到站前街道沿江社区,感谢社区工作人员为小区解决了下水道堵塞的“老大难”问题。日前,宝石花小区网格员宫爱玲和任菲菲在辖区巡查时,发现宝石花小区地面上有粪水溢出,顺着居民楼流出了十多米远,立即反映给社区。宝石花小区排污主管线由于使用年限长,管道细小,经常出现堵塞的情况,每年都要疏通多次。从今年4月底至今,情况愈发严重,由于疫情原因始终没有彻底解决。社区党委书记冷艳了解情况后,立即联系施工人员对主管道进行疏通,很快就解决了问题。“真没想到社区这么快就给我们解决了难题,这下好了,再也不用为下水道堵塞犯愁了,非常感谢!”看着整洁的路面,居民们纷纷竖起了大拇指,高兴地说。二三零社区张春宜网格员“疫”路相伴每天当人们还在梦中酣睡时,站前街道二三零社区的网格员张春宜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工作。每天4点20分准时起床,到七街四纬核酸采样点搬运物资、摆放桌椅、维持秩序,这一年来,每次全员核酸检测,他都重复着同样的工作,一直坚守在一线。除了核酸采样工作,在日常工作中,张春宜还忙碌于网格之间,熟悉所在每户居民的基本信息,掌握网格内的动态数据。他将米、面、油等生活物资逐户送到生活困难的居民家中,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网格员是连通居民和社区的重要纽带,二三零社区里还有很多像张春宜一样的网格员,他们恪尽职守,兢兢业业,正因有了他们的付出,社区才会有更加精准化的网格服务体系。六街社区宋歌架起为民“连心桥”疫情发生以来,市委统战部下派到站前街道六街社区的第一书记宋歌,时刻以社区居民的生命健康安全为己任,迅速进入应战状态。她事事冲在前、事事高效干,核酸检测、物资运送、台账整理、巡逻守点、服务保障、协调对接,哪里需要哪里就有她忙碌的身影。她克服家里种种困难始终坚守在一线,以年轻党员的实干担当搭建起了辖区居民、社区工作人员和下沉干部的“连心桥”。金桥社区清理积雪保障居民出行安全为保障辖区居民做核酸检测的出行安全,12月3日,站前街道金桥社区党委携手站前派出所的民警,共同清理5个核酸检测点的积雪。记者|张津硕12/06
- 【最美战疫人】有一种担当叫坚守在振安区珍珠街道临江社区江畔国际小区,“点长”李仁涛的被呼叫频率是最高的。他既是高风险区防疫专班的负责人,也是专班成员心中的“老大哥”,更是小区百姓心中的“主心骨”。得知高风险区需要支援时,市供销社的李仁涛第一时间报名:“我参与过高风险区的防疫工作,有一定经验,让我去吧。”接到任务后,李仁涛与振安区法院、区检察院的8位同志组成专班,抢时间、摸底数、赶进度,马不停蹄地开展工作。李仁涛深知,稳定居民情绪、倡导居民积极配合是防控的重要基础。他带领专班成员加入单元业主群,发布“专班温馨提示”,以温和的方式表达了专班的服务诚意和隔离要求,在安抚居民情绪的同时,对封控政策进行了解读。这样的“专班温馨提示”及时在业主群中发布,时刻与居民保持联系,提示管理措施,解答居民问题,传递政府关爱。对于私自下楼的居民,李仁涛每次都是温和地讲解防控措施,用和善的语气进行劝返,没有与居民发生一起争执。封控的8天时间里,李仁涛坚持每天发布温馨提示,与居民互动200多次,劝返居民30多人次。“专班队伍里,数我年龄最大,我就像他们的老大哥,应该照顾好大家。”李仁涛现场演示如何安全穿脱防护服,确保每位专班成员都掌握要领,做足安全防护。他还特地向专业人员请教消毒液配比,组建消杀组,每日对楼道、工作区、垃圾区进行消杀,不留死角。8天里,李仁涛带领专班人员尽职尽责,搬运物资、配送药品、清运垃圾、防疫消杀等繁杂工作做到一丝不苟,老人急需的药品想方设法送到,孩子网课需要的学习设备扛到家里,产妇需要的专业医护进行多方协调……群众看在眼里,也暖在心里。“看你们累得一头汗,快吃两个苹果。”时常有居民热情地送来水果。室外寒风刺骨,李仁涛带领专班成员克服困难,24小时值班值宿。忙到深夜,李仁涛还在认真记录专班日记,总结当天工作得失,琢磨着怎样为群众解决更多的问题。“我是共产党员,现在是我践行誓言的时候,希望能尽我所能,早日让城市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李仁涛说道。见习记者/郑鑫12/05
- 【最美战疫人】一夜未眠11月30日晚7时许,在市新冠疫情防控流调溯源专班驻地,工作人员正在紧张地接收、核对、整理核酸异常人员的信息,研判可能存在感染风险的人群,调取重点人员行程及支付信息……混管异常人员基本信息整理完毕后,流调工作人员4人一组,赶往出现混管异常采样地点,包括两名流调人员、一名消杀人员和一名民警。其中,就有记者熟悉的申申,2020年时他曾前往湖北支援当地流调工作。到达发现混管异常采样地点,一行人立即绕着小区步行观察周边环境,预判疫点和风险区。气温骤降,无孔不入的寒意从防护面屏和防护服的间隙吹进来,能听见彼此沉重的呼吸声。晚10点左右,核酸阳性人员信息确定。核实住址后,消杀人员首先进行环境消杀,开辟安全通道,申申和同事、民警身着二级防护装备进入核酸阳性人员家中,进行面对面流调,启发对方回忆每一个时间地点。当一行人回到楼下,已是夜里11点半了。脱防护服的每一步操作,都需要喷消毒液进行手部消杀,脱一件喷一次。寒风中,手指很快僵硬、疼痛。顾不上歇一歇,大家马不停蹄地与公安、疾控和社区工作人员沟通情况、划分风险区、指导消毒等事宜……一行人回到驻地,已过午夜12点。申申泡了桶方便面,一边用面桶焐手,一边填报疫情信息、撰写初版流调报告,推送同住密接信息……忙完工作,已是凌晨4点多了。躺下没眯一会儿,7点半,公安机关的协查信息发回来了,整理、录入、上传。8点多钟,匆匆吃口早饭,申申继续核实流调信息与反馈协查信息,找出有出入的地方……一上午时间,就在沟通、修改信息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过去了。流调报告一修完成,申申合上电脑,松了口气,摘下眼镜,使劲儿用手背按压微微肿胀的眼周。午饭时间,流调人员王瑞超一边吃饭,一边与儿子视频通话。记者问他:“怎么样?想孩子了吧?”“有点儿,有空了就视频一下。”“儿子几岁啦?”“9岁了。没事就给我打电话,挺招人烦的……”话没说两句,公安部门协查信息发了过来,王瑞超挂掉视频,开始核对信息,准备出发。记者/田治华12/05
- 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七十五集 丁金明:风雪兼程上甘岭 冷炮歼敌夺胜利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