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丹东
人文丹东
  • 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二十六集 丁建文:我们团是尖刀团
    12/27
  • 《跨过鸭绿江》中的丹东故事!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的电影《跨过鸭绿江》12月17日全国上映人们纷纷走进影院感受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舍生忘死、保家卫国的革命精神在丹的志愿军老战士观看电影。在这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作品中丹东元素频频闪现电影中出现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诞生在抗美援朝出征地丹东。在电影画面中,多次出现鸭绿江大桥,勾起了丹东人民对于往事的回忆。鸭绿江断桥上,累累弹痕至今仍清晰可见,静静地述说着那段硝烟岁月。71年前,“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口号响彻大街小巷。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正是从安东(今丹东)进入朝鲜战场:在冰天雪地的长津湖,铸就出身体冻僵依然保持着战斗队形的精神丰碑;在一片焦土的上甘岭,书写下面对猛烈炮火绝不放弃一寸土地的英雄史诗……安东人民拥军支前的物资,也经由大桥源源不断地被运往朝鲜前线。为了全力支援前线,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当时中共安东市委提出,只要前线需要,“要人给人,要物给物,要血给血,要什么给什么,要多少就给多少”。“安东市委向全市人民发出捐献三架飞机的号召,广大群众积极参与、踊跃捐款。”86岁的丹东市民宋群基至今仍记得全市人民用实际行动支援前线的场面。1953年8月,新华社记者汪钦、李俊在《鸭绿江边的英雄城市——安东》一文中写道:“1951年开展的捐献飞机大炮运动中,安东市人民在增产节约的基础上,捐献了九十亿余元,可购买战斗机6架。”1950年8月至1951年8月,敌机经常空袭鸭绿江上的桥梁。面对强敌,为解决前线部队作战物资保障难题,东北军区提出建设一条打不垮、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过了鸭绿江就是前线,无论火车司机还是铁道兵,都做好了战斗准备。”铁路抗美援朝博物馆馆长解本胜说。此外,为了做好志愿军后勤保障,一些企业、工厂加班加点生产。彼时的安东机械厂承担为志愿军修理军械的任务,由于敌机对安东疯狂轰炸,工厂设施屡遭破坏,工人孙行昌、刘洪文喊出了“只要鸭绿江水没被炸干,我们的生产就不能停”的口号。安东人民不辱使命。这座英雄的城市曾是许多志愿军战士的家。在一封志愿军战士张明庆1951年6月11日写于朝鲜战场的信中,记者看到了这样的文字:“亲爱的宋大爷:离开您已经有两个多月了。您对我的关怀和亲切的照顾,使我感到祖国的温暖,我以有这样可爱的祖国而骄傲。”收信人是时年65岁的宋传义老人。当年因频遭美军轰炸,很多人劝宋传义离开家躲一躲,他却坚持留下,只因他居住的临江街是志愿军部队经常路过和宿营的地方。一次,宋传义发现队伍中有一名伤员,立刻迎上去扶到自己家,对老伴说:“儿子牺牲在解放战争战场,他是革命青年,志愿军也是革命青年,都是咱的儿子!”这名伤员就是张明庆,他在被宋传义夫妇照料两个多星期后奔赴朝鲜战场。类似的信,宋传义先后收到300多封。虽然前线战事很紧张,战士们仍忘不了跟“老父亲”聊聊近况。宋传义也经常给战士们写信,介绍祖国建设和后方照顾军属等情况,鼓励战士们在前方安心、勇敢杀敌。在丹东,像宋传义这样的拥军模范还有很多。87岁的丹东市民吕孝娥回忆当时的情景时说:“我们家有两间小屋,把炕都留给了志愿军战士,我们兄弟姐妹7人在地上打地铺。”“抗美援朝战争中,敌军炮弹轰炸曾造成丹东大批无辜平民伤亡,并带来巨大财产损失,但这没有击垮这座城市。丹东的坚守,展示了中华民族打赢正义之战的决心。”抗美援朝研究专家张校瑛说。在抗美援朝纪念馆,记者了解到一组数字:1950年至1953年期间,安东市参战民工220947人,其中随军赴朝参战民工2万余人次;出动战勤大车41814台,岫岩县5000多名民工冒着战火连续三天三夜为志愿军抢运弹药;3万名妇女参加到拆洗、缝纫、护理的拥军队伍中来;青年和学生自愿组织输血队,仅元宝区青年便为志愿军献血达58万毫升……英雄的精神在传承。如今,当记者走进丹东,鸭绿江断桥、大堡机场、凯旋门……这些抗美援朝时期留下的遗址遗迹,如红色烙印一般镌刻在丹东的土地上。抗美援朝战争不仅奏响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凯歌,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也为丹东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自2020年9月19日修缮一新的抗美援朝纪念馆恢复开放以来,超百万人前来参观,纪念馆网站上也留下了数十万网民的“献花”和留言。71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浴血奋战,保家卫国197653名志愿军英勇牺牲祖国没有忘记他们人民没有忘记他们!策划:李志成董行编辑:邹润
    12/24
  • 丹东虎山长城:明长城最东端 几代人共守护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民族的重要象征,我国正在推进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辽宁长城文化资源丰厚,具有独特的气质和文化价值。丹东虎山长城是明长城的东端起点。这段1989年发掘出来的600多米明长城遗址,在几代人的守护下,重现了当年明长城之首的壮观气势,依山就势、蜿蜒巍峨。虎山长城,兴建于明成化五年,也就是公元1469年,是明长城九镇中的辽东镇遗址。它被考古发掘后,将明长城九镇连接到了一起,使明长城从山海关向辽东延长了两千多公里,成为明长城最东端的起点。虎山长城遗址属于土石长城,后来借鉴蓟镇明长城建筑特色,修复为砖石长城,雄关、隘口、敌台、烟墩联成一体。它临江峭立,在丘陵中蜿蜒向北。山顶敌楼是虎山长城的制高点,海拔146.3米。沿长城拾级而上,登高望远,沃野茫茫,云起秋江。而这些,在三十年前,却全部被掩埋在了乱石之下。今年七十七岁的王永庆,曾经就在长城遗址周边开山采石,他也正是最早发现长城遗址的人。宽甸虎山镇虎山村村民王永庆挖石头以后,后期我就感觉挺奇怪的,这个东西。我就上文化局去找有个王主任,我说你去看看,我说恐怕要是点古迹。王永庆的发现,得到了省市文物部门的高度重视。他也参与了虎山长城遗址的考古挖掘和修复工作。原丹东市文化局文物管理办公室主任任鸿魁这张照片是九零年我们省市联合调查组,考察虎山长城的时候照的。这位戴帽子的,所在地的生产队队长,叫王永庆,非常熟悉当地的环境,他领我们到各个有老边墙遗迹的地方,为认定长城,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再后来,王永庆的外甥周增财,也加入虎山长城遗址修复队伍。如今他已经是虎山景区分公司的副总经理。丹东市城建文旅集团虎山景区分公司周增财当年还是二十几岁的时候,就跟着考古队做一个民工。在工程完工之后,我就参与了景区的管理,一直到现在。就是说没有长城的发展,也没有我的今天。两代人,对长城的守护,是情感,更是一份责任,周增财从舅舅手中接过的,不止是份工作。周增财回忆,舅舅叮嘱他说这个长城呀,象征着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作为一个中国人,就要爱护、保护,把长城的文化宣传出去。这句话深深地影响了他,所以他这几十年,一直在这个单位工作。如今,按照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规划,虎山长城的文化旅游复合廊道建设工程即将开展,东北亚边疆历史文化博物馆、长城叆阳城遗址展示提升工程等也将完工。付箫箫大学毕业后,已经在这里工作了十一年,成为了长城修复以来的第三代守护人,她对未来充满期待。丹东市城建文旅集团虎山景区分公司付箫箫我愿意继续守护长城,并且把这种精神传播给每一个来的游客,或者是在这继续工作的人,第四代,第五代......
    12/22
  • 《跨过鸭绿江》在辽宁拍摄幕后故事
    重大历史题材电影《跨过鸭绿江》于12月17日在丹东公映,电影剧组主创人员与志愿军老战士以及丹东观众参加了首映活动。当天,主创人员走进抗美援朝纪念馆,共同缅怀历史,礼赞英雄,传承伟大抗美援朝精神。19日,电影《跨过鸭绿江》制片人李萧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谈到影片的立意视角及拍摄的幕后故事,讲述电影《跨过鸭绿江》在辽拍摄的难忘记忆。电影《跨过鸭绿江》调兵山拍摄现场。(陈吉堃摄)影片在辽宁多地取景拍摄据李萧介绍,在一年多的时间里,电影《跨过鸭绿江》剧组跨越北京、天津、辽宁、河北、黑龙江五省市进行拍摄。电影《跨过鸭绿江》剧组曾在辽宁沈阳、铁岭取景拍摄,影片起始部分的镜头是在铁岭调兵山蒸汽机车影视基地拍摄的。由于该影视基地有保存完好的蒸汽机车、铁轨、站台,具有与影片历史年代相对应的场景,因此摄制组选择在这里拍摄有关东北边防军的戏份。在铁岭调兵山拍摄期间,剧组还在当地选拔群众演员,经过培训后参演。电影《跨过鸭绿江》影片结尾,镜头聚焦于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纪念碑,堪称整部影片的画龙点睛之笔。这一组镜头的场景就是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拍摄的。《跨过鸭绿江》依据史实以及真实的人物全景式展现抗美援朝。在演员选择上按照形神兼备的原则,力求接近原型人物。文艺评论家仲呈祥对这部影片的评价是“《跨过鸭绿江》是一部有历史高度、思想深度、人文温度的作品。”目前,《跨过鸭绿江》正在热映,观众认为该片震撼感人,催人奋进。丹东观众观看了影片反响强烈,89岁高龄的志愿军老战士胡长哲接受采访时激动地说:“这部电影太真实了,非常感人。我仿佛又回到了当年的战场,我流着泪看完影片。”依据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馆藏史料搭建“板门店”据李萧介绍,电影《跨过鸭绿江》主创团队曾于2019年10月23日赴丹东市区及宽甸满族自治县考察。原计划在丹东地区取景拍摄,主创人员经过考察后认为,宽甸满族自治县山区的地貌特征适合拍摄,后来由于急需拍摄大量的山区雪景镜头,只好改为赴黑龙江省海林柴河山区进行拍摄。尽管如此,电影《跨过鸭绿江》主创团队还是非常感谢辽宁省委宣传部、丹东市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影片主创人员多次前往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参观学习,依据馆藏图文史料,绘制出板门店等影片中涉及场景的图纸,然后在影棚中搭建起来。李萧介绍,观众在影片中看到的鸭绿江大桥并非真实的鸭绿江大桥,而是剧组在北京国安影视基地3000平方米的影棚里历时一个月搭建起来的。剧组美工用废弃钢材,按1∶1比例仿建鸭绿江大桥,“桥”上可以行车。影片结尾部分的感人戏份正是发生在这座“鸭绿江大桥”。影片导演董亚春(右一)和制片人李萧(右二)参观展览。(刘思琦摄)首次全景式展现抗美援朝电影《跨过鸭绿江》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集结国内优秀的主创团队,历时一年多拍摄制作。影片以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的视角讲述历史,全景展示了从战前国际形势的演变到板门店停战协定的签署,涉及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全过程。这是中国电影史上第一次全景式史诗般地展现抗美援朝出国作战全过程的电影作品;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首次原创的电影作品;首次将电影和电视剧同时进行创作,以推动优秀影视作品更好地传播。与同类题材的影片相比,这部影片全景式展现历史,既有深度,又有广度。该片以史实为蓝本,兼顾国际视野、美学品格、史诗风范,将故事片的戏剧性与纪实片的真实性完美结合。董亚春担任总导演,丁勇岱、唐国强领衔主演。据了解,在刚刚结束的第八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上,电影《跨过鸭绿江》荣获金丝路奖“最佳视觉效果”奖。同时,该片入围第十六届中国长春电影节“金鹿奖”多项提名,并同时获得2021年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八闽电影巡展开幕影片的殊荣。
    12/22
  • 电影《跨过鸭绿江》主创团队走进“英雄城市”丹东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影片《跨过鸭绿江》,于12月17日登陆全国各大院线。作为一部“全景式、史诗性”展现抗美援朝战争的影视作品,影片全景式再现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日前,电影《跨过鸭绿江》主创团队走进抗美援朝战争出征地、“英雄城市”丹东,参观抗美援朝纪念馆、鸭绿江断桥,并与丹东宣传文化战线工作者和抗美援朝文史研究人员进行座谈。在抗馆序厅《临危受命》雕塑处,电影主创团队敬献花篮。随后,团队主创们在讲解员的引领下,沉浸式“重走”抗美援朝之路。电影总导演董亚春结合创作细节谈了心得体会。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展区,主创团队共唱“战歌”。“在丹东这座英雄城市,近距离了解英雄事迹,感受英雄情怀,感觉很荣幸!这次参观更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看到了很多珍贵的革命文物,其中一件志愿军战士杜平穿过的衣服让我印象深刻,对角色有了更深的感悟。”在中美武器装备对比展柜,“杜平”的饰演者、演员刘涛说。“在展厅里,我见到了很多纪录片里没有的生动细节,触摸历史,心情澎湃,眼泪不自觉流下来,更深刻认识到志愿军战士是靠着怎样的意志打赢这场战争,体会到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在第二次战役西线战场展区,“梁兴初”的饰演者、演员赵波说着说着,眼含泪花。“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致敬,杨根思前辈!”在特级英雄杨根思画像前,“杨根思”的饰演者、演员黄垲翔深情复述了杨根思的“三个不相信”精神,并鞠躬致敬。影片拍摄中,他曾在零下20摄氏度的雪地里趴了两个多小时,身临其境体验极寒,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当年志愿军战士的艰难处境。“志愿军战士们是用意志和信念来战斗,凭的是‘人在阵地在’的倔强,更是源于对祖国、对人民深沉的爱。他们用生命赴使命,用热血铸军魂的军人形象深深刻在了我的心中。”在上甘岭战役展区,“邱少云”饰演者、演员侯俊光感动地说。在英烈厅英雄墙前,主创团队举行“捐旗”仪式。“志愿军老兵帮扶计划”发起人之一、演员赵波,向抗美援朝纪念馆捐赠了老兵签名旗帜。志愿军老兵帮扶计划是由部分演职人员发起的公益活动,成立五年来走访了4300多位志愿军老战士。旗帜上有多位老战士的签名。抗美援朝纪念馆工作人员向赵波颁发了捐赠证书。中共丹东市委宣传部组织召开电影《跨过鸭绿江》丹东特别座谈会,电影主创团队、抗美援朝纪念馆工作人员和特约研究员代表等,共同缅怀历史、礼赞英雄,抒发爱国情怀,传承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大家一致表示,丹东是一座“英雄城市”,是抗美援朝战争的出征地,为战争胜利作出了巨大牺牲和特殊贡献。多年来,丹东市充分利用抗美援朝纪念馆、鸭绿江断桥等独一无二的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过鸭绿江》这部电影的上映,对于我市党史学习教育的进一步开展、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副主任申积军,在座谈会上感谢丹东市委、市政府在影片拍摄中给予的支持和帮助。他说,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跨过鸭绿江》作为一部全景式、史诗性展示伟大抗美援朝战争的影片,由国际视野出发,从中央领导决策、志愿军将领指挥、前线志愿军战士血战等多个维度,再现了一场场可歌可泣、荡气回肠的战斗,全面还原了那场波澜壮阔的历史。影片选择在今年发布,也有着特殊的意义。与会特邀研究员代表分别畅谈了观影感受,共同回顾抗美援朝历史,就传承伟大抗美援朝精神等展开交流和讨论。
    12/21
  • 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二十五集 杨学伟:英雄的抗美援朝首列机车组
    12/20
  • 辽宁丹东孙伟岩:30余年端稳一把焊枪
    孙伟岩从事焊工工作已30余年,能坚持这么久,他说是因为两个人,一位是他的父亲,一位是他的师傅。1988年,孙伟岩刚参加工作时,干的就是焊工,但他一度想放弃。“当时一门心思想干电工。”因为孙伟岩看到电工师傅衣着整洁,各种电线在他们手里任凭摆布,心生羡慕。再看看焊工,穿着脏兮兮的工作服,拿着焊枪,再戴上护目镜,“干活时连谁是谁都看不清。”孙伟岩说。孙伟岩的“小心思”被父亲识破了,父亲说:“干一行专一行,焊工不干去干电工,静不下心来啥也干不好。”这句话犹如一记闷棍把孙伟岩敲醒了,干电工的念头彻底被打消了。孙伟岩在工作中。(来源:丹东市总工会)入厂不久后,孙伟岩被带到一名焊工面前,厂领导交代,这位姓裘的焊工今后就是他的师傅了。孙伟岩一看,这师傅比他大不了几岁,心想叫声哥就得了,叫什么师傅呢,他笑嘻嘻地一声“裘哥”就算认了师傅。裘师傅也不计较,一把把孙伟岩拉了过来,开始上手教他焊接。一次,裘师傅承接一个大型焊接活,临行时,他让孙伟岩叫他“师傅”,并许诺回来就教他气焊气割,孙伟岩听到有新东西学,一声“师傅”叫得裘师傅心里特别高兴。可没想到,那次竟是师徒俩的诀别。裘师傅在工作中遭遇事故,不幸去世。听到消息后,孙伟岩哭得像泪人一般,他发誓要把师傅未教给他的气焊气割学成学好。于是,孙伟岩专攻各种焊接技术,包括气焊气割,他都练得炉火纯青。一次,厂里某电站机组封闭铝母线安装工作中需要焊接,孙伟岩主动请缨,带领班组其他成员用两个半月的时间完成全部任务,实现国家东北电力系统承揽该项目焊接的“零突破”。工作中,孙伟岩将自己的技术不断升华,凭借其研究发明的《配安全帽式焊接面具》《氧、乙炔气气割用割规》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他撰写的技术论文也被多家焊接技术期刊刊发。在厂子里成为焊接大拿后,孙伟岩想有更广阔的舞台。丹东市总工会举办的“振兴杯”职工职业技能竞赛,给了他机会。2019年,孙伟岩参赛获得第二名,他不服气;今年9月他再次参赛,一举夺得丹东市焊工技术状元。“这个状元荣誉应该可以告慰师傅了。”孙伟岩说。
    12/20
  • 辽宁东港市:8幅版画作品入选“辽宁省首届美术双年展”
    日前,辽宁东港市大孤山书画院版画创作基地再传喜报,基地选送参加“辽宁省首届美术作品双年展”的8幅版画作品全部入选,标志着基地版画创作水平达到了一个新高度。本次入选的版画作品《辽东渔汛》《辽东渔火》《秋阳》《生态和谐》等,生动展现了东港风土人情、地理风貌。其中,《辽东渔汛》被评为推荐作品奖(银奖)。1974年成立的大孤山版画创作小组,开创了大孤山版画创作的新纪元。1986年,孤山镇被丹东市文化局授予“农民版画创作基地”。如今,大孤山版画已发展成为较具地方特色的艺术门类。
    12/20
  • 辽宁丹东:不一样的雕刻
    一套刻刀、一块鹿角、一盏台灯,就能让丹东市民林经纬在桌案前待上一整天。经过他的巧手雕刻,一块块不起眼的鹿角就会变成一个个栩栩如生、表情夸张的雕刻作品。33岁的林经纬是民间手艺人,毕业于美术学院。8年前,出于对雕刻艺术的热爱,他回到丹东,开始自学雕刻技艺。他将传统与现代时尚风格相结合,以中国题材为基础,慢慢形成了自己的雕刻风格。去年3月,林经纬将自己的雕刻作品拍成短视频发布在抖音上,短短1年多的时间,就积累了2.1万粉丝,获赞4.7万。每当看到网友对他作品的认可,林经纬都会很开心,他说,这种慢生活,有利于对作品的精益求精。
    12/16
  • 辽宁丹东张燕:自学护理技巧 照顾公婆30余年
    在丹东市浪头镇滨江社区有一位出了名的孝顺儿媳妇,邻里之间提起她,都竖起大拇指来称赞。30多年来,她用自己的孝心、爱心,诠释着如何做一位孝老爱亲的好儿媳。“婆婆今年离世了,我现在更要全身心照顾好公公。”12月9日,张燕面对记者的采访时说道。今年53岁的张燕自结婚后就和公公婆婆生活在一起。退休后,她更是将生活重心转移到老人身上,每天围着两位老人转,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公公婆婆的日常起居。每天换着花样给公公婆婆做爱吃的饭菜,还要定期给公公婆婆洗头、泡脚、剪指甲,换洗被褥和衣服。张燕的婆婆经常住院,很多时候她都是一个人在医院照顾老人,接尿擦便是常有的事。张燕从不嫌弃、也不抱怨,反而安慰婆婆不要觉得难为情。今年春节刚过,婆婆突发大面积脑梗住进了医院,因为不放心丈夫一个人在家照顾公公,张燕每天在新区和市内医院两头跑,在医院照顾完婆婆待有人来接班后,立即坐公交赶回家伺候年迈的公公,直到第58天婆婆离开了人世。婆婆去世后,张燕把注意力全部放在了公公身上,今年84岁的公公患严重的帕金森综合征,且患糖尿病多年,行动不便,几乎不能自理。张燕每天一口一口给公公喂饭,晚上的时候跟丈夫一起为公公换尿不湿。她一面操持家务、伺候老人,一面还惦记着老人的病情。只要听说哪里能治公公的病,就和丈夫赶过去寻医问药。公公什么时候吃药她记得清清楚楚,定点定时拿给公公吃,饮食合理安排、起居精心照顾。为减轻公公的病痛,张燕有空时便学习些护理技巧,在公公身上实践。通过多年来的精心护理,公公病情大有好转。来看望公公的亲属都说:“老人能这么健康,多亏了张燕细心照顾。”公公也见人就夸,说他很幸运有这么孝顺的儿媳妇。“孝敬老人是我该做的事。”面对赞扬,张燕每次都笑着说:“公公婆婆为养育丈夫成人受尽了苦。后来又为减轻我们的负担,细心照顾着我们的孩子。我们理所应当照顾好老人,我只是做了一个儿女应该做的。”
    12/16